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论文: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比较一、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相同点(一)、目标一致。
无论是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还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其最终目标仍然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二)、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
会计理论是会计学科的结晶,会计方法是会计工作的总结。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会引起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上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渐进型的,而不是突变型的。
目前的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必须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三)、共同遵守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
会计法规是进行会计工作的法律依据。会计准则是指导会计工作的规范,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不能置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于不顾,相反应当更严格地执行,从措施上、技术上杜绝可能的失误。
(四)、基本工作要求相同。两者都有以下的基本工作:1、采集数据,予以输入;2、存储数据或资料3、数据的加工处理,如排序、分类、计算和统计;4、信息和数据的传递;(五)、复式借贷记账的原理相同。
不管是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还是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运 用借贷平衡原理,编制会计分录,记入账户,再进行排序、分类、计算、记录、判断等加工处理,然后编制会计报表。电子计算机可以输入的原始资料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地产生会计分录,并在棋盘式账户(矩阵簿记)中记账,它所遵循的依然是复式借贷记账原理。
(六)、都必须保存会计档案。会计档案是会计的重要历史资料,必须按照规定妥善保管。
实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大部分会计档案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下纸质的会计档案变为磁性介质的会计档案,备份消失而复制很容易,这就要求用更科学的方法,加强对会计档案的保管。二、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会计数据电算化处理和手工处理,其处理过程发生了下列变化:(一)、所用的计算工具不同。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算盘,计算器等,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所使用的计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及一些辅助设备。(二)、数据载体不同。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所有信息主要以纸张为载体,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载体除必要的原始凭证外,记账凭证、账簿均可用磁性介质作为信息载体。(三)、账簿形式和错误更正方法不同。
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规定日记账,总分类账要用订本式账簿,明细账可以用活页账册;账簿记录的错误要用划线更正法或红字冲正法更正。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打印输出的账页是卷带状的,可装订成活页式,不可能是订本式,只有到一定时期,再装订成一本订本式账册,作为会计档案保管;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输入数据要经过逻辑性校验(例如,会计科目逻辑校验、借贷金额平衡校验),因此不需要用划线更正法来更改账簿记录,如果账簿记录有问题,那么一定是合法性问题,往往采用输入“更正凭证”,加以更改,类似于红字冲正法,以便留下改动痕迹。
(四)、账务处理程序不同。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在进行会计数据处理时,根据会计业务的繁简和管理上的需要,选用其中一种,规定凭证、账簿、报表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来进行记账,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避免不了重复转抄的根本弱点,伴之而来的是会计人员和处理环节增多,不加强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免不了出现错误和舞弊。
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账务处理中,整个处理过程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环节,其控制的重点是在输入这个环节,从输入会计凭证到输出会计账表,一气呵成,一切中间过程都在机内操作,是肉眼看不见的,而需要的任何中间资料,都可以通过查询得到满足,因此,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有数据处理业务一体化的倾向,这样就废除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同的账务处理程序。(五)、账户设置方法和账簿登记方法的不同。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要为会计六大要素分别设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等六大类账户,并要设置总分类账和不同的明细分类账。而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把设置账户定义为:为了将来取得某种信息,预先设置好塑造该种信息的模型(亦称房间)。
所有的账户都给予一个科目号(房间号),这个科目号的第一位,就标志这个会计科目的大类别,前三位标志了总账的会计科目,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各种处理,它完全打破了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下各种账簿的不同处理方式和核对方法,它已实现了数出一门(都从凭证上来),数据共享(同时产生日记账、特种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报表等等)。(六)、对账、结账和期末账项调整的方式、方法不同。
在手工会计信息系统中,填制记账凭证的差错、记账或过账的差错、数量或金额计算上的差错,以及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等,都难免发生,因此,在结账前进行对账,确保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实相符。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样需要对账,但对账的形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例如:在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中不存在记账和过账上的差错,输入的凭证都。
2.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异同点
会计信息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异同点还是蛮多的。
两者不同点在于: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
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 (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
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5)平行登账上存在差异。
在手工会计登账时,总账由一名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或科目汇总表,或汇总记账凭证进行登录,明细账由另一名会计也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进行平行登录,月末校验两者是否相等。由于两名会计在登录时有可能发生错误,因此平行登账可以检查错误。
但是在会计电算化中,总账与明细账的数据均来源于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计算机按照登录总账和明细账的程序命令,将数据从记账凭证数据库中转移到总账数据库和明细账数据库,而计算机的内部运算是不可能发生数据运算错误的,所以在会计电算化中总账金额恒等于明细账金额。因此,平行登账的校验功能在会计电算化中已失去了其原先的作用。
(6)日记账和明细账作用有所差异。在手工会计中通常仅对现金和银行存款设置日记账,目的是为了序时记录货币资金的发生情况,做到与货币资金日清月结、钱账两清。
凭证信息是分散的,不便于查询,明细账仅是为了方便查询凭证而设置的,虽然任何科目按科目重新登录在明细账上,耗时且易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虽然任何科目都可有日记账和明细账,但所有日记账和明细账上的数据均来源于记账凭证,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这一高效能的工具,在账务软件中对记账凭证提供了多种查询条件,如日期、凭证号、科目代码、搞要、单位名称、单据号、录入员、审核员、借方金额、贷方金额、收入数量、余额等等,查询的方法可分为确定查询、自由查询、组合查询和模糊查询四种,可查询到企业的所有业务信息,由此看来,明细账在CAIS中意义已不再重要,可以取消,根据财政部文件规定,明细账可以一年输出一次,仅是为了存档的需要。
两者相同点在于: (1)系统目标一致。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 (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
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5)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
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
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3.毕业论文题目是会计电算化系统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比较,提纲怎么写啊
加把油再好好找找首先建议你先列一个提纲,明确自己的目标,到底方向在哪里,想写什么,其实这是很重要的,即使你觉得你很难写出一整篇论文,或者想用copy拼凑的方式完成论文,都必须要先明确你的论文想说什么。
论文的内容都不清楚,又如何去找资料呢? 其次中国的毕业论文,就一大抄,我看过这么多网站,比较欣赏的有学生大(studa),感觉那里做的还不错,还有 /,其余的不予评价。当然,最好就是你自己写,资料其实不必找别人的论文,既然是抄,你又明确了自己想写什么,那抄别的资料,新闻评论,各种论述也是一样,最关键的是拼凑的技巧。
其实别人的论文,大部分也是从各方各面抄来的而已,主题一明确,就好抄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论文,最好能有自己的观点,即使只是一点点,或者比较浅显的观点,也是很好的,会显得新鲜,有创造性,容易得到老师的好评。
怎样写论文 在整个读研的过程中,你需要写一到两篇(这取决于你所在系的规定)毕业论文,以获得PhD或者MS。 勤于写作不仅仅给你练习的机会。
学术的规则就是要么发表,要么腐烂。在很多领域和学校,这通常开始于 你成为一名教授时,但是我们实验室的很多研究生毕业之前就已经开始发表论文了。
鼓励发表和分发论文是很好的政策。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很好的调整思路的方式。
你会经常地发现自以为很完美的想法一旦写下来就显得语无伦次。 如果你工作的目的是不仅为自己还要为他人服务,就必须把它发表。
这也 是研究的基本责任。如果你写得精彩,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解你的工作。
AI但凭单打独斗是很难做的,你需要经常地从他人那里获得反馈。对你的 论文作评论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
任何事情,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阅读有关如何写作的书籍。
Strunk和White的《Elements of Style》对基 本的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做了介绍。Claire的《The MLA's Line By Line》(Houghton Mifflin)是有关在句子级别如何编辑的书籍。
Jacques Barzun的《Simple and Direct : A Rhetoric for Writers》(Harper and Row, 1985)是有关如何作文的。 写论文时,读读那些写作高超的书,并思考作者的句法运用。
你会发现不 知不觉地,你已经吸收了作者的风格。 要成为写作高手,需要付出颇多,历经数年,期间还要忍受和认真对待他 人的批评。
除此之外,并无捷径可走。 写作有时候是很痛苦的,看起来好像是从“实际的”工作中分心了。
但如 果你已经掌握了写作技巧,写起来会很快。而且如果你把写作当作一门艺术的话,你 能从中得到很多乐趣。
你肯定会遇到思路阻塞的情况,这有很多的可能原因,没有一定可以避免 的方法。追求完美可能导致思路阻塞:无论开始写什么,总觉得不够好。
要理解写作 是一个调试的过程。先写一个草稿,然后返回修订。
写草稿有助于理顺思路,如果写 不出来正文,那就写个大纲。逐步对之细化,直到已经很容易写出子部分的内容。
如 果连草稿也写不出来,隐藏掉正在写作的所有窗口,然后随便输入自己脑袋里想到的 东西,即使看起来好像是垃圾。当你已经写出了很多文本后,重新打开窗口,将刚才 写的东西编辑进去。
另外一个错误是以为可以将所有的内容依次写出。通常你应该将论文的核心内容 写出来,最后才是介绍部分。
引起作者思路阻塞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切实际的以为写作 是很容易的事情。写作是耗时耗力的,如果发现自己每天只能写一页,也不要放弃。
完美主义可能会导致对本来已经足够好的论文还在不停地打磨。这是浪费 时间。
(这也是一种有意无意之间逃避做研究的表现)。将论文看作你与本领域其他 人交谈时的一句话。
在交谈中,并不是每一句话都是完美的。很少有人会期待自己的 某次谈话就是全部的故事,是与对方的最后一次交流。
写信是一种很好的练习。很多技术论文,如果其风格更类似于给朋友的信 ,那么会有很大的提高。
坚持记日记也是练习写作的方法(也会使你试验更多的文体 ,不仅仅是技术论文)。这两种方法还有其它的实质作用。
一个常见的陷阱是花很多时间去追求修辞而不是内容。要避免这样。
LaTeX 并非完美,但是它有很多你所需的修饰语。如果这还不够,还可从其他从事这一研究 的人那里借用一些词语用法。
很多站点(例如MIT)维护了一个写作修辞的库。 清楚自己要表达什么。
这是清楚的写作中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了 拙劣的东西,且不知道如何修改,这很有可能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
一旦搞 清楚了自己要说什么,说就行了。 论文的写作要有利于读者查找到你所做的工作。
无论是段落的组织还是通 篇的组织,都要将最核心的部分放在前面。要精心写作摘要。
确保摘要已经反映出你 的好思路是什么。确保自己明白自己的创新点是什么,然后用几句话表达出来。
太多 的论文摘要只是一般性地介绍论文,说是有一个好思路,却不说是什么。 不要用大话来贩卖你的工作。
你的读者都是很优秀的人,正直且自尊。与 之相反,也不要为自己的工作道歉或者进行消减。
有时候你意识到某个子句、句子或者段落不够好,却不知道如何修改。这 是因为你钻到死胡。
4.为什么选择浅谈手工会计与信息化会计之比较这个题目
看你的这个提问,更像是在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题目。
至于手工会计和信息化会计,从目前大环境来说。稍微有点底子的企业都不会再采用手工会计的处理方法了。这是大环境也是趋势,不可逆转而且具有天然优势。
具体我也不展开,列几个主要观点吧。
1、信息化处理减少在过程中人为出错的可能;
2、更快的结账和报表制作;
3、后期查账操作容易、便捷;
4、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基础支持;
5、强化公司财务管理体系和内控建设。
5.手工会计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异同点有哪些
1.相同点 (1)系统目标一致。
两者都对企业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和核算,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采用的基本会计理论与方法一致。
两系统都要遵循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都采用复式记账原理。 (3)都要遵守会计和财务制度,以及国家的各项财经法纪,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规,从措施、技术、制度上堵塞各种可能的漏洞,消除弊端,防止作弊。
(4)系统的基本功能相同。任何一个信息要达到系统目标,都应具备信息的采集输入、存贮、加工处理、传输和输出这五项功能。
(5)都要保存会计档案。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输出,会计信息档案必须妥善保存,以便查询。
(6)编制会计报表的要求相同。两系统都要编制会计报表,并且都必须按国家要求编制企业外部报表。
2.主要差异比较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手工会计的初始化工作包括建立会计科目,开设总账,登录余额等;会计电算化的初始化设置工作则较为复杂,且带有一定的难度,其内容主要有会计系统的安装,账套的设置,网络用户的权限设置,操作员及权限的设置,软件运行环境的设置,科目级别与位长的设置,会计科目及其代码的建立,最明细科目初始余额的输入,凭证类型设置,自动转账分录定义,会计报表名称、格式、数据来源公式的定义等。
(2)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由于手工核算的限制,将账户分设为总账和明细账,明细账大多仅设到三级账户,此外,再开设辅助账户以满足管理核算上的需要;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一般都仅为中文科目。
而在会计电算化中,计算机可以处理各种复杂的工作,科目的级数和位长设置因不同的软件而异,有的财务软件将科目的级崐数可设置到6级以上,完全满足了会计明细核算方面的需要;科目的设置上除设置中文科目外,仍应设置与中文科目一一对应的科目代码,使用科目时,计算机只要求用户输入某一科目代码,而不要求输入该中文科目,但在显示打印时,一般都将中文科目和与之对应的科目代崐码同时显示。 (3)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
手工会计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形式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形式,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日记账核算形式等,对业务数据采用了分散收集、分散处理、重复登记的操作方法,通过多人员、多环节进行内部牵制和相互核对,目的是为了简化会计核算的手续,以减少舞弊和差错。而在会计电算化中,一般要根据文件的设置来确定,常用的是日记账文件核算形式和凭证文件核算形式,在一个计算机会计系统中,通常只采用其中一种核算形式,对数据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处理、数据共享的操作方法。
(4)账簿格式存在差异。在手工会计中,账簿的格式分为订本式、活页式和卡片式三种,并且对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总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
而在计算机会计系统中,由于受到打印机的条件限制,不太可能打印出订本式账簿,因此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规定,所有的账页均可按活页式打印后装订成册;总账账页的格式有传统三栏借贷式总账和科目汇总式总账,后者可代替前者;明细账的格式可有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等。
6.我要写《手工会计与会计电算化的比较》的论文,有什么书可以查找得
一、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特点 内部会计控制是处理会计业务时所形成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有机体,包括了一系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手续。
它是会计活动健康有序运行的重要保证,也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法》关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职责明确、相互制约、严格程序、如实记录、定期检查等[1].经过多年的研讨、实践、积累,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已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制度,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财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原有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方法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挑战。
本文认为,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相比,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内部控制的措施和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实施电算化后没有必要存在。
例如,制作科目汇总表、凭证汇总表,试算平衡的操作,以及总账、明细账核对等。由于计算机自动计算汇总一般不会出错,除非在计算机病毒的影响、非法操作和数据受损等情况下才会出现试算不平衡等现象,因此以上措施没有必要存在。
二是原手工会计系统下的一些内部控制措施,在电算化后转移到了计算机内部。例如,记账凭证里金额的借贷平衡、各账户的发生额平衡、账户的余额平衡检查等,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
一般来讲,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分为以组织措施为主的一般控制和以计算机系统程序控制为主的应用控制,并且组织控制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和保障;而控制的方式由人工控制转变为计算机控制为主,并与人工控制相结合。 2.内部控制制度有了新的内容。
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一方面使一些会计工作的形式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给会计工作增加了一些新的工作内容;同时使内部会计控制的范围更广,包含了手工会计系统所没有的一些内部控制,因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必须要有新的内容。例如,计算机硬件及软件分析、程序设计、计算机维护人员及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内部控制规章;计算机病毒防治,计算机系统内及磁盘内会计信息的安全保护,网络系统的安全控制规章;计算机操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岗位责任制度;软件使用权限的控制、修改程序的控制、数据备份的控制、科目代码的控制、结账时间的控制和设备的接触控制等系统的权限控制制度等。
3.内部控制的重点发生了转移。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点是会计凭证保管、整理、归档的控制,记账程序的控制,会计人员岗位责任的控制,账证、账表和账实核对等的控制;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点将由传统的财务部门转移到电子数据处理部门,内部控制放在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的控制、会计信息输出的控制、人机交互处理的控制、计算机系统之间连接的控制、系统的安全控制等方面,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
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可以划分为: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两大类。它们都是用来预防、发现、纠正系统所发生的错误、舞弊和故障,使系统能正常运行;是提供可靠和及时的信息保证。
与手工会计系统相比,它们也是计算机应用于会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特殊控制。 (一)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一般控制是面向整个系统的控制,其对象涉及人员、设备和程序等。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控制影响到计算机应用的成败,是应用控制的基础,它为数据处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一般控制主要包括系统的组织控制、操作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开发控制和系统维护控制等相互配合的系统运行环境方面的控制。
1.组织控制。组织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减少电算化部门发生错误及舞弊行为的可能性。
它的某些内容在原理上与手工会计系统的控制并没有多少区别,如职责分工、适当分权、职位轮换等。组织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不相容的职责由不同的人员或部门来承担,基本目标是建立恰当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制度。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从建立到运行的整个生存周期中,根据职能不同化分为两大部门即系统开发部门和系统应用部门,系统开发部门主要承担系统的开发研制以及系统的维护工作等,系统应用部门主要负责日常会计处理工作。两部门的人员要严格分工,系统开发人员一般不能从事系统应用操作,因为他们都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精通计算机并且了解电算化系统采用的各种控制技术、保密措施,可以轻易地进入系统进行不留痕迹的修改、破坏等操作。
组织控制就是要使有关人员的越权处理活动难以进行,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以此来防止差错、舞弊和犯罪行为的发生,保证电算化系统的可靠运行。 2.操作控制。
为了保证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必须制定和执行各种标准的操作管理规程。例如,建立完备的机房管理制度,明确哪些人能上机操作、操作次序如何,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电算化机房,还要按有关。
7.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区别
1、系统初始化设置工作有差异。
2、平行登账上存在差异。
3、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上存在差异。
4、账务处理程序上存在差异。
5、日记账和明细账功用有所差异。
6、账簿格式存在差异。
7、簿记规则上存有差异。
8、会计报表的编制形式上存在明显差异。
9、在能否使会计发展为管理型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区别。
10、人员、组织体系、内部控制方式、运算工具和信息存贮介质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