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设计,请哪位高手给个完整的设计,小弟先谢了!
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 2010-12-24 09:42.5.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53 售票情况查询2. 近于手工的操作,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美观、友好、简单易用:所有菜单,窗口,操作方式均为win98风格。
操作方便,充分考虑前台操作人员操作条件及习惯,有良好的易用性。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 要 i目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32br>一个完善的车站售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包括系统应具有售票、查询、管理和维护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对车次的更改、票价的变动及调度功能,票价的修改可以通过修改运价来进行,车次调度可通过对发车时刻表的修改来进行,维护功能即可对表进行修改。
设计从始至终贯穿着这样的原则: .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52.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6第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 录 ii第.2功能需求描述 93nbsp;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系统的设计总体线路。第二章概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对本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设计,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最后一章对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结论及使用过程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2研究路线 1第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 车票表修改②火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与实现毕业设计五章 结论及体会 33参.5.1数据库介绍 113nbsp; (2)、查询功能① 销售车票②br>功能: nbsp; 关键词: 车站售票管理;设计;开发< 摘 要 一个大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合理的选择数据结构,操作系统以及开发环境,构成一个完善的网络系统,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管理优势。现代化的车站售票是集预定车票、售票 、退票、车次查询、报表及其他各种服务,车站售票组织庞大,服务项目多,信息量大,要想提高劳动生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促进经济效益,必须借助计算机来进行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本系统的设计总体线路。第二章概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理论,第三章对本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设计,包括功能需求描述、数据库设计等内容。
第四章介绍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最后一章对本系统开发过程中结论及使用过程中的体会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车站售票管理;设计;开发目 录摘 要 i目 录 ii第一章 导言 1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路线 1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32.1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历史 32.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32.3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52.4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 6第三章 车站售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93.1车站售票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93.2功能需求描述 93.3目标系统要求 113.4系统平台选择 113.5数据库设计 113.5.1数据库介绍 113.5.2数据库需求分析 133.5.3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153.5.4数据词典设计 163.5.5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 18第四章 车站售票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 204.1登陆界面编码设计 204.2售票管理界面编码设计 224.3报表管理界面编码设计 264.4数据库备份管理界面编码设计 274.5发布应用程序 304.5.1编译应用程序 304.5.2打包应用程序 314.5.3发布应用程序的步骤 32第五章 结论及体会 33参考文献 35一个完善的车站售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应当包括系统应具有售票、查询、管理和维护等功能,系统管理员可以进行对车次的更改、票价的变动及调度功能,票价的修改可以通过修改运价来进行,车次调度可通过对发车时刻表的修改来进行,维护功能即可对表进行修改。设计从始至终贯穿着这样的原则:1. 以用户需求为目标,以方便用户为原则,系统将在统一的windows 操作系统图形界面下提供各种实用功能,尽可能降低使用前的学习、实施和使用中的维护时间。
3. 利用目前最为流行的32位数据开发工具visualbasic6.0, 既可使用access,foxpro等中小型数据库,又使其支持sql server,sybase,oracle,db2等各种大型数据库。功能: (1)、售票功能① 销售车票② 预订车票③ 退票 (2)、查询功能① 车次查询② 时刻表查询③ 售票情况查询 (3)、调度功能① 运价修改② 车辆修改③ 终点站修改④ 车次修改 (4)、维护功能① 车票表修改② 预订车票表修改③ 退票表修改④ 密码修改 (5)、统计功能① 售票统计② 报表打印目标系统要求 1、时间经济性。
优化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使系统运行效率高,反映速度快。 2、可靠性。
能连续准确的处理业务,有较强的容错能力。 3、可理解性。
用户容易理解和使用该系统。 4、可维护性和适应性。
系统应易于修改、易于扩充、易于维护,能够适应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5、可用性。
目标系统功能齐全,能够完全满足业务需求。 6、安全保密性。
保证系统的物理安全、数据存储和存取的安全与保密、数据传输的安全与保密,做好使用人员的授权管理。nbsp; >目 录摘一章 导言 11.1问题的提出 11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32.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32三章 车站售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93.1车站售票管理系统功能需求简介 93.3目标系统要求 113.4系统平台选择 113.5数据库设计 113.5.2数据库需求分析 133.5.4数据词。
2.谁能告诉我铁路系统的论文怎么写?谁能告诉我铁路系统的论文怎么写
摘要:通过对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设备、制度、人员)相互关系的探讨,提出消除影响运输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奠定支撑运输安全坚实基础的要求措施。
在施工组织过程中,加强整体协调运转,明确结合部的分工和责任,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持续稳定。 关键词:铁路运输;安全稳定;因素;设备;施工;影响 、影响运输安全的“三大因素” 维持铁路运输生产所必备的先进技术设备、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高素质的运营人员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稳定的“三大因素”。
铁路运输企业的设备、制度和人员情况在其安全生产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1)铁路设备对安全的影响。
对行车设备的改造施工及故障处理,多数情况需停止信号联锁的使用,要在无联锁的情况下接发列车,操纵台无显示、信号停用、道岔失去联锁,从准备进路、交递凭证、引导接车到区间列车的掌握均由人工来完成,对接发列车安全影响较大。 2000年全路发生的17起行车重大、大事故中,有7起(占41.2%)是在施工情况下发生的。
设备临时故障是在作业人员无准备的情况下,信号及联锁设备发生变化,一般在水害、雷击、暴风雨雪等自然环境下及设备老化等时,易发生临时故障,对运输安全影响也较大。 哈尔滨铁路局每年发生影响接发列车安全的设备故障约1200起。
(2)规章制度对安全的影响。规章制度有遗漏、不严密,与现场实际不符等均会影响运输安全。
规章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主要是:①深入现场实际不够,未能随设备的变化及时修改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制度;②工务、电务部门不能及时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影响车务部门对《车站行车工作细则》的修订、补充和完善,以及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防范措施;③没有针对设备的临时变化,及时制定作业办法和安全措施,使作业过程缺乏安全保障。 (3)作业人员对安全的影响。
①作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掌握或理解有误,影响作业安全;②作业人员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简化作业过程,影响作业安全;③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处理不当,影响作业安全。1999年8月2日5:10,哈尔滨铁路局万乐站因3#道岔故障(1—3联动道岔光带和表示灯无显示),影响上行出站信号不能开放,使用路票发车,5:38 Y212次旅客列车进2道停车,值班员确认3#道岔是定位后,对故障的判定和处理不当,误认为1#道岔也是定位状态,5:40列车启动行至信号机前司机发现l#道岔是反位,停车构成未准备好进路发车的险性事故。
综上所述,在设备改造施工及临时故障等情况下,如果规章制度不完善,设备作业人员应变能力差,就会影响运输安全。因此,强化设备、制度、人员及其相互间的协调配合,是确保运输安全稳定的关键。
2、强化“三大因素”的协调管理 设备是基础、制度是保证、人员是关键,三者是相辅相承、紧密相联、互相制约的统一体;同时,三者只有在动态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的协调和稳定,安全才有保证,忽视了三者的动态协调与统一,维持安全稳定的支撑就将倾斜。 2.1强化施工管理,提高设备质量 从运输安全的角度规范施工,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施工方案给定的时间进行施工;实施施工、验收质量责任追究,避免低标准的重复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次数;接收部门要严格执行日常维修、检查制度,及时处理潜在的设备隐患,减少设备故障率。
在设备发生意外故障后,能在最短时间(查标定时)内到达现场,进行抢修,及时恢复设备的正常使用。 2.2跟踪设备变化,完善规章制度 (1)制定符合现场实际的规章制度。
随时掌握设备变化情况,以及现场设备的特点和性能,及时修订安全防范措施,修订有关规章制度。 (2)完善施工与交接、培训制度。
施工部门应有对车站技术管理人员(包括接收部门的工电维修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的义务和责任,有跟踪、处理使用中发生意外问题的责任,限定最少跟踪时间;接收部门的维修人员要尽快掌握设备特点、性能和处理故障的能力。 (3)严格培训上岗制度。
(4)制定特殊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哈尔滨铁路局正在研究制定适合本局设备特点的《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3强化人员素质,执行作业标准 (1)强化岗位相关知识的应知应会培训。制定各工种应知必会范围,定期学习、考核和举行技术比武,引进激励机制和岗位轮岗制度。
(2)进行事故案例教育,增强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强化作业人员对规章的理解。 (3)强化停电、施工、设备临时故障等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学习,经常进行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实作演练,提高非正常情况下的应变处理能力。
(4)施工中严格执行登记、消记制度,严格执行单一指挥的原则。 把握好威胁运输安全的3个时候:施工开始的时候、施工完了进行调试的时候、设备临时故障的时候。
(5)严格管理,造就一批训练有素,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化的职工队伍。 3消除不稳定因素,奠定坚实安全。
“三戒”:一戒推诿扯皮。避免各部门的本位主义,相互扯皮、责任不明易产生安全漏洞;二戒信息梗塞。
从提报施工方案到施工的全过程,各系统间、系统内部各业务科室间,以及各工种间要强化信息的沟通与联系。
3.铁路旅客运输论文
国内外高速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差异性分析根据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最近5年内我国铁路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各条客运专线的分阶段投入运营,将构筑我国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网,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世界各国的成功运营经验表明,高速铁路是促进区域一体化、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助推器。
然而,我国的国情和路情与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典等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充分利用客运专线网,使其发挥最大效益,实现一流运营管理的目标,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1 国土现状与快速客运网规模 1.1 城市分布与人口密度 国土面积、人口分布和经济布局是修建高速铁路的主要影响因素。
依据各国经验,高速铁路的途经地区一般都是国家的重要经济走廊,如日本最早修建的东海道新干线,连接了人口最密集和经济最强盛的东京、横滨、大阪和名古屋。高速铁路提供了快捷方便的交通条件,人员的频繁流动促进了经济、文化、商业的交融,加快了社会的发展,旺盛的旅客出行需求又为高速铁路提供了丰富的客流和良好的收益。
表1是一些国家的国土、人口概况和铁路网规模情况。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市人口分别为1 149万、1342万、725万,而东京、巴黎、柏林的人口为1195万、213万、346万。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但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路网覆盖率有限,居民利用铁路出行的频率偏低。
表2是一些国家的铁路客运情况。 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的建成将极大缓解铁路客运能力紧张局面,各大主要城市间通达时间的缩短,将加快经济带内部和区域之间的联系,铁路优质服务和经济加速发展产生的大量转移与诱发客流,将极大提高居民利用铁路的出行率。
1.2 快速客运网通达范围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各国高速铁路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快速客运网络体系,但由于高速铁路建设投入巨大,只能优先考虑在繁忙交通走廊上覆盖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地区。在路网逐步扩大的过程中,各国均采用了改造既有线路增加高速列车通达里程的方法。
各国高速动车组下高速线的运输组织模式节省了高昂的工程费用,将更多的城市纳入到快速客运网的范围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高速铁路发挥骨干作用,将既有提速线路作为重要补充,构建快速客运网络,对于我国发展高速客运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特别在西北、西南和沿海地区,充分发挥太中 (银)、兰青、湘黔、贵昆、湘桂和向莆铁路等新建快速及既有提速线路的作用,可使客运专线网能覆盖到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日本、法国和德国的国土面积与高速铁路里程较为相近,高速列车的旅行距离和时间都很短。
由于城市密集,列车停站距离也较短,没有一站式直达列车,日本东海道、山阳、东北和长野新干线的列车旅行距离和时间如表3所示。各国相同规模的快速客运网形成了相似的客运需求特点及列车开行组织方法。
日本、法国、德国国内高速列车的最长运行时间分别为 5小时、5.5小时和6.75小时,主要城市间的通达一般在4小时以内,并且列车空间宽敞、设施齐全,与航空的竞争力强。高速列车只在白天运行,夜间安排设备的综合维修,运输需求的特点使行车与维修天窗相互协调。
然而,我国城市分布的特点与日本及欧洲各国均有很大不同,表现为客运专线网规模大,主要城市间距离长。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4个客运专线中心枢纽间的距离都在1000—2000km范围内。
高速列车在我国区域间主要城市的旅行时间要远大干日本和欧洲国家。预计北京—上海的旅行时间在5小时左右,而北京— 广州、成都和福州的旅行时间都在9小时以上。
因此,大量开行长程高速列车将是我国客运专线的重要特点。目前,铁路“夕发朝至”列车深受旅客青睐,已形成铁路客运的主打市场晶牌。
长程列车以白天运行为主,对于昼间无法通达或由于旅行时间过长失去市场优势的超长程列车,在客运专线上开行夜间列车的组织模式也是国外高速铁路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