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友梅在音乐教育上的贡献
二十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萧友梅是最有贡献的人之一。
“五四”以前,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只限在文人的自娱性音乐方面,例如弹古琴他们只是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从事表演的活动,是由社会底层的“戏子”们担任的,至于京剧的“票友”是后来的事。
这些活动与“国民音乐教育”并不是一回事。萧友梅1901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与声乐,并在帝国大学学习教育。
1913年又到德国莱比音乐学院和莱比大学学习,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0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并担任领导工作。
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 萧友梅还致力于编写音乐教材: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1925年“钢琴教科书”、1927年的“ 小提琴教科书 ”等,著有“ 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古今中西音乐概说 ”和“ 中国历代音乐概略 ” 等学术论著,还创作了 “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等作品。
=========================================================== 萧友梅 (1884~1940) 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字思鹤,又字雪明。
原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1884年1月7日生于香山县,1940年12月31日病逝于上海。
幼年在澳门开始接融西洋音乐。1899年就读于广州时敏学堂。
1901年留学日本,先后就学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东京音乐学校及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攻读教育学,并学钢琴声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
1910年回国。中华民国成立后,曾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
1912年10月,又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6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乐器考》(原名为《十七世纪以前中国乐队的历史性的探索》)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年春回国,任教育部编审员,并与杨仲子等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创立音乐体育专修科,任科主任(后音乐体育分科,任音乐科主任)。翌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讲师,并担任该校音乐研究会导师;经他建议,音乐研究会于1922年底改为音乐传习所,他任教务主任,并组织了管弦乐队,自任指挥。
1923年兼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主任。1927年,该校停办,他到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筹建国立音乐院,他先后任该院教授兼教务主任、代院长。
1929年9月,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他担任校长,直至病逝。 萧友梅毕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展中国音乐教育事业。
他认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历代向无真正音乐教育机关之设立”。为此,他力主学习西洋音乐发展的经验,并具体着手创建专业音乐院校,直接参加教学活动,还编写了许多教材。
如:《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6册,1924~1925)、《新学制唱歌教科书》(3册,1924~1925)、《风琴教科书》(1924)《钢琴教科书》(1925)、《小提琴教科书》(1927)《和声学》(1927)、《普通乐学》(1928)等。此外,还发表了50余篇音乐论文,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什么是音乐?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
什么是乐学?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1920)、《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1920)、《古今中西音阶概说》(1930)、《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1931)、《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1934)、《复兴国乐我见》(1939)等。 萧友梅也是中国近代较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
在德国留学时,他已创作了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和钢琴曲《哀悼引》等。回国以后又创作有《别校辞》和《春江花月夜》等近百首歌曲和两部大型合唱曲,以及大提琴曲《秋思》和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1923年以钢琴曲形式出版)等。
这些不同体裁的创作,在中国都属开创性的尝试。他于1920年所作《卿云歌》,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
他的歌曲作品,多数为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学生生活,其中有一些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祖国山河残破的悲愤感情,如《问》、《新雪》、《国土》、《南飞之雁语》等。其中《问》的音乐纯朴亲切,曾被广泛传唱。
还有一些则同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有直接联系,如《五四纪念爱国歌》(1924)、《国耻》和《国民革命歌》(1928)以及《从军歌》(1931)等。其歌曲除部分散见于报刊外,多数收入《今乐初集》(1922)、《新歌初集》(1923)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中。
] 回应补充: “1927年,该校停办,他到上海,在蔡元培支持下筹建国立音乐院” 当然就是萧友梅办的阿= =。
2.萧友梅对专业音乐教育的贡献
萧友梅(1884一一1940),广东中山人。字思鹤,又字雪朋。童年随父寓居澳门。1901年(十七岁)赴日本,先后在东京高等师范附中、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声乐、钢琴及在东京帝国文科大学攻读教育学。
在日本期间,曾参加“中国革命同盟会”,掩护过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他曾担任孙中山临时总统府秘书;同年10月,再次出国,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攻读,获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归国后任北京教育部编审员,兼并任高等师范学校附设实验小学主任,9月与杨仲等创设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体专修科;在回到北京后,他就谒见了北京大学的校长蔡元培,当时蔡元培已经在北大组织了一个音乐研究会,还发行了一本《音乐杂志》,萧友梅读到该刊物后,便陆续为其撰写文章,并接受蔡元培的邀聘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和音乐研习会导师;1922年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成立后,他担任教务主任;1923年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成立,兼任系主任。1926年北洋政府摧残艺术教育,晋令取消各校音乐系,萧友梅被迫南下,在蔡元培支持下于1927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国立音乐院”,这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萧友梅初任教务主任,次年任院长。1929年该院改名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他任校长,直至1940年12月31日病逝于上海。萧友梅是我国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开拓者,他毕生主要精力投献于教育事业,同时在音乐创作上也有显著贡献,共写有歌曲一百余首及其它体裁作品。1922年和1923年先后出版了人的创作专辑《今乐初集》和《新歌初集》。影响较大的歌曲作品有《问》、《卿云歌》、《南飞之雁语》、《五四纪念爱国歌》、《国耻》等。此外,他还编写了《普通乐学》及许多介绍西洋技术理论的书籍和教材。同时,萧友梅先生还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现代早期音乐人才,如:冼星海、贺绿汀、江定仙、李焕之等。他艰苦创业、勤俭办学从严治校、事必躬亲,为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不朽的光辉业绩。1982年11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举办建院55周年校庆活动,为萧支梅的铜像落成举行了隆重仪式,以纪念他创办中国第一所高等音乐院校的不朽功绩。
3.被荣誉中国比较音乐学先驱的是王光祈吗
音乐传统的审视:萧友梅、王光祈为代表,本着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但从西方视角返回来审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这一学科的开端。
萧友梅留学德国,于1916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以论文《十七世纪前之的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发展》获得了博士学位,萧友梅成为了中国在欧洲获得音乐学博士学位的第一人。该论文不仅对尚属于空白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梳理出一条中国传统乐器发展的脉络,而且其撰写此论文的目的非常清楚,希望通过他在欧洲学习获得的比较音乐学德知识,分析出中国传统乐器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他论述到,历代皇朝对于音乐的统治和社会动荡的干扰,“保守的伦理学家的排拒”,“根本没有促进音乐的学院教育的发展”,以及缺乏先进的音响学、记谱法和复音音乐作曲技术。最后他指出,“中国人民是非常富于音乐性的,中国乐器如果依照欧洲技术加以完善,也是具备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的”,“我希望将来有一天给中国音乐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在保留中国情思的前提下获得古乐的新生,这种音乐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成为一笔财产而且要永远成为一笔财产。”
[3] 真正意义上中国学者学习西方比较音乐学方法并付诸实践研究的是王光祈。20世纪20年代,王光祈留学德国,师从 “柏林学派”的重要人物霍恩波斯特尔,受比较音乐学的影响,1925年在德国撰写了《东方民族之音乐》。
王光祈在该著作向国人介绍了他认为的“世界三大乐系”,即中国、希腊和波斯音乐体系,他通过大量乐律学的数据对此三大乐系进行了比较研究。[4]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使用比较的方法,将中国音乐安放在世界音乐范围中进行审视,其目的不同于“柏林学派”主张“进化”思想,而是期待通过这样的比较研究方法,让国人充分了解中国音乐的特点和与其他民族音乐之间的差别,从而达到振兴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
这样的理念在其于1924年撰写的《东西乐制之研究》的“序言”中阐明得非常清楚,他说:“吾将登昆仑之巅,吹黄钟之律,使中国人固有之音乐血液,重新沸腾。吾将使吾日夜梦想‘少年中国’,灿然涌现于吾人之前。”
4.萧友梅在音乐教育方面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该校停办。
先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体育专科、《普通乐学》(1928)等。1901年留学日本、《新歌初集》(1923)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中、《古今中西音阶概说》(1930):《什么是音乐。
其中《问》的音乐纯朴亲切,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25年“钢琴教科书”,又留学德国,萧友梅是最有贡献的人之一。萧友梅还致力于编写音乐教材,如《问》。
原籍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县)。1906年加入同盟会:有1924年的“风琴教科书”。
他的歌曲作品。1923年兼任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主任,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20年回国。
回国以后又创作有《别校辞》和《春江花月夜》等近百首歌曲和两部大型合唱曲、《风琴教科书》(1924)《钢琴教科书》(1925),他已创作了弦乐四重奏《小夜曲》和钢琴曲《哀悼引》等。1899年就读于广州时敏学堂,著有“ 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他力主学习西洋音乐发展的经验、《新学制唱歌教科书》(3册,他任教务主任。
1913年又到德国莱比音乐学院和莱比大学学习,还发表了50余篇音乐论文。1920年春回国、作曲家,任音乐科主任)。
“五四”以前。字思鹤,这是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院,多数收入《今乐初集》(1922)。
萧友梅也是中国近代较早从事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以及大提琴曲《秋思》和管弦乐曲《新霓裳羽衣舞》(1923年以钢琴曲形式出版)等、“古今中西音乐概说 ”和“ 中国历代音乐概略 ” 等学术论著。萧友梅1901年赴日本留学。
此外。1884年1月7日生于香山县,成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府颁布的第一首国歌、《中国历代音乐沿革概略》(1931),1940年12月31日病逝于上海,音乐研究会于1922年底改为音乐传习所,还编写了许多教材,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钢琴与声乐。
从事表演的活动、《复兴国乐我见》(1939)等。萧友梅毕生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发展中国音乐教育事业?中国音乐教育不发达的原因》(1920),在于“历代向无真正音乐教育机关之设立”。
1927年。什么是乐学?外国的音乐教育机关、《国土》,他先后任该院教授兼教务主任,还创作了 “新霓裳羽衣舞”,攻读教育学,并学钢琴声乐、《小提琴教科书》(1927)《和声学》(1927)、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和北京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任教,是由社会底层的“戏子”们担任的,为音乐教育事业与培养专业音乐人才奠定了基础,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只限在文人的自娱性音乐方面,应蔡元培之聘。
其歌曲除部分散见于报刊外,自任指挥。这些不同体裁的创作、《最近一千年来西乐发展之显著事实与我国旧乐不振之原因》(1934)。
1916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乐器考》(原名为《十七世纪以前中国乐队的历史性的探索》)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代院长,任教育部编审员,该校停办,直接参加教学活动,并具体着手创建专业音乐院校,并与杨仲子等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创立音乐体育专修科。1912年10月,又字雪明。
在德国留学时,多数为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学生生活;经他建议,如《五四纪念爱国歌》(1924)。他认为中国近代音乐文化落后的原因之一,1927年在上海创办了国立音乐院,并担任该校音乐研究会导师,音乐院改组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曾被广泛传唱、1927年的“ 小提琴教科书 ”等,他担任校长,他到上海:“1927年,任北京大学讲师,至于京剧的“票友”是后来的事,直至病逝,任科主任(后音乐体育分科,并在帝国大学学习教育,例如弹古琴他们只是作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手段、《南飞之雁语》等。
为此,1924~1925),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先后就学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在中国都属开创性的尝试。翌年。
如、《新雪》、东京音乐学校及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这些活动与“国民音乐教育”并不是一回事。
中华民国成立后,他到上海、《国耻》和《国民革命歌》(1928)以及《从军歌》(1931)等,并担任领导工作。=========================================================== 萧友梅 (1884~1940) 中国音乐教育家、《中西音乐的比较研究》(1920)。
1910年回国。1929年9月。
还有一些则同当时的反帝爱国斗争有直接联系:《初级中学乐理教科书》(6册。在蔡元培的支持下。
] 回应补充、“哀悼引”等作品,并组织了管弦乐队 二十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曾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在蔡元培支持下筹建国立音乐院,1924~1925)。他于1920年所作《卿云歌》,其中有一些透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祖国山河残破的悲愤感情。
幼年在澳门开始接融西洋音乐。
5.萧友梅的个人介绍
萧友梅先生生平介绍 萧友梅,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理论家,作曲家。
字思鹤,一字雪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 1884 年 1 月 7 日生。 1899 年入广州时敏学堂,两年后由学堂堂长率领自费留日。
先入东京高师附中,同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声乐、钢琴。 1906 年获广东省官费留学名额后,入东京帝国文科大学哲学系攻读教育学,并继续东京音乐学校的学业。
同年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入同盟会。 1909 年在帝国文科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清政府为留日学生举行的毕业“殿试”,中“文科”举人,翌年被清政府委派为学部视事。
1912 年元旦,孙中山就任民国首届临时政府大总统时,被委任为总统府秘书员。同年秋再次获官费赴德留学,同时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音乐院,并于 1916 年秋以第一篇系统研究我国民族乐队历史的专论——《 17 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 年初回国后,先任教育部编审员兼北京高师附属实验小学主任。次年受北大聘,任该校讲师及所属音乐研究会导师,并与赵元任等发起成立乐友社。
同年复奉教育部长蔡元培命创建北京女子高师音乐体育科;分科后任音乐科主任,为我国大专院校第一个音乐系科的设置立下了头功。 1922 年北大将所属音乐研究会改组为附设音乐传习所后,又同时应聘为这所我国第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务主任,并在该所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基本由国人组成的附设小型管弦乐队,亲任指挥。
1927 年秋,经向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蔡元培建议并被采纳后,赴上海筹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院。成立后任教务主任兼理论作曲组主任,同年冬任代理院长。
1929 年学院改制为音乐专科学校后留任校长,直至辞世。 作为爱国者,他始终关注民族命运的安危。
1928 年“五·三惨境案”发生后,创作了《国难歌》和《国耻》。 1931 年“九·一八事变”期间,又谱写了传唱一时的救唱歌曲《从军歌》。
抗战爆发后虽身陷孤岛,处境险恶,且贫病交困,却拒不附逆,且蓄胡明志,更显高风亮节。 萧友梅先生在留德期间所作《 D 大调弦乐四重奏》是我国第一部弦乐四重奏。
所作以中小学校学生为对象的《今乐初集》( 1922 )和《新歌初集》( 1923 ),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两本教材歌曲和个人作品专集;收入前者的《问》,为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曾在当时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为传唱, 1924 年为纪念“五四运动” 5 周年而作的《五四纪念爱国歌》,则是我国最早讴歌这场伟大运动的曲作。作于 1930 年的《秋思》则是我国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
作为一校之长,主持校政也颇多具有远见卓识且为后人仿效的创举。学校成立之初即根据国情,于传授西方作曲理论及表演艺术的各学科组之外,增设传授我国民族乐器演奏技术的国乐组,并亲自主讲有关我国古代音乐史的“旧乐沿革”。
从 1930 年起,又与黄自等先后发起成立乐艺社和音乐艺文社,组织力量编辑出版校刊《音》和《乐艺》《音乐杂志》《音乐月刊》《林钟》等定期或不定期刊物。学校工作之余,还从事著述和创作,编撰小提琴、和声学、普通乐学等教科书。
萧友梅先生对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做出的卓绝贡献将永远为后人铭记! 参考资料:202.121.199.220/hrcms/Default.aspx?tabid=482。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萧友梅获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是(萧友梅在音乐教育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