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可穿戴智能环可实现的物理条件论文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发展 可穿戴计算是一种计较先进的计算方法,它会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不断朝着微小型的发展,以及运用新的计算机、微电子和一些通信理论与现代的技术。
而计算“以人为本”、“人机合一”的理念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延伸出可穿戴、个性化、新形态的个人移动计算系统。
可穿戴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多伦多大学的Steven Mann被认为是“可穿戴计算之父”。他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尝试制作能够记录周围事物的眼镜,只不过之前设计一个头盔。
国际上公认的可穿戴式计算机的发明人之一,加拿大的斯蒂夫・曼恩教授认为可穿戴计算机是这样一类计算机系统:“属于用户的个人空间,由穿戴者控制,同时具有操作和互动的持续性,1997年,举办了第一届国际可穿戴计算机学术会议之后,从此,可穿戴计算开始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重视,逐渐在工业、医疗、军事、教育、娱乐等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 2 可穿戴计算技术的应用 随着学科的发展,可穿戴计算的核心概念、系统基础构架、感知与交互技术等科学方法和技术研究问题与普适计算、以人为中心的计算、社会感知计算、信息物理系统等相关学科领域和前沿学术方向形成了交叉融合趋势,可能在下一代可穿戴计算研究中促成一些创新应用模式的涌现。
穿戴计算可以应用于远程支援、抢险救灾、医疗救护、社会治安、新闻采访、社会娱乐与军事方面。为了适应不同的用户需求,不同的穿戴计算根据其功能、与人交互方式的不同,设计成不同的内部结构和不同的外形。
有的设计者在旅行者的行李中或钱包中嵌入智能芯片,如果行李或钱包离开主人一定距离之后就立即提示。有的设计者将智能芯片与传感器嵌入在衬衣里,成为一种智能衬衣。
当患者穿上这种智能衬衣后,智能衬衣将跟踪和记录患者的生命参数。当重要的生命参数发生变化时,智能衬衣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或抢救。
医生也可以根据智能衬衣所采集的数据了解患者服药的效果,也可以作为新药临床实验数据的采集源。根据目前各大公司对穿戴设备的研发,实际上把可穿戴设备分了两大类,一类是一种通用性设备,其应用是对智能手机的替代,它可以满足你的多个需求。
比如,谷歌的眼镜、苹果的手表,以这两个科技公司的实力,其可穿戴设备一定要代替,至少是部分代替智能手机的功能,让用户“换一种方式看世界”。另一类可穿戴设备是针对人群某个需求的深入渗透。
比如手环,它能让你了解自己的睡眠情况、运动情况并给出建议。又比如鞋子,它能记录你的运动情况,甚至为你导航。
它们都只解决了你某一方面的需求,但它能提供的服务更加深入和贴心,它能让用户“更清晰的看清自己和世界” 3 可穿戴计算未来发展潜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可穿戴计算的概念受到关注,但是并不意味着其未来之路将一马平川。从现阶段看来,可穿戴计算将会进入平常百姓家,至少还面临着三大问题。
首先要突破硬件局限,丰富应用开发,拓展产品能力。硬件方面,要有电池超长的续航能力,但是现在还没有较大的突破,这将会限制可穿戴的使用方式和使用时间。
同时,小尺寸的屏幕使得产品的设计在差异化方面发挥的空间大大降低,这将导致用户的选择的局限性,软件方面,用于屏幕的限制,目前的大部分移动互联网应用无法直接在可穿戴设备上使用,均需要进行适配性的二次开发,这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市场仍需要一段时间来完善。还有就是隐私问题,移动互联网时代,可穿戴计算发展加剧了消费者对于个人隐私问题的担忧。
可穿戴设备中的传感器收集大量的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位置信息,购物信息,兴趣偏好,各项身体指标,甚至包括用户的脑中所想,以及外部环境及他人的各类信息,若不能合理利用将引发一系列社会伦理问题,如果隐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可穿戴计算的前途充满隐患。 4 可穿戴计算急需解决的问题 4.1 可穿戴计算系统的摩擦性、耐受性和排异性 由于人和可穿戴系统或装置在物理空间上的贴近,使人更容易受到一些来自于不合理性人因设计 4.2 可穿戴群体智能与社区 在可穿戴计算的感知增强、智能增强、体能增强和环境增强支持下,使得人能够更加积极和理性的参与社会化组织的合作和竞争关系中去,引发更大量和频繁的“人―人”、“人―群组”和“群组―环境”非线性相互作用,将促进具有典型“整体涌现性”、“自发性”和“自下而上”特征的可穿戴群体智能的出现。
所以,我们仍然需要探索这种智能影响下,通过人的感知、挖掘和人机闭环的信息增益策略,维护可穿戴群体智能的涌现性基础,根据可穿戴社区结构构建复杂适应系统,提高执行能力。 4.3 身体传感网络及可穿戴传感系统 身体传感网络与可穿戴传感系统,是可穿戴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支持对人的感知能力的增强、环境增强、个人参数获取和自然人机交互,这需要从底层建立支持富传感特征的可穿戴计算体系构架和网络 5 可穿戴计算的新发展趋势及产业化前景 多年来的发展和研究,可穿戴计算技术已经用于实际操作中。
这项技术可以包容感觉每个人,许多使用该技。
2.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一种可直接穿戴在身上的、便携的甚至是植入用户身体中的一种智能微电子设备,它利用软硬件设备,通过数据及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可穿戴智能设备行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快速的高科技市场之一,无疑将会是移动终端产业的下一热点。本文概述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可穿戴智能设备在发展中所具有的缺点及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可穿戴智能设备的发展方向给出了合理的预测。
【关键词】可穿戴智能设备研究现状发展历程发展趋势
1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研究现状
1.1可穿戴智能设备的概念
可穿戴智能设备是一种将多媒体、传感器和无线通信等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穿戴相结合的实现用户互动交互、生活娱乐、人体监测等功能的硬件终端。其具备以下两个特点:首先它是一种能够实现数据采集、存储和计算的软硬件相结合的设备;其次它将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等技术嵌入到一些人们日常生活所佩戴的柔性设备中,强化了人们和设备之间的交互。
1.2
2.1
3.3
3.智能穿戴为供应链领域带来哪些变革
虽然当前的智能服装市场很小,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格局,但服装市场本身的容量庞大,既有品牌的市场操作经验,分销渠道也相对比较成熟。相比于那些从无到有新建起来的硬件厂商来说,不论传播力度,还是渗透能力都要大很多。因此,预计这种情况将会在未来四年内发生变化。
智能服装还是一个非常新兴的领域,但国内外企业纷纷把握到了智能服装行业即将到来的风口,相继开始进行尝试。运动行业是最先进入智能服装行业的大头,近年来也出现了大批专门研发和制造智能服饰的科技型创业公司。相比国内,国外很多时尚公司也开始尝试打入该市场,如,Ralph Lauren推出的智能网球衫、Tommy Hilfiger推出太阳能夹克。
除此之外,IT领域的风向标企业也纷纷布局,都想在智能穿戴浪潮中分得一杯羹,例如谷歌、三星、联想、小米等。例如,谷歌2015年公布了“缇花计划”,表示与服装品牌Levis(李维斯)合作研发具有轻触式遥控功能的智能导线纤维服饰。
4.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应用领域
穿戴式智能设备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人的智能化延伸,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的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它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的处理信息,能够实现更为无缝的交流。应用领域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自我量化与体外进化。
在自我量化领域,最为常见的即为两大应用细分领域,一是运动健身户外领域,另一个即是医疗保健领域。在前者,主要的参与厂商是专业运动户外厂商及一些新创公司,以轻量化的手表、手环、配饰为主要形式,实现运动或户外数据如心率、步频、气压、潜水深度、海拔等指标的监测、分析与服务。代表厂商如Suunto、Nike、Adidas、Fitbit、Jawbone以及咕咚等。而后者,主要的参与厂商是医疗便携设备厂商,以专业化方案提供血压、心率等医疗体征的检测与处理,形式较为多样,包括医疗背心、腰带、植入式芯片等,代表厂商如BodyTel、First Warning、Nuubo、Philips等。
在体外进化领域,这类可穿戴式智能设备能够协助用户实现信息感知与处理能力的提升,其应用领域极为广阔,从休闲娱乐、信息交流到行业应用,用户均能通过拥有多样化的传感、处理、连接、显示功能的可穿戴式设备来实现自身技能的增强或创新。主要的参与者为高科技厂商中的创新者以及学术机构,产品形态以全功能的智能手表、眼镜等形态为主,不用依赖于智能手机或其它外部设备即可实现与用户的交互。代表者如Google、Apple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等。
5.智能穿戴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分析报告》显示,智能穿戴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产品层面发展趋势:在产品技术方面,智能手表技术将升级并突破,用户的体验感也会随之增加。
2、商业模式发展趋势:在商业模式方面,未来的商家会通过细分用户聚类及内容经营,形成有黏性的社区,从而更有效的挖掘用户价值。商家会为用户提供细分领域深度的内容及服务,如推出孕妇手表、老人手表等细分产品。
3、市场层面发展趋势:在市场分类层面,随着人口老龄化加上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老人、儿童、孕妇三类人群数量将逐步增多,同时他们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日常的行为需要时刻的注意,也需要家人精心的呵护,而智能手表的监测数据可以帮助家人和医护人员了解用户的具体状况,并提供用户的日常饮食及行为注意事项,定位、通话等功能可以让用户在特殊情况下与其他人取得联系。
6.找两篇楼宇智能化的毕业论文
智能楼宇设计
论文编号:JD171 字数:31338,页数:62
前言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据初步统计表明,目前安装的智能化系统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不但与产品质量及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有关,也与方案确定及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选择一个好的设计是系统实施的关键。
尤其是现在,智能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对机电设备的控制和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和管理的楼宇自控系统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标志着智能建筑时代的到来。在目前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节水、节电、节能,创造绿色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已成为广大业主的一致要求,只有设计完整的楼宇自控系统,才能建成先进的智能建筑。智能建筑目前已成为楼宇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其发展过程中,楼宇自控系统经历了从分散控制到集中控制,再到集散控制的几个阶段。现在,楼宇自控系统正向开放式现场总线系统发展。
所以说楼宇自控系统的发展越来越完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当今人们的要求。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空调通风监控系统、中央制冷监控系统、给排水系统、照明与动力系统/供配电系统、电梯监控系统等。对这些系统的优化设计是节能的最关键之处。因此被人们看的尤为重要。所以说设计是首要问题,在加上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以及好的施工方法必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录
前言 1
1 智能建筑的组成及BAS系统总述 4
1.1 智能建筑简介 4
1.1.1 智能建筑的发展 4
1.1.2 智能建筑的特征 4
1.2 智能建筑的组成部分 4
1.3 BAS系统总述 5
1.4 BAS系统的配置 7
2 智能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要求 14
2.1 设计构思 。14
2.1.1 基本要求 14
2.1.2 楼宇自控系统主体设计 14
2.2 设备选型 14
2.2.1 控制器选择 14
2.2.2 空调控制器选择 15
2.2.3 其他设备的选择 15
2.3 智能楼宇的负荷问题 17
2.3.1 用电负荷的预测 17
3 空调子系统的设计 20
3.1 空调系统空气处理设备的要求 20
3.2 空调风系统的要求 20
3.3 空调风系统的组成 21
3.4 空调水系统的组成 21
3.5 空调系统机组的要求 22
4 通、排风子系统的设计 24
5 冷、热源子系统的设计 25
5.1 冷源装置 25
5.1.1 选择制冷方式的要求 25
5.2 冷水机组的监测与控制 25
5.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6
5.3 热源装置 28
5.4 热交换器的监测与控制 28
5.4.1 控制原理与要求 28
5.4.2 热交换器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29
6 给排水子系统的设计 32
6.1 生活给水监控系统 32
6.2 高位水箱供水方式 32
6.2.1 控制原理与要求 32
6.2.2 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3
6.3 生活排水监控系统 34
6.3.1 污水泵控制原理与要求 34
6.3.2 污水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5
7 供配电及照明系统的设计 37
7.1 供配电系统 37
7.1.1 供配电运行参数及状态的检测 37
7.2 照明系统 40
8 技术经济分析 42
9 结论 44
致谢 45
参考文献 46
附录A 47
附录B 55
以上回答来自: /42-2/2420.htm
7.智能穿戴的发展趋势好不好
“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
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用户需求的变迁,可穿戴式智能设备的形态与应用热点也在不断的变化。
穿戴式技术在国际计算机学术界和工业界一直都备受关注,只不过由于造价成本高和技术复杂,很多相关设备仅仅停留在概念领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技术进步和高性能低功耗处理芯片的推出等,部分穿戴式设备已经从概念化走向商用化,新式穿戴式设备不断传出,谷歌、苹果、微软、索尼、奥林巴斯、摩托罗拉等诸多科技公司也都开始在这个全新的领域深入探索。
智能穿戴的发展前景,硬蛋供应链是这样说的穿戴式智能设备的本意,是探索人和科技全新的交互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专属的、个性化的服务,而设备的计算方式无疑要以本地化计算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去定位和感知每个用户的个性化、非结构化数据,形成每个人随身移动设备上独一无二的专属数据计算结果,并以此找准直达用户内心真正有意义的需求,最终通过与中心计算的触动规则来展开各种具体的针对性服务。
穿戴式智能设备已经从幻想走进现实,它们的出现将改变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智能穿戴毕业论文(可穿戴智能环可实现的物理条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