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
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
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
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
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部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近年来,会计工作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b]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
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
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
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作,自1985年制定会计法以来,对我国会计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我国会计现代化进程。
中国会计现代化从本质上讲是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结合的问题。会计的国际化,要求中国应当走向世界,与国际惯例接轨,融于统一的国际会计体系中去;会计的国家化要求中国会计立足于自身的社会经济环境,体现中国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国会计的优秀成果。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
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
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
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
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建立健。
2.会计毕业论文怎么写
提供一篇财会毕业论文例文,供参考。
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 摘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而我国企业集团的风险管理相对落后,因此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迫在眉睫。文章针对我国企业集团的现状,提出财务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措施。
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风险,控制 一、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涵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辅之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形成的多层次和多法人的经济联合体。为保证企业集团健康有序地发展,加强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尤为必要。
财务风险是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财务风险是由企业负债引起的,具体的说是指企业因为借入资金而增加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广义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系统中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和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的财务收益和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因而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是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风险管理学源于保险学,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给他人,或将损失留给组织或家庭内部。
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价值损失,它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
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企业集团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无论是影响全球的COSO报告,还是各个国家和地区制定的相关规范制度,都强调了对风险进行控制的重要性。现实中,我国企业集团对风险的识别、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
因此,必须注重企业集团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二、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
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集团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
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的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
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
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集团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以集团现有的管理体制,按照集团的母子公司分级管理和控制。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一)建立健全企业集团财务风险识别与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预警系统,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对集团的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危害性风险,构建财务风险管理的决策系统。 1.财务风险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是对财务风险管理内容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集团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
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集团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集团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的会计资料,确定集团在何种情况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程度。
2.财务风险预警。财务风险预警是要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对策争取时间。
集团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传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
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
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的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
在企业中实施企业资源规划系统通过将企业流程再造及供应链统筹管理纳入企业财务资源规划系统,使企业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防范与化解财务风险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和财务活动效益性的有效手段。
3.会计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之家搜集整理的273个自考会计毕业论文设计选题,仅供参考。
006对我国合并商誉问题的思考 007改进我国合并报表实务的若干建议 008试论高等会计教育中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009社保基金会计管理初探 010对我国外币会计报表折算方法的思考 011所得税会计两种债务法的比较与应用思考 012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若干问题思考 013关于租赁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 014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015会计国际化动因与路径分析 016科技革命与会计国际化 017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化发展问题思考 018法国会计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019法德会计模式与美英会计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020关于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思考 021企业会计政策的制订与评价 022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 023会计信息的特征与作用 024试论会计与决策有用性 025环境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对现行会计的影响 026网络会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027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028信息时代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029知识经济下的无形资产核算对传统会计的挑战 030浅谈无形资产会计创新 031试论会计目标的确认 032会计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033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及企业财务报告的改进 034会计要素的比较与改进 035论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 036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影响 037证券市场发展对会计的影响 038对会计理论多样化原因的认识 039试论稳健主义 040试论会计确认标准的创新 041试论资本市场与信息控制 042略论我国会计模式的构建 043论我国会计的国际化和科学化 044论不确定性会计 045试论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046论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 047关于所得税会计的理论结构 048对会计信息供给与需求理论的探讨 049试论会计信息的失真 050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供给因素分析 051论对会计行为的约束 052委托-代理关系与会计控制权浅论 053经济后果学说对会计准则制定理论的影响 054会计准则供求关系的经济分析 055会计政策变更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056虚假财务会计报告的识别与防范 057论现代产权理论对会计的影响与挑战 058人力资源会计的若干理论问题 059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的思考 060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061无形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及管理策略 062论合并会计报表模式 063我国法务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064关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变革的理论探讨 065中小企业实施会计控制问题的思考 066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 067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思考 068论委托代理关系下的会计约束 069企业业绩评价:会计收益与经济收益的博弈 070会计发展思想史研究 071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 072环境会计研究的若干问题 073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探讨 074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075会计信息失真:综合分析与对策 076独立董事制度对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督 077会计舞弊的产生机理及其治理 078试论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的局限性及其改进 079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080会计透明度问题及影响会计透明度实现的原因分析 081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082企业年金及其会计问题探析之我见 083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问题 084关于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085会计故意性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其防范措施探悉 086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分析?从股东需求的角度 087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策略选择 088我国中小型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 089《小企业会计制度》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 090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发展趋势 091对我国上市公司研究与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思考 092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093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浅析 094试论中期财务报告会计处理的特殊性 095我国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规范研究 096关于大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探讨 097财务报告粉饰与财务报告优化的比较研究 098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单位财务负责人受托责任 099会计教学中对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问题研究 100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制的问题研究、101试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部财务报告 102职工持股计划与国有股减持 103对现行国有股减持方案负面影响的分析报告 104当前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105浅析资产减值准备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106萨班斯法案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机制设计的启示 107中国会计制度变迁的途径分析与研究 108法务会计研究 109法国企业财务会计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10德国企业财务会计给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111中外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2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3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114论财务报告的改进 115我国高等会计教育改革探析 116股票期权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117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 118全面预算管理在集团公司中的应用 119中外全面预算管理比较 120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来自某XX企业的实践 121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 122COSO报告对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启发 123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 124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125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126上市公司权益估值:一个案例研究 127。
4.毕业论文题目:论会计职能字数4000~6000字谢谢20分送上
试论会计的本质和职能 研究会计学,会计的本质和职能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认清会计的本质和职能,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会计学,更好地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会计的管理、监督作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会计的本质 探析会计的本质,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本质是由事物内部特殊矛盾所决定的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在我国,对会计的本质的争议集中为两大观点:(1)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2)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职能。 我认为会计的本质可以将上述两个观点合二为一。
会计的本质是信息指导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统工程。 下面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成果作一简要的历史回顾。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结论已为中国会计界非常熟悉,“观念的总结和过程控制”作为会计定义的一般表述,阐述了会计本质是“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的两者合一。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本质是理性获利”,而 “理性获利过程和行为是靠会计来调节的”。
根据这种论断,会计的本质应该是“按理性原则来核算和调节经济活动”。 霍斯金与迈克夫两位美国会计学家认为,会计的本质是试图为现代市场经济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资源配置和运作的考试制度。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国际影响的《会计计量理论》一书中阐明的基本观点:会计是便于协调各利益集团之间财产经管责任的系统。 美国耶鲁大学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会计与控制理论》一书。
按桑德的观点,会计本质,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保证组织契约的实施和推行。 从历史回顾可见,关于会计本质的理解无非是总结、控制、核算、调节、制度、系统、保证等。
从企业管理的情况看,企业总是通过会计信息的反馈来指导自己的管理,最终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会计信息上,然后再优化管理,循环往复。可见会计在经济活动中表现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环系统。
因此说会计的本质是信息系统和管理活动的结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体。会计的本质是一个经济信息管理系统。
二、会计的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的本质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是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换句话说,会计职能就是对会计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簿记有过这样一段描述: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这段话深刻揭示了会计作为一个过程所具备的功能。
首先,从过程的控制来看,对于过程,有人狭义地将其看作生产过程。 而对于控制,也有人理解为监督。
我认为,这些都是不够完善的。其一,会计监督是会计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对经济行为进行必要的干预,滞后性是它的显著特点。
而现代意义上的会计更需要将会计传统的单一反馈功能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前导型会计。 人为将会计监督概念贱予广泛的含义只会造成人们对会计监督职能理解上的误差。
其二,会计监督的依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外界环境所制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各种法律、法规制度。因此,会计监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环境在施加于会计工作时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属于会计自身之中,它实际上只是构成会计管理过程的一个具体的分支职能而已。
由上所述,我认为,会计本质上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其过程的控制应被理解为对广义的生产过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产过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简而言之,即管理职能。
会计也只有作用于这种具体的再生产过程,它的具体职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管理活动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个过程,所以,管理职能又可分为预测、计划、决策、控制、分析、监督等具体职能。
其次,在观念总结的理解问题上,也有不同意见。有人将其解释为反映,也有人将其理解为核算。
我认为,将观念总结理解为核算似乎比较合理。反映过程是会计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财务信息的过程,也就是说,反映不过是对客观经济活动事后的真实写照而已。
因而,反映的内涵是消极和被动的。 而会计核算则是一种能动的管理活动,从过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从内容来看,它既包括记录、计算和反映,又包括预测、控制、分析和考核。
会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仅对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搜索、分类、整理、计算及反馈,还要对会计资料进行比较及分析,而这些又都属于会计核算的职能范围,所以,我们可以说,核算职能是会计的另一个基本职能。 会计既然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它就必然要求会计具备相应的职能去体现会计本质的要求,以充分保证会计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会计的核算和管理两大职能,正是在充分体现会计本质的基础上存在的。会计的本质表明,会计作为一种社。
5.急需一篇关于会计法律责任的毕业论文,专科2000字以上
《会计法》的会计责任体系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重新修订后的《会计法》。《会计法》在许多方面都做了重大修订,特别是明确了单位负责人是会计责任的主体。本文拟就会计责任体系做一点探讨。
一、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修订后的《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应保证财务会计报告真实、完整”。还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实际上确立了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和在通常情况下对会计资料的虚假和重大遗漏承担主要责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项制度的合理性予以论述。
1、会计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经济个体在进行行为选择时要进行成本收益的比较。只有当某一行为所带来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时,经济个体才会实施该行为;收益和成本的差异越大,实施该行为的愿望就越强烈。提供虚假、片面的会计资料,其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种:隐瞒利润,以减少税负;操纵盈余,以保持和抬高股价;粉饰会计报告,以骗取投资者的信任及其资本;虚夸业绩,以获得提升和高额奖金及职务消费;职务侵占。除了职务侵占以外,其他造假行为不会给会计人员带来任何直接的收益。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好处几乎全部归单位负责人占有。既然单位负责人占有了会计造假行为的几乎全部收益,他自然应对此承担主要责任。如果让会计人员对此承担主要责任,单位负责人就更有足够的造假冲动。因为在此情形下,巨大的收益成本顺差会使单位负责人肆无忌惮地“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提供虚假会计报告。会计人员的许多切身利益都受制于单位负责人,如果对会计造假予以抵制,一方面要承受来自单位负责人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因抵制而带来的预期损失可能远远超过配合造假的成本。虽然法律对打击报复坚持原则的会计人员作了禁止性规定,但作为领导的单位负责人要找一个理由来打击报复会计人员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此会计人员往往不得不配合会计造假。此次制度修订,就是想通过增加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单位负责人的造假成本来实现“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加强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立法宗旨。
2、会计责任的法理分析。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公司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负责人对外代表公司进行各种活动,包括对外提供会计资料。我国的《会计法》和《公司法》都规定单位对外提供的会计资料,必须有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签章,否则不具有法律效力。至于具体的会计经办人员是基于公司负责人的委托授权而代其行使会计的反映和控制职能,会计人员和公司负责人之间实际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按照委托代理制度的规定,代理行为的后果应由被代理人承担,因此公司主要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的主体应对会计造假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另外,单位负责人拥有管理单位重要事项的权利,他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会计人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
希望可帮到您
6.求完整的会计类毕业论文 四千字
论管理会计在企业运用的现状与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管理会计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会计应用体系。本文从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出发,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会计运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高我国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措施1管理会计的含义及职能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指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会计包括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系统两大组成部分。
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会计界一般都认为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这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会计所作的科学概括———即“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来理解的。但是,到了50年代以后,企业会计系统为了适应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个子系统,于是会计实践已经远远超过单纯的事后反映和定期监督的范围。
管理会计把传统的职能扩大到以下四个方面:规划的职能主要是利用财务会计的历史资料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并帮助各级管理人员对某些一次性的重大经济问题作出专门的决策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编制企业的整体计划与责任预算,确定各方面的主要目标,用来指导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组织的职能主要是结合本单位的具本情况,设计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责任会计制度和各项具体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以便对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化的配置与使用。
2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现状我国管理会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2.1管理水平落后,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意识尚待增强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虽然整体上有了较大提高,但许多企业运行机制并没有太大的改观。现代市场经济要求企业家不仅要懂经营,更要懂管理,其中包括会计和财务管理。
而在现阶段,大多数企业经营者离这一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普遍应用。低效、混乱仍是我国绝大多数企业治理结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2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导致管理会计的应用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在主观思想上,管理会计在中国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的重视,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
这样使得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动力明显不足,企业会计人员仍缺乏管理会计的基本观念。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为之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会计体系,没有从客观上消除传统做法和习惯势力的影响,从而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使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作用事倍功半,影响了它的推广应用,这是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的关键所在。
2.3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健全。我国对管理会计的运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管理会计理论的传入开始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联系我国实际的系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首先,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而且研究领域狭隘、信息滞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队伍薄弱,缺乏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人员。其次,现有管理会计的技术、方法操作性差,没有创新能力;会计界对实践中已有的一些典型成功案例明显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归纳总结,到目前为止只有很少的案例得到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
2.4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的素质水平偏低。由于一些企业的决策者对管理会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管理会计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企业财会人员观念陈旧、素质偏低、知识的层次和结构不合理,缺乏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使企业难以应用管理会计。
所以,在我国企业,管理会计的任务和职能基本上由财务部门和成本核算部门承担,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承担其任务和履行其职责,无管理会计师专业队伍,全国也无此类技术资格考试。由于企业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会计循环上,只考虑会计实务是否符合会计惯例,而不去考虑是否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致使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发展不平衡,从而制约了它的推广和运用。
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措施为了使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具有广阔的运用空间,充分发挥为决策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作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应该充分认识管理会计的特性,转变观念,结合企业具体管理情境,积极探索管理会计理论在我国企业的运用途径,并创造性地加以应用。提出以下改进措施:3.1改变传统观念,培养企业领导人管理会计意识。
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领导已经成为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领导没有一定的管理会计意识,他们将不会考虑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中的作用,即使会计人员水平再高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增强企业领导人尤其是重要领导人的管理会计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应该建立一定的社会约束机制,促使企业领导层重视管理会计应用;适时组织企业领导人培训管理会计的内容;经济师等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企业领导人自身也应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
7.关于会计法律责任论文范文
略论会计法律责任摘要:会计法律责任主要是指编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提高对改进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明确会计法律责任的承担,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裨益。关键词:会计制度;法律责任;误区;承担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其基本立足点就是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章健全、秩序井然、功能完备和运转灵活的市场经济体系。
会计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然而,在《会计法》贯彻实施的过程中,一些会计人员在对会计法律责任的认识上还存在不少误区,以至于在处理会计事务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工作偏差、错漏现象较多,加之社会中介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在为公司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时,不实、虚假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法律实施的障碍。
如果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现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尽管有关会计法律责任的规定明确,但在追究违法主体责任时缺乏有力手段予以保障,也将使规范会计工作、确保会计资料真实完整的立法宗旨无法落实。一、明确会计法律责任是时代的要求财会工作涉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与社会事业越发展,财会工作越重要,作为“反映、监督与控制”财务运行的主体———会计人员责任十分重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法律责任更加突出。
有根据最近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即使在新《会计法》全面实施的今天,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财会基础工作薄弱化的现象仍较普遍存在,甚至有少数会计贪污挪用、严重违法犯罪。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⒈认识误区。
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换的时期,传统观念受到巨大的冲击,这种客观存在的历史必然,引发了一部分人的思想混乱,而财会领域又成了重灾区之一。其认识上的误区主要有二,一是“机遇观”。
这几年财会领域为了尽快与国际接轨,其政策法规和制度安排不断朝着“自主”的方向变化和调整,因而,相当一部分会计认为,抓住这一过渡时期的“机遇”大搞一把无碍,等到规范定型后再循规蹈矩不迟。二是“依附观”。
随着各地企业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别是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财会人员与企业的关系已由过去的半独立型转为依附关系,为“老板”的服务已经到了无所顾忌的程度,因而造假账、偷漏税、提供失真会计信息已成为公开的秘密。⒉素质低下。
诚然,在我国的财会领域确有不少优秀的“内当家”,他们忠于职守,遵纪守法,默默奉献,但也有相当部分“中间者”在“大气候”的影响下,法律意识淡薄,随波逐流,最终走向了拜金主义歧途,成为社会的败类。究其原因,主要是大众心理和个体素质与社会义务相分离的社会认同感从中作祟,政治素质低下,导致以身试法。
二、会计法律责任认识上的误区⒈会计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观念和对法律本身认识上的误区。目前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取得和继续教育方面,《会计法》和财政部发布的相应规章之中都作出了规定,除需具备一定的财会专业知识外,财经法律法规的掌握也被列入了重要内容。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许多会计人员对法律本身的理解熟悉程度令人堪忧。在会计人员之中,许多人对于会计人员的基本职责、业务规范和法律责任方面的知识都非常贫乏,而有些会计人员甚至认为这些问题无关紧要,只要做好“份内之事”,便尽到了职责。
可见《会计法》的普及工作到目前为止不是可以暂告一段落,而是需要进一步推进。从现实层出不穷的违法会计行为的案例中也可以发现,会计人员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这一现象不仅已经严重影响了会计队伍的形象,也严重影响到会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⒉对虚假会计信息认定的认识误区。在追究会计法律责任时,关键性的一步就是要确认会计信息是否属虚假。
而对于虚假会计信息的认定理论上有分歧,有观点认为,应当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而有的观点则认为,应从会计专业角度衡量,因而在认定方式上难以统一。笔者认为在认定时,应先考虑从其行为构成,即从行为是否具有违法性,主观上是否有过错,行为结果的危害程度来加以区分,也就是采用行为目的、行为性质、行为结果三方面结合综合认定的方式。
但在具体认定会计信息是否属虚假时,由于执法、司法人员往往缺少专业知识,单纯由其认定尚有困难,因而可考虑聘请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员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借助专业知识分析判断。⒊单位负责人只对单位重大决策负责的认识误区。
新《会计法》规定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现实中许多单位负责人在认识上还是多把自己定位在企业法人最高决策者的位置上,即只认识到其对本单位的重大决策负有全面责任,而对于会计工作往往认为属于部门工作范畴,应由其机构负责人或主管人员负责,表现在具体方面,单位负责人或是忙于行政管理或是忙于业务经营或是忙于应付大小会议,而疏于对会计工作的管理,使得。
8.求一篇了毕业论文,《怎样做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5000字
1、着力增强会计职业修养,树立崇高的会计职业理想。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自从会计一产生,它就成为经济活动中的一部分,更是经济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会计工作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会计职业也成为人们崇尚的职业之一。会计人员要正确认识会计职业的重要性,自觉增强职业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会计职业理想,把我们所从事的这一职业,不仅看成是维持生计所必须,更要看成是我们的事业,要把会计职业当成我们的事业来经营,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在遇到“两难”时,做到正确抉择,自觉遵守和维护职业道德。
2、着力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爆炸的时期,特别是我国处于不断深化改革,与世界经济逐步融为一体的阶段,会计也正在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各项新制度、新准则以及各种科学管理方法、先进经营理念不断推出和创新。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就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水平,而是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国家和社会总体目标,这是会计职业道德得以存在的前提。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对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学识水平、专业能力,有了这一基础,才谈得上如何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3、着力提高自身的政策法律水平。政策、法规不仅是会计人员执行职业道德的依据和保障,而且是会计职业道德中带有强制性的最基本的部分。
会计工作本身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这都要求会计人员加强会计法规、公司法、证券法、经济法等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政策法律水平和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会计事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履行会计职业道德。 总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正如“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根据其自身特征从宏观、微观即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方主体共同努力,方能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帐、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会计职业道德风尚。
摘要:会计人员作为市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主要职责是对内对外提供各种会计信息,信息质量的高低对于使用者做出合理的决策以及国家的宏观调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有为重要。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顺畅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近年来,事业单位频繁暴露出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其根本原因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以及会计信息失真,如何强化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呢?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涵;问题;成因;对策 一 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解读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是遵守的、体现本职工作要求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各种规范和行为准则,是在会计的具体工作中一种公德的表现,规范和指导各种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各种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贯穿与会计活动的全部过程,体现出新时期对于会计发展的新要求,着眼于人际关系的调整, 以是否合乎情理、善与恶为评价标准,并以社会评价(荣誉)和个人评价(良心)为主要制约手段, 是一种通过将外在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来起作用的非强制性规范。 1.熟悉财经法规、热爱本职工作。
记账、算账、报账只是会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想要保障本单位所有管理和运营活动得以正常运行,所以就必须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财经法律法规,还要在日常工作中遵守和执行下去。热爱本职工作指的是忠于职守,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基础,将一个工作干好、干出成绩首先要必须热爱这个工作, 所以会计人员要以自己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为荣。
会计人员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才能不断努力钻研业务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技能、观念等都能够满足其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还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自觉主动地发挥岗位职责,在自已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2.按原则办事、客观公正。会计人员在处理相关的、务活动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此为准 U来规范自己的工作, 只有这样遵守法规、坚持原则,才能保证对内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是真实的、完整的。
客观公 也是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行为品德, 是职业道德建设的灵魂所在, 会计人员处理经济业务必须以客观发生的事实为依据, 如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公正性。 3.热心服务为本、坚守相关秘密。
会计作为一项系统的管理工作,核算只是一个基本职能,还有监督、预测、决策等诸多职能,所以作为会计人员应该熟悉和掌握本单位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且积极的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一系列会计知识,全心全意的为强化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会计人员还应当保守本单位的相关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领导人同意外,不能将本单位的任何秘密泄露出去。
会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有机会了解到本单位的重要机密,如果不能保守秘密。
9.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应该如何做
“我的论文有了大体结构,基本的数据也都做好了,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材料”,小惠是北京大学
会计系大四的学生,已经顺利通过本校会计系研究生复试。相比于其他专业论文,小惠认为,因为会计专
业的特点是比较注重实证,所以在写论文的时候,不能写得太理论化了,要和具体的案例结合起来。“我们
在写作的过程中会拿出资本市场的数据作支持,来论证我们的观点。作为本科生论文来讲,因为本科生的
学习重点还是对会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会计规范和流程的学习,对创新性的东西涉及比较少,所以,反
映在论文中,还是以对会计知识的梳理为主。如果是研究生就不一样了,经过四年的本科基础教育,他们
已经对会计这门学科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有了自己偏好的领域,所以在学习中会侧重独特性和创新性,
反映在论文写作中,导师会要求他们有自己的东西。当然,我们有些同学从一开始就对会计这门专业很有
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把自己独特的东西作为论文主题,这需要和导师商量决定。”
在对本科生论文的要求上,会计系伍利娜教授认为,对本科生论文做创新性的要求还为时过早。本科
生毕竟还处于基础教育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任务是掌握会计基础知识并为以后的研究打下基础。所以要
求学生能把一个问题说清楚就行,至于是不是新问题不做要求。相比于理论创新,伍教授更推崇论文规范
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是这样。小惠说,写论文最关键的是选题,选题成功了,这篇论文就成功了一
半。但选题的最终确定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短时间内突然就想到了一个好的选题。因为毕竟本
科生的学习还是对流程的学习,只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慢慢地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我的选题是从一
篇文章中发现的,但是没有之前的学习,我也不可能发现原来这篇文章中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在确定一
个选题之后,导师会帮助分析这个想法有没有可行性,可行的话他会进一步指导从哪个角度入手,注意哪
些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个选题不可行,导师会帮助从一些会计专业的热点问题中挑选可行的选题。导师们
经验都是很丰富的,而会计又是个讲究实证的学科,毕业生都是第一次写这么重要的论文,导师的指导肯
定是非常有帮助的。
对于毕业论文是否有存在必要一直有争论,对此,北大采取了多项选择的形式。今年光华学院规定,
对于直接找工作的学生,允许他们从毕业论文、案例分析、实习报告三种形式中任选其一,来完成本科学
习的最后两个学分,也是他们本科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
作为直读硕士,按规定小惠只能通过论文答辩的方式毕业。尽管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可以选案例分析和
实习报告,小惠还是充分肯定了这项规定的积极意义。她说:“这样更符合我们这个学科的特点。因为会计
是一门重实证的学科,有些同学可能觉得积累工作经验更重要,那么他可以选择实习报告这种形式。有的
同学可能还想加深一下专业知识的学习,那么他可以选择论文答辩。这样就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情况
更灵活的选择对自己最有效的毕业方案。当然对于直读硕士来讲,工作经验好像并不是亟需的,理论功底
还需加深,也为以后的研究打好基础,所以院里还是规定我们只能做论文答辩,我觉得这种规定很科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全盘会计职责毕业论文(会计毕业论文范文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