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竹纤维织物染色工艺讨论
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工艺探讨*
袁 近1,何 羽2,蒋艳凤1
(1.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纺织学院,浙江宁波 315016; 2.宁波床单厂,浙江宁波 315010)
摘要:分析了竹纤维的风格特点,探讨了竹纤维织物的染整工艺,优选了工艺参数,制定了切实可行
的工艺路线,并成功地进行了批量生产。
关键词:竹纤维织物;染整工艺;工艺参数
中图分类号:TS190·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65X (2003) 04-0009-02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
们渴望回归大自然,环保和保健意识愈来愈强。因
此开发、利用绿色环保产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
势。竹纤维是利用我国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经
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制取的天然纤维。由于竹纤
维天然中空,截面呈梅花形排列,所以竹纤维具有
许多优良的特性:如吸湿、导湿、透气性强;染色
性好、色泽鲜艳;手感柔软、滑爽、悬垂性好;还
具有较强的抗菌防臭功能。因此开发和利用竹纤维
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对竹纤维物的染整
工艺及生产实际作了探讨和实践。
1 生产实例
1·1 织物规格
门幅259cm 28·12tex/2*28·12tex/2 100%竹
纤维。
1·2 工艺流程
翻布→缝头→烧毛→退浆→漂白→染色→后整
理→检验→成品。
1·2·1 前处理
1·2·1·1 烧毛
竹纤维表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绒毛,为了提高
竹纤维织物的光洁度,需要进行烧毛处理。
烧毛工艺:二正二反。
烧毛等级: 4级以上。
1·2·1·2 退浆
竹纤维所含杂质较少,主要含有织造时上的淀
粉浆料,故需要退浆。由于竹纤维不耐强碱,本文
采用淀粉酶冷轧堆工艺进行退浆处理。
工艺流程:浸轧酶液(二浸二轧)→堆置→水洗。
工艺处方:淀粉酶(日本产) 2g/l;
渗透剂JFC 1~2g/l;
温度30~35℃;
时间8~10h。
退浆后应充分水洗,以洗去布面残留浆料。
1·2·1·3 漂白
由于竹纤维表面含有微黄色素,在染浅色及鲜
艳色泽前,需进行漂白处理。
工艺处方: H2O2 2·5~3g/l;
纯碱3g/l(调节pH值);
稳定剂BASF 4g/l。
1·2·2 染色
竹纤维的化学组成是纤维素,凡是能染棉的染
料都能用于竹纤维的染色。染色设备则选择张力较
小的卷染机,即意大利MEISALA-44A724534-001
型特阔卷染机。
工艺流程:前处理后竹纤维织物→水洗二道
(60℃)→染色八道(60℃)→固色四道(60℃)
→冷洗二道→热洗二道(85℃)冷洗一道→上卷。
染色处方: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可以对你提供相关帮助,需要的话请加我,761399457(QQ),谢谢。
2.谁能帮我找一篇有关复合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方面的论文啊··
复合材料 概念 复合材料(Composite materials),是以一种材料为基体(Matrix),另一种材料为增强体(reinforcement)组合而成的材料。
各种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
金属基体常用的有铝、镁、铜、钛及其合金。非金属基体主要有合成树脂、橡胶、陶瓷、石墨、碳等。
增强材料主要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石棉纤维、晶须、金属丝和硬质细粒等。 复合材料使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从古至今沿用的稻草增强粘土和已使用上百年的钢筋混凝土均由两种材料复合而成。20世纪40年代,因航空工业的需要,发展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俗称玻璃钢),从此出现了复合材料这一名称。
50年代以后,陆续发展了碳纤维、石墨纤维和硼纤维等高强度和高模量纤维。70年代出现了芳纶纤维和碳化硅纤维。
这些高强度、高模量纤维能与合成树脂、碳、石墨、陶瓷、橡胶等非金属基体或铝、镁、钛等金属基体复合,构成各具特色的复合材料。 分类 复合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按其结构特点又分为:①纤维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
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②夹层复合材料。
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
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③细粒复合材料。
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④混杂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
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60年代,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等)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其比强度大于4*106厘米(cm),比模量大于4*108cm。
为了与第一代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相区别,将这种复合材料称为先进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分为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
其使用温度分别达250~350℃、350~1200℃和1200℃以上。先进复合材料除作为结构材料外,还可用作功能材料,如梯度复合材料(材料的化学和结晶学组成、结构、空隙等在空间连续梯变的功能复合材料)、机敏复合材料(具有感觉、处理和执行功能,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功能复合材料)、仿生复合材料、隐身复合材料等。
性能 复合材料中以纤维增强材料应用最广、用量最大。其特点是比重小、比强度和比模量大。
例如碳纤维与环氧树脂复合的材料,其比强度和比模量均比钢和铝合金大数倍,还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减摩耐磨、自润滑、耐热、耐疲劳、耐蠕变、消声、电绝缘等性能。石墨纤维与树脂复合可得到膨胀系数几乎等于零的材料。
纤维增强材料的另一个特点是各向异性,因此可按制件不同部位的强度要求设计纤维的排列。以碳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的铝基复合材料,在500℃时仍能保持足够的强度和模量。
碳化硅纤维与钛复合,不但钛的耐热性提高,且耐磨损,可用作发动机风扇叶片。碳化硅纤维与陶瓷复合,使用温度可达1500℃,比超合金涡轮叶片的使用温度(1100℃)高得多。
碳纤维增强碳、石墨纤维增强碳或石墨纤维增强石墨,构成耐烧蚀材料,已用于航天器、火箭导弹和原子能反应堆中。非金属基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用于汽车和飞机可减轻重量、提高速度、节约能源。
用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制成的复合材料片弹簧,其刚度和承载能力与重量大5倍多的钢片弹簧相当。 成型方法 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按基体材料不同各异。
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较多,有手糊成型、喷射成型、纤维缠绕成型、模压成型、拉挤成型、热压罐成型、隔膜成型、迁移成型、反应注射成型、软膜膨胀成型、冲压成型等。金属基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分为固相成型法和液相成型法。
前者是在低于基体熔点温度下,通过施加压力实现成型,包括扩散焊接、粉末冶金、热轧、热拔、热等静压和爆炸焊接等。后者是将基体熔化后,充填到增强体材料中,包括传统铸造、真空吸铸、真空反压铸造、挤压铸造及喷铸等、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主要有固相烧结、化学气相浸渗成型、化学气相沉积成型等。
应用 复合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有:①航空航天领域。由于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好,比强度、比刚度高,可用于制造飞机机翼和前机身、卫星天线及其支撑结构、太阳能电池翼和外壳、大型运载火箭的壳体、发动机壳体、航天飞机结构件等。
②汽车工业。由于复合材料具有特殊的振动阻尼特性,可减振和降低噪声、抗疲劳性能好,损伤后易修理,便于整体成形,故可用于制造汽车车身、受力构件、传动轴、发动机架及其内部构件。
③化工、纺织和机械制造领域。有良好耐蚀性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
3.毕业论文
毕业答辩开场白2009-04-26 21:58
各位老师,下午好! 我叫***,是**级**1班的学生,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文是在朱**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三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图书销售管理系统对图书销售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极大地提高图书销售管理效率及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因此,图书销售管理系统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实际的应用价值.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综述.这部分主要论述本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与业务相关的管理原理,以及与系统相关MIS系统开发原理与方法。
第二部分是系统分析.这部分分析用户需求,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目的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和资源条件,以现状为基础,确定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即从抽象的信息管理角度出发,为使用户满意,系统应对哪些信息做怎样一些存储、变换与传递,具备哪些功能,从而明确系统应该做些什么。
第三部分是系统设计.通过系统总体设计及详细设计对系统分析的结果进行整合,目的是要得到一个令用户满意的良好的实现方案。
第四部分是系统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内容,讨论了该系统对人员与平台的要求,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的建立与数据输入,并进行应用程序设计与测试.
第五部分是系统运行.这部分描述了系统操作使用的方法,进行一些系统测试,并评价了该系统.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系统开发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和系统开发,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系统功能并不完备,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
谢谢!
4.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的毕业论文
2个问题 都回答了``` 不一样的2篇论文 你可以参考下 摘 要 针对我国目前生态环境状况,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现代生物技术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1 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由于工业“三废”污染、农用化肥和农药的污染以及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的污染,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剧,水资源严重短缺,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农村则有8 000万人和6 000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土壤污染严重,耕地面积锐减,近10年来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森林覆盖面积下降,草场退化,每年减少森林面积达2 500万亩;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疾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因此,加大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如现代生物技术来控制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环境质量已成为环保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2 现代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也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在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20 世纪 8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高新技术,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国和民间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发展十分迅猛。与传统方法比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1)生物技术处理垃圾废弃物是降解破坏污染物的分子结构,降解的产物以及副产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于把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污染减轻到最小程度,这样既做到一劳永逸,不留下长期污染问题,同时也对垃圾废弃物进行了资源化利用。 (2) 利用发酵工程技术处理污染物质,最终转化产物大都是无毒无害的稳定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氮气和甲烷气体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转移而造成重复污染,因此生物技术是一种既安全又彻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术是以酶促反应为基础的生物化学过程,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其反应过程是在常温常压和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大多数生物治理技术可以就地实施,而且不影响其他作业的正常进行,与常常需要高温高压的化工过程比较,反应条件大大简化,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廉、效果好、过程稳定、操作简便等优点。 所以,当今生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清洁生产、工业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的无害化处理等各个方面。
3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1 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质的成分十分复杂,包括各种酚类、氰化物、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汞、有机酸、醛、醇及蛋白质等等。微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有益的无毒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
当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处理污水就是生物净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酶工程技术。
固定化酶又称水不溶性酶,是通过物理吸附法或化学键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态的不溶性载体相结合,将酶变成不溶于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细胞是一个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制备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将微生物细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应的固定化细胞。运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可以高效处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无机金属毒物等,此方面国内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国将能降解对硫磷等9种农药的酶,以共介结合法固定于多孔玻璃及硅珠上,制成酶柱,用于处理对硫磷废水,去除率达95%以上;近几年我国在应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降解合成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对于含100mg/L废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降解含酚废水也已实际应用于废水处理。
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重金属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是利用生物(主要是微生物、植物)作用,削减、净化土壤中重金属或降低重金属的毒性。
其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如酶促反应)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化学形态,使重金属固定或解毒,降低其在土壤环境中的移动性和生物可利用性,通过生物吸收、代谢达到对重金属的削减、净化与固定作用。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激发微生物的活性,由此可以改善土壤的生态结构,这将有助于土壤的固定,遏制风蚀、水蚀等作用,防止水土流失。
3.3 白色污染的消除 废弃塑料和农用地膜经久不化解,估计是形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成分。据估计我国土壤、沟河中塑料垃圾有百万吨左右。
塑料在土壤中残存会引起农作物减产,若再连续使用而不采取措施,十几年后不少耕地将颗粒无收,可见数量巨大的塑料垃圾严重影响着生态和环境,研究和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已迫在眉睫。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一方面可以广泛地分离筛选能够降解塑料和农膜的优势微生物、构建高效降解菌,另一方面可以分离克隆降解基因并将该基因导入某一土壤微生物(如:根瘤菌)中,使两。
5.软件开发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以下是我个人写过的论文,格式应该就是这们写,给你只供模块的参考。至于你的具体内容该怎么写,你得多花的点心思,写论文看起来简单,其实并不是想像中的那样。.
努力吧!!!!!!!!!!!!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 绪 论 1
1.1 开发背景,开发环境及意义 1
1.2 系统设计说明 2
1.3 开发工具的选用与介绍 3
1.3.1 C#技术介绍 3
1.3.2 C#访问数据库的原理 4
1.3.3 C#技术的优点: 4
1.3.4 SQL介绍 5
第2章 总体设计 7
2.1 系统目标设计 7
2.2 系统功能分析 8
2.3 系统操作流图 8
第3章 系统数据库设计 9
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9
3.2 系统数据库 10
3.3 数据模型 10
3.4 数据表结构 11
第4章 系统界面设计及功能实现 14
4.1 系统登录设计与实现 14
4.2 楼盘管理设计与实现 15
4.3 投诉管理设计与实现 18
4.4 故障管理设计与实现 20
4.5 住户管理设计与实现 21
4.6 收费管理设计与实现 23
4.7 系统管理设计与实现 26
4.7.1 系统初始化 26
4.7.2 系统备份 28
4.7.3 系统还原 29
4.7.4 个人密码修改 32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安装 33
5.1 系统测试 33
5.2 系统安装 36
5.3 C#的硬件要求 37
第6章 总结 39
参考文献 40
6.跪求一篇测绘工程类毕业论文:全站仪的功能开发与应用
毕业论文 论文全站仪的功能开发与应用 共43页,15485字
第一章 绪 论
1.1 概述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Electronic TachometerTotal Station)通常又称“电子全站仪”,作为常用的常规测量仪器之一,它的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它便开始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作业方式,提高着生产效率。以其自动化快速三维坐标测量与定位功能,和数据采集方面的自动数据流实现外业数据的电子记录以及从外业到内业一体化的自动流程
7.谁能写篇关于食品加工与检验的毕业论文
大麦食品加工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摘要】大麦是富含纤维的食品基料,可加工的食品种类较多,分析大麦主要成分的功能特 性,有助于开拓国内大麦食品加工的思路。
大麦食品加工主要以西式食品为主,中式食品较少。 大麦中蛋白质、淀粉、β-葡聚糖、矿物质、脂肪及抗氧化成分对于人体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关键词】大麦;食品加工;功能特性 大麦也叫饭麦、倮麦、赤膊麦,为禾本科植物, 具有早熟、耐寒、抗旱、耐土地贫瘠、耐盐、耐低温 冷凉等特点,因此栽培非常广泛;其主产地包括俄罗 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国家及北美洲的广阔地 带。栽培大麦以大麦穗的式样,可分为六棱大麦和二 棱大麦。
六棱大麦多用于制造麦曲,二棱大麦供制麦 芽和酿造啤酒。栽培大麦又分为皮大麦(带壳的)和 裸大麦(无壳的),农业生产上所称的大麦指皮大麦, 裸大麦在不同地区有元麦、青稞、米大麦之称。
大麦 也是一种特色杂粮作物,大麦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还是一种兼备食疗功 能的粮食作物。目前大麦食品已成为发达国家近年来表1大麦、小麦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比较 必需氨基酸种类大麦(%)小麦(%)比小麦的增幅(%) 亮氨酸0.87 0.85 2.35 苯丙氨酸0.62 0.61 1.64 缬氨酸0.58 0.56 3.57 异亮氨酸0.42 0.45-6.67 赖氨酸0.44 0.38 15.79 苏氨酸0.44 0.33 15.15 蛋氨酸0.16 0.23-30.43 消费增长量最快的谷物食品之一。
1大麦功能特性 大麦蛋白质含量在8%~18%之间,多数在13%, 按可溶性特征分为:清蛋白(含量小于10%)、球蛋白 (约20%)、醇溶蛋白(约30%)、谷蛋白(约40%)。 与小麦相比,大麦中氨基酸种类比较齐全,总体含量 略低于小麦,但大麦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略高,特别是 第一、第二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苏氨酸含量均高于 小麦含量的15.0%左右(表1),表现出较好的营养品 质;大麦蛋白质组分中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较 低,是其不能形成面筋网络组织的主要原因。
大麦含有55%~65%淀粉,是最便宜的淀粉来源之 一。按淀粉含量的不同,大麦淀粉可分为常规淀粉、高直淀粉和蜡质淀粉,这3种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分 别为25%~30%、35%~45%、0%~5%。
大麦淀粉颗粒直 径相差很大,大的有12~26μm,小的为2~10μm,X衍 射为A型。大麦淀粉经过针磨、研磨后用空气分级机 处理可得到高纯度的大颗粒淀粉;经过短时的湿法萃 取过程可以得到几乎是纯的淀粉,来制作变性淀粉产 品。
大麦淀粉是制作天然淀粉、淀粉衍生物、果葡糖 浆等的主要原料。 大麦胚芽油中的脂肪主要为亚油酸(55%)、棕榈 酸(21%)和油酸(18%),油酸可在人体合成花生四 烯酸能降低血脂,还是合成前列腺素的重要成分。
大 麦中的非皂化成分包括胡萝卜素、生育酚和异戊二烯 类等占大麦油的8.0%,这些成分对软化人体血管,促 进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大麦中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于小麦,加工成的 大麦食品中也高含可溶性膳食纤维。
大麦的可溶性膳 食纤维主要是β-葡聚糖,其在小肠内形成胶状体,产 生高黏度环境,象海绵般吸收胆固醇、胆汁并将其排 出体外,减少胆固醇在小肠内被吸收的机会,从而帮 助降低胆固醇的含量。而且大麦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还具有平缓饭后血糖上升的效果,有助于糖尿病患者 控制血糖。
同时,β-葡聚糖不仅能使其具有良好生理 功能,可以改善消化功能,促进胃肠蠕动,改善便秘 症状;且具有潜在食品应用价值,如做食品胶、食品 增稠剂或作为添加剂改善面团品质。 大麦的灰分偏高,比小麦高0.5%~1.0%,这就会影 响大麦加工产品的精度,但大麦灰分高也说明其矿物 质含量丰富,从营养方面来看是好的。
有资料显示 大麦中的钙、磷、铁、镁等矿物质元素含量要明显高 于大米和小麦粉,这些对于幼儿和青少年成长发育 促进人体纤维蛋白溶解、血管扩张、抑制凝血酶的生 成,降低血清胆固醇具有一定疗效。 此外,大麦黄酮类化合物是大麦中重要的生物活 性成分,并赋予大麦多种生理功能,大麦黄酮的主要 成分为黄酮醇、黄烷酮和儿茶酸。
该类物质为橙黄色 粉末,微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醇和油脂等,属于脂 溶性化合物。它们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痰、防腐生 肌,改善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与其他谷物相比,大麦具有营养平衡的蛋白质 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等降血脂成分,对提高人类健康水 平具有重要价值。 2大麦食品种类 适合加工成大麦食品的籽粒具有发芽率低、角质 粒多的特点,其加工产品的种类不亚于小麦,小麦面 粉制成的产品类型,大都可以用大麦来制作,只是工 艺和配料需改进调整。
因为大麦富含蛋白质和纤维素 等,所以不论是加工成大麦粉还是其他产品,都存在 一定的适口性问题,这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 2.1大麦米 大麦籽粒→清理→调节水分→漂白→脱壳→谷壳分 离→碾米→风选→分级→大麦米 大麦米可用珠形大麦米、糙大麦米或原料大麦加 工而成。
德国生产的珠形大麦米,有大小不同的品种 主要用于做汤、加入调料可制成膨化食品和速食早餐 食品。在日本和朝鲜,大麦米常与大米混在一起食用 用作大米的代用品,可显著的改善蒸煮后大米的。
8.竹纤维印花工艺有那些
竹纤维是一种服用性能极佳的环保型天然纤维,属于新型纤维。
竹原纤维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竹材中的木质素、蛋白质、脂肪、果胶等分离,再从中提取竹纤维。竹纤维是一种服用性能极佳的环保型天然纤维,属于新型纤维。
竹原纤维是利用物理方法,将竹材中的木质素、蛋白质、脂肪、果胶等分离,再从中提取竹纤维。竹原纤维可最大限度地保留竹子本身的特征,是一种绿色植物纤维,易洗快干、吸湿、凉爽、尺寸稳定、手感滑爽,穿着舒适透气,抑菌,防紫外线。
在注重行环保、节能的今天,这一新型纤维的出现,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棉花及其他天然纤维需求量不断增加所形成的缺口问题。竹原纤维的性能1)竹原纤维长度整齐度较好。
长度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制成棉型、中长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长度;2)竹原纤维的热性能较好。竹原纤维从260℃左右开始分解,540℃左右分解终止,热稳定性与苎麻相当,好于棉纤维,亚麻纤维和竹浆粘胶纤维;3)竹原纤维的初始模量低于苎麻纤维而高于棉纤维,它属于高强低伸型纤维,刚度较大;4)竹原纤维的回潮率较小,保水率也较低,透湿性好,因此穿着由竹原纤维制作的服装具有干爽舒适的感觉;5)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高于竹浆纤维。
另外由于竹原纤维中含有叶绿素铜钠,还有良好的防紫外线功效;6)竹原纤维的化学性能与其它纤维素纤维相似,耐碱不耐酸,可溶于强无机酸中,但对一般的溶剂比较稳定。竹原纤维的大分子上存在亲水基因,特别是竹原纤维大分子中腔有裂纹的形态结构,染色性能良好。
竹原纤维的生产工艺1. 前处理工艺1)工艺流程:坯检→翻缝→烧毛→平幅退煮→酸洗→漂白→丝光→烘干。2)工艺处方及条件:烧毛 二正二反,车速90~100 m/min,保证下机烧毛光洁度达3~4级。
退煮 竹纤维毛羽多,上浆较重,退煮时要加一定的煮练剂,加强平洗。酸洗 因为竹原纤维采用物理方法加工,纤维上往往还残留一些竹皮,影响布面外观质量。
可加一道稀酸处理工艺。漂白 H2O2为4~5g/L,PH值10左右, 时间40min。
丝光 NaOH为160g/L,车速40m/min,以便纤维充分膨胀。烘干 是为了保证染色半制品干湿度一致而加上的一道工序,若丝光下机实物质量较好,这道工序可以省去。
2. 染色工艺:工艺流程:以活性染料长车染色为例。浸轧活性染料染液→红外线预烘→烘干→浸轧染液固色液→汽蒸→水洗→皂洗→烘干。
3. 整理工艺:1)工艺流程:柔软→拉幅→(预缩)→验码成包2)工艺处方及条件:柔软剂 30g/L;预缩 一般丝光后成品缩率能达到要求,若客户要求缩率较高,则必须预缩;预缩工艺及条件 蒸汽压力2.5kg/cm2,车速30m/min。竹纤维是一种服用性能较好的天然纤维,可沿用天然纤维的染色工艺。
酸洗及丝光工艺要控制好,浓度过高会引起纤维强力下降,门幅收缩过大,不利后道加工。竹原纤维刚性大,加工宜平幅进行,长车及卷染均可,切忌绳状加工,否则会引起染色疵点(如色条、鸡爪印等)。
实践证明,用活性染料汽固法比焙固法要好,若要进行特殊整理,如酶洗及防皱处理,应控制用量及时间。不同品种工艺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流程是一致的。
9.找一篇《G.652光纤的发展及应用》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G.652光纤是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单模光纤,称为1310nm性能最佳的单模光纤,又称为色散未移位的光纤。按纤芯折射率剖面,又可分为匹配包层光纤和下陷包层光纤两类,两者的性能十分相近,前者制造简单,但在1550nm波长区的宏弯损耗和微弯损耗稍大;而后者连接损耗稍大。
在我国,目前无论是骨干网还是城域网,主要应用的还是G.652光纤。过去由于技术的限制光纤只有少数的几种,同时我国已埋设的光纤几乎都是常规单模光纤,选型问题就不那么重要。现在新型光纤越来越多。在设计传输系统和进行传输网建设时,光纤的选型就十分重要。英国爱达讯工程师为您介绍以下4种G.652特性。
G.652光纤特性
G.652光纤是现在网络上应用比较多的一种光纤,ITU-T对于G.652分为四类光纤。
G.652四种光纤的分类主要基于PMD的要求和在1383nm处的衰耗要求。
G.652.A光纤用于支持G.957和G.691最高速率为STM-16或10G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40km(Ethernet)和STM-256用于G.693的应用。
G.652.B光纤用于支持速率高达STM-64的更高比特率的应用,如G.691和G.692中的某些应用,G.693和G.959.1中的某些STM-256应用,根据应用不同,色度色散的容限需要考虑。
G.652.C与G.652.A类似,但是允许的波长范围扩展到从1360nm到1530nm。
G.652.D与G.652.B类似,但是允许的波长范围扩展到从1360nm到1530nm。
在2003年1月修改G.652光纤标准时,希望全面提高G.652光纤的特性,至少都要支持10Gbit/s的长途应用,对G.652B要求支持40Gbit/s的长途应用,所以开始提出G.652B的PMDQ应小于0.10ps/km。后来基于考虑40Gbit/s的应用主要从城域网开始,10Gbit/s系统的传送在3000km左右已经可以覆盖大部分应用情况,所以放宽到0.20ps/km。
经过调整过的各类G.652光纤的特性为:
G.652A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400km,10Gbit/s以太网的传输达40km,支持40Gbit/s系统的距离为2km。
对于G.652B型光纤,必须支持10Gbit/s系统传输距离可达3000km以上,40Gbit/s系统的传输距离为80km。
对于G.652C型光纤,基本属性与G.652A相同,但在1550nm的衰减系数更低,而且消除了1380nm附近的水吸收峰,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为了使无水吸收峰光纤也能支持G.652B所支持的那些应用,必须对无水吸收峰光纤的PMDQ提出更严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定义一种新的光纤类型,即G.652D型光纤。可以看出,G.652D型光纤的属性与G.652B光纤基本相同,而衰减系数与G.652C光纤相同,即系统可以工作在1360~1530nm波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竹纤维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