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原的论文
? 在国内刊物发表的部分研究论文:[16] 高原、滕吉文,2005.中国大陆地壳与上地幔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20(1): 180-185.[15] 高原、梁维、丁香、薛艳、蔡明军、刘希强、苏有锦、彭立国,2004.云南2001年施甸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变化特征.地震学报,26(6): 576-582.英文:Gao,Y.,Liang,W.,Ding,X.,Xue,Y.,Cai,M.,Liu,X.,Su,Y. & Peng,L.,2004. Chang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of earthquakes in Shidian,Yunnan,China. ACTA Seism. Sinica,17(6): 635-641.[14] 高原、刘希强、梁维、郝平,2004.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软件系统.中国地震,20(1): 101-107.英文:Gao Yuan,Liu Xiqiang,Liang Wei and Hao Ping,2004. Systematic analysis method of shear-wave splitting: SAM software system,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18(4): 365-372.[13] 高原、Suzan van der Lee、Domenico Giardini、Jochen Braunmiller、郑斯华,2001.使用振型叠加方法研究1997年11月8日西藏玛尼地震震源机制.地球物理学报,44(增刊): 98-106.[12] 高原,2000.破裂临界状态下大理岩的剪切波分裂特征.中国地震,16(3): 197-202.[11] 高原、周蕙兰、马延路,2000.川滇地区地震活动单键群分析.中国地震,16(1): 86-91.英文:Gao Yuan,Zhou Huilan and Ma Yanlu,2000. SLC analysis on earthquake activity in the regions of Sichuan and Yunnan of Chin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14(3): 277-283.[10] 高原、李世愚、周蕙兰、刘晓红、刘绮亮,1999.大理岩的剪切波分裂对差应力变化响应的实验研究.地球物理学报,42(6): 778-784.[09] 高原、郑斯华、周蕙兰,1999.唐山地区快剪切波偏振图象及其变化.地球物理学报,42(2): 228-232.[08] 高原、郑斯华、周蕙兰、刘振、吴忠良,1997.一个复杂大地震的破裂特征分析.地震学报,19(1)∶1-6英文:Gao Yuan,Zheng Si-hua,Zhou Hui-lan,Liu Zhen and Wu Zhong-liang,1997. Analysis on rupture feature of a great complicated earthquake in Kamchatka.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10(1): 1-6[07] 高原、郑斯华、王培德,1996.海南省东方地区1992年小震群剪切波分裂研究.地球物理学报,39(2)∶221-232.[06] 高原、吴忠良,1995.1993年11月13日堪察加大地震的破裂过程及其构造意义.地球物理学报,38(1)∶55-63.英文:Gao Yuan and Wu Zhong-liang,1995. Rupture process of the 13 November 1993,Kamchatka,Ms7.1 earthquake from broadband waveform analysis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Geophysics,38(1): 79-88.[05] 高原、刘昭军,1995.随机性细胞自动机的地震模拟的动力学含义.中国地震,11(1)∶8-13.英文:Gao Yuan and Liu Zhao-jun,1995. Dynamical implications of earthquake modeling using stochastic cellular automata.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9(4): 379-385.[04] 高原、吴忠良,1995.用远震体波宽频带记录分析1993年10月2日中国新疆南部 6.2地震的震源过程.中国地震,11(2)∶147-160.[03] 高原、郑斯华、孙勇,1995.唐山地区地壳裂隙各向异性.地震学报,17(3)∶283-293.英文:Gao Yuan,Zheng Si-hua and Sun Yong,1995. Crack-induced anisotropy in the crust from shear wave splitting observed in Tangshan region,North China.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8(3): 351-363.[02] 高原、郑斯华,1994.唐山地区剪切波分裂研究(Ⅱ)--相关函数分析法,中国地震.10(增刊)∶11-21.英文:Gao Yuan and Zheng Si-hua,1995. Cross correlation function analysi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 method and example of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Research,4(2): 224-237.[01] 郑斯华、高原,1994.中国大陆岩石层的方位各向异性.地震学报,15(2)∶131-140.英文:Zheng Si-hua and Gao Yuan,1994. Azimuthal anisotropy in lithosphere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from observationa of SKS at CDSN.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7(2): 177-186.在国外刊物发表的部分研究论文:[11] Gao,Y.,Hao,P. & Crampin,S.,2006. SWAS: A shear-wave analysis system for semi-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seismic shear-wave splitting above small earthquakes. Phys. Earth Planet. Inter.,159(1/2): 71-89. doi:10.1016/j.pepi.2006.06.003[10] Wu,J.,Crampin,S.,Gao,Y.,Volti,T. and Chen,Y.-T.,2006. Smaller source earthquakes and improved measuring techniques allow the largest earthquakes in Iceland to be stress-forecast (with hindsight). Geophys. J. Int.,166(2): 1293-1298. doi: 10.1111/j.1365-246X.2006.03054.x[09] Crampin,S. and Gao,Y.,2005. Comment on Systematic Analysi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in the Aftershock Zone of the 1999 Chi-Chi,Taiwan,Earthquake: Shallow Crustal Anisotropy and Lack of Precursory Changes,by Yungfeng Liu,Ta-Liang Teng,and Yehuda Ben-Zion. Bull. Seism. Soc. Am.,95(1): 354-360[08] Gao,Y. and Crampin,S.,2004. Observations of stress relaxation before earthquakes. Geophys. J. Int.,157(2): 578-582.[07。
2.青藏铁路建设的论文3000字左右
青藏铁路是促进青藏地区大发展的金钥匙,是促进沿线藏区旅游发展的着力点。
青藏铁路沿线集中了藏区丰富的旅游资源,是青藏高原的一条金腰带,是促进藏区大开发的金钥匙。随着开放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一线路完全可以建设成为黄金旅游走廊。
青藏两地旅游资源既有相似性,也有互补性;西宁可以成为高原门户,青藏之旅的第一乐章,拉萨可以成为高原终极目的地。在市场方面,青海的国内旅游者人数远远高于西藏,西藏的国际旅游者人数远远高于青海,可以客源互补。
而目前,青藏两地总量仍然很小,是中国旅游经济的低洼地。合作与创新的是当今世界旅游的两大趋势,目前各地都在寻求区域旅游合作新突破。
各方领导越来越具有开拓性的意识和长远的战略眼光。青藏两地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基础设施不断得到改善,产品开发日益提升,交流逐渐增多,合作的基础与动力越来越强劲。
青藏铁路的修建为青藏旅游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和载体,成为合作的强力纽带和桥梁。 如何打造青藏顶级旅游带 青藏铁路沿线,对于旅游者来说,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神秘的世界顶级旅游带。
对于商家而言,这是一条蕴涵着无限商机的黄金走廊。数字显示,1991年一2001年间,进藏客运量增长率为18%左右,呈高速增长态势,这种增长势头将保持较长时间。
而现有的交通条件不能适应增长的需要,可进入性成为制约西藏发展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瓶颈”。新世纪修筑入藏铁路,对完善中国铁路网线,巩固国防?发展边疆经济,脱贫致富,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团结,拉动旅旅业具有多重战略意义。
铁路历来是交通线,如果把青藏铁路建成旅游带要涉及铁路、旅游等各部门要从规划做起,用铁路方面的话说,涉及到站前、站后等多方面问题,为了把青藏铁路沿线开发建设为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顶级旅游带。
3.求一篇关于青藏铁路的论文
(四)、从现在开始即行筹备青藏铁路大旅游项目的整体营销策划工作,由于任何一项工作,前期均需要一个运作过程,营销策划工作也一样,它包括前期的资源调查、市场调研、营销市场目标对象的细分、营销市场定位、产品形象定位、营销战略确定、营销渠道设计、营销手段的运用选择、营销管理与控制等等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均需要精心设计,才能保证整体营销的效果。与此同时,与建设同步的宣传非常重要,此外,该项目的前期炒作也十分重要,无论是从项目形象的建立,还是项目建设的招商引资,还是整个项目今后的商业运作,或者是今后市场份额的扩大,都需要进行事前炒作,这是概念营销的一种手段。所以,在申请青藏铁路大旅游项目立项和筹备编制该项目规划的同时,从后年开始启动相关项目权宜的预卖,从而使青藏铁路旅游项目自预卖炒作伊始,即成为世界的聚焦点。“世界之巅旅游列车”将成为青藏铁路旅游的一个重要主题。但总的前提是,如果能选择合适时机,提前对“世界之巅的世纪列车”这一概念进行炒作外,不仅可以迅速开发一个由青海、西藏双方共同拥有的世界顶级旅游产品,还能在短时间内提炼青海及西藏旅游的独特性卖点,同时更能促进两地区域经济形象的提升,青藏铁路是历史赋予青海与西藏共同拥有的一笔宝贵财富。
(五)、青藏铁路应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的范例和可持续发展的典型?坚决实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特别关注青藏铁路沿线旅游开发与自然、人文双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集约建设,促进旅游与生态环境改善的双向互动,将青藏铁路建设成为“高原绿色生态长廊”和高原生态教育基地(如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等)。积极改善当地群众的生活,保护藏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未来的长期发展战略,走一条不一定追求人数和规模的质效型与高附加值的旅游发展道路,对于可可西里这样的不适宜开展旅游的生态脆弱区应坚决杜绝大众型的“生态旅游”项目。将旅游业所得收入主要用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及生态环境损坏的补偿,以保持诸多旅游景区对游客的持久吸引力,并保证当地民众对旅游业发展的持久支持。
(六)、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形成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要形成世界顶级的旅游线网,除了开发精绝的旅游产品外,还必须把食、住、行、游、购、娱、康、教等要素一并包容,逐步完善旅游产品系统。而且应针对青藏高原的特殊情况提供各项良好的旅游服务(特别是信息服务),改善航空与公路交通条件,建立优质的健康保健体系以消除游客对高原的恐惧感,匹配相应的导游、服务和救援设施与人才,改进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组织联合运行的“青藏铁路”旅行社。
(七)、构建青藏铁路沿线全方位开放、以旅游业为支柱的造血型经济体系,确保青藏铁路建成后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发挥旅游业的先导产业作用,以其带动西藏民族手工业和民族服务业的发展,开发有地方特色、适销对路的旅游纪念品,开展具有浓郁藏民族风味和藏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业,营造具有藏民族色彩,并给旅游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旅游环境。从长远战略来看,青藏铁路还应延伸经藏南谷地到达山南、林芝等地,更大程度联动资源丰富、经济发达的人口富集区。
(八)、大范围组合。既要与外部组合,自身也需要整合。能与国际联合的联合国际,能与东部热线热点捆绑的予以捆绑?融入区域网络、融入市场当中。与周边省区和国家联合开发跨省区、跨国旅游线路。首先是由青海、西藏牵头与陕、甘、新、川、渝、滇诸省区联手,同时创造条件与南亚、东南亚诸国合作,制定不同的跨国旅游线路,以适应中国加入WT0后的新形势,争取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以此为主轴,把沙漠绿洲丝绸之路(马可·波罗线)、唐蕃古道(214国道)、茶马古道和穿越青藏高原沿横断山脉南下至中南半岛诸国,以及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诸国的国际旅游线联成一个网系。
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旅游业来体现。从交通的层面而言,青藏铁路将是西藏与青海旅游的一条新的通道,青藏高原上那独特的雪域风光、民俗风情、生态景观等将因青藏铁路的开通而被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所认识和观赏,毕竟昂贵的飞行旅游与漫长的公路旅游方式并不能为大多数游客所接受。从生态环境建设来看,青藏铁路格拉段,穿越可可西里、三江源和羌塘三个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一旦被破坏就难以再恢复。因此,在建设青藏铁路过程中如何强化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保护,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使青藏铁路的建设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就成为极为必要的研究课题。总之,要以青藏铁路为超级支点,吸引世界旅游消费者眼球,以超常思路和经营手法为杠杆,撬起青藏高原旅游经济板块,打造世界顶级旅游带
4.高原航线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关于高原航线(高原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