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想写关于沈从文的本科毕业论文,从哪些方面着手比较新颖并且比较
浅析沈从文的写作特征 591论文网有
沈从文的编辑思想主要是:办刊远离商业、政治,端正文学家态度,抗争文学:审美危机,提倡文学的自由和独立。20世纪30年代初,吴亦主编的《文学副刊》越来越不受读者大众的喜爱,学L院气过于浓厚,胡政之和张季莺开始考虑改变这个状况。他们想转变风格,就要聘用新人。于是1933年,两个曾经先后蜚声文坛的作家—杨振声和沈从文接到了改编《文学副刊》的邀请。沈从文是一个传奇人物,他一生淡泊名利,执着地建筑着自己的“人性小庙”,他身上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谦逊、儒雅,又有湘西少数民族的激情、野性。沈从文接受的学校教育仅限于几年私塾,军旅生活充实了他的文化知识也锻炼了他的意志,十九岁时,他不满足于当时的生活,独身一人闯荡北平。初到北京,沈从文受了很多苦,求学之路很艰辛,文学创作之路更是坎坷。在胡适、郁达夫、徐志摩等前辈的帮助、爱护、提携下沈从文才一步步走向成功。1933年夏天,沈从文辞去青岛大学的教职,受杨振声之邀到北京为华北学生编写中小学语文教材。同年9月,杨振声和沈从文正式被聘到《大公报》主编副刊。
《大公报?文艺副刊》1933年9月23臼星期三正式发刊,在版面的右上角,是四个竖排的黑体字刊头:文艺副刊。刊头下面是第几期,再下面是通讯处:北平'西单西斜街甲五十五号或天津大公报转文艺副刊编辑处。为了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整个版面仍然是竖排,全部采用白话文,标注新式标点,标点点在字的下面。这样就使版面看起来疏朗大方,美观雅致。
《文艺副刊》的第一期,刊登了这样几篇文章:岂明(周作人)《猪鹿狸》、徽因《惟其是脆嫩》、卞之琳的诗《倦》、杨振声《乞雨》、沈从文((跋》。可以看到,在这个创刊号上并没有发刊词,也没有什么特别说明。但是,杨振声的这篇《乞雨》起到了发刊词的作用。文中作者把当时的文坛比作干旱的田野,认为作者们应当有自己对人生的真情体验,不能盲目跟风;作品要尽量体现普通的现实生命,不要说大话、空话;作家创作要有踏实的态度,不求名逐利。由此表明了《文艺副刊》的立场和对文学作品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杨振声虽然参与策划和组稿,但具体的编辑工作主要是沈从文一人进行。《文艺副刊》是沈从文参与时间最长的一个刊物,倾注了他的大量心血,通过编辑这个副刊,沈从文把北方文人团结起来,也因为这些同行朋友的支持,沈从文的编辑之路才能如此辉煌。
沈从文的个性与《大公报》颇为相符,他一直以“乡下人夕,自居,坚守民主主义政治原则,不参与任何党派及政治集团,信守文学自由。胡政之说“我们向来主张学术自由,在政治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派都可百家并存,各抒己见,相互探讨;为了民族复兴,求同存异……正由于我们不是政府机关,不食禄领棒,客观公正,可以发挥自由思想。”新记大公报的办刊理念与他非常一致,二者的合作有了稳定的思想基础。
《文艺副刊》依附于报纸而存在,它的编辑方针必然要受到报纸新闻性、时效性和大众性的影响;受到报纸倾向、风格和价值取向的制约;受到报纸版面、出版时间的局限。在文学观上,沈从文极端强调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极力清除政治、商业的影响以维护文学最广泛意义上的自由,力求重振五四新文化的启蒙精神以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民族发展。因此,沈从文主编《文艺副刊》时,以注重文艺自身的发展,维护文学自身的纯洁性为宗旨。沈从文在该刊上发表了多篇文艺理论文章,反复阐述了这一观点。沈从文在《论“海派',》中说:“一个文学刊物在中国应当如一个学校,给读者的应是社会必需的东西,”编辑者应当把稿费“支配到一些对于这个民族毁灭有所感觉而寻出路的新作家的作品上去。”林徽因也说:“我们可否直爽的承认一桩事?创作的鼓动时常要靠着刊物把它的成绩布散出去吹风,晒太阳,和时代的读者把晤的。”他们都竭力希望能将刊物办得更符合文学本身的发展需要,不受其他因素干扰和影响。
2.以沈从文《边城》为主,毕业论文,应该从哪方面写
一)、主题:“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可以分析以下几组关系:
爷爷、翠翠——祖孙亲情;
天保、傩送——手足情谊;
翠翠、天保、傩送——纯洁的爱情;
茶峒居民——淳朴。
其共同点都是优美、健康、宁静的人生形式。
得出结论:理想的优美的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环境。
二)、人物形象:
1、老船夫:慈祥、敦厚、善良;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原始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2、翠翠:善良、纯洁。
三)、“边城”仅存于理想之中,作为对都市的一种对抗。
结合沈从文的经历来分析。
3.有关沈从文论文
沈的湘西世界是他以自己一个乡下人的身份来写的! 他的湘西世界中的人物是中国的国民性的一个方面。
他和鲁迅的国民性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的国民性。 所以,沈和鲁迅不愧是对中国的重新塑造的伟大的文学家. 沈从文是京派文人中最激烈的一位了。
可以参看《京派文人:学院派的风采》(高恒文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在他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时曾和海派有过激烈的争论,也和新月遗老进行过,他的为人不是和他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平和,而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而且是一个眼睛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至于他和湘西的关系,不如说是沈从文再造了湘西世界。
正如李敖的《上山·上山·爱》,他在讨论这本书的时候他就说,这里的女人都是不真实的,是我把自己这一生所经过的女人的优点揉和在一起,创造出了这十七个女人的形象,他接着说,小说中的世界是作者心中的世界,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世界,所以不要把这十七个女人,哪怕是死去的和还在世的人,对号入座,否则的话是找不到这样的人,因为我是创造出了这十七个人而不是简单写出了这十七个人。相比较,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也是他心目中的湘西世界,而不是他眼中的湘西世界,和它优美的风景、平和的山水世界相映衬的,是美丽的心灵和融洽的社会环境。
但是和他同一时代的成仿吾,(也是我们DS的首届校长)就对沈的世界做了精辟的论述,他说在湘西世界中并不是沈从文心中这么简单,要不然的话他(沈)也不会写出那么多的爱情悲剧,人生悲剧了。比如(《边城》中最后凄凉的结尾)所以说,正是他把湘西描写的这么美,这么平和,正是因为它不平和,但是它美,美得犹如一个脆弱的花瓶,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碎,而且在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下,它正面临着被打碎的局面,所以他要拿起笔,记下那个曾经美丽的世界,留给后人怀念。
湘西,古老的苗民祖居地,数千年来,不断地遭到汉族统治者的入侵和同化,生存空间日趋缩小。但封建化进程迟缓,封建主义只统治着城镇码头等汉族聚集地,广大的山寨村落,宗法制仍然占主导地位,其政治经济结构、伦理道德和社会风习,都与封建密网下的内地社会大相径庭。
特别是朴素的原始宗教信仰,简化了阶级关系,激发了苗民的狂热情绪和献身精神。沈从文把湘西社会概括为:“人生情感的朴素,观念的单纯,以及环境的牧歌性。”
沈从文从广阔的文化——历史演变的角度,注视都市文明的推进和反动政治压迫在淳朴古老的湘西乡村社会所引起的历史变动。一边用他那支细腻、优美、抒情的生花妙笔塑造那座带有几分幻想性的美丽“边城”,并且不停地赞叹。
同时,他又深刻感受到“边城“的非现实性和标志优秀传统的城堡不可避免的毁弃、荒芜。而且,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作家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
于是,这些瑰丽的亮色,就逐渐被历史的“长河”冲刷尽去,裸露出他对乡村文明逐渐被腐蚀的历史哀痛:“美丽总令人忧愁。”这是作家对社会过分热情、对人民过分热爱、对有生一切过分依恋的情感反应。
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即体现了“常”和“变”的对立。 一 经过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次侵蚀,湘西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然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山民却坚守着湘西世界中的“常”。所谓“常”,即人性之“常”,指的是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朴素美好的人性。
这是湘西本土历经数千年不变的恒定文化因素,是自古以来湘西以种地、行船为主的自然经济生活方式所孕育的文化内蕴。湘西世界中的人性之“常”,在沈从文的笔下有很多典型: 新婚夫妇不避人的大白天做使谁看了都生气的事情,被人抓来,丝毫不羞愧,因为他们认为在这种好天气做这种事是极自然的事。
讨袁时代就是伙夫的会明,十年后,流氓都做了大官,他依然是伙夫,依然那样天真热情、忠于职守,向往再次把军旗插到堡上去。 痴汉恋慕死去的美丽女人,竟不相信死的事实,硬绑架医生去救治。
卖梨老妇在认钱不认人的世道,却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古训,坚持多收钱多给梨的诚实…… 湘西世界的一些人们像中世纪的最后一批骑士,得不到应有的欢呼和荣誉,相反却被人嘲笑和侮辱。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湘西社会的变化,,或者意识到了而不改初衷,以山民特有的固执,坚持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坚守着湘西世界中的“常”。
这不是有意识的抗争,“理性”和“意志”都没有完善到这种程度。他们只是无意识地延续祖先传统而已。
他们的行为属于那个时代、那个区域、那个特定历史环境。 二 随着社会朝现代转型,湘西的封建化、都市化,是在炮火的掩护下,以不容置辩、不可抗拒的方式,不断地向前推进的。
一切凡属于昨天的旧人旧事旧物都被同化、被取代、被吞噬,新的生活、观念、文化和习俗逐步建立和巩固。 在社会朝现代转型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利于社会发展之“变”,也必然会产生阻碍社会发展之“变”。
沈从文以一个“乡下人”的身份,把目光聚焦到了后者,他发现现代物质文明所挟带的“疾病”已经包裹着一些污浊泥水,冲进了乡村,促成了湘。
4.本人要写一篇沈从文先生《边城》的毕业论文,应该看哪些参考书
[1]朱文斌. 《边城》:关于翠翠成长的神话——沈从文《边城》之再解读[J]. 名作欣赏,2005,(11). [2]何利. 于《边城》之外寻找翠翠的命运——窥探沈从文被现实驱逐的理想[J]. 大众文艺,2010,(4). [3]张迪平. 心灵的变奏曲——记《边城》中翠翠的情绪历程[J]. 小说评论,2010,(S1). [4]张迪平. 浅析《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 [5]陈珂. 成长的烦恼与爱的困惑——《边城》人物“翠翠”的心理透视[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潘大胜. 《边城》中翠翠的爱情心理[J]. 文学教育(上),2009,(4). [7]张芹. 爱的企慕——《边城》中翠翠与傩送的情爱故事探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4). [8]刘华. 脆弱的单纯——《边城》中翠翠的爱情不幸浅析[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9]刘越. 《边城》中翠翠的悲剧性根源探析[J]. 文学教育(下),2009,(12). [10]宋圆圆. 《边城》中翠翠的悲苦人生[J]. 文学教育(上),2010,(2). [11]周英校. 边城两“翠翠” 百姓贴心人——湖南省民委驻长老坟村建整扶贫工作纪实[J]. 民族论坛,2010,(1). [12]汪树东. 翠翠:赤子型自然人的爱与死——重读《边城》[J]. 名作欣赏,2006,(8). [13]张献青. 翠翠:一个隐喻性符号——重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J]. 名作欣赏,2006,(8). [14]张丽军. 《边城》翠翠形象的双重性及其深层内涵[J]. 语文建设,2006,(6). [15]肖燕云.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边城》中的翠翠看沈从文的写作[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4). [16]祁培. 《边城》里翠翠父母故事叙事功能研究[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 [17]李伟. 《边城》“翠翠”形象的民俗学解读[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10). [18]张鹏辉. 文化的宿命——《边城》中翠翠母女悲剧命运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9]叶颖. 翠翠的美——沈从文作品《边城》中的人物形象赏析[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3). [20]谭正冲,郑亚辉. 浅谈《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天府新论,2008,(S1). [21]张玉琴. 浅议《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才智,2008,(11). [22]杨帆. 孤雏命运,谁主沉浮?——《边城》中翠翠爱情悲剧探因[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8). [23]杨现钦. 自然自在的生存与成长——《边城》中翠翠情爱历程探析[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4]邹菡. 翠翠:从山水走向社会——《边城》人物论之一[J]. 江西社会科学,2005,(5). [25]阳敏. “毒水”毁“边城” “翠翠”后人面临“绝”境[J]. 开放潮,2005,(7). [26]王忠芹. 对《边城》中翠翠爱情结局根源的探究[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7]许守卫. 美的聚合,爱的载体——浅淡《边城》中翠翠的形象[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28]白晓霞. 民俗世界中爱的精灵——对《边城》中翠翠情爱心理的认识[J].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9]蒋亚茹. 心与梦的世界——浅析《边城》中的“翠翠”[J]. 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0]焦晓燕. “荒原女巫”与“沅水女神”——比较《还乡》中的游苔莎和《边城》中的翠翠[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1]张献青. 翠翠:一个隐喻性符号——重读《边城》[J]. 滨州师专学报,1994,(3). [32]虹云. 从“边城”走来的翠翠——青年舞蹈家杨霞及其表演[J]. 艺海,1998,(4). [33]粟冰. 浅谈《边城》中湘西少女—翠翠形象的塑造[J]. 民族论坛,1988,(2). [34]记者 吴雨 明星. 边城“翠翠”当自强[N]. 新华每日电讯,2011-09-04(001). [35]重庆市石柱中学 隆玉梅. 《边城》中翠翠命运悲剧的地域原因初探[N]. 学知报,2011-07-18(I08). [36]雍容. 从翠翠梦中听歌说起[N]. 文汇报,2008-05-26(016). 到你校图书馆网站知网找上面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