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 王中尧. 医疗器械市场现状、潜力与对策探讨[J].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7,(03) .
[2] 陈树志.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J]. 新材料产业, 2009,(01) .
[3] 秦永清,王晓庆,朱晓伟. 医疗器械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7,(01) .
[4] 惠慧.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蛋糕有多大?[J]. 医疗保健器具, 2006,(10) .
[5]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J]. 财经界, 2007,(10) .
[6] 李捧花. 家用医疗器械—一片新大陆[J]. 中国药店, 2006,(06) .
[7] 胡宗泰. 国际医疗器械发展趋势和现状概述(一)[J].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6,(02) .
[8] 邬时民. 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天地宽[J].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6,(01) .
[9]中国医疗器械工业发展分析及趋势预测[J]. 财经界, 2007,(06) .
[10] 胡宗泰. 国际医疗器械发展趋势和现状概述(续上期)[J]. 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 2006,(03) .
[1] 国家将开展淘汰报废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工作[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1996,(02)
[2] 江苏利康集团开发医疗器械产品寻合作[J]. 医学信息, 1997,(03)
[3] 医疗器械产品实行安全认证制度[J]. 现代医学仪器与应用, 1995,(01)
[4] 近期全国医疗器械产品报价[J]. 医疗装备, 1997,(01)
[5] 山东出台医疗器械产品评审(试行)办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1998,(02)
[6] 境外部分医疗器械产品未经注册非法抢占国内市场[J]. 医疗保健器具, 2002,(11)
[7] 惠慧.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蛋糕有多大?[J]. 医疗保健器具, 2006,(10)
[8] 聂颖, 徐海平.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现状及发展谋略[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08,(09)
[9] 袁启明. 美国高新技术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增长迅猛[J].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5,(05)
[10] 医疗器械产品市场准入审查规定[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1996,(01)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2.跪求 有关医疗器械 论文
论文关键词】:医疗器械 国际竞争力 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本文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通过计算竞争优势指数,得出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总体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特别是高端产品占明显劣势。
第二部分针对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及问题,提出了五大发展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提高,医疗器械产业越来越受世人关注。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初具规模。我国作为医疗器械产业的新兴市场,潜力大,发展快,吸引着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眼球,争先进军中国市场。
同时,本土企业规模小、技术弱,缺少发展后劲,存在国内市场占有额低、国际竞争力弱等问题。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时,应树立民族品牌、构建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改善产品结构等,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及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现状 近几年的医疗器械进口总额和出口总额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但是总体都呈现较大的逆差,且贸易逆差呈波浪形的增长趋势。 就医疗器械行业贸易方式来看,进口以一般贸易方式为主,出口则以来料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导,输出的是简单加工产品,缺少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所以目前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总体来说属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的现状。 我们从竞争优势指数来分析一下医疗器械的行业现状。
竞争优势指数是净出口与外贸总额的比值,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他国家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种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劣势以及劣势程度。其计算公式为RNXij=(Xij-Mij)/(Xij+Mij)(式中,RNXij— —竞争优势指数;Xij—— i国j商品的出口额;Mij—— i国j商品的进口额)。
我国医疗器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从2001年至2005年均为负值,处于(-1,0)之间,说明我国医疗器械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弱,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平均水平以下,医疗器械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较大。但2005年贸易竞争指数上升为-0.117,接近于0。
再看另外一个指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
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其计算公式为MSij=Xij/Xwj(式中,MSij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 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 表示世界j 产品的出口总额)。
MSij值越高,该产品所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则弱。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很低,不超过5%,从而表明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很弱。
而从国际上来看,全球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基本由美国、德国公司的产品占据着统治地位,其次是日本,其他欧洲国家只是在一些专业项目上有一定优势。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中,美国占到40%多,欧洲占30%左右,日本占15%—— 18%,而中国仅占2%。
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竞争能力始终令人担忧。 国内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偏弱,主要归结为“六大问题”: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二是产业结构与产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三是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本土企业占的份额低;四是进出口不平衡,世界市场份额小;五是有自主品牌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无形资产创造的企业竞争能力薄弱。
六,是技术水平不高,产品质量不高,工艺水平落后。 二、我国国际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对策 第一,站稳脚跟— —明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若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首先要处在充分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进而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既可以通过自我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又可以通过企业间并购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 第二,拳头产品—— 强化企业研发能力。
首先要解决资金瓶颈,加大研发资金投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技术是企业的生命线。
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实力很强的研究开发机构。国内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只有解决资金问题,才能放手搞科研。
其次是要实现自主创新模仿创新相结合。对于目前我国的医疗器械企业,先是要以模仿创新为主,进行技术积累、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增强自己的研究开发实力。
第三,建立品牌—— 提高企业营销水平。目前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还没有一个在享誉国际的品牌。
因此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必须提高对品牌战略的重视,树立起品牌意识,将产品技术、产品质量等内在指标作为坚实的基础和后盾,并积极发挥广告与市场营销、品牌设计与策划的作用,打造中国百年品牌,靠核心竞争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无形资产。创新营销渠道,建立强大的销售队伍和广泛的销售网络。
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1)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加强售后服务工作,增强用户的满意度; (2)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创名牌企业、名牌产品; (3)完善医疗器械评估与检测中介组织机构; (4)加强医疗器械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优化结构— —提升企业出口效益。
在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时,要随时保持对市场需求进。
3.找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医疗器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和工艺等限制,加之上市前的研究、验证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同时,由于器械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退化、故障损坏、操作不当或错误使用等,进一步增加了器械应用的临床风险,并可能导致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这一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准入管理和上市后的监督,医院应该加强器械的临床准入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和医学工程保障人员的准入管理,并将医疗器械应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构建涵盖医疗器械采购、临床使用和医学工程保障等各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医患安全,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 ——曹德森,吴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8) 2 2、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临床医学推向了崭新的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渗入到病理学研究、临床诊 断、介入治疗、内植物材料及功能、器官移植直至最新技术DNA基因 疗法各个领域,医院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器械,所以,医院临床的发展 与提高都与设备管理部门密切相关。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全院现有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如设备的购买期、折旧情况、运转状态、维修、保养时刻表及维修费用等,做到心中有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要深入临床各科室、各部门,仔细调研临床发展动态及需求。
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耗材的信息,收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包括诊断设备、治疗 设备、检查设备及医疗辅助设备等设备的技术含量与先进程度及主要技术指标。 ——曹安之,蒋红兵,舒慧宇,刘枫,沈暑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及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关系,《医疗装备》,2004(06) 3、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
——郑福友,金敏: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药事》,2006(1) 4、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General Aspects for Medical Devices),简称ISO/TC210。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AAMI(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内。
——陈宇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组织简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6) 5、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在近乎于零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奋发努力,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工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高技术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 ——潘广成:医疗器械市场展望,《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2) 6、医工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其职能从当初的设备器材的采购、维修,发展到现代医用设备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及标准规范化管理;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检测与维修;现代化医院医用设施系统建设规划与管理,理工医结合开发研制新颖实用的智能医学仪器设备,深化与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内涵。
临床医工科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即“以医疗器械保障为基础,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学术科研为导向。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种银保,唐超:现代医疗器械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医学装备》2005(11) 7、根据调查,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例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不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技术人员培训不够;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审查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上,相应规范不明确或者可操作性不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
——郭仓田,完善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管,《实用新医学》2007(12) 8、从医疗器械企业的特点出发,以遵循法律法规的内容,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为指导,从优先教育决策层、零缺陷管理、推行“5S”活动、GMP规范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高琳琳: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 9、生物学评价是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生物学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首先,它的结论是在对先前临床应用、器械的临床评价、生物学实验检测等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
——庄菲,丁彪: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生物学评价,《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4) 10、医疗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灭菌前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关系到医疗护理管理安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否达到洁净要求,达到洁净程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医疗器。
——王素珍,王欣,陈文,苗新霞,申丽萍: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监测与清洗质量管理,《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3)。
4.柳州市工人医院呼吸内科好不好?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是以诊断和治疗呼吸道及胸肺功能疾病的特色专科。
拥有一批高素质、高品德的优秀医护人才和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8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毕业生9名,大学专科毕业生3名,中专毕业生7名。
全科有病床位42张。收治范围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鼾症(打呼噜)、部良/恶性肿瘤、各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各种胸膜/胸腔疾病、急/慢性肺心病、肺栓塞、肺气肿及呼吸系统各种疑难疾病。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呼吸内科现有一项科研已经获得自治区卫生厅及柳州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支气管哮喘患者血中内皮素和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研究项目获1999年柳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四等奖; Ⅱ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临床实验研究获2001年柳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急性砷化氢中毒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应用》获2000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肺癌标志物的多元分析模型及其在肺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获2002年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全科室共有40多篇专业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上;有多名医师获得优秀老师称号,并被评为先进临床带教科室。
5.找有关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论文的参考文献
1、医疗器械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技术条件、认知水平和工艺等限制,加之上市前的研究、验证不足,将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同时,由于器械在应用过程中的性能退化、故障损坏、操作不当或错误使用等,进一步增加了器械应用的临床风险,并可能导致器械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这一风险,国家应该加强医疗器械上市前的准入管理和上市后的监督,医院应该加强器械的临床准入管理以及操作人员和医学工程保障人员的准入管理,并将医疗器械应用纳入医疗质量管理,构建涵盖医疗器械采购、临床使用和医学工程保障等各相关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医患安全,促进医院综合效益的提高。——曹德森,吴昊:医疗器械临床应用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年(8)22、现代科技的发展将临床医学推向了崭新的高科技时代,高科技渗入到病理学研究、临床诊 断、介入治疗、内植物材料及功能、器官移植直至最新技术DNA基因 疗法各个领域,医院的发展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现代化设备器械,所以,医院临床的发展 与提高都与设备管理部门密切相关。
设备管理部门必须了解全院现有设备的运转状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如设备的购买期、折旧情况、运转状态、维修、保养时刻表及维修费用等,做到心中有数。设备管理部门必须要深入临床各科室、各部门,仔细调研临床发展动态及需求。
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新技术、新设备、新器械、新耗材的信息,收及主要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包括诊断设备、治疗 设备、检查设备及医疗辅助设备等设备的技术含量与先进程度及主要技术指标。——曹安之,蒋红兵,舒慧宇,刘枫,沈暑秋: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与供应商及现代化医院发展的关系,《医疗装备》,2004(06)3、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植入人体或用于支持、维持生命或对人体具有潜在危险的医疗器械产品,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病人的生命安危。
——郑福友,金敏:高风险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中国药事》,2006(1)4、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rresponding General Aspects for Medical Devices),简称ISO/TC210。该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设在AAMI(美国医疗器械促进协会)内。
——陈宇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标准化组织简介,《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6)5、我国医疗器械工业在近乎于零的基础上,经过30余年的奋发努力,现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工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医疗器械工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高技术领域颇具发展前景的生力军。——潘广成:医疗器械市场展望,《中国医疗器械信息》,1997(2)6、医工科历经20多年的发展,其职能从当初的设备器材的采购、维修,发展到现代医用设备的信息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及标准规范化管理;医疗仪器设备预防检测与维修;现代化医院医用设施系统建设规划与管理,理工医结合开发研制新颖实用的智能医学仪器设备,深化与拓展了学科发展的内涵。
临床医工科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已经形成:即“以医疗器械保障为基础,以设备安全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学术科研为导向。促进学科全面发展。”
——种银保,唐超:现代医疗器械管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医学装备》2005(11)7、根据调查,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的采购、储存、使用等方面存在问题较多。例如: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有些医疗机构没有相应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不配备质量管理人员,对使用医疗器械的技术人员培训不够;对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审查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上,相应规范不明确或者可操作性不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报告制度、重大安全事故的报告与应急处置机制不健全等。
——郭仓田,完善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的监管,《实用新医学》2007(12)8、从医疗器械企业的特点出发,以遵循法律法规的内容,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为指导,从优先教育决策层、零缺陷管理、推行“5S”活动、GMP规范等方面,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高琳琳:医疗器械企业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2)9、生物学评价是医疗器械质量/风险管理体系的一部分,是对生物学风险分析与评估的过程.首先,它的结论是在对先前临床应用、器械的临床评价、生物学实验检测等数据分析与评估的基础上,对收益与风险进行权衡取舍的结果。
——庄菲,丁彪:在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生物学评价,《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4)10、医疗器械清洗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器械灭菌前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清洗是否彻底关系到医疗护理管理安全。医疗器械的清洗是否达到洁净要求,达到洁净程度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判断医疗器。
——王素珍,王欣,陈文,苗新霞,申丽萍:医疗器械清洗洁净度监测与清洗质量管理,《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3)。
6.求医疗器械维修电工技师论文
医疗器械维修电工技师论文 【摘要】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好医疗器械的作用,构建现代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医疗器械; 维修; 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技术不断在医疗设备上得到运用,医疗设备往往是多学科技术的结合,自动化程度和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医疗设备维修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维修管理也越来越显得重要。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已成为医院质量评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影的经济收益。随着我国医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推进,医院设备管理方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且正为越来越多的医院所共识。
1提高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医学文化素养 医疗器械的维修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工作的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做好医疗器械维修质量的保证和控制,对诊断、治疗工作有极大影响,医疗器械维修工作是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保证,必须建立自己强有力的维修队伍。医疗器械维修和管理,人员总是起决定性作用,培养具有敬业精神的工程技术人员;树立为临床医疗服务的思想,不断提高人员的维修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维修质量和速度;对工程技术人员合理分工,正确使用,严格管理,全方位为临床医疗服务;采用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突出预防性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或延长医疗器械设备的无故障时间,经常出现故障意味着使用寿命缩短和维修费用增加,从而增加医疗成本。掌握好仪器的维修与保养技术是医疗器械工程师的重要技能。
医疗器械工程师的知识面要求比较广,特别是随着医疗设备的精密度、复杂性的提高,要求知识面越来越广,且逐渐加深。维修工程师的工作经验、学识水平和灵活采用检查方法的能力等,将起决定性的作用,能力越强,效率越高[1]。
2建立健全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仪器设备管理制度;(2)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3)检查评比制度[2]。这样才能使维修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医疗器械的维修管理工作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维修体制的改革,影响着维修行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要使医疗器械的维修行业与使用方要求协调发展,就必须构建适宜的维修体制。第一、要加大行业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制定系统、完备的法规制度和标准,使维修工作程序和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加快向依法管理型发展的步伐。
第二、积极营造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大合并和重组力度,改变维修企业性质相对单一的现状。
第三、促使医疗器械维修行业从专业分立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对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维修企业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同时,重复性投资将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拥有少量维修资源的企业,只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配置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通过扩大技术、设备和人才规模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以适应发展的要求。 3科学的管理方法 医疗器械的科学管理对提高医疗器械的完好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没有科学的管理机构和手段,很难搞好维修工作,更谈不上获得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有关的人体生理参数,并从工程生物学和基础医学方面研究人体的结构和生理机能。医疗器械的维修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光有实践经验,光凭脑力记忆是不够的,在掌握维修技术的同时,还必须借助于医疗器械的技术资料和有关记载,设立技术档案,这对于大型精密仪器是必要的,其他仪器设备也要有一定的文字记载,否则会给维修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逐步建立医疗器械的状态库,这对设备故障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要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其方法是: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分类存档,维修技术人员也应搜集资料存档。
4完善医院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责任制 医院领导及其医务人员一般都是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并不具备工程技术理论知识。如果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则很难实施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的监督管理。
即使是精通工程技术的人员,没有相关规章制度也难以保证医疗器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有效性。对于大中型医疗,其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维修机构的组织管理、领导者责任、维修人员责任细则、维修医疗装备设施的管理、事故责任细则、人员培训与教育、维修经费保障等[3]。
5健全临床工程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机制 现代工程技术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医疗器械设备。临床工程技术人员应加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不断提高维修服务水平。
医院应像对待医护人员一样,对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在教育经费保障、培训时间等方面应与医护人员一视同仁。
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设备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不仅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治能力和水平,而且有立竿见。
7.关于电热鼓风干燥箱电路图的工作原理
电热鼓风干燥箱的工作原理:
电热鼓风干燥箱选用耐高温鼓风电机产生空气循环的水平循环送风方法,热风循环使烘
箱内部温度均匀,可实现箱内温差±2℃。空气由无触点的鼓风电机连接离心风轮经过电加
热管,从而将热风送出,再经由风道至烘箱内部,再将运用后的空气吸入风道成为风源再度循环,加热运用。保证室内温度均匀性。电热鼓风干燥箱是由电加热器加热,通常露于空气中的加热丝因高温和长期加热易氧化,影响寿命,加热器通常采用电加热管,即加热丝位于加热管内部,可降低氧化速率增长寿命,同时热量传到钢管上增大了导热面积。干燥箱温控仪用来控制和显示温度,当箱内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温控仪控制加热器连续发热或间隙发热,使箱内温度达到可控的目的。 电热鼓风干燥箱在工业生产运用中非常广泛,同样电热鼓风干燥箱是实验室必备的实验仪器,在工业制造过程中进行恒温的干燥设备.
8.找关于医疗器械报废管理方面的参考文献
[1]王建,等.大医院加强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探讨[J].华北国防医药.2004(5):335-336.
[2]袁丽艳.加强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J].医疗装备,2001(11):33-34.
[3]陈志国,等.浅析如何做好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J].医疗装备,2005(2):27-28.
[4]刘文玲.医疗器械设备的报废管理[J].医疗装备,2004(7):31.
[5]张蓉.医疗设备报废工作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1999(5):26-27.
[6]杨满香.医疗设备使用和报废的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4):227.
[7]唐晓薇,等.医院医疗器械设备价值评估应予关注的几个问题[J].医疗设备信息,2001(6):39-40.
[8]王星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国有资产的监督与管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2(10):48-49.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医疗设备毕业论文(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分析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