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概况,现状?
白族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向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学习。
据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记载,早在西汉元狩年间,著名赋家司马相如到了若水后,就有名叫张叔、盛览的两个大理人去向他学习诗赋和经学。回到大理后,张叔把所学知识教授给乡人;盛览则写了文学理论著作《赋心》四卷传世。
隋唐和两宋时期,大理地区先后建立了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民族政权,延续了五百多年。南诏政权始终维持与唐王朝的亲密友好关系,南诏王多次受到唐,同时也派遣使臣到唐王朝朝贡。
宋代大理国时期,大理国地方政权与宋王朝和内地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曾记载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人到横山寨进行贸易的情形。
他们卖出大理马,买进《文选五臣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五藏论》、《集圣历》等诸子百家之书。正是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大理地区的白族先民大量学习吸收了先进的汉唐文化,才创造了云南历史上继滇文化、爨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文化高峰——南诏大理文化,并使大理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元明清之后,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民族文化,在经过阵痛和选择后,在继承和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汉文化,进而将汉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将二者融合为新的大理文化。大理文化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吸收汉文化的同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这与大理文化中一直保持的既有借鉴、吸收,又有判断、取舍的文化核心精神有关。
大理地区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在白族地区都有流传,但这些宗教进入白族地区以后,大理仍保持着本土的本主崇拜。大理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在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丧失自我特色,这与白族文化具有能将异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和成为新的大理民族文化之机理分不开。
这一机理,在白族民间文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以歌为史的民族,其最古老的歌舞形式“打歌”,即围着火塘边唱边踏跳的一种乐舞,如洱源县西山白族的《创世纪》:问谁能变天和地?盘古、盘生变天地。
鼠年变成天,牛年变成地。天不满用云补,地不满用水添。
地变窄小了,窄小就不平坦了。高的地方长出山,天地变成了⋯⋯ 歌中明显有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和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女娲遂炼五色石以补天的影响,但这在其中只是一种影子,整支歌是白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种解释。
白族民歌具有明显的忧伤色彩,哀而不怨。白族先民经历过数不清的悲苦与艰辛,但他们祖祖辈辈从来都不曾失去过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
他们信奉天地良心,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灵主持着人间的公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烁着理性之光的永恒的母题,诸如正义战胜邪恶,善恶终将有报以及博爱施仁、舍己为人等人性主题,除了本文第一、二部分述及的神话传说、本主信仰等形式外,在白族的民歌、乐舞、民间祭祀和民间戏剧中大量得到表现。
随着历史的演进,白族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包括九板三腔十八调的“大本曲”声腔体式。大本曲中的小调就有《放羊调》、《上坟调》、《逼情调》、《祭奠调》、《问魂调》、《思乡调》。
民间舞蹈中有《采茶舞》、《醉酒舞》、《酒礼舞》、《端盘敬酒舞》、《献水舞》等。表现了白族人的忠义观、交友观、家庭观、财富观、是非观、善恶观、幸福观、生死观、婚姻恋爱观等。
即便其中有很多儒家传统文化的观念,白族人也是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变成了白族自己的文化。白族民间有很多自发的群众性宗教组织,如“莲池会”,多由白族老年妇女组成,在劳动之余从事颂经念佛等民间宗教活动,延续数千年,在传承白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的学 “莲池会”念诵的数百篇经文进行了搜集整理,以本主崇拜为核心兼容佛道儒的白族多元文化,在经文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如《无上虚空地母养生保命真经》,从盘古开辟、二气初分,三皇五帝到天下万物,都离不开地母(也泛指万物之母)的生殖养育之恩。
《三世因果经》,讲因果报应道理,教人多行善事,勿生恶念。《罗刹经》,用经文演示“观音伏罗刹”的故事。
《十报经》,讲父母养育儿女之难,教儿女如何孝顺报答之理。白族民间戏曲,是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鹤庆、云龙等地的吹吹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搬演古人古事的古装戏,如孔明戏、关公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搬演宗教故事的神仙道化剧,如吕洞宾、韩湘子等,还有搬演现实人物故事的新编剧,但演出时完全用白族人的观点进行演绎,在形式上也全是白腔白调,用白族的乐器(三弦、唢呐、二胡等)伴奏。
有的地方,如云龙民间还有自己创造的一整套脸谱。即使是古装戏,让观众看起来像是在白族地区所发生的,拉近了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
更重要的,是在戏剧观念和思想主题中融人。
2.白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概况,现状?
白族以开放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向以汉文化为代表的先进文化学习。
据李元阳《嘉靖大理府志》记载,早在西汉元狩年间,著名赋家司马相如到了若水后,就有名叫张叔、盛览的两个大理人去向他学习诗赋和经学。回到大理后,张叔把所学知识教授给乡人;盛览则写了文学理论著作《赋心》四卷传世。
隋唐和两宋时期,大理地区先后建立了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民族政权,延续了五百多年。南诏政权始终维持与唐王朝的亲密友好关系,南诏王多次受到唐,同时也派遣使臣到唐王朝朝贡。
宋代大理国时期,大理国地方政权与宋王朝和内地的文化交流更为频繁。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中,曾记载大理人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等人到横山寨进行贸易的情形。
他们卖出大理马,买进《文选五臣注》、《五经广注》、《春秋后语》、《三史加注》、《都大本草广注》、《五藏论》、《集圣历》等诸子百家之书。正是由于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广泛交流,大理地区的白族先民大量学习吸收了先进的汉唐文化,才创造了云南历史上继滇文化、爨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文化高峰——南诏大理文化,并使大理一度成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元明清之后,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民族文化,在经过阵痛和选择后,在继承和保持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大量吸收汉文化,进而将汉文化与本土传统文化进行整合,将二者融合为新的大理文化。大理文化在此后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到现在,都在不断吸收汉文化的同时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这与大理文化中一直保持的既有借鉴、吸收,又有判断、取舍的文化核心精神有关。
大理地区在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世界性宗教在白族地区都有流传,但这些宗教进入白族地区以后,大理仍保持着本土的本主崇拜。大理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交流的过程中,并没有在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丧失自我特色,这与白族文化具有能将异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和成为新的大理民族文化之机理分不开。
这一机理,在白族民间文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也是一个以歌为史的民族,其最古老的歌舞形式“打歌”,即围着火塘边唱边踏跳的一种乐舞,如洱源县西山白族的《创世纪》:问谁能变天和地?盘古、盘生变天地。
鼠年变成天,牛年变成地。天不满用云补,地不满用水添。
地变窄小了,窄小就不平坦了。高的地方长出山,天地变成了⋯⋯歌中明显有汉族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和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不满西北,地不满东南,女娲遂炼五色石以补天的影响,但这在其中只是一种影子,整支歌是白族先民对天地万物形成的一种解释。
白族民歌具有明显的忧伤色彩,哀而不怨。白族先民经历过数不清的悲苦与艰辛,但他们祖祖辈辈从来都不曾失去过对真、善、美的信念和追求。
他们信奉天地良心,相信冥冥之中有神灵主持着人间的公道。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闪烁着理性之光的永恒的母题,诸如正义战胜邪恶,善恶终将有报以及博爱施仁、舍己为人等人性主题,除了本文第一、二部分述及的神话传说、本主信仰等形式外,在白族的民歌、乐舞、民间祭祀和民间戏剧中大量得到表现。
随着历史的演进,白族民间音乐逐渐形成了包括九板三腔十八调的“大本曲”声腔体式。大本曲中的小调就有《放羊调》、《上坟调》、《逼情调》、《祭奠调》、《问魂调》、《思乡调》。
民间舞蹈中有《采茶舞》、《醉酒舞》、《酒礼舞》、《端盘敬酒舞》、《献水舞》等。表现了白族人的忠义观、交友观、家庭观、财富观、是非观、善恶观、幸福观、生死观、婚姻恋爱观等。
即便其中有很多儒家传统文化的观念,白族人也是转化成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用本民族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出来,而变成了白族自己的文化。白族民间有很多自发的群众性宗教组织,如“莲池会”,多由白族老年妇女组成,在劳动之余从事颂经念佛等民间宗教活动,延续数千年,在传承白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的学 “莲池会”念诵的数百篇经文进行了搜集整理,以本主崇拜为核心兼容佛道儒的白族多元文化,在经文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如《无上虚空地母养生保命真经》,从盘古开辟、二气初分,三皇五帝到天下万物,都离不开地母(也泛指万物之母)的生殖养育之恩。
《三世因果经》,讲因果报应道理,教人多行善事,勿生恶念。《罗刹经》,用经文演示“观音伏罗刹”的故事。
《十报经》,讲父母养育儿女之难,教儿女如何孝顺报答之理。白族民间戏曲,是传承白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鹤庆、云龙等地的吹吹腔,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搬演古人古事的古装戏,如孔明戏、关公戏、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也有搬演宗教故事的神仙道化剧,如吕洞宾、韩湘子等,还有搬演现实人物故事的新编剧,但演出时完全用白族人的观点进行演绎,在形式上也全是白腔白调,用白族的乐器(三弦、唢呐、二胡等)伴奏。
有的地方,如云龙民间还有自己创造的一整套脸谱。即使是古装戏,让观众看起来像是在白族地区所发生的,拉近了剧中人物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更加喜闻乐见。
更重要的,是在戏剧观念和思想主题中融人了。
3.伊索寓言论文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与人的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寓言》意为“伊索的寓言集”,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寄在伊索这位大师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人们常常忽略它,然而它的价值并不亚于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和悲剧。
寓言主体以拟人化的动物.普通人以及神为主要表现对象,通过生动的小故事,或揭示早期人类生活状态,或隐喻抽象的道理,或暗示人类的种种秉性和品行,多维的凸显了古希腊民族本真的性格 伊索寓言,来自民间,所以社会低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得到了较突出的反映。如对富人贪婪自私的揭露;对恶人残忍本性的鞭鞑;对劳动创造财富的肯定;对社会不平等的抨击;对懦弱、懒惰的讽刺;对勇敢斗争的赞美。
还有许多寓言,教人如何处世,如何做好人,怎样辨别是非好坏,怎样变得聪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人生活和斗争的概况、提炼和总结,是古希腊人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遗产。
《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农夫和他的孩子们》、《蚊子和狮子》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
这是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一本书,它对西方伦理道德、政治思想影响最大。东西方民间文学的精华,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影响人类文化的100本书之一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 《伊索寓言》这本世界上最古老的寓言集,篇幅短小,形式不拘,浅显的小故事中常常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爆发出机智的火花,蕴含着深刻的寓意。
它不仅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善恶美丑观念的启蒙教材,而且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它为寓言创作奠定了基础。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甚至政治著作中,也常常引用《伊索寓言》,或作为说理论证时的比喻,或作为抨击与讽刺的武器。此书中的精华部分,至今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在欧洲寓言发展史上,古希腊寓言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开创了欧洲寓言发展的先河,并且影响到其后欧洲寓言发展的全过程,寓言本是一种民间口头创作,反映的主要是人们的生活智慧,包括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现传的《伊索寓言》根据各种传世抄本编集而成,包括寓言300多则,其中有些寓言脍炙人口。《伊索寓言》中的动物除了有些动物外,一般尚无固定的性格特征,例如狐狸、狼等,有时被赋予反面性格,有时则受到肯定,通过把动物拟人化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
这些动物故事无疑是虚构的,然而又很自然、逼真。这与后代寓言形成的基本定型的性格特征是不一样的。
《伊索寓言》曾对其后的欧洲寓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直接继承了伊索寓言传统,借用了《伊索寓言》中的许多故事,并称自己的寓言是"伊索式寓言"。
公元2世纪的希腊寓言作家巴布里乌斯则更多地采用了伊索的寓言故事。这种传统为晚期古希腊罗马寓言创作所继承。
文艺复兴以后,对伊索寓言抄稿的重新整理和印行极大地促进了欧洲寓言创作的发展,先后出现了不少出色的寓言作家,如法国的拉封丹、德国的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 随着"西学东渐",《伊索寓言》在明朝传入我国。
第一个来我国的西方传教士利马窦在中国生活期间撰《畸人十篇》,其中便介绍过伊索,对《伊索寓言》做过称引。他之后的传教士庞迪我也在《七克》中介绍、引用过《伊索寓言》。
我国第一个《伊索寓言》译本是1625年西安刊印的《况义》。清代之后,出现了许多种《伊索寓言》译本。
上述情况表明《伊索寓言》在我国流传之久,它至今仍令人喜闻乐见,爱不释手。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籍。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与抒情诗主要反映贵族奴隶主的思想感情不同,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与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寓言作者谴责当时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凌的人团结起来与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和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4.民间文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俗功能
看上去很像是大学文学类毕业论文还是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呵呵,猜测而已,题目起得真是文绉绉,让我回忆起初中时候学的甲骨文。
看这个题目应该是举例说明类的,即读了哪些“民间文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发挥“礼俗功能”。如:读了鲁迅(这里为什么举例鲁迅,是因为想当年我读高中初中的时候课本上鲁迅居多,且鲁迅是彻彻底底的“民间文学”出身,你最好举例你现在正在读的教科书上的某位民间文学作者写的除了教课书上的另外一部作品)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为什么这个选题:因为这个选题比较拗口,有点深度,学文学的最好别写得太通俗,因为文学不能像金融、物理类的问题可以量化,量化之后就显得比较有深度和严谨,所以文学只能文字表达别太通俗,但表达的是确切能懂的意思,而我这个选题就是鲁迅为了忘却故人而写的类回忆体叙)应用于实践中,发觉历史自觉不自觉的重复历史。
经验之谈,本人金融系的,老是要写论文读论文,恩,工作了要写报告读报告,所以,练就一身武艺,看你的题目有点挑战才写的,太简单的,真的提不起兴趣。不过本人非科班毕业,欢迎批评,呵呵。
5.具体分析田螺姑娘故事的民间文学特征
《田螺姑娘》的雏形出现在《搜神后记》和唐代的佚书《原化记》中,已有1000多年的流传史,在历代文人笔记和民间口头有《螺妻》、《螺蛳变人》等不同名称。
文人笔记中的故事主题大致有二:一是男主人公遵守封建道德,虽一时穷困,冥冥中终于得到天帝神灵的嘉许,特别派天女以各种面目去人间帮助他,主旨在于劝人行善,遵守封建道德和秩序。二是以男主人公的风流艳遇而进入笔端,即记下一段“奇事”,反映的是男主人公的风流好运,主旨在鼓励和钦羡,是封建文人低俗情趣的表露。
作为民间故事精品的《田螺姑娘》,去掉了天帝的角色和奖励封建道德、表现封建文人情趣的主题,突出了男主人公的善良,勤劳和孤独无助,女主人公为爱情来到人间,与男青年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的平等的劳动生 活,共同追求美好的生活。这类带有神话色彩的东西明显是,表达人们的一些美好愿望。
目前在民间文学界和广大群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的刑物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主办的《民间文学》书刊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才出现和流行的﹐它指的是﹕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这种文学﹐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6.西藏民俗文化论文摘要200字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
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一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
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
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
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1]阿里、那曲、拉萨、昌都、山南、林芝、墨脱等地几乎遍及全藏的大量新石器的发现,特别是昌都卡若遗址和拉萨曲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证明西藏高原的远古先民已创造了堪与中原新石器文化相媲美的西藏古文化。 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12公里的卡若村附近,遗址面积约10000平方米,发掘出土了大量建筑遗迹及石器、骨器、陶器和各种动物骨骼、粮食等。
发掘了房屋基址28座,有圆底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三种类型。发掘出用作生产工具的各种石器近8000件,骨器约400件。
出土的生活用具中有陶片20000多片,分罐、盆、碗三种器形。装饰品共出土50件,种类有笄、璜、环、项饰、贝饰、牌饰等。
[2]卡若文化为我们展示了西藏远古先民衣、食、住、佩饰等物质和精神民俗的基本风貌。 继卡若遗址之后,拉萨曲贡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西藏腹心地区距今三四千年前远古居民生活的情形。
曲贡遗址分早期文化遗存和晚期文化遗存。在早期文化遗存中,出土了多种器形的石磨盘50件,磨石(磨棒)44件和石杵7件。
这些磨盘磨石主要用于加工谷物。出土陶片50000余片,陶器种类有罐、盂、杯、碗、豆、盘、器座等,以罐为主。
出土装饰品23件,质料为骨、陶、石三种,其中有骨牌饰1件,骨笄7件。出土的动物骨骼中有牦牛、绵羊和狗等,牦牛和绵羊在当时饲养已比较普遍。
在晚期文化遗存中,发掘土坑石室墓29座,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式,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和方形两种,墓坑内一般用砾石块堆垒成壁,葬式主要是二次葬和屈肢葬。曲贡土坑石室墓的绝对年代当在公元前8世纪前后,最晚不会晚于公元初年。
在M203墓坑内出土一件铁柄铜镜。曲贡遗址还出土了两件网缀,在几座灰坑中还发现了鱼骨。
[3]这一切,都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当时拉萨一带土著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西藏各民族丰富的神话传说,也形象地反映了西藏高原远古先民的生活史。
藏族、门巴族和珞巴族都有“猴子变人”的神话,讲述远古先民树居野处,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后逐渐繁衍,形成人类各支系的情形。珞巴族的许多神话,还讲述了人类如何受鸟的启发发明了弓箭,受蜘蛛活动的启迪学会了织布等。
据敦煌文献和藏文史籍载,西藏古代曾经历过众小邦统治。其中“十二小邦”之一的雅隆悉补野部后来不断壮大。
约公元前3世纪,聂赤赞普作为第一个赞普(王)出现于藏族历史上,当时还修建了称为雍布拉康的第一座宫堡。到第30代赞普达日年塞时,诸小邦的大部分领地已归于悉补野治下。
经过松赞干布祖孙三代的励精图治,在公元7世纪初,统一了吐蕃全境,建立了强大的吐蕃奴隶制政权。其时,“南方之‘珞’与‘门’”亦被收为属民,当时珞瑜的珞巴人和门隅的门巴人已臣属于吐蕃政权。
吐蕃时代,是藏族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也是西藏民俗文化走向兴旺繁盛的时期。从史料看,当时民俗文化的主要方面和形式已基本定型。
如衣以毛褐,食以乳酪、牛羊肉。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白族民间文学毕业论文(白族民间文学的发展历史及概况,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