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顾城诗歌的论文选题
——浅谈顾城诗歌的民族内蕴 以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来观照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 顾城的诗并没有在题材的历史性、精神的原始性等方面做过追求,总是呈现童话般的纯净。
而在这纯净之中,同样具有民族性,这在思维方式上就体现为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 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是:认为宇宙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中西方在辩证思维上也存在差异。西方辩证思维强调对立双方的斗争和排斥,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为矛盾的解决方式。
而中国的辩证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体认世界本身便是一和谐或和谐历程,其中所有事物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均无本体上的真实性。”⑾“看重对立双方的依存与调和,以动态平衡为目标”⑿。
因此更强调整体性,注重综合,轻视分析。 《杨树》是顾城八岁的诗作,其中就已透露出诗人的辩证思维:“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凡物必有消有长,失去一个方面,必在别的方面得到相应的补偿。
这与古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往返循环、运动变化的观点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这种认识对诗人来说并不是经过分析得到的,而是形象地,在自然层面上的领悟。
到了《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诗人通过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传达无可奈何的心情。
可以说这种辩证思维更具情感性,是在人生层面上的表现。而《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的辩证思维则是哲理的,是辩证思维在社会层面上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后期诗作中的《小说·X》:“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辩证思维又回归到自然原始层面上了。 虽然我们不能说辩证综合思维或是其他什么思维更能接近真理,但是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往往能使诗歌在情感的共鸣之外还具有哲理性的领悟,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没有理性作为深层意蕴的感性,将是单薄的。同时这种思维形式使诗浸染着民族的色彩,与遥远的古中国文明遥相呼应。
直觉体悟也是我国民族思维形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客体。”
⒀主张直觉地把握世界,而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世界。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中指出:“中国美学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论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寄寓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本身。”
这就启示我们,与其说直觉体悟是类比推理的广泛运用,勿宁说这是体认到自然与人之间存在“异质同构”关系的结果。顾城认为:“诗人在感知和表达时,并不需要那么多理性逻辑、判断、分类、因果关系。
他在一瞬间就用电一样的本能完成了这种联系。”“诗人总是通过灵感——彻悟的方式去发现世界和人所未有的、新的、前所未知的联系。”
⒁并举了“太阳是甜的”这句诗的形成为例。诗人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些灯火/是孤独的/在夜里/什么也不说”(《有些灯火》)由灯火的孤独沉默体悟到人的孤独、人的不被理解的精神处境。“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从“你”、“我”、“云”之间物理距离、心理距离的转换,从而体悟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一层层拉开树枝/你看树站着睡觉”(《桥》)由树与桥的关系,体悟到人生态度的多元性。“人们拒绝了这种悲哀/向天空举起彩色的盾牌”(《雨》)由雨天打伞体悟到拒绝的姿态。
而雨——悲哀、伞——盾牌、举起——拒绝的对应呈现出复合跳跃的关系。 正如道家主张以“坐忘”来保持心境的纯静,从而直接与道契合。
当顾城进入“无我”状态,他与世界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也就只剩直觉体悟了。而这种体悟就体现得更跳跃、更直接。
直觉体悟与辩证综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杨树》,在辩证综合的同时也是一种直觉体悟,在失去臂膀——睁开眼睛与物的消长规律之间无法用逻辑来分析,它是不可论证的,是顿悟。
同样,《远和近》在直觉体悟之中也充满辩证的色彩。“你”与“我”的空间距离是近的,心理距离却很远。
“你”与“云”的空间距离是远的,心理距离却很近。 谢冕称“新诗潮”中涌现的诗人为“崛起的一代”。
“崛起”正是因为有着坚实的土壤,这便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样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总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一种接纳与融合,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以接受西方的生活习惯,但是他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被取代。
诗贵在创新,但没有基础,创新无从谈起;没有背景的创新只是一种标榜。顾城的诗正是在民族文化肥沃的土壤中开出的一朵朴素而美丽的小花。
他诗中的“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使他的诗具有孩童般的天真、纯净;而从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升华的价值取向又使诗挣脱权威话语,实现本质的回归;至于以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来观照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使诗在时空转换、意识流手法等外来的艺术手法之中发散着民族文化的浓郁芬芳。 转帖来的。
2.有关顾城诗歌的论文选题
——浅谈顾城诗歌的民族内蕴 以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来观照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 顾城的诗并没有在题材的历史性、精神的原始性等方面做过追求,总是呈现童话般的纯净。
而在这纯净之中,同样具有民族性,这在思维方式上就体现为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 辩证思维的基本特点是:认为宇宙间存在着普遍的联系。
中西方在辩证思维上也存在差异。西方辩证思维强调对立双方的斗争和排斥,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为矛盾的解决方式。
而中国的辩证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在于:“体认世界本身便是一和谐或和谐历程,其中所有事物之间的差异与冲突均无本体上的真实性。”⑾“看重对立双方的依存与调和,以动态平衡为目标”⑿。
因此更强调整体性,注重综合,轻视分析。 《杨树》是顾城八岁的诗作,其中就已透露出诗人的辩证思维:“我失去了一只臂膀/就睁开了一只眼睛”凡物必有消有长,失去一个方面,必在别的方面得到相应的补偿。
这与古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往返循环、运动变化的观点有着潜在的联系。而这种认识对诗人来说并不是经过分析得到的,而是形象地,在自然层面上的领悟。
到了《我的幻想》:“我在幻想着,/幻想在破灭着,/幻想总把破灭宽恕,/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诗人通过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对立传达无可奈何的心情。
可以说这种辩证思维更具情感性,是在人生层面上的表现。而《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其中的辩证思维则是哲理的,是辩证思维在社会层面上的进一步发展。
至于后期诗作中的《小说·X》:“地球是一滴蓝色的水/中间住着微弱的火焰”辩证思维又回归到自然原始层面上了。 虽然我们不能说辩证综合思维或是其他什么思维更能接近真理,但是作为一种思维形式,它往往能使诗歌在情感的共鸣之外还具有哲理性的领悟,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没有理性作为深层意蕴的感性,将是单薄的。同时这种思维形式使诗浸染着民族的色彩,与遥远的古中国文明遥相呼应。
直觉体悟也是我国民族思维形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特点是主体直接渗入客体。”
⒀主张直觉地把握世界,而不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来认识世界。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中指出:“中国美学根据阴阳五行的宇宙一体论理论,认为自然界与人有相互联系,有同构性、同型性,因而确信自然景物能够寄寓人的心性情感,能够在自然中发现人本身。”
这就启示我们,与其说直觉体悟是类比推理的广泛运用,勿宁说这是体认到自然与人之间存在“异质同构”关系的结果。顾城认为:“诗人在感知和表达时,并不需要那么多理性逻辑、判断、分类、因果关系。
他在一瞬间就用电一样的本能完成了这种联系。”“诗人总是通过灵感——彻悟的方式去发现世界和人所未有的、新的、前所未知的联系。”
⒁并举了“太阳是甜的”这句诗的形成为例。诗人是这么认为的,也是这么做的。
“有些灯火/是孤独的/在夜里/什么也不说”(《有些灯火》)由灯火的孤独沉默体悟到人的孤独、人的不被理解的精神处境。“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远和近》)从“你”、“我”、“云”之间物理距离、心理距离的转换,从而体悟到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戒备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一层层拉开树枝/你看树站着睡觉”(《桥》)由树与桥的关系,体悟到人生态度的多元性。“人们拒绝了这种悲哀/向天空举起彩色的盾牌”(《雨》)由雨天打伞体悟到拒绝的姿态。
而雨——悲哀、伞——盾牌、举起——拒绝的对应呈现出复合跳跃的关系。 正如道家主张以“坐忘”来保持心境的纯静,从而直接与道契合。
当顾城进入“无我”状态,他与世界联系的最主要方式也就只剩直觉体悟了。而这种体悟就体现得更跳跃、更直接。
直觉体悟与辩证综合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如《杨树》,在辩证综合的同时也是一种直觉体悟,在失去臂膀——睁开眼睛与物的消长规律之间无法用逻辑来分析,它是不可论证的,是顿悟。
同样,《远和近》在直觉体悟之中也充满辩证的色彩。“你”与“我”的空间距离是近的,心理距离却很远。
“你”与“云”的空间距离是远的,心理距离却很近。 谢冕称“新诗潮”中涌现的诗人为“崛起的一代”。
“崛起”正是因为有着坚实的土壤,这便是中国几千年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同样西方文化的影响也总是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上的一种接纳与融合,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可以接受西方的生活习惯,但是他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却永远不会被取代。
诗贵在创新,但没有基础,创新无从谈起;没有背景的创新只是一种标榜。顾城的诗正是在民族文化肥沃的土壤中开出的一朵朴素而美丽的小花。
他诗中的“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观使他的诗具有孩童般的天真、纯净;而从道德境界向天地境界升华的价值取向又使诗挣脱权威话语,实现本质的回归;至于以辩证综合与直觉体悟来观照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使诗在时空转换、意识流手法等外来的艺术手法之中发散着民族文化的浓郁芬芳。 转帖来的。
3.对顾城之死的国内外研究
给你几个论文题目
顾城之死与女儿国的破灭 (邓晓芒
王德威:诗人之死:闻捷,施明正,顾城
在理解与误解之间――由顾城之死所想到的
童心的复归——顾城之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诗人顾城之死
也谈“朦胧派”代表诗人顾城之死与“不无自我”
顾城的死与人格缺陷
顾城之死的文化解析
本文试图从诗人对童话乌托邦世界的迷恋和皈依所导致的主体精神的放逐、迷失消亡,对情爱世界的欲望偏执所导致的主体精神的嗜血性发展,对知识分子精神的坚守所导致的主体精神的焦虑和绝望三个维度梳理、解析顾城自杀。
杨丹丹 《求索》2008年 第8期相关文献
幻像之死——从《英儿》及其诗作看顾城弃城
《英儿》成书未及出版,随即传来顾城杀妻自杀的惊世传言,社会各界一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惊异声、感叹声、唏嘘声淹没了事件。有评论者以道德尺度界定事件,顾城自私自利、为所欲为,《英儿》的全部内容
章学珍 《小说评论》2007年 第S1期相关文献
微笑而痛苦的灵魂——顾城诗作中的死亡意识
顾城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九十年代初的杀妻自缢事件对整个文坛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文坛因此众说纷纭,其死亡原因也因此成了一个神秘而难解的谜。本文正是从不同侧面在诗人逝去十余年后试着客观公正。
任岩岩 《中华现代教育》2007年 第9期相关文献
从女性观到死亡观——析顾城的《英儿》和川端康成的《雪国》
分析顾城的《英儿》和川端康成的《雪国》,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者不同的女性观——对女性的占有或对女性的崇拜,以及与这女性观休戚相关的死亡观。顾城的一生是追求“自我”的一生,川端的一生是追求美的一生。所以,。
高华 王蕊 《宜春学院学报》2005年 第3期相关文献
误读乎?真人乎?——对顾城死因的浅析及思考
顾城在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错读,导致其错误地想在现实中完成对绝对自由的追求,结果只是理想的破灭,狂狷与自私交织而成的变态人生观使他走上极端。
张瑜 《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 第3期相关文献
死亡的寓言
从1989年3月26日海子的卧轨自杀开始,经过骆一禾的“革命性病故”,戈麦的焚诗自沉,直至顾城的杀妻自缢,诗歌死亡的多米诺骨牌已经砰然发动。当我着手收编有关顾城的文本时,诗人自杀的消息还在不断地传来—。
朱大可 张灵 《出版参考:新阅读》2004年 第12期相关文献
顾城的死亡意识
对顾城诗歌意象的解读显示:回归自然和女儿国是顾城理想王国的最高境界,在理想的追逐与破灭中,又对死亡有着独特的预测性体验,最后漂泊无依的顾城渴望家并终于回归了“家”。
许艳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 第3期相关文献
4.浅析顾城性格色彩与其诗歌文学创作的关系
顾城红色性格色彩的成因及其独特性第一节 FPA 性格色彩与红色性格“FPA(Four-colors Personality Analysis)性格色彩”的分类方法来源于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
其源头最早可追寻到古希腊时期,当时希波克拉底就对人体性格提出一种理论,认为在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一致的个体,但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特性上存在相似性。当人们聚集在一个统一的群体进行活动时,总是会出现一些相同的行为方式,而这种行为方式在本质上会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相似活动。
希波克拉底的理论中对人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划分: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FPA 性格色彩的四色分类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性格色彩学认为,人的性格特点可以用色彩来刻画形容。人的性格色彩主要有四种,即红色、蓝色、黄色和绿色,而不同色彩的性格具有不同的特点。
红色性格的人心思灵敏,天赋超凡,但容易患得患失,情绪波动较大;蓝色性格的人思维缜密,善于控制,是最好的执行者,但过于拘泥于形式,不善于调控自身;黄色性格的人十分精明,会打算,才华外露,性格活跃,具有领导才能,但过于锋芒外露,好斗;绿色性格的人宽厚平和,不显山露水,与人为善且淡薄名利,是心静如水的明白人。根据性格色彩学来分析,可以得知,顾城是十分典型的红色性格的人。
关于红色性格的特性,具体分析如下:一、红色性格的优点美国自然科学家杜利奥指出:“没有什么比失去热忱更使人觉得垂垂老矣,精神状态不佳会让一切都处于不佳的状态。”①此定理被称为杜利奥定理,主要讲述了一个人的状态对于生活中其他方面的影响。
在所有的颜色中,红色作为外向型的情感色系,象征着能量与激情,红色性格的人,在生活和工作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能够以充满激情的姿态去实现它。红色性格的人心态阳光并且积极快乐;他们对生活永远激情澎湃,高唱梦想万岁;他们热情开朗,喜欢交友,并且时常保有一颗童心,富有趣味;与人相处时不记仇苦并且乐于助人;在社交场合,他们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够充分调动气氛,同时待人真诚,能够让人信赖,感染四方;另外他们还极具创新意识,喜欢并积极应对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顾城毕业论文(有关顾城诗歌的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