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换填垫层法和筏板基础的论文
换填法是将基础地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然后回填强度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的方法。
换填法又称换土法。所谓换土法是指将路基范围内的软土清除,用稳定性好的土、石回填并压实或夯实。
在公路施工中,一般采用的是开挖换填天然砂砾,即在一定范围内,把影响路基稳定性的淤泥软土用挖掘机挖除,用天然砂砾进行换置,开挖换填深度在2m以内,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检测压实度的方法施工。从而改变地基的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
在换填过程中,对于换填的天然沙砾中石头的粒径、含量和级配也应充分考虑,最好做试验检测,避免无法压实而引起沉降。浅层处理和深层处理很难明确划分界限,一般可认为地基浅层处理的范围大致在地面以下5m深度以内。
浅层人工地基的采用不仅取决于建筑物荷载量值的大小,而且在更大程度上与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关。地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相比,一般使用比较简便的工艺技术和施工设备,耗费较少量的材料。
2.筏板的结构设计
4.1 筏板基础的平面布置 尽量使建筑物重心与筏基平面的形心重合。
筏基边缘宜外挑,挑出宽度应由地基条件、建筑物场地条件、柱距及柱荷载大小、使地基反力与建筑物重心重合或尽量减少偏心等因素综合确定,一般情况下,挑出宽度为边跨柱距的1/4~1/3。4.2 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验算 假定地基均匀,筏板为刚性板,基底反力按直线分布,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压应力标准值按下式计算:Pvkmax=++ Pvkmin=-- 其中:ex、ey── 竖向构件合力作用点的偏心距 Wx、Wy ── 基底截面抵抗矩 竖向荷载作用下,基础底面应力按下式控制:≤1.2 Pvkmax≤fa 其中: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风荷载或地震荷载组合下,基础底面应力按下式控制:Pmax=Pvkmax+≤1.2fa(1.2faE) Pmin=Pvkmin-≥0 其中: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4.3筏板基础厚度的确定 筏板基础的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确定,同时要满足抗渗要求,局部柱距及柱荷载较大时,可在柱下板底加墩或设置暗梁且配置抗冲切箍筋,来增加板的局部抗剪切能力,避免因少数柱而将整个筏板加厚。
除强度验算控制外,还要求筏板基础有较强的整体刚度。一般经验是筏板的厚度按地面上楼层数估算,每层约需板厚50mm~80mm。
本工程塔楼地上21层,筏板厚度为1100mm;部分轴力较大的柱,柱下板底加墩,柱墩厚度为1600mm。4.4筏板基础的内力分析 筏板基础的内力分析常用简化计算方法,其最基本的特点是将由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3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静力平衡体系,分割成3个部分,独立求解。
倒楼盖法是应用得最广泛的一种简化计算方法。倒楼盖法适用于地基比较均匀、筏板基础和上部结构刚度相对较大、柱轴力及柱距相差不大;其缺点是完全不能考虑基础的整体作用,也无法计算挠曲变形,夸大上部结构刚度的影响。
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把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三者作为一个共同工作的整体的计算方法,其最基本的假定是上部结构与基础、基础与地基连接界面处变形协调,整个体系符合静力平衡。
对于基础,由于考虑了上部结构的贡献,使其整体弯曲变形和内力减小,而取得较为经济的效果;对于上部结构,由于考虑了因基础变形引起的变形,这种变形将使上部结构产生次应力,考虑了这种次应力,结构将更安全。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分析法在筏板基础内力计算中得到广泛运用,该分析法基础按弹性地基上板考虑,地基模型一般采用文克尔地基、弹性半空间地基和压缩层地基等地基模型,常用数值分析方法为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等,其中有限元法较为常用。
根据共同作用的分析原理,由节点平衡条件有如下方程:( [ Kb ] + [ Ks ] ) {δ} = { F } 其中:[ Kb ] ── 整个结构(包括基础)的刚度矩阵 [ Ks ] ──地基刚度矩阵 {δ}──节点位移列向量 { F }──荷载列向量 求解上述方程,得到节点位移,由节点位移求得筏板基础基底反力和内力。根据计算结果,按有关规范可验算筏板基础的地基承载力、变形及计算构件的配筋。
运用上述设计原理,计算筏板基础的内力及验算地基变形,关键在于选择合理的地基基床系数。地基基床系数与土的类型及下卧土层类别、基础面积的大小和形状、基础的埋置深度等因素有关。
有关资料和工程经验表明,地基压缩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和强风化岩层时,采用传统的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由于土样的扰动使测得的土压缩模量偏小,计算结果往往偏大;而采用土的变形模量作为计算参数,计算结果则与实测结果接近。本工程筏板基础设计,采用有限元法,将筏板基础划分为许多小块,采用土的变形模量计算各小块的地基基床系数Ki:Ki= 式中:aibi──第i小块筏板基础的面积 αi──地基应力影响系数 hi──第i小块土层厚度 E0i──第i小块土变形模量 土的变形模量E0可由现场压板载荷试验得到。
当无条件试验时,对于残积土、全风化岩及强风化岩,可用标准贯入击数N'按下式估算:E0=(2.0~3.0)N' 本工程筏板基础的内力分析,将筏板基础划分为1m*1m的板单元,筏板基础底面地基土变形模量E0i=36MPa,计算得地基基床系数为5000kN/m,同时,考虑五层上部结构的影响,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进行内力分析,结构计算模型详图如下。计算结果:本工程筏板配筋为双层双向Φ25@200拉通,局部内力较大处加密至Φ25@100 ;建筑物地基沉降变形均匀,最大值为50mm。
4.5筏板基础的配筋构造 筏板板筋宜双向双层配置,局部柱距较大及内力较大处钢筋间距可局部加密,配筋率≥0.15%。筏板厚度变化处或标高变化处,宜采用放斜角平滑过渡,避免应力集中。
3.结构工程师筏板基础设计有哪些分析
1 筏板基础埋深及承载力的确定 天然筏板基础属于补偿性基础, 因此地基的确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直接确定法。 它是根据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照有关规范通过深度和宽度的修正得到承载力设计值, 并采用原位试验(如标惯试验、压板试验等) 与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判断法来确定岩土的特性。
二是按照补偿性基础分析地基承载力 2 天然筏板基础的变形计算 地基的验算应包括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两个方面, 尤其对于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变形往往起着决定性的控制作用。 目前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对地基变形的精确计算还比较困难, 计算结果误差较大, 往往使工程设计人员难以把握, 有时由于计算沉降量偏大, 导致原来可以采用天然地基的高层建筑, 不适当地采用了桩基础, 使基础设计过于保守, 造价提高, 造成浪费。
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计算模型,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出的自由沉降量往往同实测的地基变形量不同, 这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的。试验表明[ 4 ]: 刚性筏板在试验荷载下主要是整体沉降, 挠曲变形极小, 最大也未超过3‰; 而有限刚度筏板基础则除了整体沉降外还产生挠曲变形, 筏板刚度不同, 挠曲程度也不同。
在筏板厚度相同的情况下, 随着长*宽(以矩形为例) 的增加, 筏板的刚度随之降低。因此设计中可选取“板式筏基+ 独立柱基”相结合的基础形式, 即中部(电梯井等剪力墙集中处) 用筏基, 四周柱基础采用独立基础或联合基础。
使筏板的长*宽尺寸减小、刚度增大,这不仅降低沉降变形的挠曲程度, 提高筏板的抗冲切能力, 同时, 减低了板中钢筋应力, 减少筏基的配筋量。 为协调各部分的变形, 使其趋于一致, 还可通过变形验算调整独立柱基的面积。
既满足结构使用要求, 又达到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基础选型设计中, 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 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影响, 充分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 通过比较“整片筏基”与“板式筏基+ 独立柱基”的工程造价。
3 筏板基础的结构设计筏板基础的主要结构形式有平板式筏基和肋梁式筏基, 包括等厚度或变厚度底板和纵横向肋梁。 一般情况下宜将基础肋梁置于底板上面, 如果地基不均匀或有使用要求时, 可将肋梁置于板下, 框架柱位于肋梁交点处。
在具体筏基设计时应着重考虑如下问题: (1) 应尽量使上部结构的荷载合力重心与筏基形心相重合, 从而确定底板的形状和尺寸。 当需要将底板设计成悬挑板时, 要综合考虑上述多方面因素以减小基础端部基底反力过大而对基础弯距的影响; (2) 底板厚度由抗冲切和抗剪强度验算确定。
柱网间距较大时可在柱间设置加强板带(暗梁加配箍筋) 来提高抗冲切强度以减少板厚, 也可采用后张预应力钢筋法来减少混凝土用量和造价。 决定板厚的关键因素是冲切, 应对筏基进行详细的冲切验算; (3) 无肋梁筏板基础的配筋可近似按无梁楼盖设柱上板带和跨中板带(倒楼盖法) 的计算方法进行, 精确计算可用有限元法;对肋梁式筏基, 当肋梁高度比板厚大得较多时, 可分别计算底板和肋梁的配筋, 即底板以肋梁为固定支座按双向板计算跨中和支座弯矩, 并适当调整板跨中和支座的配筋; (4) 构造配筋要求: 筏板受力筋应满足规范中0。
15%的配筋率要求, 悬挑板角处应设置放射状附加钢筋等。 设计人员往往配置受力钢筋有余, 构造钢筋却配置不足。
4 筏板基础抗浮锚杆的设置 不少设计人员担心地下水位对底板的浮托力而设置抗拔锚杆, 在这里作如下分析和讨论。 (1) 施工过程中浮托力的产生是由于基坑内积水(雨水和施工用水或地下水渗透) 所致;浮托力的大小与地下室的体积和基坑内积水高度有关。
因此, 只要能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有序排水或限制水位, 在基础底板底以下就不会产生浮托力。 (2) 地下室上浮是因为地下室结构及上部结构的荷载重量不足以克服地下水的浮力, 当筏板基础底板上的结构重量大于实际上浮力后, 整个基础结构就能稳定。
因此在地下室和地面上相应有限几层的结构完成后, 就可以克服地下水的上浮力, 不需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水位保持警惕。 (3) 在计算地下水的浮托力时因注意: 筏基底板所承受的浮托压力只是底板与地基岩土的缝隙水压力、孔隙水压力, 板承受的浮托力与地基岩土的缝隙发育程度、孔隙率有关, 其实际压力强度小于静水压强。
其次, 底板的水承压面积并非全部。 由于底板与地基岩土已粘结成整体,因而能提供一定的粘结(抗拔) 力。
有关试验资料认为有效粘结面积占底板面积最小比率为K = 50% , 而粘结强度最低为250kpa (相当于毛石砌体与M 10 沙浆间的抗拉力)。 K 值是一重要因素, 应通过试验确定。
浮托力的估算: 当K = 50%~ 100% 时,如地下水位为- 2。 0m 的10m 深地下2 层的基坑, 当底板厚度1 600mm , 顶板单位荷重为1 600kg, 则单位面积的浮托力T 和地下室结构重量W 分别为:T = 80*(50%~ 100% )= 40。
0 kpa~ 80。 0kpaW = 1。
6*25+ 16*2= 72。 0kpa从以上分析和讨论可见, 即使按K = 1 计算使浮托力T 最大, T 与W 的差值也只有8。
0kpa, 待地面上再施工1~ 2 层后, 就能保持整体平衡, 因此只。
4.有关筏基底板混凝土施工的论文前言怎么写
首先你要定个思路:1、筏板基础发展的必然性,以及筏板基础的发展壮大的可行性;2、研究筏板基础的施工的必要性,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研究,以及研究筏板基础的施工可以带来什么样的成效或者成果。
具体的,第一方面:你可以先简介一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结构形式的变化,比如从建国后的装配式建筑,到现浇结构,然后过渡到基础形式的变化,从条形基础到独立基础再到筏板基础,再重点分析一下筏板基础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需要,从而得出一个筏板基础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后期的发展壮大,也可引入旁证比如平法图集08G101的出版等等一些事情。第二方面:要根据第二个思路和论文的主题进行切入,旁人就不好参与定夺了。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大学生毕业一般要求参加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毕业论文,还包括一些与课题相关的设计图纸,实验设计、实物制作、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等内容。
毕业设计流程是: 首先由导师给你任务书,上面有课题名字,研究内容和要求,还有进度安排、参考文献说明等,之后就开始查找与课题相关的文献。 然后进行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撰写 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开题报告都是前期要完成的工作,它们是建立在你搜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上完成的。
上述工作做完之后,你就应该开始正式的设计工作了,包括设计方案的确定,需要进行试验的进行试验设计,要完成实物制作的,就要确定实物制作方案、材料、器件等物品的选择,最后完成实物的拼装和制作。 最后才是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毕业论文也叫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的内容介绍你在设计工作中如何完成设计任务,把设计过程仔细阐述出来,还要附上相关图纸,程序等。
6.论筏形基础特点及施工工艺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易发表网论筏形基础特点及施工工艺筏形基础作为高层建筑的常用基础形式在目前的设计中被广泛应用,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对筏形基础的特点及施工工艺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一、筏形基础的分类筏形基础大体上可分为平板式和梁板式,其中梁板式筏板基础又根据基础梁与基础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高板位、中板位和低板位三种。另外筏形基础又根据筏板与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分为有外伸筏板基础和无外伸筏板基础。
二、梁板式和平板式筏基的优缺点在通常设计中平板式筏形基础使用较为普遍,其原因是平板式筏形基础在钢筋绑扎、模板支撑、混凝土浇筑等施工过程中施工比较简便,施工速度较快,对加快施工进度较为有利,致使整个基础工程的钢筋和混凝土使用量相对梁板式筏形基础较浪费,对控制基础工程的总造价不利。梁板式筏基与平板式相比具有材耗低、刚度大的优点,缺点是施工相对复杂,钢筋绑扎难度大,模板支撑和混凝土浇筑也较平板式相对麻烦。
三、施工工艺及特点在筏板基础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施工工序依次为基础垫层、地下防水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其中钢筋工程在各分项工程中所占工作量比重最大,并且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是整个基础工程的重中之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筏板基础设计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