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需求处理中要注意哪些非技术性因素
非技术性因素带来的影响
何谓信息化系统的非技术因素?管理上的需求、管理规则的优化、管理者的思想、人介入条件下系统的有效运行,小到一个信息化采集点的确定,大到系统建成、维护及升级,非技术因素在信息化系统中处处可见。
非技术因素与系统管理息息相关。没有管理上的需求,不可能提出信息化建设;没有管理规则的优化,就不可能实现信息化系统的有效运用。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先进的技术条件并不能抵消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相反,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非技术因素的影响力显得愈发重要。
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看,目前行业正在由平面控制阶段向立体成型阶段过渡,其特征表现为从企业开始有意识地进行系统规划、集成和建设向信息管理模式与经营管理模式形成互动转变,业务流程逐步规范化,数据逐步标准化,系统逐步集成,企业开始全面掌控信息流,实现业务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背景和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变革的前提下,这一转变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不仅需要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完善的平台软件与集成系统,还需要处理好先进的硬件设施与相对薄弱的基础性管理之间不对称等相关问题。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一个协作系统的组织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协作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强调目的与手段的一致性。从着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角度看待行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系统建设的主导方向。信息化系统的关键在于应用,所以看待问题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技术层面,而应该在更高的层面看待和理解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系统的存在周期分为开发期和应用期,而应用期包括系统运行和系统维护。纵观整个信息化建设,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无处不在。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固有观念里还是具体操作上,最常见和最重要的工作往往被习惯性忽略,一些不经意的错觉和认识不到位极易滋生,一不留神可能就会影响信息化系统存在周期的质量。
2.影响大学生的非认知因素有哪些
一系列研究发现,非认知因素与学生的学业表现以及未来发展有直接的正相关关系。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詹姆斯·赫克曼(Heckman&Rubinstein,2001)推广了“非认知”这一术语,并认为除了学术知识和技术技能外,动机、时间管理和自我调节等非认知因素对于高中之后的生涯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尽管这些因素的相关性研究持续了数十年,但学校教育工作者很难将所有这些因素结合起来以助力学生的成功。
CCSR的报告还表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表现不仅取决于学生在高中的预备情况,还取决于学生需求与大学环境的匹配程度。
这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对非认知因素和大学预备情况有更广泛的理解,超越个人技能的层面,深入考虑学生与其所处的教育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这些互动对学生态度、动机和表现的影响。
3.论文: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1000字 最好与现实结合起开 举些最
什么是非理性因素 狭义:在人的知、情、意这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包括主体的感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 即情感,包括动机、欲望、信仰、习惯、本能和“意”即意志、信念、等精神要素,一般不以理性思维为基础,在主体结构中属于非理智、非认知的方面,因而被称为“非理性”的因素。 广义:另外,在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等,也包含在人的“非理性”当中。 人的非理性因素分为两类:——(情感与意志)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虽然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1、情感与意志(本身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2、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一部分) 形象思维:在形象地反映客体的具体形式和姿态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意象、联想和想象来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能力,或者说是人们通过下意识直接把握对象的思维活动。
(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1)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辩证过程具有激活和驱动作用(动力、诱导、激发)实践是人一切活动的动力,也是认识活动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需要一种发达的媒介来强化、激发。非理性因素通过对认识辩证过程激活和驱动作用,促使主体思维处于紧张和觉醒状态,以便形成关于客体的完整认识,实现认识的目标。
2)非理性因素对认识辩证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表现在: →促成思维定势的形成 →解除思维定势
3)参照作用。每一事物都有多方面的规定性。人们在判定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时,是通过参照主体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把与自已的需要密切相关的对象突出出来,作为认识的客体。
4)对善和美的价值追求。
4.急求关于足球的毕业论文题目
提供一些足球方面的论文题目,供参考。
论足球比赛中的传球技巧
浅谈足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
浅析高校体育与专业高水平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
浅谈足球比赛中的越位战术
论足球裁判员的跑位
足球运动员身体训练
少儿业余足球运动员专项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
论民间足球联赛中本科生裁判能力的培养
论足球长传球技术的动作分析与实战应用
论足球比赛中的边路进攻跑位
浅谈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非技术因素对其自身的影响
论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及其方法
5.毕业论文选题要考虑哪些因素
理论联系实际、新颖性、客观性、难易程度适中、学术性等。
1、理论联系实际
毕业论文的题材十分广泛,社会生活,经济建设,科学文化事业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论文的题目,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为实践服务,因此科学研究的选题首先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新颖性
所谓要有新意,就是要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出发,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善于发现新问题,敢于提出前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虽已提出来,但尚未得到定论或者未完全解决的问题。
只要自己的论文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真实充分,论证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补我国理论界对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对以前有关学说的不足进行补充、深化和修正。这样,也就使论文具有新意,具有独创性。
3、客观性
客观性主要是指要客观地把握自己写作毕业论文的能力。确题的方向、大小、难易都应与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经验相适应,要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性的估计。只要充分估计到自己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可以很好的完成。
知识和能力的积累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不可能靠一次毕业论文的写作就来个突飞猛进。所以选题时要量力而行,客观地分析和估计自己的能力。
4、难易程度适中
题目的难易程度也就是论题涉及的深度。确定题目的难易,也要根据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定,量力而为。题目难度过大,学员除了知识结构、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外,资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这样,就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致使论文写了一半就写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选题目。
5、学术性
毕业论文是符合自己所学专业的学术性理论文章,所谓学术,是指较为专门的、系统的学问。所谓学术性,就是指研究、探讨的内容具有专门性和系统性,即是以科学领域里某一专业性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上看,学术论文更是富有明显的专业性。
学术论文是作者运用他们系统的专业知识,去论证或解决专业领域里某一个学术方面尚未解决的问题。选题还应注意其学术性要求。
6.因素分析
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核心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筛选、设立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
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大体上可分为财务因素指标和非财务因素指标两大类。作为财务分析与评价两大指标体系之一的非财务因素指标,其明显的特征是,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在指标体系中存在着与评价结果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问题。
一般而言,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结果都不能直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按选定的分析评价指标比较,只要企业其他财务因素评价指标处于正常的合理变动幅度内,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而当财务因素评价指标没处于正常合理的变动幅度内,往往又被认为是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非财务因素指标与财务因素指标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对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则重视不够。
因此,积极探讨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对全面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全面、准确地对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一、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的主要载体,准确把握其获取途径 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十分复杂且呈多样化,如调查报告、企业档案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资料、报纸、政府公告、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等,这些都可能是非财务因素的载体。 它可以是成文信息,也可是不成文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本身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等等。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集中了纳税人主要的非财务因素;同时,在一些管理工作较为健全的管理和中介机构,如工商所、税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一般都建立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来全面、及时地记载企业的非财务因素。 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分析者获取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来源。
对于分析者来说,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非财务因素,首先必须认真全面地查阅以上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其次,利用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获得有关相关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非资料信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档案资料应能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主要非财务因素。 但对于管理基础薄弱,档案资料不够规范、齐全的企业来说,采取与其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增强和补充方式;再次,利用媒体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有企业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等非财务信息。
二、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影响的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差异性 1 。 影响的方向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的对其产生消极的不利影响,但也有的是“雪中送炭”,会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破产企业的重组、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任命等,均可能增强其财务状况健康发展的可能性。
分析者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 。
影响的时间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不仅具有方向性,也具有时间性。有些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也许是“立竿见影”的,影响较为短暂。
但有些因素,尤其是那些主要因素并不是短期存在、暂时影响的,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和“循序渐进”的影响。 当前的许多非财务因素是在过去就已经存在着的,并可能持续存在、影响下去。
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非财务因素影响时间的持续性,进行动态的分析。 3 。
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影响企业财务的非财务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各项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一项因素与财务状况正相关,与经营成果可能负相关或不相关。 也就是说,有些因素对于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影响是重大的、决定性的,但对于另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对非财务因素影响程度判断的目的,是要将这一判断客观、准确地运用到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预测之中。其中,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等,作为影响企业财务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动态评估的变量因素。
由于非财务因素的量化程度较低,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影响很难把握。一般而言,在未来的短时间内,非财务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但它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演变为主流因素,即随着其时间的变化,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
如一些不利的非财务因素持续性存在,会使一些当前或短期看来没有问题的财务状况成为财务状况问题。 也有一些非财务因素从一开始就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它们一般是一些重大事项,如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企业财务的质量状况骤然恶化,甚至功败垂成。
作为分析者应秉承客观、求实的专业精神,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程度,既不能无视其影响,也不能无限地夸大其影响。 如当某一行业整体出现经营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地以。
7.影响学习的因素论文
影响自主学习的因素有哪些呢? 建构主义 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取知识的。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影响这四要素的外部因素有社会、家庭、学校、和教师。
我们探讨外部因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目的是掌握这些因素以更好的指导、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 二、因素透析 1、社会因素 社会是学生身处的一个最大背景,它往往促成学生的学习动机的形成。
我曾在自己任教的三个班就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作了调查,93%的同学学习英语是因为它有用。文革期间,不开英语课,把懂英语当作里通外国来批判,人们对英语自然敬而远之,而当今社会,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懂英语已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和大众心理,其社会价值越来越大,学英语的人、把英语当作自己谋生的手段和奋斗的事业的人越来越多,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学生感到学英语大有裨益。
2、家庭因素 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庭成员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父母是第一任老师,父母是最好的老师,家庭成员的帮助含有亲情因素,因而教育更有意义。有的家庭成员懂英语、因此还会给予孩子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英语得法,成绩斐然,自主学习英语得以实现。
3、学校和班级因素 学校和班级是学生进行“协作”、“会话”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学校制度、教风、学风影响着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成效,教风严、学风浓的学校和班级,它的学生学习成绩必然好,而符合现代理念的学校制度对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影响更大。 4、教师因素 自主学习不是放任不管的自由学习,尤其对于我国中学生在缺乏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英语,教师的指导更为重要,从兴趣的激发、目标的制定、学法的选择、到成果的评价都需要教师的参与,而且上述的三个因素要产生积极影响,更需要教师的帮助。
调查报告(附问卷表) 请根据你的情况选择一个适当的答案,1=坚决同意,2=同意,3=不置可否,4=不同意,5=坚决不同意。选择答案时最好凭自己的第一印象。
1.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英语。 1 2 3 4 5 2.我觉得学习英语是件浪费时间的事情。
1 2 3 4 5 3.我学习英语是因为大家都在学习英语。 1 2 3 4 5 4.我学习英语为了以后能找一份好工作。
1 2 3 4 5 5.我学习英语是因为我父母要求我学。 1 2 3 4 5 6.我学英语是为了获得/避免家长和老师的表扬/惩罚。
1 2 3 4 5 7.我学习英语为了通过考试。 1 2 3 4 5 8.我学习英语是为了表示我是个好学生。
1 2 3 4 5 9.我学习英语作为以后学习电脑、出国留学等的工具。 1 2 3 4 5 10.我觉得学习英语会让我开拓眼界。
1 2 3 4 5 11.学习英语对我个性发展有好处。 1 2 3 4 5 12.我想多掌握一种语言。
1 2 3 4 5 13.我对英语语言本身有兴趣。 1 2 3 4 5 14.学习英语让我觉得快乐。
1 2 3 4 5 15.如果学习英语时有所进步我会很高兴。 1 2 3 4 5 16.掌握一项难的语法我会很高兴。
1 2 3 4 5 17.我喜欢说英语,听英语广播,看英文书刊。 1 2 3 4 5 18.和外国人交谈我会很兴奋。
1 2 3 4 5 性别 班级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龙港高级中学高三段理科普通班的学生,共93位学生。这是一所省重点学校,但普通班的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问卷一共包括18个题目,包含了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和无学习动机三个部分。问题1-3是关于无学习动机的,问题4-12是关于外部动机的,问题13-18是关于内部动机的。
在每个问题的最后都有“1、2、3、4、5”5个选项,分别代表“坚决同意、同意、不置可否、不同意、坚决不同意”。如果得到的平均值越低说明此类动机越高,反之亦然。
学生的成绩分为“好,中,差”,由任课老师根据几次的考试成绩给出。 3、调查结果及分析:对这93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的结果统计如下: 表格一: 动机类型 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 无学习动机 平均值 2.76 2.88 3.86 根据上表可知,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都在3分以下,且内部动机平均值低于外部动机的平均值0.12。
这说明在被调查者当中,内部学习动机还是占主导地位的。而无学习动机的平均分在3分以上,而且高于内部动机的平均分1.1分,说明学生在学习英语时还是有一定的学习动机,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
表格二:学习动机类型和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 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 好 3.02 2.52 中 2.81 2.78 差 2.82 3.06 如上表可知,学习成绩与学习动机的内外部很有关系。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其内部动机(2.52)明显的高于其外部动机(3.02)。
学习中等的学生其内部动机(2.78)和外部动机(2.81)没有明显的区别。而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其内部动机(3.06)明显低与外部动机(2.82)。
总的来说,学生的内部动机越高,则在学习上的表现会越好,反之亦然。
8.科研学术的论文
一种常用的简单方法是统计一个人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用总次数。
这也不是一种准确的方法。如果某人曾经发表过一、两篇被引次数很高的论文,即使其他论文被引次数低,他的总体成就也会因此被夸大,特别是如果被引次数高的论文有多名共同作者的话,其水分就更多了。
而且,有的综述文章的被引次数会比原创论文高得多,但是它并不代表作者的学术成果。 另一种方法是把被引用总次数除以总论文数,得到平均被引次数。
但是这种做法对论文少的人有利,而对论文多的人不利。 还有的办法是设置门槛,只统计某个人“重要论文”(被引次数较多)的数量,或这些论文的被引总数。
但是把门槛设在哪里,并无一定的标准,是任意设置的。 2005年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E。
Hirsch)提出了一种新的、已开始在美国应用的定量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指数”。 赫希将自己提出的新方法首先写成一篇论文在2005年8月份率先在网上公布,当时就引起了广泛的注意。
英国《自然》、美国《科学》都立即做了报道。该论文在2005年11月份正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1 h指数的含义 赫希将这种方法称为h指数(h-index),h代表“高引用次数” (high citations)。 一个人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
例如,赫希本人的h指数是49,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49次的论文总共有49篇。与其他统计方法不同的是,要确定一个人的h指数非常容易,用赫希的话说,只需要“花30秒钟”。
到SCI网站,查出某个人发表的所有SCI论文,让其按被引次数从高到低排列,往下核对,直到某篇论文的序号大于该论文被引次数,那个序号减去1就是h指数。赫希认为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
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 在当代物理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德华·维腾(Edward Witten),达110。
维腾被普遍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中国读者较为熟悉的霍金的h指数也比较高,为62。
生物学家当中h指数最高的为沃尔夫医学奖获得者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神经生物学家施奈德(Solomon H。 Snyder),高达191,其次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家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160。
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赫希还计算了在最近20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的h指数,平均值为41。
美国科学院物理学与天文学部2005年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为44,而生物医学部新科院士的h指数平均高达57。 2 h指数的适用范围与局限 很显然,h指数的高低与从事科研的时间长短有关。
对于年轻科学家来说,由于发表论文数量太少,论文的数量成了其h指数的上限,计算其h指数没有多大的意义。 h指数比较适合用于衡量已从事科研多年的资深科学家的总体成就。
一个人的h指数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 通过研究许多位物理学家的h指数,赫希认为如果一个人在从事科研20年后(从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h指数能达到20,就算是一名成功的科学家;能达到40,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很可能只能在名牌大学或研究所才能见到;能达到60(或30年后达到90),则是首屈一指的大科学家了。
赫希并提出,美国研究型大学的物理学家要获得永久教职(副教授),h指数一般为10到12,晋升为正教授则大约为18。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士的h指数一般在15到20,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则一般在45或更高。
h指数的局限,除了不适合用于评价年轻的科学家外,也不适合用于评价历史上科学大师的成就。 比如,如果根据SCI的收录计算大物理学家费曼的h指数,仅为21,按赫希提出的标准只能算是一名“成功科学家”。
SCI未收录1955年之前的物理论文,费曼在那之前发表过17篇论文,即使把这17篇论文全部算进去,费曼的h指数最多也就是38,也还没有达到“杰出科学家”的标准。 老一辈科学家并不像当代科学家那样频繁发表论文,而且他们的重大贡献很快成为专业常识,人们在提及时不再引用其论文,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在h指数方面大大吃亏。
论文引用包括作者本人在后来的论文中自我引用(自引)和他人的引用(他引)两种,SCI在统计时并不对二者做出区分。 显然,自引次数的多少与论文的影响力毫无关系,但是有些科研人员却故意频繁自引,制造论文被引次数高的假象。
赫希认为h指数的一个优势是很难通过自引来拔高,“无法伪造它”,因为它衡量的是一个人的全部学术成果能否经受时间的考验。波士顿大学物理学家悉尼·莱德纳接受《自然》的采访时对此也表示同意:“想要假造全部的科研生涯是非常困难的。
” 。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中的非技术因素影响(在需求处理中要注意哪些非技术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