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
现浇地下室底板裂缝分析及处理办法 摘要:结合工程概况,从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配合比、施工过程等方面分析了现浇地下室底板裂缝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
关键词:地下室,底板裂缝,混凝土配合比 近年来,建筑业发展迅速,地下室在建筑物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由于使用了现浇地下室底板,房屋的整体性、耐久性、适用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保证,但也伴随产生了一些地下室底板裂缝的情况,使很多业主担心这些裂缝会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从而向有关部门投诉。
1 工程概况 广州市某办公大楼,位于广州市中心地段,是跨入e时代的商用办公大楼。地下室四层,建筑面积70 000 m2,总投资2亿元。
该工程地下室底板平均厚0.8 rfl,一般基础连板厚1.5 rfl,其中电梯井中最厚为自板面以下4.25 rfl,混凝土标号均为C35,底板标高为一15.5 rfl。该工程在结构封顶时发现了地下室底板出 现不规则裂缝,此时已结构封顶。
2 裂缝分析1)经现场实测,最大裂缝长度约20 m(直线距离),最大裂缝宽度0.27 rnm。经过近一个月的现场连续监控,未发现以上裂缝的进一步发展和新的裂缝出现。
根据业主要求,为确认混凝土强度,现场取24个部位作了回弹实验,并用超声波和钻芯取样进行强度校正,实验结果满足设计强度要求。而从施工单位提供的各项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复验报告、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和现场原材料抽样分析的结果来看,可以排除各种原材料不合格的因素。
2)工艺流程:该工程所用混凝土均为商品混凝土。从泵机直接泵送至工作面,混凝土采用机械振捣。
经现场测试,搅拌站的商品混凝土满足混凝土配比的误差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实际控制在12±2 CIYl左右。从混凝土外观检查,无蜂窝麻面现象,振捣是密实的。
3)混凝土配合比:为了提高混凝土抗裂性、可泵性和减少干缩性,地下室施工所用混凝土配合比掺加了10%粉煤灰。为满足可泵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拟掺加缓凝高效减水剂和泵送剂。
以上三种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早强作用。从混凝土最初出现裂缝的情况分析,以上三种材料的综合应用,可能是导致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的原因之一。
4)施工过程:地下室施工结束后,由于现场缺土,一直未予以回填,地下室长期暴露在外,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特别是温度变化的影响。5)气象条件的调查:该地下室底板施工时,该地区是在秋季10月份,天气温度约为23℃ ,气候干燥,相对湿度在30%-40%之问,当Et的最大风速为7 m/s。
施工中采取了保水、养护措施,如在梁板下层采用彩胶布围护、定时浇水养护等,但没采取防风措施。6)其他因素调查:该建筑物当时正处于施工期间,其整体下沉量不足3 ITtnl,而且均匀沉降;该层混凝土施工10 d后,其上部荷载才逐步加上,而且施工期间亦未受到其他振动。
因此,基本可以排除其他因素(诸如地基下沉、外力作用等)对该地下室底板的影响。3 原因分析1)在施工的各种条件未变的情况下,从裂缝仅在地下室底板上出现,而未在其他层现浇板上出现的事实来分析,唯一不同的是施工作业时的气候变化。
如前所述,该层现浇板施工时是该地区秋季最干燥的一个时期,最高气温仅23℃ ,当时的最大风速7 m/s,湿度仅有30%~40%,特别是每天于21:00施工完毕后,混凝土正处于初凝期,强度尚未有大的发展,作业面又没有防风措施,导致混凝土失水过快,引起表面混凝土干缩,产生裂缝。根 据有关资料记载,当风速为7 mrs时,水分的蒸发速度为无风时的2倍;当相对湿度为30%时,蒸发速度为相对湿度90%时的3倍以上。
假如将施工时的风速和湿度影响叠加,则可推算出此时的混凝土干燥速度为通常条件下的6倍以上。另外,从裂缝绝大多数集中在构件较薄及与外界接触面积最大的楼板上这一现象也可证实,开裂与其使用的材料关系不大,而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大些。
与地下室底板接近的墙肢之所以未裂,是因为墙肢两面都有模板,不直接受大气的影响。由此可以基本断定,天气是导致混凝土现浇板出现干缩裂缝的主要因素。
地下室底板由于本身体积较大,又长期暴露在温湿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特别到了1O月,早晚温差较大,导致混凝土温度收缩而产生裂缝。2)地下室底板所用混凝士均为C35混凝土,进入秋季施工以后,混凝土中又添加了粉煤灰、缓凝高效减水剂和泵送剂,以上三种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早强作用。
施工用水相对减少,混凝土强度增长较快,同时,由于天气干燥,加剧了混凝土水分的蒸发和裂缝的发展。3)从本工程的结构平面图中可以看出,核心筒和墙肢集中处刚度非常大,对现浇板的约束较强,核心简四角和墙肢两端内部应力非常集中。
从现浇板最初出现裂缝的位置来看,干缩裂缝首先在核心筒的四角,之后出现在板的中部,这是现浇板内部应力最集中、最复杂和最薄弱的部位。由于墙肢和核心筒刚度的强烈约束作用,当混凝土的收缩应力大于其抗拉强度时,裂缝便沿此位置出现、发展。
4 处理办法 经过以上的调查分析,本楼层的结构是安全的。梁板的承载力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但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和业主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2.求一篇关于工程质量或工程施工安全事故的论文,3000字
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摘要】某工程由于转换梁的尺寸和自重大、结构复杂、梁柱接头处空间狭小,给钢筋工程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为此,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了主要控制指标,找出了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并通过问题要因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有效地确保了该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关键词】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钢筋工程是影响建筑物结构安全的主要分项工程之一,也是特殊的分项工程(隐蔽工程)。
由于从建筑设计、施工到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钢筋工程质量的因素[1],因此,在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其质量。由于宁波地区缺乏对中高位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经验,笔者通过试验和实践,总结出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质量的一些针对性措施。
1工程概况某工程由l幢42层的酒店主楼和1幢29层的高级配套公寓A楼组成。酒店地下室2层,公寓A地下室1层;酒店结构高度168m,为超高层建筑;公寓A楼92m,为高层建筑。
公寓A楼采用带转换层的局部框支一剪力墙结构。4层以下落地剪力墙与框支柱组成框架一剪力墙结构;4层以上为纯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200300mm:结构转换层设在裙房屋面结构层和5层结构层,跨越了两个结构楼层,层高2.2m,属于高位转换层(见图1)。】
转换梁截面尺寸分别为400mm~3000mm、500mmX3000mm、600mm~3050mm、800mm~3050mm不等,梁内上下预埋l50arm~750mm、150mm*540utrnI字型钢骨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钢骨架用Q345钢材,梁内拉结钢筋遇钢骨架不能穿过时,将钢筋T型焊于钢骨上。
转换梁主筋为中32,箍筋为中l6的6肢箍,梁底、面筋都有3~4皮筋,箍筋弯钩按抗震要求弯成135。,框架柱内嵌H型钢柱。
2现状调查为了确保钢骨混凝土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近10个工程中的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钢筋质量问题包括以下几项:①梁箍筋绑扎不到位导致梁主筋偏位;②钢骨梁焊接质量差:③梁筋锚固长度不足;④梁筋保护垫块不符合要求;⑤钢骨梁安装偏位。
对以上问题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做出排列图(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转换梁钢筋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主要质量问题是:钢骨梁焊接质量差、箍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偏位、梁主筋锚固长度不足等。
3应对措施3.1确定控制指标由于该工程转换梁尺寸大、结构复杂、钢筋用量及规格相对较多,并且转换梁内有4根150mrn~750mm的I形钢骨架,且中间有1200mm~1200mm的设备通道,支撑的框架混凝土柱内有600mm~600mm的劲性钢柱,因此,转换梁的钢筋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如果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或施工程序安排不合理,很可能会造成结构质量事故。为此,将控制指标定为确保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合格标;隹,合格率为100% 3.2问题分析通过对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箍筋绑扎不到位、梁主筋偏位等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考虑施工中各种因素,得到钢筋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系统图(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造成钢骨梁箍筋不到位、梁主筋偏位的质量问题的末端因素共有10项,通过对各个末端因素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以下4个要因1)施工工艺安排不合理根据对宁波市普通转换梁施工情况的调查发现,这些工程都出现过因模板支设与钢筋绑扎施工程序上配合不合理,或钢筋主次梁之间梁筋叠放次序不对等问题,引起工程返工甚至停工的施工事件。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来保证转换梁结构施工的顺利完成。
2)设计未考虑实际施工难度由于该工程的转换梁较一般转换梁结构复杂,如:转换梁内有4根通长的钢骨梁,中间还有设备通道,框架柱内设置了H型钢柱,并且转换梁的上下主筋为中32钢筋,最多达32根,箍筋为中l6的6肢箍,按照抗震要求,其端部做成135。的弯钩等,从理论上都难以将主筋和箍筋设计就位(空隙不够),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施工难度更大。
3)施工前未进行质量、技术交底项目部在施工前虽进行了通常部位的技术交底,但未对难点部位进行专项的技术交底。技术交底采用了通用的格式,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使这项工作流于形式。
4)箍筋高度太高、尺寸太大,绑扎困难该工程转换梁尺寸为800mm~3050mm,箍筋尺寸也因此相对较大,给箍筋安装就位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通常的施工方法,无法按要求完成施工。
3.3对策针对以上分析确定的各个要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1)据宁波地区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施工经验,结合该工程转换梁的结构特点,决定将整个转换梁结构分成两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分以下6个步骤进行施工:①搭设支模架、铺设梁底板,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及受力分析要求,该工程转换梁采用门式支模架体系与平板采用普通钢管支模架体系相结合的支模方式;②铺设梁箍筋及铺排梁底筋;③拆除辅助小横杆,连接大横杆,再把箍筋拉开,梁中洞口处的4肢或6肢箍做成开口箍;④采用塔吊吊装钢梁;⑤绑扎洞口处箍筋及大箍筋绑扎定位;⑥浇筑第一阶段混凝土。
第二阶段按以下步骤进行施工:①。
3.【建筑事故分析与处理】针对一种或几种分部 分项工程的质量事故的论
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概念: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由于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重大事故分为四个等级。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2.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或重伤2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4.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死亡2人以下;或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 以上是对以事故作出的部分分析
重大事故的处理:建设部管理全国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本辖区内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国务院各有关主管部门管理所属单位的工程建设重大事故的处理。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必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监察、劳动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属于国务院部委的,应同时向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人民政府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人民政府和建设部门报告。重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书面报告,按上述程序逐级上报。同时,事故发生单位和事故发生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保护事故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重大事故的调查由事故发生地的市、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组成调查组负责进行。调查组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事故发生单位的主管部门和劳动保护等有关部门的人员组成,并应邀请人民检察机关人员,工会也应派人参加。必要时,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协助进行技术鉴定、事故分析和财产损失的评估工作。 以上是处理的部分内容
案列:(1)1995年1月12日,某建建工程队按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电话通知,要求拆除某工地脚手架。13日上午该工程队派五名工人前往工地,其中仅一人戴安全帽,其余均未系安全带、未戴安全帽,亦未进行安全教育,仅组长在上班前口头提醒一下就开始作业。近十点钟时,何某因站立不稳,由高处坠落,头部着地,当时面色惨白,昏迷不醒,即被送往医院抢救,但因内脏大量出血,于十四日凌晨死亡。 经查,事故主要原因是: 一、该建建工程队轻视安全工作,作为专业从事高空作业的工程队自建队以来从未制定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没有对职工进行过安全教育,没有专职安全员,没有配置和发放安全和劳防用品,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极为严重。 二、某建筑装饰工程公司,忽视对下属工程的监督检查,在与某建建工程队签订分包合同时没有审查承包单位管理情况和安全措施。 (2)周某系某县建筑工程公司辅助工,1995年3月5日上午周某在某工厂改扩建工程施工工地清理现场时,未听安全监护人员劝告,擅自进入红白带禁区内清理夹头。此时该队另一普工曹某正在15米高的平台上寻找工具,不慎碰动一块小铜模板从15米高平台的预留孔中滑下,正好击中周某戴有安全帽的头部,经抢救无效,周某于3月12日死亡。
4.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四川省工程质量事故典型案例最近几年来,在对工程质量事故鉴定工作中,我们收集了一些典型的工程质量事故案例。
这些案例涉及基本建设程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供应以及质量检测等各方面。现列举一部分,供大家参考。
案例一: 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
后来经仔细观察分析,出现问题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
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
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1.4m~2m左右。
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案例二 某市一商品房开发商拟建10栋商品房,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设计要求,采用振动沉管灌注桩,桩尖深入沙夹卵石层500以上,按地勘报告桩长应在9~10米以上。
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完后,由某工程质量检测机构采用低应变动测方式对该批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并出具了相应的检测报告。施工单位按规定进行主体施工,个别栋号在施工进行到3层左右时,由于当地质量监督人员对检测报告有争议,故经研究决定又从外地请了两家检测机构对部分桩进行了抽检。
这两家检测机构由于未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未及时发现问题。后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对其检测报告进行了审核,在现场对部分桩进行了高、低应变检测,发现该工程振动沉管灌注桩存在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桩身未能进入持力层,有的桩身严重缩颈,有的桩甚至是断桩。
后经查证该工程地质报告显示,在自然地坪以下4~6m深处,有淤泥层,在此施工振动沉管灌注桩由于工艺方面的问题,容易发生缩颈和断桩。该市检测机构个别检测人员思想素质差,一味地迎合施工单位的施工记录桩长(施工单位由于单方造价报的低,经常利用多报桩长的方法来弥补造价),将砼测试波速由3600米/秒左右调整到4700~4800米/秒,个别桩身经实测波速推定桩身测试长度为5.8m,而当时测试桩长为9.4m,两者相差达3.6m。
这样一来,原本未进入持力层的桩,严重缩颈桩和断桩就成为了与施工单位记录桩长一样的完整桩。该工程后经加固处理达到了要求,但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 某市一开发商修建一商品房,为了追求较多的利润,要求设计、施工等单位按其要求进行设计施工。设计上采用底层框架(局部为二层框架)上面砌筑九层砖混结构,总高度最高达33.3m,严重违反国家现行规范〈建筑抗 设计规范〉GBJ11-89和地方标准〈四川省建筑结构设计统一规定〉DB51/5001-92的要求,框架顶层未采用现浇结构,平面布置不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不均匀,在较大洞口两侧未设置构造柱。
在施工过程中六至十一层采用灰砂砖墙体。住户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房屋内墙体产生较多的裂缝,经检查有正八字、倒八字裂缝;竖向裂缝;局部墙面出现水平裂缝,以及大量的界面裂缝,引起住户强烈不满,多次向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投诉,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案例四: 某县一机关修建职工住宅楼,共六栋,设计均为七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0001平方米,主体完工后进行墙面抹灰,采用某水泥厂生产的325水泥。抹灰后在两个月内相继发现该工程墙面抹灰出现开裂,并迅速发展。
开始由墙面一点产生膨胀变形,形成不规则的放射状裂缝,多点裂缝相继贯通,成为典型的龟状裂缝,并且空鼓,实际上此时抹灰与墙体已产生剥离。后经查证,该工程所用水泥中氧化镁含量严重超高,致使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施工单位未对水泥进行进场检验就直接使用,因此产生大面积的空鼓开裂。
最后该工程墙面抹灰全面返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案例五: 某县级市一乡村修建小学教学楼和教师办公住宿综合楼,乡。
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论文怎么写要详细
建筑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它的健康运转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建筑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建筑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住宅工程质量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建设工程产品的工程项目,投资和消耗的人工、材料和能源都相当大,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一方面关系到工程适用性,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关系到企业的生存,所以把质量管理放在头等地位是当务之急。1. 设计质量的控制 建筑设计质量管理是建筑设计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保证整个设计工作的质量,以及提高设计产品的优良品率。目前,我国各级建筑设计单位均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不少地方政府的质量监督机构已担负起设计质量的管理职能。
设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有:①建立设计技术责任制;②实行设计质量监督制,其中施工图可给品率必须达到100%;③组织、鼓励设计人员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材料;④组织采用统一的模数、参数和标准构配件;⑤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前提下,加强调研,深入开展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及其论证工作;⑥严格执行设计方案的审批制度。在上述各项工作的基础上,确保设计质量,以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在许多建筑设计中,对设计质量的控制不够重视。一般来说,我们对设计阶段的工程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一个是工程质量标准,主要是技术标准,例如采用的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工程规模等。
这些标准是有一定的量化标准的。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
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
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
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 经济 损失。
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 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保证是指为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满足需要(满足设计要求、技术标准规定、需方的愿望),而对建筑施工项目的全过程实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并对其提出完整、准确履行各自质量职能的证据,以使需方满意并增强其对项目的质量信任感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简言之,建筑施工项目质量保证是项目为确保其工作质量,使用户满意并确信的全部有效手段和活动。
2.1技术文件会审。要将技术设计付诸实施,首先施工单位要对技术设计进行会审。
2.1.1作为施工单位,必须全面理解设计文件、设计意图。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制定实施方案。
2.1.2对设计文件中发现的问题,如矛盾、错误、二义性、说明不清楚的地方,须在会审中提出,向设计单位咨询或要求修改。2.1.3在图纸会审的基础上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并要以设计图纸,国家发布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依据,特别注意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部位及技术复杂的工序,要编制专门的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细则,要确保编制的施工方案经济性和可行性,经过总工等专家的审批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
其中最主要的是图纸会审,而图纸会审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找出图纸自身的缺陷和错误。审阅图纸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和施工规范等);图纸与说明是否清楚,引用标准是否确切;施工图纸标准有无错漏;总平与建筑施工图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平、立、剖面图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各专业工种设计是否协调和吻合。
第二,施工的可行性结合图纸的特点,研究图纸在施工过程中,在质量上、安全上、工期上、工艺上、材料供应上,乃至于经济效益上施工能否满足图纸的要求,必要时建议设计单位给予适当地修改。第三,地质资料是否齐全,能否满足图纸的要求;周边的建筑物或环境是否影响本建筑物的施工等;施工图纸的功能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要求等,都是图纸会审的主要内容。
对会审准备中的图纸等问题进行汇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召集有关人员进行一次内部初审。对初审后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确立会审会议上需要解决的相关问题,并指定专人发言和补充发言人员。
建设单位交底后,各单位按相关工种在一起分别进行分组会审,由施工单位为主提出问题,相关人员进行补充,设计单位进行答疑,建设单位、监理和政府有关部门发表意见,对图纸存在。
6.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浅论
原发布者:弘利教育 工程建设类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实行的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制度存在着种种的缺陷,已经不再适合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应该建立并实施现代化的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实现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并进一步的提高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本文对建筑工程行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研究,将对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的水平较低,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的安全事故的频发,一方面造成了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顺利健康发展,这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的普遍关注与高度重视,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虽然我国已在建筑的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的改进工作,特别是制定了新的安全生产的技术标准、法规流程等等,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频率,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建筑工程事故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中,落后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三)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三)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7.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案例,求答题方向
案例:某工厂新建一生活区,共14 幢七层砖混结构住宅(其中10幢为条形建筑,4幢为点式建筑)。在工程建设前,厂方委托一家工程地质勘察单位按要求对建筑地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工程于一九九三年至一九九四年相继开工,一九九五年至一九九六年相继建成完工。一年后在未曾使用之前,相继发现10幢条形建筑中的6幢建筑的部分墙体开裂,裂缝多为斜向裂缝,从一楼到七楼均有出现,且部分有呈外倾之势;3幢点式住宅发生整体倾斜。后来经仔细观察 分析 ,出现 问题 的9幢建筑均产生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沉降差达160mm以上。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该工程质量事故进行了鉴定,审查了工程的有关勘察、设计、施工资料,对工程地质又进行了详细的补勘。经查明,在该厂修建生活区的地下有一古河道通过,古河道沟谷内沉积了淤泥层,该淤泥层系新近沉积物,土质特别柔软,属于高压缩性、低承载力土层,且厚度较大,在建筑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沉降。凡古河道通过的9栋建筑物均产生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均需要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生活区内其它建筑物(古河道未通过)均未出现类似情况。该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在对工程地质进行详勘时,对所勘察的数据(如淤泥质土的标准贯入度仅为3,而其它地方为 7~12)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地下土层出现了较低承载力的现象未引起重视,轻易的对地基土进行分类判定,将淤泥定为淤泥质粉土,提出其承载力为 100kN, Es为4Mpa.设计单位根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基础为浅基础,宽度为2800mm,每延米设计荷载为270kN,其埋深为- 1.4m~2m左右。该工程后经地基加固处理后投入正常使用,但造成了较大的 经济 损失,经法院审理判决,工程地质勘察单位向厂方赔偿经济损失329万元。
8.造成工程质量事故的综合分析有哪些原因
所谓工程质量事故,是指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设计要求。质量事故按其严重程度不同,分为一般事故和重大事故。一般事故指经济损失在5000元~10万元者。产生工程质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多样,但可归纳成以下几方面:
1、设计错误。结构方案不正确,计算简图与实际受力不符,荷载取值过小,内力分析有误等,都是诱发质量事故的隐患。
2、自然灾害。工程建设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雷电、洪水、大风暴等都能造成重大的质量事故。
3、施工和管理的原因。许多工程质量事故,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
4、工程地质的原因。如地质勘察报告不详细、不准确等,均会导致采用错误的基础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失稳,使上部结构及墙体开裂、破坏、倒塌。
5、设备、材料及制品不合格。
6、建筑物使用不当。如不经校核验算就在原有建筑物上任意加层;使用荷载超过原设计的容许荷载;任意开槽、打洞、削弱承重结构的截面等。
9.工程事故案例分析
原发布者:辛益德
南京电视台演播中心坍塌案案例分析辛益德制作事故经过某市电视台演播中心工程由市电视台投资兴建,某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某建设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该工程在市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投标,该市某建筑公司于1月13日中标,并于3月31日与市电视台签订了施工合同。该建筑公司组建了项目经理部,史某任项目经理,成某任项目副经理。4月1日工程开工,计划竣工日期为第二年7月31日。工地总人数约250人,民工主要来自南方各地。7月22日开始搭设施工后时断时续。搭设时没有施工方案,没有图纸,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由项目副经理成某决定支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尺寸按常规(即前五个厅的支架尺寸)进行搭设,由项目部施工员丁某在现场指挥搭设。搭设开始约15天后,分公司副主任工程师赵某将“模板工程施工方案”交给丁某。丁看到施工方案后,向项目副经理成某作了汇报,成答复还按以前的规格搭架子,到最后再加固。模板支撑系统支架由该建筑公司的劳务公司组织进场的朱某工程队进行搭设(朱某是市标牌厂职工,以个人名义挂靠在该建筑公司劳务公司事故发生时朱某工程队共17名民工6月份进入施工工地从事脚手架搭设,其中5人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地上25~29m最上边一段由木工工长孙某负责指挥木工搭设。10月15日完成搭设,支架总面积约624m2,高度38m。搭设支架的全过程中,没有办理自检、互检、交接检、专职检的手续,搭设完毕后未按规定进行整体验收。•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毕业论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