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民族舞蹈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浅谈气息在民族舞蹈中的应用 摘 要:在古老的舞蹈艺术中,气息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蹈者应该掌握和研究各个 民族舞蹈中气息方法的共性与个性,针对不同的舞蹈个性进行发展创新,不断提高民族舞蹈的艺术表 现力。 关键词:气息;民族舞蹈;应用 舞蹈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气息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
在古老的舞蹈艺术中,舞者就用气息表现出抑、扬、顿、挫的 情节,可谓舞蹈离不开气息,气息在舞蹈中具有独特的 魅力。一 舞蹈与气息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不单纯是一种娱乐。
它是 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 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现的人们内在深层的精神世 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 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者的审美情感、审 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我国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 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这充分说 明舞蹈是运用人体艺术语言(肢体)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一 门艺术。何谓气息?一是指呼吸,呼吸顺畅才有动作的自然协 调;二是指内在的气流运行感。
气流内在运行分三种感觉 与方式,一是气沉于小腹感;二是气从头顶徐徐顶出感;三 是气流遍于全身的运行感。气的沉与顶常保持它的位置,而气的流动则看动作、情感与劲力的需要变更它运行的轨 道和部位。
内在气流运行感能使舞蹈肢体语言具有内在的 生命活力与外显动作的优美飘逸、气韵生动。足以见气息 在舞蹈肢体动作运用上的重要性。
唐代的《乐府杂录》中强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说明 好的发音和共鸣必须首先有好的气息支持,才能表达乐曲 的思想感情。同理,舞蹈也不例外。
舞蹈艺术前辈们非常 重视舞蹈中气息的运用。吴晓邦前辈就曾把气-呼吸归结 为舞蹈艺术上的三个元素之一。
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历史 渊源很古老,它是各种舞蹈艺术的基础,是群众的文化,是 最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舞种。在情感上的表现特征即为:大喜、大悲、大起、大落。
在动作上要有抑扬、顿挫、轻重、缓 急。这些又都必须通过气息的长短、速度、大小和轻重,来 区别各种情感和性格特点,让气息来贯穿动作与情感的始 终。
正确合理的气息运用,表现出来的境界,是艺术的一种 升华,让舞者自身所要表现的艺术内涵与思想感情有着完 美的体现。正确运用气息是舞者应具备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条件。
气息不仅赋予人的生命,更是肢体语言展现的灵魂,她的生 命力和魅力时刻感染着观众。一点一滴,一起一落,伸展、蜷曲,都是舞蹈生命的闪光点。
舞蹈如果缺少了“气息”,那 么内在的身体韵律就无从体现,也不能把内与外、心与形、气与身统一起来,肢体语言就丧失了原有的感染力,内在神 韵就会消失,其肢体语言就会变成生硬的四肢运动。气息给予人的是生命,它赋予舞蹈的是生命力。
舞蹈 除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作品,重要的一点则是舞者需要运 用气息控制身体并帮助肢体完美地做出各种舞姿,从而淋 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舞蹈中的气息既与其它艺 术门类的气息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之处,我们可以在共通 的基础上加以借鉴和吸收。
如书法、声乐等方面的气息是 自由的、流畅的、不间断的,气息的频率是平均的,不需要任 何控制,是自由交换的;而舞蹈中的气息则需要根据所做的 动作来对气息进行控制,它的频率不是平均的自由的,而是 需要跟随动作的幅度、大小和节奏的变化来加以变化和调 节。正确的调节气息为跟随动作的变化来变化气息,可以 使动作更具有生命力,增添舞蹈的魅力。
舞蹈中的气息一 般由吸气、提气、屏气、呼气四种形式组成。气息一般为“起 法儿”做准备:提气是为了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是帮助人 体收紧和戛然停止,吸气是为了换气与放松身体,为下一个 动作做准备。
我们还可以找到这样一个规律:吸气时动作 多为起、上;呼气时动作多为落、下。在《易经》中气被分为 阴阳两极,吸气为阳,行于后背,呼气为阴,行于前胸,在舞 蹈中这正与《易经》中的阴阳相符合。
阳是上、强,是刚之 意,因而舞蹈中的吸气多是向上、提、起;而阴与之相反,是 下、弱,是柔之意,因而舞蹈中呼气多为向下、落、沉。掌握 好气息,可以运用它来贯穿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接,找到运 动的“延伸”,可以用内在的气息去感受身体的内空间与外 空间的协调关系,去体会身体对空间的占有,去展现气息与 舞姿默契配合的最高艺术境界。
2.舞蹈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
学术堂整理了二十个好写的舞蹈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
1. "不动行不成,形成仍在动"--试论中国古典舞的动感与艺术形象
2. 朝鲜族舞蹈和韩国舞蹈风格比较浅析
3. 川剧艺术中舞蹈语态的挖掘与继承
4. 从生活到舞蹈创作--谈舞蹈作品的创作过程
5. 傣族舞蹈文化浅析
6. 当代巴渝地区舞蹈创作中的巴渝舞文化意蕴
7. 对非物质文化铜梁龙的体验式学习
8. 汉代舞蹈风格研究
9. 汉代袖舞的整理与研究
10. 汉族秧歌队现代审美意识
11. 龙舞艺术所表达的民族心理与审美意识
12. 论群众舞蹈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3. 论文化修养和传统精神如何在舞蹈教学中渗透
14. 论舞蹈教育中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15. 蒙古族舞蹈文化浅析
16.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舞蹈要素研究
17. 试论民族舞蹈创作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18. 试论赏识教育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19. 试论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艺术审美
20. 铜梁龙舞的舞蹈语态与审美风格
3.浅谈蒙族舞蹈的艺术特征可以从哪些方面谈
对蒙古舞的艺术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蒙古舞的风格 蒙古族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上,依山傍水,以畜牧为主,同自然搏斗,这些生活特征便构成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特征和感情色彩。
舒展优美的动作勾画着风吹草地见牛羊的画境,热情豪放的动律使人感受到骏马的驰骋,含蓄沉稳的性格流露着牧民的憨厚,深沉等特点。 蒙古舞蹈善于运用肢体的每个部位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草原上的游牧场景和蒙古族人民的宽广心胸,质朴豪放,热情奔放,充满激情的性格特征。
2、蒙古舞的韵律 蒙古族历史悠久, 蒙古舞韵律也十分丰富多彩。根据蒙古舞各派专家的不同意见, 经综合归纳,蒙古舞的韵律大体上可分为7种: 绕圆韵、起伏韵、横摆韵、扭倾韵、拧转韵、点梗韵、反射韵。
我们为了叙述方便把它们分为7个类型, 实际上在舞蹈表演中它们都有着许多不可分割的联系。起伏韵称为基础韵律, 它是其他韵律和动作的基础, 而起伏与反射, 横摆与点梗, 拧转与扭倾又是互为关联, 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
每一种韵律可以单一地出现在一个舞蹈之中, 而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两个以上的韵律在一个舞蹈中共同存在。如 筷子舞!采用了绕圆与扭倾韵律等 3、蒙古舞的特质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
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艺术特色。
动作多以抖肩、翻腕来表现蒙古族姑娘欢快优美,热情开朗的性格。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
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民风淳朴,具有远古色调,感情热烈豪放。
4、蒙古舞的主题 从蒙古舞蹈的主题中我们不难看出,蒙古舞多是歌颂草原,歌颂母亲,歌颂爱情,歌颂生命,同时他们赞美勇敢,赞美自然,赞美顽强不息,展示草原儿女旺盛的生命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蓝天为帐篷,以绿野为毡毯,长期的牧放与狩猎生活,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滋养了牧民们心胸开阔坦荡感情质朴,豪放不羁的性格。
这是草原儿女一种特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通过舞蹈充分的展现出来。 当然还可以从舞蹈动作、舞蹈语言、舞蹈形式几个方面来阐述蒙古舞的艺术特征,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4.舞蹈论文1000字
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族劳动人民群众劳动生活的写照,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古老的表达人们喜怒哀乐内心世界和歌颂美好生活的重要文化艺术,所以有人把舞蹈称为艺术之母。
不论如何表述,也不论从哪个角度审视,从舞蹈原始狭义的祭祀、婚丧嫁娶仪礼,发展到现今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都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回顾历史,哪个朝代的鼎盛时期不是文化艺术的盛世呢?新中国成立以来,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样符合波浪式前进的规律,盛世文化的大潮已经向我们涌来,文艺舞台表现出空前的活跃。
今天汇演,明日比赛,到处莺歌燕舞,洋溢着一片繁荣景象,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难得的幸事。作为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兴奋之余,又不得不冷静下来———冷静审视舞台,冷静思考舞蹈。
特别是看到一些内容平平、演技平平、动作拼砌,甚至张冠李戴,将历史篡改得面目皆非的作品进入舞台的时候,研究舞蹈、论证舞蹈的心情更加迫切,更加期待通过努力揭示出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方向。尽管能力有所不及,责任感仍促使我做了粗浅的探索。
下面从三个方面论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趋势。一、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中闪存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着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古老文明,56个民族为我们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概念与我们越来越近,西方文化随之蜂拥而入,中西文化交汇,民族文化大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人们的生活节奏、思维理念、信仰爱好、审美需求、情感方式都发生了全然不同的变化,本民族的民俗特征也在悄然变化。
如蒙古族不再是骑骏马穿长袍,除牧区外,大多数蒙古族群众远离了马背生活,融入了现代的社会文明,除了重大节日,很难在形式上从人群中指认出谁是何种民族。又如历史上以打猎为生的众多民族,由于国家对动物资源的保护措施逐步完善,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方式也不得不发生变化,狩猎文化也逐步成为历史。
但民族犹存,其本民族现代的生活方式、文化特征,能不说是本民族的特征吗?所以,历史文化要逐渐面对时代的审美变迁,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思维的磨合与冲撞,也必然迫使民族民间舞改变传统的既成模式,创作思维、结构方式、舞蹈语言的表达,以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和艺术原则展现出来。我们注意到,现代民族民间舞蹈在风格上不再沉迷于风格化、原始化,而是追求个性化、多样化;在造型上,不再以圆形线条和对称形为最美,而是喜欢错落有致的对比和不对称美;在肢体语言上,也打破了程式化的动作线条,追求棱角分明,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的变化,动作新颖而别致。
如今在电视上看到民族民间舞蹈,舞蹈服饰与历史上民族舞蹈服饰相比,做工、面料、式样、质地、色彩等都更趋于现代人的服饰审美要求;音响灯光等现代技术的运用,使传统艺术更符合现代人的视听需求;代表民族舞蹈特征的某些符号也加载了现代人的审美视角。现代民族民间舞蹈都凝聚了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了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令人喜闻摘要: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人们审美观的渐变,具有民族瑰宝之称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如何发展,发展趋势怎样?本文从一名舞蹈教学工作者的角度,通过社会调研,分别以“现代民族民间舞蹈中闪存着厚重的民族文化积淀,镶嵌着鲜活的现代审美观念”“、朴素的原生态舞蹈融入多姿多彩的现代舞蹈技。
5.关于舞蹈的论文
舞蹈是表演艺术,是人体内在的爱与外在的美神韵的再现,也是天人合一的协奏曲。
贾拉路丁·鲁米诗云:“你跳舞时,整个宇宙也在跳舞。”《列子·汤问》:“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易·系辞上》:“鼓之舞之以尽神。”追溯文明之源头,可以看出,舞蹈与诗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不言而喻,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舞蹈构成于“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总体来看,颇具东方特色的中华民族舞蹈艺术的生成与发展,恰恰又是舞蹈艺术本身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的相互关照、协调统一的结果。
有鉴于此,本文将在中华舞蹈艺术发展的空间范围内,依循艺术发展的时间线索来探究它的时空关照问题。一、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 舞蹈艺术的发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依附社会的发展,在生活中通过劳动而达到目的的,所以舞蹈艺术本身不可避免地留有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间性。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灿烂的舞蹈文化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是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沉积、发展而来的。
我国的舞蹈,夏商时代才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出现专业舞人。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陶盆”,生动而传神地记载了这一史实。
尽管当时他们的身份是奴隶,但是他们为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据传,夏桀时期的舞蹈是“以炬为美,以众为观”。
可见当时舞蹈的发展已具相当水平,否则是达不到这种审美要求的。至于商代,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神权盛极的时代,巫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能够用占卜来传达神旨的,都是一些巫师,巫师都是舞蹈家。《说文》:“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舞形,与工同意。
古者巫咸初作巫。”巫咸是传说中的商代大知识分子,天文学家,他的名字也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灵山条,举有十巫,能升降于天,这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巫师有特殊的步伐,即通过巫舞而步入天堂,又归到地上,所以学巫先需学舞。
在巫人的祭祀中有“巫舞”和“傩舞”,同属巫舞,但由于傩舞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反映了人们与自然的抗争精神,经过数千年的传承,流传至今,并影响到了日本和朝鲜半岛等地。到了宋代以后,作为“傩舞”这个较有影响的艺术形式,受到了时间的考验。
它被融入了当时的戏曲之中,发展成为“傩戏”。正因为这一发展,使这个极具生命力的戏引起了世界、特别是亚洲的极大关注。
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汇集整理了从原始时代以来有代表性的乐舞。其中《大韶》、《大夏》、《大武》最具代表。
当时还创出了雅乐体系,雅乐由于艺术感染力差,不具欣赏价值而逐渐衰落。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人们已不再关注它了,在雅乐衰退的同时,民间舞蹈蓬勃兴起。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较长的朝代,同时也是我国舞蹈艺术的第二个集大成时代,“百戏”是当时最盛行的表演艺术形式。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名目有《盘鼓舞》、《巾舞》、《bǐng@①舞》、《拂舞》、《铎舞》。
考察历史我们会发现《巾舞》是今日《长婴》的源头。《bǐng@①舞》是一种鼓舞,如同今日的太平鼓。
《拂舞》是执拂而舞,我们现在见到的戏曲中神仙、和尚、尼姑等角色常常拂尘舞蹈,也许与这种古老的传统有关。《铎舞》是执铃而舞,至今土家族还有《八宝铜玲鼓》,藏族“热巴”也有摇铃动作。
汉族《巫舞》也有摇铃的痕迹。古今映证就会发现,我国许多种民间舞都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
在这千百年的历史之中相互影响,不断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唐帝国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在舞蹈艺术上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可以说是我国舞蹈艺术的又一高峰阶段。
它继承了周汉传统,发展了舞蹈艺术,其中最具影响的有《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等。此外还有《踏谣娘》等颇具戏剧因素的歌舞戏,在当时也很流行。
沿着这种趋势,到了宋元以后,直到明清时代,戏曲兴起,而原来的作为独立的表演艺术品种的舞蹈逐渐趋于衰落,但是被吸收、融合在戏曲中的舞蹈,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训练体系和表演方式及程式。作为戏曲主要表演手段的唱、念、做、打四功,其中的做与打都是舞蹈或舞蹈性极强的动作。
文化靠不断积累、艺术要不断发展、创作要不断革新,整个文化的发展是随时代进程而发展的。纵观舞蹈艺术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历史时期流行的舞蹈形式都不仅适应当时的时代潮流,还保留和发展了前代的舞蹈艺术,这就是舞蹈艺术发展的时间性,它不仅是某个时代的代名词,更是一个流动的时间概念的体现。
在这个流动的历史过程中,舞蹈的发展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不仅如此,舞蹈艺术的欣赏与创作也离不开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的研究。
如果不能把握好舞蹈艺术的时间性特征,就无法准确地去欣赏、创作和发展舞蹈艺术。二、舞蹈艺术的空间特征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在有文字记载的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人类的舞蹈艺术正是从这种多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
6.蒙族舞蹈的发展
蒙古族--舞蹈
安代舞: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中,安代舞以其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健康活跃的艺术特色,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相传很久以前,科尔沁草原有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姑娘突然得了一种怪病,神智恍惚,举止失常,几经医治不见起色,老阿爸只得用牛车拉上女儿前往它乡求医。行途中车轴断裂,女儿病情加重,奄奄一息,老阿爸急得绕车奔走,以歌代哭。歌声引来附近百姓,见此状无不潸然泪下,皆随老阿爸身后甩臂跺足,绕行哀歌。不料姑娘悄然走下牛车,尾随众人奋力而舞,待发现时,她已跳得汗如雨注,病愈如初。消息不胫而走。以后,人们皆仿效这种载歌载舞的方式,为患有类似病症的青年妇女治病,取名“安代”。又在求雨、祭敖包、那达慕大会等群众集会中采用,并广为流传,逐步发展成为自由地表现思想感情和生活的集体舞。
依据习俗,早期的安代舞表演场地,中间立一断轴车轮或木杆(意为镇妖避邪之物),参加者围成圆圈,右手握一块绸巾或扯起蒙古袍下摆,随领唱(领舞者)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韵味醇厚,善于表达情感。唱词内容丰富,活泼生动,富即兴色彩。舞蹈动作主要有:原地踏脚摆绸或向旁轻移;前倾身甩绸立起后向前“小踢步”迈动;边绕圈奔跑边甩绸;连续做“吸腿跳”步并用力向两旁甩绸等。
育呼尔舞:流传在呼伦贝尔盟布利亚特蒙古族聚居地区,于传统节日或喜庆的场合以群舞的形式表演。舞时男女各半,相互拉手成横排或圆形,载歌载舞。主要动作有:“擦地拖步”、“跺踏步”、“跑跳步”等。身体动律自然和谐,时而左右摇摆,时而前俯、后仰。并随着歌声和“育呼尔”的呼号声逐步推向高潮。该舞爽朗、流畅,有着自由、舒展的特色。
蒙族舞中另有表现赛马、射箭、摔跤等民族习俗的舞蹈,亦有特色。
牛斗虎:流传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一带的民间舞蹈。由四人表演。两人扮牛(一牛头,一牛尾),一人扮虎,一人扮樵夫。表演分四段:①牛、虎、樵夫同时上场摆成三角阵②牛、虎搏斗③牛、虎卧倒休息④牛、虎激斗,樵夫机智地与虎搏斗,将虎打麻。舞蹈流传近百年。相传古代乌兰板村附近的山林里有只红毛老虎,常窜到村里骚扰。因此,这个地方曾叫“乌兰巴拉”(蒙语红虎)。当时百姓受尽了虎的危害,便合体来打虎,终于将老虎打死。因此,村民们编了“牛斗虎”的舞蹈,来庆祝胜利。随着外地移民的到来,舞蹈又增加了新的动作,如“翻跟斗”、“打飞脚”等表演动作。突出了打虎人的勇敢、机智顽强搏斗的精神。
灯舞、盅碗舞:系节庆欢宴、亲朋相聚时所跳的一种女子独舞,主要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它的形成,与元代《倒喇》戏不无关系,《历代旧闻》注云:“元有倒喇之戏,谓歌也,琵琶、胡琴、筝,皆一人弹之又顶瓯灯起舞”,足见其历史悠久。对此,清陆次云在他所作“满庭芳”一词中曾有所描述:“舞人矜舞态,双瓯分顶,顶上燃灯。更口噙汀竹,击节堪听。旋复回风滚雪,摇绛卉,故使人惊。哀艳极色艺心诚,四座不胜情”。其温雅婉约的技巧,可见一斑。
此舞因受地点(蒙古包)道具(灯碗)所限,基本上是在原地跪、坐、立而舞。主要凭借手、腕、臂、肩的挑、拉,揉和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进行表演。技艺精湛者,亦能双手各托燃灯,边快步奔走边作流星般盘绕动,此时灯焰飘忽摇曳,舞姿轻盈流畅,富有独特魅力。
7.蒙古舞蹈作文
舞出精彩,背后的挫折
“舞”是一个神秘的字,更是一个门高雅的艺术,它可以净化人的心境,陶冶人的情操,可谁又知道要舞出精彩背后要付出多少辛苦,遭遇多少挫折呀!
舞蹈演员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几分甚至几秒钟的精彩表演往往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才取得的。有人认为挫折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我却想若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多经历点挫折没什么不好的,它可以让我们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走得更坚实,也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上课外班的参赛剧目《驰骋草原》就是在经历了无数次高强度的排练,甚至脚踝多次受伤的挫折之后,最终在海淀艺术节演出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获得成功!
还记得第一次来到排练厅,我异常的兴奋,在那宽敞明亮的排练厅,和煦的阳光透过一尘不染的小窗照在地板上,风儿轻轻的吹拂着树叶,不时树上还传来喜鹊的鸣叫,我被眼前这美好的景致迷住了。下意识的认为学习舞蹈也会很轻松。
排练开始了,刚开始的几个动作学的很快,我觉得这个舞蹈太容易了,谁知接下下来的排练却让我吃尽了苦头,尝到了遭受挫折的滋味。一个转头动作,练了十几遍,可一和音乐就慢半拍,我有些受挫的感觉。不过心里却暗暗给自己打气:为了舞出精彩——比赛拿一等奖,我一定要学会这个动作!由于不停的旋转我有些头晕眼花,但依然咬紧牙关坚持,我在脑海中仔细琢磨动作要领与音乐的关系,终于在几十次的合练后跟上了节奏。就在我为自己刚刚取得的“胜利”而异常兴奋之时,挫折又找上门来了。舞蹈讲究动作,更注重表情和眼神。排练了一个多小时之后,一个眼神动作又让我犯了难,是练的时间太长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面部表情僵硬还是又要面对挫折的考验哪?我休息了一会儿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跟着教练精神饱满的投入到排练当中,又是几十次的重复,终于得到了教练的首肯“OK”过关了。就这样反反复复练了一个多月,我终于上场表演了,在舞台上我用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评委的好评和观众热烈的掌声,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舞出精彩,背后必有挫折。舞蹈使我懂得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至理名言的深刻含义。
8.分析蒙古族舞蹈《奔腾》
壮观宏丽的舞台背景,飘扬激昂的优美音乐,气势磅礴的动态形象,置身群舞《奔腾》之中,彷佛整个人都会身不由己地陷入它所营造的浓郁的氛围之中。
让想象随着音符的起落纵横驰骋吧。闭上眼,一望无际的草原在脑海中铺展开来。
侧耳倾听,随风而来的是万马奔腾的声音,由远而近,由弱到强。健壮活力的青年,满含生命的激情,挥鞭长歌,策马奔腾。
好一幅气壮山河的景象! 蒙古族群舞《奔腾》便是这样一部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作品,它达到了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说起它,不得不提一提它的“前世今生”.《奔腾》的编导马跃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创作家。
1959年考入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学习,1965年毕业后留校担任民族民间舞教师。擅长蒙古族舞蹈的教学和创作。
《奔腾》便是其最富盛名的代表作。当然其代表作除了《奔腾》外,还有《春之萌》、《啊!草原》、《生命在闪烁》等。
20世纪80年代中叶,内蒙古草原乃至整个中国大地沉浸在改革开放的热潮之中,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精神抖擞地奔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道上。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创作并于1986年在北京首演的男子群舞《奔腾》,以其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民族风格浓郁的人体动态形象,表现出了鼓荡在华夏大地的时代精神。
该舞在开掘蒙古族人民内心世界和发展、编创蒙古族舞蹈方面均有许多创新,演出后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获得舞蹈界的好评,荣获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医学综合笔试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多项大奖。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以能歌善舞著称。
蒙古族人善于用舞蹈淋漓尽致地表现牧人的生活,表达牧人的美好情感,有了高兴事就要跳舞。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说蒙古族是以歌舞为伴的民族一点都不为过。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热情奔放、稳健有力、节奏欢快,具有粗犷、剽悍、质朴、庄重的特点。
群舞《奔腾》便是一部集以上特点于一身的民族特色舞蹈。《奔腾》是在蒙古族传统民间舞基础上加工、发展创作而成的,采用各种“马步”、“抖肩”、“跳脚”等动作,塑造了蒙古族青年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
舞蹈以领舞、群舞的相互衬托,展现出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雄伟气势。其中,“人”的“信马由缰”与“马”的“奔腾飞驰”交相挥映,迸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
这个舞蹈是对蒙古族舞蹈创作的重要突破。它不满足于一般意义的民族风格展现,而是通过体现蒙古民族须臾难离的马的“灵魂”搏击,揭示这个民族对生命的感悟。
此外,作品结构精炼,随情绪的变化展开,首尾呼应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该作品为三段体情绪舞蹈,在快板一慢板一快板的舞蹈情绪的展开中,不断地将舞蹈推向高潮。
在两个快板中使用了大量重复主题动作的手法,第三段舞蹈动作是对第一段快板的发展和变化,它围绕着象征性的主题“核心”动作,并且在千变万化中不失其“魂”,作品因此透射出强大的张力和震撼感。作品成功的另一因素是在节奏的处理上将情绪和身体部位的节奏动律充分协和,将舞蹈节奏、音乐节奏和情感节奏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艺术是人的精神的表现形式,经典的作品总能带给人持久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提升人的情操,震撼人的心灵。让激情恣意绽放,让生命尽情奔腾,这便是我对群舞《奔腾》的所思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