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朝裴文中是谁
裴文中(1904 01.19 - 1982 09.18),史前考古学、古生物学家。河北丰南人。
1927年裴文中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周口店的发掘和研究,是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者;1937年获得法国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后任实业部地质调查所技正,兼周口店办事处主任、新生代研究室主任,并在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讲授史前考古学。
194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4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1963年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主任;1979年任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1982年9月18日在北京病逝。
扩展资料:
科研综述:
裴文中认为,劳动手段遗物的研究是恢复社会生产发展状况的可靠物证,如何鉴定人工制品和非人工物,成为史前考古学理论和实践的关键。裴文中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认真的对比实验,在周口店发掘中便从岩石痕迹上弄清了人工打击和自然破碎的区别,从而明确中国猿人石器的存在。
在法国留学期间,裴文中结合人工打击的实验及国外收集的自然破碎的岩石标本,深入分析人类制作的石器与自然形成的“假石器”之间的根本区别。
以《史前人类使用的硬岩石的破碎和形成中自然现象的作用》的博士论文获得学术界的好评,它既为“曙石器”的破产做了有力的诠释,又在史前考古方法论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发掘标本和新生代所藏标本的基础上研究分析非人工破碎的骨化石。
并指出其成因包括啮齿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食肉类动物咬碎的骨化石及其所呈现的食肉类动物爪痕、骨骼腐蚀后所出现的曲纹以及化学作用和水蚀作用的变形等,以物标本为依据并通过实验证明的观察使非人工破碎骨化石的性质和特征更加明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裴文中
2.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拥有多少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
全国420家博士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
目前的对比库有: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
互联网资源
英文数据库(涵盖期刊、博硕、会议的英文数据以及德国Springer、英国Taylor&Francis 期刊数据库等)
港澳台学术文献库
优先出版文献库
互联网文档资源
3.杨钟健的人物生平
1897年6月1日生于华县龙潭堡。
其父杨鹤年(松轩),是陕西知名的教育家、同盟会会员。因而杨钟健从小便受到有益的启蒙教育。
他于1916年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三中学,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京大学当时是新文化运动的基地,在这个环境中,很快便发挥出他的潜在能力与爱国热忱。
1920年9月,他与地质系学生共7人,议决建立“北京大学地质研究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地质研究团体。登报公启中说明该会的目的有三:一是“本共同研究的精神,求地质上的真理”;二是“引起社会上对于地质的注意”;三是“中国地质,自来少人调查,即有言及,无非就外人调查的大概而言,这是何等可耻的事!力量虽少,却要尽力所到一洗此耻”。
简章规定会务四项:敦请学者讲演;实地调查;发行刊物;编译图书。该会在成立大会上,杨钟健报告筹备经过,并当选为第一届委员长,得到校方与李四光、葛利普、丁文江、何杰等的支持。
1923年春,杨钟健代表北京大学学生会至上海出席“中国学生联合会”,编辑会刊;7月,在《中国地质学会志》发表《南口一带的地形特征》,这是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10月,赴德国留学,在李四光的帮助下进入慕尼黑大学地质系,随F.布劳里(Brol-li)和M.舒罗塞(Schlosser)学习古脊椎动物学。
1924—1927年入德国慕尼黑大学地质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25年,确定其博士论文题目为中国啮齿类化石研究,布劳里教授便介绍地质系的舒罗塞指导他,舒罗塞是哺乳动物化石专家,曾从事中国的哺乳类化石研究。
杨钟健的论文“中国北方啮齿类化石”(德文)在《中国古生物志》(1927年)上发表,这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古脊椎动物学专著,从此古脊椎动物学及古人类学这门学问在中国就和杨钟健的研究与考察及教育工作一起发展起来了。1927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在西欧各国考察、进修,次年回国,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主持周口店的发掘与研究工作。1928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技师,主持周口店发掘工作。
1928年2月,杨钟健取道西伯利亚回国,任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技师。他奉派主持北京周口店的系统发掘工作。
1929年,“新生代研究室”成立,他即负责该室工作,此后50年中,虽然这个研究室的体制和名称屡经改易(实际上它是现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前身),他一直担任这个单位的领导职务。他野外考察与参观访问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各省,以及亚洲、欧洲、北美的许多国家。
他一生发表的学术性文章达500多篇,包括20多种专著,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界著述最多的少数几个学者之一。终生为中国的古脊椎、古人类学的研究呕心沥血,贡献了他的一切。
从1929年起,杨钟健把工作重点转向考察北方“土状堆积”方面,他与法国地质学家P.T.德日进(deChardin)在山西、陕西进行了广泛的调查,记录了第三纪后期与第四纪的地层,划分出“红色土”地层,为中国黄土的进一步研究开辟了道路。同时他们采集化石进行研究,从此他与德日进结下了深厚友谊。
次年又参加了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中亚考察团,去内蒙古调查新生代盆地。1931年,杨钟健参加了另一个国际合作项目——中法科学考察,经内蒙古、宁夏而至新疆,然后经苏联返回北平。
此后两年,他去山、陕、豫等省调查,发表了多篇论文。1934年,他的野外工作以长江流域为主,诸如雨花台砾石、龙潭下蜀壤土和庐山地貌等均经考察。
这年秋天,他和卞美年去山东新泰、蒙阴等地,调查有关地层及恐龙化石,返途中,经济南,齐鲁大学地质系教授J.施可特(Scott)示以含于硅藻页岩中的鱼及植物化石;经了解,系产自临朐县内,当时他便决定调查这个化石产地。1935年春,他与德日进、裴文中作两广之行,对南方的洞穴堆积展开调查,发表了《广西和广东的新生代地层》一文,为中国南方新生代地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5月,他一人去山东临胊,偕技工3人采集了大量的植物、鱼、哺乳类及蛙类化石,他把这套地层定名为“山旺统”。
这年冬天,他任中央地质调查所北平分所所长。1936年春,他与由南非转道来华的美国古生物学家C.L.甘颇(Camp)去山西、四川调查地质,并会同四川大学的周晓和在四川荣县采集恐龙化石。
1937年,他再次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并获得“葛氏纪念金质奖章”。6月,他偕美国古植物学家R.W.钱耐(Chaney)又去山东临朐采集化石,往返两周时间。
就在他回到北平不久,“七七”事变发生,他与中国人民一样,多年顺利开展的工作受到严重挫折,历史使他进入了新的境遇。1937年8月上旬,日军进入北平。
杨钟健此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保护地质调查所的设备财产。经思考,认为当时只有利用协和医学院和新生代研究室的关系来达到这一目的。
1940年秋,他随所转至四川北碚。此后几年,他除在北碚做研究工作,兼任重庆大学教授外,并去陕西、甘肃、新疆等地考察。
1943年,他被聘为资源委员会专门委员。次年被派出国考察,经印度到美国,在美国东、西海岸各博物馆、大学参观访问,后又赴加拿大及一些西欧国家,走访了许多古生物研究中心,特别是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
4.地球小博士论文
节能减排 你我同行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如今,许多人们不懂得如何珍惜仅有的能源。大量用水、用电,许多破坏臭氧层的物品也消耗飞速,排放的废气已经多得难以让人想象……造成这一切后果的是谁?就是我们人类。 要做到节能减排,就要从小事做起,人人动起手来,创建美好的家园。我提出以下几点可行的建议: 一、节约电能。要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据美国的能源部门估计,使用高效节能灯泡代替传统电灯泡,就能避免四亿吨二氧化碳被释放。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扇子或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26℃左右就行了。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全球变暖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地球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让我们行动起来,节能减排,挽救地球家园的命运,维护人类的一个继续生存的未来。
5.博士论文有什么要求
这是社科院的要求 可以借鉴一下
一、申请人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应是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完成的、在专业领域内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能够表明申请人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博士学位论文一般要求十万字左右。论文写作、印制规范按研究生院《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印制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由本人整理成学位论文后在提出申请,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和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等。
三、申请人应在我院指定的博士生指导教师主持下,参加至少三个月与论文有关的科学工作。在博士生指导教师主持下,由有关系(所)研究室负责组织申请人报告论文研究与工作情况并接受质疑。
6.怎样才算是合格的博士论文
博士论文是由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它要求作者在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能够把握和驾驭的潜在的研究方向,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它要求作者必须在本学科的专业领域具备大量的理论知识,并对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有相当深入的理解和思考,同时还要具有相当水平的独立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为在学科领域提出独创性的见解和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而,较之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具有更高的学术价值,对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的理解是:博士论文需要具有以下属性。
1.实用性,即已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和背景;
2.创新性,即需要有一定的见解;
3.理论性,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4. 科学性,基本的概念要准确,有理有据;
5.前瞻性,结合学科发展的前沿;
6.可延性,构建平台,有继续深入的研究的接口存在;
7.逻辑性,论文的章节之间需要有严密的逻辑;
8.可读性,文章要易于本专业本领域的人阅读理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裴文中博士毕业论文(明朝裴文中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