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帮我找一篇写京津冀一体化对廊坊影响的论文,我非常感谢
摘 要:从分析廊坊特定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着力研究廊坊在如何科学引导、规范和管理都市农业健康有序发展上的创新努力。
关键词:关键词:廊坊; 都市农业; 京津冀一体化 廊坊地处京津冀腹地的华北平原,一直是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区域,在京津冀具有一定代表性。伴随京津冀一体化的加快发展和京津冀城市群的迅速形成,廊坊及京津冀周边的农村经济正迅速向都市农业方向发展,这种新兴的农业经济业态,在助推农民增收和地方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因此,本课题组从分析廊坊特定区域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出发,试图为探索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城乡产业发展空间、发展模式、发展方向等起到先导和引领作用。1廊坊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圈内进行的农业,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未来农业的特征。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对于处在城市化加速发展中的京津冀地区,在增加土地产出、美化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加快城乡一体化等多个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廊坊近几年来的都市农业发展趋势逐渐显现,本课题组通过大量资料整理与座谈交流,对廊坊的都市农业作了以下概括分析: 1.1 发展现状 1.1.1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都市农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 近几年来,廊坊不断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力度,产业化项目建设无论在规模、投资还是在进度上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1)加强了项目建设。2011年年初,廊坊市确定了100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总投资达531亿元,是去年的2.7倍,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有13个,创历史新高。
2)设施农业“园区化”。通过大力开展以“示范园区促招商”的工作,完善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农业,为引进建设大项目搭建高效平台。
3)针对京津市场需求,开辟了多种经营形式。全市目前已形成农业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商务办公、农家乐等新兴产业。
如永清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开辟了以民俗风情、生态观光、绿色采摘、农家接待为内容的特色农村旅游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先后发展民俗农家院80余家,其中杨家营村获得“省级旅游示范村”称号,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4)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近年来,廊坊大力组织实施“百龙腾飞”工程,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建设。目前,全市已经拥有省级以上农产品知名品牌37个,其中河北省著名商标14个,河北省名牌11个;汇福、梅花、福成、燕北获中国驰名商标,华日获中国名牌称号。
5)大部分农业生产基地已实现规模经营。6)农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
廊坊市农村已经出现了多形式、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覆盖了广大农业及相关产业,遍布了生产、加工、运销、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 1.1.2 都市农业已成为廊坊农业发展新方向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以来,廊坊确立了城郊都市型农业的发展战略,使都市农业成为廊坊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四届五次全会上,廊坊进一步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郊—都市型”和“生态—集约型”农业为方向,以“休闲、高端、集约”为定位,以发展现代新型农业业态为主线,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建设“三个示范基地”,即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示范基地、特色食品加工示范基地、休闲农业示范基地;做强“十个产业园区”,即建设三河高端食品产业园区、大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香河国际农产品交易物流产业园、广阳金丰国际农展观光博览园区、安次欧华循环农业产业园区、永清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固安优质蔬菜科技观光产业园区、霸州温泉休闲农业产业园区、文安杂粮营养食品产业园区、大城休闲食品产业园区;构筑“六大主体板块”,即构建高端食品生产、优质农产品交易、高端商务休闲、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温泉农业休闲度假、特色休闲食品生产六大主体板块;实施“四大重点工程”,即实施园区带动工程、企业提升工程、基地优化工程、品牌打造工程;努力实现“三个大幅提高”的奋斗目标,即农产品总量和品质大幅提高,单位农业用地的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均收入大幅提高。 1.2 存在问题 虽然廊坊都市农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但与先进地区相比,在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发展力度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还不能满足京津冀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和京津冀都市圈群体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1.2.1 少农业精品品牌,无法凸显品牌效益 近几年具有廊坊特色的优质粮食、蔬菜、花卉、畜产品等多种农产品已基本形成规模化生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也正快速发展,部分农副产品已在京津消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在品牌战略的推广和实施上,仍大大缺少精品品牌、特色品牌,如大城的驴肉、窝头、小枣;三河的小烧鸡、豆腐丝;文安的小杂粮等,包装粗糙,外观不精美,加工简单,品质保存期也短,很难有吸引力,不仅无法实施品牌策略,更难有较高效益。 1.2.2 农业管理耕作模式较粗放,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
2.结合一带一路和京津冀一体化两个发展战略论述我国怎样利用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新时期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
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山东正抢抓战略机遇,加强与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山东新闻》报道,烟台蓬莱登州古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
19号上午,山东省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说明会在烟台举行。扩大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山东融入世界的主题。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曹甲昌表示:"山东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在目前的条件下,产业优势比较明显,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非常好,所以从山东角度来讲,有优势、有企业、有产业,应该更好的融入我们的大战略当中。 " 不久前,烟台万华集团收购匈牙利宝斯德化工项目,为鲁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提供了典范。
记者从万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丁建生了解到,万华不光是资本输出,更重要的是技术输出、管理输出,特别是文化输出,通过这一系列的输出整合,在欧盟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情况下,万华实现了扭亏为盈,从刚收购时的亏损,到现在今年一至七月份我们盈利了3100万欧元。 不仅是大型企业集团,一些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小型企业也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发现商机。
柬埔寨驻华大使馆商务专员邦占楠告诉记者:"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产品企业十分有实力,我们柬埔寨也有一些优质的农业资源,希望能够在这方面加强联系,推出更好的合作项目。 "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馆商务参赞阿尔法·伊克巴说:"我们和山东的如意集团合作良好,我们为来巴基斯坦的中国企业提供各方面的便利,目前正在跟一些山东企业进行商谈,相信下一步会有更多的好项目落户巴基斯坦。
3.谁能提供一些“京津同城发展”的论文资料啊
编者按:6月20日天津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题为《京津同城发展的“桥头堡”》的“津报调查”文章,对我区搭建一流的载体,营造一流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引智,吸纳北京的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优质要素资源向宝坻集聚,着力建设现代化双城记的“桥头堡”,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区进行了报道。
本报现予全文转发。 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地缘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宝坻区位于京、津、唐三地的腹心地带,区位优势可谓得天独厚。 天龙钨钼科技、北玻节能玻璃制造、天津路通电动汽车……统计显示,目前,在宝坻投资发展的北京企业和科研院所达189家,投资额达262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40亿元。
今年,该区新引进和开工建设投资超亿元京企项目31个、总投资额142。2亿元。
宝坻区委书记贾凤山说,“我们要搭建一流的载体,营造一流的环境,强化招商引资引智,吸纳北京的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优质要素资源向宝坻集聚,着力建设现代化双城记的‘桥头堡’,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区。 ” 搭建载体:引京企落地 到宝坻投资发展,企业能享受到政府部门贴身的“保姆式”优质服务。
宝坻经济开发区专门为北京投资商“量身定做”个性化服务,从项目签约、审批、代建、融资、企业债券及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一条龙”全程服务,精心打造拴心留人的投资环境。 “现在,企业只需要登录园区的‘马上办’平台,就可以和管委会工作人员网上交流,一一咨询解答难题。
企业在办理各种事项时能够第一时间摸清门道,少走了许多弯路,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宝地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永生说。
华建天恒传动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刚刚落户宝坻经济开发区时,人生地不熟,厂房还没有建好,资金有困难,员工没有地方办公和吃饭……这些难题被工作人员一一破解:不仅在管委会办公楼为企业挤出办公区,让企业共用管委会餐厅,还费尽心思帮我们请来了融资专家……8个月,我们被热情包围着,在感动中加快企业的投达产。 ” 现在,宝坻经济开发区入驻项目110个,投资额225亿元,其中,“京凤凰”企业达到90%以上。
京企汇聚宝坻,如何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得好,再续发展,成为宝坻上下关注的问题。 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今年,计划总投资80多亿元实施一批涉及道路交通、公用配套、信息网络、市容园林、生态建设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启动了宝坻新城五个重点片区房屋改造以及京津新城村庄搬迁工程。宝坻经济开发区引进东方明珠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占地231亩的城市综合配套设施,让北京人才不出园区就能够享受到集吃、住、娱乐、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并开通了园区到城区的公交线路,10分钟车程抵达宝坻中心商业区。
北京中精微公司是国内技术顶尖的悬浮设备企业,总经理刘丰颇有感触地说:“宝坻的发展环境和全方位服务,不仅让我们下决心来此投资,而且,我还介绍了总投资40亿元的天津路通电动汽车入驻宝坻经济开发区。” 龙头带动:聚产业集群 引入一家领军企业,一系列配套企业随之而来。
形成产业集群,方能彰显规模效益。 以日立电梯、京龙电梯为代表的电梯及零部件制造产业,企业31家,年销售收入31亿元;以天津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勇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高端机械研发制造产业企业28家,年销售收入达30亿元;以贝特瑞科技有限公司、华夏泓源科技有限公司、首航艾启威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企业25家,年销售收入50亿元。
天津勇猛机械制造公司是北京亨运通机械有限公司整体搬迁项目,目标是建设全国最大的专业玉米收获机研发制造基地。总经理王勇说,“公司在北京占地面积只有50亩,发展空间受限,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扩大生产需要。
落户宝坻后,占地面积扩大到了300亩。 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家的感觉。
目前正在规划二期项目,将‘家底’做得更殷实,还要带动更多企业加盟。公司产品有1000多个零部件,现在宝坻找到7家配套企业,天津总计15家,下半年可以发展到37家。”
京津现代农林科技城“农林硅谷”项目,以“高端、高效、高辐射”为目标,打造集农业高端服务、总部经济研发、产业链创业和先导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林科技产业城综合服务体项目。 目前,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中国科学院植物所、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达成战略合作协议,60余家企业意向入驻产业促进中心;位于马家店镇的4000亩产业示范基地内,国家蔬菜航天育种成果展示基地、航天蔬菜制种基地、农业花卉育种育苗基地等项目相继启动;以产业示范基地土地资源为依托,50家示范型都市型家庭农场正在筹建。
借势发力:促协同发展 3月,京津两市签署《关于加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合作协议》后,宝坻区付诸行动。 3月下旬,宝坻区即出台了《借重首都资源促进宝坻发展行动方案》,成立了借重首都资源工作领导小组和百名招商顾问团,研究制定了各领域的交流合作规划,突出做好项目策划、平台搭建、资源承接等工作。
在项目引进上,明确新能源新材料、新型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制。
4.如何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文化产业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
区域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是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京津冀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文化产业资源丰富、文化产 业发展已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着文化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缺少区域协调合作和带动企业、文化产业体制不健全、文化市场开放程度低等问题。
在京津冀区域 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对京津冀文化产业资源和发展的对比分析,分析京津冀文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借鉴国内外OSMU即“一源多用”发展模式,在京津冀文 化产业整合上利用“多源多用,,的产业模式,发挥京津冀各自文化资源与产业优势,建设京津冀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整合京津冀传统文化品牌,延伸旅游精品线 路开发,促进京津冀文化产业向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5.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对三地经济分量的影响分析论文该如何写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探析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区(圈)正快速地发展,主要有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经济区及东北经济区等。
对每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及优化,绝不能仅从某个地区考虑而建立门类齐全的经济结构,应从全国整体出发,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特色,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去形成适合各地特点的优势产业。所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
东北老工业基地位于东北亚的腹地,现已形成了以汽车、钢铁、石化、重型机械、医药、电子等为代表的中国工业行业最齐全的工业体系,并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相结合的运输网络和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科技人才优势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国际背景和中国加入WTO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国内历史机遇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产业功能被定位于装备制造业及现代农业,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的制造业近年发展很快,这些区域必将在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方面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比较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通过仔细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竞争力,明确其在全国制造业中的定位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措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未来竞争中实现振兴提供借鉴。一、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 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能使资源配置达到有效、高效,从而使创造价值的能力达到最大化,所以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竞争力也是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构成之一。
按照科学性、可行性、可比性、系统性原则,在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笔者建立如下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1.产业结构水平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区域的各类产业的构成和诸产业间量的比例和质的联系等关系的总和。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会表现出不同的产业结构水平和特征。产业结构水平是反映区域产业结构总体状况的指标,笔者主要是按三次产业分类法来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所以反映产业结构水平的具体指标包括三次产业的产值、三次产业产值在全国的比重和比较优势系数(注:比较优势系数R=(某地区某产业增加值/全国某产业增加值)/(某地区GDP/全国GDP),R>1,表明具有比较优势,R<1,则不具有比较优势。)
2.产业结构高级化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会发生相应的转换和演变,大致遵循从以第一产业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向以第二产业为主的阶段、再向以第三产业为主的阶段演变的逐渐高级化的规律。而且当区域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也获得快速发展。
和第一、第二产业相比,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都是能创造更多价值的动力产业,所以通过三次产业比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东北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等指标可以表明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3.产业结构效益 份额—偏离分量是评价产业结构效益的指标,以一定时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增长率为基准,分别测算区域按全国平均增长率可能形成的假定份额,进而将这一假定份额同区域实际增长额进行比较,来分析区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偏离状况。
偏离主要是结构素质因素和区位素质因素形成的,当结构偏离分量为正(负),说明区域产业结构素质较好(较差);当区位偏离分量为正(负),说明区域产业区位素质较好(较差),产业本身竞争力较强(较弱)。4.产业结构分工优势 本文讨论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基于产业功能定位的视角,所以当某一区域产业功能定位于某一或几个产业时,其产业结构是否具有竞争力还要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评价其未来的发展空间。
具体来说,结构的协调发展能力包括承担分工职能的产业的规模、对本区域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与相邻区域的产业合作互补的空间及对环境的影响状况等方面,评价这几方面的具体指标分别为优势产业专业化系数、优势(加工)产业增加值与原材料产业增加值之比、优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优势产业环境影响指数。二、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指标分析 1.产业结构水平 2005年东北地区(包括辽、吉、黑)产业结构水平与长三角地区(包括沪、苏、浙)的对应数据比较,除第一产业规模略大外,第二、三产业的规模都远低于长三角地区,说明长三角地区无论在总体经济实力还是第二、三产业的经济实力上都远远高于东北地区,这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2.产业结构高级化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并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方向发展,三次产业的比重从2000年的12.9∶51.5∶35.6变为2005年的12.5∶49.5∶38。从表3东北地区2005年产业结构高级化相关指标数据中,可见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及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6.让高手帮忙写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我国的影响》的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一体化的含义是把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一体化概念在很多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中得以应用.在经济学领域里,一体化首先出现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用来形容多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融合为紧密相联的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按照涉及的国家范围来划分,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就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来看,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丁伯根还把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的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积极的一体化.关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1961年则提出的.他说:"我们建议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巴拉萨的定义是从行为或手段的角度来描述经济一体化的,但没有指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为此,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柯森对巴拉萨所说的一体化是"过程"解释为:"导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再配置;对一体化是"状态"解释为"业已一体化的国家间生产要素最佳配置." 波兰经济学家查尔斯托斯基回避"过程"或"状态"之分,指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劳动分工,即"按国际劳动分工的要求来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 我们综合了众家之说,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内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另一个方面是外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对非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实现统一的.参与一体化的国家往往先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和其它经济活动中的人为限制,逐步实施统一的内部经济政策,然后实现外部经济政策的统一.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在经济政策上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实质上是成员国经济主权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让渡.这种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程度的区别,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的高低,从而可划分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出来的部分,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管理及行使.因而在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一般都有一个根据条约或协议而组成的超国家机构,并赋予该超国家机构一定的权力和职能.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员国逐步向该机构让渡更多的经济主权,由该超国家机构行使更多的共同内部经济政策和一致的对外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另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对此, 学术界将前者称为功能性一体化, 将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两种趋势.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来自于各国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而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度.功能性一体化是制度性一体化的准备,具有一体化的实质性意义;制度性一体化是功能性一体化的阶段性标志,具有一体化的形态性意义. 因此,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既可相互促进,也可相互制约.从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来看,制度性一体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制度性一体化的进展.。
7.如何打造“京津冀一体化”职业教育新格局
首先,进入中华职专校史馆参观。
讲解员是中华职专的学生担当的,这令客人们很惊喜,当小讲解员们讲解到职业教育一路走过的艰辛,同行们感同身受;当讲到职业教育的美好前景时,大家又欣喜于现在职业教育环境越来越好。接下来的走进课堂了解教学情况,把参观活动引向了高潮。
在导游实训室两名学生用中英文讲解了天津著名景点五大道,深受客人的喜爱。他们认为,在真实的模拟环境中,学生不仅了解了真实的讲解环境,同时体验了游览乐趣,增强了就业能力和技能。
中西烹饪课的成品菜式、雕刻盘式等展示,使客人仿佛亲临后厨。客人啧啧称赞之余,感受到了学生们浓厚的学习技能的氛围。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京津冀一体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