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份毕业论文题目是(浅论企业投资决策)
1 中国企业对俄罗斯投资的策略研究
2 摩擦市场的企业投资策略及其价值分析
3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研究
4 企业年金投资策略及计划模式选择
5 基于实物期权博弈方法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策略研究
6 外商投资企业中管理控制权对进出口策略影响的实证分析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机会发现策略研究
8 发电市场中核电企业的应对策略和投资可行性研究
9 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策略研究
10 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策略研究
11 基于实物期权的个人创建小企业最优投资策略分析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投资及策略研究
13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策略研究
14 中小企业对外投资研究——兼论韩国中小企业对华投资策略
15 企业信息化投资策略与评价研究
16 《案例》:兴发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以上都是完整的毕业论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2.企业投资管理风险及对策 论文
根据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的定义可知,资产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的基本生产手段,在企业的资产中占有绝对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电网经营企业具有资金密集型、高投入的特点,固定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可占到80%以上的比重,可以说,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对于电网企业整个经营管理、经济效益的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创造企业价值而言,投资决策是经营、筹资、投资等三项决策中最重要的一项决策。筹资的目的是投资,投资决定了筹资的规模和时间。投资决定了购置的资产类别,投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前景,以至于提出投资方案和评价方案的工作需要整个企业的经理人员共同努力。投资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
投资按其对象可以划分为生产性投资和金融性投资两种。生产性资产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产,也就是企业的固定资产及存货等,这些资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条件,企业利用这些资产可以增加价值,为投资者创造财富。
、电网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所面临的形势
2002年后半年以来,由于国内GDP的高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长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在整
整4年的时间里,全国的平均电力增长始终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高于GDP增长速度。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2005年全国发电量247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
2007年,全社会用电量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电力需求增长速度导致电网负荷和网架结构凸现薄弱,无法满足电力增长的需要。
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十一五”期间电源和电网结构调整十分重视。在电网建设方面,国家计划加大西电东送的力度,在北通道,继续加大内蒙古西部和山西向京津冀电网送电规模,促进西北黄河上游水电与宁夏火电联合以及陕北火电向华北和山东电网的送电。在中通道,要重点建设三峡水电站,同时开工建设金沙江和四川水电流域大型水电站向华东和华中送电工程。而在南通道,要在国家已经批准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开工一批电力项目,保证西电东送目标按期完成。此外,“十一五”期间,还将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主干电网架和各省网架建设。
在这种形势下,电网企业纷纷加大对电网建设的投入,省级电网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在十一五期间普遍达到四十亿元以上,投入的重点在变电容量和输电线路上,目的是保证电网坚强,提高电网输配能力,提高安全生产系数。
其实早在1998年,电力企业就开始斥巨资进行城市电网改造,1999年,又开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在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过程中,由于有国家资本金的介入,政府部门和媒体高度关注,暴露了很多网改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社会对电力企业的建设管理水平提出质疑,并上升到仇视垄断企业的高度。
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建设投资存在的问题
从1998年至今,基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城市和农村电网改造的大规模资金投入,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在短时间内成倍增长,有的甚至增长四到五倍,在建设投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投资的出发点是获利,在对投资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首先应当是衡量此项目是否盈利,是否能为企业产生经营效益,而电网企业在近几年的投资中,往往过分夸大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如1999年以来进行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某些低压改造项目投入几十万元,而用户的年用电量不过几十度,折合人民币不足30元,投入和产出差距如此巨大,而国家在农村电网改造中只注入20%的资本金,其余为银行贷款,电力企业在电网改造后还要承担还本付息的任务,而电价同时又受到国家管制,导致电力企业在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以付出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经济效益作为代价。
(二)在建设投资前期管理中,注重电网规划,忽视投资回收分析
前几年,由于电力需求紧张,电力企业备受关注。为了企业自身发展,加之经济发展的推动和地方政府的要求,电力企业对电网规划工作非常重视,经常与政府部门共同举办城市和农村电网规划研讨会,电网规划的重点立足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多是根据政府对经济的统一规划进行安排,少有考虑投资回收的内容。
3.论文 急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林芍君1,邰晓红2,张丽君3(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辽宁阜新恒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辽宁阜新 123000) 摘 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在投资决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而最理想的会计信息,应当是企业(会计信息提供方)、审计(会计信息的验证方)和投资决策者(会计信息的使用方)三方的交集部分,即企业愿意提供、审计师能够验证而又是投资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无论从会计原则的角度还是从投资决策需求的角度,会计信息都应当具备可靠性。
关键词:会计信息;可靠性;投资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5)04—0098—03 引言在进入21世纪前后,美国发生了许多起大公司会计信息舞弊事件,对投资决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这使人们开始再次思考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问题。而可靠性作为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特征,一直是会计界关注的焦点。
正确的认识两者及其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关系到会计政策的选择、计量基础的发展以及财务报告模式的演变等,是会计理论中一个既具体,又具有导向性的问题。众所周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与生俱来的,但随着现代会计环境及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求的变化,会计信息的特性开始转向“决策有用性”。
但在市场并非完善的条件下,投资决策更加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因此,在维护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以实现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正确导向。
1 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进入信息时代,企业的经营方式已经呈现多元化格局,单一的经济活动方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投资决策者就必须寻觅和盯住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会计信息所提供的资料,适时调整投资方向,做出战略性的投资决策。
所以,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者进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有一定的经济后果,而会计信息质量又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者的投资决策及其后果。
所谓“会计信息质量”,是指会计信息应当具备的内在品质,它由企业会计目标所决定,是对会计信息“能够满足特定投资决策需要”这一总体要求的深刻化、具体化和明朗化。会计信息质量是评价和衡量会计信息的重要标准,而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又取决于投资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行业目标。
因此,会计信息质量就与企业投资决策相联系,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所带来的利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八点说明:真实性、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审慎性。
但笔者认为: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特征可归结为可靠性。如果在投资决策时使用了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偏离了可靠性,则必将引起投资决策失误和社会经济资源的无效配置,企业由于无法筹集到资金而纷纷破产、银行倒闭、失业率高、物资短缺、物价飞涨,整个社会将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就是低质量会计信息影响投资决策者的正确决策的结果。2001年11月,《现代投资》对”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做了问卷调查,向参加企业管理培训班的学员发出共计64份问卷,回收64份,回收率100%,全部为有效问卷。
调查显示,有47%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重要,47%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比较重要,6%的被调查者认为会计信息对投资决策不重要。其中,认为重要和比较重要的调查对象达到94%。
由此可见,会计信息是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而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投资决策及其后果。2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对投资决策的影响在资本市场上,投资决策者对会计信息存在一个默认的假设,即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可靠的。
·98·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NMGKJYJJ①收稿日期:2004年11月12日作者简介:林芍君,1965年6月生,辽宁省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人,满族,学士,会计师、讲师双职称。年,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使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有一种不信任的感觉。
在资本市场上进行投资决策时,投资者总希望投资决策会产生最大的期望效用。但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和期望与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并不是相一致的,投资者总是期望获得百分之百的与其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包括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可财务会计只能在一个公认的原则范围内提供力所能及的信息,也就是说作为会计信息是有边界的、有限的。
正是这种供求矛盾,使得财务会计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立命之本的可靠性,在投资决策时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笔者认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保证投资决策者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基本前提煌条件,它直接影响着投资决策的质量。
所谓“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指确保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忠实的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无助于投资决策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投资决策。
投资决策中会计信息的可靠。
4.机会成本在企业投资决策中的意义 论文
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
摘要:企业投资决策作为公司三大金融决策中最为关键的决策,探讨机会成本对于投资决策的作用这一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本文指出机会成本是做出正确投资决策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其次,基于对资金成本与资本成本的混淆探讨了我国部分企业忽视机会成本的原因以及危害。最后,基于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状况,呼吁企业充分尊重机会成本才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机会成本;投资决策;资金成本;资本成本
一、机会成本概述
(一)机会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又称为择一成本、替代性成本。根据《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的定义,“机会成本就是对大多数有价值的、被舍弃的选择或机会的评价或估价。它是为了获得选择出来的对象能体现更高的价值所做的放弃或牺牲。”比如说,一个应届毕业生放弃手边可以得到的就业机会而选择考研,他的机会成本包括哪些呢?读研所需的教育成本如果用于其他投资用途便产生了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如果不读研而选择工作,这期间的工作收入带来了就业收益。投资收益和就业收益这两者之和构成了应届毕业生读研的机会成本。
5.急需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的分析
中小企业要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行为的发生是随着企业的发展经常发生的。对于日常因为某种生产需要而经常发生的小额固定资产添置一般不需要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但对于涉及到企业整体影响的规模较大的投资,我们就应该在事前进行慎重的投资决策分析。因为,项目投资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风险比较大,一旦投资失误就难以改变或补救。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决策分析,必须针对本企业的特点,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既要避免决策分析成本过高,又要取得最佳的投资决策依据,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现金流量分析法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比较
一般情况下,现金净流量分析法比会计利润分析法对企业投资决策更能客观反映投资的收益,而且如果我们采用的是贴现分析技术时,大都也只能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
但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未来现金净流量数据的采纳必须在全面详细的资料基础上才能测算,这对中小企业来说有很多困难而且分析成本太高。而会计利润分析法的测算只需要根据企业的历史资料加上对未来该项目的趋势评估即可测算,这不仅成本低,而且也比较可*。
另一方面,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据上的主要差异是投资项目中的折旧费用,而中小企业的投资额相对来说比较小,摊到使用期的折旧费数额不大,因此现金净流量分析法与会计利润分析法在数额上的差别不会很大。
由此可见,与规模企业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不同,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分析时充分运用完整而准确的会计核算资料采用会计利润分析法比较有利。
二、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在非现金流量贴现技术中常用的有回收期法和会计收益率法。
回收期法,大致反映投资回收速度,计算简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忽视了回收期后的收益,容易诱导企业优先考虑急功近利的项目而放弃长期受益的项目。
会计收益率法是以会计收益率作为评价投资的参数,这种方法以事先确定的会计收益率进行测算。进行决策分析时,在多个互斥方案中则选用会计收益率最高者。这种方法的缺陷一是没有采用现金流量分析,二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三、现金流量贴现技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
中小企业通过长期的发展,其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会逐步升级,当进入规模企业行列时,就应该可能地采用现金流量分析法相应的贴现分析技术进行分析决策。
现金流量贴现分析技术中常用的有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三种。
采用净现值法时,当净现值大于零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不低干预定的贴现率,方案可行;若净现值小于零,则说明投资项目的收益率低于预定的指标,方案不可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在几个独立方案之间评价优劣。
现值指数法是针对净现值法的缺点提出来的,它能够对独立方案的投资效率进行排序,但中小企业由于投资规模所限,一般很少采用。
内含报酬率法则具有现值指数法同样的优点,而且还能测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报酬率,其缺点是计算比较复杂。
仅供参考!
6.谁给我写份(投资决策方法的比较及应用)的论文啊 SOS
投资决策方法比较研究 摘要]长期投资决策主要用于规划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与经营规模,其正确与否,会对企业产生重大的影响。
应采 用科学的决策方法,使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技术与经济的统一与最优化。现有投资决策方法主要有贴现金流量法、非贴 现金流量法、内部报酬率法、获利指数法、净现值法等五种决策方法。
净现值法在长期投资决策中总能作出正确的决定,因 此,净现值法是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决策的最佳选择方法。 [关键词]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法;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现值指数法 投资决策所使用的方法,可以分为非贴观的现金流 量分析法与贴现金的流量分析法两类。
前者主要包括投 资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两种,后者主要包括净现值 法、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由于不同的评价方法 可能使决策者据以制定出不同的接受或拒绝的决策,所 以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迈行比较研究。
到底哪种方法才是 最佳的决策方法?从理论上说,最佳的决策方法,应该可 以让决算者选出能使股东的财富达到最大的投资方案。 笔者认为一个能使决策者持续地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的评估方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它必须全面考虑投 资方案的寿命周期中所有的现金流量;二是它必须考虑 到货币的时间价值———要能反映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 间越前,其价值就越高”这一事实;三是它必须能够使决 策者在互斥的投资方案中选出一个能使公司股价达到 最人的投资方案。
下面笔者就上述几种主要投资决策方 法分二步作分析研究。 一、非贴现现金流量方法与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的比较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世界各国企业在进行投资时 一般都以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为主。
50年代以后, 使用贴现金流量决策方法的企业不断增多。到70年代 起.贴现金流量分析法已占主导地位,并形成了以贴现 金流量指标为主,以投资回收期为辅的多种指标并存的 指标休系。
这种变化,可以从下面贴现现金流量法与非 贴现现金流量法比较中看到其必然性: 1.非贴现金流量分析法把不同时点上的现金收支当 作毫无差别的资金进行直接比较,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 值因素,不能反映“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越早,其价值越 高”的事实,这是不科学的、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把不 同时点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按统一的折现率折算到同一 时点,使不同时期的现金具有可比性,这样才能做出正 确的投资决策。 2.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中的投资回收期法末将投 资方案的全部现金流量都考虑进去,其只能反映投资的 回收速度,不能反映投资的主要目标———净现值的多 少,而且,由于回收期法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而 夸大了投资的回收速度。
3.非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中的平均报酬率法虽然克 服了回收期法的第一个缺点,它考虑了全部现金流量, 但第二个缺点(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依然存在,而 且更加严重,大大夸大了项目的盈利水平;而贴现方法 中的内部报酬率是以预计的现金流量为基础,考虑了货 币的时间价值以后计算出的真实报酬率。 4.在运用投资回收期法评价时,标准回收期是方案 取舍的依据,但这一评判标准却是以经验或主观判断为 基础来确立的,缺乏客观依据;而贴现方法中的净现值 和内部报酬率等指标都是以资金成本为取舍依据的,这 一取舍标准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因为任何企业的资金成 本都可以通过计算得到。
5.投资回收期法、平均报酬率对寿命不同、资金投入 时间不同和提供收益时间不同的投资方案缺乏鉴别能 力;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可能通过贴现计算、年均化 分析等作出正确的评价。 二、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通过以上对比可知,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是科学的 投资决策方法,那么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中的各种方 法———净现值法、内部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一哪一种 方法更好呢?下面作进一步比较研究: (一)净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的比较 1.对同一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
在一般情况下,投资 方案的净现值和资金成本率之间,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关 系,用以折现的资金成本越低,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越大;反之,资金成本率越高,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就越小; 资金成本率高到等于内部报酬率时,投资方案的净现值 为零;资金成本率超过内部报酬率时,投资方案的净现 值将出现负数。 根据上述折现率与净现值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以 下结论:在一般情况下,就同一投资方案而言,无论是运 用内部报酬率方法,还是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都可 以得出相同的拒绝或接受结论。
2.对相互独立的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根据内部报酬 率法,只要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率大于其资金成本,决策 者就可以接受它;在一般情况下,若投资方案的内部报酬 率大于其资金成本率,则其净现值也将为正,净现值为正 的方案为可行方案。
因此,只要各方案相互独立,使用净 现值法和内部报酬率法作出的评价结果亦无二致———若 决策者根据内部报酬率法的结果而决定接受或拒绝某投 资方案,则根据净现值法亦会作出相同的决定。 3.对互斥投资方案评价的比较。
如前所述,对同一投 资方案或彼此独立的投资方案而言,内部报酬率越高, 在一定的资。
7.求关于房地产投资决策分析的毕业论文
实物期权下房地产投资决策研究摘要:传统的决策分析总是将不确定性因素视为损失,其实,不确定性不仅与损失相联系,同时还存在获利机会。
与传统房地产投资决策方法相比,本文的实物期权方法考虑了房地产投资中的时间价值和管理柔性价值,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方法。关键词:实物期权;房地产;投资决策房地产投资的基本目标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正确地选择投资方向和投资项目,以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企业价值最大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企业的决策者必须对各种投资机会或项目做出科学、合理、及时地评价。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较普遍采用以现金流折现模型(DCF-NPV)为主的传统分析方法,其决策准则是:当一个项目的净现值大于零时进行投资,而在小于零时放弃投资,等于零时根据其他方法综合考虑。
而现实中房地产投资决策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预期的现金流很难估测,所以采用DCF-NPV法可能会降低项目的价值,做出不合理的决策。为此,在房地产投资决策时可采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它考虑了房地产投资中的时间价值和管理柔性价值,是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
一、传统房地产投资决策方法的缺陷Myers(1977)在提出实物期权概念的同时批评DCF隐含地假定投资项目存在一个静态的预期现金流。Myers和Turnbull(1977)指出DCF模型错误地将公司的贝塔值当作投资项目的贝塔值,且忽视了增长机会的价值。
Hayes和Garvin(1982)认为传统的DCF模型总是假定投资是可逆的,例如购买一项资产后可无成本的将其出售,投资可以无成本地延期进行。这一假定明显与现实不相符合。
在DCF-NPV决策方法中存在以下的隐含假设条件:(1)认为投资是可逆的。(2)不考虑延期投资策略对项目预期收益的影响,投资者在决策和实施中不能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3)未来现金流可以准确预测,项目的价值以项目预期所产生的各期净现金流为基础。按给定的风险贴现率计算,不考虑其它关联效应。
(4)项目寿命期内,认为内外部环境不会发生预期以外的变化。从这些基本假设中可以看出,传统的DCF-NPV法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存在天然的缺陷。
首先,房地产项目投资具有不可逆转性,最初的成本不可收回,投入已建建筑物的资金,出售时价格也会打折。其次,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具有明显的可延迟性和经营柔性的特征。
决策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什么时候进行投资,从而进行灵活决策。第三,项目周期内,内外部环境会发生巨大变化,DCF-NPV将这些不确定性当作风险来处理,通过折现率来反映。
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认为不确定性是机会,可能会带来收益。因此,采用传统分析方法不能准确地对房地产投资项目进行估价,而期权理论的产生为项目投资估价和决策方法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础。
二、实物期权的概念所谓实物期权是相对于金融期权来讲的,这一词汇的出现最初是由斯图尔特.迈尔斯提出的。他指出期权分析对公司成长机会的合理估价是重要的,许多公司的实物资产可以看成是一种看涨期权,强调实物期权是分析未来决策如何增加价值的一种方法,或研究将来灵活性有多大价值的一种方法。
第一个期权定价公式产生于197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Fischer Black和斯坦福大学教授Myron Scholes提出,并在此后得到逐步地完善和发展,它主要对金融期权进行了定价研究,在随后的理论和实践发展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期权定价的本质是对更广泛意义上的“或有索取权”的权利价值进行分析,因此,期权定价理论也逐步由金融领域进入实物投资领域。1977年,Myers教授首次把期权定价理论引入项目投资领域,认为管理柔性和金融期权具有一些相同的特点,并提出把投资机会看作增长期权的观念,如对一项实物资产的看涨期权就是赋予企业一种支付约定的价格获取基础资产的权利而不是义务;同时,看跌期权就是赋予企业出卖一项资产而获得约定价格的权利。
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是期权价值的核心[1]。但有别于金融期权的是,项目投资中的期权是以实物资产为基础的,是项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所拥有的一系列非金融性选择权,如推迟或提前、扩大或缩减投资、获取新的信息等,因此称这种期权为实物期权。
三、实物期权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房地产开发投资具有明显的期权特性,房地产投资者在付出一定的成本后,便拥有了一项选择权,投资者可以选择投不投资,在何时进行投资,投资多大的规模,即拥有了投资的灵活性。因此,从实物期权角度看,一个房地产项目的价值应该包括两部分,净现值和灵活性价值,因此,房地产价值=传统NPV价值+期权价值。
在房地产投资开发的各个阶段,各种灵活的管理决策都会对项目的价值产生影响。房地产开发商需要选择项目投资开始时间,即企业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环境变化,采用灵活的决策,是立即投资还是等待获得新的信息以解决项目面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等待期权,显然这种等待期权是有价值的,需要对其定价。
1、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连续时间状态下的定价模型是借助金融期权的定价方法,即著名的。
8.急需:企业投资结构的毕业论文
企业投资经营定位研究 从国内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发展可以定位于内涵发展,也可以定位于外延发展;可以是坚持主业经营,也可以多元发展;可以立足于国内市场,也可以放眼于国际市场。
在这一问题上,我国企业界及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在于企业的主业经营与多元化经营问题。就我们可以借鉴的国外企业、企业集团的发展经验来看,主业经营有其优势,但劣势也是明显的;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也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药,盲目的或为追求短期效益而进行的多元化已使许多声名显赫的企业陷入困境,如韩国的起亚,我国的巨人等,足以引起为戒。
因此究竟哪一种定位适合于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我们不可一概而论,而应该在充分了解两种经营方式的特点及所应具备的条件基础上,从企业本身的实力、能力,所处的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所面对的环境等方面入手进行详细的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找出最适合其发展的方向,恰当地为其定位。除了发展方向外,投资经营定位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须认真考虑即投资经营规模,确定恰当的投资规模将对企业规模效益的形成及抵御风险能力的形成均有重要意义。
一、主业经营与多元化经营方式比较 (一)主业经营分析 1、主业经营主要适用情况分析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缺乏竞争力,主要表现在: (1)规模偏小,资本不雄厚。这一点直接限制了规模经济的形成,限制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某些行业的核心技术水平、创新水平、国产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有些行业的某些产品虽然在数量上占据了一定优势,但核心技术仍来自于国外,自身没有升级换代的能力,这意味要受制于人,且在市场形式突变时没有转圜余地。
(3)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低。企业科技、产品创新以人为本,企业宏观管理、生产控制、销售能力等也以人为本,归根结底,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生命力之源。
我国多数企业的情况是缺乏各层次优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导致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管理方法不能顺利采用,管理效率低下,无法迎接新世纪更加深入的市场化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严峻挑战,企业生存受到威胁。以上种种情况决定主业经营为其首选方式。
2、主业经营优势、劣势分析 优势:主业经营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集中企业的人、财、物力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的成长能力、竞争水平。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主业经营相对于多元化经营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具体表现在: (1)能集中企业有限的财力致力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培养,使企业在理想的规模下享有规模的优势,可以由此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能够有时间与机会进行人力资源的调整,提高整体人力资源水平,为提高管理、创新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 (3)企业能有时间与机会培养科技优势、管理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全面提高决策水平、创新能力、产品成本控制能力、制造能力、营销技能、售后服务水平、市场反应能力等。
(4)企业能有时间与机会将已具备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结合在一起,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企业生命力、获利能力之源。 劣势:(1)主业或一业经营对于实力强大,有闲置资源的企业、集团来说不利之处在于相当于人为地为其划定了发展的上限,因为其面对的市场毕竟是有限的,所以适当时候必须转移方向。
(2)主业经营必须注意其产业问题。置身于竞争激烈,如想获得一点市场份额的增加必须付出巨大代价的产业中,企业、企业集团的再投入需慎重进行,避免降低获利能力或陷入过度竞争;如处于风险较大,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或日趋没落的夕阳产业中,如不思退路,则前途堪忧。
(二)多元化经营的定位分析 1、理性的多元化经营动机 理性的多元化动机大多来自以下一些情况: (1)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主营业务经济,根基稳固,占有一定优势,其内部闲置的财力或其他竞争能力使其产生涉足其他领域,以获取大成长机会、更大获利能力的要求; (2)企业面临的是销售额增长缓慢或竞争激烈等局面,每获得一点市场份额的增加须付出巨大投入; (3)企业处于市场风险非常大的行业,企业的命运极易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冲击,为了回避风险,企业需转移一部分力量,涉足其他行业; (4)企业置身于夕阳产业中,为使企业寿命与产品生命周期相分离,企业产生产业转移的需要; (5)因科技进步、社会变迁产生新市场,企业有能力涉足。当企业面临以上诸情况时,多元化将是合理的考虑。
2、多化经营主要优势 (1)获利:当企业主业稳固,可以经受住市场冲击,有丰富的管理知识,管理经验能够从容应对新领域的挑战时,企业进行的多元化经营可以将企业闲置的或潜在优势、资源利用起来,挖掘出来,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 (2)避险:与证券投资相似,理论上多元化经营可以避险,可以通过多元化分散企业的力量,避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中;可以通过转移夕阳产业的力量将企业生命周期与产品寿命周期分离开来以避险。
3、多元化经营的主要误区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元化经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获利,二是避险。
9.企业投资管理风险及对策 论文
中小型企业融资风险及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为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就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非国有中小金融机制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猛发展。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1000余万家,占我国全部注册企业数的99%。
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拉动民间投资,带动地区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让等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大多数中小企业都面临着融资难的困境,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中小企业内源融资不足 内源融资是企业获取发展资金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所用资金中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等其他资金通常占60%。而在我国,据有关部门调查,即使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中小企业资金构成中自有比例也仅为40%,银行贷款和民间借款分别占40%和20%。
(二)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据国家经贸委近期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东部占60%;中部约70%到80%;西部则高达90%。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
同时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 (三)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四)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在历来的调查中,”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信贷歧视 直到今天,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成分(国有制)歧视”。中小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创造了30%gdp的国有企业获得了70%的银行贷款,而创造了70%gdp的非国有企业却只获得了30%的银行贷款,这是极不公平的。在当前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支配地位。
所有制背景的不同,使得国有银行主管部门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顾虑重重,生怕中小企业赖债而使自己难脱干系。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即使出呆账,也不会承担政治风险。
这导致了国有银行的“逆向选择”,即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 (二)中小企业制度更新滞后,与市场环境转换不同步 目前,很多私营中小企业仍实行家族式管理的企业治理结构;国有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传统的大型国有企业没有什么本质差别;一部分乡镇集体企业具有老国企的弊端,一部分演变成家族式企业,而所谓的改制企业有许多还不规范,尤其是有些企业改制的目的就是逃废银行债务,真正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资企业很少。
而同时市场结构性过剩,多年的卖方市场的格局转变为买方市场,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更加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由于制度更新滞后,一部分中小企业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经营出现困难,外援补充资金的要求大幅度增加,于是对银行贷款需求大增。
(三)银行经营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需要不协调 随着银行商业化、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平等市场交易主体的地位不断增强,银行防范风险机制不断增强。为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资产,商业银行改变粗放型的贷款管理方式,普遍上收贷款权限,严格贷款发放程序和条件,重视对企业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的考察,并要求提供抵押和担保。
但是,一些银行在强化内控制度的同时,缺乏开展信贷营销的技术手段和激励机制,只是简单地采取以抵押担保为主的信贷配给手段,不注重培育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10.我国企业投资决策现状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与挑战 摘要:风险投资是高科技发展的助推器,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特点。
我国发展风险投资20年,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初期阶段,存在许多问题,如风投资本总量小、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本退出机制不通畅、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人才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我国风投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风险投资;现状;挑战 一、风险投资概述 1.风险投资的特征 风险投资,是由专门人员和机构向那些刚刚成立或增长迅速、潜力很大、风险也很大的未上市新兴企业长期股权融资和增值服务,培育企业快速成长,数年后再通过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权转让方式撤出投资,取得高额投资回报的一种投资方式。典型的风险投资往往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投资对象多为处于创业期(Star-up)的中小型企业,而且多为高新技术企业。
(2)投资期限至少在3-5年以上,投资方式一般为股权投资,通常占被投资企业10%-49%的股权,不要求取得控股权,也不需要任何担保或抵押。 (3)投资决策建立在高度专业化和程序化的基础之上。
(4)风险投资人一般不参与被投企业的经营管理,但提供增值服务;除了种子期(seed)融资以外,一般也对被投企业以后各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予以满足。 (5)由于投资目的是追求超额回报,当被投企业增值后,投资人会通过上市IPO、收购兼并或其他股权转让方式撤出资本,实现增值。
(6)风险性极高,投资失败的可能性平均在70%左右,但一旦成功,便会获得超额回报。 2.分类及功能 对风险投资类型的划分有多种标准。
按投入方式,可分为“杠杆式”风险投资和“权益性”风险投资,后者是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投资方式。按接受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不同,可以将风投资本分为种子资本、导入资本、发展资本和风险并购资本。
风险投资的基本功能是为应用高科技成果的中小企业提供其创业和发展所必须的股权资本,风险投资的基本运作机制是由风投公司融到风险资金,投向经过谨慎筛选的风险企业或项目,培养风险企业发展壮大,实现正常的市场运作,然后撒出投资,再去寻找新的项目。由此可见,风险投资主要有资金放大器、风险调节器、企业孵化器等几种功能。
3.风险投资的运作 风险投资主要由项目评估和选择、谈判和签定投资协议、培育风险企业、实现投资收益等环节构成。 (1)项目评估和选择。
企业家(团队)管理能力、产品或技术的独特性以及产品市场大小构成了决策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派生出创投决策的“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决不选取超过两个以上风险的项目。 第二定律:V=P*S*E 其中,V代表总的考核值,P代表产品市场大小,S代表产品、服务或技术的独特性,E代表管理团队(企业家)的素质。
第三定律:投资P值最大的项目。 (2)谈判和签订投资协议。
风险企业所关心的是有足够的资金满足企业运转,确保目标利润和企业经营权。双方通过对风险企业未来盈利的预测来确定风险投资所占股份,最后形成项目股权分配与投资额及对赌条款等全面细致的风险投资协议。
(3)培育风险企业。协议签订后,风投公司与风险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一般通过管理报告、企业定期访问、担任企业董事会成员来对企业实行监控,以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风投公司一般还会用自身的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专长,向风险企业提供专业咨询等增值服务。 (4)实现投资收益。
风险投资的退出方式和时机选择,取决于风投公司整体投资组合收益的最大化。主要的退出方式有风险企业股票公开上市;其他大公司收购风险企业,把风险企业转售给其它投资公司;执行偿付协议,风险企业向风投公司回购自身股份。
二、我国风投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 1.投资概况 我国风投行业经历过2000、2001年的发展高峰,之后随国内创业板暂不开设和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的破灭而走向低谷,直到2004年由于资本市场退出形势的预期好转以及网络潮的回暖,风投行业在总投资额上大幅攀升,据统计数据,中外风投机构在2004年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总额达12.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投资案例数量较2003年增加43%,投资金额上升28%,风投业进人一个全面复苏和加速发展的时期。 2.行业分布分析 风投机构在选择投资对象时通常会考虑该行业的成长性、创新性、市场前景以及具体企业的管理团队。
调查显示,传统制造业已经取代软件行业,成为创投项目最为集中的行业,表明风投资本规避风险和短期盈利取向的动机显著增强。风投资本通过参股方式,从稳定发展的传统制造业那里获得股利,增加利润流量,满足了风投公司股东要求的一种策略选择。
3.区域分布分析 风投资本偏重高新技术项目和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指向上海、深圳、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地,其中上海的风投机构数目最多,但在资金总量上比深圳小,北京虽然机构数目较少,但管理的资金却较多。此外,风投出现很强的区域集中特点。
京津冀地区的项目投。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企业投资决策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