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掘进机的毕业论文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上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对城市交通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机及矩形隧道的研究与用。
以供异型断面隧道研究、设计、施工参考。 关键词:城市地下交通矩形隧道顶管机设计中间试验工程应用 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越来越陕,交通运输对城市建设发展的作用更加凸现。
发展与建设的推进求城市解决更多的地下人行通道,如地铁车站的进出口的过街人行隧道、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等类地下隧道工程以矩形最为经济。因此城市交通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机的研究与应用十分必要。
1、矩形隧道的发展与应用世界最早的盾构法隧道是1826年开始建造的英国伦敦穿越泰晤士问底的公俏隧道,其隧道断面为11.4mx6.8m的矩形,由于采用人工开挖和施工中涌水淹没事故,长458m的矩形隧道掘进了18年才完工。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盾构掘进机施工技术有了新的飞跃。
尤其是日本,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的需求,促进了盾构隧道技术的进—步发展。20世纪80钢代后,世界各国掀起了开发异形断面盾构掘进机的高潮,先后进行了矩形隧道、椭圆形隧道、双圆形隧道、多圆形隧道盾构掘进机及施工技术的试验研究和工程应用。
从隧道的使用功能来分析,城市交通人行地道、地下共同沟、地铁隧道的断面形式以矩形最为合适,最为经济,因而矩形盾构掘进机的重新研究开发和应用意义十分分重大。 日本对大断面矩形盾构工法开展了研究,主要解决穿越铁路的车行下立交工程施工,用钢管片拼装后再浇筑混凝土内衬,盾构施工最浅覆土仅3m.1981年,名古屋和东京都采用4.29mx 3.09m手掘式矩形盾构掘进2条长534m和298m的共同沟。
名古屋还采用5.23mx4.38m的手掘式矩形盾构掘进1条长374m矩形隧道。总之,矩形隧道和矩形盾构技术的应用方兴未艾,其优点日益体现,其技术也日趋成熟。
上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于1995年起,开始启动矩形隧道研究并通过立题论迅1995年完成2.5mx2.5m可变网格矩形顶管机设计、矩形隧道试验工程方案和工程设计。1999年4月,上海地铁三号线五号出入口矩形通道施工采用上海隧道施工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3.8mx 3.8m矩形刀盘式土压平衡顶管机。
矩形隧道于4月中旬始发推进,6月初完成第2条矩形隧道工程,工程质量优良,施工中确保了上海延安东路隧道的正常运营和陆家嘴路地下管线的安全。国内首次施工矩形盾构隧道仅花了40天完成了两条隧道的推进,矩形隧道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了成功。
2、城市交通矩形地下通道掘进机的研究2.1矩形隧道应用的经济跬矩形断面与圆形断面相比,其有效使用面积比圆形增大20%以上。城市交通过街人行通道要求埋深浅,因此矩形隧道更能满足人行通道的施工要求。
城市交通过街人行通道作为地铁车站的进出口日益增多,城市地下管线共同沟也将在我国得到发展,而这类地下隧道工程以矩形最为经济,因此矩形隧道的研究和应用可直接为工程建设的需求服务,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2矩形隧道的研究方法矩形隧道的可行性研究力祛和技术路线如下: (1)对国外有关矩形盾构和矩形隧道工程的消化吸收; (2)矩形顶管试验工程的设想和设计; (3)矩形顶管机机型的技术经济比较,机型方案设计和选择; (4)试验用矩形顶管机的研制,在试验机的基础研制工程用矩形顶管机; (5)矩形钢筋混凝土管节通过结构试验了解结构受力分布,改进管节设计节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6)通过2.5mx2.5m矩形隧道试验工程,了解矩形隧道顶进的施工参数和掌握规律,为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7)进行工程应用方案设计、施工设计,完成工程应用,进行施工工法研究。
2.3矩形顶管机的研制由于可变网格式矩形顶管机具有加工相对简单、造价低、上马快的优点,在试验中同样可以获取有价值的各类数据,所以选择了这一方案。 2.3.1研发设计原则矩形网格式顶管机采用网格切割土体,并挡住开挖面土体有效防止正面土体坍塌,以人工出土方法进行开挖。
它由主顶进推动机头向前运动,机头分成前后两段,中间由纠偏油缸连接,在壳体二侧装有纠转装置,切口环处安装变角切口,可进行一定量的超挖,有利于机头的姿态控制,保证隧道轴线的偏差在设计范围内。网格中包含四个可变网格,可以调整机头正面的进土量,有利于控制正面土体的稳定性。
2.3.2设计基本情况为了保证管节和土体之间有一定的间隙,有利于泥浆套成环,设计中将机头的截面尺寸设计得大于管节的截面尺寸。顶管机主机可分成前后两段,中间由纠偏油缸连接。
前后段之间的密封采用一道唇形密封和一道支承橡胶圈,切口环处装有变角切口。网格中装有可调节开口率的可变网格,在壳体两侧装有纠转装置。
上述装置可对机头姿态进行控制。 主顶进装置由8台油缸及u形顶铁、顶环、垫铁、底架、钢后靠等组成,8台油缸分成二组,各4台叠加呈对称分布,并用分体式结构的支座固定,工作行程为1450mm.每台油缸可单独控制。
纠偏装置主要用于机头左右、上下轴线偏差的控制,总纠偏力为752t,纠偏角度为±2度。注浆纠转系统(翅板+压浆)主要用于机头旋转后的纠正,纠转力矩可达210x2——420kN 2.4。
2.急需一篇隧道安全方面的论文,那个帮哈忙谢谢了
内容提要
序言
第1篇 运营管理
·高等级公路隧道运营管理策略 ·成渝高速公路隧道运营管理工作实践与探讨
·以营运管理为导向的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研究 ·降低公路隧道的运营成本——PIARC 1999
·公路隧道安全等级研究 ·公路隧道交通安全设施的若干问题探讨
·快速自动事故探测:改进公路隧道安全的视频图像处理系统 ·高速公路隧道群交通运行环境质量体系建设的研究
·公路隧道安全工作的全过程 ·隧道露石混凝土路面
·单体特长公路隧道联动控制技术方案研究 ·长大隧道智能监控方案研究
·法国公路隧道设备的现代化维护 ·公路隧道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参数分析及预测
第2篇 防灾
·厦门东通道海底隧道防火技术研究 ·Runehamar试验隧道——隧道技术研究与开发及足尺试验的需要
·西华岭隧道火灾疏散救援通道参数研究 ·乌池坝特长公路隧道消防与防灾救援设计
·雪峰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时人员疏散风险性评估 ·铁峰山2号隧道防灾救援通风模拟研究
·运用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火灾事故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应急预案编制方法研究
·控制火灾和烟雾的通风与防灾能力思考 ·公路隧道火灾烟流滚退火烟浮羽流模型应用
·对单洞对向交通特长公路隧道防灾方案的思考 ·隧道结构火灾损伤等级评定研究
·隧道衬砌混凝土高温后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特长公路隧道火灾探测器选型分析
·泡沫喷雾新技术在公路隧道消防中应用的探讨 ·隧道消防灭火系统的现状与应用
第3篇 通风与照明
·苍岭特长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创新设计 ·单洞双向行驶鹧鸪山特长隧道运营通风控制方案研究
·龙潭特长公路隧道营运通风方案比较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送排式纵向通风短道流态模型试验研究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竖井底部中隔板模型试验研究 ·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送排式纵向通风送风口导流板试验研究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洞口气象观测与分析 ·岩门界隧道全纵向通风应用实践
·GZ45线乌鞘岭地区特长公路隧道群通风方案研究 ·长大隧道纵向通风系统数学模型仿真研究
·高速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智能控制 ·隧道排送组合纵向通风计算公式的建立
·特长公路隧道多竖井送排式通风方式的数值解析 ·基于公路服务水平分级的隧道运营通风计算方法
·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网络仿真与应用研究 ·公路隧道送风道分岔处三维数值模拟
·交通风力自然通风作用原理探析 ·公路隧道群通风控制节能技术研究
·连续毗邻隧道出口污染物的扩散影响研究 ·双洞隧道出口污染物扩散对隔壁隧道进口的影响分析
·公路隧道内空气污染物的扩散分析 ·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技术研究
·公路隧道照明与交通安全 ·电磁感应灯和高压钠灯在隧道照明的应用比较
·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机电系统维护体系研究 ·黄鹤山隧道机电控制系统
·公路隧道机电系统中的节能措施
3.关于"地铁运营组织调查和研究"的论文.
[摘 要] 在对近年来国内外地铁发生的事故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影响地铁安全运营的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以及社会灾害等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大安全观,提出“人—车—轨道—安全管理”的安全运营系统及应急救援体系相结合的对策。
这些对策和实施的实现将会减少地铁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关键词] 地铁;事故;影响因素;安全对策 1 引 言 地铁是城市公共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全球地铁事故不断发生,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先后发生不少事故。因此,分析地铁运营事故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事故相关对策以及突发事故后的救援措施,对于改善地铁运营的安全现状,预防事故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地铁运营事故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不仅涉及人—车辆—轨道等系统因素,还受到社会环境和列车运行相关设备(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地铁事故统计的分析表明:人、车辆、轨道、供电、信号及社会灾害等是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
2.1 人员因素 从2002年和2003年对上海地铁一、二号线发生事故的分类统计表明:一般性事故主要是因乘客未遵守安全乘车规则,而险性事故多是由于工作人员职责疏忽引发的。人员因素是肇致地铁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 (1)拥挤。
例如,2001年12月4日晚,北京地铁一号线一名女子在站台上候车,当车驶入站台时,被拥挤人流挤下站台,当场被列车压死。又如,1999年5月在白俄罗斯,也因地铁车站人员过多,混乱而拥挤,导致54名乘客被踩死事件。
(2)不慎落人和故意跳人轨道。长期以来,因人员跳人地铁轨道,造成地铁列车延误的事件屡次发生,短的一两分钟,长则三五分钟。
而地铁列车只要一旦受到影响,不能正点行驶,势必影响全局,就需全线进行调整。不仅影响当事列车上的乘客,而且使整条线路甚至其他轨道交通线路上的乘客都可能被延误。
(3)工作人员处理措施不得当。例如,韩国大邱市地铁2003年那场大火中,地铁司机和综合调度室有关人员对灾难的发生就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前方车站已经发生火灾后,另一辆1080号列车依然驶入烟雾弥漫的站台,在车站已经断电、列车不能行驶的情况下,司机没有采取任何果断措施疏散乘客,却车门紧闭,而且仍请示调度该如何处理。更不可思议的是,在事故发生5分钟后,调度居然还下达“允许1080号车出发”的指令。
2.2 车辆因素 (1)导致地铁列车事故的主要因素是列车出轨。例如,英国伦敦地铁,在2003年1月25日,一列挂有8节车厢的中央线地铁列车在行经伦敦市中心一地铁站时出轨并撞在隧道墙上,最后3节车厢撞在站台上,32名乘客受轻伤。
同年9月,一列慢速行驶的地铁列车在国王十字地铁站出轨,并导致地铁停运数小时。又如,在2000年3月发生的日比谷线地铁列车出轨意外,造成了3死44伤的惨剧。
再如,美国2000年6月,发生一起地铁列车意外出轨,当时有89位乘客受伤。 (2)还有其他车辆因素。
例如,2003年3月20日,上海地铁三号线闸门自动解锁拖钩故障,停运1个多小时。又如,2002年4月4日,上海地铁二号线因机械故障车门无法开启,停运半小时。
2.3 轨道因素 2001年5月22日,台北地铁淡水线士林站附近轨道发生裂缝,地铁被迫减速,并改为手动驾驶,10万旅客上班受阻 2.4 供电因素 例如,2003年7月15日上海地铁一号线莲花路到莘庄的列车突然停电,被迫停运62分钟。经查明原因是由于地铁牵引变电站直流开关跳闸,列车蓄电池亏电过量,才致使列车无法正常启动的。
又如,2003年8月28日,英国首都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部分地区突然发生重大停电事故,伦敦近2/3地铁停运,大约25万人被困在伦敦地铁中。 2.5 信号系统因素 2003年3月17日,上海地铁一号线信号控制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停运8分钟。
2003年2月14日,上海二号线中央控制室自动信号系统发生故障,停运20分钟。 2.6 社会灾害 地铁车站及地铁列车是人流密集的公众聚集场所,一旦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突发事件,造成群死群伤或重大损失,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的稳定。
近年来地铁接连不断的发生爆炸、毒气、火灾等社会灾害。例如,1995年3月20日日本东京地铁曾经遭受邪教组织“奥姆真理教”施放沙林毒气,夺走了十多条人命,5000多人受伤,引起全世界震惊。
又如,2003年2月18日韩国大邱市地铁发生的纵火事件造成至少126人死亡,146人受伤,318人失踪。再如,2004年2月6日莫斯科地铁的爆炸及大火夺去了奶人的生命,令上百人受伤。
3 对策探讨 地铁一旦发生事故,将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不仅带来不利的政治影响,人员伤亡、车辆损毁而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将十分严重。随着地铁的飞速发展,为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依据上述的事故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事前预防对策以及事后处理措施。
3.1 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对策 3.1.1 加强对乘客和工作人员的教育 (1)由于乘客素质对。
4.我国铁路隧道发展现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营的需要,公路隧道趋势是越修越长、越修越宽,技术越来越难、越复杂。公路隧道的修建涉及到结构、防排水、岩土、地质、地下水、空气动力、光学、消防、交通工程、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工程机构等多种学科,是综合复合技术,需要多学科进行联合研究、进行攻关。 目前,我国公路隧道修筑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对围岩动态量测反馈分析技术,组合式通风技术,运营交通简易监控技术,新型防水、排水、堵水技术,围岩稳定技术,支护及衬砌结构技术等都有许多成功实例,其中大部分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还有一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大规模的建设过程中,国内隧道建设也暴露出一些不足。首先是规范落后于现实。公路中的许多规范已经陈旧,编写规范的人多属脱离现场较长,深刻了解内在规律的人不多,理论不结合实际的多,因此,不要急于编规范。中国之大,隧道地处情况之复杂,变化很大,用一本规范是打不了天下的,所以,要看清目前规范的水平不高,不要急于功利,要在发展中去总结,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提高,才能有好的规范产生,当前,国家要求各行各业,每5年必须修改规范的原因也在于此。重视隧道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重视隧道设计前的水文地质调查、勘测的预设计(初步设计)工作,必须进行施工中的地质超前预提及变位量测工作,及时进行信息化反馈施工设计。这种动态设计、动态施工、动态管理是符合地下工程不确定性客观规律的,是克服施工中不确定性因素的重要手段,是确保安全、可靠、适用、优质建成工程的关键。 必须减少公路隧道运营通风、防灾、照明、监控的投入量。首先要客观确定汽车的类型和通过量,根据隧道不同长度确定设备投入规模,本着低投入、高产出、不管理的原则建设。通过调查实践建议:对小于1公里长的短隧道不设任何运营设备,照明用反光石代替、运营靠自然通风;对1至3公里的中长隧道,只设简单照明加反光石,采用在洞口设2至3组纵向射流式通风机,隧道侧墙每隔200米左右设报警电话或接通维修班的报警按钮;对3至10公里的长隧道仍采用多组纵向射流通风。增设一条口径200毫米的消防水管和消防栓(每60米)、设手机通讯线及报警电话。照明可适当加强,山区隧道不设监控系统;大于10公里的特长隧道可另行研究。总之营运设备的投入要慎重,要因地制宜,穷省有穷的办法,富省有富的办法,可以设计将土木工程一次建成。设备可预留、缓上,必须通过运营现场监测以确定规模和时间。 重视TBM和盾构机的引入和应用。大于6公里以上长隧道,今后将日益增多,应把小型TBM+钻爆施工技术,过江公路隧道盾构施工技术引入公路修建领域,以加速公路网的快速合理修建。当前我国已有成功的直径8.8米TBM在硬岩、软弱围岩施工实例;有直径6.23米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修建地铁穿越铁路、江河、房屋的施工实例。铁路、地下铁道的修建技术应在公路隧道修建中引用。 “十五”期间,我国铁路、公路等领域合计约有总长3000公里的隧道工程需要修建,隧道长度大于10公里的约占10%左右。上述问题如果得以及时解决,我国隧道建设将会有一个更大飞跃。
5.有关轨道的论文
轨道方面的
俺们帮你搞定
团队代笔
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因特网的迅猛发展,网上查询、检索和下载专业数据已成为当前科技信息情报检索的重要手段,对于网上各类全文数据库或文摘数据库,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文献的重要工具,为科技情报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摘要是对论文综合的介绍,使人了解论文阐述的主要内容。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频次。
1.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扩展。
2.撰写摘要注意事项
①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忌讳把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不要照搬论文正文中的小标题(目录)或论文结论部分的文字,也不要诠释论文内容。
②尽量采用文字叙述,不要将文中的数据罗列在摘要中;文字要简洁,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应删除无意义的或不必要的字眼;内容不宜展开论证说明,不要列举例证,不介绍研究过程;
③摘要的内容必须完整,不能把论文中所阐述的主要内容(或观点)遗漏,应写成一篇可以独立使用的短文。
④摘要一般不分段,切忌以条列式书写法。陈述要客观,对研究过程、方法和成果等不宜作主观评价,也不宜与别人的研究作对比说明。
6.我国铁路建设在桥梁、路基或隧道的发展概况、主要实现技术和发展趋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隧道建设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地上地下空间和隧道市场国家。2011-2015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将继续积极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2013年,中国将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高铁网,其中超过50%为高铁隧道;33座城市已经规划地铁建设,2016年总地铁线路将达93条,长达2542千米,总投资额达10220亿;国内8条海底隧道正处于规划兴建阶段,施工技术已达世界领先水平。中国公路铁路隧道、城市轨道交通、海底隧道的大规模建设,必将带动隧道相关企业的飞速发展。
从细分市场来看,地铁隧道建设和铁路隧道建设将会持续看好!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以及城市化的进程推动交通的升级等一系列围绕中心城市建立的庞大交通运输体系都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基建行业。中国约70%的面积为山地地形,地理角度上看,东部沿海多山地区、中部丘陵地区和更复杂的西部盆地与高原地区都是工程建设对象的重点。区域以及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合理与协调发展,“十二五”固定资产投资已成必然。但是,资金量大、建设周期长等行业特性也使隧道建设行业同样存在投资风险!
7.铁路隧道施工论文符合评职称要求的期刊有哪些推荐
《铁道标准设计》(月刊)曾用刊名:铁道标准设计通讯,1957年创刊,主要报道铁道线路、路基、桥梁、隧道与地下工程、站场、机务、车辆、电力、通信、信号、给排水、房屋建筑、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与专业的标准设计,征收的铁路隧道施工论文有:市域快速轨道交通水底盾构隧道防灾救援实例分析,某地铁盾构隧道破损机理分析及加固设计,香山特长隧道运营通风及防灾救援方案设计研究,树立铁路隧道设计新理念 完善铁路隧道设计标准等。
《现代隧道技术》(双月刊)创刊于1964年,由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共同主办。报道内容:国内外隧道及地下工程专业理论研究、设计、施工、运营维修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
录用的铁路隧道施工论文有:渗流对铁路隧道内空气温度的影响,公路隧道群智能联动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展望,既有线铁路隧道病害整治技术与设备发展现状等,欢迎咨询投稿铁路隧道施工论文。 《中国铁路》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主管,铁道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主办。
《中国铁路》杂志作为权威性的综合性科技刊物,融铁路发展之政策、技术、市场信息于一体,为广大读者提供必需的铁路科技与经济信息,接收的铁路隧道施工方向论文有:既有线电气化铁路隧道病害全断面车载检测技术,高速铁路双洞单线隧道公网覆盖方案研究,隧道裂纹产生原因及整治措施,铁路长大隧道内接触网防灾安全技术体系研究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地铁隧道毕业论文(有关掘进机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