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文学成就和有趣,王小波和王朔谁更胜一筹呢
论文学成就,我觉得王小波比王朔更胜一筹,论有趣的话,我觉得王朔比王小波更有趣。
王小波和王朔都是中国非常有名的作家,但王小波在1997年因病去世,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也就没有王朔那么多。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虽然数量不多,但每本书都可以堪称经典。大家都知道王朔一向以毒舌著称,但他在评价王小波的时候,却曾经这样说过:
他比我更牛。要是王小波还活着,我不如他”。他对王小波的评价非常直接,让自己的位置排在了王小波的后面。文学爱好者都知道王朔是一个非常高调的人,有些我们自认为在文学坛上非常有名的作家,像鲁迅、金庸、老舍等,王朔都不将他们放在眼中,甚至在言语上批评他们。
但他却如此夸奖王小波,可见王小波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他在王小波的面前自愧不如,直接说明了在文学成就上王小波比王朔更胜一筹。除了王朔自己认输之外,还有一位作家也能证明王小波确实是一位有才之人,他就是高晓松。高晓松是王小波的忠实书迷,他曾经这样评价王小波的作品:
“王小波在我读过的白话文作家中绝对排第一,并且甩开第二名非常远,他在我心里是神一样的存在。”在高晓松心中,他是神一样的存在。高晓松作为一名作家,虽然这些评价有些肤浅,也从侧面上肯定了王小波在文学上的成就。
王小波和王朔的文笔其实都比较幽默有趣,但王小波的幽默比较内敛,因为他的文章比较具有社会内涵,很多人看不懂他想表达的意思,而王朔的幽默非常实在,他在文坛上就是一位怪咖,经常发表一些惊世骇俗的观点,他的文学作品甚至被称为痞子文学。
2.王朔写过那些文章
原著 《我的千岁寒》(2007)《致女儿书》 《看上去很美》 (2000) 《永失我爱》 (1994) 《消失的女人》 (1993) 《痴男狂女两世情》 (1993)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浮出海面》 (1985) 《空中小姐》 (1984) 编剧 《梦想照进现实》 (2006) 《一声叹息》 (2000) 《无人喝彩》 (1993) 《青春无悔》 (1992)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1989) 《大喘气》 (1988) 《顽主》 (1988) 《轮回》 (1988) 分类 纯情卷 《永失我爱》 《空中小姐》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动物凶猛》 《浮出海面》 《过把隐就死》 矫情卷 《懵然无知》 《刘慧芳》 《无人喝彩》 《人莫予毒》 《我是你爸爸》 谐谑卷 《编辑部的故事》 《谁比谁傻多少》 《痴人》 《枉然不供》 《顽主》 《你不是一个俗人》 《一点正经没有》 《千万别把我当人》 挚情卷 《我是狼》 《给我顶住》 《许爷》 《橡皮人》 《玩得就是心跳》 其他卷 《看上去很美》 《无知者无畏》 《美人赠我蒙汗药》 《新狂人日记》 《和我们的女儿谈话》 此人的中文网/。
3.谈谈你对王朔写的我的千岁寒的理解
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意思是说,年岁寒冷,然后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最后萎谢的道理。比喻中仍经过严酷考验,才能识别一俱的品质。
4.王朔文集的成就与影响
四卷本的《王朔文集》一出版,在当时引起轰动,一时“洛阳纸贵”。因为在这之前的时候,所有的文集应该是盖棺定论的一些老文学家,就是属于泰斗级的,比如说老舍、比如说郭沫若、曹禺,就没有给青年人出文集的。而且王朔在当时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作家,传统派和学院派的人认为他不入流,但很多的老百姓爱看他的文字,市面上只有一些零散的王朔著作,并不成系统。
5.王朔笔下的的女主人公的形象
我说下自己的感受吧。
吴迪年轻活泼,爽朗善良。在爱情方面非常执2113着,以致在和方明的爱情纠葛5261中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给挥霍了。这一向是王朔小说的风格,明明自己是个烂人,女主角还是缠着他不放。
橡皮人还4102没看过。
刘慧芳是一个持重、善良的中年女人,在一场的失败的婚姻后把自己陷入了一个禁闭的狭小圈子。直到遇到男1653主角,开始慢慢打开心扉,生活内上有了更多的期盼。很不辛,男主角在灭火行动中被烧死了。这又是王朔的一个套路,然后刘慧芳坚持要嫁给他。很俗很滥情,容但不可否认,也很感动。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王朔毕业论文(论文学成就和有趣,王小波和王朔谁更胜一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