1.有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论文
供应链管理既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纵观我国近几年供应链管理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针对供应链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广泛运用众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供应链管理的具体方法、手段以及供应链管理支持技术和局部优化技术等偏多,系统研究供应链管理思想及基础管理理论却偏少。笔者认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应该拓展,至少应该包含如下几层涵义: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横向集成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供应链管理是一门新的边缘性管理学科。
供应链管理中蕴含着有别于传统管理的丰富的管理思想,有着深刻的哲理,应该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而且,管理方法、手段、技术等的研究和应用应该基于正确的管理理论的基础之上,应该以供应链管理原理为指导。
鉴于此,本文对供应链管理思想进行了分析,并提供了供应链管理的八大管理原理。 二、供应链管理的八大管理原理1.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 资源横向集成原理揭示的是新经济形势下的一种新思维。
该原理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仅靠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对企业所提出的要求。企业必须放弃传统的基于纵向思维的管理模式,朝着新型的基于横向思维的管理模式转变。
企业必须横向集成外部相关企业的资源,形成“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战略联盟,结成利益共同体去参与市场竞争,以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同时给予顾客更多选择的目的。 不同的思维方式对应着不同的管理模式以及企业发展战略。
纵向思维对应的是“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纵向扩展;横向思维对应的是“横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企业的发展战略是横向联盟。该原理强调的是优势资源的横向集成,即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均以其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来参与供应链的资源集成,在供应链中以其优势业务的完成来参与供应链的整体运作。
该原理是供应链系统管理最基本的原理之一,表明了人们在思维方式上所发生的重大转变。 2. 系统原理 系统原理认为,供应链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 供应链的系统特征首先体现在其整体功能上,这一整体功能是组成供应链的任一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特定功能,是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功能集成,而不是简单叠加。
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功能集中表现在供应链的综合竞争能力上,这种综合竞争能力是任何一个单独的供应链成员企业都不具有的。其次,体现在供应链系统的目的性上。
供应链系统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就是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下,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产品和服务,通过不断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来赢得市场。这一目的也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共同目的。
第三,体现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间的密切关系上,这种关系是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系统目的的实现,受益的不只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企业群体。因此,各成员企业均具有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系统观念。
第四,体现在供应链系统的环境适应性上。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面对的是一个迅速变化的买方市场,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作出快速反应,不断地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定制的“个体化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
新型供应链(有别于传统的局部供应链) 以及供应链管理就是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竞争环境而产生的。第五,体现在供应链系统的层次性上,供应链各成员企业分别都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供应链系统的组成部分;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它所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
从系统层次性的角度来理解,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而言,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针对更大系统(企业群) 的管理模式。 3. 多赢互惠原理 多赢互惠原理认为,供应链是相关企业为了适应新的竞争环境而组成的一个利益共同体,其密切合作是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之上,供应链各成员企业之间是通过一种协商机制,来谋求一种多赢互惠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将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强调核心企业通过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多赢互惠的效果。 供应链管理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多赢互惠的思想。
例如, 供应链中的“需求放大效应”使得上游企业所获得的需求信息与实际消费市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存在很大的偏差,上游企业不得不维持比下游企业更高的库存水平。需求放大效应是需求信息扭曲的结果,供应链企业之间的高库存现象会给供应链的系统运作带来许多问题,不符合供应链系统整体最优的原则。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在国外出现了一种新的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供应商管理用户库存(VMI) ,这种库存管理。
2.供应链管理的论文
你可以在网易的博客查找 供应链,有很多的文献可供参考。
======= 一下文献均从网易博客搜索而得。供参考。
下面的这篇论文的地址: ===== 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 要]对我国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观念落后、与供应商关系对立、物流系统效率低下、支撑技术应用不足等缺陷,进而指出我国零售业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策,从而提高零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零售业 供应链管理 业务流程重组 第三方物流 一、我国零售业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 供应链管理是指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时间运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
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曾对中国的制造企业和零售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调查,从中可以看出我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供应链管理观念落后 所调查的零售企业中89.6%的企业不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80.6%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而就不到20%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
(二)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尚未建立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对供货商的供货准时情况反映良好,近一半的零售企业(44.8%)与供应商的合作时间在一年至两年。供应链结构趋于稳定,但是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尚未建立合作的战略伙伴管理,甚至双方处于利益对立状况。
双方在价格上进行博弈,把渠道伙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互相信赖的协作关系。 (三)物流系统效率低下 生产企业(供货商)和零售企业为了在与外部打交道中不至于陷入被动,都尽量完善自己的物流系统,这就导致两者的设备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形成重复,85.1%的零售企业以及65.2%的制造业企业自备运输工具,94.0%的零售企业以及97.2%的制造业企业自备仓库,很少利用第三方物流。
(四)支撑技术应用不足 61.2%的零售企业在零售终端对全部商品都采用条码标识,但在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条码技术的运用却不够,74.6%的零售企业依然实行人工点货,极大地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出现差错的概率. 62.7%的零售企业建有企业内部局域网,在信息平台建设上超过了制造业和批发业,但是利用度却不够高,只有38.8%的企业在网上公布商品信息,17.9%的零售企业提供网上购物方式,多数企业仅限于用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交换。 二、我国零售业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 传统的管理模式和供应链管理模式有着根本的差别,前者强调劳动分工与专业化,后者则重视系统的集成,不仅关注内部的资源,而且关注企业外部资源,突出一体化的整合思想。
转变不仅局限于企业内部,而且涉及外部企业战略关系的系统变革,如果缺乏系统环境的支持很难取得成功。 零售企业在供应链系统设立中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引进专业供应链管理人才,在企业内部宣传供应链管理思想,介绍国外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为变革奠定好思想基础。
(二)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 传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渠道成员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每一方都想尽量从其他方身上多拿些好处,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从而导致价格不稳定。 信息彼此封闭。
设施重复浪费,实际上对双方的共同利益造成了损害。零售企业不应该把渠道伙伴作为竞争对象,而应该借助于自己和最终消费端最接近的优势在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选择合适的供应商伙伴,建立利益共享的战略联盟,使得交易各方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实现以低成本向消费者提供更高价值服务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三)进行业务流程重组 供应链管理要求各企业在组织结构上进行创新,消除各部门、各职能以及各企业之间的隔阂,进行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企业的管理及协调,即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这种重组包括三个方面。
1.企业部门内部的BPR。企业手工业务处理流程中,存在很多重复或无效的业务处理环节,如一些非创造性的统计、汇总、填表等工作,计算机完全可以取消这些业务而将中间层取消,使每项职能从头到尾只有一个职能管理机构,做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
2.部门之间的BPR。企业应该根据供应链中的角色。
重新设计和构造企业的业务流程,对原来的垂直型组织结构进行改变,建立扁平化的管理组织。目前比较盛行的方法是按照商品品类来设计部门,从而有利于零售企业对单品实行全面控制,使得商品经营和管理活动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3.企业与企业之间的BPR。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大大增加,就要求企业之间必须保持业务过程的一致性,这就要求企业与企业之间进行BPR,以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
(四)优化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库存管理 如何实现有效的商品配送,在特定的服务水平要求下降低库存成本是每个。
3.跪求关于供应链管理问题分析的毕业论文
试论供应链一体化下的营销管理 摘要:本文从供应链一体化下的营销管理的内容入手分析了供应链一体化对营销管理的影响,即在营销管理方面通过供应链一体化的协调互动、资源优化配置和先进技术的应用降低顾客成本,提高顾客价值,创造增值价值。
关键词:企业 供应链管理 一体化 营销 在传统的市场竞争法则中,达尔文的“适者生存”观几乎更多地作用于企业的经营。 零售商与零售商为市场统治权而争斗,批发商、制造商同样如此,甚至零售商、批发商和制造商这些产品供应的上下游环节也都把彼此视为对手,不断地讨价还价,要挟对方,以一种“互为成本”的关系存在。
在新千年,企业虽仍旧立足于市场,但左右竞争的是价值、灵活性、速度和效率,它们都由于消费需求的影响而变得越发重要。 取代企业个体之间相互竞争的是,他们需通过供应链联盟来增强竞争实力。
实质上,随着对抗在供应链和供应链的基础上进行,竞争优势将由整个供应链获得。所以,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再造供应链一体化营销管理新体系,就成为每个企业无法回避的事实。
供应链及其问题 早期的观点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中的一个内部过程,它是指将采购的原材料和收到的零部件,通过生产的转换和销售等过程传递到制造企业的用户的一个过程。 传统的供应链概念局限于企业的内部操作,注重企业的自身利益目标。
后来供应链的概念注意了与其它企业的联系,注意了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偏向于定义它为一个通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将原材料转换成产品到最终用户的转换过程,它是通过对顾客、零售商、分销商、制造商和供应商的内部以及贯穿于供应网络中的物料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整合,是一体化的供应链。 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是基于网络流及部门、组织、流程以及地理分布上的集成为特征的,更为强调侧重组织接触面的管理,即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运营的管理。
根据供应链一体化的特征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前提,就是参与供应链组织的全体成员在经营理念上,必须从传统经营理念强调寻求短期、企业级的绩效的观念转变为供应链组织的存在,是为了使整个供应链都获得持久稳定的高收益的观念。 公司不应再是竞争的主体,实体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将竞争的内涵扩大到了竞争合作的境界。
由于供应链是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一体化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因此在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的过程中应主要注意三个重要方面的问题,分别是信息集成、协调和组织联接。 首先供应链是跨行业与部门,涉及供应一种产品到最终消费者的所有活动,所以供应链管理需要一条市场消费者驱动的无缝信息流,即在从零售商向上游的传输过程中要求速度快,要求链中节点企业共享需求信息、存货情况、生产能力计划、生产进度、促销计划、需求预测和装运进度等。
供应链伙伴必须协同工作,以便产品的生产与使用大致同步;其次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供应链的可靠程度取决于链上的最弱的一个环节,这就好比我们经常提及的“木桶原理”,木桶装水的多少是由最短的那根桶片决定的,所以供应链上所包含的加盟节点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各企业分担的采购、生产、分销和销售的职能协调发展;再次供应链中的组织之间必须是紧密的组织关系,供应链伙伴需要确定并维持他们的沟通渠道,应该为一个目标而同心协力,否则供应链一体化是无法完成的。 供应链一体化营销管理的内容 以供应链一体化为基础的营销不是等待产品生产出来之后才开始寻找顾客并进行推销,而是以关键顾客和合适顾客的需要为起点,以顾客需求满足过程中的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全方位全流程的互动活动,因此供应链一体化营销管理的内容可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 直面终端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 首先通过顾客关系管理对顾客进行准确的合理分类和行为分析,然后根据企业合适顾客和关键顾客的需求特点进行产品的设计和服务,为了赢得顾客、赢得市场应该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让顾客参与产品方案设计,知晓制造过程,进行顾客消费培训,对顾客的抱怨应及时响应,从而达到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服务。
直面终端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单靠一个企业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发挥供应链一体化的资源优势才能为顾客提供从产品设计到售后服务的全面服务。 异业结盟,协同服务,实现顾客价值最大化 大家知道,供应链的管理可降低整体物流成本和费用水平,加快资金周转率和信息传递,使供应链上的各项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合理利用,因此全行业的供应链管理是适应国际经济发展潮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最佳选择。
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各自都具有资源优势,他们可以也都愿意以自身的优势资源为其他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追求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响应市场,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因此它们不仅愿意与供应链中的企业结盟,而且也愿意与供应链之外的非同业结盟,组成异业同盟来实现营销目标。
让供应链成为顾客化定制的生产。
4.供应链毕业论文哪些方向会好写点(最好能提供资料)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环境下,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转向供应链。工作流即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在供应链管理的大环境下,企业的流程和价值链逐渐向网络化、跨组织方向发展。在管理科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跨组织工作流系统的研究正成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就已有的文献看,偏向从管理角度对“跨组织流程”与偏向计算机科学角度对“工作流系统软件实现”等方面进行研究的较多。但既从计算机科学角度,而又完全不偏离管理的先进理念强调“供应链管理环境下”、“跨组织” 这两个关键要素,去真正实施工作流系统开发的研究却很少。
本文将工作流的研究放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强调“跨组织”工作流实现的管理理念,并且着重探讨了“角色”、“互操作协同”等问题。最后基于纺织行业举出了一个实例。作者从棉纺行业的特点出发,选取最能突出“供应链”、“跨组织”、“角色”等部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棉纺行业跨组织工作流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工作流管理系统;角色;跨组织工作流;纺织行业
目 录
1. 前言…………………………………………………………………………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 跨组织工作流的研究现状………………………………………………1
1.3 本文编写的主要任务……………………………………………………2
1.4 本文内容组织结构………………………………………………………2
2.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相关基本概念………………………………3
2.1 供应链管理环境概述……………………………………………………3
2.1.1 供应链管理环境发展综述……………………………………………3
2.1.2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4
2.1.3 供应链流程观中的推/拉观…………………………………………5
2.2 跨组织互操作的理念……………………………………………………5
2.2.1关于跨组织流程…………………………………………………………5
5.论文:供应链管理的问题的和对策
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摘要: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对传统经营理念提出了挑战。
我国零售企业对供应链管理问题的认识不断提 高,并在实践中逐步实施,且初见成效,但管理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关键词:零售业;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随着我国GDP的持续快速增长,零售业也正在 以7%的速度扩张,我国成为全球零售市场膨胀最快 的国家。
全球零售巨头正以空前的速度进入中国商 业主流群体,引起中国商业格局巨大的变化,而目前 我国零售业的供应链竞争力还十分薄弱,提高供应 链的竞争能力已成为我国零售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一、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供应链是指产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涉及的原 材料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 者所组成的网络,即由原材料获取、物料加工和制造 直至将成品送到用户手中这一完整过程中,所涉及 的企业和企业部门所组成的网络。
供应链管理是从系统的角度考虑问题,它强调 企业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仅要有效控 制和优化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也要关注企业的外 部资源,要能集中精力关注供应链上所有活动并作 出正确决策。供应链管理关注的对象是整个“链”,要求把对成本和服务水平有影响的每一方面,包括 供应商、制造商、物流商和零售商等都考虑在内;供 应链管理采用的是系统方法,目的在于追求效率和 整个系统费用的有效性,使系统总成本最小化而不 在于简单地使某项成本(如运输成本)最小化;供应链 的价值来自于组成供应链的各个企业之间在信息。
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就是要使零售商与供应链 成员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供 应链的核心优势来体现零售商的竞争优势。二、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零售企业中,89.6%的企业不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80.6%的 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而就不到20% 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其所理解的供 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 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 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
(二)没有建立起与供应商的战略伙伴关系 零售商同供应商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伙伴关系。零售企业在零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销售毛利率趋 于下降的情况下,不断地向供应商进行压价,把供应 商的让利作为公司利润来源之一;供应商则隐瞒自 己的真实成本,以各种理由和手段变相提价,作为对 零售商的反击。
双方在价格上进行博弈,把渠道伙 伴作为产生利润的来源,导致双方无法建立互相信 赖的协作关系。(三)物流系统重复低效 生产企业(供货商)和零售企业为了在与外部的 商业行为中不至于陷入被动,都尽量完善自己的物 流系统,这就导致两者的设备设施在某种程度上形 成重复。
85.1%的零售企业以及65.2%的制造业企业 自备运输工具,94.0%的零售企业以及97.2%的制造 业企业自备仓库,很少利用第三方物流。各企业内 部都进行了相对高效的物流管理,而整个供应链的 物流建设却是重复和低效的。
(四)支撑技术应用不足61.2%的零售企业在零售终端对全部商品都采 用条码标识,但在储运单元和货运单元,条码技术的 运用却不够;74.6%的零售企业依然实行人工点货,极大地降低了仓库管理的效率,增加了出现差错的 概率。(五)信息系统落后 据中国联商网2005年12月到2006年2月对 各零售业态调查显示,在被调查企业中有79%以上 应用了POS-MIS(销售点系统—管理信息系统),也 就是说参与调查的企业有近八成应用了第三代POS 机并实行了单品管理,另外有少数企业投入了SAP、Retail management、EIP、system等其他软件。
在财务 软件的应用方面,200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有80%的零售企业应用了财务软件,ERP系统的应用占51.72%,有14.48%的企业使用了SCM系统。由此 可以看出,国内大部分企业只是在财务系统方面比 较重视信息化的提高,且只注重内部存货和顾客结 算管理环节,在对外部和整个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应 用方面还很欠缺。
零售企业信息系统从业人员分布 为10人以下的占45%,10~29人的占26%,30~49人的占14%,50人以上的占15%,10以下的企业 还占了大多数,企业的系统运行还处于基础阶段。
6.求关于“XXX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湖南烟草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分析摘要:绿色供应链管理对提高湖南烟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护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当前湖南烟草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湖南烟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湖南烟草;绿色供应链管理;对策;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湖南烟草工业完成了湘烟的“创新式重组”战略。
通过整合,湖南烟草生产企业由11变4,再由4变2,最后2变1,形成了资产、品牌、采购、销售、研发的五统一,湖南烟草产业也随之进入了新一轮快速发展时期。但是,湖南烟草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湖南烟草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开发利用中,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正威胁着湖南烟草产品的出口和在国际上的产品竞争力。
同时,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环保法规也愈加严格,作为湖南烟草企业,如何把环境管理纳入到整个供应链管理之中,有效地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真正实现湖南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绿色供应链管理理念在烟草行业的引入绿色供应链管理又称环境意识供应链管理,它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环境问题,注重对于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烟草绿色供应链中包括多个环节,如绿色材料的选取、产品设计、对供应商的评估和挑选、绿色生产、运输和分销、包装、销售和废物的回收等。(一)战略合作伙伴。
烟草绿色供应链在的战略合作伙伴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户、消费者、工业企业的上游企业、烟农等等。其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仅是一种信息和利益共享关系,而且也是推行环境意识和要求标准的同步。
(二)绿色设计。绿色设计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产品在制造、销售、使用后回收、重用以及处理对环境的各种影响。
卷烟产品设计阶段要优先考虑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并将其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的同时,再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三)绿色材料。
烟草绿色材料(卷烟材料和辅助材料)是指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并在制备、加工、使用以致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最小,且易回收处理的材料。绿色材料是绿色设计的关键和前提,也是绿色设计选材的最终目标。
因此,烟草企业有必要提前将环境观念纳入到材料的选用控制中,使烟草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四)绿色生产。
卷烟绿色生产就是要根据制造系统的实际,尽量规划和采用物料和能源消耗低、废弃物少,对环境污染小的工艺方案和工艺路线,实现卷烟制造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消耗最低。(五)绿色营销。
烟草绿色营销是指烟草企业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和社会利益及生态环境利益的统一,而对其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的绿色策划与实施进行有机结合。烟草绿色营销要求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穿于烟草企业的营销活动中,要求将注意力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向在营销中注重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六)绿色物流。烟草绿色物流是指从环境的角度对烟草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形成一个与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系统,在降低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
(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破坏环境的产品。
烟草企业应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增加消费者对其产品的忠诚度。(八)绿色回收及处理。
绿色回收是生态消费的最后环节。作为烟草企业的绿色回收主要是对丙酮、醋酸、包装物可以回收利用,对卷烟次品经再加工进行循环再用,对烟叶的等外品进行报废处理等。
二、绿色供应链管理对湖南烟草的意义(一)符合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相继制定出台了与环境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协议及法律体系。
例如《贸易与环境协议》(1994)、《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3)等,我国也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环境防治法》(1995)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这些法律要求企业必须对造成的污染负相应的责任。
因此,湖南烟草业应该尽早地构建相应的绿色供应链体系,积极支持社会采取的控烟措施,以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和违反法律所导致的成本增加,实现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能力。
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促使湖南烟草企业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大力推进科技兴烟,增加烟草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加强对降焦减害技术的研究,减少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不断提高卷烟产品内在质量,冲破国际社会的绿色壁垒,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三)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声誉度。
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与认可不仅仅处决于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
7.关于供应链的一个论文,请帮忙,谢谢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供应链管理 提要 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也使企业与供应商、消费者之间的合作成为企业参与竞争的关键因素。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因此,供应链将成为企业在新世纪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市场切入点和立足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计算机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作为新经济的标志也开始出现并得以迅猛发展。
1997年10月,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了全球信息社会标准大会,在大会上明确提出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直接物理交换或直接物理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 企业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包括供应链管理(SCM)、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三个核心内容。
其中供应链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方向,是本文的研究内容。 一、供应链管理 这里所说的供应链(supply chain),应该不止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更大范围,更为系统的概念: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
它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销售的终点。这一概念注意了供应链的完整性,考虑了供应链中成员的关系。
而供应链的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则是对这一“流”的管理。是在满足服务水平需要的同时,为了使得系统成本最小而采用的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和商店有效地结合成一体来生产商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地点的一套方法。
这一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国外一些著名企业如DELL公司,IBM公司和惠普公司等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更使人相信供应链管理是入21世纪后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
二、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的影响 (一)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目标 供应链系统从生产、分配、销售到用户不是孤立的行为,是一环扣一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因此,必须通过信息及网络技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协调一致,才能使系统管理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可变性,才能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技术涉及面很广,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自动识别技术,二是信息交换技术。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物流自动识别技术有条码技术(Barcode)及射频识别技术(RFID)。条码技术不仅在国际范围内为商品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体系,而其为产、供、销等生产及贸易的各个环节提供了一套可靠的代码标识技术,为实现商业数据的自动采集和EDI奠定了基础。
条码技术实现成本低但识别精度受限于识别距离。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其优点是不局限于视线,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射频识别卡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信息,防伪和有智能等。
射频识别技术可实现“非接触式”识别,但费用较条码技术高而分别被应用于不同的场合。 供应链信息交换及管理技术主要有EDI技术、XML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等。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EDI技术和XML技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按照协议的结构格式,将统一报文标准的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络,在商业伙伴的电子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
它是为提高信息流的速度和准确性而设计的。而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是为适应Internet的快速发展而最适合于Web开发的信息标准化技术,为Web数据带来了结构化、智能化与互造作性,可以大大降低数据管理与交换成本,能以更好的成本效益与灵活性实现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处理。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形成的供应链管理策略 供应链中信息量庞大而复杂,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有可能造成信息的失真,进而影响到供应链的稳定。而JIT(准时制)、QR(快速反应)、ECR(有效客户反映)、ERP(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的管理体系策略的应用可以解决供应链上出现的上述复杂问题,提高企业和整个供应链的弹性,能迅速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保证企业及供应链的高效运行。
1、准时制(Just In Time,简称JIT)。准时制是指将必要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必要的数量在必要的时间送到特定的生产线生产必要的产品。
准时制是电子商务条件下对生产领域物流的新要求。其目的是使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零部件以及制成品能高效率地在各个生产环节流动,缩短物质实体再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杜绝产品库存积压、短缺和浪费现象。
准时制虽然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管理模式,但它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在提高整个供应链对客户的响应时间、实现零库存生产、降低供应链的物流成本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2、快速反应(Quick Response,简称QR)。
它是在准时制思想的影响下产生的,是为了在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对环。
8.供应链相关论文,写什么呢
你好,我查询了近年来的一些关于供应链的论文:
1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与信贷风险评价研究 周小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4-30 2009 硕士
2 基于封闭供应链管理的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 方为辉 北京物资学院 2010-06-11 2010 硕士
3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物流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唐波 北京物资学院 2010-06-11 2010 硕士
4 混合渠道两级供应链决策优化模型研究 胡燕娟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4-30 2009 硕士
5 非对称信息下二级供应链定价及协调机制研究 严莲莲 浙江工业大学 2010-04-30 2009 硕士
6 基于供应链的西安ABB公司采购管理优化研究 张晓宾 西北大学 2010-03-24 2009 硕士
7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物流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 姬利 北京物资学院 2010-06-11 2010 硕士
8 供应链管理在输配电设备制造企业中的研究分析 曹红民 复旦大学 2010-04-26 2009 硕士
9 供应链管理模式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初探 邹燕 北京物资学院 2010-06-11 2010 硕士
10 基于ABM和SDM的供应链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白阳 浙江大学 2010-06-12 2010 硕士
11 基于精敏思想的电子制造供应链管理的应用研究 台峙 复旦大学 2010-04-26 2009 硕士
12 医疗器械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 齐悦 复旦大学 2010-04-26 2009 硕士
13 KF公司PP-R管材分销导向下的供应链管理 陈桦 复旦大学 2010-04-26 2009 硕士
14 基于退货合同的两期销售易逝品供应链的协调研究 于彩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04 2009 硕士
15 供应链信任风险评估研究 许崇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0-05-04 2009 硕士
能否给我一个邮箱(hi我或者发送百度消息, 其他方式我不能保证收得到),我可以给你发送一些期刊论文或者学位论文,也许对你的选题有一定启发。
我专门为百度知道提问者提供论文(当然,我不收费,哈哈,因为学校给了我们下载论文的权限),你可以看看我的回答记录,提供文献居多。
需要时请百度hi我,我常在线,不在线时也可以发百度消息给我,但不要留言,我不常到空间去,直接写问题补充我也很少看得的。(记住啦,hi我,给我邮箱和你要的论文的主题,我回来后就帮你找,给你发)
希望对你有帮助!
——百度知道 举手之劳团队 队长:晓斌11蓝猫
9.求毕业论文(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分析)
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与分析这是一个日益全球化的时代。
中国正以制造业大国的身份迅速崛起, 并在全球供应链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关键部分。但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面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对手,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是一个越来越为中国企业认同的观念。
因此, 如何发展供应链管理、如何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正确评价成为任何企业迈向成功的关键。一、基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随着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产品寿命周期的不断缩短以及顾客期望的逐渐提高, 区别于“垂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水平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链”。
由于相邻合作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关系, 所以当把所有企业依次连接起来时,便形成了供应链( Supp ly Chain, 简记为SC) 。供应链是指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直至最终用户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模式。
供应链上的合作企业必须达到同步、协调地运行, 才有可能使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受益。二、基于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体系的特征:(一) 资源主导性。
资源的主导性是指在供应链中, 资源是关键因素, 产供销活动要围绕资源的使用展开, 其根本途径是优化资源的流动过程,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即以资源为主导要素来提高制造环境的友好属性和可持续性。(二) 物流闭环性。
资源主导性决定供应链的物流应该是闭环系统, 即产品的报废不是物流的终端, 而是回收、深加工和再利用的起点, 是供应链物流系统的一个节点, 是供应链控制系统的一个反馈点。供应链的闭环性大大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 时间外延性。这是供应链时间多维度的特性, 其一是指供产销单个活动的延续性, 即单个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更长;其二是指产品的多生命周期, 即不仅包括本代产品的生命周期, 还包括本代产品报废后, 部分资源在后代产品的循环使用时间。
这样资源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四) 空间拓展性。
这是供应链空间多维度的特性, 其一是指供应链的系统空间已远远突破单个企业界限, 通过电子商务、虚拟供应链、战略联盟等模式由点向线、由线向面, 再向立体空间拓展, 使供应链的资源、生产和销售的发展范围扩大; 其二是指由于各供应链主体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 且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影响, 使供应链的影响范围也扩大, 供应链必须在更大的范围内来制定产供销战略, 规划产供销活动。(五) 学科集合性。
供应链是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供应链理论的集成,是经营过程重构、物料需求计划、企业资源计划、雇资参与制等管理手段的集成。二、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 构建的供应链指标体系( theSystem of the Supp ly Chain Measurements, 简记为SSCM) 已不能单纯采用传统的财务绩效评价方法。
因为它只是从企业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基于职能的绩效评价, 并且这个重要的整体业绩评价方法趋向于回顾性,典型的财务指标只能体现企业已经发生的业绩而不能体现将要产生的业绩。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 简记为BC) 是一种全面的严谨的系统的绩效评价方法,它侧重于前瞻和策略。
平衡计分卡是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然而一个正确的平衡计分卡必须包括能体现历史和未来的指标衡量标准。因此, 平衡计分卡必须包括事前和事后的指标, 事前指标引导经营业绩, 事后指标反映过去的经营业绩。
因此本文从平衡记分卡的四个角度针对供应链自身的特点构造了绩效指标体系, 以期能全面地评价供应链绩效。(一) 财务价值角度从历史角度来看, 基于财务价值的评价是绩效评价的关键和基础。
不论供应策略是否被恰当地应用和执行, 财务价值指标都是很好的业绩评价指标。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财务价值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资本回收率指标。
该指标是指供应链使用其资产所取得的增值绩效的大小,它是由用户的利润除以在此期间使用的供应链的平均资产价值的比率。2、现金周转率指标。
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现金在原材料、劳动力、在产品、产成品直至现金的全过程中的周转状况。3、存货周转率指标。
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存活的运作情况。4、销售增长率指标。
该指标反映了供应链一定时期内销售同往期销售相比的增长比率。5、利润增长率指标。
该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润同往期利润相比的增长比率,它反映了供应链增值的效果。(二) 内部业务流程角度在实际应用中主要的内部业务流程绩效评价指标如下所示:1、产销率指标。
该指标主要表示一定时间内生产出并已销售出去的产品数量占所有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其值是小于或等于1 的。对于供应链来说, 具体可分为三个指标, 即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指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指标和供应链产销率指标。
2、产需率指标。指标表示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层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
10.供应链方面的论文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企业供应商质量管理摘要:随着供应链管理的普及,制造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在企业供应商管理的过程中,维系其环节完整、有效的内在因素仍然是质量问题,质量存在于这个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是保证和维系供应关系的基本要素。
转变观念,加强协作关系,改善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流程,加速质量管理的信息化,促进信息共享,是推动供应商质量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供应商质量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SCM)思想的日渐普及使人们认识到:单个制造企业已不可能利用其自身资源优势而在市场上保持更多的份额,只有与其他企业形成战略伙伴关系,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优势互补,才能共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市场竞争的形成已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说,谁拥有那些具有独特优势的供应商,谁就能赢得竞争优势。通常把这种从供应商到制造企业之间的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网链构成及运作模式称供应商管理(Supplier Management,简称SM)。
它强调的是借助于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与最杰出上游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委托这些企业完成部分业务工作,自己则集中精力和各种资源,通过业务重构,做本企业能创造特殊价值、比竞争对手更专业、更擅长的核心业务上,最终目标是系统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产品进入市场的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同时实现“双赢”。基于以上思想,需构建一种新的供应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可以定义为核心制造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在一定时期内的共享信息、共担风险、共同获利的协议关系,它形成于扩展企业外部信息集成的技术环境下,形成于企业应对不断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压力下,形成于供应双方为了特定的目标和利益的企业之间的一致认识上。
因此,对供应商的选择也不再仅仅限于传统供应关系中所考虑的价格、物流两方面,而是更注重于选择能够提供优质产品、技术创新、产品设计、数据与信息集成化水平、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良好合作的供应商,也需要双方首先要改变观念,消除互相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沟通上的误解,这对于建立合作模式及以后相互接触、沟通、磨合至关重要。1供应商质量管理(SQM)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新的合作关系也意味着需重新修订买方和卖方之间的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相互尊敬和合作。
------订立合同之前,先有所了解。------一致同意的估价方法。
------一致同意的处理争议事项的办法。------相互交换重要情报。
------充分执行有关职能,如库存的控制。------供应商负责交付优质的产品,并供给附带资料。
------要把用户的利益放在首位。根据上述原则,许多企业基于TQM的管理思想,提出其SQM的基本目标。
如西门子公司要求“供应商必须通过ISO900X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并达到西门子的质量标准及世界级质量标准,尽量降低失误率,并与西门子签订严格的质量保证协议”。为达到这一目标,西门子公司采取了相应的做法,如:①与供应商建立一种长期的能促使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契约关系;②与供应商之间共享物料质量信息数据,共担风险、共同决策;③使供应商参与到产品的设计及创新过程中,从质量源头做起;④与主要供应商建立高标准的信任与合作关系,互相支持和帮助,形成合作的、跨企业的团队型的虚拟组织。
综合分析,SQM最理想的质量管理目标是:“外购件不需要经过收货检验或矫正手续就直接可以投入到生产中”。这对于一般由几十、几百个零部件组成的产品来说,达到零缺陷的物料品质目标似乎过于奢望。
然而朝这一目标方向不断努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正是SQM所强调的、坚持的核心思想。对供应商品质推动的不断提升、不断改进的过程,也是不断加强和深化与供应商之间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过程,促进双方产品品质水平的提高,竞争能力的增强,总成本的下降。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和供应商进行全面、深层合作,共同行动,进行一系列质量管理的改善活动。2确立一个合适的SQM的工作流程改善SQM首先要修订工作流程,评审、筛选合格供应商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还在于同供应商的磨合,当双方确定供应关系签订合同后,以后的大部分工作是围绕质量展开的,对物料质量的关注重点在于供应商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采购方质量控制的大多数精力将转向对供应商的监督,把供应商生产过程看作企业质量体系中的一部分加以控制,不仅要了解供应商的过去和现在,更要准确把握它的未来,“将质量问题永远消灭在别人的工厂里”,保证物料质量的长期稳定。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采购方“STS”(免检入库)的比例,直至所有物料能够免检直接上线。
借助于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信息处理技术,对一些工作可以进行计算机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流程,详见表1,从表1看到,从最初供应商的调查、评审到样品的货源鉴定;从大批量一次供货到小批量翻滚订货;从批批检查到免检入库,每一步都有供应商的积极参与。采购方质量控制的重点转向针对性供应监督。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供应链管理(有关供应链管理方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