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梵高的论文(最好从梵高与社会的角度)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 荷兰画家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伦勃朗等人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并受到东方艺术,特别是日本版画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创作出许多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作品,表现了他心中的苦闷、哀伤、同情和希望,至今饮誉世界。
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他是后印象派的三大巨匠之一。
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
而在西方画家中,从精神上给他更大的影响的则是伦勃郎、杜米埃和米莱(Millet)。 梵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
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他的这种过分认真的牺牲精神引起了教会的不安,终于把他撤了职。
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
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在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向日葵》就是在阳光明媚灿烂的法国南部所作的。画家像闪烁着熊熊的火焰,满怀炽热的激情令运动感的和仿佛旋转不停的笔触是那样粗厚有力,色彩的对比也是单纯强烈的。
然而,在这种粗厚和单纯中却又充满了智慧和灵气。观者在观看此画时,无不为那激动人心的画面效果而感应,心灵为之震颤,激情也喷薄而出,无不跃跃欲试,共同融入到梵高丰富的主观感情中去。
总之,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不仅仅是植物,而是带有原始冲动和热情的生命体。 他的作品如此美丽、有深度。
看似幼稚不规范如孩童描画的线条可见梵高有着不老的童心和不安分的创作欲,苍劲有力而有多变瓢泼的笔速让人感到他内心无比疯狂、热烈,好像冰山下已在画中爆发的火种。
是的,梵高的画总是充满灵气的! 看着梵高一幅幅绝世作品,真令人叹为观止,我想起以前对他和他的画的亵渎,羞愧万分。同时,我想到了梵高穷苦悲惨的一生,他不仅是个名副其实的穷光蛋,而且还患有精神病。
1888年,他在与好朋友高更激动争论艺术的思想时,第一次精神病发作,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毅然割下自己的耳朵。1889年,他被送进圣雷米精神病院。
1890年7月27日,他有因精神病发作,在法国兹河畔的欧韦自杀,两天后不治身亡,上帝是公平的,天才必须饱受磨难,几经沧桑。正如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他们都不是正常人,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不及正常人,是弱智的。
奇才凡高同样也不正常。上帝是不公平的,赋予凡高天才的能力,却不让他人生完美,哪怕是普通人的生活。
凡高的画是用他全身心的感受,用他的生命来画的,他的画有不少颜色深沉,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悲惨生活的感受。看着看着,想着想着,我的眼睛变成了潮湿的土地。
凡高那么有才华,为什么当时社会的人们盲目得看不见先驱艺术的明灯,为什么梵高的命运如此悲惨。生前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逝后人们却竞相高价拍卖,一幅《向日葵》居然卖2250英镑,是那时代最昂贵的画;后来《加歇医生俏像》竟卖8250万美元天价。
可惜,这一切梵高永远不会知道。
《悲惨的自画像》是他对现实生活的不适应,感到寂寞、伤感。《有乌鸦的麦田》告诉我们他带着悲伤离去,飞到天堂,也许那里才是他真正的天堂呀。
2.梵高 "星空" 赏析 1500字论文,可适当添加对梵高的介绍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
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
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
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
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
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
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
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
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
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
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
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
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
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梵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记得一句关于梵高的话:“灿烂到极致不是黯淡就是死亡,所以梵高也只能,毁灭了自己。”
3.梵高作品给我的启迪 论文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他直接影响了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肖像。
[对于神的信念] 我们一生之中有个时期,会觉得自己的所作所为好象都是错误,而且对于所有的事物都不感兴趣。所谓万念俱灰,情思枯槁。
我觉得这好像具有几分真理,你以为这分感情应该早日扬弃吗?我怀疑这也许是,叫我们深信在心中,而很快地等着好结果的一种“对于神的憧憬”心理。 一个人很合群地夹杂在庸俗的人群中时,往往会觉得自己跟大家并无两样,但终于有一日,他会达到牢固的自我谛念的境地。
他能很成功地培养自己的信念,那信念又会适当地支配他,使他能向更高更善的境地继续进步。我看耶酥也是这样。
[对于人生的信念] 我们的人生是一种可怕的现象,然而我们又不停在被不知情的东西驱使着。一切的事物都不能改变他的存在式样。
任我们将它解释为或明或暗,终究无法改变它的性质。这个谜题使我夜里在床上不眠不休地思考,在比斯山暴风雨中,或在黄昏忧郁的微光中,也曾做过深长的冥想。
三十岁这把年纪,对活动中的人是属于一种安定初期,也是充满活力的青春时期。同时也可以说是过了人生的一段时间,开始感觉逝者不复回的愁意的时候。
我觉得这种寂寞感,绝不是无谓的感伤。我不再期望明知在这一生中无法获得的各种幸福。
我愈加深的理解:这一生不过是一种播种时期,收获是要在下一次人生作的。这种见解大概是使我对于世上的俗念漠不关心的原因。
我曾经想过自己能否成为思想家,最近已经很明白这不是自己的天职。我常抱着一种谬见——觉得对什么事情都要以哲学式想法去考虑的人,并非普通实际的人,而是一种无用的梦想家,(然而这种谬见在社会上常受很深的尊敬)这个谬见常害我无法把握事情的要领,焦急得自敲脑袋。
但是以后我才了解,思想和行动并非互相排斥的东西。我坦白说,假如我能够一边思想一边绘画的话,那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我办不到,何况我的人生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多画这一点上。
我希望自己走到人生的终点时,以最深的爱和静静的留恋,回味自己的人生,还带着“啊!我还想画那样的画!”的一番离情别绪,永别人世。 [艺术家的命运] 人跟自然的格斗不是简单的事情。
我虽然无法知道自己未来的成败,但唯一确实的就是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你也许想说我不会成功,我不在乎,不管成功或者失败,一个人总是在感情和行为之中生活着,无法脱离。
我还认为这成功和失败,事实上非常近似,几乎似人难以辨别。假如空白的画布,笑你没有精神的时候,跑上去提起笔大胆地画下去。
空白的画布好象会对着画家说:你什么都不懂。你们不知道那空白画布多么会使人失去斗志,许多画家很怕空白的画布,可是一方面空白的画布是怕毅然面对画布的真热情的画家的。
艺术家都知道自己好比是被绑在旧马车的马,他们在心里羡慕那些能在太阳下的牧场里大吃青草,也能到河里喝水洗澡逍遥自在的马,这是艺术家的心病。不知是谁将如此的生活形容成“被死与不死不断威胁的状态”。
我所拉的马车一定会帮助我所不认识的人们,因此我们相信将来的新艺术以及新艺术家的出现,大概不至于使我们失望吧。 [对于死的看法] 我刚刚用水彩画好的田园中的古塔,今天已经被人拆毁,这不是诸行无常的一端吗?我常想表现农人们个个老朽以后,怎样地安息在他们千古的园地上,我常想向大家说明,人的死和葬礼,多么像秋天落叶那么简单的事——死者只要五尺之地,然而在这些土堆上只要一个十字架一插便了事。
我还想说出,农人们的生与死是何等的永恒不变,那正如在墓地上生长的花草一样,春来萌芽,秋来凋谢,因循着天地不变的规律。现在我们的所见所闻不知是否为人生的全体,在我们死后,从彼岸往回看时,是否只能看到一个半球?这不是永恒的谜题吗?不管怎样,我总认为一个画家即使死后也能借着自己的作品向后来的新时代谈论自己的见解。
画家的使命是否只限于此,还是有其他更高的意义?我无法作答。我想画家的一生当中,死还不能算是最苦的事,但对于死,我实在一点都不懂。
夜里仰望星星,会使我陷入如同看地图梦异乡那样的梦幻,不知何故,我总觉得,天空中的光点,好象法国地图上表示城镇的黑点一样,使人觉得难以接近,我想只要坐上火车,变可到达塔拉斯根或鲁安的话,我们在死后也应该可以到达星星上面。在这些五里雾中的推理里面,有一件不容怀疑的事——“我们在生前无法登天如同在死后不能再乘之道理。”
所以我认为,使世上人类永眠的各种疾病是到达天堂的一种交通手段。我们老朽以后,悄然死去,这是我们徒步登天的机会。
4.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梵高写一片论文怎么写
梵高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时,创作了他最为世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向日葵》。
画中十来束向日葵简单地插在花瓶里,呈现出令人动人心弦的灿烂,象征着一个个带有原始冲动张力的生命体。梵高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在浮雕上拍上黏土,而其明亮的色调又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
从色彩学上来说,黄色具有轻盈、明亮、大胆和外向的特点,象征着和平与宁静,传递着阳光、活力与喜悦的信息。在梵高看来,黄色代表着太阳,阳光象征着爱情。
所以,这幅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向日葵》,就如梵高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的确,梵高以无穷的激情热爱着生活,他认为生活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心理学家曾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象征着明亮,可使人兴高彩烈,充满喜悦之情。
这是因为黄色是所有颜色中反光最强的,由此它具有激励,增强活力的作用。黄色和快乐相关,可以有轻泻和利尿作用.黄色还能刺激大脑,肝脏和脾脏。
黄色在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肾脏和肝脏功能异常,便秘,眼和喉发炎,阳痿时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橙色也象征着繁荣与骄傲,是力量、智慧、震撼、光辉、知识的化身。
由此,橙色一向被奉成神圣的颜色(如黄金, 皇冠等) 。这是因为橙色可以催化血液循环,在肾病、胆结石、疝和阑尾炎的治疗中有显著作用。
橙色还可以增加免疫力、性能力、脉搏,有助于治疗所有消化系统疾病、胸和肾方面的疾病以及刺激产后泌乳量的分泌。由此, 梵高喜欢黄色,竟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含义。
5.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梵高写一片论文怎么写
梵高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时,创作了他最为世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向日葵》。
画中十来束向日葵简单地插在花瓶里,呈现出令人动人心弦的灿烂,象征着一个个带有原始冲动张力的生命体。梵高还以重涂的笔触施色,好似在浮雕上拍上黏土,而其明亮的色调又给人一种阳光明媚的感觉。
从色彩学上来说,黄色具有轻盈、明亮、大胆和外向的特点,象征着和平与宁静,传递着阳光、活力与喜悦的信息。在梵高看来,黄色代表着太阳,阳光象征着爱情。
所以,这幅具有强烈生命力的《向日葵》,就如梵高内心火热感情的写照。的确,梵高以无穷的激情热爱着生活,他认为生活充满了阳光与希望。
心理学家曾对颜色与人的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色象征着明亮,可使人兴高彩烈,充满喜悦之情。
这是因为黄色是所有颜色中反光最强的,由此它具有激励,增强活力的作用。黄色和快乐相关,可以有轻泻和利尿作用.黄色还能刺激大脑,肝脏和脾脏。
黄色在治疗糖尿病,消化不良,肾脏和肝脏功能异常,便秘,眼和喉发炎,阳痿时具有很好的效果。此外,橙色也象征着繁荣与骄傲,是力量、智慧、震撼、光辉、知识的化身。
由此,橙色一向被奉成神圣的颜色(如黄金, 皇冠等) 。这是因为橙色可以催化血液循环,在肾病、胆结石、疝和阑尾炎的治疗中有显著作用。
橙色还可以增加免疫力、性能力、脉搏,有助于治疗所有消化系统疾病、胸和肾方面的疾病以及刺激产后泌乳量的分泌。由此, 梵高喜欢黄色,竟有着丰富的心理学含义。
6.求“凡高的艺术成就及代表作品” 论文 1500字左右
文森特·凡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年)出生于荷兰赞德特镇一个新教牧师之家,24岁之前,曾在海牙、伦敦、巴黎等地的古匹尔画店当店员。
后来成为传教士,在比利时西南部的博里纳日矿区传教,由于同情和支持穷苦矿工的要求而被解职。在度过了一段极度失望和贫困的生活后,他决定在艺术的探求中完成自我的解脱。
1880年以后,他到处求学,向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求教,向荷兰风景画家安东·莫夫学g,但最后还是决定自学。他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按自己的认识表现世界。
在1886年以前,他的作品还都处于探索的时期,代表作有《吃土豆的人》、《纺织工》等。1886年凡·高随他担任古匹尔画店高级职员的弟弟来到巴黎,结识了图鲁兹一劳特累克、高更、毕沙罗、修拉和塞尚,并参加印象主义画家们的集会。
从而使艺术眼界大为开阔, 开始以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方法作画,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1888年2月,他同高更结伴同行,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写生作画,长达一年之久。
这是他艺术风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时期,南国的强烈阳光和阳光照耀下的市镇、田野、花朵t河流、农舍和教堂,使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高喊: “明亮一些,再明亮一些!” 他和高更这时已经同印象主义的观点发生分歧,却同时对表现主义或者象征主义发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曾经有过建立“南方印象主义”或者“印象主义分离派”的打算。
后来因为2人的关系恶化,高更离去,凡·高在发生割下自己耳朵的事件之后精神逐渐分裂。因此,他们没有结成任何团体。
1890年,经过圣雷米的德莫索尔精神病院的长期住院治疗,病势稍有好转后,凡·高回到巴黎,住在瓦兹河畔的奥韦尔,接受伽塞医生的专门治疗,并勤奋作画,作有《伽塞医生肖象》、《奥韦尔的教堂》等。但是,在1890年10月27日,在同伽塞医生发生争吵之后,突然开枪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凡高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直到去也之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这些作品中作者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这样的艺术对20世纪表现主义影响甚深,特别是苏丁和德国表现派画家,从凡·高的作品中吸取了不少重要的原则。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但是,当他还活着的时候,一共只卖出过1幅画。 作品“ 向日葵 ”1888年2月,已35岁的凡高从巴黎来到阿尔,来到这座法国南部小城寻找他的阳光,他的麦田,他的向日葵。
凡高创作了大量描绘向日葵的作品 , 他说:“向日葵称得上是我的东西。”这幅(见纪念凡高之一的 向日葵 )是其中最著名的,现藏于伦敦国家画廊。
在伦敦拍卖会上,凡高的一幅"向日葵"( 是这幅静物:瓶中的15朵向日葵 )以3990万美元的天价被日本人买走,这个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时间,1987年03月30日,"向日葵"卖了3990万美元; 后来, 1987年11月11日,"鸢尾花" 卖了5300万美元; 后来,1990年05月15日,"加歇医生像" 卖了8250万美元.这是艺术品拍卖的最高价了! 后来, 1998年11月19日,凡高的一幅 没有胡子的自画像 以7150万美元卖出。 “ 鸢尾花 ”于1889年5月完成。
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喜欢画这种植物。 1892年,唐基(凡高的朋友)以300法郎的价格将这幅画卖给了评论家奥克塔夫·米尔博--凡高最早的赏识者之一。
这幅画像许多其他的凡高的画一样,在他死后不断地买卖。 1987年11月11日,在拍卖会上,有人叫出了5300万美元的天价。
“ 星月夜 ”1889年5月8日,凡高来到离阿尔25公里的圣雷米,在精神病院治疗.他是自愿的,那时,医生允许他白天外出写生.这幅画中的村庄就是圣雷米。6月,也就是他住院一个月后,画了这幅画。
据说这幅画是凡高凭记忆和想象所作。现存于纽约现代艺术馆。
“ 奥维尔教堂 ”1890年6月,凡高在奥维尔一边接受加歇医生的治疗,一边进行创作,这幅画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他所描绘的是奥维尔当地最主要的教堂,建筑是12,13世纪的,融合了罗马式与哥特式的风格.直到今天,他仍然矗立在那里,在它旁边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印着的就是这幅“奥维尔教堂”。 1个多月后,凡高自杀了…… “ 麦田上的乌鸦 ”“在瓦兹河上的奥维尔镇周围的乡下,农田一望无边,起伏不平,每逢收获时节便诱来大群乌鸦,这片农田迷住了凡高.他的精神状况尽管日益恶化,可他仍然奋不顾身的工作……” 1890年5月17日,凡高来到离巴黎不远的奥维尔继续治疗.他结识了热爱艺术的医生加歇.凡高住在一家咖啡馆楼上.开始时他的心情颇为不错,也与人关系融洽.可是没多久,"忧伤和郁闷又重新占据了他那敏感的心"他画了"麦田上的乌鸦"。
7.求
凡高和丢勒、伦伯朗一样,在画史上以自画像著称。
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三张关于他的清晰相片,而且都是21岁之前的。然而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
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
《戴黑边帽的自画像》完成于 凡高和丢勒、伦伯朗一样,在画史上以自画像著称。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三张关于他的清晰相片,而且都是21岁之前的。
然而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
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 《戴黑边帽的自画像》完成于1886年初,是他忧郁系列的一部分。
这一时期, 他开始挨饿,还要接受梅毒病的治疗,并且拔了十颗牙,这最终使他蓄起了胡子以掩饰缺齿的尴尬并正好为口音中的"hissing"声找到了借口。"我仍然必须去承受很多,尤其是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比如容貌、说话的声音以及服饰。
" 这张自画像作于凡高1886年2月刚到巴黎后不久,在这里他比以前要自信许多。"无论在这儿的生活将如何艰难,即使会比从前更糟,但至少法国的空气清新了我的头脑,它对我是有好处的。
" 这是第一张显示出凡高受到印象派影响的自画像,尽管他对之理解很慢并且始终没有全部认同其主张,但它却改变了凡高对色彩的看法。"永远记住今天艺术所需要的是非常鲜活的东西,是强化有力的色彩。
""我变得越丑、越穷、越有病,我越要通过创造明亮、有序、灿烂的色彩来复仇。" "我喜欢画人的眼睛胜过那些教堂,在眼睛的深处藏着一种无论多么感人,多么肃穆的教堂都没有的东西。
我关心人的灵魂而不是结构,无论这灵魂属于一个贫穷的恶魔还是妓女。 这幅自画像同上一张大致画于一个时期(1887年夏季,巴黎)。
"你知道,我个人的冒险主要是快速成为一个满脸皱纹,胡子粗硬、牙齿松动的小老头。" "我希望能画出男人和女人那些永恒不灭的东西,人们常用光晕来象征它,我则试图通过色彩的真实颤动和闪烁来传达它。
" 这张自画像画于文森特和提奥关系不太好的一个时期,这时提奥受着神经紧张和身体疾病的困扰。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文森特辐射出的接近于攻击性的自信。
这张《有日本画的自画像》很可能画于巴黎著名的Tambourin咖啡馆,在这儿凡高曾说服它的女主人举办了一次日本绘画展。凡高和其他现代艺术家一样深受日本浮士绘影响,他说:"我不可能不怀着喜悦与欢乐去学习日本艺术。
" 这是凡高1888年早期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他自己将它称为"死亡之脸",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死灰的头发,额前与嘴周满是皱纹,呆僵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后来,凡高的兄嫂说这是他所有自画像中最象的一张。
这幅肖像画于凡高到阿尔后不久,在这儿他非常喜悦并充满热情,"我确信哪怕仅仅呆在这儿,我的个性都会得到自由。" 1888年凡高开始认识阿尔以及它周围的乡村,"打动我并且使绘画如此有魅力的是这儿清新的空气,在故乡看到的只有灰色的地平线,而在这儿,即使再远的地方,物象的轮廓也清晰可辨,这给了人空气和空间的理念。
" 凡高1889年与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他画这张画使自己和提奥相信他已经从伤痛中康复过来,"我相信这幅肖像比我的信更能清楚地告诉你我这儿发生了什么。" 这是凡高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令人悲伤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事实上是一个谎言。
1889年初,凡高的母亲度过了她70岁生日,尽管不常联系,凡高对她仍怀有温暖的记忆,这年年底,他决定将这张自画像送给她,主要是为了使母亲对他的健康放心,所以在这儿他比以往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并无法掩饰其眼底的绝望。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自己的墙上。
8.求
凡高和丢勒、伦伯朗一样,在画史上以自画像著称。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三张关于他的清晰相片,而且都是21岁之前的。然而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
《戴黑边帽的自画像》完成于
凡高和丢勒、伦伯朗一样,在画史上以自画像著称。凡高一生很少拍照,目前我们只能看到三张关于他的清晰相片,而且都是21岁之前的。然而在1885到1889四年间他却以惊人的耐力画了四十多张自画像,完成这些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还没有哪位艺术家能象他这样在观众面前将自己暴露无遗。透过这些记录,我们深深地了解了一个人的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以及生活中偶尔的快乐。凡高曾说希望一个世纪之后自己画的肖像在那时人的眼里会如同一个个幽灵,那么在今天看来他的愿望实现了。
《戴黑边帽的自画像》完成于1886年初,是他忧郁系列的一部分。这一时期, 他开始挨饿,还要接受梅毒病的治疗,并且拔了十颗牙,这最终使他蓄起了胡子以掩饰缺齿的尴尬并正好为口音中的"hissing"声找到了借口。"我仍然必须去承受很多,尤其是那些不可改变的东西,比如容貌、说话的声音以及服饰。"
这张自画像作于凡高1886年2月刚到巴黎后不久,在这里他比以前要自信许多。"无论在这儿的生活将如何艰难,即使会比从前更糟,但至少法国的空气清新了我的头脑,它对我是有好处的。"
这是第一张显示出凡高受到印象派影响的自画像,尽管他对之理解很慢并且始终没有全部认同其主张,但它却改变了凡高对色彩的看法。"永远记住今天艺术所需要的是非常鲜活的东西,是强化有力的色彩。""我变得越丑、越穷、越有病,我越要通过创造明亮、有序、灿烂的色彩来复仇。"
"我喜欢画人的眼睛胜过那些教堂,在眼睛的深处藏着一种无论多么感人,多么肃穆的教堂都没有的东西。我关心人的灵魂而不是结构,无论这灵魂属于一个贫穷的恶魔还是妓女。
这幅自画像同上一张大致画于一个时期(1887年夏季,巴黎)。"你知道,我个人的冒险主要是快速成为一个满脸皱纹,胡子粗硬、牙齿松动的小老头。"
"我希望能画出男人和女人那些永恒不灭的东西,人们常用光晕来象征它,我则试图通过色彩的真实颤动和闪烁来传达它。"
这张自画像画于文森特和提奥关系不太好的一个时期,这时提奥受着神经紧张和身体疾病的困扰。从这幅作品中可以看出文森特辐射出的接近于攻击性的自信。
这张《有日本画的自画像》很可能画于巴黎著名的Tambourin咖啡馆,在这儿凡高曾说服它的女主人举办了一次日本绘画展。凡高和其他现代艺术家一样深受日本浮士绘影响,他说:"我不可能不怀着喜悦与欢乐去学习日本艺术。"
这是凡高1888年早期在巴黎画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他自己将它称为"死亡之脸",并在一封信中这样写到:"透过这张面对镜子画的自画像我得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概念:桃灰色的脸上长着一双绿眼,死灰的头发,额前与嘴周满是皱纹,呆僵木讷,非常红的胡子,被忽略而且充满哀伤。"后来,凡高的兄嫂说这是他所有自画像中最象的一张。
这幅肖像画于凡高到阿尔后不久,在这儿他非常喜悦并充满热情,"我确信哪怕仅仅呆在这儿,我的个性都会得到自由。"
1888年凡高开始认识阿尔以及它周围的乡村,"打动我并且使绘画如此有魅力的是这儿清新的空气,在故乡看到的只有灰色的地平线,而在这儿,即使再远的地方,物象的轮廓也清晰可辨,这给了人空气和空间的理念。"
凡高1889年与高更大吵一架后割掉一只耳朵,他画这张画使自己和提奥相信他已经从伤痛中康复过来,"我相信这幅肖像比我的信更能清楚地告诉你我这儿发生了什么。"
这是凡高的最后一张自画像,令人悲伤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事实上是一个谎言。1889年初,凡高的母亲度过了她70岁生日,尽管不常联系,凡高对她仍怀有温暖的记忆,这年年底,他决定将这张自画像送给她,主要是为了使母亲对他的健康放心,所以在这儿他比以往显得健康、年轻、整洁许多,然而这些并无法掩饰其眼底的绝望。最后凡高给了母亲一张画着阿尔卧室的画而把这张挂在自己的墙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梵高毕业论文(关于梵高的论文最好从梵高与社会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