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好一篇关于管螺纹车工的论文最好加上论文答辩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螺纹时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数控车床上加工螺纹时,由于设备、刀具或者人 员的原因,在切削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故障,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螺纹;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螺纹是在圆柱或圆锥表面上, 沿着螺旋线所形成的具有相同剖面和规定牙 型的连续凸起和沟槽。 在各种机械产品中,带有螺纹的零件应用广泛。
它主要 用作联接零件、传动零件、紧固零件和测量用的零件等等。 在车床上加工螺纹, 是比较常用的螺纹加工方法之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控车床的普及,在数控车床上车削螺纹在机械加 工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 数控车床以加工精度高、产品同一性好、加工范围广、调试方便(特别是它能精密加工在普车上比较难加工的一些特殊表面零件)等 优势在机械加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在数控车床(如 GSK980TD)上能车削米制、英寸制、模数和径节制四种 标准螺纹,还能车削变螺距螺纹,端面螺纹等。 无论车削哪一种螺纹,数控车 床主轴与刀具之间必须保持严格的运动关系:即主轴每转一转(即工件转一 转),刀具应均匀地移动一个(工件的)导程的距离。
它们的运动关系是这样保 证的:主轴带着工件一起转动,主轴的运动状态由一根同步皮带传送到主轴编 码器,主轴编码器检测到主轴的转速以后,将信息反馈到机床主系统信息处理 中心, 主系统再根据程序编制的导程发出指令控制主轴每转一转 X 轴或 Y 轴移 动一个导程的距离(主要是为了获得各种螺距) ,以保证主轴与刀具之间严格 的运动关系。 在数控车床上车削螺纹,由于主机系统能同时控制主轴与 X、Y 轴的运动, 而且数控车床是以 um 为单位的,所以能获得精确的螺距。
但是在实际车削螺 纹时,由于各种原因(如主轴同步传动皮带磨损,X、Y 轴丝杆磨损,刀具磨 损,机床检测系统错误等)造成由主轴到刀具之间的运动,在某一环节出现问 题,引起车削螺纹时产生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时应及时加以解决。 在数控 车床上车削螺纹时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如下: 一、扎刀: 故障分析: 1、车刀的前角太大,机床 X 轴丝杆间隙较大; 2、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 3、工件装夹不牢; 4、车刀磨损过大; 5、切削用量太大。
解决方法: 1、减小车刀前角,维修机床调整 X 轴的丝杆间隙,利用数控车床的丝杆 间隙自动补偿功能补偿机床 X 轴丝杆间隙; 2、车刀安装得过高或过低:过高,则吃刀到一定深度时,车刀的后刀面 顶住工件,增大摩擦力,甚至把工件顶弯,造成扎刀现象;过低,则切屑不易 排出,车刀径向力的方向是工件中心,加上横进丝杠与螺母间隙过大,致使吃 刀深度不断自动趋向加深,从而把工件抬起,出现扎刀。 此时,应及时调整车 刀高度,使其刀尖与工件的轴线等高(可利用尾座顶尖对刀)。
在粗车和半精车 时,刀尖位置比工件的中心高出 1%D 左右(D 表示被加工工件直径)。 3、工件装夹不牢:工件本身的刚性不能承受车削时的切削力,因而产生 过大的挠度,改变了车刀与工件的中心高度(工件被抬高了),形成切削深度突 增,出现扎刀,此时应把工件装夹牢固,可使用尾座顶尖等,以增加工件刚性。
4、车刀磨损过大:引起切削力增大,顶弯工件,出现扎刀。此时应对车 刀加以修磨。
5、切削用量(主要是背吃刀量和切削速度)太大:根据工件导程大小和工 件刚性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 二、乱扣: 故障分析:原因是当丝杠转一转时,工件未转过整数转而造成的。
主要原因有: 1、机床主轴编码器同步传动皮带磨损,检测不到主轴的同步真实转速; 2、编制输入主机的程序不正确; 3、X 轴或 Y 轴丝杆磨损。 解决方法: 1、主轴编码器同步皮带磨损:由于数控车床车削螺纹时,主轴与车刀的 运动关系是由机床主机信息处理中心发出的指令来控制的,车削螺纹时,主轴 2 转速恒定不变,X 或 Y 轴可以根据工件导程大小和主轴转速来调整移动速度, 所以中心必须检测到主轴同步真实转速, 以发出正确指令控制 X 或 Y 轴正确移 动。
如果系统检测不到主轴的真实转速,在实际车削时会发出不同的指令给 X 或 Y,那么这时主轴转一转,刀具移动的距离就不是一个导程,第二刀车削时 螺纹就会乱扣。这种情况下,我们只有维修机床,更换主轴同步皮带。
2、编制输入的程序不正确:我们知道,车削螺纹时为了防止乱扣,必须 保证后一刀车削轨迹要与前一刀车削轨迹重合, 在普车上我们用倒顺车法来预 防乱扣。 在数控车床上,我们用程序来预防乱扣,就是在编制加工程序时,我 们用程序控制螺纹刀在车削前一刀后,退刀,使后一刀起点位置与前一刀起点 位置重合(相当于在普车上车削螺纹时,螺纹刀退回到前一刀所车出的螺旋槽 内) ,这样车出的螺纹就不会乱扣。
有时,由于程序输入的导程不正确(后一 段程序导程与前一段程序导程不一致) ,车削时也会出现乱扣现象。 例一: ……………………… G00 X 20 ; Z 5; G32 Z -20 F 200; G00 X 30; Z 5; (后一刀起点位置与前一刀起点位置重合,螺纹不 会乱扣) X 19; G32 Z -20 F 200; (后一段程序导程与前一段程序导程一致, 螺纹不会乱扣。
2.北京化工大学的科学研究
截止2014年,学校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2个发改委批准的基础研究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化工行业工程技术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实验室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的科研机构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 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化工行业系统仿真工程技术中心化工行业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物炼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教育部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知识产权研究基地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截止2014年4月,该校已先后建成“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先进炭材料及特种高分子”、“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绿色制造”等四个“111”引智基地。 馆藏资源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截止到2011年9月,图书馆纸质资源达到150万册,电子图书170万册,电子学位论文52万篇,购买了CNKI、万方、IEEE、SCI、EI以及CA等39种中、外文数据库。
学术期刊《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石化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截止2014年,学校先后与英、美、法、德、澳、韩、日等7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合作关系。
签协议单位:01、韩国忠南大学02、日本国工学院大学03、德国巴斯夫公司04、俄罗斯库班化工大学05、德国凯泽斯劳滕大学06、德国汉高公司07、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08、澳大利亚新南维尔士大学材料学院09、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商学院10、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工学院11、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12、莫斯科国立环境工程大学13、乌克兰国立化工大学“科技交流协议”14、日本东京都立大学理学院15、法国伯莱斯·帕斯卡尔大学16、大阪大学理学科17、英国萨里大学18、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19、美国戴顿大学20、日本福井大学21、芬兰拉彭兰塔理工大学22、台湾中州技术学院23、日本东京都立大学24、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25、美国InnoCentive 公司26、美国RTD Embedded Technologies, Inc.27、丹麦技术大学28、法国TPA (TOTAL道达尔教授协会)29、美国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30、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31、德国Martin-Luther-University Halle-Wittenberg32、澳大利亚Flinders University33、法国 University Du Maine (Le Mans)34、韩国祥明大学(Sangmyung University)35、英国University of Liverpool36、美国Kenoah Technology 建立实验室37、台湾南台科技大学38、美国加利佛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39、日本丰田工业大学40、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41、日本北见工业大学42、日本早稻田大学43、俄罗斯碦山技术大学44、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ikolaev无机化学研究所45、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
3.电动机论文
在费拉里斯和特斯拉发明多相交流系统后,19世纪80年代中期,多沃罗沃尔斯基发明了三相异步电机,异步电机无需电刷和换向器,但长期高速运行,轴承维护保养仍是难题。
二次世界大战后,直流磁轴承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机和传动系统无接触运行成为可能,但这种传动系统造价很高,因为铁磁性物体不可能在一个恒定磁场中稳定悬浮。 主动磁轴承的发明,解决了这个难题,但用主动磁轴承支承刚性转子要在5个自由度上施加控制力,磁轴承体积大、结构复杂和造价高。
20世纪后半期,为了满足核能开发和利用,需要用超高速离心分离方法生产浓缩铀,磁轴承能满足高速电机支撑要求,于是在欧洲开始了研究各种磁轴承计划。 1975年,赫尔曼申请了无轴承电机专利,专利中提出了电机绕组极对数和磁轴承绕组极对数的关系为±1。
用赫尔曼提出的方案,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制造出无轴承电机的。 随着磁性材料磁性能进一步提高,为永磁同步电机奠定了有力竞争地位。
同时,随着双极晶体管的应用,以及和柏林格尔提出的无损开关电路结合,能够制造出满足无轴承电机要求的新一代高性能功率放大器。 大约在1985年,具有快速和负载能力的功率开关器件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出现,使得已经提出20多年的交流电机矢量控制技术才得以实际应用,这样解决了无轴承电机数字控制的难题。
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比克尔在这些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首次制造出无轴承电机。 几乎与比克尔同时,1990年日本A。
Chiba首次实现磁阻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1993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R。
Schoeb首次实现交流电机的无轴承技术。 无轴承电机取得实际应用,关键性突破是1998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巴莱塔研制出无轴承永磁同步薄片电机,电机结构简单,大大降低了控制系统费用,在很多领域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2000年,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S。Sliber研制出无轴承单相电机,再一次在无轴承电机研究历史上前进了一步,降低了控制系统的费用,使得无轴承电机实际应用不仅仅是可想的,而且是经济的。
无轴承电机像机械轴承支承的电机一样简单,电气控制系统并不复杂,在很多领域采用无轴承电机也很经济。 我们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技术在中国将取得广泛的应用。
无轴承电机特点及应用 无轴承电机是根据磁轴承与电机产生电磁力原理的相似性,把磁轴承中产生径向力的绕组安装在电机定子上,通过解耦控制实现对电机转矩和径向悬浮力的独立控制。无轴承电机具有磁悬浮磁轴承所有优点,需要免维修、长寿命运行,无菌、无污染以及有毒有害液体或气体的传输是无轴承电机典型应用场合。
目前得到了如下应用。 1。
半导体工业 在蚀刻、制板、清洗或抛光等加工过程中需用腐蚀性化学液体,产品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液体质量,液体输送泵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像酸液、有机溶剂等腐蚀的化学液体,泵必须无污染可靠传输,并且泵要具有抗腐蚀和耐一定温度的要求。
传统气动和薄片泵寿命短,大多数耐温最高只有100℃左右,运动阀和薄片仍然会产生少量的微粒,液体传输也存在着不均匀的脉动,影响了工艺处理质量。采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能解决传统传输中存在的缺陷,大大满足精密半导体器件生产工艺要求。
目前,功率为300W的无轴承电机密封泵已经在半导体工业得到应用。 2。
化工领域放射性环境或高温辐射环境等恶劣条件下,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进行废料处理,能解决机械轴承磨损和维修的难题。在化学工业,对有效密封传输和生产系统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传统的转轴密封的密封泵,机械轴承需要润滑,据报道80%的故障是由于密封失效引起的,20%是轴承、连接及其它故障。
为了安全生产,免遭环境污染,使用无轴承电机密封泵是最佳选择。目前,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和Sulzer泵公司合作完成了功率为30kW的无轴承密封泵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工作,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3。生命科学领域 心脏是生命的永动机,一旦发生故障难以修复。
利用人工心脏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功能成为心脏病患者生命延续的福音。利用机械轴承的血泵会产生摩擦和发热,使血细胞破损,引起溶血、凝血和血栓,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和Levitronix公司研制成功的无轴承永磁电机驱动的血泵和可以移植到人体内的心脏左心室辅助装置已经在临床中应用。 研究和应用前景 我国开展磁悬浮列车和磁轴承研究多年,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苏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先后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开展了无轴承电机研究工作,在理论和实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朱?秋与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J。 Hugel教授等共同开展了功率为4kW的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研究和应用工作,攻克了传感器检测、功率损耗等关键技术难题,成功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功率为4kW的无轴承永磁薄片电机,预计2004年将在化工工业、半导体工业等得到应用。
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无轴承电机在生命科学、制药行业、化工行业、半导体工业、食品工业等领域得到了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在很多特殊的电气传动领域。
4.高金吉的研究成果
高金吉院士原任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著名设备诊断工程专家。1979年,在国内工业企业率先开发应用设备诊断技术,攻克法国设计专家未能解决的阻碍国家重点工程辽化试车、生产的重大技术难关;查出导致裂解压缩机频繁停机和重大事故的轴向力设计错误;通过轴承改型设计和整机全速动平衡消除高速压缩机组强振,累计创效益数千万元。1984年创建了中国石化状态监测诊断技术中心(现为中国石油设备诊断技术开发中心)。15年间协助燕化等30个企业诊断排除机组故障204台次。研制的机泵群监测网络和诊断系统已产业化,成功应用于加氢裂化等5套装置中。开发应用监测诊断和预知维修系统,避免多起重大设备事故,首次在石化行业实施两年一大修。编制出科学实用的10类58种机械故障识别规则,成功研制出国家经贸委重点企业推广应用项目振动诊断软件包,已被国内20家企业采用。
2001年到北京化工大学,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创建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化工大学-美国RTD嵌入系统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美国PAC无损检测联合实验室,组建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任中心主任,建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成立中国石油炼化装备故障诊断(北京)中心,并任中心主任。2006年作为国务院吉化爆炸事故调查组专家组组长,赴吉化爆炸现场进行事故调查;组织研究开发人工误操作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系统;所领导的团队为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建立设备远程监测网,已监测156台大机组,5700台机泵,开发基于SOA架构的维修和安全保障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并进行初步的产业化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国家八六三、中国工程院咨询等多项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曾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参与撰写专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70余篇。在国际设备工程学术界首次提出“装备故障自愈工程”的学术理念,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被世界工程资产管理大会(WCEAM)聘为国际筹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第三届世界工程资产管理及智能维修学术大会(WCEAM-IMS2008)主席。
5.跪求一篇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论文
金工实习报告--化学工程与工艺金工实习报告 化工与能源学院03级(1)班 实习人:王栋 编号:026 实习时间:2005年5月30日到6月10日 金工实习报告 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们的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对于动手能力不太强的我,金工实习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经过两周的金工实习,我学习了不少的金工知识,初步了解了铣床、板金、数车、数铣、线切割、热处理和铸造等工种,还进行了工业安全学习。
在此过程中,我掌握了一定的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学到很多其他的东西,比如说,对待工作的认真严肃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仔细观察的精神,良好的安全意识。虽然金工实习期间的确有点累,但丰收的成果使我感觉非常欣慰,几天来对工人的了解也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金工实习前 很早,在大一的时候,已经听说过金工实习了,不过那时只是听师兄提起过,只看过他们穿着军装从车间回来,而他们脸上的点点倦意使金工实习在我心中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向他们请教时,他们只告诉我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工科学生学习机械技术制造的基本工艺方法和技术,完成工程基本训练的必修课,其中的感觉还要我们自己去体验。
于是我对金工实习一直充满了期待。 终于,轮到我们金工实习了。
第一天的早上,我带着几分期待,几分兴奋,也带着对金工实习的好奇和疑问走进了工业培训中心。实习正式开始前我们先去参加了安全讲座,老师特别强调了金工实习中的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他给我们讲了许多以往学生金工实习中一些违纪的现象:学生甚多没有穿工作服,没有佩戴实习证,工作时态度不够严肃,有的甚至在打瞌睡。
他又提到了一些由于不遵守安全制度,没有严守纪律而导致的重大事故。我们在心惊胆颤的同时,心里已经烙下了一个铁一样的原则:安全第一!老师好象看穿了我们在想什么似的,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只要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守纪律,金工实习绝对是一个安全而有收获的愉快过程。
开始金工实习 做完了全部准备工作,我们就正式开始了实习—— § 普通车床 第一个令我记忆犹新的实习项目是车床,在这里我深深体会到沉着,镇定,细心的作用。我们的实习作业是把一个圆柱切削成圆球,刚开始看老师玩弄车床时还以为会很简单,殊不知等到自己操作起来才知道其中难处,切削时要利用好车床的横向、纵向两个移动手柄,这 可不是一件易事。
开始时总不知如何协调两者的速度,有时总是横向移动手柄在移动可是纵向移动手柄却移动得太慢一直把圆切削成一个圆柱面。等到重新振作起来再干一次时,却又太紧张以至在横向切得太深时,竟不知快速转动纵向手柄,导致又一次的失败。
静下心来好好 的反思发觉自己是太紧张了,不够镇定,干这活没有一定的定力,没有遇事镇定自若的魄力怎么行呢。所以以后几次,我都小心翼翼地,极力使自己镇定地切削,虽然有时也会切得不好,但总算给我把作品完成了。
看着自己那做得虽不太好的作品,我下决心以后遇事可不能在这般急躁,要静下心来,要镇定自若地把它给完成,千万不能急呀 § 数车 从前面学过的车工,我们知道车床主要是使用各种车刀对内外圆柱面、圆锥面、成形回转体表面及其端面、各种内外螺纹等进行加工,还可使用钻头、扩孔钻、铰刀进行孔加工,使用丝锥、板牙进行内外螺纹加工等。车床有许多类型,按其用途和结构不同,可分为普通车床、六角车床、立式车床、单轴自动车床、多轴自动及半自动车床、多刀车床、仿形车床、专用车床等。
但是从更精确的要求上来说,收工车出来的工件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化的要求了,所以我们进一步刀到学习数车。 开工前,我们还在研究这个数该念成第四声还是第三声,来到车间,不用怀疑,数车就是指数字车工。
:0 数控机床是综合应用计算机、自动控制、自动检测及精密机械等高新技术的产物,是技术密集度及自动化程度很高的典型机电一体化加工设备。它与普通机床相比,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不仅零件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且自动化程度极高,可减轻工人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数控机床可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加工,因而数控机床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愈来愈显得重要。
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否达到数控机床以上所述的优点,还要看操作者在生产中能不能恰当、正确地使用。因为不管什么机床,它都有一套自己的操作规程。
它既是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保证设备安全、产品质量等的重要措施。使用者必须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如果机床在第一次使用或长期没有使用时,先使其空转几分钟,使用中注意开机、关机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如开机后首先要用手动或用程序指令自动回参考点 ),这些对初学者(像我们这种^_^)尤其应引起足够重视,因为缺乏相应的操作培训的,往往在这方面容易犯错。
在数车的这一天,我们集体坐在凳子上编写程序,编好的先上机,一行行的程序被仿真出来,这是脑力劳动的成果。 § CAD中心设计 做了很多体力劳动,该动动脑筋了。
我们就来到了CAD。
6.建筑施工技术
化学灌浆法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化学灌浆工艺的不断成熟,可解决很多人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壁如基础的补强,基坑支护的补漏,地下室、堤坝的防渗补漏,混凝土构件的补强加固等,均可采用化学灌浆的工艺,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化学灌浆、防渗、补漏、化学灌浆法主要是采用近年来研制的特定的化学制剂,通过特殊的工艺,灌注到建(构)筑物构件的裂缝当中,解决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化学灌浆工艺在工程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比较常见的是补强和补漏两种。 一、常用的几种灌浆材料 1、水泥—水玻璃浆材 该材料固结强度为0。
5~15MPa,固结率为98%~100%,凝胶时间30~120s。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好,尤其适合突发性漏水、泥、砂的整治,浆液充填率又高,湿条件耐久性好等优点。
其浆液特点如下:①浆液凝胶时间可准确地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②结石体抗压强度可达10~20MPa;③结石率为100%;④结石体渗透系数为10-8cm/s;⑤适宜于0。2mm以上裂隙和1mm以上粒径的砂层使用;⑥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2、中化—656(丙烯酸盐类)浆材 该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渗漏水、油的堵截。 具有浆液起始粘度低,可灌性能好,固化时间可任意调节两秒至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等优点。
固结体抗渗性k。
7.急
第一部分:数控机床应用调查一、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及简介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如图1-1图1-1品正数控深孔钻床简介:深孔钻 : 自1982年生产以来, 一直占据生产的重要位置。
现市场对模具生产交期需求迫切, 深孔加工机快捷,便利, 不需要铰孔, 一步到位, 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更兼投资回收成本快速, 是抢占市场的利器。
二、深孔钻在设计上的优点合运水道,热流道,顶针孔,油泵深孔,轧辊孔等深孔加工。 敝司深孔钻在设计上有以下的优点 :1. 工作台, 底座机身, 立柱, 升降台, 全部 FC30铸铁成型, 加工时达至最佳的吸震效果。
2. 床身工作台底座一体成型, 结构一致, 筋骨强壮, 没有立柱与工作台分开的设计。3. 滑轨, 工作台导轨, 采用V型导轨, 保证准确的导向性, 无方轨之侧间隙。
滑动时无蛇行现象, 亦能维持滑动之顺畅。在强压下承载座与滑动座更紧密结合。
两者接触而能平均受力。长时间运动能维持稳定之动静态精度, 而能达到增长机件寿命及提高加工品质。
4. 滑轨经热处理研磨, 更能保证耐用与刚性。 5. 采用良好的油压泵设计, 控制流量与压力, 确保使用寿命。
6. 另外更采用CNC 换刀系统装置, 只用轻轻按下控制键, 气动锁刀系统。 更换刀具方便。
7. 纸带与磁铁过滤装置, 能将钢材加工中铁屑与切削油废弃的微量元素过滤, 循环再用。三、品正深孔钻规格表深孔钻规格表 型号 MGD-813 MGD-1015 MGD-1520 MGD-1525 Table (单位 mm) 工作台尺寸 400x1500 600x2000 800x2300 800x2800 作业面积 1300x600x800(z1)x400(z2) 1500x600x1000 2000x1000x1500 2500x1000x1500 T型槽 18mmx63mmx5 22x34x5 22x34x7 22x34x7 主轴 主轴进给行程 800 1000 1250 1500主轴进给速度 (mm/min) 20-5000mm主轴直径 Φ120 主轴端至台面距离 70 mm 电动机 主轴(kw) 7.5kw磁力分离器(W) 25W 纸带过滤器 25W 铁削排除机 (W) 0.375 油压泵 10HPx6P润滑油泵 150Wx2加工能力 加工深度 800 1000 1250 1500 钻孔能力 Φ3-25mm(32)油压系统 切削油桶 (L) 1800LT高压泵压力 (kg/cm2 ) 0-120 高压泵吐出量 (L/min) 5-70最大载重 (kg) 1000 3000 5000 7000 机械净重 (kg) App.9000 App.10500 App.14500 App.16500占地面积 App.3125x2046 App.5000x5000 App.5500x5500 App.6000x6000第二部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
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至少两个零件的工艺分析)。一、加工平面凸轮零件上的槽与孔,外部轮廓已加工完,零件材料为HT200。
图2.11、零件图工艺分析 凸轮槽形内、外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几何元素之间关系描述清楚完整,凸轮槽侧面与 、两个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Ra1.6。凸轮槽内外轮廓面和 孔与底面有垂直度要求。
零件材料为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根据上述分析,凸轮槽内、外轮廓及 、两个孔的加工应分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
同时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垂直度要求。2、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 、两个孔时,以底面A定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采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
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一面两孔”方式定位,既以底面A和 、两个孔为定位基准。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加工顺序的拟定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
因此应先加工用做定位基准的 、两个孔,然后再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表面。为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分开,其中 、两个孔的加工采用钻孔—粗铰—精铰方案。
走刀路线包括平面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平面进给时,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
为使凸轮槽表面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XOY平面(或YOX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既定深度;另一种方法是先打一个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到既定深度。
4、刀具选择 根据零件特点选用8把刀具,如下表:序号 刀具号 刀具 加工表面 备注 规格名称 数量 刀长/mm 1 T01 ¢5中心钻 1 钻¢5mm中心孔 2 T02 ¢19.6钻头 1 45 ¢20孔粗加工 3 T03 ¢11.6钻头 1 30 ¢12孔粗加工 4 T04 ¢20铰刀 1 45 ¢20孔精加工 5 T05 ¢12铰刀 1 30 ¢12孔精加工 6 T06 90°倒角铣刀 1 ¢20孔倒角1.5*45° 7 T07 ¢6高速钢立铣刀 1 20 粗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底圆角R0.58 T08 ¢6硬质合金立铣刀 1 20 精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5、切削用量选择 凸轮槽内、外轮廓精加工时留0.1㎜铣削余量,精铰 、两个孔时留0.1㎜铰削余量。主轴转数是1000r/min。
二、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例一渗碳主轴(如图2-2),每批40件,材料20Cr,除内外螺纹外S0.9~C59。渗碳件工艺比较复杂,必须对粗加工工艺绘制工艺草图(如图)。
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工 序 工种 工步 工序内容及要求 机床设备(略) 夹具 刀具 量具1 车 按工艺草图车。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螺纹泵研究北京化工大学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