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施工技术
化学灌浆法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化学灌浆工艺的不断成熟,可解决很多人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壁如基础的补强,基坑支护的补漏,地下室、堤坝的防渗补漏,混凝土构件的补强加固等,均可采用化学灌浆的工艺,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化学灌浆、防渗、补漏、化学灌浆法主要是采用近年来研制的特定的化学制剂,通过特殊的工艺,灌注到建(构)筑物构件的裂缝当中,解决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化学灌浆工艺在工程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比较常见的是补强和补漏两种。 一、常用的几种灌浆材料 1、水泥—水玻璃浆材 该材料固结强度为0。
5~15MPa,固结率为98%~100%,凝胶时间30~120s。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好,尤其适合突发性漏水、泥、砂的整治,浆液充填率又高,湿条件耐久性好等优点。
其浆液特点如下:①浆液凝胶时间可准确地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②结石体抗压强度可达10~20MPa;③结石率为100%;④结石体渗透系数为10-8cm/s;⑤适宜于0。2mm以上裂隙和1mm以上粒径的砂层使用;⑥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2、中化—656(丙烯酸盐类)浆材 该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渗漏水、油的堵截。 具有浆液起始粘度低,可灌性能好,固化时间可任意调节两秒至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等优点。
固结体抗渗性k。
2.基坑支护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应用毕业论文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摘 要: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的、不可 缺少的手段。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 施工管理 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反映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信 息技术的应用又提高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基于计算机 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现代化施工管理,不仅可以快速、有 效、自动而有系统地储存、修改、查找及处理大量的信 息,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因受各种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 响而发生的施工进度、质量、成本进行跟踪管理,从而 减少失误,提高效率。
1 施工管理中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 首先,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了计算机和工具软件,提 高了工作效率。在公路施工中,较早地利用计算机技术 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公自动化系 统,招投标系统(工程量计算、投标报价、标书制作、施 工平面图设计、造价计算、编制工程进度网络),设计计 算系统(深基坑支护设计、支架设计、模板设计、施工 详图设计等),项目管理系统(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管 理、日常信息管理)等。
其次,在施工中推广应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 化控制技术,在一些地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大体积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上料自动控制、采用 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安装和整体 爬升脚手架的提升、建筑物沉降观测和工程测量、建筑 材料检测数据采集等。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不但改善了施工企业的整体 形象,提高了工作效率、技术水平和安全水平,使行业和 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得企业的生产成 本和工作强度有所下降,工程质量得到保障。但是,总的 来讲,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 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1)应用范围较窄,主要集中在项目施工的前期,如招投标、造价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而在施工过程中 的进度、质量、成本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项目施工管理 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很不科学;(2)主要以应用单机版应用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自动传递,效率较低;(3)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net带来的便利,实现 网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发布 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4)不论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大都以信息发布 为主,缺少工具类网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5)软件开发选题雷同,缺乏统筹规划,开发资 金不足,而且多属低水平重复开发。
2 国外同行信息技术应用的成功经验 国外公路施工同行信息技术应用较早,成功的经验 很多,值得我们借鉴,下面列举一些实例。(1)在日本,近年来大力推进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 信息化,其特点是:以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为对象,信息全部实现电子化;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的提交、接 收;所有电子化信息均储存在数据库实现共享、再利 用,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和增强施工企 业竞争力的目的;(2)在香港,主要应用有:设定通用的标准和发展 通用的数据基础设施,便于参与建设业务者能以电子方 式通信;采用因特网和电脑技术进行有效地获取和交换 工程项目资料;利用电子方式进行工程图纸、资料管理 及图纸审查管理;利用数码相机技术对现场施工情况进 行适时动态管理;在施工现场人员的管理中采用“绿卡 认证”(绿卡中包含有职员的基本情况以及就业、技能 等信息)等。
3 提高施工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对策 (1)企业应根据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战略计划并有效实施。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推进公路施工 管理,不是赶时髦,更不是点缀,而是一个迫在眉睫的 紧要问题,特别应加强在工程质量管理等方面信息化建 设。
由此可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施工企业成为大势所 趋。而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其核心主要体现在施工 管理过程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信息化施工的特征是: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 技术、I C卡技术)、信息存储自动化(光盘存储、DBMS)、信息交换网络化(局域网、万维网)、信息检索 工具化(DBMS、搜索引擎)、信息技术集成化(多媒体 技术、专家系统)、信息利用科学化(基于数据的各种分 析)、信息管理系统化(管理信息系统MIS、主管支持系 统ESS等)。企业应根据以上信息化的特征,结合施工管 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战略计划,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建立各类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2)在施工管理全过程广泛应用基于局域网、因特 网的信息共享平台以及网上办公系统。现代建设项目规模大,参与单位人员多,而且往往 涉及国内国外,建设工程文件多(如信函、通知、图纸、合同、进度报告、采购定单、检查申请和批准、设计变更 记录等),信息量大。
传统的项目信息管理是以纸为载 体,其传输方式是与传统的金字塔式管理体制相适应的 经向沟通方式,这种方式层次多,效率低,费用高,极易 因信息交流沟通失误造成损失。正如美国BRICSNET公 司的调查显示,项目成本中的3%~5%是由于信息失误 。
3.采用土钉与预应力锚杆相结合的设计方案是什么?
(1) 降水方案:采用大口径管井和砂井相结合的降水方案。
主楼井深26。0 m,井距为9。
00 m。自渗砂井孔深24。
0 m,孔距为3。00m。
裙楼井深16。0 m,井距为9。
00 m。自渗砂井深14。
0 m,井距为3。00m。
(2)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a) 桩锚设计方案 桩顶位于地表处,桩径:φ600,桩长:16。 00 m,桩中心间距:1。
2m; 主筋: 7Φ25+6Φ22,采用Ⅱ级热轧钢筋,通长不均匀配筋; 加强箍筋:Φ14@2000;螺旋箍筋:Φ6@200; 桩身使用C25砼,钢筋保护层厚度50mm; 锚杆位置:地面下4。50 m; 锚杆布置按“两桩一锚”,即锚杆间距2。
4 m; 锚杆体自由段长度为:5。0 m; 锚杆锚固段长度为:17。
0 m; 锚杆总长度为:22。00 m; 锚杆体选用d15普通松弛钢绞线,配置3 d15钢绞线;钢绞线抗拉强度标准值:fptk≥1570N/mm2; 桩顶设置圈梁,圈梁为 600*400,配主筋为6φ22,在距西南角西侧和南侧各3m处设置600*400斜梁,斜梁配筋为12φ22。
砼强度为C25。 。
4.深基坑单排桩支护体系详细设计方案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1) 施工前准备工作 A、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夯打密实; B、挖泥浆池、沉淀池、储水池,准备合格粘土; C、水、电源接通; D、埋设护筒,护筒四周应夯实,顶端高出地面30cm,底部埋深2。
0—2。 5m,护筒应上下正直,护筒中心线平面偏差小于5cm。
E、机架要平直,机应垫稳,不能软硬不均,钻孔过程中不能移位和不均匀沉陷。 F、泥浆指标,粘土层16”--17”砂层17”--19”含砂率不超过8%,胶体率应在90%以上,比重1。
2—1。 4左右。
G、泥浆槽应挖成高20cm,宽30cm,长度不小于15m,泥浆流速不大于10cm/s”。 H、安装钻机时要求转盘中心同钻架上起吊滑轮在同一轴线,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0cm。”
(2)钻孔 A、钻具联结要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要太快,在孔深4。 0m以内不超过2m/h,以后不要超过3m/h,在覆盖层始终要减压钻进,钻进速度和泥浆排量相适应。
B、钻进过程中,经常试验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注意调整钻孔内泥浆高度。 C、经常检查机具动转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需加润滑油部分每班必须检查一次。
D、小工具如扳手、榔头、撬棍就用保险绳栓牢防止掉入孔内。 E、经常注意观察孔内附近地面无裂开或护筒,钻架发生倾斜。
F、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每一细小环节,并详细记录。 G、终孔后用原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指标比重:1。
15—1。 258,含砂量4m,导管使用前度拼,并做封闭试验(0。
3Mpa),15分钟不漏水为宜。 B、导管安装时基底端应高出孔底30—40cm,导管埋入砼内深度2—3m,最深不超过4m,最浅不小于1m,导管上端应设附着振动器,导管提升速度要慢。
C、砼的坍落度为18—22cm,以防堵管。 D、砼要连续浇灌中断时间不超过30分钟,灌注的桩顶高应高出设计0。
5—1。0m。
E、施工中应保持场地清洁卫生,泥浆不得到处外溢,沉渣应及时清除。 F、当施工完成后,应凿除桩头预加高度的砼,并进行测或抽心检查。
1、钻孔灌注桩施工。 (1)施工前准备工作 a、场地平整、清除杂物,回填土应夯打密实。
b、设置闭合导线网并与市政高级控制点闭合,达到规范要求精度,经验收合格后,导线点作为桩位点放样的基准点。导线点同样要闭合,达到精度要求。
桩位点在埋设护筒时会被破坏,所以桩位点确定之后,再放两个以上的保护桩。 用保护桩校核护筒的准确性。
保证桩位点的偏差符合要求。测量放样用全站式经纬仪,极坐标计算数据。
桩位之间的距离校核可用钢尺丈量。 c、挖泥浆池、沉淀池、储水池、准备合格粘土或膨润土。
d、接通水、电源。 e、埋设护筒,护筒四周应夯实,顶端高出地面30cm,底部埋深1。
5—2。0m,护筒直径比桩径大20cm,上下正直,护筒中心线平面偏差小于5cm。
一般用钢质护筒,钢板厚0。8—1。
0cm。护筒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埋设,并探明地下障碍物。
f、移走地下障碍物。可能还有一些管网会占据桩位,必须在钻孔桩施工前,查清地下管网情况,尽早采取措施,迁走桩位上的地下障碍物。
g、桩架就位。机架要平直,机座垫稳,不能软硬不均,一般桩机下垫枕木。
钻孔过程中机架不能移位和不均匀沉陷。 h、泥浆指标。
粘土层16”—17”,砂层17”—19”,含砂率不超过8%,胶体率90%以上,比重1。2—1。
4左右。泥浆质量直接影响钻孔进度。
i、泥浆槽应制成高20cm,宽30cm,长度不小于15m,泥浆流速不大于10cm/s。 j、钻孔机械使用回旋钻。
设计要求入坑底2m。
(2)钻孔 a、钻具联结要牢固,铅直,初期钻进速度不要太快,在孔深4。0m以内,不超过2m/h,以后不要超过3m/h。
在覆盖层始终要减压钻进,钻进速度与泥浆排放量相适应。冲孔钻在开孔时要慢,孔深2。
0m以内,不超过1。5m/h。
b、钻进过程中,经常测试泥浆指标变化情况,并注意调整钻孔内泥浆浓度,本工程地下水位埋深2—3米,泥浆压力超过水压力,可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c、经常检查机具运转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查清原因,及时处理。
钢丝绳和润滑部分必须每班检查一次。 d、小工具如扳手、榔头、撬棍用保险绳栓牢,防止掉入孔内。
e、经常注意观察钻孔内附近地面有无开裂或护筒、桩架是否倾斜。 f、严格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做好钻孔记录。
记录中要反映泥浆变化。 g、钻至设计深度时,要由监理工程师在现场与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判断并准确测定孔深。
以此作为终孔标高的依据。 (3)清孔 a、钻孔到设计深度,施工单位提出终孔要求,需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决定,并进行孔径,孔偏斜度、孔深的验收。
验收方法是制造一个长度等于4—6倍桩径,直径等于孔径的钢筋笼,将钢筋笼吊放入孔,并顺利放到设计要求的孔底,说明孔径和偏斜度达到要求。孔深用测绳和钢尺丈量。
钢筋笼放不到底时还需要修孔直至孔壁铅直,钢筋笼能顺利放到底为止。 b、清孔方法是用原浆换浆法清孔,清孔后泥浆指标比重1。
15—1。20之间,含砂量小于4%,粘度20—22”,孔底沉渣小于5cm。
为防止孔内沉渣大于规范要求,一般用抽吵筒先将孔内泥砂打掉再换浆。 c、清孔时应保持钻孔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1。
5—2。0m防止塌孔。
d、清孔达。
5.建筑基坑支护方案编制要点是什么
一、工程概况,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基坑所处的地段,周边的环境。
2.四周市政道路、管、沟、电力电缆和通讯光缆等情况。 3.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及其他要求。
二、工程地质情况及现场环境: 1.施工区域内建筑基坑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要有土的常规物理试验指标,必须提供土的固结块剪内摩擦角φ、内聚力c、渗透系数K等数据。 2.施工区域内及邻近地区地下水情况。
3.场地内和邻近地区地下管道、管线图和有关资料,如位置、深度、直径、构造及埋设年份等。 4.邻近的原有建筑、构筑物的结构类型、层数、基础类型、埋深、基础荷载及上部结构现状,如有裂缝、倾斜等情况,需作标记、拍片或绘图,形成原始资料文件。
5.基坑四周道路的距离及车辆载重情况。 三.基坑支护设计: 依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进行支护方案选择及设计,内容有: 1.设计原则(3。
1。1、3。
1。3、3。
1。4、3。
1。5、3。
1。6条); 2.支护结构选型(3。
3。1、3。
3。2、3。
3。3条); 3.荷载标准(3。
4、3。5条); 4.质量检测(3。
6条)。 四、支护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根据选择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安排支护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如采用挡土板桩,施工顺序: 建筑工程定位→板桩墙定位→安装导向围檩→沉打板桩→拆除导向围檩→安装拉锚或支撑装置→挖土(视基础深度,确定分层开挖厚度和相应支护设施)→基础施工→填土→拆除拉锚或支撑→拔除板桩。 挡土板桩施工必须做到: 1.确保坑壁稳定,施工安全; 2.确保邻近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安全; 3.考虑基础施工各工序如挖土、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便于进行; 4.尽可能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五、基坑施工: 1.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内容应包括:开挖机械的选型,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坑内排水措施,冬季、雨季、汛期施工措施等。
2.开挖监控: 基坑开挖前应作出系统的开挖监控方案,监控方案应包括监控目的、监测项目、监控报警值、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监测点的布置、监测周期、工序管理和记录制度以及信息反馈系统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3。 8条)。
七、安全保证措施 1.基本措施 建立健全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落实有关建筑施工的基本安全措施等内容。 2.结合工程特点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包括紧急应急措施。
八、地下水控制 地下水控制的设计和施工应满足支护结构设计要求,应根据场地及周边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并结合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方案综合分析、确定。
6.基坑支护方案
对于基坑支护方案,大致可分为以下两大类:一、浅基坑的支护: 1、斜柱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时; 2、锚拉支撑:适于开挖较大型、深度不大的基坑或使用机械挖土,不能安设横撑时使用; 3、型钢桩横挡板支撑: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黏性或砂土层中使用; 4、短桩横隔板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5、临时挡土墙支撑: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6、挡土灌注桩支护:适于开挖较大、较浅(小于5米)基坑,邻近有建筑物,不允许背面地基有下沉、位移时采用; 7、叠袋式挡墙支护:适于一般黏性土、面积大、开挖深度在5m以内的浅基坑。
二、深基坑的支护: 1、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 2、水泥土墙: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不宜大于15KPa;基坑深夜不宜大于6m。
3、土钉墙:适用条件:用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二、三级的非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4、逆作拱墙:适用条件: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淤泥或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12m;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桩锚基坑支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