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那个朋友给我找一个农业方面毕业论文的范本
摘要: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做到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让农村的“三个文明”共同发展,最终变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关键字:新农村 新产业 新村镇 新农民 新组织 新风尚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
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
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今后我国农村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
1、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不仅仅是一个村镇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村民发展的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建设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包括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交通、人民生活、社会治安和社会保障等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动态概念。
从发展阶段上看,我国早在建国初期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一次引起普遍关注,相比而言,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农村应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从不同区域来看,由于现实发展水平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在新农村建设中不可能有统一的标准和模式。
结合一些地区近年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代表们认为,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应体现“六个新”,即新的生产力和收入水平、新的农村居住环境、新的农村社会保障、新的农村文化教育、新的农村道德规范、新的农村村容村貌,也就是生产发展、经济繁荣、收入增加、生活安康、设施改善、环境整洁、生态良好、社会文明的农村。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2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
1.3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1.4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
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
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急求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 毕业论文
(1)企业信息资源建设研究 (2)企业信息化实施成败思考 (3)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4)信息管理专业人员的职业特征、素质及知识结构研究 (5)关于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 (6)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 (7)论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的关系 (8)网络营销的若干问题研究 (9)关于定量信息加工拓展问题研究 (10)论信息在企业内外的有效传递 (11)网络时代下社会变革与发展趋势研究 (12)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相互关系研究 (13)论管理的过程就是信息处理与交换的过程 (14)论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 (15)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障碍研究 (16)社会或企业信息交流障碍及对策研究 (17)现代企业知识管理支撑体系构建研究 (18)现代企业IT战略基本构架研究 (19)论ERP与电子商务整合的必要性 (20) 关于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1)电子商务与企业内信息系统整合研究 (22)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23)信息系统与企业流程再造研究 (24)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 (25)论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若干问题 (26)关于信息化综合评价体系及其方法的研究 (27)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指标及综合评价 (28)企业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
3.帮我找一篇 “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方面的论文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高新技术, 它正推动着全球经济朝着以计算机及信息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方向发展。
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国农业开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信息技术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农业各个领域,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 同信息打交道,以扩展人类信息器官的功能的技术。
它集通信( C om m unication)、计算机( C om puter) 和控制( C ontrol) 技术于一体, 国外又称之为“3C ”技术, 其内容包括信息接受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信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四大内容中, 信息传递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是整个信息技术的核心,而信息接受技术、信息控制技术是核心与外部世界的接口,四者构成一个完整的功能体系, 并与人的信息器官及其功能系统相对应。
其内容互相综合, 已形成多项应用开发技术, 如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它们渗透到农业的各个方面, 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二、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主要应用(一)对农情的监测。
农情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耕地的变化、粮棉作物的面积、长势、灾害与产量。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已应用于国家和全球尺度的农情监测。
1、自然灾害监测。在G IS 技术支持下, 可实现对遥感获取的灾情信息与地面现实信息的有机结合, 进行干旱、洪涝、森林灾情、雪灾、水土侵蚀、病虫害等方面的动态监测。
由于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有关信息, 已广泛应用于信息采集和信息处理, 实现灾前预警、灾情监控、灾后评估。目前我国主要用于洪灾、作物病虫灾害、旱灾、土地荒芜沙化监测、森林火灾等。
2、农业估产及生长动态监测。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在四个方面, 即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农业专家系统、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及作物遥感估产。
作物生长模拟是利用专业知识和数学模型, 通过计算机分析模拟作物生长过程, 协助解决多样化和不确定问题, 作物估产(含生长势监测)历来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农业情报。美国于1975- 1979 年完成了大面积作物清查试验(LA C I 计划), 并在国内推行以Landsat的T M 资料为基础的面积框图抽样遥感估产取得成功。
我国于1983- 1985 年就应用Landsat资料进行了小麦遥感综合测产研究。专家系统是以知识为基础, 在特定问题领域内能像人类专家那样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计算机系统。
我国自80 年代开始, 已研制出近40 种专家系统, 如砂礓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 水稻主要病虫害诊治专家系统, 小麦、玉米、桑蚕品种选育专家系统, 农业气象专家系统等。农业生产实时控制系统主要用于灌溉, 耕耘作业, 果实收获, 畜牧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农产品加工自动化控制及农业生产工厂化。
我国还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研制出耕地变化监测系统, 棉花种植面积遥感调查系统, 作物产量气候分析预报系统, 作物短、中、长期预报模型, 小麦、水稻遥感估产信息系统等。这些成果的实用化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
3、农业环境监测。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类对资源的掠夺式的开发, 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影响了农业生产。
信息技术快速查清各类农业资源及其分布, 了解和掌握环境状况; 对有限的农业资源及环境变化进行有效监测; 预测各种措施对农业资源及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 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二)农产品质量检测。
我国加入W T O 后, 农产品面临着国际化竞争, 农产品能否进入国际市场, 取决于产品品质的好坏, 因此, 农产品品质的检测就显得非常重要。1995 年美国成功研制出M erling 高速高频计算机视觉水果分级系统, 用于苹果、梨、桃等的水果的分等定级和品质监测。
我国农业工作者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致力于产品品质检测系统的研究, 这些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能够及时地检测产品品质质量指标, 分析模拟品质好坏。生产者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地控制或调整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 避免化肥和农药的不必要施用而造成在产品中的残留, 影响产品品质。
(三)农地分等和土壤养分管理。农用地分等定级是对决定土壤生产力的内在属性和影响土壤生产力的外部环境条件进行综合评价, 用量化指标确定土地质量等级, 为制定有关农业政策、综合治理中、低土壤, 建立高产稳产田、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G IS 强大的空间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制图功能为完成农用地分等提供了技术支持。(四)在管理和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我国正在抓紧建设国家公用数字通信网, 国家公用经济信息基干通信网等国家信息国道的建设, 全面实施" 金" 字工程。国家农业信息网络已具规模, 信息扶贫致富工程正在实施, 农业部自1994 年开始,在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基础上, 逐步开发农产品产销信息系统网络, 这些网络的建成将改变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
4.求一篇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 2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 21.1.1、过程论 21.1.2、技术论 31.1.3、生产方式论 31.1.4、综合论 3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3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43.1、农村体制性障碍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53.1.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53.1.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53.2、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53.2.1、生产手段落后 53.2.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63.2.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63.2.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 63.3、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 73.3.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73.3.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73.3.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7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84.1、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84.2、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相应对策 8结束语 9【参 考 文 献 】 10Abstract 11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及对策[摘要] 农业现代化问题是实现中国全面小康目标和本世纪中叶四个现代化的最迫切、最困难的问题。
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仍受到复杂而多变因素的制约而发展缓慢。
因而,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农业发展体制、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组织系统、农业投入机制、农业发展政策等方面创新,以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从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障碍因素 对策农业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向现代化迈进的国家必须解决的问题。
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到80年代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中间经历了人民公社化的严重挫折,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经过艰苦的探索一步步走到现在这样一个新的格局,其经历、蕴涵的多方面的经验教训,极为丰富,有助于我们明得失、辨是非,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现代化之路。今天,围绕这个问题对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行经济学思考,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含义的界定1.1、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对于农业现代化概念的界定,虽然过去已有不少,但研究者们还是从新时期的视角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1.1.1、过程论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有人描述,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也可能没有终点,因而也就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目标。1.1.2、技术论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
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1.1.3、生产方式论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
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1.1.4、综合论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仁。
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一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1949年一1952年,全国实行土地改革,在农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耕者有其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
粮食增长了44.8%,棉花增长1.39倍,农民收人增长30%,农民生活明显改善。川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1953年一1957年的农业政策主要是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由于操之过急,把本来计划用12年完成的农业合作化,在1956年就突击完成了。
其结果虽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但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过,总的说来,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粮食年递增3.5%,棉花年递增4.7%,肉类年递增3.3%,农民收人年递增5.4%,农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第二阶段(1958年一1966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9年一1961年)为农业衰败倒退的阶段。
5.寻求一篇关于农村农业方面的论文
范文题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来自 知网 作者:熊春林 摘要: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化程度、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农村和农业不可避免地被席卷入这场空前规模的信息化浪潮中.对此,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上.加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对于促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如何提高农民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满意度为目标,依据公共服务理论、信息化理论、能力理论、系统理论等理论,界定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相关概念,全面分析与探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与其形成基础、形成机制之间的内在关系.建立AHP-CSI和CSI-Logistic研究模型,以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湖南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应用层次分析方法(AHP),从服务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社会环境、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7方面构建了25个评价指标,实证分析湖南省14市(州)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情况;运用CSI-Logistic研究模型,对湖南四个示范区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和回归分析;运用AHP-CSI研究模型对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结果与农民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从基础设施、服务队伍、信息资源、运行机制等4个方面分析美、英、德、日、韩、印度等国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概况,把握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发展的趋势,总结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的经验.最后,本文根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形成评价和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农民满意度评价,借鉴国外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经验,从彰显农民为本、加强基础建设、完善发展机制、健全绩效评价等方面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策略.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的评价与建设既要关注服务本身更要关注农民满意度.(2)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有明显提高但仍较弱.(3)政府和市场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作用因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变化而变化.(4)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需要政府与农民上下联动、外部推动与农民自动有机结合.展开 关键词: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农民满意度;层次分析法;Logistic回归分析(学术堂提供更多内容)。
6.农业论文
糯玉米(Zeamays L。
ceratian Kulesh)de胚乳淀粉主要为支链淀粉,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玉米高3%~6%,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均较高。糯玉米淀粉在淀粉水解酶de作用下消化率可达85%,而普通玉米淀粉de消化率仅为69%,以糯玉米为主要原料de加工业开展疾速。
同时糯玉米具有良好de口感,皮薄渣少,粘软细腻,有壹定de甜味和幽香,特别适于鲜食。近年来,随着市场de开展和人们生死水平de不时进步,糯玉米越来越遭到人们de喜欢,无论shi沿海地域还shi内陆地域,糯玉米消费运营都在疾速开展。
西星白糯13号shi由山东登海种业选育de集高产、稳产、优质、广适于壹身de鲜食、加工兼用型糯玉米新种类,2006年经过国度农作物种类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面积不时扩展。 以其为实验资料,研讨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de影响,明白以鲜食和加工为不同目dede最佳种植密度,进步种植效益,为大面积栽培提供科学根据。
1资料与办法 1。1实验地根本状况 实验设在盐城市新洋农业实验站内,土壤为砂质壤土,肥力中等,排灌便当,前茬为大麦,2007年5月30日播种。
1。2实验资料及办法 实验资料为天津市农作物所选育de糯玉米新种类西星白糯13号,实验采用单要素处置,设5个密度,分别为3。
75万株/hm2、4。50万株/hm2、5。
25万株/hm2、6。00万株/hm2、6。
75万株/hm2,小区面积20m2,行长6。 6m,每小区5行,行距0。
6m(依据种植密度调理株距),随机区组排列,3次反复。 1。
3田间管理 精密整地,叁墒配套,播前用过磷酸钙600kg/hm2、腐熟棉饼1 500kg/hm2、尿素150kg/hm2作种肥。播后苗前用宣化乙阿做土壤处置,防除杂草。
2叶间苗,4叶定苗。拔节期追施尿素300kg/hm2,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0kg/hm2,适时采收。
其他管理同当地玉米消费。 2结果与剖析 2。
1密度对鲜果穗de影响 从表1能够看出,随着密度de增加,果穗长度不时降低,秃尖不时增长,双穗株率、合格果穗率、优质果穗率都逐步降低,产量先增后减,最高产量呈现在密度6。 00万株/hm2上。
虽然在低密度条件下,植株间竞争小,生长空间较大,有利于个体发育,双穗率、成穗率、优质果穗率都较高;但由于整体密度小,果穗数量少而招致总产量不高。随着密度de增加,单株产量固然降落。
但由于总体果穗数量de增加而使产量不时增加。 但当密度超越6。
00万株/hm2时,群体产量增加速度曾经低于个体产量降低之和,表现出总产量也开端降低。因而,单纯从产量角度思索,西星白糯13号最佳栽培密度为6。
00万株/hm2。 2。
2密度对种植效益de影响 当西星白糯13号以采收籽粒为种植目de时,效益上下完整取决于产量上下。 因而,产量最高时de密度即为最适密度,效益也最高。
本实验固然只对鲜穗停止产量测评,但同壹种类干籽粒产量上下与鲜穗产量shi相壹致de,所以适合种植密度为6。00~6。
75万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
当西星白糯13号以鲜穗上市时,论文网AB。 。
bcd效益好坏并不完整取决于产量上下,还要看果穗大小,以当年本地鲜玉米价钱为例,优质果穗价钱最高为3。0元/kg,合格果穗2。
6元/kg,其他果穗只要2。0元/kg。
以此为参照,不同密度条件下西星白糯13号种植效益如表2。从表2能够看出,优质果穗效益在4。
50万株/hm2和5。25万株/hm2时较高,当密度超越5。
25万株/hm2时疾速降落,而合格果穗和其他果穗效益在实验密度范围内都shi随着密度de增加而增加,总体效益最好deshi5。25万株/hm2,其次为6。
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
因而,当西星白糯13号以鲜穗上市时,适合密度为4。50~6。
00万株/hm2,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3结论 由于本实验只对西星白糯13号停止了研讨,不同种类因种性不同,适合密度也不同。但无论什么糯玉米种类,由于种植目dede不同,同壹种类适合de栽培密度不同。
以籽粒为收获目de时,产量上下shi权衡效益de主要根据,产量越高效益越高,西星白糯1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
而以鲜果穗为收获目de时,并非产量越高效益越好,效益上下同时受产量和果穗大小de双重影响。因而,要统筹产量和果穗大小。
总体而言,壹定密度范围内,密度越低,产量越低,但果穗越大,密度越高,产量越高;而果穗越小,最佳种植密度shi产量和果穗大小最谐和时de密度,此时种植效益最高,西星白糯1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株/hm2。
7.跪求 关于计算机方面的 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
PowerBuilder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开发软件将教师信息管理纳入计算机信息化管理,避免以往管理造成的一系列弊端。
基于Powerbuilder 10.0平台,设计各个管理模块,对相应的教师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并开发对应数据库。当进入相应的模块后,可以对模块所管的信息进行修改、增减、查询等操作。
这样就提高了管理水平。关键词:PowerBuilder教师信息信息化管理1用户界面设计1.1概述PowerBuilder是一种独立于数据库的可视化开发工具,通过内置的数据库专用接口或ODBC可以访问多种大型数据库。
将PowerBuilder开发的应用程序移植到不同的平台,无需修改或进行极小的修改,能不同环境和软、硬件配置,利于应用系统的推广和利用。同时PowerBuilder具有开放的体系结构、高速的集成开发环境、强大的数据窗口技术、灵活的用户界面,因此我们选择PowerBuilder的窗口画板、菜单画板和数据窗口画板进行设计。
在界面设计时充分利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和事件驱动的设计方法,注重用户操作的方便性和实用性,通过直观的提示尽量减少用户的输入错误,同时避免代码的重复编写。该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整个包括多个工作模块及每个模块自有的输入、查询、报表和打印窗口等,且保持了较为一致的风格。1.2基本数据输入界面教师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各个教师的基本信息和状态信息。
基本信息在整个系统中没有变化,状态信息涉及教师的校内调动、离职等信息,因此相对变化较大,需要及时进行数据的修改和维护。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够尽快掌握系统操作,该系统采用风格一致的输入界面。
仅仅根据教师不同院系的特定性质做微小调整。1.3数据查询界面如果查询的对象是单个教师,可以按照教师的职称、名字、院系等分别进行单独查询或者几个条件组合查询。
界面设计时根据不同对象的查询要求设计了风格一致的查询界面。由于查询涉及的项目较多,因此大多数采用网格显示的方法,允许用户调整显示项目在屏幕上的显示顺序,然后打印。
1.4数据界面设计按照不同的查询条件得到数据后,可以生成独立的Excel报表。为了灵活的生成报表,允许用户动态加入报表数目。
同时,将报表生成和查询工作合成,方便了用户查询和生成数据报表。1.5打印界面设计数据清单需要打印,而打印界面是一个较为独立的界面,既要结合打印目标的实际情况,又要和Windows打印风格保持一致。
因此,在参照Office打印风格的基础上,该系统设计了类似的统一打印模块,在模块中完成纸张调节、打印机设置、打印预览等功能。1.6 PowerBuilder界面设计在PowerBuilder的程序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是对数据窗口的运用。
数据窗口一方面为编程人员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库接口,另一方面向终端用户提供视觉显示。PowerBuilder设计系统窗口的设计最终往往归结于如何合理使用数据窗口、如何组合数据窗口以及数据窗口的排列问题上。
PowerBuilder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众多的数据窗口类型供选择,本系统中较多的使用了Freeform和Grid风格的窗口。2数据正确性的维护系统的基本数据是各院教师的信息。
而信息是系统运作的基础,记录了系统的动态运行,院系教师人数变化是又信息综合得到的,因此,系统维护的重点是信息数据的维护,使其能正确反应教师动态变化,保证学院实际人数和统计数一致。比如,某教师从电子信息学院调任机械学院,则电子学院关于这个教师的信息转到机械学院,且相应的序号也作出新的变化。
这就需要对系统的数据进行修改和维护,从而建立更新后的数据库。3数据与Excel之间的互相调用PowerBuilder支持OLE(Obji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即对象链接与嵌入。
OLE自动化技术使得用户不仅能操作自己的应用程序里的对象,而且能操作系统上的其他程序中的对象,如:Microsoft程序和Internet Explore。OLE的引用使软件应用程序不仅可以传送数据,还可以对其他应用程序所提供的链接与嵌入对象进行访问和操作。
PowerBuilder10.0相比以前的版本,一个最大优点是与Excel、Word之间的数据互相调用更为便捷。我们可以使用Import将Excel数据表中的数据导入到当前的PowerBuilder的DW窗口,并保存到数据库;也可以使用Export将PowerBuilder的DW窗口中的数据另存为Excel表格。
这样做可以方便使用者进行数据交换,如院系调整后,需要进行数据维护;或需要向学院上级部门提供数据清单时,相应的代码如下:OLEObject Excel ServerLong excelokString str_savenameExcelServer=CREATE OLEObjiectExcelOK=ExcelServer.ConnectToNewObjec“t(excel.application”)If excelok<0 thenMessageboxReturn falseElseExcelServer.Workbooks.Open(str_filename)Str_savename=”E:\zc_sb.xls” Excelserver.activeworkbook.saveas(str_savename,3)Excelserver.displayalerts=falseExcelServer.quit()ExcelServer.DisconnectObject()DESTROY ExcelServerDw_1.ImportFile(str_savename)Filedelete(str_savename)Return trueEnd if4数据库设计4.1数据字典教师信息:姓名、职称、入职日期、专业、工作类型。权限信息:用户名、密码。
4.2数据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农业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论文(那个朋友给我找一个农业方面毕业论文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