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目为"一个基于中间件的大型分布式信息系统的实现" 的论文是一篇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LaTex的作者Leslie Lamport说:“分布式系统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系统中一个你甚至都不知道的计算机出了故障,却可能导致你自己的计算机不可用。”
一语道破了开发分布式系统的玄机,那就是它的复杂与不可控。所以Martin Fowler强调:分布式调用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要分布式。
这句话看似颇具哲理,然而就企业应用系统而言,只要整个系统在不停地演化,并有多个子系统共同存在时,这条原则就会被迫打破。盖因为在当今的企业应用系统中,很难寻找到完全不需要分布式调用的场景。
Martin Fowler提出的这条原则,一方面是希望设计者能够审慎地对待分布式调用,另一方面却也是分布式系统自身存在的缺陷所致。无论是CORBA,还是EJB 2;无论是RPC平台,还是Web Service,都因为驻留在不同进程空间的分布式组件,而引入额外的复杂度,并可能对系统的效率、可靠性、可预测性等诸多方面带来负面的影响。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应用系统领域,我们总是会面对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集成与整合,尤其当面临异构系统时,这种分布式的调用与通信变得越重要,它在架构设计中就更加凸显其价值。并且,从业务分析与架构质量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希望在系统架构中尽可能地形成对服务的重用,通过独立运行在进程中服务的形式,彻底解除客户端与服务端的耦合。
这常常是架构演化的必然道路。在我的同事陈金洲发表在InfoQ上的文章《架构腐化之谜》中,就认为可以通过“将独立的模块放入独立的进程”来解决架构因为代码规模变大而腐化的问题。
随着网络基础设施的逐步成熟,从RPC进化到Web Service,并在业界开始普遍推行SOA,再到后来的RESTful平台以及云计算中的PaaS与SaaS概念的推广,分布式架构在企业应用中开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然而殊途同归,这些分布式架构的目标仍然是希望回到建造巴别塔的时代,系统之间的交流不再为不同语言与平台的隔阂而产生障碍。正如Martin Fowler在《企业集成模式》一书的序中写道:“集成之所以重要是因为相互独立的应用是没有生命力的。
我们需要一种技术能将在设计时并未考虑互操作的应用集成起来,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获得比单个应用更多的效益”。这或许是分布式架构存在的主要意义。
2.画出RFID系统软件,中间件,应用软件对应硬件部分
中国·创羿总结RFID中间件是实现RFID硬件设备与应用系统之间数据传输、过滤、数据格式转换的一种中间程序,将RFID读写器读取的各种数据信息,经过中间件提取、解密、过滤、格式转换、导入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并通过应用系统反应在程序界面上,供操作者浏览、选择、修改、查询。中间件技术也降低了应用开发的难度,使开发者不需要直接面对底层架构,而通过中间件进行调用。
RFID中间件是一种消息导向的软件中间件,信息是以消息的形式从一个程序模块传递到另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消息可以非同步的方式传送,所以传送者不必等待回应。RFID中间件在原有的企业应用中间件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应用特性进一步扩展并深化了企业应用中间件在企业中的应用。其主要特点是:
(1)独立性,RFID中间件独立并介于RFID读写器与后端应用程序之间,不依赖于某个RFID系统和应用系统,并且能够与多个RFID读写器以及多个后端应用程序连接,以减轻架构与维护的复杂性。
(2)数据流,RFID中间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在于将实体对象格式转换为信息环境下的虚拟对象,因此数据处理是RFID最重要的功能。RFID中间件具有数据的采集、过滤、整合与传递等特性,以便将正确的对象信息传到企业后端的应用系统。
(3)处理流,RFID中间件是一个消息中间件,功能是提供顺序的消息流,具有数据流设计与管理的能力。在系统中需要维护数据的传输路径,数据路由和数据分发规则。同时在数据传输中对数据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包括数据的一致性,保证接收方收到的数据和发送方一致。同时还要保证数据传输中的安全性。
3.IBM到底是卖什么的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电子商品及互联网?????? FT! IBM自己网站上写滴::::::::新浪上面也搬过去了:::::: IBM 的历史 IBM 在中国(2005) IBM,即国际商业机器公司,1911 年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目前拥有全球雇员 31 万多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4 年,IBM 公司的全球营业收入达到九百六十五亿美元。
在过去的九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全球信息工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 众所周知,早在 1969 年,阿波罗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肩负着人类的使命,首次登上了月球;1981 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又成功地飞上了太空。
这两次历史性的太空飞行都凝聚着 IBM 无与伦比的智慧。 IBM 与中国的业务关系源远流长。
早在 1934 年,IBM 公司就为北京协和医院安装了第一台商用处理机。 1979 年,在中断联系近 30 年之后,IBM 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次来到中国。
同年在沈阳鼓风机厂安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台 IBM 中型计算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IBM 在华业务日益扩大。
80 年代中后期, IBM 先后在北京、上海设立了办事处。 1992 年 IBM 在北京正式宣布成立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这是 IBM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此举使 IBM 在实施其在华战略中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掀开了在华业务的新篇章。随后的 1993 年,IBM 中国有限公司又在广州和上海建立了分公司。
到目前为止,IBM 在中国的办事机构进一步扩展至哈尔滨、沈阳、深圳、南京、杭州、成都、西安、武汉、福州、重庆、长沙、昆明和乌鲁木齐等 16 个城市,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在华业务覆盖面。伴随着 IBM 在中国的发展,IBM 中国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超过 5000 人。
除此之外,IBM 还成立了 8 家合资和独资公司,分别负责制造、软件开发、服务和租赁的业务。 IBM 非常注重对技术研发的投入。
1995 年,IBM 在中国成立了中国研究中心,是 IBM 全球八大研究中心之一,现有 150 多位中国的计算机专家。 随后在 1999 年又率先在中国成立了软件开发中心,现有近 2000 位中国软件工程师专攻整合中间件,数据库,Linux 等领域的产品开发。
二十多年来,IBM 的各类信息系统已成为中国金融、电信、冶金、石化、交通、商品流通、政府和教育等许多重要业务领域中最可靠的信息技术手段。 IBM 的客户遍及中国经济的各条战线。
与此同时,IBM 在多个重要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市场份额,包括:服务器、存储、服务、软件和笔记本电脑等。 取诸社会,回馈社会,造福人类,是 IBM 一贯奉行的原则。
IBM 积极支持中国的教育事业并在社区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IBM 与中国高校合作关系的开始可追溯到 1984 年,当年 IBM 为中国高校作了一系列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的捐赠。
1995 年 3 月,以 IBM 与中国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标志,“IBM 中国高校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一长期全面合作关系的基本宗旨是致力于加强中国高校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0 年来,IBM 中国高校合作项目不断向着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对中国高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 1995 年以来,IBM 已向中国高校捐赠了价值人民币 10。1 亿元的计算机设备、软件及服务。
此外,通过与教育部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合作,IBM 向中国教育机构捐赠的设备总价值达人民币 3177 万元。迄今为止,IBM 对中国教育机构的捐赠已高达人民币 10。
4 亿元。 在高校合作项目方面,目前 IBM 已与 50 多所中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30 万人次学生参加了 IBM 技术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3。7 万人次学生获得 IBM 全球专业技术认证证书,3000 人次教师参加了 IBM 组织的不同形式的师资培训。
除了在高等教育领域与中国教育界进行合作之外,IBM 还将合作范围积极拓展到基础教育领域。 继 2001 年 IBM KidSmart“小小探索者”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工程引入中国以来,IBM 已经连续 4 年在中国开展了这一项目。
目前 IBM 已与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共 38 个城市的近 400 所幼教机构进行合作,捐赠了 1600 套 KidSmart 儿童电脑学习中心。 自 2003 年起,IBM 与教育部进一步合作,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的 12 所小学开展了 Reinventing Education“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采取更多、更有价值的支持方式,把国外成熟的经验和资源引入中国,并充分结合中国的现状和需求,更好地帮助学校借助 IT 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上述两个项目,共有 6000 多名基础教育领域的骨干教师接受了 IBM 的免费培训,10 万名儿童受益。 2003 年,IBM TryScience Around the World“放眼看科学”青少年科普项目在中国正式启动。
通过这个项目,IBM 向中国的科技馆捐赠电脑终端,终端通过高速网络与异地服务器相连并将服务器上的丰富内容呈现给。
4.毕业论文的致谢信和总结
第七章结论
7.,课题研究总结
本文在系统研究企业办公通信现状的基础上,实现新一代的智能办公通信系
统,将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和运行效率。
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积极的意义。
从针对传统和企业办公通信系统、现代企业IT应用和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
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企业智能办公通信系统的理念,介绍了在企
业信息化进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并采用相关技术和结合实际应用需求进行设
计和开发,基本实现了企业智能办公通信系统的架构和开发工作。
在研究和实现的过程中,由于现有市场上可采用的系统和可参考的并不多,
而针对企业办公应用和符合需求的更是难以获得一体化统一的应用方案。针对现
状,本文采取的是从硬件到软件设计开发一体的方案,同时也带来了设计和开发
的复杂性和难度。另外从需求分析、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比如在系统设计的中间件平台上,需要进一步开放和符合行业标准,为IT应用
如OA、CRM等应用提供标准应用接口,在后期的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提升。
7.2后续工作及展望
课题在需求分析到设计实现的过程中,关键部分实现了语音通信部分和数据
通信的中间件平台,为企业开发应用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接口。但是由于应用设计
的实现和产品化周期的因素,在系统实现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还没
有能实现一个企业实际应用案例和模式。
下一步的工作需在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结合实际应用案例进一步丰富和实
现符合实际应用需求的系统标准接口。在此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丰富办公应用的
界面工具,结合企业实际工作需求,融合企业CRM等IT应用实现统一办公应
用。另外,还应该根据需求增加和丰富各种接入方式如传统电信网络的El接口、
七号信令以及lP终端、WIFi接入等。
致谢
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李银胜教授的悉心指导。李教授多次指点迷
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李教授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谨
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给以我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对李银胜教授的感激
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感谢北京中凌信通科技有限公司,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指导。
感谢我的同学崔士全、杜峰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对我学习的关心和帮助。
感谢复旦大学软件件学院杨舰老师、徐如志等老师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传授
的知识,谨向各位老师表示诚挚的谢忱。
5.什么叫中间件,中间件有什么功能,是否所有软件程序都能使用中间
中间件是介于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之间的系统软件.在中间件出现之前,企业多采用传统的客户机/服务器的模式,通常是一台电脑作为客户机,运行应用程序,另外一台作为服务器.这中模式的缺点是系统拓展性差.后来,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想: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增加了一组服务,这组服务(应用服务器)就是中间件.现在使用的是一些新型的中间件,如CGI网关程序,ASP,JSP脚本. 他们的作用举个例子就明白:比如你在新浪申请一个用户,当你点 提交 后,数据发送到sina的web服务器,服务器再将数据移植到中间件,最后送到数据库系统,得到结果后通过原来的路径传回来,比如你资料填错了,回复信息就会提醒你.这些中间件可以用我们所常用的C++,Java,来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