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份路基施工放样4000字以上的论文,谢谢
1、复测导线点2、地形复测和建立施工控制网3、路线施工放样 1)路基边坡放线 2)挖方路段放线 3)填方路段放线 4)构造物放样 5)边沟及附属设施土方路基施工方法: (一)一般路段填筑 1.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定出中线及边线位置,并按层厚要求拉线施工。
2.清除线路范围表面耕植土,进行晾晒,然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至设计要求。 3.在经过软基处理的路段上选一段试验路段。
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K7+330~K7+450段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当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以确定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压实度要求下,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最佳含水量、压实遍数、速度、工序、填筑厚度的控制,中间做好施工记录,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
完工后及时写出试验报告和施工总结,提出符合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最佳施工方案,如发现路基设计有缺陷时,则提出变更设计意见,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 4.路基填筑宽度、高度 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超过路堤两侧设计宽度各30cm,软基施工路段两侧按设计宽度超宽各50cm,以保证路基沉降后及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
纵向分段长度平均为250米左右,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
填料粒径控制在15cm以内(路基填料的破碎工作在宕口进行)。每层摊铺后,先进行整平,然后进行碾压,确保各层间的平整度要求,并做成2~4%的横坡,以利排水。
1、路基施工放样和一般的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原则“宜宽不宜窄”。再放每层填土边桩时,路基半宽应比设计半宽宽30~50cm.目地是保证边坡压实质量!2、超高和加宽应在路面以下调整!否则路面厚度不是不足,就是太厚。
影响成本的。(铁路路基超高不是在路基中调整)3、具体实施参照规范进行。
直线50--100米一个断面,曲线20米一个点40米一个断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内容: 组织、物质、技术准备 二、施工测量 1 、中线的恢复和标定 恢复路线中线,要按测设后设计出的路线平面图、直线、曲线几转点一览表,护桩记录等来进行较核。 2 、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 3 、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 4 、预留桥涵位置 5 、施工中的测量,主要是检查挖、填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广大测量中的其它事项。 三、路基放样 1 、内容: a 、在路中线各中点处标定填挖高度; b 、确定横断面的方向,c 、按设计图纸在地面上定出横断面上各点的位置,如路基中心点、边缘点、路堤坡脚几路堑坡顶; d 、边坡防样,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把边坡的位置标出来; e 、移桩移点。
2 、路基边坡放样 方法: 图解法 直接按横断面图,在地面上量出路肩、坡脚、排水沟等对中线的距离,定出边线桩。 计算法 如没有横断面图,只有填挖数字,可以在地面上用计算法放样路基边坡。
在平面上防样边桩,路堤坡脚至中桩的距离 L=b / 2+mH 在坡地上放样边桩 地面横坡较大时,计算要考虑横坡影响。 上侧坡脚至桩的距离 L=b / 2+m(H-h) L=b / 2+m(H+h) 在施工中先测出地面横坡,即可按公式进行计算。
2.急求有关建筑施工测量的论文
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及现状 摘要:GPS技术应用于公路测量是公路外业勘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其应用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本文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及其对公路勘测的巨大推进作用。 关键词:GPS;RTK;静态定位;动态定位 1、GPS技术发展现状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单点导航定位与相对测地定位是GPS应用的两个方面;对常规测量而言相对测地定位是主要的应用方式。 相对测地定位是利用L1和L2载波相位观测值实现高精度测量,其原理是采用载波相位测量局域差分法:在接收机之间求一次差,在接收机和卫星观测历元之间求二次差,通过两次差分计算解算出待定基线的长度;求解整周模糊度是其关键技术,根据算法模型,设计了静态、快速静态以及RTK等作业模式。
静态作业模式主要用于地壳变形观测、国家大地测量、大坝变形观测等高精度测量;快速静态测量以其高效的作业效率与厘米级精度广泛应用于一般的工程测量;而RTK测量以其快速实时,厘米级精度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如碎部测量)与工程放样中。RTK技术代表着GPS相对测地定位应用的主流。
GPS测地型接收设备是实现测地定位的基本条件,接收机有单频与双频之分,双频机能以L2观测值修正电离层折射影响,最适宜于中、长基线(大于20km)测量,具有快速静态测量的功能,可升级为RTK功能;单频机适宜于小于20km的短基线测量,对于一般工程测量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RTK系统由GPS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薄及配套设备组成,整套设备在轻量化、操作简便性、实时可靠性、厘米级精度等方面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数据采集和工程放样的要求。
鉴于GPS系统在轨卫星数有限,在对空通视受遮挡的条件下,不能保证正常解算,影响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实践表明,单频GPS系统由于多环境的制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随着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LONASS)的不断完善,利用GLONASS来改善GPS性能的双星座系统(GLONASS+GPS)已由美国Ashtech公司研制成功,这种全天候、全地域、高精度的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接收设备,双星座系统的接收设备GPS接收设备的新水平。 2、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的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我省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迎来前所末有的发展机遇,这就对勘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路设计行业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公路设计已实现CAD化,有些软件本身还要求提供地面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支持;建立勘测、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一体化的数据链,减少数据转抄、输入等中间环节,是公路勘测设计“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影响高等级公路设计技术发展的“瓶颈”所在。
目前公路勘测中虽已采用电子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但常规测量方法受横向通视和作业条件的限制,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大大延长了设计周期。勘测技术的进步在于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引入GPS技术应当是首选。
当前,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建立沿线总体控制测理,为勘测阶段测绘带状地形图,路线平面、纵面测量提供依据;在施工阶段为桥梁,隧道建立施工控制网,这仅仅是GPS在公路测量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其实,公路测量的技术潜力蕴于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应用之中,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下面就RTK技术在公路勘测中的应用作简单的介绍。
3、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3.1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GPS)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无论静态定位,还是准动态定位等定位模式,由于数据处理滞后,所以无法实时解算出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这就难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返工来重测由于粗差造成的不合格观测成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延长观测时间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这样一来就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 实时动态定位(RTK)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其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一台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随机计算机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计算显示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这样用户就可以实时监测待测点的数据观测质量和基线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根据待测点的精度指标,确定观测时间,从而减少冗余观测,提高工作效率。 3.2 应用 实时动态(RTK)定位有快速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两。
3.求一份路基施工放样4000字以上的论文,谢谢
1、复测导线点
2、地形复测和建立施工控制网
3、路线施工放样
1)路基边坡放线
2)挖方路段放线
3)填方路段放线
4)构造物放样
5)边沟及附属设施
土方路基施工方法: (一)一般路段填筑 1.路基填筑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样,定出中线及边线位置,并按层厚要求拉线施工。 2.清除线路范围表面耕植土,进行晾晒,然后用轻型压路机碾压至设计要求。 3.在经过软基处理的路段上选一段试验路段。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K7+330~K7+450段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验所用的材料和机具应当与将来全线施工所用的材料和机具相同,以确定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压实度要求下,压实设备类型、最佳组合方式,最佳含水量、压实遍数、速度、工序、填筑厚度的控制,中间做好施工记录,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完工后及时写出试验报告和施工总结,提出符合JTJ033-9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的最佳施工方案,如发现路基设计有缺陷时,则提出变更设计意见,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作为路基施工的依据。 4.路基填筑宽度、高度 路基填筑采用分层平行摊铺,每层松铺厚度根据现场压实试验确定,每层填料的铺设宽度超过路堤两侧设计宽度各30cm,软基施工路段两侧按设计宽度超宽各50cm,以保证路基沉降后及修整路基边坡后的路堤边缘有足够的压实度。纵向分段长度平均为250米左右,以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30cm。填料粒径控制在15cm以内(路基填料的破碎工作在宕口进行)。每层摊铺后,先进行整平,然后进行碾压,确保各层间的平整度要求,并做成2~4%的横坡,以利排水。1、路基施工放样和一般的一样的,但是有一个原则“宜宽不宜窄”。再放每层填土边桩时,路基半宽应比设计半宽宽30~50cm.目地是保证边坡压实质量!
2、超高和加宽应在路面以下调整!否则路面厚度不是不足,就是太厚。影响成本的。(铁路路基超高不是在路基中调整)
3、具体实施参照规范进行。直线50--100米一个断面,曲线20米一个点40米一个断面.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内容: 组织、物质、技术准备
二、施工测量
1 、中线的恢复和标定
恢复路线中线,要按测设后设计出的路线平面图、直线、曲线几转点一览表,护桩记录等来进行较核。
2 、水准点的复查与加设
3 、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
4 、预留桥涵位置
5 、施工中的测量,主要是检查挖、填情况,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6 、广大测量中的其它事项。
三、路基放样
1 、内容:
a 、在路中线各中点处标定填挖高度;
b 、确定横断面的方向,
c 、按设计图纸在地面上定出横断面上各点的位置,如路基中心点、边缘点、路堤坡脚几路堑坡顶;
d 、边坡防样,按设计的路基边坡率,把边坡的位置标出来;
e 、移桩移点。
2 、路基边坡放样
方法:
图解法 直接按横断面图,在地面上量出路肩、坡脚、排水沟等对中线的距离,定出边线桩。
计算法 如没有横断面图,只有填挖数字,可以在地面上用计算法放样路基边坡。
在平面上防样边桩,路堤坡脚至中桩的距离
L=b / 2+mH
在坡地上放样边桩 地面横坡较大时,计算要考虑横坡影响。
上侧坡脚至桩的距离 L=b / 2+m(H-h) L=b / 2+m(H+h)
在施工中先测出地面横坡,即可按公式进行计算。
4.建筑施工管理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使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
一个建设项目参建方涉及勘探、设计、监理、施工等诸多企业,项目实施流程从设计,到施工,到竣工,到保修等阶段,文章仅从施工方的项目管理角度,结合一些在实践中的经验谈谈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建筑质量;投资成本;施工组织;提高效益;团队合作 0前言 建设项目管理是为实现项目投资、进度、质量目标而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工作,内容是研究如何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
南于建设项目是一次性的,故项目工程需要用系统的观点、理念和方法进行管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和程序性的特点。建设项目的生产要素有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具有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是一种相互结合的立体多维的关系,这就说明项目是具有系统性的施工,具有系统管理的特点。
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对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详细分析,认真研究并强化其管理。对项目生产要素进行管理主要体现在4方面:(1)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即对生产要素适时、适量、比例适当、位置适宜地配备或投入以满足施工需要;(2)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即对投入施工项目的生产要素在施工中进行适当搭配以协调地发挥作用;(3)对生产要素进行动态管理。
动态管理是优化配置和优化组合的手段与保证,动态管理的基本内容就是按照项目的内在规律,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项目中合理流动,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4)合理、高效地利用资源,从而实现提高项目管理综合效益,促进整体优化的目的。 l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 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包括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三个控制没有轻重之分,同等重要并有机结合。
1.1成本控制 项目施工的成功与否。利润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利润=收入-成本。可知利润的增长,就要增加收入、减少成本。
收入在施工单位竞标以后是相对固定的.而成本在施工中则可以通过组织管理进行控制.因此成本控制是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关键工作。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 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单位应根据市场价格编制施工定额。施工定额要求成本最低化,同时还应注意成本降低的合理性。
施工定额还应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动,经常地进行调整。 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成本控制是”三全”控制,即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控制。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但又人人不管现象。
3)动态控制原则。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
成本控制应从项目施工的开始一直到结束。在施工前.应确定成本控制目标;在施工中,应对成本进行实时控制,及时校正偏差;在施工结束后,对成本控制的情况进行总结。
4)目标管理原则。项目施工开始前,应对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确立目标。
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其合理性,目标太高则易造成浪费。太低又难以保证质量。
如果目标成本确定合理,项目施工的实际成本就应该与目标成本相差不多。相差太多。
不是目标成本确定有问题。就是项目施工有不善的地方(譬如有偷工减料或者出现材料质量不合格的情况)。
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各部门在肩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经理要对各部门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
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2进度控制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
其次,确定计划工期。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
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调配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
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计划进行施工,而应按照所编制的进度计划对实际施工进行适时监控。正确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若工期滞后,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
在每周监控的基础上。每月、每季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工程进度总结。
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现象。进度计划一经确定。
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施工,原则上不提倡赶工期。进度计划是在施工单位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的,赶工期无疑将增大资源的投入。
而投标报价是在施工成本的基础上形成的,增大资源投入将提高施工成本、减少利润。 1.3质量控制 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主要应从人、材、机3个方面着手控制。
由于任何项目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人的控制是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其他控制的基础。 1.3.1人的控制 项目管理中最难最基本的管理就是人的管理。
人的控制首先是要选好人、用好人。人的能力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是有所不同的,但它的变化应该是围绕一个基点变动的,这个基点每个人是不同的,选择人才时应该挑选基点比较高的。
不同的工作对基点的高低要求是不同的,要人尽其才,用好人。另外,应尽量做到一人多能,这。
5.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给个范文你看吧 1.课题名称: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
建筑结构是在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中,结构是为建筑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
这些建筑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包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
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
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3.位移。
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某点位变(线位移)或某线段方向的改变(角位移)。 4.挠度。
构件轴线或中面上某点在弯短作用平面内垂直于轴线或中面的线位移。 5.变形。
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
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
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设计方法。以现代观点看,可划分为定值设计法和概率设计法两大类。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
6.建筑施工技术
化学灌浆法在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化学灌浆工艺的不断成熟,可解决很多人们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
壁如基础的补强,基坑支护的补漏,地下室、堤坝的防渗补漏,混凝土构件的补强加固等,均可采用化学灌浆的工艺,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 :化学灌浆、防渗、补漏、化学灌浆法主要是采用近年来研制的特定的化学制剂,通过特殊的工艺,灌注到建(构)筑物构件的裂缝当中,解决建筑工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化学灌浆工艺在工程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比较常见的是补强和补漏两种。 一、常用的几种灌浆材料 1、水泥—水玻璃浆材 该材料固结强度为0。
5~15MPa,固结率为98%~100%,凝胶时间30~120s。具有成本低、适应性好,尤其适合突发性漏水、泥、砂的整治,浆液充填率又高,湿条件耐久性好等优点。
其浆液特点如下:①浆液凝胶时间可准确地控制在几秒至几十分钟范围内;②结石体抗压强度可达10~20MPa;③结石率为100%;④结石体渗透系数为10-8cm/s;⑤适宜于0。2mm以上裂隙和1mm以上粒径的砂层使用;⑥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2、中化—656(丙烯酸盐类)浆材 该材料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的渗漏水、油的堵截。 具有浆液起始粘度低,可灌性能好,固化时间可任意调节两秒至十几分钟,甚至数小时等优点。
固结体抗渗性k。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建筑物施工放样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