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论文
环境有软硬之分,环境有好坏之别,没有分别的是环境关乎每一个人。在以人为本的今天,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重要部署,在全省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去年底正式启动,目前正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治理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既是惠民利民的大事,更是城乡统筹科学发展的抓手。发展需要解放思想,发展需要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提高生产力。生产力由劳动力和生产资料构成,本身并不包括环境因素,但是,现实生产力各种因素能量的最大发挥、最佳组合的形成、最高效率的实现,都与环境密切相关。一个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环境,能够形成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资源的高地、经济发展的平台。因此,“环境也是生产力”、“环境也是竞争力”已经成为共识,我们必须坚持抓环境就是抓经济、抓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当今的区域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提升,越来越绕不开环境优化。优美的环境是资源、是财富,更是竞争力。只有像经营品牌一样经营好城乡环境,才可能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走出一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老工业基地沈阳大规模整合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企业,全面消除“三高”(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优美环境引发投资热潮;上海、杭州、苏州等城市优美环境“引爆”巨大能量令人震撼,环境竞争力凸显;北京密云提出“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也值钱”,找准了“绿山净水富民”新路;海南三亚天更蓝、沙更白、水更清、山更秀,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绿色GDP……
典型正在引路,泸州差距还大,亟须奋起直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环境是一个地方最大的品牌。环境是生产要素集聚的关键因素,区域竞争主要体现为营造环境比较优势的竞争。保住“青山绿水”,才能永保“金山银山”;“梧桐树”茁壮成长,“金凤凰”择木而栖。只有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打造宜居、宜创业的城乡环境,才容易招得来商、引得来资、留得住人、发展得快。
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治理城乡环境卫生、城乡容貌秩序为重点,着力实现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当前的重中之重就是治理“五乱”,即乱丢乱吐、乱停乱放、乱摆乱卖、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确保在三个月内达到治理标准。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很难,覆盖城乡大地,触及千家万户,涉及大街小巷,关注旮旯角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很易,从自己就可做起,从身边就能参与,从最基本的“脏、乱、差”就可抓起,从改变坏习惯切入,“五乱”就能杜绝。为了吸引更多的“金凤凰”落户泸州,请你为家乡栽下一株心中的“梧桐树”!为了工作生活的家园更美好,请全体市民积极主动投身到治理热潮中!
2.帮忙找个关于 西安人居环境变化的论文 先给20分 一会追加 我现在只有
“天蓝了、水清了,夜晚头顶的星星也比前些年多起来了。
早晨起来,空气更是越来越新鲜。”上海客商吴锦华如此评价今日西安。
提到近年来的人居环境变化,西安市民感受最深。当我们漫步古城大街小巷,伴随着身边休闲广场、绿地林木的逐渐增多,环境的不断改善与人居质量的提高,那曾经的脏乱差街巷、落后的生活习惯悄然逝去,广大市民对人居环境的满意率逐年攀升。
曾记否,“大绿大水工程”让古城市民兴奋不已。如今,放眼古城西安,片片树林,片片绿色。
变化在黄土地上,高兴在百姓心中。 “十五”期间是西安市历史上林业建设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发展最快、效果最好的时期。
2003年2月,省委书记李建国在西安视察工作时指出:“在西安市周围营造几片大绿,在城区见水见绿。”为西安环境改善指明了方向,“大绿工程”由此开始。
从2003年10月大绿工程第一阶段实施至今,涵盖台塬沟壑、农田村网、村镇道路、河渠等区域在内,西安市已全面完成植树造林总体目标任务60.57万亩。全市累计完成造林123万亩,较“九五”末增加了8.4%,全民义务植树5000余万株。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表明,全市森林面积由“九五”末的624万亩增加到690万亩,增加了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由3223万立方米增加到了3317万立方米,增加了94万立方米,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森林覆盖率由38%提高到42%。
“自古治秦先治水”。西安市以“保水、治水、节水”为重点,全方位实施“清水行动”,保障生态水和生活水洁净安全。
如今的西安不仅远离了水荒,人们还常常自豪地说:“喝上黑河水,就像饮了矿泉水。”为了保持水源纯净,为了古城人民的生命之水永远安全,有关部门和群众付出了艰辛努力:源头的群众改建公厕,进行迁移;保护区内限制使用化肥,一级保护区不准种植农作物,以防氮肥污染水源;108公里输水管道沿线设百余处检查透气孔、11个管理站、20个闸门,18名巡线员每人负责6公里管线,每天沿线巡查一次;汇流池、水厂采取生物、理化监控措施,监控水质变化;金盆水库建立地震监测站,成立反恐队伍,进行封闭管理…… 众所周知,浐灞河城市段是西安市实施拦河筑坝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工程的核心区域。
截至目前,浐灞河综合治理工程已完成投资约18.64亿元,其中完成流域治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5亿元,河道基础设施18.6公里,新增水面6500多亩,去年国庆节前夕成功蓄水。开工建设的3座跨水桥梁已完成一座。
通过拦河造湖修筑橡胶坝工程,形成水面约14350亩,再现了浐灞昔日烟柳画堤、碧水清波的秀丽景色,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乃至西安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西安城市品位。 如今的护城河,宛如一条黛绿的玉带,河水碧波粼粼,放眼望去沿岸尽染绿,“空处有景密织就,密而不迫映成趣”。
看到这些谁又能记起曾经的“臭气熏天趋避之,唯恐招惹匆匆行”。城墙景区管委会有关人员告诉记者:“2004年11月开始最近一次治理,西安市对护城河的功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将原先的蓄洪河改变为景观河,通过抬高水位、清淤衬砌、污水截排、引入黑河活水,生态得到重新恢复,护城河整治彻底走出了‘屡治屡污’的怪圈。”
“蓝天行动”是西安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又一大手笔。 由于受自然条件限制,西安气候干燥,雨量较少且分布不均,加之地处秦岭北麓,冬天多是静风天气,灰尘难以扩散。
同时,受干旱、沙漠和黄土高原的影响,西安大气环境十分脆弱,受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总悬浮颗粒物自然本底值偏高,春季受风沙天气影响,浮尘扬尘使空气污染物极易超标。 当然,环境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而困扰环境的因素又是多样的。
长期以来,燃煤是西安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大量煤烟粉尘使西安城市一直笼罩在烟雾弥漫之中,空气里到处飘着刺鼻的气味。自2001年西安市打响“斩乌龙”战役,截至2006年12月中旬,全市共拆改5000余台燃煤锅炉,推广洁净型煤、兰炭38.25万吨,推广节煤固硫添加剂165吨。
仅锅炉每年减少燃煤100万吨,减少烟尘1.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3.1万吨。杜绝周边夏秋季秸秆焚烧行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禁烧率达到99.6%。
空气质量的又一污染源是机动车尾气,2003年以来,西安市采取预防治理并举,年路检并抓、城市农村并查等措施,对31万余辆机动车进行了尾气检测,年检和路检达标率分别为95.1%和72.9%。2.5万余辆车辆经限期治理达标。
市环保局会同公安交管部门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治理,出台实施了多项地方法规,要求超标排放的机动车必须限期整改.否则不予年检。发放了1万多个环保达标标志。
加快了汽油改烧天然气的步伐。目前,市区已建天然气加气站点56个,新增天然气公交车和出租车近12380余辆。
一系列综合整治措施.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发生了明显变化,蓝天白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增多,城区空气环境综合污染指数由2.96下降到2.77,下降了6.42%.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5年间净增加140天以上,创西安市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好水平。 餐饮油烟扰民是环境污染投诉的热点之一,为了保障群众生活环境。
3.求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本科毕业论文
前言“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同于以往的概念,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背景下提出,体现了统筹城乡的思想;其次,明确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第三,对于解决我国村庄建设的难题有很好的推进作用。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过程和阶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显著,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其新农村建设内容、重点、模式、方式、方法和目标上都应该有所不同。2006年,我国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围绕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内涵、建设途径、基本思路等方面,本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作了初探,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建设社会主义系农村的要求包括: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发展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突出解决的问题,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是新农村建设中要解决的又一个重点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新农村最重要、最关键的目标,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前提和首要环节,加强党的领导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其基本思路是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前提。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享受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主动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具体而言,所谓“新农村”包括五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
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范畴。即要因地制宜地建设各具民族和地域风情的居住房,而且房屋建设要符合“节约型社会”的要求;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道路、水电、广播、通讯、电信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让现代农村共享信息文明;生态环境良好、生活环境优美,尤其是在环境卫生的处理能力上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使农民具备现代化素质,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四有农民”;要移风易俗,提倡科学、文明、法治的生活观,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城乡统筹的主要内容和统筹重点1、城乡发展规划统筹要先行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城乡统筹发展必须科学规划,即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进行分阶段安排,使之有步骤地加以实施,使规划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①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即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规划,找准加快农业生产发展的途径。
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即通过农村的交通、通讯、饮水、用电、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的规划和建设,为农村发展打好物质基础。③农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即通过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④村社环境治理规划:即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规划和建设,逐步实现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善。⑤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即通过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树立现代化文明的生活理念。
⑥政治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乡村管理体制及民主制度的规划和建设,发扬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保障广大农民的民主权利。2、城乡产业发展统筹是重点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十一五”期间,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协调粮食与其它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要协调农业与非农业的关系,实现我国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
3、城乡资金投入统筹是关键多年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造成了城。
4.如何完善城镇功能,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论文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 城市环境规划 1.1 城市规划概况 城市建设不能再重复单靠增加资源投入来推动发展的老路,必须依靠进步,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型城市,保持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调整提高城市建设节约水、能源、土地等资源和治污、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纳入到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中,以法制手段保障和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1.2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城市是人类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改变赖以生存的环境,创造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的集中地,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生命有机体与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构成的统一体,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
它包括社会结构、人工结构、资源结构、生态环境结构四个方面的。要实现这一多元、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要做好城市规划就要做到如下几点: (1)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防治。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节水和水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运用市场规则,利用价格杠杆促进水资源的节约和优化配置,完善城市各类用水的区别水价和超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调整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
要加大节水技术和设施的普及推广力度。以污水资源化为目标,加快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步伐,加强中水回用技术与设备的开发,处理好设施布局集中与分散的关系,注重污水处理的安全性和生态效应,努力建设节水防污型城市。
(2)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大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城市绿化水平。要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严格划定绿化用地面积,安排绿化布局,加强城市绿化隔离带建设,形成乔、灌、花、草相结合,点、线、面、环相衔接的绿地系统。
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必须尊重客观,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城市绿化要鼓励采用节水技术和废水利用,尽可能减少绿地养护的水消耗。
要结合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城有机更新,增加城市中心区的绿地面积。要建立并严格实行城市绿化“绿线”管制制度,坚决查处各种挤占城市绿地的行为。
要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用地和资金投入,尽快把城市绿化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3)以供热收费制度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和福利分房旧体制下形成的福利供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住房分配货币化新体制的需要,也是造成采暖能源浪费严重的重要经济根源。推进城镇供热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变暗补为明补,逐步停止由房屋产权单位或职工所在单位统包的传统用热制度,改为由居民家庭(用热户)直接向供热缴费采暖,实行采暖用热商品化,采暖补贴货币化。
采暖地区的城镇新建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凡使用集中供热设施的,都必须设计安装具有分户计量及室温调控功能的采暖系统。现有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也要按照分户计量、室温可控的要求逐步进行改造。
积极推行按用热量分户计量收费办法,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更好地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提高采暖舒适度和热能利用效率。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关系广大城镇居民的切身利益,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低收入居民家庭的冬季取暖保障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的顺利推进。 (4)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
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旧城有机更新,重点解决城市建成区特别是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人口密度过高、公共设施短缺、拥挤、环境脏乱等问题,坚决关停或迁移城区内污染严重的项目,清除违法违章建筑。要促进建筑节能技术的普及推广,改善城市民用燃料结构,减少和控制城市大气污染。
以通达、低污染、低能耗为目标,实行公共交通优先的城市交通政策,推进通讯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调度管理中的应用,积极促进城市交通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直接相关,必须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密切合作,共同促进。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是物质条件的建设和改善,还包括文化精神、道德意识的建设和改善,要。
5.改革开放30年广西家乡变化的论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祖国南疆,陆地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全长1500多公里,沿海滩涂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2001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全自治区土地利用分类结构和利用状况为:耕地4394328.14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8.50%,比2000年净增加9558.9公顷,增幅0.22%;园地449919.87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1.89%,比2000年净增加21738.33公顷,增幅5.08%;林地11504482.56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48.43%,比2000年净增加38984.47公顷,增幅0.34%;牧草地755931.81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18%,比2000年净减少25935.76公顷,减幅3.32%;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48714.9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73%,比2000年净增加4621.7公顷,增幅0.72%;交通用地151612.78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0.64%,比2000年净增加3896.35公顷,增幅2.64%;水域811145.34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3.41%,比2000年净增加8548.14公顷,增幅1.07%;未利用地5039674.3公顷,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21.21%,比2000年净减少61412.16公顷,减幅1.20%。2001年全自治区八大地类中,除牧草地、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外,其余均呈增加趋势。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集中体现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国际竞争力。中国的城市化不仅对自身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影响到世界城市未来的走向。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平等”,是中国城市迫切需要的,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走向。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它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宗旨,通过创建活动,树立一批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环境质量良好,城市基础设施齐全,市容清洁美观,生态步入良性循环的优秀典型,以利于引导我国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根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我国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融入城市环境管理之中,而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活动,就是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引入城市环境管理并付诸实施,标志着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又一次飞跃。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一个“含金量”很高的品牌,它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体现了这个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环境等综合实力。环保模范城市的标志是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良好,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生活舒适便捷,因此,它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经济、社会、环境良性循环的有利措施,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诺贝尔奖。实现人居环境建设的健康性、安全性、环保性和自然环境的亲和性。
我区“创模”活动最早从桂林市开始,已开展了7年,南宁、北海等市都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从1998年桂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载体,“建设园林城,保护山水城,发展生态城”的发展思路以来,桂林市实施了以环境改善、提高为设计理念,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目标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高标准完成了89项重点工程,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的要求,已基本形成了社会文明昌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质量优良、资源合理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城市优美洁净、基础设施健全的现代化国际旅游城市的格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城市局面已逐步形成。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是我国华南沿海和西南腹地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大西南出海通道和华南、港澳地区西进的枢纽城市,区位独特,风光宜人。2004年南宁市政府批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方案”并向国家环保总局申报,正是启动创建工作。南宁市围绕“绿色”和环保做文章,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以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枢纽城市和“中国绿城”为目标,以提高城市整体功能为内容,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整治市容环境为突破口,特别是通过争创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和园林城市活动,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有了新的提高。近几年,南宁市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范例奖”等称号。今年1月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更标志着南宁市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6.农村环境问题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省农村的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农村环境问题应运而生,就此陈述我省农村的现状,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农村的发展固然可喜,但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农村环境问题是其中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与城市相比较,农村从规模、基本生活资料与能源的获取方式到治理方式都有很大差异。基础设施除了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以外一般都是通过内部集资逐渐建设的,其生活废弃物因为环境基础设施和管制的缺失一般直接排入其生活的环境中。
私以为,要使我省农村经济继续稳步发展,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着手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一、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是规划落后于发展,造成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
其次是缺少污染治理的监管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的投融资、收费体制,环境治理缺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我省农村的规划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不仅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也造成了农民诸多需求难以调动:在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城乡人均收入已开始缩小,但在人居环境上的城乡差别仍在拉大,所谓城市绵延带一直无法真正形成。
这种情况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大规模实施我省农村环境整治已有必要性。 二、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技术经济成因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属于公共服务,具有正外部性。
而我省农村的环境问题属于目前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这一问题既有制度成因,也有技术经济成因。
1. 制度成因 我省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可一言以蔽之:“自下而上”的筹资机制和“自上而下”的用资机制导致与环境有关的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当。 2. 技术经济成因 相对其它农村公共服务而言,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还有两个特点。
(1) 社会效益显著大于个人效益 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属于有显著外部正效益的公共服务,社会收益是个人收益与对社区的外部正效益之和。这类公共服务,其市场需求只体现个人效益,而不能充分体现社会效益,因此市场生产的产量就会低于使社会净收益最大化的产量,在自发的市场上倾向于供给不足。
解决这个问题的惟一办法是最大的受益方代表――政府出资。博弈论中的“智猪博弈”论证的就是这个道理。
(2) 规模有限并且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 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技术经济特点是明显的:这类设施从技术经济角度而言有比较严格的最小经济规模限制,很难阻止搭便车现象,还需要较高的运行成本和专业化管理。而我省农村规模有限,污染治理设施即便能够满足最小经济规模限制,也很难有较好的规模效益,难以承担产权界定、价格等排他性技术所需费用,因此难以像有些公共服务一样采用市场机制供给。
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这两个技术经济特点决定了其只能是一种主要由政府出资并直接供给的公共服务。 三、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及“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1. 必要条件 目前我省发达地区的农村已经具备了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供给并进行我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体制条件和发展基础。
体制有利条件是目前正在进行公共财政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这些宏观改革使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营以及环境监管有了国家层面的财政资金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克服制度障碍。
发展基础则是这些地区的农村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且能够大规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阶段,有利于克服技术经济障碍。可以利用现有统计口径中的三个指标来确证这一点: 一是人均GDP。
我省现代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的农村居民已经接近1000美元/人/年。二是人口集中居住比例。
只有这个数值够大,才可能克服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最小经济规模障碍。 三是环境污染的强度。
只有在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规模足够大、城镇人口密度足够大的地方才会达到足够的环境污染强度,此时规划和治理是恢复的主要手段,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治理的主要方式。 2. “十一五”期间的对策 在满足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对应于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这种特点鲜明的公共服务,借鉴浙江省实施“万村整治千村示范”工程的经验,要解决缺少规划、资金供给不足和服务供给效率不高这两方面问题,“十一五”期间,建议采取以下对策。
(1) 规划环节的对策 规划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之一,县乡政府应以“三生统筹”理念为指导,在规划环节采取以下措施,解决污染物难处理和污染源影响大的问题: 首先是加强区域环境规划和经济发展规划的协调。县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点内容应是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控制性规划,有条件的可考虑编制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规划或环境容量规划,将污染控制在“发生前”。
其次,应从三方面加强我省农村的环境保护规划:①布局规划。②污染综合治理规划。
③绿化规划。 (2) 克服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制度和技术经济障碍的对策 首先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开源机制。
改善农村公共人居环境公共服务的难点在于资金筹集。考虑“以城带乡、以。
7.改革开放30年广西家乡变化的论文
(一)经济增长持续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初步预计,全区生产总值5865亿元,增长14.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年度增量首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36亿元。
人均生产总值12363元。财政收入703.86亿元,增长23.7%,年度增量首次超过100亿元,达135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达到260亿元左右,增长40%左右。 (二)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发展协调性逐步增强 全部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2000亿元,达到2001亿元,增长2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8.5%。
农副食品加工、电力、冶金、化工、汽车、机械、建材等支柱行业合计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长30%左右,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6%。主营业务收入超30亿元的企业比上年增加2家,达到16家。
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29.9%。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
粮食总产量1551.6万吨,增长0.82%;糖料蔗产量增长15.6%;鲜蚕茧增长14.7%;水果增长13.1%。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53亿元,增长6.5%。
重点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300多万户,辐射带动约190万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273亿元,增长14.3%。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吨,达到6300万吨,增长27.3%;全社会货运周转量1517亿吨公里,增长16.8%。
全区旅游总收入430亿元,增长17%。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比例为21.6:39.7:38.7,第二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工业比重34.1%,提高1.1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0%。城镇化水平由上年的34.6%提高到36.2%。
(三)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重点建设加快推进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56亿元,增长31.5%。其中,城镇投资完成2630亿元,增长31.7%。
投资继续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技改投资增长41.8%;工业投资增长32.5%;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0%。社会投资快速增长,其中民间投资1468亿元,增长43%。
桂林至兴安高速公路等96个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实现新开工。沿海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累计完成投资82亿元。
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项目民心工程全面实施。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全部开工。
龙滩水电站首批机组,钦州、防城港、贵港火电厂,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华银氧化铝一期等69个续建项目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北海林浆纸、防城港钢铁、湘桂铁路扩能改造、桂林防洪及漓江补水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进展。
(四)开放合作成效显著,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第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及九大论坛、第二届泛北部湾合作论坛成功举办,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由共识走向实践。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经济区开放开发生机勃勃,预计生产总值增长17%以上。
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引进区外境内资金实际到位突破1000亿元,增长74.3%;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7.9%。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9.2%,其中出口增长42.3%。 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各级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和电子监察系统建立并运行。
企业国有产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累计完成改制708家。“乡财县管”改革范围扩大到41个县(市、区)。
广西北部湾银行、铁路投资集团、交通投资集团等投融资平台抓紧组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合理制定水资源费收费标准。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落实。
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金融保险、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粮食流通、科技、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 (五)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生态环保建设加强 自治区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全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在全区范围开展节能减排“百日行动”。
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39台共计装机容量63万千瓦,淘汰炼铁产能41.4万吨、炼钢504.9万吨、铁合金29.53万吨、水泥258.8万吨、造纸37.3万吨。10个行业40家重点耗能企业在全国率先开展能效对标考评;新建建筑设计阶段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达到97%;全国第一个非粮燃料乙醇项目建成投产,车用燃料乙醇汽油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重点二氧化硫治理工程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全区近50家制糖企业实施治污工程。11大节能环保生态项目按计划开工,生态工程加快建设。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成效显著。 (六)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改善 第三轮创新计划全面完成。
“两基”攻坚战胜利告捷,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50%;中等职业教育招生26万人;普通高校招生15.2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88个县(市、区),农民参合率达77.35%。
县级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项目建设继续加强。第十一届全区运动会成功举办。
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00元,增长23.2%;农民人均纯收入3224元,增长16.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8亿元,增长18.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34.3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88万人次;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2。
8.毕业论文
奥古特国际机构在中国新市镇,新农村建设方面进行过多方面的调研分析。
特别是在分析欧洲国家,我们看到了整个欧洲的社会状况、气候、土地等等都跟中国有神似之处。再拿欧洲其中一个发达国家德国来举例,现在德国的农村,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建设的城市化,而是呈现出外在朴素、内部软硬件建设全面发展的现象。
也就是说农村的建设是完全在尊重已有环境的基础上,以不改变既有资源,着重于如何进一步保护、高效利用已有空间的理念下面开展的。德国,一个在世界大战中重创了的国家,发展的速度是如此的惊人,其中的建设思路是否很有待探询?现在的中国要发展到发达国家现有水平,至少还要有50年的道路要走,50年不长,可是却不能以50年的资源为代价,实现短期繁荣和增长。
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也不同于韩国,而是更应该像欧洲一样,重视真正实力,也就是实质的提高,避免单纯的表面形式主义是必须克服的问题。防微杜渐,保证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正确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和工作目标,也是一个关系全局的战略举措。这不仅是沿海发达地区的重大历史任务,更是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与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生态优先,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奥古特国际机构一直致力于中国产业发展研究,企业战略管理规划,使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机构建立有庞大的专家顾问网络,与众多国内外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专家、政府官员、技术专家等建立和保持着良好的知识网络关系,建立和积累了丰富的行业数据库和咨询案例库。在企业运营管理、区域战略规划、高科技园区发展、产业发展战略和信息化规划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咨询策划经验,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基本途径,是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的根本出路,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
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任务、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用科学规划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用全新视角看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位列我国未来五年科学规划的十大方略之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必须以全新的视角、系统的思维审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新内涵和新特征。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概念,上世纪50年代以来曾多次使用过类似提法,但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和更加全面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面临的崭新课题,是时代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
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工业化有了一定发展基础之后都采取了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战略。目前,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已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根据国际经验,我国现在已经跨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阶段。
因此,我国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正当其时。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内涵。
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描绘出一幅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这20字方针,既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长期的奋斗目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各个方面相互联系、互为因果,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
发展新产业,就是要打牢物质基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这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着力点。建设新村镇,就是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使农村的发展得到合理规划。
构筑新设施,就是要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包括清洁安全饮水、道路交通、电力、信息网络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培育新农民,就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农村科技推广和医疗卫生体系等,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
树立新风尚,就是要加强和完善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倡导新风尚。我们必须全面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新”的内涵,切实做好“新”的文章。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五个鲜明的特征。
一是时代特征。这次新农村概念的提出,是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三大理念引领下的创新,是新农村最富时代特。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毕业论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