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宽带方面的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滨江学院 宽带通信网络题 目 超宽带 UWB 技术系 业 滨江学院计算机系 院 专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 0 一一 年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宽带(UWB) 的系统性能特点及 UWB 的调制与多址接入技术,然后着重 讨论了 UWB 的最新进展,包括: IEEE 802. 15. 3a UWB 多径信道模型,UWB 的多入多出(MIMO) 系统,UWB 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以及定位于低速无线个域网(LR - WPANs) 的 802. 15. 4a 标准。
最后提出几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如:寻求一种新的适合分析非正弦窄脉冲的 UWB 系统的无线通信理论等。 超宽带(UWB) 通信技术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具体介绍了 UWB 的概念及特点, 并 简单介绍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UWB 应用超短基带丰富的 GHz 级频谱,采用安全信令方法。基于 UWB 的宽广频谱, UWB 限制在 3.1 - 10.6 GHz 和低于 41 dB 发射功率。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1 一 前言当今世界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其中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当属无线网络和 Internet,二者常被称为天地两大网。Internet 以光纤、电缆和电话线为传输媒质,把成 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连接成网,可传输数据、图像、话音(IP 电话)等多媒体信息, 目前正向以 IPv6 为主要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发展。
无线用户要接入 Internet, Internet 用户希望在移动中享受 Internet 服务,只有这两大网络互相补充和发展,人们才 会享受到更加便捷、业务多样、更高速率和个性化的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因此,宽带无线 通信技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并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和研究。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宽带 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网大约 3~5 年发生一次大的变革,现已 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目前发展到第三代(3G),3G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运行,第 四代(4G)的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已全面展开。
3G 网络中可传输数据、图像、话音等多媒 体信息,成为 Internet 宽带无线接入的重要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是目前宽带接入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下一代网络(NGN, Next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宽带无 线(NGBW,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Wireless)及 3G 演进的重要接入与传送支撑技术。
本文着重从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和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两个方面介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 与发展,同时还简述了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超宽带(UWB)和自由空间光(FSO)通信技术。 超宽带其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可以追述到一百年前波波夫、马可尼发明越洋无线电报 的时代。
现代意义上的超宽带UWB (UltraWide Band)出现于上世纪90 年代, 但是它的应用 仅仅局限于军事、灾害救援等方面。直到1989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 才首 先采用了超宽带这一术语, 并对它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 若信号在- 20dB 处的绝对带宽 大于115GHz 或相对带宽大于25 % , 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到了2002 年2 月14 日, 这项 无技术首次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的批准用于民用通信, 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 的广泛关注。 二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一开始是使用脉冲无线电技术,此技术可追溯至 19 世纪。
后来由 Intel 等大公司提出了应用了 UWB 的 MB-OFDM 技术方案,由于两种方案 的截然不同,而且各自都有强大的阵营支持,制定 UWB 标准的 802.15.3a 工作组没能 在两者中决出最终的标准方案,于是将其交由市场解决。至今 UWB 还在争论之中。
UW B 调制采用脉冲宽度在 ns 级的快速上升和下降脉冲,脉冲覆盖的频谱从直流至 GHz, 不需常规窄带调制所需的 RF 频率变换,脉冲成型后可直接送至天线发射。脉冲峰峰 时间间隔在 10 - 100 ps 级。
频谱形状可通过甚窄持续单脉冲形状和天线负载特征来 调整。UWB 信号在时间轴上是稀疏分布的,其功率谱密度相当低,RF 可同时发射多个 UWB 信号。
UWB 信号类似于基带信号,可采用 OOK,对映脉冲键控,脉冲振幅调制或脉 2 位调制。UWB 不同于把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射频 (RF) 的常规无线系统,可视为在 R F 上基带传播方案,在建筑物内能以极低频谱密度达到 100 Mb/s 数据速率。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速率, UWB 应用超短基带丰富的 GHz 级频谱, 采用安全信令方法 (Intriguing Signaling Method)。基于 UWB 的宽广频谱,FCC 在 2002 年宣布 UWB 可 用于精确测距,金属探测,新一代 WLAN 和无线通信。
为保护 GPS,导航和军事通信频 段,UWB 限制在 3.1 - 10.6 GHz 和低于 41 dB 发射功率。 超宽带( UWB)的技术特点 三 超宽带( UWB)的技术特点 1) 系统容量大。
根据Shannon 信道容量公式,在高斯信道中, 系统无差错传输速率的上限为:C = B *log2 (1 + SNR)其中B 为信道带宽, SNR 为信噪比。这个公式说明当传输系统信噪比下降时, 可 增加系统传输带宽以保持信道容量不变。
正因为这样, 通信技术一步步由点频通信到跳频通 信, 再到扩。
2.通信工程毕业论文有哪些题目
通信工程可以写4g网络通信、无线局域网、wifi等等热门题目的。
开始也不懂,还是学长给的文方网,写的《网络通信中的视频编码与传输技术研究》,非常靠谱的说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通信技术的研究SSL安全传输协议在网络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研究基于ZigBee和IPv6的远程监控网络通信研究高速铁路牵引供电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自相似网络通信量及高速路由结构性能研究复杂系统的信息脆性风险研究及在网络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面向多级安全的网络安全通信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工业分布式实时数据库网络通信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具有重尾特性的自相似网络通信量建模及预测基于FPGA的机器视觉系统研究及应用基于跨层设计的无线网络通信的研究无人驾驶智能车远程监控系统——基于GPRS无线网络通信基于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统研究基于VC++网络通信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地铁列车WorldFIP网络通信系统可靠性分析与应用研究水声网络通信环境软件仿真系统设计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通信软件设计基于MPC8260和VxWorks的网络通信平台的实现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研究网络通信系统的风险分析与评估远程监控系统中网络通信的研究与实现基于数据加密的网络通信系统的研究基于嵌入式系统VxWorks的设备驱动和网络通信基于Linux的网络通信游戏的设计与实现基于WiFi的LED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基于STM32的嵌入式网络控制器设计GPS/GPRS车辆定位网络系统及故障在线检测技术研究基于C/S模式多平台网络通信系统研究基于Internet的分布交互式通信系统仿真平台的研究——网络通信部分分布式检测系统的网络通信研究星间/星内无线通信技术研究网络通信的信息隐藏技术研究低压电力线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3.求一宽带方面的通信技术毕业论文
滨江学院 宽带通信网络题 目 超宽带 UWB 技术系 业 滨江学院计算机系 院 专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二 0 一一 年 六 月 二 十 四 日 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超宽带(UWB) 的系统性能特点及 UWB 的调制与多址接入技术,然后着重 讨论了 UWB 的最新进展,包括: IEEE 802. 15. 3a UWB 多径信道模型,UWB 的多入多出(MIMO) 系统,UWB 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以及定位于低速无线个域网(LR - WPANs) 的 802. 15. 4a 标准。
最后提出几个值得探索的研究方向,如:寻求一种新的适合分析非正弦窄脉冲的 UWB 系统的无线通信理论等。 超宽带(UWB) 通信技术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本文具体介绍了 UWB 的概念及特点, 并 简单介绍了它在一些领域的应用。
UWB 应用超短基带丰富的 GHz 级频谱,采用安全信令方法。基于 UWB 的宽广频谱, UWB 限制在 3.1 - 10.6 GHz 和低于 41 dB 发射功率。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 关键词:超宽带,脉冲无线电技术,调制与多址技术,直接序列扩频码分多址 1 一 前言当今世界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时代,其中最为活跃和发展最快的当属无线网络和 Internet,二者常被称为天地两大网。Internet 以光纤、电缆和电话线为传输媒质,把成 千上万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连接成网,可传输数据、图像、话音(IP 电话)等多媒体信息, 目前正向以 IPv6 为主要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NGI)发展。
无线用户要接入 Internet, Internet 用户希望在移动中享受 Internet 服务,只有这两大网络互相补充和发展,人们才 会享受到更加便捷、业务多样、更高速率和个性化的宽带多媒体信息服务。因此,宽带无线 通信技术受到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并投入巨资进行开发和研究。
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包括宽带 移动通信技术和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网大约 3~5 年发生一次大的变革,现已 经历了第一代、第二代,目前发展到第三代(3G),3G 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运行,第 四代(4G)的标准和关键技术研究已全面展开。
3G 网络中可传输数据、图像、话音等多媒 体信息,成为 Internet 宽带无线接入的重要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是目前宽带接入技术 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下一代网络(NGN, NextGeneration Network)、下一代宽带无 线(NGBW, Next Generation BroadbandWireless)及 3G 演进的重要接入与传送支撑技术。
本文着重从宽带固定无线接入和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两个方面介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现状 与发展,同时还简述了目前引起广泛关注的超宽带(UWB)和自由空间光(FSO)通信技术。 超宽带其实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可以追述到一百年前波波夫、马可尼发明越洋无线电报 的时代。
现代意义上的超宽带UWB (UltraWide Band)出现于上世纪90 年代, 但是它的应用 仅仅局限于军事、灾害救援等方面。直到1989 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 才首 先采用了超宽带这一术语, 并对它的定义做了明确的规定: 若信号在- 20dB 处的绝对带宽 大于115GHz 或相对带宽大于25 % , 则该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到了2002 年2 月14 日, 这项 无技术首次获得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 的批准用于民用通信, 从而引起了世界各国 的广泛关注。 二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简介 UWB(Ultra-Wideband)超宽带,一开始是使用脉冲无线电技术,此技术可追溯至 19 世纪。
后来由 Intel 等大公司提出了应用了 UWB 的 MB-OFDM 技术方案,由于两种方案 的截然不同,而且各自都有强大的阵营支持,制定 UWB 标准的 802.15.3a 工作组没能 在两者中决出最终的标准方案,于是将其交由市场解决。至今 UWB 还在争论之中。
UW B 调制采用脉冲宽度在 ns 级的快速上升和下降脉冲,脉冲覆盖的频谱从直流至 GHz, 不需常规窄带调制所需的 RF 频率变换,脉冲成型后可直接送至天线发射。脉冲峰峰 时间间隔在 10 - 100 ps 级。
频谱形状可通过甚窄持续单脉冲形状和天线负载特征来 调整。UWB 信号在时间轴上是稀疏分布的,其功率谱密度相当低,RF 可同时发射多个 UWB 信号。
UWB 信号类似于基带信号,可采用 OOK,对映脉冲键控,脉冲振幅调制或脉 2 位调制。UWB 不同于把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射频 (RF) 的常规无线系统,可视为在 R F 上基带传播方案,在建筑物内能以极低频谱密度达到 100 Mb/s 数据速率。
为进一步提高数据速率, UWB 应用超短基带丰富的 GHz 级频谱, 采用安全信令方法 (Intriguing Signaling Method)。基于 UWB 的宽广频谱,FCC 在 2002 年宣布 UWB 可 用于精确测距,金属探测,新一代 WLAN 和无线通信。
为保护 GPS,导航和军事通信频 段,UWB 限制在 3.1 - 10.6 GHz 和低于 41 dB 发射功率。 超宽带( UWB)的技术特点 三 超宽带( UWB)的技术特点 1) 系统容量大。
根据Shannon 信道容量公式,在高斯信道中, 系统无差错传输速率的上限为:C = B *log2 (1 + SNR)其中B 为信道带宽, SNR 为信噪比。这个公式说明当传输系统信噪比下降时, 可 增加系统传输带宽以保持信道容量不变。
正因为这样, 通信技术一步步由点频通信到跳频通 信, 再到扩频通信, 。
4.急求8000字以上的通信毕业论文
[信息与通信工程]无线衰落信道的仿真实现 摘 要大家都知道,自从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问世以来,移动通信领域高速的发展着,并由于大家需要更多的彼此间的交流而几乎成为现代社会的焦点。
因此怎样利用现有的有限频谱来提高通信容量,也就是提高频谱利用率,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移动通信采用电磁波通过无线信道来传送信息,因此深入的了解无线信道的具体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在本论文中,首先对移动传播环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中重点介绍了多径传播和多普勒效应,在此基础上,从数学的角度介绍了信道的衰落特性,然后介绍了描述信道的物理模型,最后用Matlab 和C语言进行了仿真,首先仿真了平坦衰落信道,接着对频率选择性信道进行了仿真,得到了描述信道一阶统计特性和二阶统计特性的仿真图形。关键词:多径传播,多普勒效应,建模,仿真目 录前言----------------------------------------------1第1章 绪论 ----------------------------------------21.1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21.2移动通信的传播环境简介---------------------------------31.3无线信道研究的发展历程-------------------------------31.4使用的工具-------------------------------------3第2章 小尺度衰落信道--------------------------------------- -52.1衰落的数学模型-------------------------52.1.1接收信号的复包络(静态情况下)---------------------52.1.2动态情况下,多普勒频移------------------------52.1.3接收信号的复包络----------------------------------------52.2 包络的统计特性-----------------------------------62.2.1瑞利衰落------------------------------------72.2.2莱斯衰落---------------------------------72.3多径信道参数----------------------------------------72.3.1时间色散参数--------------------------------------------72.3.2频率色散参数--------------------------------------------82.3.3角度色散参数-------------------------82.4小尺度衰落信道的分类--------------------------------------92.4.1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92.4.2快衰信道和慢衰信道--------------------------------------102.4.3标量信道和矢量信道 ---------------------------11第3章 标量信道建模及仿真----------------------------123.1平坦衰落信道建模-------------------------------123.2多普勒功率谱------------------------------------------123.3平坦衰落信道仿真--------------------------------143.3.1正弦波叠加法-------------------------------143.3.2成型滤波器法------------------------------------183.4频率选择性信道建模与仿真--------------------------------203.5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21第4章 矢量信道的建模与仿真-----------------------234.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及理论模型-------------------234.1.1矢量信道建模的意义---------------------------234.1.2SIMO信道---------------------------------234.2 MIMO信道的建模---------------------------------244.2 MIMO信道的仿真---------------------------------------26第5章 仿真结果分析----------------------------------275.1平坦衰落性信道的仿真结果----------------275.2频率选择性信道的仿真结果-----------------------------31结束语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频率选择性信道仿真源程序 -----------------------36附录二 翻译 ----------------------------64。
5.认知与协作视角下无线通信网络之若干重要技术分析 ,求毕业论文一篇
协作通信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广播阶段和协作阶段。
在广播阶段,源节点向周围的巾继节点广播将要发送的数据;在协作阶段,中继节点将接收到的源节点信号经某种协作方式(放大转发、解码转发、编码转发等)发送给目的节点。与传统的单跳通信相比,协作通信可以提升传输速率、增加传输可靠性、扩大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
它从协作的角度出发,把物理层传输技术,无线信道,无线网络等综合进行设计和优化,可大幅度的提高系统可实现性和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为小型移动终端的MIMO实用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办法。近年来,关于协作通信技术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传感器网络、无线Ad Hoc网络和无线局域网等无线通信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热点之一,备受学者们关注。
协作通信技术可与现有的其他先进通信技术进行灵活地结合,以发挥各技术的优势。例如,与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技术相结合,可充分利用其消除符号间干扰(Inter-symbol Interference,ISI)、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较高频谱效率的优点;与空时编码、网络编码等编码技术相结合,以获得编码增益。
扣二。七。
八。五。
四。2。
8。5。
6.电子工程系通信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怎么写
怎样写好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
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
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
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
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
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
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
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
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
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
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
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
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
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
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
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
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
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
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
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
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
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提供一些通信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供写作参考。 基于Socket的网络通信(传输)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Directx 的音频、视频压缩filter的设计与实现 MPEG标准的研究 网络通信中的Systemview仿真设计 信号与系统中的Systemview仿真设计 G4中的QoS技术改进 。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通信mimo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