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载的 PDF 文献应该如何命名
也许这是理工科思维,先花专门的时间去定义,之后就不再考虑按定义来做。
即兴的做法是难以长期保证高效。你的workflow越是连个机器人都能完成,就越高效。
越是要你用模糊智慧去想去回味去条件判断分支,就越低效。现在我介绍一下我的做法。
我的文件夹里最多有两千多篇paper的PDF。我是使用Windows系统和EndNote。
我先简单评价一下我用过的其他文献管理软件:我使用过Zotera、Mendeley、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我不习惯用Firefox所以是终没有长期使用Zotera,Mendeley的数据库引擎太弱,2000多条记录会死机。
NoteExpress界面风格太国产太乡土太腾讯酷狗芊芊静听。此外,Zotera和Mendeley的citation style要用一个通用语言来手动编写,又不提供编写器。
不过,Zotera和Mendeley是免费的软件,因此在国外很多人只在这两者之中选,并且不乏溢美之辞。关于PDF识别和自动导入:我觉得这一功能本身就完善不了,因为它的对象缺乏严格定义。
假如我的PDF文件是一本书,它能识别导入一条Book或Book Chapter类型的记录吗?用户如果误把一个完全另因的PDF文件交给它去识别,难道它还能弹出提示框说“这不是一篇journal article”并停止导入吗?也就是说,这一功能是要靠用户小心使用去配合的。而且世上也没有严格定义说journal article的PDF文件就该长什么样。
在这个没有形成标准之前,PDF识别导入的功能就注完无法摆脱上述的尴尬。因此我到现在从未依赖过这一功能,也不评价。
在网上新看到的paper,我会先决定这是要收藏还是看过就算。凡是要收藏的,我都不光下载PDF,而是连同导出citation一起做。
这是固定组合动作。所以我有一个pdf文件,EndNote里必然对应着一个文献记录。
当然,假如有不对的,也可以事后发现和补上的,但这种情况不能太多导致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为什么我不在文献管理软件自带的PDF阅读框(器)中阅读论文?我认为世界上功能最完善的PDF阅读器就是台式机系统上安装的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有一个功能是我找过的任何其他PDF reader所不具备的(Adobe Reader除外):把同一文件的一个窗口split成上下两半。这样,我上面一半是看正文,下面一半移到文末参考文献的列表,就不会因为临时要翻bibliography而打自正文的阅读思路。
Mendeley和EndNote都有内嵌PDF原文的功能,Mendeley甚至提倡用户直接就在Mendeley里面看PDF文件了,而且网上发现国外有很多使用者觉得这样很好。但是,它不能:画各种颜色各种线型的框、圈、箭头;不能画各种线型的下划线删除线;不能把影印版的PDF文件OCR成一行行的文字以供我使用下划线;不能添加comment。
不能进行给PDF添加页面(为什么要添加页?因为有的paper另外有supporting information,我的习惯是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加到原paper的PDF末尾,以后就不用麻烦了)。文献阅读器假如没有Adobe或Microsoft这种做巨无霸的suites的决心和能力的话,我觉得不应该往PDF阅读器方向发展,否则只能做出一个鸡肋。
PDF文件的命名:虽说这个完全看个人习惯,但我可以为我的习惯硬找出一些理由来。不管怎么命名,文件名过长是不好的。
因为,在Windows Explorer里面,我习惯使用Details视图。我常用的column除了Name之外还有Date Modified、Type和Size。
我经常变换以Name排序和以Date Modified排序,偶尔会以Type排序因为有时我的文件夹里会有少量MS Word文件和压缩文件。因此,如果文件名太长,要么Name的宽度就会很长把其他column推到屏幕外边去你得把scroll bar移过去才看到,要么就是Name的宽定不足以显示整个文件名你搞那么长也搞不全。
选择能够唯一标识一篇paper的最少信息组合来做文件名。我的做法是期刊名缩写+卷号+首页。
其他信息都是多余的。例如:我不需要看到文件名就大概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
因为我文件夹里每一个PDF在EndNote里都有记录。我在EndNote里浏览标题,遇到想看全文的,根据记录的期刊名、卷号和首页,就自然能在文件夹里找到相应的pdf文件。
就算有两千多个文件,按Name排序,也能很快找到。有时你上网看到一篇相关的,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有了。
这时通过EndNote就能很快查出来,在EndNote里我有两种排序方式。第一种是按Journal Name、Year、Volume、Page的次序,第二种就是把Journal Name和Year调一下,其他不变。
按期刊排有利于检查一篇paper你是否已经有了,因为唯一标识这篇paper的最少信息组合首先就是Journal Name。按年份排则有利于写综述之前的文献阅读,方便你撰写研究历史。
2.下载的 PDF 文献应该如何命名
也许这是理工科思维,先花专门的时间去定义,之后就不再考虑按定义来做。
即兴的做法是难以长期保证高效。你的workflow越是连个机器人都能完成,就越高效。
越是要你用模糊智慧去想去回味去条件判断分支,就越低效。 现在我介绍一下我的做法。
我的文件夹里最多有两千多篇paper的PDF。我是使用Windows系统和EndNote。
我先简单评价一下我用过的其他文献管理软件:我使用过Zotera、Mendeley、NoteExpress等文献管理软件。我不习惯用Firefox所以是终没有长期使用Zotera,Mendeley的数据库引擎太弱,2000多条记录会死机。
NoteExpress界面风格太国产太乡土太腾讯酷狗芊芊静听。 此外,Zotera和Mendeley的citation style要用一个通用语言来手动编写,又不提供编写器。
不过,Zotera和Mendeley是免费的软件,因此在国外很多人只在这两者之中选,并且不乏溢美之辞。 关于PDF识别和自动导入:我觉得这一功能本身就完善不了,因为它的对象缺乏严格定义。
假如我的PDF文件是一本书,它能识别导入一条Book或Book Chapter类型的记录吗?用户如果误把一个完全另因的PDF文件交给它去识别,难道它还能弹出提示框说“这不是一篇journal article”并停止导入吗?也就是说,这一功能是要靠用户小心使用去配合的。而且世上也没有严格定义说journal article的PDF文件就该长什么样。
在这个没有形成标准之前,PDF识别导入的功能就注完无法摆脱上述的尴尬。因此我到现在从未依赖过这一功能,也不评价。
在网上新看到的paper,我会先决定这是要收藏还是看过就算。凡是要收藏的,我都不光下载PDF,而是连同导出citation一起做。
这是固定组合动作。所以我有一个pdf文件,EndNote里必然对应着一个文献记录。
当然,假如有不对的,也可以事后发现和补上的,但这种情况不能太多导致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 为什么我不在文献管理软件自带的PDF阅读框(器)中阅读论文?我认为世界上功能最完善的PDF阅读器就是台式机系统上安装的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
有一个功能是我找过的任何其他PDF reader所不具备的(Adobe Reader除外):把同一文件的一个窗口split成上下两半。这样,我上面一半是看正文,下面一半移到文末参考文献的列表,就不会因为临时要翻bibliography而打自正文的阅读思路。
Mendeley和EndNote都有内嵌PDF原文的功能,Mendeley甚至提倡用户直接就在Mendeley里面看PDF文件了,而且网上发现国外有很多使用者觉得这样很好。但是,它不能:画各种颜色各种线型的框、圈、箭头;不能画各种线型的下划线删除线;不能把影印版的PDF文件OCR成一行行的文字以供我使用下划线;不能添加comment。
不能进行给PDF添加页面(为什么要添加页?因为有的paper另外有supporting information,我的习惯是把supporting information加到原paper的PDF末尾,以后就不用麻烦了)。 文献阅读器假如没有Adobe或Microsoft这种做巨无霸的suites的决心和能力的话,我觉得不应该往PDF阅读器方向发展,否则只能做出一个鸡肋。
PDF文件的命名:虽说这个完全看个人习惯,但我可以为我的习惯硬找出一些理由来。 不管怎么命名,文件名过长是不好的。
因为,在Windows Explorer里面,我习惯使用Details视图。我常用的column除了Name之外还有Date Modified、Type和Size。
我经常变换以Name排序和以Date Modified排序,偶尔会以Type排序因为有时我的文件夹里会有少量MS Word文件和压缩文件。因此,如果文件名太长,要么Name的宽度就会很长把其他column推到屏幕外边去你得把scroll bar移过去才看到,要么就是Name的宽定不足以显示整个文件名你搞那么长也搞不全。
选择能够唯一标识一篇paper的最少信息组合来做文件名。我的做法是期刊名缩写+卷号+首页。
其他信息都是多余的。例如: 我不需要看到文件名就大概知道这篇文章讲什么。
因为我文件夹里每一个PDF在EndNote里都有记录。我在EndNote里浏览标题,遇到想看全文的,根据记录的期刊名、卷号和首页,就自然能在文件夹里找到相应的pdf文件。
就算有两千多个文件,按Name排序,也能很快找到。有时你上网看到一篇相关的,你都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有了。
这时通过EndNote就能很快查出来,在EndNote里我有两种排序方式。第一种是按Journal Name、Year、Volume、Page的次序,第二种就是把Journal Name和Year调一下,其他不变。
按期刊排有利于检查一篇paper你是否已经有了,因为唯一标识这篇paper的最少信息组合首先就是Journal Name。按年份排则有利于写综述之前的文献阅读,方便你撰写研究历史。
3.论文写作是word格式还是pdf
主流都是采用word文档,方便修改和读写。使用pdf格式是防止他人修改文档的原创性。所以还是要自己考虑,当然最好是两种格式都发过去。
一般来说,PDF是图片格式的文件,一般PDF格式的文档在格式和内容上都是固定不可修改;而Word则是一种文档的格式文件,微软文字编辑软件word的文件格式,两者主要在格式技术、阅读以及可编辑性方面的不同。
扩展资料:
本科生毕业论文,一般字数在1万字以内,部分高校会要求到1万5000字左右,本科生文理科写作结构基本相似,除了部分工科或计算机等专业的毕业设计。
硕士论文一般由脱产研究生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和MBA,以及EMBA论文所组成,字数一般在4万字内。
其论文写作过程和结构基本和上述本科生一致,同样需要经过:命题,开题,正文写作,定稿等几个重要的步骤。
博士论文,由在职博士论文和脱产博士论文组成,字数一般在8-10万字。
博士论文字数之最,耗时之长为中国乃至世界学术领域之难点,一个博士往往需要花上1年到1年半的时间进行论文的写作,这期间从选题到开题都是耗尽脑汁进行思考,不断地修改,正文写作往往花费了博士生的很多精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文写作
4.pdf格式论文 毕业论文word转pdf
2pdf格式论文 毕业论文word转pdf
PDF是出版和图形领域的软件厂商Adobe制定的电子文档格式标准。PDF转换器是一款将PDF文档中的文字,图片,表格,注释等等文档元素相对应的转换成word文档中相对应的文档元素 转换过程是先将PDF文档中的文档元素提取出来 然后再将这些文档元素一个一个的复制到新生成的word文档中 并将原PDF文档中的排版信息也引用到word文档中。PDF转换器是一款将PDF文档中的文字,图片,表格,注释等等文档元素相对应的转换成word文档中相对应的文档元素。转换过程是先将PDF文档中的文档元素提取出来,然后再将这些文档元素一个一个的复制到新生成的word文档中,并将原PDF文档中的排版信息也引用到word文档中。普通的文字处理和桌面排版软件如Word、WordPerfect和PageMaker等编排好文档,
pdf格式论文 毕业论文word转pdf
5.毕业论文用的是PDF格式然后转换成word,这样可以检测出抄袭吗
目前,高校对于硕博士论文,需要通过抄袭检测系统的检测才能算过关。对本科生来说,大部分学校也采取抽查的方式对本科论文进行检测。
抄袭过多,一经查出超过20%,后果严重。轻者延期毕业,重者取消学位。尼玛辛辛苦苦读个大学,学位报销了多不爽。
但是,软件毕竟是人工设置的一种机制,里面内嵌了检测算法,我们只要摸清其中的机理,通过简单的修改,就能成功通过检测。
本文是在网络收集的资料。整理了最重要的部分,供大家参考。
论文抄袭检测算法:
1.论文的段落与格式
论文检测基本都是整篇文章上传,上传后,论文检测软件首先进行部分划分,上交的最终稿件格式对抄袭率有很大影响。不同段落的划分可能造成几十个字的小段落检测不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划分多的小段落来降低抄袭率。
2.数据库论文检测,多半是针对已发表的毕业论文,期刊文章,还有会议论文进行匹配的,有的数据库也包含了网络的一些文章。这里给大家透露下,很多书籍是没有包含在检测数据库中的。之前朋友从一本研究性的著作中摘抄了大量文字,也没被查出来。就能看出,这个方法还是有效果的。
6.毕业论文是用doc格式还是docx格式
doc 是Office2003版本创建的文件的扩展名;
docx 是Office2007版本之后创建的文件的扩展名;
区别就是2007版本中有些新的功能和排版样式,要保存成.doc格式,那就会丢失这些新样式。
所以,如果想要这个文档在大多数电脑上都能完整打开,就保存成doc;如果想要保留一些2007版本特有的样式,就用docx。
鉴于是毕业论文,文章的样式并不复杂,反而有通用性需求,所以建议保存成 doc 格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pdf命名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