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茨威格毕业论文(关于施蒂芬·茨威格)

1.关于施蒂芬·茨威格

茨威格,S.(1881~1942)奥地利作家。生于维也纳一个企业主家庭。1899年中学毕业后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皙学和文学。1903年获博士学位。16岁就在刊物上发表了处女作。1901年第一部诗集《银弦》出版。1911年出版的小说集《初次经历》写少男少女青春期萌动的心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瑞士,他的第一部反战剧《耶利米》也在瑞士首演。战后他目睹人民的灾难和社会道德沦丧,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法深入探索人的灵魂。他的作品匠心独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社会批判的成分也增加了,尤其是“以罕见的温存和同情”(高尔基语)塑造了不少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马来狂人》(1922)、《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感情的紊乱》(1927)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于次年移居英国。1938年入英国籍。不久离英赴美。1940年到巴西,时值法西斯势力猖獗,作家目睹他的“精神故乡欧洲”的沉沦而感到绝望,遂于1942年2月22日同他的第二位夫人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他的回忆录《昨日的世界》(1942)、小说《象棋的故事》(1941)以及未完成的长篇传记作品《巴尔扎克》都在作者死后先后出版。1982年在作者的遗稿中又发现了一部长篇小说的手稿《富贵梦》。

茨威格的作品侧重人物的心灵激情(“从心理的角度再现人物及其生活遭遇””是其创作上的主要志趣)。他有取舍地吸纳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所形成的叙述和表现手法使其一系列的传记独具魅力,是他作品中最出色的部分。

2.关于评论茨威格的英文文献~ 一定是英文

Stefan Zweig (November 28, 1881, Vienna, Austria – February 22, 1942, Petrópolis, Brazil) was an Austrian novelist, playwright, journalist and biographer. Life Zweig was the son of Moritz Zweig, a wealthy Jewish textile manufacturer, and Ida (Brettauer) Zweig, from an Italian banking family. He studied philosophy and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in Vienna he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avant garde Young Vienna movement. Religion did not play a central role in his education. "My mother and father were Jewish only through accident of birth," Zweig said later in an interview. Yet he did not renounce his Jewish faith and wrote repeatedly on Jewish themes. Although his essays were published in the Neue Freie Presse, whose literary editor was the Zionist leader Theodor Herzl, Zweig was not attracted to Herzl's Jewish nationalism.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he took a pacifist stand together with French writer Romain Rolland, summoning intellectual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join them in active pacifism, which led to Romain Rolland being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Zweig remained pacifist all his life - but also advocated the unification of Europe before the Nazis came, which has had some influence in the mak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 Like Rolland, he wrote many biographies. He described his Erasmus of Rotterdam as a concealed autobiography. Zweig fled Austria in 1934, following Hitler's rise to power in Germany. He then lived in England (in Bath and London) before moving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1941 he went to Brazil, where in 1942 he and his second wife Lotte (née Charlotte Elisabeth Altmann) committed suicide together in Petrópolis,despairing at the future of Europe and its culture. "I think it better to conclude in good time and in erect bearing a life in which intellectual labour meant the purest joy and personal freedom the highest good on Earth," he wrote. His autobiography The World of Yesterday is a paean to the European culture he considered lost. Work Stefan Zweig was a prominent writer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ough he is still well-known in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his work has become less familiar in the anglophone world.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s been an effort on the part of several publishers (notably Pushkin Press and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to get Zweig back into print in English. Zweig is best known for his novels (notably The Royal Game, Amok, Beware of Pity, Confusion of Feelings, and the posthumously published The Post Office Girl) and biographies (notably Erasmus of Rotterdam, Conqueror of the Seas: The Story of Magellan, and Mary, Queen of Scotland and the Isles). At one time his works were published in English under the pseudonym 'Stephen Branch' (a translation of his real name) when anti-German sentiment was running high. His biography of Queen Marie-Antoinette was later adapted for a Hollywood movie, starring the actress Norma Shearer in the title role. Zweig also provided the libretto for the 1934 opera Die schweigsame Frau (The Silent Woman) by his friend Richard Strauss. Strauss famously defended him from the Nazi regime, by refusing to remove Zweig's name from the posters for the work's première in Dresden. As a result, Hitler refused to attend as planned, and the opera was banned after three performances. Zweig later would collaborate with Joseph Gregor, to provide Strauss with the libretto for one other opera, Daphne, in 1937. At least one other work by Zweig received a musical setting: the pianist and composer Henry Jolles, who like Zweig had fled to Brazil to escape the Nazis, composed a song, "Último poema de Stefan Zweig",[2] based on "Letztes Gedicht", which Zweig wrote on the occasion of his 60th birthday in November 1941.[3] There are important Zweig collections at the British Library and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Fredonia. The British Library's Zweig Music Collection was donated to the library by his heirs in May 1986. It specialises in autograph music manuscripts, including works by Bach, Haydn, Wagner, and Mahler. It has been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collections of autograph manuscripts".[4] One particularly precious item is Mozart's "Verzeichnüß aller meiner Werke"[5] - that is, the composer's own handwritten thematic catalogue of his works. 不错的评论:STEFAN ZWEIG: THE SECRET SUPERSTAR /story/stefan-zweig-secret-superstar 官网:http://www.stefanzweig.org/。

3.茨威格的成就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他有意识地深

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一方面是传记著作。他的《三大师》(1920)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接着,他撰写了《罗曼·罗兰》(1921)。其他的传记著作有:《同魔鬼作斗争》(1923,记述三个患精神病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自画像的名手》(1928,记述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精神疗法》(1931,记述发明催眠术的奥地利医生墨斯墨尔、所谓“基督教科学”创始人玛丽·贝克和著名精神

病学者弗洛伊德),《玛丽亚·安托万内特》(1932)和《玛丽亚·斯图亚特》(1933)等。这些著作表达了他对于以自由精神和人道主义为中心的西欧文化的尊崇。

另一方面是小说。《心的焦躁》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作于一九三八年。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包括:《恐惧》(1920;1925年改写)、《马来狂人》(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月光胡同》(1922)、《看不见的珍藏》(1927)等等。他作品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他最擅长的手法是细腻的心理描写。他尤其着重选取资产阶级社会中妇女的不幸遭遇的题材

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虚和道德败坏,谴责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对人的善良品质的残害,赞美同情、了解、仁爱和宽恕。他努力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写道德败坏给人带来的情感上的痛苦,揭示个人心灵中种种抽象的美德,甚至让已经堕落的人身上闪耀出道义的火花,他的目的是要改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一九三四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茨威格不得已迁居英国。一九三八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一九四零年经纽约去巴西。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杀。他在去世之前,完成了《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这是他一生的历史,也是他那一代人的历史;这是对昨日的世界,亦即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沦的资产阶级世界的回忆。他死后发表的《象棋的故事》(1941),是他的最后一篇小说,沉痛地诉说了一个心灵和才智遭到纳粹摧残的人的经历。

茨威格一生写过、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一切反法西斯的人们的同情。

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

《恐惧》

《月光小巷》

《看不见的珍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4.茨威格生平简介

一九○四年,茨威格大学毕业,以题为《泰纳的哲学》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作为一个职业作家的生涯。在一九○四年到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他相继发表了小说、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出版于一九○四年,内收四篇小说:《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一九○六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他的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于一九○七年,翌年在德累斯顿等地上演;另一部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1912)和悲剧《滨海之宅》(1911)也都先后上演。这期间他还发表了专著《魏兰》(1905)、《艾米尔·瓦尔哈伦》(1910)以及评论等。这些作品为茨威格在文坛上取得了立足之地,有些也得到了好评,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从整体上看,它们还不够成熟,缺少自己的风格,只是为他此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茨威格本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回顾青年时代的创作时,做了这样的苛评:“虽然我很早(几乎有点不大合适)就发表作品,但我心中有数,直到二十六岁,我还没有创作出真正的作品。”

一九一一年,茨威格的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出版了,这是他第一本引起反响的作品。作家和评论家弗里顿塔尔指出:“这个集子中的小说才使他开始成为一个小说家(Novellist)。”这本小说集有一个副标题: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收有《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这几篇小说用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儿童迷惘而又躁动不安的心态。《初次的经历》确立了他在德语文学界中的地位,表明了他正在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展示了他在创作上的追求和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弗里顿塔尔在谈及他的这几篇早期小说创作上的特点时指出:他怀着热情,带有精神医生进行治疗时的谨慎和谅解。这部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式表明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对他的影响,虽然这仅仅还是开始。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剧烈的“地震”把他抛掷到一种与过去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中去了。在艺术上敏感而在政治上却显得迟钝的茨威格,处于动乱中心的奥地利,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还觉得世界“美丽而又合乎情理”。现在整个奥地利被一种歇斯底里的民族主义狂热所左右,整个欧洲陷入一场民族间的仇杀之中。战争才使他对时代开始较为密切地加以关注,他在一九一四年八月四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如下的字句:“这是我整个生活中最可怕的一天。”虽然从战争的第一天起,茨威格就从内心作出决定,做一个欧洲人,但他在一段短时间里却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陷入迷惘和矛盾之中,并且还写了些热情的文章。一九一四年他自愿服役,在战争档案处和战争新闻本部工作。战争的残酷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促使他在一九一四年九月十四日发表了他的那封语调低沉的和平主义的《致外国友人的信》。但是直到一九一六年初,如他在《昨天的世界》中所说的,他才成了一个反战主义者。

这场战争改变了他的生活,使他的思想产生了变化,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在战争之前,茨威格是一个超党派之上的文化人,他称自己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作家”;他不问政治,也很少关心现实问题,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表现出来。他以前的作品,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很少触及敏感的时代问题,很少表现出一种批判精神。现在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间的杀戮,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必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一九一六年,还在战争期间,他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怀着对那个时代最强烈的对抗情绪写这部剧本的。这是取材《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而创作的一部诗剧,写先知耶利米预言犹太民族面临巨大灾难,但无人听信;在狂热的时刻,这位先知被当做是傻瓜和叛徒,在失败的时刻,他证明自己是一个能战胜失败的人,他把自己看做是主的一个卑微工具,“用我的肉体去反对战争,用我的生命去维护和平”。在这位先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本人的影子。

5.关于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

茨威格的巴尔扎克转的副标题是——伟大的平凡,如同几乎一切对天才生平的撰述一样,茨威格的文字充满了偏爱,这种偏爱带着一种暧昧的调戏的调子。

巴尔扎克多有激情啊,多有精力啊,他可以一周甚至几天就完成一部无论在篇幅上还是质量上都上乘的文学巨著,他的作品一部接一部,别人几辈子都无法奢望做的事情,在他世俗事务缠身,烦恼不断的短暂而匆忙的一生中结出了果实。《人间喜剧》旷世的巨著,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历史上最高产的小说家在其中耗尽了生命。

茨威格总是调侃巴尔扎克对自己旷世才华的自豪远比不过对自己不是贵族身份的自卑。调笑他,突然一天就对外宣布,自己的名字该加上一个德,因为他算起来也是贵族的后代,而且从此他的每一部小说都署上了加了德的名字。

这曾是全巴黎持续不断的笑柄。可是可爱的巴尔扎克,对此认真得不得了。

终其一生,巴尔扎克对贵族生活的祈望都是天真而可笑的。他终于在死前几个月和俄罗斯的公主结婚了,长达几十年的可笑的恋情,倒确实构成一部现实的人间喜剧。

茨威格总是嘲笑巴尔扎克的经商头脑,如同他写小说的激情一样,巴尔扎克总是不断在头脑中形成活跃的投资幻想,可事实证明,这样的想象力和激情他用在写作上才能成功,其余都是惨败的。茨威格的笔调充满了怜惜,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天才充满了怜惜。

茨威格的文字一边把巴尔扎克孩童般天真乐观的想象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叙述出来,一边又把他所在的时代背景的丰富与其作品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了深刻描绘,我看到的是孩童般玩耍在俗世的巴尔扎克,在不断的负债的逼压下写作,又不断奢侈地购买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然而在极端的幼稚虚荣中,巴尔扎克毕竟完成了任何人都无法完成的工作。

我常想,巴尔扎克本人兴许当负债是自己写作的动力呢。一个艺术家他不会去考虑怎样在日常琐事中节约成本,良好经营自己。

他无穷的精力和潜力使得他不屑于这样做,他的整个人生都充满了冒险,他可以天真地告诉前来和他合作第二天就要上演的戏剧的人们,那剧本还没写呢,现在你们都不要睡觉了,我给你们大意,然后,你们每人写一点,明天就上演。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很多,除了巴尔扎克严肃认真对待的人间喜剧的计划之外,所有的事情他没有什么是办成功了的。

但他的天真乐观从来不畏失败。在茨威格的书里,我就看着矮小,精干,体力充沛的巴尔扎克,在俗世中如小丑般扮演着自己的人间喜剧的角色。

在热滚滚的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拥有了对俗世事务运作的一切知识和洞察,如此,他能将他所在时代的一切付诸笔端,为我们保藏了一副异常鲜活的社会相貌录。但这都不是我关心的,一个作家来到世界上留下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事情……对于我可爱的巴尔扎克……看完这部专辑,我竟然很心伤,我本来也该心伤。

但我已经不会去问,为什么毫无趣味行尸走肉一样的人们活下来了,而巴尔扎克却在疲惫和失望中离开了之类的事情。巴尔扎克自己说过,现在那些有了名望地位和尊重的人和我们这样的人,死后的地位就倒过来了,他们将被遗忘,而我们却可以留在永恒里。

当然,谁不会留在永恒里?在万千轮回中,我们为彼此撑起了伟大的戏剧背景,此生你是巴尔扎克,我是你笔下的路易.朗贝尔,来世你定是我的某某。没有俗人和伟人的区别,任何意义的名声都不过是存在这出永恒的剧目的道具而已,啊,不是而已,道具并不是“而已”的道具,我们血肉辛酸的人类,没有哪一个不是彼此人生剧目中的演员,为你演戏,我亲爱的同伴们,这样存在才不会荒芜无聊,但不要弄疼了彼此啊,我们都是血肉之躯,在疾病和劳苦中我们已经难以承担重负,就请祈望和平吧,愿世界不再有血肉的战争! 我看到——矮小精干的巴尔扎克在滚滚红尘中奔劳,他大声地谈话,满脸红光,头发油腻,充满斗志和激情,从来不甩失败,永远乐观地想象,永远冷静认真地写作,他还有好多年可以活,这样他的人间喜剧就可以完成了……。

6.介绍一下“茨威格”

茨威格生平及代表作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是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从二十年代起,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

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但他的作品中以传记和小说最为著称。 一八八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茨威格出生在奥匈帝国首都维也纳一个犹太富商家里。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文艺熏陶,十六岁便在维也纳《社会》杂志上发表诗作。一八九九年中学毕业,入维也纳大学攻读德国和法国文学,接触了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研究和翻译过法国波德莱尔和魏尔伦、比利时凡尔哈伦的诗歌。

一九零零年曾去柏林学习过一个学期。他有意识地深 入社会底层,了解一些遭人唾弃的卑贱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世界。

一九零三年获博士学位。 茨威格早期的诗集《银弦》(1901)和《早年的花冠》(1906)、小说集《埃利卡·艾瓦尔德之恋》(1904)等,受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和象征主义的影响,缺乏内容和新意。

从一九零七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在创作上渐趋成熟。除了《泰西特斯》(1907)、《海滨之屋》(1912)和《化身戏子》(1913)等剧本外,他还发表了小说集《最初的经历》(1911),由有声望的莱比锡岛屿出版社出版。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茨威格在《柏林日报》(9月19日)上发表《致外国友人》一文,表明自己忠于同他们的友谊,以及来日和他们携手重建欧洲文化的愿望。

第一次大战期间,欧洲许多知名作家都未能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和沙文主义的影响,唯有少数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反战立场,茨威格便是其中之一。 茨威格经历了战后的灾难:饥馑、寒冷和通货膨胀;对他触动最深的是社会道德的沦丧。

此后的二十余年是他的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一方面是传记著作。

他的《三大师》(1920)论述巴尔扎克、狄更斯和陀斯陀耶夫斯基。接着,他撰写了《罗曼·罗兰》(1921)。

其他的传记著作有:《同魔鬼作斗争》(1923,记述三个患精神病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自画像的名手》(1928,记述卡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精神疗法》(1931,记述发明催眠术的奥地利医生墨斯墨尔、所谓“基督教科学”创始人玛丽·贝克和著名精神 病学者弗洛伊德),《玛丽亚·安托万内特》(1932)和《玛丽亚·斯图亚特》(1933)等。这些著作表达了他对于以自由精神和人道主义为中心的西欧文化的尊崇。

另一方面是小说。《心的焦躁》是他唯一的长篇小说,作于一九三八年。

这一时期的中短篇包括:《恐惧》(1920;1925年改写)、《马来狂人》(1922)、《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1922)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1922)、《月光胡同》(1922)、《看不见的珍藏》(1927)等等。他作品的基调是现实主义的,他最擅长的手法是细腻的心理描写。

他尤其着重选取资产阶级社会中妇女的不幸遭遇的题材 ,揭露“文明人”圈子的生活空虚和道德败坏,谴责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对人的善良品质的残害,赞美同情、了解、仁爱和宽恕。他努力探索人物的精神世界,描写道德败坏给人带来的情感上的痛苦,揭示个人心灵中种种抽象的美德,甚至让已经堕落的人身上闪耀出道义的火花,他的目的是要改进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一九三四年发生维也纳事件,奥地利的法西斯分子要求德、奥合并,茨威格不得已迁居英国。一九三八年,奥地利并入德国后,他便加入英国籍,不久又离英赴美,一九四零年经纽约去巴西。

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三日,茨威格和他的妻子在巴西服毒自杀。他在去世之前,完成了《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录》,这是他一生的历史,也是他那一代人的历史;这是对昨日的世界,亦即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沉沦的资产阶级世界的回忆。

他死后发表的《象棋的故事》(1941),是他的最后一篇小说,沉痛地诉说了一个心灵和才智遭到纳粹摧残的人的经历。 茨威格一生写过、同情过许多人的不幸遭遇,他的不幸遭遇自然也得到一切反法西斯的人们的同情。

斯蒂芬·茨威格代表作 《恐惧》 《月光小巷》 《看不见的珍藏》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7.关于外国文学的毕业论文写那方面比较好

论题: 1、《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风格比较 2、论《俄狄浦斯王》与古希腊命运观 3、论《神曲》中的象征手法 4、《十日谈》与人文主义 5、论《堂吉诃德》的讽刺意义 6、从《哈姆雷特》看莎士比亚的悲剧艺术 7、论《威尼斯商人》的喜剧手法 8、《伪君子》与古典主义“三一律” 9、《伪君子》的理性喜剧的悲剧底蕴 10、《鲁滨逊漂流记》与近代市民文化 11、论《浮士德》与浮士德精神 12、《抒情歌谣集》与浪漫主义诗论 13、论《草叶集》中的自我形象 14、论《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再现法 15、《红与黑》与个人奋斗 16、论《双城记》的人道主义原则 17、奥斯丁与《傲慢与偏见》研究 18、艾米莉与《呼啸山庄》研究 19、勃朗特与《简·爱》研究 20、《简·爱》与女性尊严 21、从《安娜·卡列尼娜》看托尔斯泰的女性观 22、“卡拉玛佐夫气质”的内涵探析 23、论《罪与罚》中的“罪”与“罚” 24、海明威与《老人与海》研究 25、悲剧英雄:论《老人与海》中的老人形象 26、论《等待戈多》的荒诞派戏剧特征 27、论《喧哗与骚动》的复调性 28、哈姆莱特与堂吉诃德形象比较 建议: 选择论题时应选题目较小的,这样容易把握文章。

如果论题太大,涉及内容太广,这样文章显得杂乱,而且没有深度。

8.茨威格的简介

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年),奥地利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以描摹人性化的内心冲动,比如骄傲,虚荣,妒忌,仇恨,等朴素情感著称,煽情功力十足。

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伟大的悲剧》等。他的小说多写人的下意识活动和人在激情驱使下的命运遭际。他的作品以人物的性格塑造及心理刻画见长,他比较喜欢某种戏剧性的情节。但他不是企图以情节的曲折、离奇去吸引读者,而是在生活的平淡中烘托出使人流连忘返的人和事。 他出身于富裕的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后去世界各地游历,结识罗曼·罗兰和罗丹等人,并受到他们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从事反战工作,成为著名的和平主义者。二十年代赴苏联,认识了高尔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斯蒂芬·茨威格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起,“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他善于运用各种体裁,写过诗、小说、戏剧、文论、传记,还从事过文学翻译。他在诗、短论、小说、戏剧和人物传记写作方面均有过人的造诣,但他的作品中尤以小说和人物传记最为著称。茨威格对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学说感兴趣,作品擅长细致的性格刻画,以及对奇特命运下个人遭遇和心灵的热情的描摹。其作品在世界范围都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国内多家出版社在近年内出版过几乎所有他的传记著作和小说文集。

其代表作有小说《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人的命运转折点》(又译《人生转折点》)、《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译《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象棋的故事》、《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滑铁卢之战》、《危险的怜悯》等;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传记《异端的权利》、《麦哲伦航海记》、《断头王后》、《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又译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同精灵的斗争》、《三个描摹自己生活的诗人》《三作家》等。

他被世界上公认为最杰出的中篇小说家之一

9.茨威格生平简介

一九○四年,茨威格大学毕业,以题为《泰纳的哲学》的论文取得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作为一个职业作家的生涯。

在一九○四年到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段时间,他相继发表了小说、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他的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出版于一九○四年,内收四篇小说:《雪中》、《出游》、《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和《生命的奇迹》。

一九○六年他的第二部诗集《早年的花环》问世。他的第一部诗剧《泰西特斯》发表于一九○七年,翌年在德累斯顿等地上演;另一部独幕剧《变换不定的喜剧演员》(1912)和悲剧《滨海之宅》(1911)也都先后上演。

这期间他还发表了专著《魏兰》(1905)、《艾米尔·瓦尔哈伦》(1910)以及评论等。这些作品为茨威格在文坛上取得了立足之地,有些也得到了好评,但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

从整体上看,它们还不够成熟,缺少自己的风格,只是为他此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茨威格本人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他在回顾青年时代的创作时,做了这样的苛评:“虽然我很早(几乎有点不大合适)就发表作品,但我心中有数,直到二十六岁,我还没有创作出真正的作品。”

一九一一年,茨威格的第二本小说集《初次经历》出版了,这是他第一本引起反响的作品。作家和评论家弗里顿塔尔指出:“这个集子中的小说才使他开始成为一个小说家(Novellist)。”

这本小说集有一个副标题:儿童国度里的四篇故事,收有《朦胧夜的故事》、《家庭教师》、《灼人的秘密》和《夏天的故事》。这几篇小说用青春萌发期的儿童视角去观察为情欲所主宰的成人世界,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儿童迷惘而又躁动不安的心态。

《初次的经历》确立了他在德语文学界中的地位,表明了他正在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展示了他在创作上的追求和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去探索去描绘为情欲所驱使的人的精神世界,这成为他此后作品的一个基调,他把这部小说集称为他“链条小说”最初的一部。

弗里顿塔尔在谈及他的这几篇早期小说创作上的特点时指出:他怀着热情,带有精神医生进行治疗时的谨慎和谅解。这部小说的题材和表现方式表明了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对他的影响,虽然这仅仅还是开始。

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场剧烈的“地震”把他抛掷到一种与过去生活截然不同的生活中去了。在艺术上敏感而在政治上却显得迟钝的茨威格,处于动乱中心的奥地利,在战争爆发的前一年,还觉得世界“美丽而又合乎情理”。

现在整个奥地利被一种歇斯底里的民族主义狂热所左右,整个欧洲陷入一场民族间的仇杀之中。战争才使他对时代开始较为密切地加以关注,他在一九一四年八月四日的日记中记下了如下的字句:“这是我整个生活中最可怕的一天。”

虽然从战争的第一天起,茨威格就从内心作出决定,做一个欧洲人,但他在一段短时间里却无法摆脱环境的影响,陷入迷惘和矛盾之中,并且还写了些热情的文章。一九一四年他自愿服役,在战争档案处和战争新闻本部工作。

战争的残酷使他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动,这促使他在一九一四年九月十四日发表了他的那封语调低沉的和平主义的《致外国友人的信》。但是直到一九一六年初,如他在《昨天的世界》中所说的,他才成了一个反战主义者。

这场战争改变了他的生活,使他的思想产生了变化,也为他的创作注入了新的内容。在战争之前,茨威格是一个超党派之上的文化人,他称自己是一个“令人愉悦的作家”;他不问政治,也很少关心现实问题,不仅在生活中如此,在他的作品之中也表现出来。

他以前的作品,不论是小说、戏剧,还是诗歌,很少触及敏感的时代问题,很少表现出一种批判精神。现在面对这场史无前例的民族间的杀戮,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他必然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一九一六年,还在战争期间,他创作了戏剧《耶利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是怀着对那个时代最强烈的对抗情绪写这部剧本的。这是取材《圣经·旧约》中的《耶利米书》而创作的一部诗剧,写先知耶利米预言犹太民族面临巨大灾难,但无人听信;在狂热的时刻,这位先知被当做是傻瓜和叛徒,在失败的时刻,他证明自己是一个能战胜失败的人,他把自己看做是主的一个卑微工具,“用我的肉体去反对战争,用我的生命去维护和平”。

在这位先知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作者本人的影子。

关于茨威格毕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茨威格毕业论文(关于施蒂芬·茨威格)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有多水(大学毕业论文一般多少字)

阅读(1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有多水,内容包括一个985,211高本科毕业设计到底有多么水,本科毕业论文很水吗,国内本科生的论文到底水到什么程度。毕业论文的规格,也就是毕业论文的标准。这里讲毕业论文的规格或标准,主要是就毕业论文的质量方

资讯

毕业论文检查记录情况(论文中期检查表的论文进展情况怎么写)

阅读(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检查记录情况,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怎么写,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怎么填啊,毕业论文进度检查记录怎么写大概13周左右拜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 职称: 所在院(系): 教研室(研究室): 题

资讯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大四了,学年论文题目不知道定啥)

阅读(2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大四了,学年论文题目不知道定啥我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想写一个和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题目,应该写。我也学中文的,我们把

资讯

古希腊毕业论文(求一篇古希腊神话方面的论文)

阅读(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希腊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古希腊神话方面的论文,希腊文化1500字论文急,我想写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毕业论文,有什么方向介绍。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对历史学家而言,是研究和认识古希腊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对作家和艺术家而言,是进

资讯

自考本科要专本毕业论文(自考本科一定要写毕业论文吗)

阅读(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自考本科要专本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是专科生,这边自考本科如果自考全过了,是不是要写毕业论文,自学考试专科也要写毕业论文吗,★自考专科,本科都要写毕业论文吗。当然啦,否则没得毕业啊毕业手续: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

资讯

僵尸企业毕业论文(僵尸企业的对策)

阅读(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僵尸企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生活僵尸企业主观题,僵尸企业的对策,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处置僵尸企业给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保护僵尸企业。就会阻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从而影响到长期增长

资讯

警察院校毕业论文选题(警校毕业了哪个帮我写一篇毕业论文)

阅读(9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警察院校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包括警校毕业了哪个帮我写一篇毕业论文要写好的本人十分感谢,急需有关警察.执法.监督的论文题目,司法警校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大神们帮帮忙。这个是基础参考[毕业论文]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初探”

资讯

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物联网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有哪些)

阅读(111)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物联网工程毕业论文题目,内容包括物联网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有什么物联网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希望集思广益,物联网工程毕业设计题目要求软硬件结合,难度适中,实在不懂做什。比较常见的是智能家居,温室大棚,路灯上的应用,远程

资讯

军校什么时间毕业论文(请问部队军校写的论文应该怎么写)

阅读(11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军校什么时间毕业论文,内容包括上军校得上几年毕业时能当啥官毕业了得写毕业论文吗,军校一般什么时候毕业,军校什么时间毕业。我08年从国防科大毕业的.当时的论文也是非常头疼.但是你不用担心,一般大四下就基本没有课用来准

资讯

文学类毕业论文大纲(文学类论文提纲)

阅读(12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文学类毕业论文大纲,内容包括文学类论文提纲,文学类论文提纲,文学毕业论文提纲。核心提示: 时间:4月18日前二、简单阐述一下编写毕业论文提纲的方法:1.先拟标题;2.写出总论点;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

资讯

汉语言文学系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阅读(124)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言文学系毕业论文选题,内容包括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选题对策】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质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上,就业形势紧张,同

资讯

本科毕业论文有多水(大学毕业论文一般多少字)

阅读(13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本科毕业论文有多水,内容包括一个985,211高本科毕业设计到底有多么水,本科毕业论文很水吗,国内本科生的论文到底水到什么程度。毕业论文的规格,也就是毕业论文的标准。这里讲毕业论文的规格或标准,主要是就毕业论文的质量方

资讯

毕业论文检查记录情况(论文中期检查表的论文进展情况怎么写)

阅读(79)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毕业论文检查记录情况,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怎么写,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怎么填啊,毕业论文进度检查记录怎么写大概13周左右拜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指导教师: 职称: 所在院(系): 教研室(研究室): 题

资讯

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大四了,学年论文题目不知道定啥)

阅读(24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汉语国际教育本科毕业论文,内容包括大四了,学年论文题目不知道定啥我学的是汉语国际教育,古代文,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毕业论文可以写哪些,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想写一个和汉语国际教育相关的题目,应该写。我也学中文的,我们把

资讯

古希腊毕业论文(求一篇古希腊神话方面的论文)

阅读(85)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古希腊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求一篇古希腊神话方面的论文,希腊文化1500字论文急,我想写古希腊神话传说的毕业论文,有什么方向介绍。古希腊神话与传说,对历史学家而言,是研究和认识古希腊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对作家和艺术家而言,是进

资讯

自考本科要专本毕业论文(自考本科一定要写毕业论文吗)

阅读(88)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自考本科要专本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我是专科生,这边自考本科如果自考全过了,是不是要写毕业论文,自学考试专科也要写毕业论文吗,★自考专科,本科都要写毕业论文吗。当然啦,否则没得毕业啊毕业手续:根据国务院《高等教育自学考

资讯

僵尸企业毕业论文(僵尸企业的对策)

阅读(80)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僵尸企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生活僵尸企业主观题,僵尸企业的对策,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处置僵尸企业给企业和政府提出了怎样的。保护僵尸企业。就会阻碍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谓的“创造性破坏”,从而影响到长期增长

资讯

社会工作关系毕业论文(论文:民政工作与社会的关系)

阅读(92)

本文主要为您介绍社会工作关系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论文:民政工作与社会的关系,我是学社会工作的,要写有关大学毕业论文,不道写什么题目,什么样,社会工作与社会学的关系。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研究 民政工作是各级民政部门及其主管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