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武术有关的论文题目
1
传统武术娱乐功能的历史寻绎
2
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不同论传统武术的发展战略
3
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视角
4
武术概念阐述
5
论传统武术锻炼的价值
6
休闲视野下太极拳价值取向探讨
7
对传统武术师徒制的文化分析
8
浅谈传统太极的“意”
9
唐代杨倞之技击注释考辩-兼谈射与技击的关系
10
武术文化的地域忻特征探讨:武术与文化的互动
2.与武术有关的论文题目
1
传统武术娱乐功能的历史寻绎
2
从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不同论传统武术的发展战略
3
传统武术生存与发展的文化视角
4
武术概念阐述
5
论传统武术锻炼的价值
6
休闲视野下太极拳价值取向探讨
7
对传统武术师徒制的文化分析
8
浅谈传统太极的“意”
9
唐代杨倞之技击注释考辩-兼谈射与技击的关系
10
武术文化的地域忻特征探讨:武术与文化的互动
3.关于武术的论文
摘要 旋风脚是武术运动中最基本的跳跃动作之一。
为此,本文针对该动作技术特点,提出了练习的基本步骤、要领及有效方法。对学习中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运用运动力学、运动解剖学等相关知识对旋风脚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武术 旋风脚 技术 正文部分 1 前言 高、飘、快、脆、稳是高质量完成旋风脚所必须达到的要求,高质量的旋风脚对于套路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练武者练好旋风脚是十分必要,但练好该动作不是一件易事,必须有正确的方法和手段。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难题。 2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 观察法 归纳整理法 3 身体素质训练对旋风脚技术的影响 我们要作好难度较大的旋风脚,必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腾空而起不仅需要腿部力量,还需要腹肌和其它肌群的力量及柔韧、协调、速度等素质。
3.1 力量练习 通过田径运动中的多级跳、短距离冲刺跑、变速跑以及摸高等发展下肢肌肉的爆发力和速度耐力,对青少年来说可用爬山、跑台阶等有趣的活动来发展下肢力量。 3.2 柔韧性练习 “练拳先练筋”,武术柔韧素质的训练着重于肩、腰、腿,方法主要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形式:被动形式是在别人的帮助下,采用搬、压、撕、拉等,增大肌肉伸展和关节的活动范围;主动形式是压、耗、控等,自我控制肌肉的收缩,缓慢的拉长肌肉和结缔组织。
一般较多的采用后一种慢张力法,其好处有三:(1)超越关节伸展限度的危险性教小;能减少损伤和剧痛。(2)作用于牵张反射。
(3)能有意识的放松对抗肌,使之慢慢的尽可能的拉长肌纤维。 3.3 协调性练习 采用助跑接起跳摆、收腿击响,以提高助跑与起跳的连贯性和衔接能力。
能够做到 收缩的肌肉收缩,不该收缩的肌肉放松,并且肌肉的收缩程度和持续时间达到恰到好处,这时就能达到协调美观了。 3.4 旋风脚摆腿练习 大致可分负重摆(用1~2千克的沙袋绑小腿练习里合腿、外摆腿等,以增强收摆的力量与速度,左右腿都可以练习),快速摆(不负重,快速摆腿主要是提高摆腿的速度和掌握击响脚的空中位置和时机)包括里合腿,里合拍脚,转身里合拍脚,转身腾空里合腿等。
4 旋风脚技术动作的描述 旋风脚的动作结构较复杂,以右旋风脚为例说明,其整个动作包括上步起跳、身体腾空转体里合腿、落地三部分。 4.1 上步起跳 踏跳在空中的旋转能量,主要是从地面获得的,包括上步抡臂、拧腰、转体等一系列动作。
在左脚向左上步的同时,左手由前向上摆起,右臂摆拳伸直并向后摆动。同时右脚上步,身体向左后转体180度,脚尖内扣,膝关节微曲,准备起跳,同时左脚提起向上方主动摆动。
4.2 转体腾空里合腿 踏跳瞬间,随着脚掌碾转地面,主动拧腰、转髋、猛力蹬地,并伸直髋、膝、踝关节,由下向上、由外向内呈扇形摆动,同时两手臂分别经下向上用力抡摆。当身体旋转到180度后,里合腿要尽量靠近身体,当里合腿绕髋关节转动180度后,脚掌内扣,左手在脸前迎击右脚掌,转体270度时击响(右腿里合腿时要注意摆动幅度成扇形,腿伸直、轻松、快速并贴近身体;击拍时要准确响亮,击响点靠近头部)。
4.3 转体落地 空中击响后,两脚在空中开始下降,并在腾空旋转的情况下轻落、站稳。落地方法根据练习的深度不同分为三种,第一种:初学时,因为腿部力量、柔韧性、全身协调性等原因,不可能一下达到动作要求,做到左腿自然下落着地,转体90度击响即可;第二种:当能够较熟练的完成腾空动作时,可双脚同时落地;第三种:具备了一定的腾空高度和较好的爆发力时,右腿快速里合击响后先于左腿落地,不论那一种落地姿势均应注意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缓冲,以保护踝、膝、关节。
5 旋风脚技术的理论分析 5.1 助跑 旋风腿的助跑对腾空动作的完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助跑的每一步与它的步长、时间、速度有密切的关系,以三步助跑为例研究:(见下表) 助跑步数与步长、时间和速度的关系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备注 步 长 123.5厘米 162.5厘米 71.5厘米 时 间 0.44秒 0.29秒 0.21秒 速 度 2.80米/秒 5.50米/秒 3.40米/秒 从上表可以看出整个助跑的水平的速度的获得取决于第二步的完成情况。
旋风脚的助跑步幅应是中、大、小组成,而速度变化节奏非常鲜明、强烈是一个缓、快、慢的节奏。 5.2 拧腰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讲,可以得到一个来自身体的旋转速度,这涉及到转动力学中的动量距的问题。
身体要旋转,必需有一个外力来产生角动量,这个外力只能来自脚下,通过脚与地面的摩擦等外力使腰拧转。这就是常提到的“力发于根节”。
因此练习旋风脚时,起跳脚要稍内扣,感到地面向上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可以加大脚与地面的摩擦力。 5.3 起跳 起跳是旋风脚技术的核心问题,起跳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跳的高度,从而制约动作完成的质量。
起跳瞬间头上顶:头正、项直、颜收,有意识的保持一股向上顶的劲,不仅能使人体自然中正。运动中易于变换重心,身体更灵便、轻巧,而且能振奋精神,归沉内气,运化自然;起跳腿(右腿)足趾屈肌群的收缩力要特别强,要发挥利用股四头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三头肌等肌肉的收缩力量,达到较。
4.关于武术的论文
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与发展前景(1) 摘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具有哲理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等文化特征,正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关键词: 中国武术 文化特征 哲理性 技击性 健身性 娱乐性 发展前景 引言: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一项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具有独立体系和多种社会功能的运动项目。武术也是东方文化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目前,中国武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已成为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武术的文化特征 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和独特表现形式,一方面跟中国的古典哲学、政治伦理、军事思想、文化艺术、医学理论、社会习俗等等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组成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整体;另一方面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整个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武术的文化特征,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哲理性 中国武术是最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
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
认为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天人合一"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主客合一、理气事一……"(周继旨:《论中国哲学史上天人合一思想模式的形成》,见《论中国哲学史》,浙江人民出版1985年版),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
首先,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外合一,形神兼备"。而且,把人放到自然中去,把人的运动同周围环境密切联系起来。
武术练功要求按不同的季节、时辰、时令等,根据自然界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练功的目的。如孙福全《八卦掌》借助天地之气候形式法,《少林八卦五行功》按季节不同练不同的功法等。
此外,从"天人合一"思想引发出"圆"与"空"的观念,是人对天地自然特色的领悟,因而也是动功最佳方式与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阻,圆而又空则做到活泼自如,循环不息。
故不少拳种以圆、空为基本架式与手法,如峨眉拳和太极拳等均以圆、空为技击特色。特别是太极拳更是吸取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易经》)和"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周敦颐:《太极图说》)等太极哲理而产生的。
由于中国武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想,具有修心养性的功效,因此,它在世界上对很多国家有着广泛的影响,如我国古老的健身术与气功早与印度瑜珈相互渗透,少林拳法于明清时代传入日本等国,都足以说明中国武术与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是有着传统的思想基础。 2.技击性 武术核心是技击性。
武术的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竞技表演功能、教育功能等,都是通过以 技击性为动作设计原则形成的各外攻防技术动作来实现的。如太极举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攻法;形意拳以劈、崩、钻、炮、横为基本五拳;长拳以踢、打、摔、拿为四击;八卦掌以推、托、带、领、搬、拦、锁、扣为八法。
而器械又根据不同种类有着不同的使用方法;实战搏击又有千姿百态的各种打法。虽然各家各派在技击方法和技击原理上各有不同,但都遵循攻防的规律,表现攻防的特点。
武术具有攻防技击的特征而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 从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来看,武术有技击运动和套路运动两种表现形式。
技击运动为散手和推手等对抗性项目,着重实用,有明显的攻防技击特点;套路运动则讲究表演艺术效果。追求美感,但都仍是以体现武术的根本特征技击性为目的,力求表现逼真的攻防动作,给人技击含意的感受。
武术的技击方法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注目和吸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以中国武术的竞技特征,作为推向世界的重要因素,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武坛有识之士所认同。
3.健身性 人们从事武术练习,一般来说,是把健身、技击实用等作为主要目的。中国武术是一种身体运动形式,属于人体科学的一部分,而中国的人体科学是建立在传统医学--中医学的基础之上。
中国武术传统练功的理论是以中医的阴阳五行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等基本理论为生理学的依据的。中医理论认为,人之一身,"惟精气神"为三宝。
精气神三者是相互联系的,"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精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于气,气化于神"(林佩琴:《类证治裁》)。武术练功不仅重视内在的"精气神"的锻炼,而且还强调以内形于外、重在外在的攻防技击技术动作的演练,因而收到内外兼修、强身健体的健身效果。
例如,太及拳就是根据太极生阴阳,阴阳合为太极的阴阳学说的原理,极为强调"动静相生"、"刚柔相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蓄而后发"等要求,实际上都是阴阳法则在不同角度和方法上的运用,以达到人体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有序、平衡而固本培元,延年益寿。形意五拳则是根据人的脏腑与五行相配的五行学说,认为崩拳其气发于肝,可练肝;炮拳其气发于心,可练心;。
5.论文题目:武术训练促进少儿心智发展的策略
摘 要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照一样平常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要领外,还要团结少儿生理和生理特点举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议决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生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题目。要害词 少儿; 武术教学与训练; 注意题目 前言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恒久的、困难的、科学性很强的事情。
议决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不停总结和发明新的规律。改进和充实教学与训练的要领。
在教学与训练实践中,除了遵照一样平常教学与训练的原则外,还要凭据少儿的生理、生理特点来举行体系的、科学的训练,才气取得好的效果。 1 凭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题目:1.1 作育良好体态,控制气力训练少儿的骨骺比力柔软,软骨因素多,故弹性大而硬度小,不易折断但易弯曲变形。
少儿的枢纽关头窝较浅,枢纽关头囊及枢纽关头周围的韧带较单薄、松懈,故少儿的枢纽关头伸展性与活动领域较大,机动性与柔韧性易得到生长,但枢纽关头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方便脱位。少儿肌肉中水分多,卵白质、脂肪和无机盐类较少,肌肉细嫩而富有弹性,能量储备较少。
紧缩气力和耐力较差,易委顿,但易规复。身段各部分肌肉发育不屈衡,大肌肉、上肢肌肉发育先于小肌肉、下肢肌肉,肌力增长不均匀。
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种种行动的准确身段姿势的作育,养成良好体态仪表,警备骨变形。在气力训练中,负重实习要慎用,宜用伸展实习生长气力。
12-13岁后,气力训练可逐渐增长。少儿身段各部分的肌肉气力应平衡生长,各项素质搭配实习。
特别应增强他们的柔韧性实习。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
1.2 以“双基”教学为主,控制耐力、静力训练少儿的血液量相对成人含量多,但单元体积血液中的血红卵白含量与成人相比力低。少儿心脏的相对重量和容积均和成人相近。
由于少儿的神经调治不够完满,新陈代谢比力茂盛,故心率较快。心肌纤维紧缩力衰,心脏泵血本事小,故每搏输出量小。
少儿的血管因易扩张而相对较粗,血压也比成人低。少儿的新陈代谢茂盛,耗氧量大。
因而呼吸频率较快,但呼吸阻力较大,呼吸肌气力较弱,所以肺活量较小。同时,由于少儿氧运输功效较差,最大通宇量和摄氧量都较低,故在活动训练时,通宇量的增长重要靠呼吸频率的增长来实现。
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少儿不宜过早的举行专项的耐力训练。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以“双基”的教学与训练为主,以温和的简短武术套路举行教学与训练。
以行动的速率实习为主,如冲拳、推掌等。不宜过多的举行耐力、气力和静力性的实习。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少儿的活动量不宜过大,应公正部署活动负荷,密度与强度要注意交替节奏,实习时间不宜过长。科学的运用间歇训练、重复训练等要领。
适当生长难度行动。只管即便淘汰憋气、紧急性实习,以免心脏包袱过重,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应注意行动与呼吸的准确配合,通常使胸廓扩张的行动应吸气;反之则呼气。如在作跳跃的行动时应吸气;在落地的行动时应呼气等。
1.4 内容和情势多样化,实时纠正错误行动少儿的神经体系的克制历程不完满,愉快历程表现为好动,注意力不易会集。学习行动和技能时,大多凭兴趣。
学习和掌握行动较快,但多余行动或错误行动较多,其神经细胞事情本事低,易委顿,但规复较快。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体系占主导职位地方,形象头脑本事较差,善于模仿,但第二信号体系相对较弱,抽象头脑本事差。
所以,我们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教学与训练的内容和情势应多样化,制止单调的重复和静止性的活动。在举行套路行动实习时,应穿插角逐或游戏。
同时,部署短暂的苏息。以免出现委顿,前进他们的兴趣。
在教授新的行动技能时,应以模仿性子为主,少解说,多树模。作育他们的形象头脑的本事,全面生长各项基本技能。
在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时,西席或教练员不应求快、花、多,应练好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为以后的教学与训练打好基础。孕育发生错误行动时,西席或教练员要有耐心,作到预防在先,实时纠正。
多采用直观教学法,应运用简略、易懂,形象生动的口令或口诀举行解说,也可以运用今世媒体教学,以资助明确。2 凭据少儿生理特点,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注意以下题目:2.1 增强思想教诲,以勉励为主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自己即是一种教诲历程。
西席或教练员要不失时遇地增强对少儿的思想教诲和开导。让他们相识到“双基”训练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应掌握少儿的生理特点,以表彰勉励为主。教练员要实时发明少儿利益赐与表彰。
教学训练实践评释,少儿喜欢表彰,一经表彰,信心倍增,训练积极性也进一步前进了。在教学与训练中,可让他们谁完成的好,谁出来树模。
引发他们的好胜生理,前进训练效果。通常有些西席或教练员一看到他们完成欠好就谴责、责备谴责,使门生自尊心降落,以致因此孕育发生逆反生理。
在教学与训练中看似严正,反而使少儿的大脑皮层神经体系处于克制状态,训练效果欠安。2.2 使少儿看到自己的。
6.帮我写一篇关于武术的论文,不要太深奥,简单易懂就行
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人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以及武术本身的社会功能等三方面阐述武术套路发展的动因。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丽珍宝。它既有健身作用,又有技击性能, 还由于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活跃文化生活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成为最广泛、最普及的运动 项目之一,得到了蓬勃而健康的发展。同时,通过国际体育交往,我国武术已开始流行世界,逐步为世界各国 人民所喜爱。
武术运动主要包括技击和套路两种运动形式,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 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被称之为“套路运动”。一般认为套路运动是技击的高度 提炼和艺术再现,它来源于技击,又高于技击,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
它之所以是武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就 在于它来自技击,而又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正如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一样,而套路中绝大多数 动作取材于技击,仍保持了实用技击的一面,既具有攻防特点,又具有健身意义的一项体育运动。
1、人的生理需要是套路运动得以产生和发展的起因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低下,庞大而凶猛的野兽对原始人的生存是一个主要的威胁。狩猎,是原始人类 为了维护生存所必需的活动。
一个猎手,同时也是战士,战斗时的武器,也就是狩猎的工具。严酷的生活条件 ,迫使人类不断地改善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并在集体劳动过程中及部落战争中发展徒手或简单武器的攻防格斗 技能。
如拳打脚踢、躲闪、跳跃、摔跌等,这就是拳术的萌芽。劈、砍、扎、刺、撩则是武术长短器械使用方 法的萌芽。
可见,武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当战争胜利后或劳动休息时,人们往往会把战斗和狩猎致胜的技术以“舞”的形式表演一番以示威武和荣 誉。
用这种“舞”的形式把攻防动作予以抽象再现,目的是抒发自己的心情感受或表演一下技击方法。在战争 中动用成功的一拳一腿、一击一刺没有固定的动作规格。
因而在舞练的过程中也没有呆板的程式。经过漫长的 历史岁月,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人们技击方式及“舞”的形式都在不断提高。
这种没有程式的舞练逐渐 变成了有程式和表现主题的“武舞”。以后“武舞”随着“舞”的艺术因素不断增多,“武”的攻防格斗因素 减少,而成为专门供人欣赏的一种艺术活动,而“武舞”中的舞练形式及丰富的演练技巧都成了以后套路技艺 中的主要内容。
2、人的心理需要促进套路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世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其它事物的推动和制约。武术的套路运动作为人为的艺术, 它的产生和发展必定受到人类的制约和推动。
人们在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维持生命)以后,接着而来的 便是心理需要了。心理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们各种情趣的满足,这种情趣不是一层不变的,它是随社会物质生 产的发展而发展。
武术套路运动作为一种艺术要想得以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也势必随人们审美情趣的改变而 改变,这是它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规律。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战争繁多,“武舞”虽是经过加工提炼过的技击动作,但它仍较近于实战。
到了中国古代文化高度发展的唐代,由于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对外贸易发达,文化交流频繁,为各种艺术的 繁盛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可以从唐代诗人杜甫所描绘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里看出当时“武舞”的 特点和性质。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看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低昂……”从这首诗中,我们 可以看出它和原始社会中“武舞”的区别。即原始社会的“武舞”有实战意义,而后者则更多的是从表演艺术 效果为主,我们当然可以认为这和社会物质生产水平及人们审美观的发展而发展有关。
套路是由许多连续活动的技击动作和艺术动作构成。人们不仅能从这些动作中获得外在形体美的感受,而 且还能从动作力度的强弱、运动速度的快慢、沉浮节奏上的对比中获得国画般意境美的感受,使人们产生无限 的联想。
这种联想的产生,可以使人们的感情得以抒发,而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套路除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外,还具有较强的健身价值,它的健身价值和欣赏价值一样,从套路萌芽之日起就被人们所认识了。
正是人们 健身和艺术欣赏的需要,才使其得以产生和发展。 3、套路的自身功能是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武术套路源于技击,我们可以从武术套路的绝大多数动作都体现了攻防的方法中得以证明,但它又不同于 技击。
如果用套路中的动作来进行实战显然是不符合实践需要的。因此套路不等于攻防实战,它是技击动作经 人们改造、组织和提炼后再加入其它艺术内容串连编排而成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物质生产越加丰富,套路内 容和各种演练技巧就越加多样,从而出现了象“木兰拳”等这样很少有实战技术意义的观赏和健身类拳术。 构成套路内容的动作不具备实战技击的要求,这种性质决定了套路的发展方向。
在套路尚未完全成形以前 ,从历史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武术套路或是武术套路的雏形是多以“武舞”或“健舞”的舞蹈形式出现 。如《干戚舞》、《东海黄公》、。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武术毕业论文题目(与武术有关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