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数题(同余的概念及性质)
用数学语言表达如下:
1. 由已知得
270-15≡186-16≡0 (mod n)
即255≡170≡0 (mod n)
3*5*17≡2*5*17≡0 (mod n)
故n是255和170的公约数,可能是17或85
2.999+2*999+3*999+……+999x999
=999*(1+2+。+999)
=999*999*500
根据同余的可乘性知
若a≡b(mod m),c≡d(mod m),那么ac≡bd(mod m)
999≡11 (mod 13)
500≡6 (mod 13)
故999*999*500≡11*11*6=11*66=11*1=11(mod 13)
余数是11
3. 设这个自然数为n,则
168-5≡518-7≡666-10≡a (mod n)
163≡511≡656≡a (mod n)
故511-163≡656-163≡656-511≡0 (mod n)
即348≡493≡145≡0 (mod n)
12*29≡17*29≡5*29≡0 (mod n)
故n是348,493,145的公约数,n=29
4. 2005-3≡1783-2≡0 (mod n)
即2002≡1781≡0 (mod n)
13*154≡13*137≡0 (mod n) ,(154,137)=1 ),(记号(154,137)表示154与137的最大公约数)
故n是2002,1781的公约数,n=13
5. 因为365≡1 (mod 7)
所以由同余的可乘性,若a≡b(mod m),c≡d(mod m),那么ac≡bd(mod m)知
365^365≡1^365 ≡1(mod 7)
是星期六
6. 因为203≡5(mod 6)
所以由同余的可乘性知
203*203*203*203*……*203≡5*5*。*5≡5*25*25*。*25≡5*1*1*。*1≡5 (mod 6)
最后余下5颗
2.奥数题(同余的概念及性质)
1、n=17 解:由题知,(186-16)能被N整除,即170能被N整除。
也即N是170的因数。把170分解,为2*5*17。
又因为N>16(因为余数为16) 所以N只能是17、34、85中的一个。带入“(270-15)能被N整除”验算,知道N=172、余11 解:数列求和公式得:原式=(500*999)*999.因为999/13余11,上式可以看成是“共有(500*999)个999”,因为每个999都余11,所以一共余了“(500*999)个11”,也是余数的和是500*999*11.对此重复上述步骤,简化为“500*11*11”,继续简化,为6*11*11=726,726/13,算得余11.3、29 解:由题知:(168-5)(518-7)(666-10)三数同余。
根据“如果a、b除以c,余数相同,则(a-b)一定能被c整除”,则容易得出c为294、13 解:(2005-1)=2004与1783同余。同上题,(2004-1783)=221能被N整除。
由于221=13*17,则n只能是13或17中的一个。验证知n=135、星期六 解:因为“两个数的积除以a的余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处以a的余数的积”。
365/7余1,所以365的平方/7=1*1=1.也即不管多少个365相乘,除以7的余数始终是1。所以星期五+1=星期六6、5颗 解:和上题同理。
203/6余5,所以203的2005次方除以6的余数为5的2005次方,也就是25的1002次方乘以5。而25除以6的余数为1,所以(25的1002次方乘以5)除以6的余数是5.======================================================本来想直接说的,太麻烦了。
还是定理好用。PS:这不可能是奥数题吧??。
3.大家告诉我一下奥数题(同余的概念及性质)有点着急了啊,打心底麻
所谓的同余,顾名思义,就是许多的数被一个数d去除,有相同的余数。d数学上的称谓为模。如a=6,b=1,d=5,则我们说a和b是模d同余的。因为他们都有相同的余数1。
数学上的记法为:
a≡ b(mod d)
可以看出当n<d的时候,所有的n都对d同商,比如时钟上的小时数,都小于12,所以小时数都是模12的同商.
对于同余有三种说法都是等价的,分别为:
(1) a和b是模d同余的.
(2) 存在某个整数n,使得a=b+nd .
(3) d整除a-b.
可以通过换算得出上面三个说话都是正确而且是等价的.
同余问题核心口诀
最小公倍数作周期,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
”余同取余:一个数除以4余1,除以5余1,除以6余1”,这个数是60n+1
和同加和:一个数除以4余3,除以5余2,除以6余1”,这个数是60n+7
4.十万火急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一些较复杂的应用题,由于数量关系较隐蔽,学生在解题 时很难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会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运用已有数 学知识,大胆地想象,力求通过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索,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为此应重视各种解题 思路的训练。
一、对应的思路训练 例1:一户农民养鸡240只,平均5只鸡6天要喂饲料4.5千克。 照这样计算这些鸡15天要喂饲料多少千克? 写出题中的条件问题: 5只鸡 6天 4.5千克 240只鸡 15天 ?千克 从上面的对应关系可分析出两种方法: ①用归一法先求出1只鸡1天要喂的饲料,再求240只15 天所需的饲料。
即 4.5÷5÷6*240*15=540(千克) 答:240只鸡15天需饲料540千克。 ②每只鸡平均每天用的饲料是一定的,根据倍数关系, 只要求出240只是5只的几倍和15天是6天的几倍, 这个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4.5*(240÷5)*(15÷6)=540(千克)(答略) 二、数形结合看图分析训练 例2:修路队三天修了一段公路,第一天修40%,第二天修1/2,第三天修2.5千米。这段公路长多少千米 ?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再分析解答:把全段公路看做单位“1”,那么第三天修的2.5千米正好是全段公路的(1-40%-1/2), 它和2.5相对应,所以全段公路长为: 2.5÷(1-40%-1/2)=25(千米)(答略) 例3:有一桶油第一次取出2/5,第二次取出20千克, 桶里还剩28千克油。
全桶油重多少千克? 先分段画图: 附图{图} 把整桶油看作单位“1”, 从图中清楚地看出:后两次取出油的总和,正好是第一次取油后余下的部分, 即(1-2/5),它与(20 +28)相对应。 列式计算:(20+28)÷(1-2/5)=80(千克)(答略) 三、一题多解思路的训练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探索解题思路,可对一道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对比,多角度、多层 次地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4:同学们参加野营活动, 一个同学到负责后勤的老师那里去领碗。老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 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
算一算,这个同学给参加野营活 动的多少人领碗? 解法一:一般解法 把饭碗数看作单位“1”,则菜碗数是1/2,汤碗数是1/3, 总碗数55与(1+1/2+1/3)相对应,根据 除法意义可求出饭碗数。 55÷(1+1/2+1/3)=30(个) 根据题意,人数与饭碗数相同。
(答略) 解法二:方程解法 设有x人参加野营活动,根据题意,饭碗数x个,菜碗数为x/2,汤碗数为x/3,列方程:x+x/2+x/3= 55,解得x=30。(答略) 解法三:按比例分配解法 把饭碗数看作“1”,则 饭碗数∶菜碗数∶汤碗数 =1∶1/2∶1/3=6∶3∶2 饭碗数是55*6/6+3+2=30(个) 人数与碗数相同。
(答略) 此题解法不只限于以上三种,还有其他解法,这里不再赘述。 四、转化性题组训练 有很多应用题题材不同,但数量关系相同,且解法完全一样。
把这样一些应用题排在一起,有利于学生掌 握问题的实质,找出这类题的解题规律。 有下面一组题: (1)一项工程由甲工程队修建需12天,由乙工程队修建需要20 天。
两队共同修建需要多少天? (2)甲从东庄走到西庄需要2小时,乙从西庄走到东庄需要3 小时,如果甲、乙分别从东西庄同时相向出 发,需要经过几小时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童装厂合做一批出口童装,甲厂单独做要20 天完成,乙厂单独做要30天完成。两厂合做 多少天可以完成? (4)有一水池装有甲、乙两个进水管。
单开甲管需6分钟注满,单开乙管需4分钟注满,两管齐开需多少分 钟注满? 分析:(1)设工程总量为单位“1”。 甲每天完成工程的1/12,乙每天完成1/20,甲乙合做一天完成工程的1/12+1/20,完成全工程所需天 数为1÷(1/12+1/20)。
(2)设东庄到西庄的路程为单位“1”。 甲、乙二人的速度分别是1/2和1/3,甲、乙每小时走完全程的(1/2+1/3),两人相遇所需时间是1÷ (1/2+1/3)。
(3)设这批童装的总量为单位“1”。 甲厂每天完成的工作量是1/20,乙厂每天完成1/30,两厂合做一天就完成总量的(1/20+1/30),完 成工作后所需天数为1÷(1/20+1/30)。
(4)设水池的容积为单位“1”。根据题意,甲管每分可注水1/6,乙管每分可注水1/4,甲、乙两管齐 开每分钟可注(1/6+1/4),注满所需的时间是1÷(1/6+1/4)。
通过以上的类比训练,可使学生弄清工程问题、相遇问题、工作问题、水管问题。虽然题材不同,但它们 数量关系相同。
这就使知识间的联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
5.同余定理内容
同余公式也有许多我们常见的定律,比如相等律,结合律,交换律,传递律….如下面的表示:1)a≡a(mod d)2)a≡b(mod d)→b≡a(mod d)3)(a≡b(mod d),b≡c(mod d))→a≡c(mod d)如果a≡x(mod d),b≡m(mod d),则4)a+b≡x+m (mod d)其中 a≡x (mod d),b≡m(mod d)5)a-b≡x-m (mod d)其中 a≡x (mod d),b≡m (mod d)6)a*b≡x*m (mod d )其中a≡x (mod d),b≡m (mod d)7)a≡b(mod d)则a-b整除d我们可以用一个圆上的点来表示具有相同余数的数。
比如钟的盘面上的1点时数,表示所有余数为1的数。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同余的性质毕业论文(奥数题同余的概念及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