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药理学PPT
一、时间药理学(chronopharmacology)又称时辰药理学,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属于药理学的范畴,也是时间生物学(chronobiology)的一个分支。
二、主要包括两方面:
(1)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
(2)探讨常用药物和新药影响生物节律的药动学作用。经研究证实,很多药物的作用与人们的生物节律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同一种药物同等剂量因给药时间不同,作用也不一样。运用时间药理学知识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和药物用量具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三、人体的一些生理功能或病理现象呈明显的昼夜节律。研究这些现象的形成特征,可改变治疗学的某些观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重要依据。这在心血管系统中有明显表现,如人体血压、心率的昼夜节律(人体血压上午9~10时最高,此后逐渐下降,凌晨3时达最低值,在早晨清醒前又开始回升;心律达峰值时约在中午12时,而在睡眠时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的昼夜节律(一项对703例患者的研究发现,心肌梗塞发作的频率一般在早晨醒后明显增加,并于09:00~10:00达高峰),心绞痛发作的昼夜节律(无论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其发作均具有相似的昼夜节律。有人对1,002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总共33,999次发作次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从00:00~06:00发作次数最少,06:00以后增多,10:00~11达发作峰值,这一节律在劳累型心绞痛特别显著。)
时间药动学(chronopharcokinetics)和时间药效学()是时间药理学研究的两大内容与对象。
前者着重阐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血药浓度、代谢与排泄等过程中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根据已阐明昼夜节律,考虑更合理的用药方法,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后者主要阐明有机体对药物的效应,包括作用与副作用及其所呈现周期性的节律变化,具体表现为时间效应性或时间能(chronergy)的差别,而时间效应性与时间药动学和时间感受性有一定关系。
时间药理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产生时间治疗学(chronotherapy)。在激素治疗、免疫和化疗等领域已有许多研究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与常规给药方法不同,时间性治疗是根据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功能表现的节律性变化,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特征、靶器官的敏感性节律等,制定出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以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毒副作用。
时间药理学的客观性虽已得到证明,研究的进展也相当迅速,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对其一般规律特别是机制的阐明,尚有待深入。
2.药物与人类的关系论文
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在CAP治疗中的应用 贵阳市华烽医院主治医师 张少武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
在CAP治疗中,把握治疗时机,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一直是临床医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2004年10月24日,“喹诺酮类序贯疗法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呼吸研究中心的 Micheal P Habib教授应邀做了题为“左氧氟沙星与社区获得性肺炎”专题报告。Habib教授从CAP的流行病学、治疗时机、细菌耐药与药物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对三种呼吸喹诺酮类药物进行了评价。
他指出,新喹诺酮类是当前治疗CAP最为有效的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更具优势。喹诺酮序贯疗法是治疗CAP的一种有效途径,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可降低医疗花费、简化治疗程序、提高患者依从性。
Habib教授的讲座包含了近年来CAP治疗研究进展中的许多关键信息,对中国医师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摘要刊出讲者的发言,以飨读者。
CAP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美国,CAP是导致死亡的第六大病因,每年的医疗花费高达210亿美元。
因此,CAP的有效治疗一直备受关注。 把握CAP治疗时机: 就诊4小时内抗菌治疗, 可显著改善预后 1997年一项对14069例65岁以上住院CAP患者进行的分析显示,住院期间死亡率为10.3%?30天死亡率为15.3%;24小时内纠正缺氧状况可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与补氧同样重要的是,在8小时内给予抗菌治疗可明显降低30天死亡率(JAMA 1997,278:2080)。而最近对18000多例65岁以上老年CAP患者的研究显示,在住院4小时内给予抗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30天死亡率、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天数等均显著降低(Arch Int Med 2004,164?637)。
这些证据提示,CAP患者迅速接受抗菌治疗,预后更好。最近美国已建议,在病人就诊4小时内即给予抗菌治疗。
CAP患者是否在第一时间及时接受抗菌治疗,已成为评价CAP治疗的标准。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在药敏结果没出来时,选择一类有效覆盖CAP常见致病菌同时口服吸收好的药物,先给予经验性口服抗菌治疗。
由于新喹诺酮类药物能全面覆盖CAP的致病菌且口服与静脉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几乎没有区别,因此,先给予该类药物口服更具优势。 新喹诺酮类药物: 是治疗CAP最为重要的 一类药物 新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最低 近30年来,肺炎球菌青霉素耐药情况急剧攀升。
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耐药后,对其他的抗菌素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等也易产生耐药。但研究显示,对青霉素耐药的肺炎球菌并没有显示出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交叉耐药现象。
左氧氟沙星自1997年开始在全球广泛应用以来,耐药率一直保持在相当低的水平。 加拿大的一项耐药调查显示,从1997年至2002年间,新喹诺酮类药物的处方量增加了100多倍,但肺炎球菌耐药情况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总结美国2002-2004年肺炎球菌耐药情况显示,对青霉素(MIC≥2 μg/ml)耐药率上升到18.6% 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上升到25%,且耐药程度增加(从4 μg/ml增加到16 μg/ml);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仅为1.1%。根据美国对2002至2004年连续3年的肺炎球菌耐药趋势分析显示,左氧氟沙星的耐药发生率最低。
新喹诺酮类药物对CAP典型和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效 CAP的病因复杂,最常见的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见,并且常为多种病原体同时感染或序贯感染。最近发现,非典型致病菌感染在CAP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达到23%),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军团菌等,可单独或作为CAP混合感染的一部分存在。
这些致病菌多属于细胞内感染。 鉴于CAP病人发病年龄大和经常为多重病原体感染的特点,在治疗时需采用一种能迅速起效、广泛覆盖各种典型/非典型病原体、细菌耐药率低而安全性高的抗菌药物,新喹诺酮类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一类药物。
药理学研究表明,左氧氟沙星对CAP典型/非典型病原体均具有较强的活性,其在细胞内的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大约超出6倍左右),因此,该药特别适合细胞内感染致病菌所致的感染。 指南推荐新喹诺酮类为CAP治疗的一线用药 CAP治疗指南推荐的经验性治疗通常包括两个选择:大环内酯类与头孢类联合治疗和喹诺酮类单药治疗。
那么,哪种方案疗效更好呢?一项大型回顾性分析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该研究对13000例老年住院C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标准化,以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的第三代头孢类药物头孢曲松单药治疗作为参照,比较指南推荐的不同经验性治疗方案的疗效,得出的结论是,新喹诺酮类单药疗效优于其他类药物的联合治疗(见表1)。
因此,新喹诺酮类药物是目前单药治疗CAP最有效的药物。 左氧氟沙星单药 500 mg序贯治疗: 是节省费用、提高依从性的有效治疗途径 左氧氟沙星既有静脉制剂,也有口服制剂,片剂绝对生物利用度约为99%,静脉和口服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几乎完全相同,因此,特别适用于抗生素的序贯疗法(。
3.为什么必须重视中成药的给药时间
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生命现象、生理活动都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节律性,包括季节、昼夜等节律。
其中以昼夜节律最重要。据报告:桂枝煎液给小鼠腹腔注射,测定其半数致死量(LD50),白昼给药为624.7毫克/公斤,子夜给药为773.6毫克/公斤,差异非常显著,证明桂枝对小鼠的毒性作用有显著的昼夜差异,白天的毒性较夜间明显增强。
大黄、黄连、黄柏等药也有昼夜差异,但其趋势则与桂枝相反,如大黄的LD50,午时给药为577毫克/公斤,子时给药为345毫克/公斤,夜间的毒性较昼间明显增强。除了生物时间节律(生物钟)以外,给药时间还要考虑是否影响病人休息,是否刺激胃等因素。
根据各个药物的药性特点,人体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综合考虑选择最佳给药时间,才能更好地发挥药效。给药时间的确定,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尽量发挥药物的预防、治疗作用,减少不良的反应为原则。
4.以下关于静脉采血错误的是
做好采血前的准备工作إ 要让采血者精神放松,对一些脾气较急躁或对采血有疑虑、恐惧心理的患者,一定要态度和蔼、诚恳,耐心解释,取消患者思想上的顾虑,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使之配合,为成功采血做好准备工作。
إ 采血时间إ 空腹时间:是指在禁食8小时后空腹采取的标本,一般是在晨起早晨前采血,这时机体物质代谢处于稳定平衡状态,能较真实地反映血液中被测物质的含量,常用于临床生化检查。 إ 用药时间:药物会干扰体内物质的代谢及测定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所以药物对检验结果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用药后4小时内影响最大,24小时后消失。有些抗癌药物可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肝、肾功能的改变。
糖皮质激素可使血糖升高。磺胺类药物可使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加。
抗生素会影响血培养结果。إ 特点时间及特定时间:因人体的生物节律在昼夜间有周期性变化,故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所采的血标本检验结果也会随着变化,如激素、葡萄糖等测定。
检测皮质醇需下午4、12时,次日上午8时采标本。维生素d、甘油三酯等还会有季节性变化。
إ 运动时间:采血前剧烈运动会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血糖等升高。
5.生物钟800字论文
随着时间生物学的兴起,时间诊断学、时间药理学、时间治疗学等学科也应运而生,掌握人体在不同周期内对各种疾病的影响的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则能更好地观察疾病,提高护理质量,这是当代科学和临床医疗工作对我们护理工作的新要求,我院将生物钟时间护理应用于临床10多年来,收到良好效果,下面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1 什么是生物钟 自然界有四季昼夜变动节律,自然界的生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就产生了与自然界变动节律同步的运动规律,生物体内主持自身运动节律的机制,就叫生物钟。
生物的自身运动节律呈现一定的周期性,这种周期有日周期、月周期、年周期等不同,各种生物从简单的单细胞到复杂的多细胞,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都表现有各种各样周期性的变化。生物自身运动节律是生物复杂存在的一种重要现象。
例如:海边的浅滩上,生活着一种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小藻类—黄棕色硅藻。涨潮时在潮水淹没沙滩前,硅藻便钻入沙滩下层,而避免被潮水冲走;大潮退去时,它又移动到沙滩表面,在阳光照耀下进行光和作用。
有人做过实验,把黄棕色硅藻迁移到没有昼夜交替和潮汐更迭的环境中,硅藻仍然和生活在沙滩上一样,周期性地上升或下潜,其时间准确,简直可以代替潮汐时间表。硅藻只有保持自身的运动节律与潮汐涨落同步,才能维持其生存,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有无类似的生物节律呢? 2 人体生物钟现象 近代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理活动随自然界的变化呈现出多种节律性,仅人体的昼夜节律就有数十种之多。
例如人体的体温具有同太阳紧密相关的节律性变化,一日之中最高值为下午2~8时,最低值为清晨2~6时,其变动范围不超过0.5~1℃,这种昼夜节律的波动和人体活动、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的相应性变化有密切关系。如长期值夜班的工作人员,周期性波动常出现夜间体温较日间高,因而通常认为体温的节律是由人体的生理节律—“生物钟”来控制的。
血压和血液中的白细胞数目,血糖含量、脉搏的快慢、激素的分泌、各种酶的活性、基础代谢率、睡眠觉醒周期、排尿量及尿中的特殊成份,以及人体对疾病的耐受性、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对药物的敏感性等在昼夜间都有规律性的波动,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生物钟看起来是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就某种意义来说是生物体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结果,人体内的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是分子生物学中具有广泛调节功能的化合物,两者之间保持一定比例,调节着各种代谢,实验证明,CAMP和CGMP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尿中CAMP高峰在3~5pm,CGMP高峰则在8pm~2am[1],1974年美国学者Goldbery提出CAMP与CGMP可能有负反馈性控制,一般讲CAMP水平的升高对细胞的某些功能起加强或促进作用,而CGMP水平提高则产生减弱或抑制作用。人体心脏的搏动、细胞的分裂、基因的突变、转录,以及免疫功能等均与之有密切关系。
目前,有专家认为人体内的某些“生物钟”与下丘脑有关。如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下丘脑中的一小串神经细胞是提示睡眠和觉醒的时钟。
了解“生物钟”与人体的关系在疾病的观察治疗和护理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3 “生物钟”与疾病治疗及时间护理关系 3.1 生物钟与疾病发生有密切关系,有学者将致癌化学物质埋在动物的耳部,以诱发癌症,最初出现的症状是耳部皮肤有丝分裂节律丧失,这比耳部肿瘤出现的要早,可见生物节律的改变就意味着疾病的开始。
还有些疾病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例如:有一位因患震颤麻痹症而卧床不起的38岁的妇女,既不能行走也不能独立活动,但每日9pm左右她的一切疾病会暂时消失,行动自如,完全像个健康人一样[2]。如月经周期性精神病患者在月经前出现各种躁狂症状,月经过后多数即可消失。
对这类患者,准确地掌握其月经周期,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又如李某为哮喘型支气管炎患者,入院当日1:00时患者出现咳嗽、喘鸣、胸部紧迫坐起,伴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即给予静脉推注氨茶碱后缓解,经询问患者在0:00~4:00时发作,据此除遵照医嘱于发病前2h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外,还提前1~2h进行雾化吸入,采用半卧位等措施,使该患者夜间病情发作时得到控制,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白天低于夜间,尤以下半夜发病率更高,从日生物钟角度分析,调节人体内脏活动的植物神经,具有一日内生理节奏。
白天交感神经占优势,夜间副交感神经占优势,午夜前后是交感副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交替演变时期,在病理情况下,植物神经调节紊乱,机体承受不了时间节律的变化,难以应激而使哮喘发生或加重。从内分泌的变化来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浓度在24h内呈节律性变化,血中17-羟皮质类固醇最低值在午夜到凌晨3:00时机体应激能力及防卫能力减弱,因此使病情加重。
3.2 生物钟与药物作用的关系。药物的作用常出现昼夜节律变化,随之而出现的就是切实有效地实施时间护理,药物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中,任何一种因素的昼夜规律都影响药物的效应。
如心脏病患者在凌晨3:00~4:00时对洋地黄的敏感性比白天高,以凌晨4:00时最高,比其。
6.应饭前吃的药在饭后吃了有什么影响
所谓最佳给药时间,也就是将服药时间的安排与人体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相吻合,以减少副作用,使药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降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2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2.降糖药:糖尿病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宁(D860)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3.强心药:心脏病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约高40倍。
4.抗哮喘药:如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5.抗过敏药:如赛庚啶于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个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6.激素类药:由于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午夜零点至上午9时的分泌量约占一天24小时分泌总量的70%,因此,宜在上午9时以前服用,而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7.抗感冒药:嗽谏衔绾屯砩现⒆粗厥狈谩?br> 8.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9.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10.抗溃疡病药:由于人的胃酸分泌在晚上达到高峰,因此,每日剂量宜分早晚两次服用。
11.抗关节炎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每天一次缓解疼痛和炎症的缓释药物,应在晚上服用为宜。而骨性关节炎病人宜在早上或中午服药。
12.铁剂:贫血病人宜在晚上7时左右服用铁剂。
7.以生物钟的生物学写一篇科普文章
时间生物学:拨动人体生物钟 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许多生物都存在着有趣的生物钟现象。
例如,在南美洲的危地马拉有一种第纳鸟,它每过30分钟就会“叽叽喳喳”地叫上一阵子,而且误差只有15秒,因此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的叫声来推算时间,称为“鸟钟”;在非洲的密林里有一种报时虫,它每过一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在那里生活的家家户户就把这种小虫捉回家,看它变色以推算时间,称为“虫钟”。 在植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
在南非有一种大叶树,它的叶子每隔两小时就翻动一次,因此当地居民称其为“活树钟”;在南美洲的阿根廷,有一种野花能报时,每到初夏晚上8点左右便纷纷开放,被称为“花钟”。 不仅如此,微小的细菌也知道时间。
据美国最新的《自然》杂志介绍,某些单细胞生物体内不仅存在生物钟,而且这些生物钟十分精确。 人体内的“隐性时钟” 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受着生命节律的支配。
什么是人体生物钟?有人把人体内的生物节律形象地比喻为“隐性时钟”。科学家研究证实,每个人从他诞生之日直至生命终结,体内都存在着多种自然节律,如体力、智力、情绪、血压、经期等,人们将这些自然节律称作生物节律或生命节奏等。
人体内存在一种决定人们睡眠和觉醒的生物种,生物钟根据大脑的指令,调节全身各种器官以24小时为周期发挥作用。 早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命节律”的现象。
上世纪初,德国内科医生威尔赫姆·弗里斯和一位奥地利心理学家赫尔曼·斯瓦波达,他们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
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因斯布鲁大学的阿尔弗雷特·泰尔其尔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于是,科学家们将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被形象地喻为一曲优美的生命重奏。
到了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生物钟:人的第三只眼 生物钟的位置到底在何处?传统的观点认为,生物钟应该存在于大脑中,但对于具体位置的说法却又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生物钟的确切位置在下丘脑前端,视交叉上核内,该核通过视网膜感受外界的光与暗,使之和体内的时钟保持同一节奏。也有人认为,生物钟现象与体内的褪黑素有密切的关系,由于褪黑素是由松果腺所分泌,因此生物钟也应该位于松果体上。
后来产生了外界信息所导致的外源说、生物体内在因素决定的内源说和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说等。 外源说认为,某些复杂的宇宙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现象的动因。
美国学者弗兰克布朗博士认为,人类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电场变化、地磁变化、重力场变化、宇宙射线,其他行星运动周期、光的变化、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变化的周期性,引起了人的生命节律的周期性。 内源说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的因素决定的。
对夜间活动的仓鼠的试验表明,在外界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如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条件下,仍然有相似的节律。人在恒温和与外界隔绝的地下,也表现出近似于24小时的节律,因此,人的生命节律是由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
综合说是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 12个生物钟基因:揭开生物钟神秘面纱 据专家介绍,人类已经发现了12个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生物钟不但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在治疗疾病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71年英国科学家在其研究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特殊果蝇,它的生物钟只有21小时。
科学家花了14年时间,直到1985年才找到了引起这个果蝇生物钟异常的基因。这就是人类第一次发现与生物钟相关的基因,这个基因被命名为period———“周期”。
科学家一直试图克隆该基因在其他物种,尤其是哺乳动物的类似基因,但一直未能成功。1997年《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通过对上万只实验鼠的研究,发现了一只实验鼠的生物钟周期是27小时,并定位克隆了这个核酸发生变异的基因,命名为“时钟”基因—ClockGene。
与此同时,孙中生博士等为了克隆乳腺癌基因,对17号染色体基因进行大规模的筛选。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个基因与果蝇的生物钟基因“周期”呈现一定的序列类似性,因此假设该基因是果蝇“周期”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同等功能的类似基因。
通过动物实验,他们发现“周期”基因有24小时表达节律,同时该基因的表达能随光周期的改变而变化。这一发现因揭示了生物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被《科学》杂志评为当年10大科技突破之一。
近年,国际上对时间生物学研究十分重视,提出了时间病理学、时间药理学和时间治疗学等概念,生物节律已成为研究临床、预防及基础医学的一个重要学科。中科院计划在我国建立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时间生物学研究基地,推广时间生物学在我国医学临床的应用。
(陆玫摘自《科技潮》2004年第9期,邓爱。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给药时间与人体生物节律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