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竹的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课堂在线 >> 学生天地 >> 动动小手 >> 小论文 >> 正文 小论文:竹之子 作者:佚名 点击数:96 更新时间:2007-2-2 正直的人都喜爱竹,因为它“中通外直,亭亭净植”,又耐酷寒炎热,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
走进春天的竹园,满眼都是绿色,根根翠竹参天耸立,高处枝节上杂乱,但还有些韵味地生出几片“个”字形的叶子。不时,一阵微风吹过,竹子轻轻晃动,“沙沙沙”的一片。
当你沉浸在这环境中,请问你是否注意到长满绿苔的地面上不经意的几处突起,头顶尖尖的,这可爱的小东西就是竹笋。 事实上,竹笋只是竹子的芽,要不怎么说竹笋是竹之子呢?当我们看到它那灰溜溜的矮个子,上细下粗,浑身坚硬,很难想到数年之后它就会长成高大挺拔、质地细腻的竹子。
也许你会认为它丑,因为它不懂得用色彩鲜艳的外衣包裹自己。的确,竹笋外部只有一片片的青皮,它们保护着里面幼嫩的芽。
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吹日晒、雨滴霜打,青皮一片接一片地干枯、脱落了。当最后一片青皮落下时,一个奇迹也随之诞生,沉默了许久的生命终于在今天爆发了。
昔日的“矮个子”变成了今天的“男子汉”。我们可以想到,小小竹笋为了这次质的改变,经受了多么大的磨难,它就在默默间成长了。
当然,还有些笋并不是在春天长出,而是在寒冷的冬天破土而出。面对着残酷的环境,它并没有为命运的捉弄而哀叹,相反它更努力地加快了自己生长的步伐,因为它们深知:只有艰苦的磨炼,才能成为高大、粗壮的竹子。
所以今天,我们用到“冬笋”一词,这也是它们所创的奇迹。 笋在外部成长时,内部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竹形成了,中心空了,分节了。
可见它越成长,反倒是越“虚心”了,这是我们应学习的。 笋不但是竹的芽,它也具有竹的一切精神。
当然,竹都是由笋长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笋都能长成竹。有些被风雪冻死了,有些缺水干死了,等等,但生存下来的并不畏惧,坦然面对大自然的选择和考验,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自己。
笋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在我们身边就有无数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们外表也很一般,平时不被我们重视,默默无闻地工作和学习。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又经过了生活的洗礼,最终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英才,这是努力的结果。 我赞美笋,因为它是竹之子,更因为它富有竹的精神。
2.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竹的论文
仅供你参考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直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百花虽佳无久傃,翠竹长青四季贤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花开春富贵,竹报岁平安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屈原在《离骚》中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
韦应物有“新绿初苞结,嫩气笋犹香。”、杜甫有“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赞美的是新竹嫩笋
韩翊《在秋斋》里有云“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说的是竹子在霜风中的动态描写;柳宗元的《竹》里有云“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把竹子坚韧挺拔,不畏风雪的铮铮傲骨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是清高的政坛斗士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真实写照。除此以外,李峤的“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白居易的“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李白的“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流”等等,都是赞美和描写竹子的不朽的佳句
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击万磨仍坚韧,君当如竹,中空外直自有节。人之有节,犹竹之有节也。竹有节,故能劲立。人有节,故能坚刚。君当如竹。
竹,躯有节;而少蔓枝,数丈傲骨通透。
叶似剑锋而不外露,微垂亦不自备。
任而东西南北风,屹立不摇。
纵使古今万世愁,一肩担尽。
3.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竹的论文
仅供你参考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直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百花虽佳无久傃,翠竹长青四季贤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花开春富贵,竹报岁平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屈原在《离骚》中有“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也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独啸。”韦应物有“新绿初苞结,嫩气笋犹香。
”、杜甫有“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赞美的是新竹嫩笋韩翊《在秋斋》里有云“山月皎如昼,霜风时动竹。”,说的是竹子在霜风中的动态描写;柳宗元的《竹》里有云“今日南风来,吹乱庭前竹。
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把竹子坚韧挺拔,不畏风雪的铮铮傲骨表达得淋漓尽致,也是清高的政坛斗士柳宗元“独钓寒江雪”的真实写照。
除此以外,李峤的“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白居易的“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李白的“萧萧见白日,汹汹开奔流”等等,都是赞美和描写竹子的不朽的佳句竹有节,有千节,虽清瘦却挺拔,风过不折,雨过不浊,千击万磨仍坚韧,君当如竹,中空外直自有节。 人之有节,犹竹之有节也。
竹有节,故能劲立。人有节,故能坚刚。
君当如竹。 竹,躯有节;而少蔓枝,数丈傲骨通透。
叶似剑锋而不外露,微垂亦不自备。 任而东西南北风,屹立不摇。
纵使古今万世愁,一肩担尽。
4.有人写过关于竹子的论文吗??
[论文关键词]竹子;园林;意境 [论文内容提要]竹子兼具自然美的“形”和灵魂美的“意”,向来为人们所喜爱,她被广泛地应用于园林景观建设竹子在园林中应用的主要形式有:(1)作为园林的主景;(2)在庭院种竹;(3)与其它元素组合成景 竹虽无牡丹之华丽无松柏之伟岸, 无桃李之妖艳,但却是园林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以竹造园,竹因园而茂,园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因景而活,园因竹而显她集形态美色彩美音响美风格美于一身,在园林绿化中观赏价值极高,翠竹青青,千姿百态;她根生大地,未出土时便有节,凌云处尚虚心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沉淀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带出无限美感与神往,且上升为人生哲学竹景,既有自然美的“形”,又有灵魂美的“意”,具有“形”和“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竹景耐人寻味,意味无穷,百看不厌,在园林中被广泛应用竹子对中华文明史发展影响之深作用之大历时之长,是其他多种文化所不及的,中国不愧有“竹子文明的国度”之誉[1] 一主景中的竹 在园林中以竹为主景的主要包括竹林竹径竹篱三种形式,其中又以竹林和竹径造景者居多 1.竹林 竹林是指用单一或多种竹种大规模种植成林,可以是散生竹也可以是丛竹形成的景观于壮观之中,也不乏秀丽清雅之美,其碧玉妆身,翡翠裁衣,明净深邃,四季常青,耸绿叠嶂;竹海之中,劲竹挺拔,风吹竹涌,竹波万里涛声阵阵,同时还散发出淡淡清香从古至今情寄幽篁的高雅之士不胜枚举,其中魏晋间的“竹林七贤”(《魏氏春秋》)唐时“竹溪六逸”(《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他们更是爱竹敬竹崇竹尚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唐代诗圣白居易则是居必园园必竹,其庐山草堂则“仰观山,俯听泉, 旁竹树云石”,早竹乡里悠然自得 清代圆明园“天然画图”,以万竿翠竹为其中“五福堂”造景,呈现出“竿竿清欲滴,个个结生凉”的竹园景象现今浙江安吉的“中国大竹海”浙江莫干山竹林金佛山方竹林洞庭的君山竹林北京紫竹园上海万竹园等都是以竹林取胜的园林 2.竹径 竹径的特色是四季常青,形美色翠,幽深宁静,表现出一种高雅潇洒的气质,有诗云:“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夷陵幽居》李涉)“竹径通幽”是竹子在园林应用中最常见的造景手法这种竹径的特点是“幽”和“曲”,可增加园林的含蓄性,又以优美流畅的动感,引发游人探幽访胜的心情,也可产生宁静幽深的意境;徜徉在“一径万竿绿参天”的清寂山路,惟见修篁夹道,竹树缤纷,浓荫叠着浓荫,绿色连着绿色,绵绵无尽凉风起时,掀起阵阵竹浪,丝丝之声沁入心脾,使人烦恼全无,溽暑全消,这也正是:“翠滴千竿遮径竹,寒生六月洗心泉”意境的体现 竹径, 以杭州云栖竹径最为著名, 它是一条具有特殊风格的园林小道, 踏上竹径, 安闲寂静, 曲径通幽后又豁然开朗, 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同时使人感到含蓄深邃,体会“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园林意境[3] 二庭院种竹 我国私家园林用竹子造景的历史悠久, 现存的江南古典园林中有不少用竹子造景的成功例子如留园的“碧梧栖凤”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网师园的“竹外一枝轩”沧浪亭的“倚玉轩”, 以及个园的“春山”等等竹子在我国庭院中被大量应用,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其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之美,更重要的是其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1.竹子比德 古人云:“君子比德于竹也”竹子虚心有节坚韧挺拔的自然属性,特别符合文人士大夫的雅致情趣有“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和黄门卢侍御咏竹》张九龄)“贞姿曾冒雪,高洁欲凌云”(《送钟元外赋竹》孙岘)又有“奇花照烟一时红,修竹虚心万年绿,”等诗句,形神兼备地高度赞扬了竹子虚心向上“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竹石》郑板桥)周芳纯《竹诗词自序》中云“虚心属秉性,高节贵终生狂风竿不弯,暴雨肤更洁酷署生清阴,严寒葆翠色”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竹在庭院景观中被广泛应用,向来被文人雅士所喜爱,宋代苏轼在《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后人则说:“肯信移来真是醉,不愁俗未不能医”(《竹》文徵明)竹景,既有自然美的“形”,又有灵魂美的“意”,具有“形”和“意”相结合的美妙意境她高风亮节,四季常青,姿态优美,虚心文雅,独具韵味,情趣盎然 /product.free.10005639.1/。
5.桂林竹文化的有关论文
我国人民历来喜爱竹子,中国也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国家。
从竹子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和精神文化形成中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竹子与中国诗歌书画和园林建设的源远流长的关系,以及竹子与人民生活的息息相关中不难看出,中国不愧被誉为"竹子文明的国度"。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够像竹子一样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
一、竹子与中国历史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
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有了密切关系。
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 研究证明,我国商代已知道竹子的各种用途,其中之一就是用作竹简,即把字写在竹片(有时用木片)上,再把它们用绳子串在一起就成了"书",汉字"册"即由此而来。
竹简和木简为我们保存了东汉以前的大批珍贵文献,如《尚书》、《礼记》和《论语》等都是写在竹简和木简上的。殷商时代用竹简写的书叫"竹书",用竹简写的信叫"竹报"。
竹笔的发明在文化史上也具有开拓性的一页,在殷代文化遗迹出土的甲骨、玉片和陶器上都可以看出毛笔书写的朱墨字迹。湖北曾侯乙墓和汀鄂出土的春秋战国墓的文物中也有佐证。
利用竹子的另一项伟大成果是造纸。早在9世纪我国已开始用竹造纸,比欧洲约早1000年。
当然竹纸的大发展还是此以后。关于用竹造纸,明代《天工开物》中作了详细记载,并附有竹纸制造图。
用竹造纸,标志着我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成就,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实际上在竹纸出现以前,制纸工具也离不开竹子。
从竹简开始到竹纸出现,竹子在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对保存人类知识、形成中化民族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起到了直接和间接的作用。 我国古代竹子的利用还有许多方面,比如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制造了利用杠杆提水的竹制工具"桔"以及用竹筒提水灌溉的"高转筒车"。
竹子在武器发展史上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原始的竹弓射箭到春秋时期的抛石机、宋代的火药箭和竹管火枪等都是古代竹制武器。 从汉字中竹部文字的情况来分析,也可看出中国竹子利用的古老历史,古人把"不刚不柔,非草非木,小异空实,大同节目"的植物称之为竹。
从形态上认识开始,把竹子进行加工,制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随着人类对竹子的认识不断提高,竹类利用日益广泛。
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随之增加。我国辞海(1979年版)中共收录竹部文字209个,如笔、籍、簿、简、篇、筷、笼、笛、笙等等。
历代各类字典收录的就更为可观。而诸如"竹报平安"、"衰丝豪竹"、"青梅竹马"、"日上三竿"一类的成语也都包含着与竹子有关的有趣典故。
这些竹部文字和成语涉及社会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反映了竹子日益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反映了竹子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在工农业生产、文化艺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竹子与精神文化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竹子均并列其中,可见竹子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其秆挺拔秀丽、叶潇洒多姿、形千奇百态;它四季常青,姿态优美,独具韵味,情趣盎然。
当人们有闲情逸致漫步于青青翠竹之下时,一种无限舒适和遐意便会油然而生,难怪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因此,公园里,村寨旁,一丛丛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华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无牡丹之富丽,无松柏之伟岸,无桃李之娇艳,但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颂。它坦诚无私,朴实无华,不苛求环境,不玄耀自己,默默无闻地把绿荫奉献给大地,反财富奉献给人民。
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一种做人的精神风貌,如虚心、气节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范畴,其内涵已形成中华民族品格、禀赋和美学精神的象征。的确,看到竹子,人们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惧艰辛,中通外直,宁折不屈的品格,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审美价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面,竹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独特,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观和审美意识以及伦理道德,对中国文学、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园林艺术、音乐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竹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题材,从《诗经》时代开始,历代皆有咏竹赋竹的诗文佳作,创作了难以计数的文学作品,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竹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独树一帜,异彩缤纷。
工艺。
6.关于“诗画中的竹”论文,求点资料,谢谢
一、源远流长的中国竹诗画青青翠竹古往今来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面对竹子有感而发,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竹子神话、诗歌、书画,形成了中国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就有大量竹诗,直接提及的有5首,出现7次;间接提及的有几十首之多。 如《诗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卫诗》曰:“翟翟竹竿,以钧于淇”。
历史上对《诗经》中上述有关竹的记载有不同看法,但事实上指竹子是确凿无疑的,如一句说用竹午在淇水边钓鱼,这里的“竹”无法用其它植物代替。《诗经》编成于春秋时期,此后各朝代各种典籍中都有竹诗画记载。
在叙述竹诗画时,我们不可不提到几个动人的爱竹故事。据《太平御览》记载,晋代大书法家王子猷(王羲之子)曾“暂寄人空宅住,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啸咏良外,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他平生爱竹,可算竹子的好知音。宋代苏东坡对竹子的评价也很高,他在一首《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清代杰出艺术家“杨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特别喜爱和擅长画竹,他题于竹画的诗也数以百计,丰富多彩,独领风骚。他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竹子不胃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在中国革命史中,先辈们以竹题诗作画也颇多,其中以方志敏烈士最为典型,他自撰对联挂于卧室以自勉:“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甚至自己的儿女也以松、竹、梅、兰命名,足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在革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史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二、丰富多彩的咏竹诗词自古咏竹之诗甚多,内容丰富多彩,大致可归为神话传话、赞美品格、抒情言志和记载用途等各类。(一)表现竹与神话舜妃女英、娥皇泪洒竹秆而成“斑竹”的动人故事自古为世人传诵。
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 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
“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它其实是桂竹的一个变型。由此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的咏竹诗。
如:“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云起苍梧夕,日落洞庭阴。不知篁竹苦,唯见泪斑痕。”
毛泽东同志在《答友人》这首诗里写道:“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唐代诗人高骈曾有“当时珠泪垂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的诗句。
(二)赞美竹的品格这类诗很多,表现了竹子虚心、气节、坚韧和友情等各方面,现略举数首如下:表现虚心:“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 表现气节:“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表现坚韧:“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表现友情:“谷口春残百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三)借以抒情言志情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日来相照。”
竹,素有花中四君子和岁寒三友等美称。梅花凌寒傲雪,风骨高洁,超尘脱俗,先众花而报春;兰生深山幽谷,恬淡闲适,暗香馥郁,长叶潇洒飘逸;菊花披风凝霜,蕊寒香冷,孤芳自赏,耻与百花争艳;而竹枝瘦节劲,中通外直,气节冲霄,给人以虚心隐忍、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
一夜春雨,笋芽破土而出,陡现千竿新竹。春江水暖,竹外桃花,青葱馥郁,或立山谷或依水湄,一片苍翠无限春光。
盛夏时节,玉竹修篁,满目清凉,绿荫蔽日,清风翠微,为人们固守着一片心底的惬意;月上竹梢,竹映月辉,风吟竹唱,竹舞风随,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待到秋至,群芳飘零,而竹青碧依旧,不畏风雨,不惧秋寒,凛然不屈,与霜露为伴,坚守着那生命的绿色,不卑不亢,不折不挠。
雪压竹梢之际,北风卷地百草折,竹枝仍挺拔如常,宁折不屈,盈润青翠,高亢着生命不息的颂歌,在肃杀中带给人们一幅别样的生机。 再淡雅的花,纵使有九分的素丽洁净,也还有一分的娇羞妩媚;再高大的树,即便有挺拔的身躯,也未免卑躬屈膝,弯腰驼背;再旺盛的草,即使葱茏葳蕤茂密簇拥,也无法改变一岁一枯荣的宿命。
而竹,非花非草非木,无论低矮灌木,还是巍峨种群,无论零星散枝,还是赫然丛簇,四时常青,生机盎然,或如天然去雕饰的素妆少女婀娜曼妙,婆娑袅婷;或如浩然贯正气的须眉男子纵横捭阖,直插云霄。 青翠新竹,摇曳着诗的意象,散发着画的淡香,送来一股清凉悠闲的竹韵,轻吟着一种婉约和空灵。
那片片翠竹,坐拥着的是一身清冽的绿,在云淡风轻中,把生命的绿意一丝丝地展现,一缕缕地挥洒,诠释出一份清高,一份谦逊,一份平和,一份从容。 竹,随遇而生,凌霜傲雨,枝杆挺拔,干云而上;竹虚心直节,伟岸修长,亭亭玉立,袅娜多姿,备受历代文人墨。
7.关于竹文化的文章
翠竹
我爱亭亭玉立的小草,我爱香气扑鼻的花儿,但我更爱清秀挺拔的翠竹。它身穿绿色盛装,高高挺立着,这就是我最爱的——翠竹。
走进翠竹,它那一株株竹挺拔向上,绿色竹身中微夹着黄色的节,将翠竹点缀得分外美丽。翠竹的竹叶上滚动着亮晶晶的露珠儿,显得晶莹剔透。翠竹像好朋友手拉手一样,相互交叉着,显得密密麻麻的。一阵微风吹过,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一个个慈祥的老人发出的爽朗的笑声。刚出土的新笋全身是毛,粗而尖,笔直地指向蓝天。它们就这样常年翠绿一片,郁郁葱葱,使人看了心旷神怡,精神舒爽。
翠竹的全身都是宝。竹筒能雕刻,煮香竹饭,织成各式各样的竹器;竹叶能包粽子,做口哨,是最好的燃料,不晾晒也烧得;竹笋能食用……竹对人类可是有数不胜数的作用啊!
翠竹的生命力也很顽强,它不用松土施肥,也不用浇水治虫。无论从石缝中还是石块底下,无论在薄土里还是乱草中,翠竹都破土而出,笔直向上。它们就好像坚强的卫士,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它们总是坚强不屈,昂首挺胸地屹立着,还是那么直,还是那么绿。
我喜欢那青翠欲滴的翠竹,我喜欢它那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私的精神,更喜欢它的风格和品质。它既不与粗壮高大的榕树斗壮,也不去与娇杨绿柳争春,而是把根深深地扎进土里,以特有的青绿顶风傲雪送给人们缕缕春意,依旧神采飞扬。这顽强,坚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我所需要的精神吗?
我爱翠竹!
8.找一篇关于竹子的文章
在我家门前的空地上,栽种了几棵竹子。
前两年还不见有什么动静,这两年竟迅速扩张,并越长越高,尤其在一场春雨过后,尤为明显。怪不得有个成语叫“雨后春笋”呀!原来是因此而来呀! 它的快速生长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打量了竹子一番。茂盛的树叶,苍翠挺拔的竹干,十分精神。
走上前,我仔细地看了起来。只见一般竹叶长12厘米左右,为翠绿色,在与枝干相接处还略有小细毛。
竹干呈墨绿色, 一截约长20厘米,摸上去十分光滑,竟让人爱不释手。难怪自古以来的文人雅客们都喜欢竹子。
就连苏东坡也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一阵微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既像位位技艺高超的乐师,正在合作演奏悦耳的交响曲,又像是一个婀娜多姿的少女在风中翩翩起舞。
听爷爷说,竹子不仅可以作为观赏植物来种植,竹笋还可以食用,富有韧性的竹干还可以编筐、箩等。竹叶还可以造纸。
就连烧完的竹炭还有用处呢!竹子真是浑身是宝呀! 竹子 学校里有一片小小的竹林,里面有许多翠竹。 竹叶细细的、绿绿的、长长的,好像一位大人的中指。
怪不得在少数民族的舞蹈中,常摆动手指,原来是在摹仿竹叶摆动的姿势呢! 竹子一生中只开一次花,那就是竹子要死的时候。开出的花儿白白的,闻起来香香的。
花形像广玉兰一样。过了几天,竹子便会渐渐枯黄,最后死去。
所以人们把开花的时候形象的叫做“死前的美丽”。 竹子,为人类做重要的贡献。
竹竿可做竹器,雕刻成艺术品。竹沥、竹茹方可用药。
竹笋可以吃,防便秘。竹子的用途真广! 竹子是一种坚强的植物。
冬天,在些花凋谢了,有些草枯萎了,有些树的叶子掉光了。只有竹、梅、松这“岁寒三友”挺立在雪中。
然而,我更欣赏在雨中的竹子。雨滴滴嗒嗒的下着。
沉重的雨滴拍打着竹子,打几下,它只不过弯几下腰,多像一个宁死不屈的战士呀。
9.郑板桥的三竹之说的论文
郑板桥在谈画竹的体验时形象地提出了“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而“眼”“手”之间的胸中之竹,就是“言”“意”之间的“象”。但“象”也不是单纯的“象”,它具有三个层面:一是眼中的现实层面的“物象”,二是胸中的心理层面的“意象”,三是手中的符号层面的“语象”。前后二“象”都比较容易理解,只是心中之“意象”却深藏着许多的奥妙。
如果站在诗学的审美角度看,意象又分为创作主体审美意象和欣赏主体审美意象。人们在创作过程中,必然要由物象向创作审美意象转换。这个转换是超越了所面对的物象的,它不仅再现或替代了现实,而且创造出了审美化现实。由于这个过程使外在的物象在创造思维中得到分离、改造、重组和变形;创作的主体以自我的精神去接近物象这个客体,使创作的主客体的精神相互渗透,并重组客体的存在方式,至此人格化的自然就理所当然地取代了现实化的自然。正是由于审美主体凭借其内部语言,凝定主体与客体的审美体验,物象才得以转化为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象。
这个过程似乎已经完结,但且慢。当创作审美主体将其审美意象以语言(诗句或符号)凝定(完成作品)之后,还有一个接受主体——欣赏主体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欣赏主体面对的是,“手中之竹”这一审美意象了。这“手中之竹”就是创作主体呈现在欣赏主体面前的“语象”。欣赏主体对这一包含着创作审美意象的语象,必然有一个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经验进行梳理、重组、取舍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图象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欣赏主体也必然会在创作主体提供的审美意象中混合、溶解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因此,这个过程会产生欣赏者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就是留给欣赏者的一个接受、想象和体验的迷蒙的空间。事实上,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也是欣赏主体产生共鸣或愉悦的过程。
郑板桥那段关于“眼中竹”、“胸中竹”、“手中竹”的名言,可为我们透露此中消息: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集·题画》)所谓三种“竹”,正是审美感知、艺术构思、艺术传达三阶段,竹的意象三形态。构思时,“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这个“所欲画”的竹的意象或意象体系,已纳入绘画的二度空间,取得构图、色彩、线条的艺术规范,较之“眼中之竹”,已经过一度变形和重组;“落笔倏忽变相”,在“得于心”而“应于手”的过程中,“胸中竹”的传达,受制于艺术家的笔墨技巧、身心状态,乃至纸笔的工具性能,“手中竹”较之又已再一度变形和重组。感知、构思与传达,意象及其体系随之凡两变,的确不能“随心所欲”,而得服从内心感受客观化、物质形态化的需要。郑板桥自称“三竹”之说不独为绘画而发,并不为过,因为这确乎是艺术创造的通则。用“三竹”说来看“意象体系”,我们便可明了:感知或想象中纷至沓来的意象,其实还谈不上“体系”,顶多算是它的“原生态”。构思中,艺术家将所欲传达的情感意念集中化、明朗化,原先的诸多意象,才得到一个聚结的“共同中心”,艺术家才有可能对意象作必要的选择、取舍和剪裁,使之取得有序性;同时,艺术家还得适应和征服大众的心理,将“体系”纳入特定的艺术规范,使之成为有征服力、感染力的“体系”。传达中,艺术家还得适应和征服物质材料,使意象体系获得相应的物态化形式。此时,也只有到此时,艺术家胸中孕育成熟的意象体系才成为可由他人感受、观赏和评价的东西。这才是意象体系的终端态,即艺术品。说一部艺术品,就是一个完整的意象体系,这不是对艺术的一般要求,而是很高的要求。只有那些成功的艺术品,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准。我国诗论认为诗有“可句摘”、“不可句摘”之别,“汉魏古诗,气象混沌,难以句摘”(严羽:《沦浪诗话·诗评》),这是不易轻许的评价,而“气象混沌”,首先指的就是它意象体系的浑整,自足。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竹子的毕业论文(关于竹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