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工程毕业实习论文,2000字以上
一. 前言 生产实习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它是所学理论知识与 工程实践的统一。
在实习过程中,我以一个住宅小区为实习场所,参加工程施工工作,顺利完成了四周的实习任务。同时,也为大学毕业后从事工程时间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熟悉工程施工管理、技术管理 ① 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和技术交底制,每道工序前必须进行技 术交底并填写“技术交底记录”。 ② 项目经理责成各专业工程师填写“施工日志”。
工程经理应记录并保存一份详细的“施 工日志”。“施工日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天施工部位、该部位的施工人数、具体的 施工班组、具体的现场负责人、施工用材料和设备情况、依据的作业方法或哪个技术交底、当天气候、当天施工部位的检验和试验状态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等。
③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工程室负责现场劳动力调配、进度管理、机械使用和施工安全等 工作,并保存相关记录。工程经理负责每周主持召开一次工程例会,总结上周的工程进度情 况,找出工程实际进展同计划之间的差距,安排本周的工作。
项目总工总结上周的施工质量 状况,并对下一步的质量管理提出建议和要求。 ④ 在施工过程中,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专检制度,施工队质检员对每道工序自检 合格后,填写自检表,经相关工班长签认后,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 工序。
不合格的工序必须进行返工,再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项目通过建立联检 制度,填写质量联检表,对各分项工程的质量加强控制。
砼施工前必须填写砼浇灌申请。 ⑤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由各专业工程师负责,按本质量计划“合同变更管理”部分的 规定,及时传达到各业务口及相关施工队。
⑥砼、砂浆、防水材料由试验员负责取样,送公司试验室进行试验,合格后出具相应的 试验报告。产品试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⑦ 隐蔽工程项目质检员检查合格后,由专业工程师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报请业主或 监理工程师验收。业主或监理工程师在验收记录上签字后,方可继续施工。
⑧由技术室编制月进度计划,工程经理负责将月进度计划分解细化到每周每天,实行动 态监控、量化管理,确保施工进度。 2.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 ① 编写施工技术交底、参加技术交底会议 技术交底是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开工的前提,也是贯彻始终的技术指导,直接影响工程 质量,其可靠度至关重要。
因此,技术员在编写完交底后必须交技术室主任审查通过,方可 向施工队队长进行交底。 ② 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再报项目部,由项目质检员复查, 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我同时以质检员的身份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上现场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如墙体配筋图、楼板梁的配筋图、模板施工图等。模板验收中主要检查板缝是否封堵严密、垂直度是否合格、测量模板安装是否满足房间开间要求等;钢筋验收则检查墙体的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梯子筋以及暗柱暗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等;抹灰装修则检查拉毛强度、面层平整度是否合格;防水层铺贴是否符合规范等。
③协助现场技术人员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主要是工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漏浆、露筋胀模、烂根等。 三.工程概况 实习单位:邯郸市天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邯郸市第一运输总公司利民街住宅楼 工程地点:邯郸市第一运输总公司二号院 监理单位:邯郸市天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邯郸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6317.20㎡(其中地下室面积792.90㎡,阳台面积54.75㎡,阁楼面积423.4㎡) 计划开工日期:2005.4(因某些原因迟迟未开工) 设计年限: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级 建筑场地类别:Ⅲ类场地土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材料要求: 承重墙:240厚砖墙 楼板:保护层厚度20㎜ 构造柱:行混柱240*240 梁柱保护层:30㎜ 基础底板及基础梁保护层:40㎜ 1.基础底板及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垫层为100厚C15素混凝土。
2.坡屋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其余层梁、扳柱为C25。 3.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同时,其相应节点区混凝土应采用相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高值。
4.本工程所用钢筋有HPB235级,HRB335级两种。 基槽开挖 开挖桩承台基坑土方 → 灌桩芯混凝土 → 混凝土垫层 → 砌砖胎模、抹水泥砂浆 → 钢筋绑扎 → 安装模板 → 墙、柱插筋 → 浇筑混凝土 砌体和脚手架工程 常用脚手架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吊式脚手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及里脚手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扣件、底座和脚手板等部件组成,门式钢管脚手架由门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再互相连接增加梯子、栏杆等部件构成整片脚手架。升、降式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为:墙体预留洞→脚手架安装→脚手架爬升→脚手架下降→脚手架拆除。
砖砌体砌筑包括:抄平、放线、立皮树杆、挂准线和砌砖等。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各工艺要求进行。
要确保砖砌体符合“横平竖直、砂浆饱。
2.谁能把自己写的土木工程的毕业论文发一份给我
摘 要: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项集成性极高的高新信息技术,本文通过对VR技术的讨论分析了VR技术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指出VR技术必将在土木工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土木工程 可视化计算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基础建设规模的加入,建设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对土木工程学科管理的科学性、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和集成化成为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的要求和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是综合性与集成性极强的高新技术,在军事、医学、设计、艺术、娱乐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土木工程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涉及土木工程领域的各个学科,已显示出一定的实用性,技术潜力十分巨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1]。
二、虚拟现实技术及其特点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它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个信息技术分支,大大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VR技术是把抽象、复杂的计算机数据空间转化为直观的、用户熟悉的事物。它的技术实质在于提供一种高级的人机接口。利用VR技术所产生的局部世界是人造和虚构的,并非是真实的,但当用户进入这一局部世界时,在感觉上与现实世界却是基本相同的。因此,虚拟现实技术改变了人与计算机之间枯燥、生硬和被动的现状,给用户提供了一个趋于人性化的虚拟信息空间。它以模拟方式为使用者创造了一个实时反映实体对象变化与相互作用的三维图像世界,在视、听、触、嗅等感知行为的逼真体验中,使参与者可直接参与和探索虚拟对象所处环境的作用和变化,仿佛置身于现实世界中。一个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系统是由包括计算机图形学、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接口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传感器技术、语音处理与音像技术、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等不同功能、不同层次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子系统所构成的大型综合集成环境。所以,虚拟现实技术是综合性极强的高新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特性。
1.沉浸性
虚拟现实技术是根据人类的视觉、听觉的生理心理特点,由计算机产生逼真的三维立体图像,使用者戴上头盔显示器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便可将自己置身于虚拟环境中,成为虚拟环境中的一员。使用者与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的相互作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的一样,一切感觉都是那么逼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交互性
虚拟现实系统中的人机交互是一种近乎自然的交互,使用者不仅可以利用电脑键盘、鼠标进行交互,而且能够通过特殊头盔、数据手套等传感设备进行交互。使用者通过自身的语言、身体运动或动作等自然技能,就能对虚拟环境中的对象进行考察或操作。
3.多感知性
由于虚拟现实系统中装有视、听、触、动觉的传感及反应装置,因此,使用者在虚拟环境中可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知,从而达到身临其境的感受。
学位论文网
3.求写土木工程的论文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目录_土木工程毕业论文
双击自动滚屏 文章来源:一流设计吧 发布者:16sheji8 发布时间:2008-12-8 10:32:33 阅读:452次
001某技术专科学校图书馆
002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
003建筑结构施工图开题报告和计算书
004土木专业办公楼毕业设计
005某办公楼框架结构设计
006大桥上部结构设计
007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008水利学校教学楼的建筑
009大方35kV双山变电站工程
010五层教学楼
011大桥上部结构设计
012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
013水利学校教学楼的建筑
014本科毕业设计-土木工程专业(房建)
015毕业设计公路设计
016毕业设计公路施工图和说明书
017毕业设计全文,包括图纸(给水工程毕业设计)
018毕业设计五层教学楼(计算书及CAD建筑图
019高层建筑外墙清洗机---升降机部分的设计]
020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021建筑设计
022开发区建筑设计
023图书馆设计
024五层教学楼
本文来自: 一流设计吧() 详细出处参考:
4.赵明华的学术论文
[1] 赵明华. 桥梁桩基稳定计算长度[J].工程力学,1987,2(1):94-105.[2] 赵明华. 桥梁桩基的屈曲分析和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1990,12(4):47-56.[3] 赵明华,王季柏.基桩计入摩阻力的屈曲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1996,5(3): 87-90[4] 吴 鸣,赵明华.大变形条件下桩土共同工作及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7(4):436-440.[5] 赵明华, 吴鸣. 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受力分析及试验研究[J]. 中国公路学报,2002,15(1):50-54[6] 赵明华,曹文贵,刘齐建,等. 按桩顶沉降控制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方法[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1):67-71[7] 赵明华,杨明辉,曹文贵,陈昌富. 确定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荷载传递法[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398-1402[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邹银生. 横向受荷桩桩侧土体位移应力分布弹性解[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6):767-771[9] 赵明华,邹新军,邹银生,郭玉荣. 倾斜荷载下基桩的改进有限元-有限层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4,21(3):129-133[10] 赵明华,曹文贵,何鹏祥,杨明辉. 岩溶及采空区桥梁桩基桩端岩层安全厚度研究[J]. 岩土力学,2004,25(1):64-68[11] 赵明华,程晔,曹文贵. 桥梁基桩桩端溶洞顶板稳定性的模糊分析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8):1376-1383[12] 赵明华,贺炜,曹文贵. 基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初探[J]. 岩土力学,2004,25(9):1442-1446[13] 赵明华,刘晓明,苏永华. 含崩解软岩红层材料路用工程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6):667-672[14] 赵明华,刘煜,曹文贵. 软土路基沉降变权重组合S型曲线预测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5,26(9):1443-1447[15] 赵明华,张玲,杨明辉.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长短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J].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9):994-998[16]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高承台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3):2310-2314[17] 赵明华,邹新军,刘光栋. 基于m法的高承台嵌岩灌注桩初始后屈曲性状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22):4115-4119[18] 赵明华,邹新军,罗松南. 水平荷载下桩侧土体位移分布的弹性解及其工程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0):108-112[19] 吴鸣,赵明华,邹银生. 层状地基中轴、横向荷载下桥梁基桩的水平动力反应[J].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12):88-93[20] 赵明华,李微哲,单远铭. DX桩抗拔承载机理及设计计算方法研究[J]. 岩土力学,2006,27(2) :199-203.[21] 赵明华,刘齐建,曹喜仁,等. 按桩顶沉降量控制超长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研究[J]. 工程力学, 2006,23(2):92-97.[22] 赵明华,肖燕,陈昌富,等. 考虑土体蠕变特性的桥台软基变形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6,19:(2)56-61.[23] 陈艳平,赵明华,陈昌富,等. 土工格室碎石垫层-碎石桩复合地基相似模型试验[J]. 中国公路学报, 2006,19(1):17-22.[24] 赵明华,邹丹,邹新军. 群桩沉降计算的荷载传递法[J].工程力学,2006,23(7):119-123.[25] 赵明华,李微哲,曹文贵. 复杂荷载及边界条件下基桩有限杆单元方法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6,28(9):1059-1063.[26] 赵明华,曾广冼,刘勇. 高填石路堤动力响应的室内模型试验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 岩土力学,2006,27(10Z):988-993.[27] 赵明华,刘建华,杨明辉. 倾斜荷载下高陡边坡桥梁基桩内力计算[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25(11):2352-2358.[28] 赵明华,贺炜,邹新军. 基桩后屈曲的摄动分析方法[J]. 工程力学,2006,23(12):112-117.[29] 赵明华,刘建华,段少华. 考虑基桩差异性及桩土共同作用的桩基承台梁的内力分析[J]. 岩土力学, 2006,27(12):2149-2154.[30] Zhao Minghua, Zhang Ling, Yang Minghui. Settlement calculation for long-short composite piled raft foundation[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6,13(6):749-754[31]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基桩位移特性室内模型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 2006,39(12): 95-99[32] 赵明华,李微哲,杨明辉,等. 成层地基中倾斜偏心荷载下单桩计算分析[J]. 岩土力学, 2007, 8(4): 670-674[33] Ming-hua Zhao, Xin-Jun Zou, Patrick X.W.Zou. Disinte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ed Sandstone and Its Filling Methods for Highway Roadbed and Embankment[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 2007, 19(5): 404-410.[34] 赵明华,邬龙刚,刘建华. 基于p-y曲线法的承重阻滑桩内力及位移分析[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26(6):1220-1225.[35] 赵明华,汪优,黄靓. 水平受荷桩的非线性无网格法分析[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 29(6): 907-912[36] 赵明华,刘小平,彭文祥. 水膜理论在非饱和土中吸力的应用研究[J]. 岩土力学,2007,28(7):1323-1327.[37] ZHAO Ming-hua, JIANG Chong, CAO Wen-gui, LIU Jian-hua. Catastrophic model for stability analysis of high pile-column bridge pier[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7,14(5): 725-729.[38] 赵明华,蒋冲,曹文贵.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及其下伏溶洞顶板安全厚度的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7,29(11): 1618-1622.[39] ZHAO Ming-hua, HE WEI ,。
5.急要土木毕业论文,字数二万,最好带图
目录 前言 。
. 1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 1.1 工程概况:。
.. 2 1.2 勘察工作概况。
2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 2 1.3.1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 2 1.3.2 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质。
. 2 1.3.3 地下水赋存状态及侵蚀性分析。
4 2 场地类别和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5 2.1 场地类别和场地土类型。
. 5 2.2 场地土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 5 2.3 各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及设计预估单桩承载力参数。
. 6 3 基础方案设计计算。
.. 6 3.1 风荷载力计算。
7 3.2 桩型选择和持力层确定。
. 7 3.3 验算单桩承载力。
. 8 3.4 确定桩数及桩布置。
.. 8 3.5 桩基中各单桩受力验算。
11 3.6 承台的抗冲切验算。
. 12 3.7 承台剪切验算。
.. 14 3.8 沉降计算。
. 17 3.9 桩基的配筋计算。
20 4. 构造要求及施工要求。
. 23 4.1 预制桩的施工。
.. 23 4.2 混凝土预制桩的接桩。
.. 24 4.3. 混凝土预制桩的沉桩。
. 26 4.3.1 锤击沉桩。
.. 26 4.3.2 静力压桩法沉桩。
.. 27 4.4 预制桩沉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 27 4.4.1 沉桩对环境的影响。
27 4.4.2 沉桩对环境影响的分析与评价。
.. 27 4.4.3 防治与控制措施。
.. 28 5 结论与建议。
. 30 结束语。
. 31 参考文献。
.. 32 筑龙网 WWW.ZHULONG.COM 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前言 1 前言 桩基础是人类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的一种创造,是最古老、最基本的一种 基础类型。
在西安半坡村遗址,人们可以看到先人将树杆插在软弱土中以支撑原始 形态的建筑物,这可能是人类最早使用木桩的记录。 在本世纪初,在上海建造的如国际饭店、锦江饭店等 20 层左右的标志性建筑 物时都采用了10 多米长的木桩;可是到本世纪末,上海建造的如88 层金茂大厦等 超高层建筑时,已经采用了80 多米长的钢管桩。
从木桩到钢管桩,从10 多米到80 多米,专使了桩基础技术发展的轨迹,标志着在20 世纪中,特别是20 世纪的后50 年,我国桩基础技术的巨大进展。 桩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木、现场灌注;打入法、压入法),可以支撑在 不同的土层中,可以作为各类工程结构物的基础(建筑物的低桩承台、桥梁或码头 的高桩承台),因而其受力性状各不相同,承载能力相差悬殊,施工工艺和设备极 其多样。
桩基技术极为复杂,发展空间相当广阔,成为地基基础领域中一个非常活 跃的、具有很强生命力分支领域,50 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桩型、新的工艺、新的 设计理论和新的科技成果,成为我国工程建设的有力支柱。 筑龙网 WWW.ZHULONG.COM 东华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1 工程概况: 本论文阐明了九江学院教学大楼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相关工 程地质参数,在此基础上按规范进行工程地质条件详细评估,再进行基础设计。
九江信华集团,受九江学院委托在滨江路建立教学园,其中 6 号楼高20 层 采用框剪结构,建有地下室一层。 1.2 勘察工作概况 通地对场地的踏勘,确定了孔位,并制定本次的施工纲要,完成如下工作量: (1)施工钻孔135 个,累计进尺2791.90m; (2)采取土样47 件,其中原状土样31 件,扰动土样16 件,由九江市建筑设计 院土工实验室测定; (3)原位测试孔24 个,计原位测试130 次(标准贯入,重型п); (4)对135 个钻孔进行了简易地下水测定,并在ZK6 号孔采取一个全孔水样, 由江西省地勘局赣西北中心实验室进行水质简易分析; (5)协助江西省防震减灾工程研究所做了4 个钻孔的土层剪切波速测试,累计 孔深度达100 米; (6)对施工钻孔进行了平面位置及空口标高测定,以建设方提供的规划布置图 为依据。
1.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3.1 场地地形、地貌特征 场地位于长江南岸,九江市滨江大道南侧,庾亮北路西侧,场地内地形高差不 大于,小于4.5m,属长江中下游冲积二级阶地。场地东侧靠近庾亮北路原为与长 江接通的水沟,即原四码头所在地,南侧,西侧地形均较低,现已填平。
南东侧有 人防工程,从ZK58 号深孔资料、临近的22 层高的其士大酒店岩土工程勘查及区域 地质资料知:该场地无全新活动断裂、地裂缝,覆盖厚度50-70 米,基岩为第三系 泥岩。除人防工程及其影响因素外,无其它不良地质现象。
1.3.2 场地内各岩土层的分。
6.浅谈几种特殊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地基处理论文
以下内容均为引用,成果不归本人,希望对您的提问有所帮助 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概述 杜艳花(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京密项目部) 摘要:本文介绍了软土及软土地基的定义及特点,探讨了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并介绍了几种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对软土地基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软土地基 喷粉桩法 土工格栅 换土垫层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路运输事业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公路对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虽然东南沿海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水平居国内前列,但是软土路基公路病害也时有发生。尤其桥头跳车现象严重,影响高速公路使用功能。
由于桥头与路堤沉降差异太大,造成行车事故,不得不反复根治,不仅耗费资金,还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为了保证道路的安全运行,对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软土及软土地基1.1 软土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1.2 软土地基 我国公路行业规范对软土地基未作定义。日本高等级公路设计规范将其定义为: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质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地下水位高,其上的填方及构造物稳定性差且发生沉降的地基。日本规范还对软土地基做了分类,提出了类型概略判断标准。
在给出软土地基定义时指出:软土地基不能简单地只按地基条件确定,因填方形状及施工状况而异,有必要在充分研究填方及构造物的种类、形式、规模、地基特性的基础上,判断是否应按软土地基处理。2 软土地基在公路工程中造成的危害 (1) 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
(2) 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3) 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4) 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5) 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3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与其它如房建等地基处理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处理路基的地质稳定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改善剪切特性 路基的剪切破坏以及在土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取决于路基土的抗剪强度。
因为了防止剪切破坏以及减轻土压力,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以增加路基土的抗剪度。(2)改善压缩特性 需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以减少地基土的沉降。
(3)改善透水特性 由于是在地下水的运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轻其水压力。(4)改善动力特性 地震时饱和松散粉细砂(包括一部分粉土)将会产生液化,因此,需要采取某种措施避免地基土液化,并改善其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特性。地基处理的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类,一般是根据地基处理的原理来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3.1换土垫层法 当软弱土地基的承载力或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将基础地面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或其它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度为止,这种地基处理方法称为换土垫层法,简称为换填法。它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杂填土地基。
换填法的加固机理是:将软弱土层利用人工、.机械或其他方法清除,分层置换强度较高的砂、碎石、素土、灰土以及其他性能稳定和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夯实(或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对软土厚度小于3米的情况,一般可采用全部挖除换填的方法。
对厚度大于3米的情况,通常只采取部分挖除换填的方法。全部挖除换填从根本上改善了地基,不留后患,效果最佳,是最为彻底的措施。
当高速公路路线通过的软弱土层位于地表、厚度较薄(小于3米)且呈局部分布的软土或泥沼地段,常宜采用全部挖除换填法处理地基。此种方法又可以分为:机械换土法、爆破挤淤法、抛石挤淤法、砂垫层法。
3.2强夯法 强夯法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法国发展起来的,国外称之为动力固结法,以区别于静力固结法。它一般是用50吨左右的强夯机,将大吨位(100~400KN)的夯锤起吊到6~40米的高度自由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土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使地基土压密和振密,以加固地基土,达到提高强度、降低压缩性、改善砂土的抗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目的。
强夯法主要适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低饱和度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因其加固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快。
7.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关键词:30cm混渣+20cm碎石+4层20cm灰土本人有幸于三月中旬到六月上旬间在天津市塘沽区的天津大道项目实习,以实习期间对天津大道项目路基工程的了解和认识为素材,并按照工程施工的顺序分析路基施工中的要点编纂论文。
一、天津地区气象水文及地质情况天津位于北半球暖温带,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四季分明,介于大陆性欲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属于半湿润季风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冷暖多变;夏季温高湿重,雨热共济;秋季天高云淡,风和日丽;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
年平均气温1~12℃,七月平均气温25.9℃,一月平均气温-5℃,极端最低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40.3℃。年平均降雨652.5mm,一日最大暴雨量304.4mm,最大积雪深度29mm。
春秋两季降雨量分别占全年的10%和14%;夏季6月中旬~9月中旬为雨季(汛期),平均雨日34天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73%以上;冬季与血量占全年的1%~3%.天津地区位于海河流域下游,海河水系是华北地区最大水系,本工程自北向南,横贯扇面中央,共永定河、中亭河,子牙河等3条一级河道,龙河、中泓故道、南运河等3条二级河道,并且沿线灌溉、排水渠道密布,基本形成排灌水网系。二、天津大道工程概况天津大道连接天津市中心城区小白楼商务区与滨海新区于家堡、响罗湾商务区,为城市快速路,西起外环线津沽立交,东至中央大道,双向八车道,设计行车速度80km/h。
三、材料要求(一) 路基填土1、路基填料宜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砾类土、砂类土作为填料,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等,不得直接用于填筑路基。2、本工程位于冰冻地区,严禁采用未经处理的粉质土直接填筑路基。
当采用其他细土时,路基填料CBR应满足要求。此外,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基填料。
3、禁止使用沼泽土、泥炭及淤泥、含有树根、树桩、易腐朽物质或有机质含量大于5%,氯盐含量大于3%,碳酸盐含量大于0.8%的土。4、中央分隔带及绿化带填土按绿化回填要求进行填筑。
5、细粒土尽可能粉碎,粒径不得大于15mm。(二) 碎石1、碎石中不含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
2、最大粒径应小于30mm,要求其压碎值不超过30%、强度不小于15MP(未筛分碎石)。3、碎石的颗粒组成应符合JTJ034-2000中第2.2.1.6中2#级配要求,为方便施工,宜采用10~30mm的粗集料,5~10mm的中集料,0~5mm的石屑细集料三种粒料配合。
3、池塘路基处理碎石垫层用碎石强度不小于15MP(未筛分碎石),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通过20mm筛孔的选料不得超过总量的30%,通过0.075mm筛孔的选料不超过总量的10%。(三) 钢塑双向土工格栅1、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应采用凸结点形式,以保证连接牢靠,其性能要求如下:纵向抗拉强度:≥80KN 横向抗拉强度:≥80KN伸缩率:≤3% 结点剥离力:≥350N2、同时为尽量减少搭接程数量,钢塑双向土工格栅幅宽不宜小于4m。
(四) 石灰 1、石灰应采用消石灰或生石灰粉;消石灰中不得有未消解的生石灰颗粒,石灰等级应在三级以上。2、如采用生石灰,钙质生石灰中有效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应大于70%;如采用消石灰,钙质消石灰中有效氧化钙氧化镁的含量应大于50%。
3、石灰剂量=石灰质量/干土质量,生石灰块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消解的生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不得产生扬尘,也不得过湿成团。
消石灰宜过孔10mm的筛,并尽快使用。(五) 水泥 1、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宜采用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六) 土壤固化剂 1、土壤固化剂采用液粉土壤固化剂路邦EN-1(浓缩液),固化剂浓缩液掺入剂量为0.014%,或根据实验确定。 2、土壤固化剂的技术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土壤固化剂》CJ/T3073的规定,溶液的固体含量不得大于3%,不得有沉淀或絮状现象。
(七) 水应采用饮用水或PH大于或等于6的水。四、施工程序(一)路基表层整体处理方案由于本工程均处于稻、苇地等潮湿地段,路基填筑前应清除地表草皮、树根、腐殖土、垃圾、杂物等,路基清表30cm后大致找平并进行碾压,压实度应符合设计(90%)要求,如达不到压实度要求,可采用5%戗灰处理;如戗灰0~50cm仍达不到压实度要求,需换填50cm碎石垫层,以加快工程进度。
路基填筑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处理深度不应小于路床底面。工程所处区域为平原地貌,土质为粘土或粉质粘土,地下水丰富,土质含水量较高,全线路基处于潮湿、中湿状态,因此需要对路基表层按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处理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1、填土高度大于2m的路段(路床最低点距清表后地表距离):地表整平后晾晒,对露出地下水的路段应设置临时排水沟,排除地表积水,经推土机排压后填筑30cm混渣,经12t以上压路机碾压3~4遍后通铺双向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反包其上灰土层(20cm厚,5%戗灰)2m,继续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灰土(5%戗灰,如达不到相应层位压实度及强度要求,增加灰量至8%)至路床顶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