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的论文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掌握这种工具来发展社会。
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才竞争的今天,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 繁,汉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
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学习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因此,学生学习汉语不能“为学而学”教师教授汉语也不能“为教而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问题。
大家已经知道,语言是一种工具。只让学生了解这个工具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它使用它,这样才能体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作用和意义。
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因素: 1.学生学习汉语时,大多数学生不会听课,没有主动认知教师讲授的知识的习惯,学习不分主次,习惯于用学习其他科目的方法来学习汉语,如上课记笔记,下课背课文、做习题等对母语的依赖过多。 2.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
汉语教学中的朗读,阅读,诵读都是为了积累语言文字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打基石。通过正确的朗读,阅读,诵读,才能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读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就有了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就有了模仿的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中的朗读,阅读,诵读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那么如何让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呢?下面谈一谈自己在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的一些体验。
一、上汉语口语课时,应充分利用这门课的特点,切实做到“精讲多练”,注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1.在每一次检查复习前,我都要学生讲准备好的练习,它包括字谜,猜谜语,背诗或唱一首歌,当然全部用汉语。
每次2个人刚开始,学生有点紧张,可不久他们就习惯了,就连南疆来的几位学生也敢开口说了。 2.每学完一课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过的短文或对话。
这样做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慢慢会意识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该象电脑一样不仅能输进,还要能输出。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复述情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将一些学生没有理解透的词语或句型再次讲解,以便加深记忆。
这样,在学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一定的压力,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3.利用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
教师可以根据本科内容提出一些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定时间后,每一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讲述讨论结果。例如,在上由金老师编码写的会话教材第三册《爱好》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有人说爱好越广泛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多方面的才能;有些人说,爱好应该少而精,这样既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又可以有一技之长。
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课堂讨论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慢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急求韩语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虽然过去这么长时间了,相信你也早已顺利毕业了~写在这里希望对以后有需要的韩语专业毕业生有帮助!经济,教育类 近十年韩国网络游戏进出中国市场战略研究 釜山港和上海港的对比研究 论韩中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农作物出口的影响 中韩FTA对两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韩国对中国出口的影响 中韩FTA对商品制造业的影响 论中韩FTA对中国汽车产品贸易影响 韩国Gmarket与中国淘宝的对比研究 韩国的G-market与中国淘宝营销策略的比较研究 韩国汉语教育现状分析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对山东经济的影响 对韩国“循环”生活模式的研究 浅谈中国朝鲜族对于国家共同体的心理变化 论仁川登陆战对韩国近代史的影响 关于现代索纳塔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关于韩国燕子爸爸现象的研究 论中国大学韩国语专业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韩大学外语教学比较研究 儒家思想对中韩两国中小学学校教育的影响比较研究 论中国网络韩语教学的现状及其发展 中韩高考制度改革对比研究 韩国两次金融危机的对比研究 中韩对银行业经营和监督的研究和对比 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后韩国企业进军中国的现状 韩国Gmarket与中国淘宝的对比研究 中韩公益广告的对比研究 爱茉莉太平洋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论韩国职业棒球的发展性 中韩自贸区对韩国经济促进作用的分析与研究 中国顺丰快递和韩国无人快递的对比研究 韩国的《爸爸去哪儿》和《奔跑吧兄弟》对中国综艺节目发展的影响 中韩企业文化的经营管理思想的对比研究 韩国与中国的就业形势对比研究90年代以来韩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及现状 中韩大学生自主创业对比 中韩自由贸易协议政策对比 乐扣乐扣OEM向OBM转型过程分析 语言语法类:韩国留学生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中日韩三语言“体”的对比 母语为英语和韩语的汉语学习者表形量词习得研究 关于女性的中韩谚语比较研究 韩国留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 三语教育背景下的朝鲜族英语教育 韩汉定语对比以及韩国学生的汉语定语的偏误分析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谚语对比研究 韩汉生命体量词对比研究 中韩名量词对比研究 对中国学习者的韩语惯用语、俗语教育研究 韩版汉语教材的调查分析 汉语存在句在韩语中的对应形式 汉韩称赞语及其应答语对比研究 少数民族迁移者群体建立及适应 韩籍学生使用“以为、认为”的偏误分析 基于汉韩对比的现代汉语容器量词研究 针对中国学习者的韩国语过去时教学方案 汉语词汇与韩国语汉字词的比较研究 中韩同形词对比研究 汉韩语言中的误导词的对比研究及对韩汉语教学 名词性词语的概念转喻研究 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韩国学生汉语语气副词习得研究 韩国语‘(?)’与汉语‘眼·目’的语义扩张及对比研究 关于韩中广告语言的考察 韩国学生汉语“了”字用法的偏误分析 汉韩形容词重叠对比研究 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 汉韩成语比较研究 汉韩量词对比研究 一年制零起点韩国留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中韩女性谚语内容比较 从学习观念的视角论高职英语折中主义教学 汉韩礼貌语对比研究 汉韩语触觉形容词对比 对韩谦语教学研究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研究 韩国和中国汉字音的比较研究 韩国学生习得汉语心理动词偏误分析 汉韩同形异义词的对比研究 青岛市航海运动俱乐部现状调查及发展策略研究 汉韩量词及其对比研究 关于日中韩“拒绝”的表达方式 对韩汉语教学中“被”字句、兼语句的比较研究 汉韩“比”字句对比分析 现代汉韩语社交称谓对比 “把”字句在韩国语中的对应形式研究 汉语波斯语名量词对比分析及教学对策 韩国留学生汉语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 文化类 韩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 韩国的民俗文化 中韩生活习惯比较研究 韩中民俗对比(物质民俗、精神民俗) 中韩文化交流研究 关于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影响研究 关于中韩大众文化的比较研究 从炸酱面看中韩的饮食文化 文学翻译类 中韩文学交流研究 中韩翻译和中韩翻译的不同之处 韩国语中的汉字词 韩国语中的外来语 中国和韩国近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韩国现代小说的比较研究 梁启超对韩国近代文学思想的影响 爱国启蒙时期的小说研究1970年代小说研究 黄顺元小说研究 韩文版韩语毕业论文题目翻译11.한중 언어 속의 높임말에 대한 비교연구12.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의미가 다른 한자어13.한자어에 대한 정리 비교연구14.한중 언어 속에 있는 유행어에 대한 비교15.한중 언어 속의 속담에 관한 비교연구16.한중 언어 속의 사자성어에 관한 연구17.영화를 통해서 본 한국인의 민족성18.한중 무역교류의 역사, 현황 및 장래19.한국의 음식문화에 대하여20.한국의 유교문화에 대하여21.한국인의 민족성에 대하여22.한국의 무속신앙에 대하여23.한국의 대중문화에 대하여24.한국인의 기질연구25. 시사용어중의 한자어26.한국어의 접사에 대하여27. 한국어 시간범주에 대하여28.한국어 태범주에 대하여29.한국어 색채형용사에 대한 인지언어학적인 연구30.한국어 공간적 은유에 대하여31.한국의 유교사상 실태32. 햇빛정책과 남북관계33. 한미간의 군사동맹33.한국어 속담에서 반영된 문화적 이메지34.한국어 축략어에 대한 연구35.한중언어대미연구39。
3.求助:汉语“结果补语”与“状态补语”问题
这是动词“起”的几种不同的用法:
1 “洗起”是趋向补语。“把锅儿”是介词“把”把宾语提前,介词结构作状语,修饰动词“刷洗”,“起”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 表示动作的开始并继续。
2 “积算起时间”、“修起学问”这也是趋向补语,是“动 + 起 +名词”结构。这种名词一般是受事,多不能提到动词前面。
3 “造起大楼”、“把香焚起”也是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完成并达到了目的。
4 “水激沸起” “起”是动词作谓语。就像“金沙江浪急水深”是主谓谓语句一样。
这句话如果理解为“水把‘沸’激起来了”,那就是兼语式了。
这种句子和结果补语有时难以分辨,它和有七、八种之多的情态补语是有区别的。
4.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毕业论文3000字 爱问
怎样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的汉语文学习兴趣 语文是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教好语文学科实在必要。
由于民族地区习惯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化,造成学生汉语基础普遍较差。因此,语文教学在民族地区是一项难点,犹如攀登,使众多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倍感艰辛。
为改变现状,多年来,我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了几点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兴趣,加强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包括师生交流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以语言交流为主,但是精神层面上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
教师要以健康、阳光的面貌面对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将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以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探索,对原有知识结构的补充,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也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帮助学生端正用汉语进行人际交往的认识和态度 通过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生活中语言行为管理,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汉语,熟练运用汉语口语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引导他们学会用汉语进行倾听、表达和应对,高效地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在学习使用汉语过程中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面对社会迅速发展的现实。
汉语口语交际已成为人才必备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一定的言语产生于双向互动的言语情境中,口语交际更注重人际交流,借以培养应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精神。
在语文课教学和对学生进行日常生活管理等特定时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 LWlM。
cOM收集整理段中,要求学生只能用汉语进行交流、读课文、回答问题、讲故事等,引导学生习惯用汉语进行听说读写甚至用汉语进行知识记忆和思考,在掌握母语的同时,提高学生掌握和利用汉语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语文教师要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突出在语文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语文教师在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授课时,要着重加强口语交际课教学,因为口语交际课不同于识字教学课,不同于阅读教学课,而是言语教学课。
它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和原则,侧重于交际效果的现实性、实践性,需要教师反复教、学生反复练,共同反复实践。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正确把握汉语文教育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设计好如何教、教什么。
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教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学生与学生互动时,教师在一旁当旁观者、管理者和引导者,时时对他们在交际过程中涉及的交际内容、出现的困难和情况,都要做全程把握。 教师与学生互动时,要及时消除学生胆怯的心理,激发他们说话的兴趣。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用汉语进行交流时自信差,说话声音轻,怕说错话,怕教师批评,怕别人笑。一些学生虽能积极举手,想说又说不清。
针对这种情况,要尽量采取正面激励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说话,多一些表扬,少一点批评,努力消除他们胆怯的心理,鼓励其大胆说话,提高互动效果。 同时,教师要准备好大量的交际素材,丰富课堂上交际的内容,利用图片、音乐、道具、多媒体等综合手段,冲击学生的大脑,增加他们的表象知识,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课的效率。
四、加强阅读与积累 首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情况,课堂上始终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三为主原则。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演和练的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如果导和演是都是教师在做,结果当然是事倍功半了。是否发挥好演员这个角色扮演,就要取决于教师“导”的作用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好语文课这个预期的目的。
其次,现有些教师把学生的学习仅限在课文当中,只要求学生记几个简单的生字、词语,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包揽了教学的全过程,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弱。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得多,知识才厚实、厚积才能薄发,叶圣陶先生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与倾吐的关系。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加大阅读量,多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找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因此,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要求学生多读,即使读错了,也要表扬他们的大胆,从而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总之,在少数民族地区教好语文这门课的确需要语文教师付出心血。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增强自身的教学业务能力,以教学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更新观念。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要得法。只有这样,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成。
5.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的论文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掌握这种工具来发展社会。在科技迅速发展人才竞争的今天,汉语是我国的主体语言,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
繁,汉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在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最主要的应该是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工作学习中能够熟练地使用汉语。因此,学生学习汉语不能“为学而学”教师教授汉语也不能“为教而教”,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问题。
大家已经知道,语言是一种工具。只让学生了解这个工具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它使用它,这样才能体现出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作用和意义。
影响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因素:
1.学生学习汉语时,大多数学生不会听课,没有主动认知教师讲授的知识的习惯,学习不分主次,习惯于用学习其他科目的方法来学习汉语,如上课记笔记,下课背课文、做习题等对母语的依赖过多。
2.汉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是在使用中培养起来的。汉语教学中的朗读,阅读,诵读都是为了积累语言文字知识,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而打基石。通过正确的朗读,阅读,诵读,才能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学生的读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就有了思考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就有了模仿的能力。少数民族学生对汉语学习中的朗读,阅读,诵读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
那么如何让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运用汉语的能力呢?下面谈一谈自己在给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时的一些体验。
一、上汉语口语课时,应充分利用这门课的特点,切实做到“精讲多练”,注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1.在每一次检查复习前,我都要学生讲准备好的练习,它包括字谜,猜谜语,背诗或唱一首歌,当然全部用汉语。每次2个人刚开始,学生有点紧张,可不久他们就习惯了,就连南疆来的几位学生也敢开口说了。
2.每学完一课就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所学过的短文或对话。这样做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他们慢慢会意识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应该象电脑一样不仅能输进,还要能输出。
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复述情况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将一些学生没有理解透的词语或句型再次讲解,以便加深记忆。这样,在学的过程中,由于有了一定的压力,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把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
3.利用一定的时间,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各抒己见。教师可以根据本科内容提出一些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一定时间后,每一小组推选出一位代表讲述讨论结果。例如,在上由金老师编码写的会话教材第三册《爱好》这一课时,教师可提出:有人说爱好越广泛越好,这样可以培养多方面的才能;有些人说,爱好应该少而精,这样既不会影响工作、学习,又可以有一技之长。同学们,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对,为什么?学生们展开了讨论,课堂讨论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慢慢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求现代汉语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题目1.现代汉语语音研究2.汉语新词语研究3.汉语外来词语研究4.汉语字母词研究5.汉语媒体语言特点研究6.汉语修辞研究7.汉语多音字研究8.汉语复活词研究9.当代汉语科技词语研究10.现代汉语成语变化研究11.当代汉语词语语音形式的发展变化12.汉语惯用语研究13.当代汉语新谚语研究14.当代汉语青年流行语研究1.现代汉语同音误用研究2.谈谈副词“终于”的用法3.论正极意义和负极意义4.语用正误与语频统计5.因果关系与转折关系的上位义比较6.给病句一个理由1.作为文化符号的语言符号2.文化符号“道”和“道”族词汇的研究(说明:本题中的“道”也可换成“气”、“心”、“性”、“理”、“天”、“命”、“神”等字,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3.当前我国社会称谓的使用问题4.“女士、先生、小姐、太太”使用情况调查5.“同志”的尴尬6.文学语言研究7.汉语语气词研究8.书名和社会文化心理9.店名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店名”也可换成“人名”、“姓氏”、“地名”、“菜名”、“品牌名称”等等词语,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0.鬼神名称和宗教文化11.命名和艺术世界——谈小说《西游记》的人物、地点命名在艺术建构中的作用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3.汉语动物名称研究14.汉语植物名称研究15.新时期小说语言粗鄙化现象研究16.“X吧”类新生店名研究17.说“秀”(英show)18.汉语象声词研究19.泛义动词“整”与“搞”的比较研究20.汉语感叹词研究21.东北方言动词“造”的研究22.东北方言语气助词“呗”的研究23.东北方言后缀“——巴”的研究24.新时期以来新生句法现象研究25.话语与政治的关系研究1.字词误读研究、字词误用研究2.汉字形体演变及识记研究3.褒义词考查分析4.同义词辨析与运用5.贬义词考查分析6.汉英词语对比研究(包括对外汉语教学)7.成语运用研究、习语运用研究8.新闻语言研究9.广告用语研究10.法律、商贸语言研究11.社交用语研究、文艺用语研究(小品、歌词等)12.词类区分研究13.语境与语言表达研究14.新辞格研究或辞格发展研究15.语境对词义(句子结构)的影响16.有特点的句法结构考察分析1.现代汉语语法2.汉语应答句研究3.标题语法研究4.标题语用研究5.标题语义研究6.东北官话地点方言研究7.东北官话语音研究8.东北官话词汇研究9.东北官话语法研究10.东北官话语用研究11.现代汉语词典编纂研究12.现代汉语修辞研究1.现代汉语主谓谓语句研究2.现代汉语补语研究3.程度副词与状态形容词的组合研究4.程度副词与特殊的动词性结构组合研究5.“副+名”的社会运用考察6.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7.动词和名词的句法语义关系研究8.现代汉语歧义问题研究9.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10.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研究11.现代汉语程度副词重叠式研究12.成语和中国文化(说明:本题中的“成语”也可换成“歇后语”、“惯用语”、“俗语”等词,分别成为不同的题目)1. 当代作家语言研究(包括词汇、语法、修辞)2. 报刊语言研究3. 节目主持人语言特点考察4. 少儿节目语言特点考察5. 流行歌曲中的若干语言现象6. 法律语言研究7. 辩论、演讲语言的特点8. 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研究9. 留学生汉语习得的语误研究10. 汉语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11. 现代汉语插入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2. 现代汉语委婉语的个案或宏观研究13. 汉语口语中的话语标记研究(如:对了、嗯、好、得了、回头、然后、我说等)14. 代词“人”、“人家”使用情况考察15. 句末语气词使用状况调查16. 谈“俗话”17. 汉外对比研究(如:亲属称谓、外来词、具体语法现象)18. 状语的类型与状语的位置(是否可以前置)19. 《现代汉语词典》收词情况分类考察20. 夫妻互称的历时、共时研究21.交际语言的若干问题研究1.对外汉语语音教学2.俄罗斯留学生汉语声调学习研究3.韩国留学生汉语单字音学习研究4.歧义格式的实验语音学研究5.哈尔滨方言单字音研究6.歧义结构的语音分化研究7.黑龙江方言语音研究8.“都”字歧义句的实验语音学研究9.哈尔滨方言声调研究10.实验语音学11.对外汉语单字音教学研究12.语音史研究13.语音的规范与发展毕业论文题目1.《审音表》与《现代汉语词典》定音比较研究2.第二语言教学流派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技巧研究4.对外汉语词汇教学5.对外汉语语法教学6.对外汉语汉字教学1.语言文化教学策略与方法2.汉语中介语研究3.对外汉语教学史研究4.对外汉语教材分析5.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口语训练7.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技巧1.关于中国文化教学问题的宏观讨论2.语言课的文化教学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4.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教学5.任务型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6.情景教学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7.对外汉语中的俗语教学8.交互式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9.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角色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1.惯用语与对外汉语教学2.对外汉语中的成语教学3.对外汉语写作教学4.对外汉语形容词教学5.对外汉语虚词教学6.程度副词的对外汉语教学7.祈使句的对外汉语教学8.疑问。
7.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选什么
“90后”群体的语言特点及其折射的社会文化心理“X范儿”新词研究“汉流”——汉字对韩国文字的影响“加以”、“进行”语法现象研究“明德模式”与“分技能模式”之比较“语伴”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修辞教学中的作用“暂时”和“临时”的语义、句法考察《国语》中“谁”字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和句式意义《汉语拼音方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利与弊《现代汉语主宾语不对称探究及其形成动因》《粤方言的词汇发展及其对普通话的影响》###1。
HSK语素构词能力研究2。HSK离合词问题研究3。
HSK同义词研究4。HSK反义词研究5。
HSK多义词研究6。HSK语素义与词义关系问题研究7。
HSK结构问题研究8。词语搭配问题研究9。
词义发展演变规律研究10。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11。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12。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13。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1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法教学15。
对外汉语教学法初探16。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初探17。
面向未来的对外汉语教学18。新形势下的对外汉语专业建设19。
数量的重叠式及其所表达的语法意义20。助动词“会”与“能”的比较21。
“没”“没有”与“不”的比较22。 副词“都”的词义指向问题23。
副词“就”的词义语用分析24。副词“就”和“才”的词义语用分析25。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26。动态助词“着”的结构特点的调查与分析27。
结果补语“住”28。介词结构作补语的几个问题29。
关于宾语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30。多层面的复杂歧义格式:人称+的+名词31。
比较句中“不如”与“没有”的比较32。 现代汉语比较句的功能分类33。
主谓谓语句问题研究34。兼语句问题研究35。
连动句问题研究36。存现句问题研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蒙古学生习得汉语结果补语教学对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