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语专业毕业论文,急用!谢谢
·中国改革开放和德国二战后经济,历史,社会,层面上的对比 (字数:4428.页数:24 )
·中德经贸关系的回顾、现状及展望 (字数:3746.页数:16 )
·英语德语时态系统的比较分析 (字数:7194.页数:36 )
·浅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心理描写特征 (字数:4049.页数:17 )
·孔子学院与歌德学院的比较 (字数:4069.页数:24 )
·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意义 (字数:4038.页数:23 )
2.德语专业毕业论文
生前出版的单行本 《判决》(Das Urteil) 《火夫》(或译《司炉》)(Der Heizer) 作品《变形记》(Die Verwandlung) 《在流放地》(In der Strafkolonie)生前出版的集子 《观察》(Betrachtung) 《乡村医生》(Ein Landarzt) 《饥饿艺术家》(Ein Hungerkünstler)生前出版的小说(未结集) 《与祈祷者的对话》(Gespräch mit dem Beter) 《与醉汉的对话》(Gespräch mit dem Betrunkenen) 作品《巨响》(Großer Lärm) 《桶骑士》(Der Kübelreiter)遗作(长篇小说) 《失踪者》(Der Verschollene) 【一名《美国》(Amerika)】 《审判》(或译《诉讼》)(Der Prozeß) 《城堡》(Das Schloß)那部小说都不好写,建议你写你自己最熟悉的,到时候答辩的时候也好过关。
3.德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只要你专业过硬就业就好 德语专业的迅速发展是与我国同西欧德语国家特别是德国之间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不断扩大的趋势相联系的。
几十年来,德语专业的规模由小到大,专业内培养方向越来越明确细化,为国家建设的各条战线输送了数以百计的人才。这些人才主要分布在高校、科技、外事、外经外贸、旅游、涉外企业等部门和领域;在不同时期,受国家政策、就业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这种分布状况也各有侧重。
以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约有40%的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就职,其余的则不均衡地分布在国家外事机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一部分国内企业、新闻单位等。 以近期人才供需状况看,德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就业较为容易,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
这种令人可喜状况的形成主要得益于中德两国在经济贸易、文化和旅游事业等方面加强的合作。近几年来,不仅有众多的德国企业瞄准中国市场进入中国,以独资、合资等形式投资建厂,而且国内一大批优秀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像青岛海尔在德国的成功就是一个极好的实例。
中德贸易往来更加频繁。这为未来的德语人才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化交流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中国和德国都是有着丰富而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两国之间的文化传播、交流中需要大量的优秀翻译人才、研究人员。
另外,又一个新的突出发展趋势是:近年来到中国旅游的德国人越来越多,而国内亦有一部分人也有兴趣到德国等西欧国家观光游览,因此懂德语、了解德国社会文化的导游人才需求量大(相对而言)。 总体看来,这几年的就业状况是良好的。
以1999年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德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例:1999年毕业生总数为158位,方案落实人数为121位,初次就业率达76.58%(排除留学、读研究生等类学生)。 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德语人才仍旧是需求的旺点,他们就业选择面广,收入相对较高。
当然,那些有着高学历、高素质并具有某项专长(如管理才干、熟悉国际贸易)的人才将更受人们欢迎,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毕业后需要用外语进行交流的工作。
教师——到中学或高校当外语教师; 研究人员——到高校或研究所进行相应语言的研究; 翻译——到国家外事、经贸等部门从事翻译工作,但福利好; 还可以成为导游,收入也颇高; 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在机关和企业中从事与外语有关的工作。以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约有40%的毕业生在三资企业就职,其余的则不均衡的分布在国家外事机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及一部分国内企业,新闻单位等.以近期人才供需状况看,德语人才的供求量较大,就业较为容易,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德语人才仍就是需求的旺点,他们就业选择面广,收入相对较高.当然,那些有。
4.求文档:《我眼中的孔子》论文三千字
文人、政治家、普通人千百年来的诠释,都凝聚在了孔子的身上。
孔子是一个寓创造于传播的文化巨匠,他又是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失意官员;
孔子是一个诲人不倦、循循善诱的模范教师,他又是晚年生活悲痛孤独的老者。
在《论语》中跨世纪去追逐孔子的身影,我发现在褪去了层层神秘面纱后的孔子,原来是这样可爱的一个人。他是一个拥有内心快乐的人;他是一个能关心别人的人;他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他毕生都在致力于让自己过得更舒适,更通达。“不迁怒、不贰过”。平常人总是爱跟自己闹别扭,看自己不顺眼,老想着靠着外界的认同感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我等在高考门槛前望穿秋水的学子来说,现在这段时间也许是近几年“做学问”最刻苦的时期。每天捧着琳琅满目的书本走马观花似地去“采撷”,多少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前方要学的东西太多,可怕的未知性也油然而生,人也就慢慢地心浮气躁起来。但我们忘了,明白自己,对自己有办法,这才是现在要学的最大最根本的学问。这是对孔子的解释,甚比一帖无价的药方。如果真的能明白自己,能做的事情也就太多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求为知可也”。孔子一再强调,人重要的是好学、踏实的学习,而无须太在乎所谓的名声和遭遇。
孔子这种乐观的思想运用到我的生活中就是保持内心的快乐,快乐地学习。
青春只有一次,是人生中精力最旺盛的时期。即使全日制的教育把我们的身躯固定在寥寥教学楼之间,我们心中那匹脱缰的野马早不知道冲向了哪个渺无人烟的原野。 杭州高级中学 韩晓(化名)
5.请大家帮我想一个德语论文的题目吧
你说专业是科技德语,是不是写些关于科技的内容?我帮你想到可以用德语介绍德国的在科技方面要功劳的名人的事例,引用一下就好,然后你自己再加点,还有自己的感想,就可以了吧?呵呵,我自己这么想的,题目要根据内容定吧,你自己知道要写什么内容。额,我好象在废话,。。。就叫《德语科技》,把你的专业颠倒一下就可以了。就这样。。。不好的话,别怪我。。
本茨
中文译名: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
英文译名:Carl Friedrich Benz
国籍:德国
生日:1844年-1929年
出生地:德国卡尔斯鲁厄
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Carl Friedrich Benz(1844-1929),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1844年,本茨以遗腹子的身份出生于德国卡尔斯鲁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父亲原是一位火车司机,但在他出世前的1843年因发生事故去世了。从中学时期,本茨就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小喜爱自然科学,靠修理手表得到一些零用钱,曾在机械厂当学徒,在制秤厂里成为“绘画者和设计者”,在桥梁建筑公司担任工长。并先后就读于卡尔斯鲁厄文理学院和卡尔斯鲁厄综合科技大学。其间,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机械构造、机械原理、发动机制造、机械制造经济核算等课程,为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孔夫子德国德语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