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格劳秀斯的自然法思想评论 》 毕业论文 从哪些方面着手(提纲)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2.格老秀斯的主要思想
格劳秀斯是近代西方启蒙思想家中第一个比较系统地论述理性自然法理论的人。他汲取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家自然主义自然法理论的精华,扬弃和摆脱了中世纪神学主义自然法的桎梏,开创了近代理性自然法(古典自然法)的先河。自然法来源于自然和人的理性,人们在理性的支配下按照自然的规定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人性是自然法的源泉,神是法的第二源泉。作为一种正当理性的命令,自然法是一切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根据自然法理论,格老秀斯提出了天赋的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等观点,国家是人们为了享受法律利益和谋求共同福利而组成的最完善的联盟。
3.小议魏晋玄学发展史
引语:从大体上引述玄学的产生发展
玄学作为一门学问,简言之是处理自然和名教的关系。儒家贵名教,道家法自然,因而如何协调儒道使之能更好的为现实服务成了玄学家们的执着追求。自东汉末年以来,由董仲舒创立的天人感应的经学已无法调和社会矛盾,所以人们基于这个事实进行了不断探索,到了正始年间何晏王弼首创贵无论。之后历代玄学家们带着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真切感受全身心投入到玄学研究中。他们围绕这个话题所阐述的独特见解,与其说是对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冷静的思考,不如说是对合理的社会存在的一种热烈追求。在那个悲苦的年代,他们站在由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价值理想的高度来审视现实,试图去克服自由与必然,应然与实然之间的背离,把时代所面临的困境转化为自然与名教,儒与道能否结合的玄学问题,无论他们对这个命题是持肯定还是否定,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表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时代精神。
就理论层次而言,玄学家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正始年间,何晏王弼根据名教本于自然的命题对儒道之所同作了肯定的论证,这是正题。魏晋禅代之际,嵇康阮籍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崇道而反儒;西晋初年,裴頠为了纠正虚无放荡之风以维护名教,崇儒而反道,于是儒道形成了对立,这是反题。到了元康年间,郭象论证了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把儒道说成是一种圆融无滞体用相即的关系,在更高的程度回到玄学的起点,成为合题。从思辨的角度看,合题既高于正题,也高于反题。玄学自此告一段落,其后虽有东晋的佛玄合流,因为篇幅所限且其以佛家为主,玄学为辅,略去不论。
郭象虽然作为玄学的集大成者,但他那套理论并没有真正解决儒道会通问题。理有固然,势无必至,理论的逻辑并不一定能推演于现实中。八王之乱和石勒之乱的接连发生把他刚刚出炉的理论碾了个粉碎,从而使名教和自然重新陷于对立论文网。这也表明,玄学作为一种思想理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此之后,虽然清谈放荡之风仍在世家大族中盛行,但求真务实之风正在庶族中兴起,最终在隋唐之际埋葬了玄学,代之以佛家的清静无为。至此,玄学连一种个人修养都算不上了,更不要说被统治阶级的思想贯彻执行了。我们讲玄学,就如欧美研究拉丁文一样,学术价值大一些,现实意义已被抹去的差不多了。
4.关于中西方法律制度比较,3000字左右的论文,急需
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制度的贡献 自然法思想发端于古代社会,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在整个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甚至可以说正因为自然法思想及其学说的存在与发展,才产生了现代法律制度。自然法学说孕育了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至上的原则,使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法治、民主等理想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西方,现代法律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从法的神圣化到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正与西方历史中的宗教文明秩序与法律文明秩序两个时代相对应,而这两种文明秩序的确立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法理论发展的支持。 自然法的产生 一度繁荣的罗马时代可以被看作拥有初级法律文明秩序。
当初,罗马人的法律为罗马人所独享。但罗马的扩张使罗马人同非罗马人发生交往。
当罗马人和雅典人在经济交往中发生纠纷时,罗马人能享受罗马民法的保护,而雅典人则不能。罗马执政官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和规则来解决这种纠纷,这些原则和规则后来被称为万民法。
由于万民法融合了当时为罗马执政官知晓的各种法律的最普遍特点,且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实施后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罗马民法。 为了给万民法提供一个哲学理论基础,以西塞罗为首的罗马法学家们从斯多噶。
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律制度的贡献 自然法思想发端于古代社会,有长达几千年的历史,在整个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正因为自然法思想及其学说的存在与发展,才产生了现代法律制度。
自然法学说孕育了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律至上的原则,使法律之下人人平等,法治、民主等理想有可能成为现实。 在西方,现代法律制度的确立经历了从法的神圣化到世俗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正与西方历史中的宗教文明秩序与法律文明秩序两个时代相对应,而这两种文明秩序的确立与发展都离不开自然法理论发展的支持。
自然法的产生 一度繁荣的罗马时代可以被看作拥有初级法律文明秩序。当初,罗马人的法律为罗马人所独享。
但罗马的扩张使罗马人同非罗马人发生交往。当罗马人和雅典人在经济交往中发生纠纷时,罗马人能享受罗马民法的保护,而雅典人则不能。
罗马执政官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和规则来解决这种纠纷,这些原则和规则后来被称为万民法。由于万民法融合了当时为罗马执政官知晓的各种法律的最普遍特点,且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实施后便自然而然地取代了罗马民法。
为了给万民法提供一个哲学理论基础,以西塞罗为首的罗马法学家们从斯多噶学派的思想中提取了一些成分,系统地提出了关于自然法的理论,认为存在着一种永世不变的适应万物之理的法则(这是法律圣化的开端)。而万民法即是这种普遍适用的法则的体现。
因此万民法要比罗马民法更接近自然法。从那以后,自然法的思想绵延不绝,至今仍具有生命力。
除了十九世纪曾一度衰落之外,一直是一种很盛行的关于法律的学说。 自然法在宗教文明秩序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随着基督教的诞生、罗马帝国的崩溃,大一统的局面被林立的小社会代替,这些小社会各有其统治者和法律。
只有基督教会具有普遍的号召力,但与各地统治者及其法律不时发生冲突。 中世纪的黑暗年代,被视为宗教文明秩序时代。
这个时代法律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打扮成上帝和正义的化身。这是法的圣化走入高潮的过程,亦即法律与上帝相提并论,成为至高无上的无所不医的灵丹妙药的过程。
宗教文明秩序的巩固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利于自然法的思想。自然法理论经过阿奎那的变通以新的面貌出现,为法律的圣化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阿奎那提出,上帝创造了宇宙并赋予法律以进行管辖。人们可通过神的启示和自身的理智认识这些法律。
作为上帝创造的秩序中的一部分,世俗统治者的权威来自上帝,故必须服从上帝。简言之,世俗法应该服从于自然法。
虽然阿奎那的自然法学说把法的圣化推向了高潮,但是也开创了法的世俗化的一代先风,这是他的理性化神学的双重作用。在他的法律四分法理论中,所有的法律最后都归因于上帝的理性。
法既然只是理性的某种命令,与永恒法、自然法和人定法相对应,就有神的理性、自然的理性和人的理性之分。在这个意义上法与理性实际上是一回事,且具有同样的归属关系。
从此,法的程序化及理性化的运动开始。 自然法在法律文明秩序确立过程中的作用 十五世纪以后西方社会框架发生了根本变化。
文艺复兴和罗马法的复兴为这场巨变作了思想文化上的准备。十六世纪的路德宗教改革确认了上帝的范围和世俗的范围,使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开始剥离,阿奎那的上帝和理性的二元权威中的上帝逐渐模糊起来,而理性的位置则日益升高。
十七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的历史观。以过去作为标准的心态被社会进步的观念取代。
一切价值判断和事实的估量都面向未来。这使人与神的世界的距离更加遥远。
这一过程被称为世俗化的过程,即理性化的过程。自此,西方社会进入了以理性为基础、法律为依归的新的法律文明秩序时代。
这一过程中自然法摇身一变又发挥了不可否认的作用。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出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他们对自。
5.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述评
试评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此文是作者参加清华远程教育研究班课程毕业论文之一) [内容提要]: 卢梭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代表作是著名的《爱弥儿》。
他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施自然教育。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教育理论在批批判传统封建教育制度弊端的基础上,强调教育“顺应自然”的原则,提倡培养自然,因而在教育思想上被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并为后人革新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至深,从卢梭开始,教育理论开始进入重视研究儿童的新时期。[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自然天性 教育 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oau,1712~1778 )处于近代社会转折点上,是法国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
他一生动荡不安,颠沛流离,没有受过系统的学校教育,通过长期勤奋的自学获得了渊博的学识,写作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著作,如《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等。这些作品对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诸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和改革,推进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在其诸多论著中,尤以构思二十年、撰写三十年,融哲学、教育和文学于一体,提出自然教育理论 ,塑未来社会新人的《爱弥尔》振聋发聩。这是极富内在意蕴,具有历史和现实价值、颤栗中世纪社会的一本书①。
一、自然教育思想 产生的背景18世纪的法国是欧洲最主要的封建专制国家,由于封建王朝的专横统治、政府官员的贪婪腐败、教会势力无孔不入,封建生产关系的严重束缚,再加上壁垒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极大阻碍,因此,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砸碎宗教思想对人的禁锢、取消森严的等级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8世纪中叶,在法国兴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奏响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奏曲。
在这一运动中,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犾德罗和爱尔维修等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揭露并抨击了封建制度和教会统治的黑暗,提倡以理性的思想取代迷信盲从,以编纂百科全书为武器,宣扬新知识、新思想,探索建立资本主义社会思想、方法和途径,这种思想启蒙运动为自然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卢梭的《爱弥儿》的问世,标志着自然教育思想的最终形成。二、“自然教育思想” 之思想—— “ 归于自然” 卢梭崇尚“归于自然”的思想,其理论依据源于他的天性哲学。
它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它的主要理论:(一)教育要顺应自然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②。”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或“受之于自然”,或“受之于人”,或“受之于事物”。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
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
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二)教育要培养 “自然人”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即完全自由成长、身心协调发达、能自食其力、不受传统束缚、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这种“自然人”,从小就被训练尽可能地自食其力,既没有永远求助于人的习惯,也没有向人夸耀的习惯;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判断、独立的思考和分析;从小就以自然为师获得许多经验,而不以人为师;身体和头脑同时都得到锻炼,不仅身体健壮,而且头脑聪明,富有见识。这种“自然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是能够尽到社会职责的社会成员,而不是回到原始社会的没有文化的人,也不是脱离现实的野蛮人。
应该看到,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三)教育要注意人的年龄特性 从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和教育要培养“自然人”的目的出发,卢梭强调指出,教育应该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性。
根据年龄阶段的分期,卢梭提出,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教育是不同的。①在婴儿期,主要是进行体育;②在儿童期,主要是进行感觉教育; ③在少年期,主要是进行智育和劳动教育; ④在青年期,主要是进行道德教育。
三、自然教育思想对教育的启示 现如今教育改革千头万绪,诸如物质方面的改善,制度方面的变革,思想理论方面的革新等等,虽然其中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解决,而实质上没有做更为深入的探访和宣传。例如儿童观问题看似解决但却并未充分研究其基本理。
6.论述古希腊自然哲学派思想的发展历程
古希腊自然哲学思想的流变演进 古希腊,历来被认为是欧洲文明的摇篮,也是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故乡,在西方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古希腊哲学是它的幼年时期,是它的发生、发展阶段。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的开篇,也对古希腊文明和古希腊哲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全部的历史里,最使人感到惊异或难以解说的莫过于希腊文明的突然兴起了。„„直到最近的时代,人们还满足于惊叹并神秘地谈论着希腊的天才。”
但是,古希腊哲学的兴起之路并不是无迹可循,它根植于古希腊神话传说的肥沃土壤,闪烁着当时的圣贤的知识和理性的光芒。 古希腊文明最初起源于公元前2500—公元前1400年前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文化。
克里特文明是一个航海民族的文明,与希腊大陆有着密切的商业联系,从艺术上来看,这是一个欢愉的、快乐的民族,并没有受到阴沉的迷信的很大压迫,它传到希腊大陆上,即慢慢演变成陆上文明“迈锡尼文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中轻松的、欢愉的、经验的、理性的特质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即慢慢成为希腊人的精神气质。
希腊分为许多独立的小国家,每个国家都包括一个城市及附近的农业区,它们的文化良莠不齐,仅有少数城邦如雅典对希腊成就的整体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们也代表了希腊文明的最高峰。 希腊人的精神气质也反映在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中,大多数希腊人都信仰我们现在看来原始而肤浅的多神教,在多神教的体系中,众神都拥有着像人般姣好的容貌、优美的体形,像人一般的享受轻松而快乐的生活,同样,他们也像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会犯错,并非十全十美,这表明在希腊文明里,神只是人们对现世生活中人的一种美化,并非是高不可攀的。
希腊文化的世俗性和欢乐性遏制了向往来世生活的宗教的发展,却成了理性主义和哲学发展的温床。 在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里,拥有公民权利的民众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极大的精神自由和广泛的政治自由,在这个我们所谓的“最好的时代”里,天性善于理性思考的希腊人可以毫无限制的发挥他的所长和所爱,穷究宇宙的来源,探索万物的真实,诘问人生的目的,古希腊哲学家这种“天真”的好奇影响了整个希腊哲学史的走向。
古希腊哲学是以探究宇宙的来源为开端的,一般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古希腊的理性精神使科学成为可能。古代科学史专家劳埃德教授认为,古希腊自然哲学之所以与众不同的两个重要特点是:“自然的发现”以及“理性的批判及辩论活动”。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哲学始于泰勒斯,他是米利都学派三杰之一,也是希腊的七哲之一,传说他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他认为,水是原质,其他一切都是由水造成的,大地是浮在水上的。
他的科学和哲学都很粗糙,却能激发科学与观察。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个哲学家的思想比泰勒斯要深刻的多,在他看来,宇宙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元质,它是无限的、永恒的且无尽的,元质可以转化为我们所熟悉的各种各样的实质,它们又可以互相转化。
米利都学派三杰中的最后一个,阿那克西美尼,在阿那克西曼德的基础上同样也做出了一些重要的进步,他说基质是气,“正如我们的灵魂是气,并且把我们结合在一起一样,气息和空气也包围着整个世界”。米利都学派是重要的,米利都作为一个富庶的商业城市,在那里原始的偏见和迷信已经由于许多国家的相互交通而被冲淡了,三杰的学说可以被认为是科学的假说,而且很少有表现出来夹杂有任何不恰当的神人同体的愿望和道德的观念。
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很好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努力也鼓舞着后来的研究者。 古希腊哲学发展的另一支就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神秘主义,在毕达哥拉斯主义中首先提出了灵魂不死的观点,它是近代唯心主义思想的开端,影响了后期西方哲学的整个发展历程,“不仅把古代世界,而且把大部分近代世界引入岐途”,赫拉克利特是毕达哥拉斯后又一个神秘主义者,他认为火是根本的实质,万物都像火焰一样,是由别种东西的死亡而诞生的,它的伦理是一种高傲的苦行主义。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都在变化着,另一位毕达哥拉斯的追随者则认为,世界上没有事物是变化的,巴门尼德在历史上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创造了一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resource/baichuan/ns.js';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种形而上学的论证方式。而在罗素看来,相比于以上两位,“哲学家、预言者、科学家和江湖术士的混合体,在恩培多克勒的身上得到了异常完备的表现。”
他的科学和宗教是彼此不相谐调的,他确立了土、气、水、火四种元素,并认为他们被爱结合起来,又被斗争分开。 原子论的创立者是留基波和德谟克里特,原子论的理论比古代所提出的任何其它的理论,都要更近于近代科学的理论。
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在公元前300年左右,逐渐开始走向衰落,特别是在接下来哲学史上的三大巨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进一步发展之后,就进一步走入了唯心主义的深渊。但在他们的发展下,哲学也愈加的精细而深刻。
我欣。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自然法思想的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