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快帮帮我吧
一.你可以找一个画家的某一个点来讨论的,题目讨论的范围越小越容易掌握,
越大反而越空洞无物。
二.或者你可以找现代油画的某一种具体的现象来进行探讨,这也是很有看头
的。
如果是第一条的话,那么建议你从最熟悉的画家入手,最好是有名气的。
如以画家“莫奈”为例,莫奈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但我们写莫奈,不一定要像
写传记一样的写(何况一篇论文的篇幅根本是写不详细的),而是选择莫奈的一
个点来写——
你可以写莫奈在“用色”方面的创新,题目可以叫:
“画家莫奈在用色上的创新和影响”,或“画家莫奈用色的特点及创新意味”等
等。
你在第一章简要讨论莫奈的“用色”、“用光”的特点,第二章就详细讨论为什
么莫奈会有颜色光影的创新,第三章就谈论他这种创新对后世的影响。
上面提及的这个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套路,其实可以用在其他画家的身上(风格特
点、风格出现的原因、风格所带来的影响)。
又可以以安格尔、毕加索、塞尚,我国的徐悲鸿等等的为例
如:
1.论文中,可以讨论安格尔的油画的特有气氛——典雅气派;
2.毕加索抽象画的思维元素;
3.塞尚的散点透视的运用;
4,我国徐悲鸿的,可以探讨一下徐悲鸿油画中有没有中国的元素在里面。
如果是第二点的话,你可以讨论一下现当代的某些有趣的现象。
以上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继续问。
谢谢……呵呵
2.美术学 油画方向的论文选题
那要看你对哪类油画感兴趣了啊,还有要跟你的毕业创作联系在一起最好.
题目最好是结合你最感兴趣的流派或大师和你自己或当代生活.
可以有两个标题.比如说<;变化的旅程-----浅谈毕加索的艺术>
<;美丽的幻像----论欧普艺术与当代生活>
这样几个关键词就都可以表达你论文的内容了.
或者最好的是和你自己的创作紧密联系的
比如你的创作是以技法为噱头,那么就论个技法创新什么的.以精神指向为噱头的话就搞个哲一点的名字,或者像散文一样的,都可以.根据你自己的情况吧
3.关于点线面与视觉的论文
谈设计要素点、线。
面的视觉心理作用 点线、面是构成抽象形态造型的要 素,点、线、面的定义,除了几何学上的 概念以外,更重要的还是视觉上的审美意 义。设计中的点、线、面都是相对而言的 具有视觉形态的心理权衡标准。
这是因为 画面上的视觉单位都是在各自背景的关系 中体现其形态特征的。因此在任何设计中 除应承认几何学的一般意义外,更为重要 的是在装饰应用中给予人们的感情作用。
若说音乐是通过音符的选择和结合来表现 或激起人们内心情感的话,那么图形设计 则是通过对点、线、面的选择和结合来表 现或激起人们视觉共鸣的一种艺术。的 确,每种形态元素在不同的场合下就构成 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意象。
一、点的视觉心理作用 点常在设计之前来决定位置,因其“建 点”明晰准确,也是用于设计的最后,有酝 目提神的效果。所谓“画龙点睛”这里郎 “睛”形式上即为点,点虽常常表示小的根 念,但它集合起来也能表示虚线、虚面或礼 托其他形体,故而它又最能显示众多纷ti 的感觉及聚散的现象。
点在生活中起美慰 作用,我们从敦煌雕塑和壁画中看到的A 萨、仙女,眉心中有一“点”;唐代妇女斗 上的一“点”红,显得十分华丽多彩;还有 乡村孩子脑门儿上一“点”红,使人感到矜 子天真活泼,惹人喜爱。这里的“点”具确 民族的乡土气息。
此外,“点”有活跃感,封 体滚跳的联想;“点”有生机感,种子的形 想;“点”有闪烁斑斓感,星星的联想“点' 有韵律感,音乐中节拍的联想;“点”有导 向感,带头、压尾,起与始的联想。群点Irt 感觉就更为复杂了。
一般说来,内向的点有 集中感,中心突出的联想连续的点有贯穿 感,串珠的联想大小圆编排的序列点则有 远近翻转感,点的运动的联想。点的大小、多少,位置的上下、左右、远近、动与静、二、线的视觉心理作用 界中的面和体都由线来表现。
线富有方向 感,有一种动态的惯性。因此,其延续及 波动的活力特强。
如树木、电话线、电视 天线、旗杆、绳子、小路、篱笆、建筑物 的边缘轮廓、田野里的田埂等。线条能突 出而鲜明地表现出形象的特征。
线富于变 化,对动、静的表现力最强。是曲、直、粗、细、长、短的最佳概念,是时间、空间的 最佳依据。
此外,线具有很强大的表现力。 画家吕凤子说:“根据我的经验,凡属表示 愉快的线条,无论其形态是方、圆、粗、细, 其迹是燥、湿、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 做顿挫,转折也不露圭角的。”
凡属表示 不愉快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一种艰 涩状态,停顿过甚的就显示焦灼和忧郁 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和兔起鹊落、纵 横挥研、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 {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再看对书法的欣 1赏,除了文句、字义之外,人们乐意品味 E用笔的气势,线条的粗细、刚柔、断续以 及墨色的浓淡枯润、聚散而表现的精神 ;韵味。
不懂得字义的西方人把书法当做 i黑白交响乐来欣赏。横线有平稳感,令人 三有辽阔无边无际、开阔、平静的联想。
竖 :线使人联想到高耸的建筑,挺拔的树木, '令人产生向上、崇高的严肃和联想。我国 :纪念性碑揭和宫廷等建筑,对此是加以 ‘充分利用的。
斜线有稳定感,生动、活泼、:深度的联想;折线有挫折扬抑感,力的抑 :制的联想;曲线有弹性动感,水波或弹性 ’的联想;交叉的线易产生繁杂或紧张感, 三、面的视觉心理作用 “面”与“点”对照,它是巨大的整体 特征,也是点、线密集的最终转换形态。无 论是点还是线,要确定其位置或状态方 向,都要依附于面并受其验证,才能显现 其性格,或为纹、或为地,因此,它是占 有空间的闭合效应最稳定的因素。
如三点 之间、二线之间,都可构成面的感觉,由 于这一特点,它在设计中能给人一种单 纯、概括、简练、厚重、平板、端庄等印 象,规则的集合极为鲜明,不规则的面则 随其变化,还可加强或减弱某种感觉。虚 面也是面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有些被称之 为肌理效果,其感觉变化也更为丰富。
明与暗等形体差异,千变万化,用法不同, 效果也不一样。一般说来,近点显,远点隐。
大点显,小点隐。实点显,虚点隐。
如“万 一绿丛中一点红”,红就是显点。总之点在设 计中,应尽量做到大小相称,多少适量,轻 重得当,宾主分明,有疏有密,有虚有实,态时,它的性格便不需做共性预示,就显 而易见了。
另一方面,图形上表现出来的 体,纯属一种幻觉,目前流行的三次元设 计就是借用点、线、面元素的变化组合而 成另一种视幻效应。这里应该附带说明的 是,设计中任何单个形态的移位、增减和 变形,都会引起画面力场的牵动和视觉焦: 点的移动,引起次序和节奏的变化。
我们 视觉的心理特别需要完整性及和谐感,不 能忍受紊乱,并极力想从背景中找出图 形,对于那些交叉点触点、中心点或首 尾的端点则更加敏感,因其常产生重力、引力和干涉作用,影响图形的生动面貌, 所以,彼此变得接近的视觉单元,就常被 看成一体,并把它们稳定在最易为视觉习 惯捕捉而又最先联想到图形中去,还将会 无休止地思索下去,直至视觉又发展到第 二个、第三个新的形象,当然也可能因惶 惑不解而衰竭,视幻图形就是利。
4.要写一篇美术学油画方向的论文.有哪些题目和方向可以写?重金谢
1、你可以写具体的油画家 或者写他们的油画风格 这个你是学这个专业的应该 具体我就不举例了
2、另外你可以写一些西方的美术理论家 譬如潘诺夫斯基 沃尔夫林 贡布里希 布克哈特 里格尔 温克尔曼 写他们对于西方绘画艺术的理论
3、还有你可以就西方绘画中的一个观点进行介绍和联系,比如人物衣着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和光线在绘画的不同时期的表现趣味的比较。
建议你多看看贡布里希的《艺术发展史》也叫《艺术的故事》这本书,会有很大收获和帮助。
不知道对你有木有帮助,望采纳!嘻嘻
5.关于油画的毕业论文该怎么写啊?求助大神帮帮忙,或者丢几个靠谱的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
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
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
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
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
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a.提出问题-论点;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
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6.写关于油画风景的毕业论文怎么命题
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
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以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 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
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
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 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
“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
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
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我们所欣赏到的油画最初起源是服务于宗教,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绘画艺术也因此成为奴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为基督教服务。
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是非写实性的宗教题材。 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飞跃,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新兴的社会崇尚自然、科学,于是艺术也就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自然出发体现出了艺术的世俗化,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
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
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
因而,古典油画 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结合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把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的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的作品具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准确的线条透视,严谨的形体结构,丰富的明暗层次,使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 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 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 画、静物画、风俗画等。
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
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
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
7.跪求一篇关于油画方面的论文
写意油画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油画作为外来艺术形式,在中国百余年的历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油画始于写实,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学习苏俄油画,接受的也是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多年来,中国由于美术教育格局以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写实具象一直占据着中国美术教育与绘画艺术的主流。
作品风格、观念和形式的陈旧与单一令人触目惊心,误使人们以为油画只是一种表现形式。油画家们只是在特定模式的写实技巧上比试高低,却没有在风格与个体面貌上进行探索和发挥。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中国政局发生的巨变,外国各种流派与形式的美术作品不再受到封堵和批判,中国油画家接触和了解西方艺术的机会越来越多。西方现代绘画成为中国艺术家更新观念、改变艺术风格借鉴的对象。
在全国一片 “ 解放思想 ” 的大背景下,中国油画家经历了从历史反思到艺术反思的过程,提出 “ 要多样,不要统一 ” 和 “ 追求艺术个性 ” 等口号,成为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新起点。特别是近年来中国油画界提出的油画本土化与民族化,促使中国油画更趋多元与个性化。
中国油画家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表现、抽象和象征成为新的艺术取向,并成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一大特色。
中国传统绘画原本就具有表现意味的写意性,使中国油画家在理念与趣味上与西方表现主义产生了某种共鸣。由此,中国油画开始从写实走向写意,画家以个性化形式表现自己的心灵印记与某种感情经验,写意与表现成为油画家整体性的文化诉求。
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美学因素。它基于中国人对待宇宙中形与色的基本观点,通过特定的内容描绘和特定的笔墨意趣表现,追寻心灵与精神的共鸣和满足。
所谓写意,就是借物抒情,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内心主观情感表现的有机结合,是心与物交融的产物,这是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文化底蕴所形成的不同于西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味。 究其内涵而论,中国文化上的写意与现代西方强调艺术家的自我表现,在本质上是有差异的,这源自两者完全不同的精神文化模式。
西方文化很早就把物质与精神区别开来,形成二元论的世界观。而中国文化则长期受老庄哲学及《周易》美学思想的影响与渗透,强调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阴阳相互,有无相生。
老子认为宇宙天道之妙用全在于阴阳动静,宇宙万物都包含着 “ 阴 ” 和 “ 阳 ” 这两种对立的方面或倾向,万物的变化都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转化,它们最后都在 “ 气 ” 中得到统一。 “ 气 ” 就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万物生命产生的根源,没有“气”就没有万物的生机与造化。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范畴,影响十分广泛。老庄哲学理论中很多关于 “ 气 ” 的论述,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
汉代王充认为: “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 ” 。在此基础上,南齐谢赫提出了 “ 气韵生动 ” 的观点,并成为历代绘画艺术的要求和作品评论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里的 “ 气 ” ,包含有宇宙万物本体和生命与艺术家自身元气的综合, “ 韵 ” 则指的是物象的风姿神貌。 “ 气 ” 和 “ 韵 ” 构成了物象表现的生命力,也是构成画面耐人寻味的重要因素。
中国画追求空灵,讲究“虚”和“空”的处理,其理论也是由阴阳观演化而来的。 虚空是画面产生 “ 气 ” 的重要元素,这 “ 气 ” 不单指具体物象,也指表现物象之虚空。
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灵气流动的迹象,更不可能产生 “ 气韵生动 ” 的生命力。关于虚空,老子也有精妙的论述。
老子说: “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呼?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 。橐龠即风箱。
他认为天地之间充满了虚空,就象风箱一样。这种虚空,并不是绝对的虚无。
虚空中充满了 “ 气 ” 。正因为有这种虚空,才有万物的流动、运化,才有不竭的生命。
老子的这种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体现在中国绘画中就诸如 “ 虚实 ” 、“ 疏密 ” 、“ 空白 ” 、“ 通灵 ” 、“ 动静 ” 等美学原则。
空白处是虚,也是实,亦可以是其它的物象,如天空、地面、河水等,观赏者自然会产生联想。由此可见,中国绘画最重空白。
空白处并非真空,乃灵气往来生命流动之处。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正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所在。
“ 味 ” 作为审美范畴的提出,也来自老子的道家思想。老子说: “ ‘ 道 ’ 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 ” 。
老子在这里说的 “ 淡呼其无味 ” ,提倡的是一种 “ 恬淡 ” 的人生境界和特殊的审美标准。淡味并非无味,而恰恰体现了老子崇尚自然 “ 无为而无所不为 ” 的崇高境界。
这些思想,对后来中国艺术家人生与品格追求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西方表现主义所强调的 “ 自我 ” ,是与外在世界对立的、割裂的自我,是一个 “ 自由 ” 、“ 纯粹 ” 的自我,它的基本特征是个体意识对于群体制约的敌视与抗争,其 “ 自我表现 ” 具有极端个人主义的倾向。
因此,在西方现代艺术中时常出现的诸如发泄、梦幻、怪诞等形形色色的艺术表现都源于这种思想观念上。这一切,都。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点线面油画毕业论文(快帮帮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