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种子植物的论文
种子植物spermatophyte(s)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所以的种子植物都有两个基本特征:(1)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2)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种子植物可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着,其外层没有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种子的外层有果皮包被。
与种子出现有密切关系的是花粉管的产生,它将精子送到卵旁,这样在受精这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上,就不再受环境--水的限制。它们的孢子体发达,高度分化,并占绝对优势;相反配子体则极为简化,不能离开孢子体而独立生活。种子最早产生于裸子植物中的种子蕨目,其中最原始的化石种子蕨植物在上泥盆纪地层中发现。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同具有世代交替。
种子植物 spermatophyte(s) 概括生活史中形成种子的所有植物的一个大的分类单位。植于植物是植物界最进化的种类,世界上已分化出20余万种,是现今地球表面绿色的主体。现有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二大类。实际是指与以花为分类标准的分类群的显花植物为同一范围。但由于蕨类植物中也有把孢子叶球作为花的,所以今天通常都采用种子植物这一名称。然而,化石蕨类植物中少数也具有种子的,为了有所区别,恩格勒(H.G.A.Engler)把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称为有胚有管植物;相反地把苔藓、蕨类植称为有胚无管植物。但这一名称尚未普及。
种子(seed)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体,它由胚珠经过传粉受精形成。种子一般由种皮、胚和胚乳3部分组成,有的植物成熟的种子只有种皮和胚两部分。种子的形成使幼小的孢子体枣胚得到母体的保护,并象哺乳动物的胎儿那样得到充足的养料。种子还有种种适于传播或抵抗不良条件的结构,为植物的种族延续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在植物的系统发育过程中种子植物能够代替蕨类植物取得优势地位。种子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除日常生活必需的粮、油、棉外,一些药用(如杏仁)、调味(如胡椒)、饮料(如咖啡、可可)等都来自种子。
2.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科学小论文)
种子的萌发除了种子本身具有生活力外,还必须有适宜的条件,在充足的水份,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空气下就能萌发,有的种子萌发还需要光照条件。
种子萌发首先是吸水膨胀,一般含淀粉和油分多的种子需水量少,含蛋白质多的种子需水量多。其次随着种子吸水膨胀,直至露白,呼吸作用逐步加强,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
播种过深或土壤积水都会造成土壤缺氧,影响种子萌发。再次,每一种作物的种子都有发芽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
在最低温度以下时,萌发慢或不萌发,在最高温度以上时,可能造成烧芽或幼苗徒长不健壮,只有在最适温度时萌发,发芽才最佳。
3.种子发芽实验小学生科学小论文
种子的萌发过程 一、做实验 1.材料工具 (1)常见的种子(如:绿豆 黄豆)40粒。
(2)有盖的罐头4个,小勺1个,餐巾纸8张,4张分别标有1、2、3、4的标签,胶水,清水。 2.方法步骤 (1)在第一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2)在第二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然后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上少量水,使餐巾纸湿润,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3)在第三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倒入较多的清水,使种子淹没在水中,然后拧紧瓶盖。
置于室温环境。 (4)在第四个罐头里,放入两张餐巾纸,用小勺放入10粒绿豆,洒入少量清水,使餐巾纸润湿,拧紧瓶盖。
置于低温环境里。 通过观察,我发现1、3、4号罐中种子未发芽,而2号罐中种子发芽了。
二、研究 1.为什么同样优质,同样品种的种子有的发芽,有的没有呢? 当一粒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然而,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水分。 1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虽有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但无水分,所以它不可能发芽。
2号种子既拥有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水分,还有水分,所以它发芽了。 3号种子未发芽是因为它被完全浸泡在水中,而水中没有氧气,所以它也不可能发芽。
4号种子也因缺适宜的温度未发芽。 三、讨论结果 通过此次实验,我发现了种子的萌芽需要充足的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
仔细地观察,我还看到发芽后的植物上有一些细细的,白白的根毛,其实他们能提高吸水率。 实验给我带来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
生物学实在是太奇妙了。
4.初一年级种子实验论文
[一]实验用具: 5种植物的种子、暗盒、棉花、塑料盒、筷子、铁丝、水杯、花盆等[二]实验目的: 探究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三]实验步骤:一、种子的选择及准备:选用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五种植物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原因是这五种种子容易取得、发芽快、现象明显,其中,黄豆、绿豆、红豆、豌豆为双子叶植物,且前三者为出土萌发,豌豆为留土萌发;玉米为单子叶植物。
用这几种种子进行发芽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的萌发类型。所有干燥(或新鲜)种子进行实验前,均置于水(只要不是高温的)中24h进行催芽。
二、探究种子的发芽条件1.水与空气(1)用铁丝将豌豆种子(比较大,容易绑)固定(不要弄伤)在筷子上的3个不同位置(2)将固定有种子的筷子斜插入水杯中,使3粒豌豆处于杯中不同的高度(3)把冷却的开水(防止水中溶解气体的干扰)注入杯中,深度控制在:完全没过最下面的豌豆(1号)、没过一半中间的豌豆(二号)、最上面的豌豆(三号)完全暴露在空气中不与水接触(4)做几个类似的装置,同时放在室温、有光条件进行实验(注意适当补充水以保持水面位置)(5)观察现象得出结论2.光(1)将绿豆种子分成两组,每组10颗左右(2)把棉花摊开、形成一片棉层,加水,使其浸透,分成两片(3)将种子放在棉花上,进行发芽(这是传统发芽方法)。其中一组在室温有光条件下,另一组在室温的暗盒中(4)观察现象得出结论3.土壤(1)将5种植物种子各取十颗左右(2)把种子分成一号、二号两大组,两组中都有5种种子,且两组中同种种子数量相同(3)把一号组的种子在[三]-二-2的无光条件下进行培养,二号组种子埋在花盆土壤中距离土面表层约5毫米处(土上面看不到种子就行了,不要埋得太深)(4)观察得出结论4.种子的活性(1)将绿豆种子分为两组,每组5颗左右,一组在催芽前煮熟晾干,另一组不做特殊处理(2)按照[三]-二-2的有光条件方法共同培养(3)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三、种子的萌发类型种子的萌发类型(1)在[三]-二-3的土中萌发状态时同时观察发芽状况(2)记录并分析[四]实验结果:一、[三]-二-1的记录:┏━━━┯━━━┯━━━┓┃一号组│二号组│三号组┃┠———┼———┼———┨┃发芽数│发芽数│发芽数┃┠———┼———┼———┨┃ │ │ ┃┠———┼———┼———┨┃发芽 │发芽 │发芽 ┃┃ 天数 │ 天数 │ 天数 ┃┠———┼———┼———┨┃ │ │ ┃┗━━━┷━━━┷━━━┛二、[三]-二-2的记录光源(人造还是阳光):光照时间(小时):┏━━━┯━━━┓┃光照组│黑暗组┃┠———┼———┨┃发芽数│发芽数┃┠———┼———┨┃ │ ┃┠———┼———┨┃发芽 │发芽 ┃┃ 天数 │ 天数 ┃┠———┼———┨┃ │ ┃┗━━━┷━━━┛三、[三]-二-3的记录浇水量(两组相同):土中培养组:┏━━┯━━┯━━┯━━┯━━┓┃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数 │数 │数 │数 │数 ┃┠——┼——┼——┼——┼——┨┃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 ┃┗━━┷━━┷━━┷━━┷━━┛常规培养组:┏━━┯━━┯━━┯━━┯━━┓┃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数 │数 │数 │数 │数 ┃┠——┼——┼——┼——┼——┨┃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 ┃┗━━┷━━┷━━┷━━┷━━┛四、[三]-二-4的记录┏━━━┯━━━┓┃第一组│第二组┃┠———┼———┨┃发芽数│发芽数┃┠———┼———┨┃ │ ┃┠———┼———┨┃发芽 │发芽 ┃┃ 天数 │ 天数 ┃┠———┼———┨┃ │ ┃┗━━━┷━━━┛二、[三]-二-2的记录光源(人造还是阳光):光照时间(小时):┏━━━┯━━━┓┃光照组│黑暗组┃┠———┼———┨┃发芽数│发芽数┃┠———┼———┨┃ │ ┃┠———┼———┨┃发芽 │发芽 ┃┃ 天数 │ 天数 ┃┠———┼———┨┃ ┃┗━━━┷━━━┛三、[三]-二-3的记录浇水量(两组相同):土中培养组:┏━━┯━━┯━━┯━━┯━━┓┃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数 │数 │数 │数 │数 ┃┠——┼——┼——┼——┼——┨┃ │ │ │ │ ┃┠——┼——┼——┼——┼——┨┃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天数│天数│天数│天数│天数┃┠——┼——┼——┼——┼——┨┃ │ │ │ │ ┃┗━━┷━━┷━━┷━━┷━━┛常规培养组:┏━━┯━━┯━━┯━━┯━━┓┃黄豆│绿豆│红豆│玉米│豌豆┃┠——┼——┼——┼——┼。
5.关于光对种子影响的论文
小小的一颗种子,只要在适宜的环境下,它便能长成一棵完整的甚至高大的植株。
在这一过程中,它需要不断从外界吸收所需的物质,结合自身的条件不断生长,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而这一切,都始于最初的阶段——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萌发是它开始新生命的一次爆发,也正是这种勃发的激情使我们看到了春天绽放的绿叶和花朵。 我们已经从有关的探究实验中发现,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它自身具有完整的结构,还离不开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那么,它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呢?光照对于种子萌发有何影响呢? 1、提出问题2012年4月12日-4月19日的观察记录、实验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期天气状况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 05.4.12阴雨放入完好的绿豆20颗,无光照放入完好绿豆20颗,有光照 绿豆吸水变得饱满绿豆吸水变得饱满 05.4.13先阴后阳全部绿豆破皮、露胚轴全部绿豆破皮、露胚根 基本如上基本如上 05.4.14阳光大部绿豆露出胚根,但梢比A组短开始脱离种皮、漏出长约2~3毫米胚根 情况基本与早上一样,胚根稍长,但仍比A组的短与早上基本一样,但有3颗绿豆明显比其他的胚根长 05.04.15阳光基本情况与A组一样完全脱离种皮,露出整个子叶,胚根、胚轴长长 大部份胚根、胚轴长长1~5毫米,达1厘米的占35%大部份胚根、胚轴长长1~3毫米,达1厘米的只占25% 05.04.16阴雨与昨天基本一样与昨天基本一样 少部分幼根、胚轴长长6毫米左右,长者比A少,短者比A多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5毫米左右 05.04.17阴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3毫米左右,子叶及胚轴部分略带紫色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3毫米左右,子叶及胚轴部分略带紫色 全部种子幼根长达3厘米,子叶及胚轴部分紫色较A浅大部分幼根胚轴长达3.5厘米,子叶部分颜色更深 05.04.18阳光、有和风基本同A基本同上,幼根继续伸长、胚根以下大部分很细, 露出了胚芽,但子叶与胚轴部分颜色明显比A浅得多大部分有胚芽出现,大部分幼根长达5厘米 05.04.19阳光、有和风子叶的紫色稍褪,胚根的上部分开始直立,下部分继续伸长大部分胚芽长长了点,幼根延长1~5毫米 个别幼根长有侧根,全部均露出胚芽,40%胚芽较长、呈绿幼根比B组细,约75%露出胚芽,子叶、胚根上部分紫色加深 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2、作出假设 种子的萌发也许需要光照,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它才能发芽得更好。 3、制定计划 3.1实验前准备 实验材料:40颗完整、饱满、大小相当的绿豆种子。
实验装置:取一个大小适合的盘子,将其分为近似相等的两部分;用黑色卡纸将塑料盘子一部分遮盖住;在卡纸上开几个大小合适的小孔,保证空气流畅。 3.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B组(无光照),对照组A组(有光照):两组均放入20颗绿豆,并加入适量的搁置一段时间的自来水,把盘子放在有阳光照射、空气流畅的地方。
4、实施计划 为期8天时间,对两组绿豆萌发状况进行观察,详细记录有关数据和现象。 实验注意事项: ⑴实验装置所选择的盘子表面不宜过于光滑,以免产生较多是镜面反射对实验组B组有影响; ⑵注意天气的多变,随时为更换装置的位置做准备,避免昆虫等动物对种子的破坏; ⑶每天要在固定时间观察,实验装置要保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012年4月12日-4月19日的观察记录、实验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期天气状况实验组(B组)对照组(A组) 05.4.12阴雨放入完好的绿豆20颗,无光照放入完好绿豆20颗,有光照 绿豆吸水变得饱满绿豆吸水变得饱满 05.4.13先阴后阳全部绿豆破皮、露胚轴全部绿豆破皮、露胚根 基本如上基本如上 05.4.14阳光大部绿豆露出胚根,但梢比A组短开始脱离种皮、漏出长约2~3毫米胚根 情况基本与早上一样,胚根稍长,但仍比A组的短与早上基本一样,但有3颗绿豆明显比其他的胚根长 05.04.15阳光基本情况与A组一样完全脱离种皮,露出整个子叶,胚根、胚轴长长 大部份胚根、胚轴长长1~5毫米,达1厘米的占35%大部份胚根、胚轴长长1~3毫米,达1厘米的只占25% 05.04.16阴雨与昨天基本一样与昨天基本一样 少部分幼根、胚轴长长6毫米左右,长者比A少,短者比A多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5毫米左右 05.04.17阴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3毫米左右,子叶及胚轴部分略带紫色大部分幼根、胚轴长长3毫米左右,子叶及胚轴部分略带紫色 全部种子幼根长达3厘米,子叶及胚轴部分紫色较A浅大部分幼根胚轴长达3.5厘米,子叶部分颜色更深 05.04.18阳光、有和风基本同A基本同上,幼根继续伸长、胚根以下大部分很细, 露出了胚芽,但子叶与胚轴部分颜色明显比A浅得多大部分有胚芽出现,大部分幼根长达5厘米 05.04.19阳光、有和风子叶的紫色稍褪,胚根的上部分开始直立,下部分继续伸长大部分胚芽长长了点,幼根延长1~5毫米 个别幼根长有侧根,全部均露出胚芽,40%胚芽较长、呈绿幼根比B组细,约75%露出胚芽,子叶、胚根上部分紫色加深 6、小结 从以上实验我们可以看出,绿豆种子的萌发不需阳光;在它尚未长成完整的、具有光合作用能力的植株前,它萌发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自身(胚乳或子叶)。 其实,不只是绿豆种子。
6.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好不好啊
这是个新的专业,还没有几年的! 以前是没有这个专业的!就业应该还是不错的,重要的是把它学好了! 种子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种子生理学、种子检验技术、种子生产技术、种子经营与管理学、应用概率统计、普通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植物育种原理等。
就业前景:主要到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与科研、技术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等工作。 分布院校: 【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生物论文 关于种子发芽 至少800字
有两方面原因,第一自身因素:1.种子成熟度,种子成熟不好影响其发芽率;2.种子寿命,短命种子当存放时间过长其发芽率会逐渐降低;3.种子休眠,种子处于休眠期其芽率较低,随着休眠期的减除芽率逐渐增高;第二外部环境:1.温度,当种子所处环境温度超出其发芽所需温度范围时(低温或高温),种子发芽率会明显降低或不发芽;2.湿度,湿度是影响种子发芽的重要因素之一,湿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种子发芽;3.光照,有些种子属于需光性种子,处于黑暗的环境中一般不会发。
8.关于人工种子的论文有没
人工种子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天然种子,一般都是由种被、胚乳和胚三部分构成。种皮通常在种子的外层起保护作用;胚乳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是种苗萌发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来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构成,将来发成植株。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把植物组织的细胞培养成在形态及生理上与天然种子胚相似的胚状体,也叫作体细胞胚。这种体细胞胚有于叶、根、茎分生组织的结构。科学家把体细胞胚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备种子机能。所以,人工种子是一种人工制造的代替天然种子的颗粒体,可以直接播种于田间。
■人工种子的优点主要是:第一,通过组织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数量很多的胚状体(1L培养基中可产生10万个胚体),而且繁殖速度快,结构完整;第二,可根据不同植物对生长的要求配置不同成分的“种皮”;第三,在大量反之苗木和用于人工造林方面,人工种子比采用试管苗的繁殖方法更能降低成本,而且方便机械化播种,可节省劳动力;第四,体细胞胚是由无性繁殖体系产生的,因而可以固定杂种有时;第五。可以在人工种子中加入某些农药、菌肥、有益微生物、激素等;第六,胚状体发育的途径可以作为高等植物基因工程和遗传工程的桥梁。
人工种子的概念
人工种子(artificial seeds)又称合成种子(synthetic seeds)或体细胞种子(somatic seeds)。人工种子的概念首先是1978年由Murashige在第四届国际植物组织细胞培养大会上提出的。他认为随着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用少量的外植体同步培养出众多的胚状体,这些胚状体被包埋在某种胶囊内使其具有种子的功能,可以直接用于田间播种。
日本学者Kamada1985年首先将人工种子的概念延伸,认为使用适当的方法包埋组织培养所获得的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芽,愈伤组织,胚状体和生长点等),可取代天然种子播种的颗粒体均为人工种子。
中国科学家陈正华等(1998)将人工种子的概念进一步扩展为:任何一种繁殖体。无论是涂膜胶囊中包埋的。裸露的或经过干燥的,只要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均可称之为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的制作
种子能发育出新的植物提,首先是因为它有一个具有生活力的胚。科学工作者能够采用高科技手段,将其某些植物细胞在试管中培育成胚状体,再用富含营养物质和其他必要成分的凝胶物将胚状体包裹起来,制成人工种子。当条件适宜时,胚状体就像真正的种子那样萌发成幼苗。
人工种子的优点
与天然种子相比,人工种子可能有很多优点。比如,生产人工种子不受季节限制,可能更快地培养出新品种来还可以在凝胶包裹物里加入天然种子可能没有的有利成分,使人工种子具有更加好的营养供应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加茁壮生长的可能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种子科学毕业论文(有关种子植物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