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几篇景观设计毕业论文的范文
1、课题背景介绍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之称,下辖3区9县,面积1。
72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万,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行政区。临沂城水资源丰富,纵贯南北的沂河、柳青河、青龙河和横穿东西的祊河、涑河等5条河流在中心城区交汇,位于临沂城区段的沂河橡胶坝长1248米,为世界之最,已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上游形成的沂蒙湖水面130万平方米,湖水碧波荡漾,面积相当于两个杭州西湖,2001年被国家水利部评定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过去由于只注重工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工作被忽略,市区滨河地段杂草丛生,1片荒芜;挖沙船到处挖沙,使河边变得坑坑洼洼,脏乱不堪;1些不法单位拉来建筑垃圾倾倒在沂河及涑河沿岸的堤坝上,许多工厂将废水也排放到河里,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污染严重,无法饮用。不少居民也将生活垃圾倾倒在这里,使河边变成了垃圾场,1到夏天,熏人的气味扑面而来,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城市形象。
为了适应经济的发展,扩大城市建设规模,合理利用充足的水资源,同时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品位,临沂市政府决定投入巨沂资规划建设临市区内的滨河区域。 2、课题拟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实验方案 在上述情况的影响下,我这次所报的毕业设计课题为“临沂市沂河沿岸(局部)景观设计”,所以滨水空间的规划、绿化和景观设计是这次课题设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因素,自古以来就被赋予多种属性,被当作理想人格的的1种象征,使得其在性、情、景、意交融中充满了生命的灵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水逐渐成为1种根源性的隐喻,是代表自然与城市“合1”的最好模型。可以说水是古代除了封建礼制以外,对城市规划特色形成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因素。
其作用从饮用、灌溉、运输发展到现在的提供活动、景观的载体,故滨水空间的性质也在不断变化。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当前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建设也陷入了不断趋同、特色危机重重的窘境;在工业化时期几近湮灭的水的特性再次成为刺激城市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这次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城市与水的“骨架”与“血肉”关系,因地制宜,融合水与空间、文化的时空联系,塑造出城市的特色与个性,使城市绿化面积扩大,景观更加秀丽宜人,市区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最终形成“水在城中游,城在水中立,水体与绿地相互依托并融为1体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生态城市”而贡献1份力量。 实验方案: 通过对课题所涉及的地区进行实地测量考察,以及搜集查阅相关资料,对设计的方案进行综合严密的验证。
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风水分析、构图分析、植物配置几大方面展开工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设计理念:沂河贯穿临沂市区,是离城市公共密集地区较近的生态系统之1,是 城市向乡村延伸,乡村向城市渗透的区域,这种渗透体现的是1种人与自然的对话,在本方案中,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1为设计理念。
设计原则:A、生态原则:维持沂河生态环境是进行城市建设的基本门槛。 B、适应自然和社会运动周期的原则:关注人的活动周期和季节 变化,创造出适应季节变化的景观。
C、经济原则:通过设计对环境的改造,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 境,实现其使用价值,同时也带动周围的土地升值。 风水分析:风水上讲究,曲生吉,直生煞,在本方案中,以曲线(主路)来化解直线带来的煞气。
构图分析:本方案设计设计地段位于沂河和其最大支流枋河交汇处,河道比较弯曲,因此在设计中,以北斗7星为主构图元素,根据人文和地理将其分为3个区域: A区:古文化区,临沂市是1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古称琅琊,距今已有2400年历史。
闻名中外的汉代帛画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等,就出土在临沂市银雀山下。我国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如春秋时期的曾子、子路,战国时期的荀况,东汉珠算发明家刘洪,西汉经学家匡衡,3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南北朝文艺批评家刘勰,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等,有的出生于此,有的在这里生活过,都留下了难以湮灭的印迹。
B区:自然生态区,以沂河自然风光为主题,以生态亲水公园为中心,形成适合休闲娱乐的场所。 C区:沂蒙革命精神区,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
革命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3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红嫂的感人故事、名垂青史的台儿庄战役、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1段光荣的革命业绩。
植物配置:从人性化、乡土性、生态原则3方面进行植物配置。 3、相关文献综述 中国建材出版社出版,汤振宁编著的《城市河道景观设计》1书,以大量实景照片向我们展示了北京,上海,韩国等地的1些优秀河道景观设计,本书内1些优秀设计作品的作者分别为具有丰富施工经验和设计经验的专业人士,使该书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同时该书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给我这次所做的课题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上林国际文化有限公司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
2.求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毕业论文~~~~~~~谢谢~~~~
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 廖德梅 司马列东 “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 民生活的基本。
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市场竞争愈 加激烈,随着经济的发展,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 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 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区的整体环境特色 和外部空间设计。众多房地产开发商们把握购房者心理,以市场 需求为导向,纷纷打出了“景观牌”,大规模拆资修建优美悦目的 景观进行产品宣传,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景观渐渐摆 脱了以前只作为建筑规划的补充角色,而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住宅建设与景观有共同的目的:建设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 拥有美好的环境,城市才真正人性化并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建 筑、景观一体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居住 区景观建设作了一些思考,并希望这些思考对未来居住区景观建 设起到积极作用。 1 城市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当前大多数住区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居住区规划(控规和详 规)一建筑设计一景观设计。
对这种过程的一般理解为:1)规划: 居住区功能划分、住宅、服务配套(交通)设施、规模和定位;2)建 筑设计:建筑功能布置和空间造型;3)景观设计:绿化配置、硬质 景观与游憩设施的功能布置和造型设计。在这一秩序中,住区设 计的三个阶段往往相互脱离或者联系很少,如果设计者缺乏空间 观念或不考虑前一阶段的设计意图,就会出现住宅建筑与户外环 境也毫无关联的情况,表现为一些琐碎的景观元素零散分布在房 前屋后,虽名称花样翻新,却都大同小异,居住区景观建设应该根 据广义建筑学的倡导,协调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工作者共同 参加,实现三者的互动,改变单向的建筑决定论,做到既根据建筑 的要求调整景观,也根据景观的需要改进建筑,并经过从建筑到 景观再到建筑的多次反复,实现建筑与景观的和谐共生。
2 景观设计要素 住区公共景观的设计是通过对各景观构成要素的合理安排 来实现的。现代住区的景观设计,不仅讲究绿化的形态,讲究植 物质感与色彩的配置,还要讲究植物群落的生态化布局。
此外, 还包括对整体空间环境的布局、地形处理、硬软质场地的划分、水 体设计、活动设施的选择、景观建筑物的营造、照明设计、室外家 具与小品设计等,甚至一方地砖,一块缘石的选择和细部处理,都 要经过规划设计师和建筑师们的共同参与研究,以求实现整体环 境的最优化。 3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3.1 体现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 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
我国幅 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住区景观设计要 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同时住区景观应充 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 间。自然环境是景观绿化的基础,在住区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当地 的自然地貌、山水环境、气候特征,对地势的利用、水系的改造、树 木的保留要因势利导,创造具有特色的环境空间。
如重庆龙湖 “香樟林”小区保留和适当移植了基地中原有的数十棵香樟树,营 造了小区优美的绿化环境。景观设计还应当发挥住区周围环境 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 然住区。
景观设计应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 3.2 明确的功能要求 根据居住行为学的原理,住区的公共景观设计具有明确的功 能要求,它的重点功能是针对婴幼儿、老年人,因为住区户外环境 是他们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
根据这一前提来确定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地面的高差等,这成为很好的着手途径。同时住区 的景观对所有住户具有心理调适的功能,给予每个人以家园感, 促进社区居民的民主和自主精神。
居住区的景观兼顾了“动” “静”两大功能,居住需要“动”,这包括运动、健身,所以居住区会 出现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场地,比如儿童玩耍、老人跳舞、健身的集散广场都属“动”的部分,而人们休息赏景,下棋等属 “静”的部分。在设计时,“动”的区域应安排在远离住宅建筑物的 区域,或集中设置,如设置在会所,以免干扰居民的正常休息。
3.3 景观设计与建筑设计有机结合才使得整体具有更加真实感人的持久魅力 建筑的风格是景观设计风格的基础,景观设计的风格取向必 须考虑建筑的特色。如具有巴渝民居特色的住区,建筑具有典型 的地方特色和语汇,景观设计应崇尚“自然天成”“依山就势”“随 高就低”的艺术效果;如深圳万科房地产开发的深圳“第五园”,第 五园的原创现代中式住宅,打造前所未有的现代中式住宅院落, 让天井、前庭、后院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面,在整体规划设计 上,对中式传统住宅形式进行现代手法的演绎,展现了项目对实 现人文自然的现代中式居住观的追求和探索,整个项目给人一种 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的亲和感。
3.4 强化中心、创造层次感和围合感 住区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应着重于强化中心景观;层次感是评 价住区环境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住区景观设计应提供各级私密 空间,并且各层次之间应有平缓的过渡。
3.(室外景观设计中光环境的应用)方面的论文或是材料谁有
一、景观与LED光源 科学需要分析和理解,景观照明需要鉴赏和品味,艺术则需要深整 的直觉感悟。
景观照明艺术必须透过光和照明,才能产生生命力。 照明可以改变环境的外观,艺术性的照明灯光和色彩,构成动态和静态的光、声、色的景观,更显示出景观庭园灯具的小品化、雕塑化、时装化,给大自然环境的点缀。
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灯具、光源、材料、风格与设计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选择适宜光源,除了经济因素外还要从整个光环境效果及材料的质感可靠性考虑,还注重自然环境与照明统一性。
景观照明巧用LED光源就摆脱传统的一路设计。 二、LED的光环境 为了提高可视性和观赏性。
LED已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信号 和标识照明,道路上的交通信号灯,建筑物中的诱导灯和勾勒轮廓的立面照明,城市广场、园林、步行街道的庭园灯光多色彩的照明,都是采用超高亮度的LED后生产出来的,其优异的节能特点和极长的使用寿命,被灯光设计师和业主们青睐。LED光源的特点:1、发光均匀性好,发射光角在100o,发光率在40~50Lm/W。
2、光源平均寿命≥10万小时,不出现严重的光衰现象,发光衰减量≤10%,能耗≤24W。 3、发光波长应一致,光色RGB的发光强度应能连续变化 红光: λ=630nm~650 nm 黄光: λ=585nm~593 nm 绿光: λ=525nm~528 nm 蓝光: λ=467nm~473 nm 4、并可按照环境整体要求进行编程控制,产生整体的艺术景观效果。
三、色调 LED发光二极管有着柔和的光色,在广场和园林照明有较 强的艺术效果,它不仅为人提供舒适的视觉条件,更需要通过各类光色的协调,体现景观照明风格,增加艺术美感,达到灯设计意图所刻意创造的空间景观,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审美需求;心理需求。 由于夜景在庭园灯光小品上反映的颜色对人所产生的视觉感受,表现出不同的色调、艺术欣赏、文化层次。
红色是暖色调,使人联想到太阳、红旗、火,使人感受到热情、温暖、热烈;黄色属偏暖色调,给人高贵、光明、欢快的感受;绿色是森林的主调,富有生机,它使人想到青山绿水,春光明媚,生气勃勃,象征青春、和平、健康;蓝色是一种极其次冷静的色彩,形成幽雅、宁静的气氛,使人联想到碧蓝的海洋,蔚蓝的天空;白色是冷色调,它常使人想到冰雪,想到寒冷,给人以优雅、纯真、平和感受。 四、以下介绍国内景点的LED灯光案例分析:1、古典景观型 婺源明清风格的商业步行街,采用高大红火的鞭炮景观雕塑灯造型来烘托古代明清时代老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独特风韵,展示徽文化的缩影,构成一个红烛普照万民同乐的灯光主题—“喜庆”。
红火的鞭炮景观灯,从设计概念上,采取直接传达方式,红色是生命的、激情的象征,灯型与雕塑艺术品并置,对比高反差造成视网膜的刺激,引发人们对现代商业街消费文化品位,让民众进入所谓“艺术殿堂”与LED灯光艺术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提高商业百货物品的消费理念,给购物的人群增添许多乐趣。整个灯光设计到布置营造出一种古朴、优雅、气势非凡的环境与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灯光夜景如同一条红色文化带流贯全境,形成了素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美称,红灯鞭炮喜家园,夜市千灯照婺源。
2、自然生态型 位于百家湖畔的南京首座灯光文化广场—百鸟朝凤广场,在设计手法风格上追求一种自然生态的温情感,以飞燕、光影、别致造型为设计主题,追求绿林、绿地、绿带的自然生态灯光环境,体现广场文化品位的雕塑小品;汉、明、清的太阳岛—象征传统文化;龙凤墙、凤栖牡丹和鹰—象征腾飞;少女和鸽子—象征希望与和平;飞燕景观灯造型新颖,构思巧妙,灯罩形如燕子飞翔,其轻盈的曲线活泼天真,楚楚动人。整个设计的追求就是对设计语言的追求,在乎其空间、光影、色彩的感受。
对自然环境空间界面所追求的是一种动感穿插的效果,使空间形成能相互流动起来,更显其自然空间性格轻松。自然环境空间是室外设计的根本基础,合理良好的空间形式,自然而然的就对空间中灯光色彩与大自然色彩配置提出了下意识的要求。
所要注意的是色彩,一定是空间的色彩,是体现空间的特征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形色互补,成为整体。
所有的空间、色彩等都是通过光来体现的。光反映了空间的特征,光反映了空间的品位,光反映了空间的情感。
白天,自然光通过太阳光的直接照射,夜晚则通过光源在空间中的配置来营造美好的感觉。整个广场设计采用飞利浦CDM-T和LED发光二极管的光源,且强调局部照明和重点照明,强调配光,色温与显色,强调光源点在空间中的适当分配,使光线在空间中产生节奏感。
对于室外照明设计,注重广场自然环境创意构造,空间仅是作为舞台上光色、光影,自然环境才是主角。 3、广场亲水型 湖北省襄樊诸葛亮广场北区会展中心大楼是一节一会的主要场所,从外形上看会展中心的屋顶像诸葛孔明的帽沿一样成波浪形。
此处专门为广场设计了一组合大型辉煌的庭园灯,高度为6m,与气势宏伟的会展中心大楼建筑形成统一的格局。此款灯型近似舢板,看江水奔涌,百舸争流,远如船帆点。
4.城市规划2000字左右论文
城市规划中景观规划探析 摘要:城市规划是在塑造一个城市的灵魂,是对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魅力的准确解读。
可以说一个城市所展现出来的风格与神韵都尽在规划 师们的手中,一个成功的规划为城市带来无限的生机与吸引力,人们会因为城市环境的美丽而驻足。因此,城市景观的生态规划显的尤为重 要。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生境方法 1城市规划编制时应格外注重的要点 编制城市规划时,必须充分认识城市历史 文化背景,在此基础上塑造城市形象、改造城市 形象、创造更佳的城市形象。 1.1要正确把握规划设计创新的文化精髓, 切忌形式主义 在塑造城市形象时,一要正确把握规划设 计创新的文化精髓,切忌形式主义。
城市形象重 在体现历史传统的“神韵”。城市形象的设计是 创造性的活动,只有独具匠心的设计,才能成为 该城市的形象。
1.2要正确对待外来建筑文化 强调历史文化,也并不意味着排拆外来文 化,关键是“洋为中用”。历史证明,唯有地方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才能立于世界之林。
这就是 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道理。 1.3要师法自然 自然地理环境是构成城市形象的得天独厚 的条件,这种条件绝非人工可以制造的,正可谓 “三分人工,七分天成”。
这就要求我们塑造城市 形象时,需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师法自然。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协调 人与自然关系,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考 虑对未来变化的灵活性;保护环境敏感区,对不 得已的破坏加以补偿,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 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避免物种单调、结 构简单,合理安排、调整空间结构,增加生态多 样性;考虑规划区外较广阔的空间背景,较长的 历史背景包括生物地理史、人文历史和自然干 扰状况;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城市文化的相互 促进,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的绿化、美化与净 化;环境管理与生态工程相结合。
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中还必须具备5个要 素:时空背景、整体景观、景观中的关键点、规划 区域的生态特性和空间属性。 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和主要内容 3.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 首先收集和调查城市景观生态的基础资 料,再进行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即从景观生态 学角度分析城市景观的要素、结构、功能以及物 流、能流情况。
最后拟定城市景观生态规划。 3.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 3.2.1环境敏感区保护规划 在景观生态规划中,应首先做好环境敏感 区的保护规划。
环境敏感区可分为:生态敏感 区、文化敏感区、资源敏感区和天然灾害敏感 区。对城市景观来说,生态敏感区包括城市中的 河流水系、滨水地区等。
文化景观敏感区指城市 景观中具有特殊或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地区。 生态敏感区指城市水源涵养、新鲜空气补充、土 壤维护等。
天然灾害敏感区包括城市可能发生 洪患的滨水区、地质不稳定区、空气严重污染区 等。 对城市中的河流水系要疏通河道,在两旁 建一定宽度的绿色廊道。
在文物古迹周围建直 径大于500m以上的绿化天窗,这样不仅可以衬 托文物古迹的庄严、雄伟,而且绿化后使得古建 筑群与周围现代建筑分开,避免了现代建筑与 古建筑紧挨而显得不协调对天然灾害敏感区, 同样要注重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防止水土 流失,减轻灾害。 3.2.2生态绿地空间规划 一个城市,改善环境质量除了主要依靠对 污染的防治和控制外,还要重视发挥自然景观 对污染物承载作用,特别是天然和人工水体,自 然或人工植被、空旷的景观地段,都可作为景观 生态稳定带的骨架。
绿色生态空间对城市景观 非常重要。绿色生态空间可分为:公共绿地、居 住绿地、附属绿地、交通绿地、风景区绿地、生产 防护绿地等。
绿地覆盖率要达到一定的面积。 生态绿地不仅要数量多,而且要分布均匀, 大嵌块体与小嵌块体相结合。
从景观生态学角 度看,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 并为景观带来许多益处。而小的植被斑块可以 作为物种迁徙的歇脚地,保护与规划分散的稀 有种类或小生境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
小 嵌块是大嵌块的补充,不能取而代之,应把两者 有机的结合起来,并通过廊道连接起来。另外, 规划生态绿地空间时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应 通过土地的集中布局,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 自然斑块和廊道,同时在人类活动的外部环境 中,沿自然廊道布置一些小的人为斑块。
城市景观中,道路廊道的车流、人流集中、噪声集中,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最好把 绿地廊道与道路廊道结合起来,在道路两边规 划一定宽度与不同形态的植被带,以利于改善 道路的环境质量,有利于消除环境死角。
城市景 观中道路廊道密布,且有利于绿色植被均匀分 布于城市景观中。通过绿色廊道把景观中各嵌 块体连接起来,改善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减 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减少动物穿越边界 的阻力,以利于各嵌块体中小型动物沿廊道移 动。
3.2.3城市外貌与建筑景观规划 一个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就是要创造良 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创造优美的城市景观,因 此,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还要考虑城市外貌与建 筑景观的总体布局,就是根据城市的性质规模、现状。
5.求关于<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与表现方法》的论文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与表现方法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范畴。
近年来,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 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室外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自己居住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室外环境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
室外环境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
与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一样,场所是无处不在的,人离不开场所,场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处,场所使无变为有,使抽象变具体,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个认识和把握外界空间和认识及定位自己的出发点和终点。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它与规划、园林、生态、地理等多种学科交叉,融合,在不同的学科中具有不同的意义。
我所接触的“景观设计”是指在建筑设计或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要素的整体考虑和设计,包括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使得建筑(群)与自然环境产生呼应关系,使其使用更方便,更舒适,提高其整体的艺术价值。这个概念更多的是从规划及建筑设计角度出发,关注人的使用,即与作为自然和社会混合物的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
中国对“自然美”的重视,“虽为人作,宛自天成”,深深的影响了西方文化,出现了洛可可风格及英国中式园林,后逐渐发展成景观建筑学及后来的生态建筑学。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对环境的设计使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和谐共存。
她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自然与人文科学的精髓,创造一个高品质的生活居住环境,帮助人们塑造一种新的生活意识,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四大原则:一是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二是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三是均衡的原则: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四是韵律和节奏的原则:配植中有规律的变化,就会产生韵律感。
点线面相结合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出色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
在室外环境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部室外环境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内容根据出发点的不同有很大不同。大面积的河域治理,城镇总体规划大多是从地理,生态角度出发;中等规模的主题公园设计,街道景观设计常常从规划和园林的角度出发;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广场,小区绿地,甚至住宅庭院等又是从详细规划与建筑角度出发;但无疑这些项目都涉及景观因素。
我通常接触到的,在规划及设计过程中对景观因素的考虑,通常分为硬景观和软景观。据我理解硬景观是指人工设施,通常包括铺装、雕塑、凉棚、座椅、灯光、果皮箱等等;软景观是指人工植被,河流等仿自然景观,如喷泉、水池、抗压草皮、修剪过的树木等等。
室外环境景观设计的思路及表现手法:仍然从规划角度来说,我认为景观设计的目的通常是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提高该区域的(商业、文化、生态)价值。因而在设计中应抓住其关键因素,提出基本思路。
举例来说:西安的老骡马市,作为一条已经衰落的商业街,在改造过程中应着重于重建该街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氛围,按照步行商业街的尺度,补充必要的商业辅助设施,针对服装业特点提供适宜的氛围和环境;设计中需要解决的矛盾应是人流的组织,休息场所的安排,通过软硬景观建立商业氛围,以及细部与整体的协调一致;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解决,就可以达到最初的目的,最终方案并未清晰的体现设计意图。 随着人类素质的提高和更多休闲时间投入文化艺术活动,艺术和生活界限正在消失,人类生存的一切环境都被赋予艺术色彩,相应的室外环境景观设计观念包括:强化对美的共同追求,使景观与建筑、规划、园林有更大的融合; 将审美的生存观念体现于设计中,通过设计将审美上升为人的生存范畴; 结合时代特征,探索新的有序与和谐的景观艺术; 设计艺术水准的提高取决于对现实的了解、文化的领悟、技术的掌握和个性的发挥。
表现方法有手绘和电脑两种。个人认为手绘相对电脑绘图而言对意图的表达上都更加有利。
手绘的在艺术方面要比电脑绘图的艺术感要强的多。在色彩材料上考虑的也比电脑绘图注重的方面多。
明暗了材质的体现上要求好多了。而电脑吗要比手绘的要快而且它的真实性我觉的比手绘的要强。
毕竟电脑设计软件现在越来越完善。
6.急需关于景观设计的英文论文,大概10000字,最好带中文翻译
1.引言 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的组成部分,大到绵延几十公里的风景区规划,小到十几平方米的庭院设计,都属于景观设计的范畴。
本文的景观设计定位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层次上,选择城市景观设计作为切入点,从中研究分析一般的设计要素和方法,是比较适宜的。近年来,我们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批的广场绿地、商业步行街、主题公园、街头小品出现在我们的视觉以内,影响着我们的感观和行为方式。
而新建的住宅小区都以景观优美的园林作为卖点,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购买心理。景观设计已经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我们的周围,走近了我们的身边,并对我们施展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你可以不到美术馆去欣赏艺术品,但你不得不在城市环境中行走,不得不在居住小区的环境中活动,它的景观视觉美感、造型形态、色彩、材质、以及在阳光下灯光下呈现出来的效果,时时会刺激你的目光,影响你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一个有良好景观的城市环境、居住环境,为人们提供了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价值。
“诗意的栖居”始终是人们内心的向往,而景观设计正式通过提高生活品质,提升生活品位,以人为主体,以空间环境为客体,构架着现实通向理想的桥梁。 2.景观的概念 景观(Landscape),什么是景观,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
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观是人类的栖息地,景观是人类的工艺品,景观是需要科学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质系统,景观是有待解决的问题,景观是可以带来财富的资源,景观是反映社会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景观是历史,景观是美。
我们可以从景观与人的物我关系与景观的艺术性、科学性、场所性及符号性入手,来认识景观。 2.1 景观的视觉美的含义:外在人眼中的景象 景观作为城市景象景观的设计与创造,实际上也就是创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
景观作为视觉审美对象的含义,经历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第一个变化来源于文艺复兴时期对乡村土地的贪欲,即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其二则来源于工业革命中后期对城市的恐惧和憎恶,即景观作为对工业城市的对抗。
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和附属 人们最早注意到的景观是城市本身,“景观的视野随后从城市扩展到了乡村,是乡村也成为景观”。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封建领主制度将人束缚在君权之下,人被束缚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满神秘和恐怖,且又为人类生活之母,对土地的眷恋和依赖,使得人如母亲襁褓之中的婴儿。
城市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的价值从生活和生存所必须的使用价值,转变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和资源,人与土地第一次分离而成为城里人。新兴的城市贵族通过强大的资本勾画其理想的城市,同时不断的向乡村扩展,将其作为城市的附属。
1420年前后发明的ts原理,使理想城市的模式成为一个完全几何、数学的围有围墙的图案。在几何中心是一个大的开放空间,被行政建筑所包围:国王的宫殿,法院的大楼,主教堂,监狱,财务大楼和军事中心。
这样的理想城市是为行政办公及法律公正而设立的,是为了城市生活而设计的,是纯粹理想化的。理想城市模式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一样,遵循了严格的比例关系和美学原则。
而景观作为城市的延伸,也被同样的审美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因此有了凡尔塞为代表的巴洛克造园。 景观作为城市的逃避 景观作为视觉美的含义的第二个转变,源于工业化带来的城市环境的恶化。
工业化本身是文艺复兴的成果,但是至少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在欧洲和美国各大城市,城市环境极度恶化。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 象被彻底破坏。
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因此。
作为审美对象的景观也从欣赏和赞美城市,转向爱恋和保护田园。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
一般来说,这个诞生的时间被确认为是1863年5月;因此才有以倡导田园风光为主调的美国城市公园运动,和以保护自然原始美景为主导的美国国家公园体系;因此也才有霍华德那深得人心的田园城市和随后的田园郊区运动。 2.2 景观的栖息地含义: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观都是人类居住的家,或者说是潜在的家。
中国古代山水画把可居性作为画境和意境的最高标准。所谓的“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居者,有可游者……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郭熙、郭思《林泉高致》)。
无论是作画还是赏画,实质上都是一种卜居的过程。也就是场所概念(place)的深层含义。
这便又回到哲学家海得歌尔的栖居概念。栖居的过程实际上与自然的力量与过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谐的过程,大地上的景观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生活而对自然的适应、改造和创造的结果。
同时,栖居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过程。因此,作为栖息地的景观,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景观是内在人的生活体验 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和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景观是由场所构成的,而场所的结构又是通过景观来表达的。
与时间和空。
7.求一篇环境艺术设计毕业论文,8000字
浅谈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 肖寒 (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随着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更加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确立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 续发展是每个有责任心的设计师所应具备的积极态度, 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室内空间生态设计环保节能
一、前言 所谓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就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 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设计、组织室内空间中的各种物质因素, 营造无污染、生态平稳的室内环境。 随着地球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 极大的威胁。人类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关注人类自 身的生存方式。室内设计中的生态问题由此而产生, 它是生态建筑 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构成的绿色生态室内空间是当今室内设 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是现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室内空间生态设计 现代室内环境要求室内设计符合生态学的观点, 用科学技术成 果, 将艺术、人文、自然进行有机整合, 运用无毒无害的绿色建材, 并 对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以及采光、通风等物理环境做科学合理的 规划, 营造环保节能的室内空间环境。 ( 一) 空间布局要合理 室内空间的组织布局, 要最大限度地满足通风与自然采光的要 求, 创造出适合人居住的物理环境。室内设计应该是功能、形式与技 术的总体协调性, 避免仅针对表面装饰形式、色彩和材料的效果做 推敲, 应该加大室内自然生态设计的力度。在空间的功能分区上可 以强调动静分区、干湿分区等以减少空间之间的相互干扰, 注重空 间布局的实用性。还可以用植物代替家具划分空间, 在减少了家具 造成的呆板和生硬的同时, 又能为室内空间净化空气、增添生命力。 ( 二) 与洁净能源技术相结合 洁净能源技术既能满足能源使用的可持续性, 又不会对环境产 生危害。目前, 使用最广泛、最有前景的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和阳光温 室技术。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太阳能 资源主要有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房等。太阳能不但可以给室 内增加洁净和舒适的环境氛围, 而且不会对室内环境产生危害, 从 而间接地实现节能和营造室内环境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 三) 节约、循环利用常规能源, 提高科技成果应用 节约常规能源是室内生态设计中不容忽视的重要方向, 它离不 开技术手段的支持。比如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太阳能、风能等现代 化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室内尽量可能采用自然光照明, 这样可以 减少电能的消耗。通过诱导式构造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自然通风的问 题, 使空气变得新鲜。使用和更新过程中, 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 回收利用, 对可再生资源低消耗使用以及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是可 持续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 也是居住空间生态设计的基本要求之 一。现代科技研制出的保温墙体、热反射玻璃、吸热玻璃等新材料具 有许多优越的性能。如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在室内装修中的充 分运用, 都能得到节约常规能源的效果。 科技的进步使我们对室内环境的生态化发展有了充分把握。如 室内小气候调节、室内智能型光环境的创造, 采用吸热材料调节室 内热状况等。电子技术、材料技术对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等室内环 境产生的巨大影响, 可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环境质量。 ( 四) 使用绿色环保材料, 应用现代绿化技术
你好,我有相关论文资料(博士硕士论文、期刊论文等)可以对你提供相关帮助,需要的话请加我,761399457(QQ),谢谢。
8.求一篇城市规划方面的论文
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 论文 摘要: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规划 当前,城市设计已成为规划界、建筑界的热点研究领域。
在理论上可谓百家争鸣,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在实践上,从南到北,全国上下,各种各样的“城市设计”项目如雨后春笋,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国际竞赛、招标项目,更是把“城市设计”推上了一个新的高潮,使 “城市设计”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城市设计的地位也日益提高。又由于城市设计自身兼有理论形态与实践形态的双重属性,并在长期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定理论与方法,因此,城市设计“独立”的呼声日渐高涨。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城市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的说法,在学科体系中把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并列等同; 同时,大量以“X X X城市设计”命名的工程项目及设计成果不断涌现。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重视城市设计的思想正日益深人人心,这对提高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质量、改善城市空间环境无疑是十分有益的;然而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深人的思考和研究,片面强调城市设计独立于城市规划之外,不但不利城市规划学科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完善,还可能导致城市设计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反而不利城市设计积极作用的发挥。
因此,必须明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理顺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才能切实达到指导城市建设的目的。 应该说,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直都有着难舍难分的渊源关系。
从历史发展看,工业革命以前及其早期的很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城市设计活动,可见,对于那一时期而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同一行为的不同表述而已;即使是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也与城市规划难分你我。现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沙里宁最初建议:“。
…为了分析中避免引起误解,谈到城市的三维空间概念时,就避免使用‘规划’改用‘设计’这个名词……一,在不涉及到所讨论的问题时,同意接受‘规划’这个通称。”
由此可知,城市设计最初是承担了城市规划中某一领域(三维空间)或某一部分的工作,并为了把该部分工作加以强调而作的用词上的规定,目的是为了提起人们对该部分工作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分工,引起了城市空间设计的削弱,导致城市空间整体环境质量逐渐下降。
人们为克服这一弊端,提出了城市设计的概念,使城市设计工作得到了恢复与发展。1965年美国建筑师协会出版的《城市设计—城镇建筑》一书中也提到,今日我们不得不使用城市设计(UrbanDesign)这个词汇, (与传统的城市设计Civ-ic Design相区别—笔者注),但“城市设计概念的建立,并非要去创造一个新的分离的领域,而是要防止这一基本的环境问题被忽视或丢弃。”
可见,城市设计概念的提出,不是为了创建一个全新的学科,而是为了唤祝人们对环谙问颗的羊汁,为了恢复城市规划本身具有却被长期忽视的塑造、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的职能,从而使城市规划更好、更全面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也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
城市三维空间景观的塑造与城市平面布局是一种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关系。城市规划在涉及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网结构、市政设施等诸方面的同时,必然包含了对城市空间特征塑造的思考,没有“纯二维”的规划,而且规划的思想观念和意图也必须最终投映在土地和空间中才能得以实现。
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所要研究的对象都是人们所处的城市,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它们都以创造一种良好的、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的,都要综合协调各项城市功能,安排城市各项用地,组织好交通和安排好各类工程设施,都要研究城市的社会发展,考虑城市的历史文脉等。 可见,它们之间交叉、重叠的领域涵盖了城市建设系统各个方面,两者统一于一个完整的规划过程之中。
规划的平面布局图,也是城市设计进行城市三维空间环境塑造的基础依据和前提; 另一方面,对城市空问的塑造与安排,又可反馈回来对平面布局进行完善、补充和调整,从而使两者都趋于更加合理化。反之,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脱节,其交又的部分必不能取得统一,出现设计和规划之间改动很大的现象,造成时间、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的浪费;如果不进行改动,两个不同的方案对于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块而言在实际中根本无法操作实施,规划设计的方案只能落个“图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结果。
当前很多地方都是在还没有进行规划之前,就委托进行“城市设计”,这种没有规划原则指导的“城市设计”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漂亮的模型和图纸上,很难说有多少现实意义。 另外,从我国的城市规划的实践来看,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也一直是融合在一起、互相。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室外规划设计毕业论文(求几篇景观设计毕业论文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