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剧《江姐》赏析,急需啊
“你是丹娘的化身,你是苏菲娅的精灵,不,你就是你,你是中华女儿革命的典型。”
这是渣滓洞的难友写给江竹筠烈士的诗。江竹筠也就是我们熟悉的江姐。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江姐如同迎春傲雪的红梅,于1949年11月14日英勇牺牲,年仅29岁。人们将永远记住她的英雄事迹。
江姐的丈夫彭咏梧是地下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为了共同的革命事业,他们经常天各一方,就连刚刚一岁的儿子,也寄养在一个同志家里。不久,在四川打游击的彭咏梧被敌人残暴地割下头颅示众,但江姐强忍着失去亲人的痛苦,仍然坚持奋斗。
江姐放弃了小家,顾了大家;江姐放弃了自己的幸福,而更注重中国人民的幸福。她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并没有沉浸于丈夫死的悲痛中,依然从事着地下党工作。用丈夫的死作为动力,要求党中央将自己调动到老彭死的地方。新中国为什么会成立,正是有了这么多放弃了小家,顾了大家的“江姐”啊! ,不自私,。每个人都为大家贡献一点,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美好。
后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入狱。特务为了从江姐这里打开缺口,得到“口供”,对她不断施行酷刑。但她给的回答却依然都是“不知道。”、“不认识。”后来甚至一句话也不说了。特务将竹签子插进她的手指,她一次次地昏了过去,又一次次地被特务用冷水浇醒,但她始终没有泄露一点儿机密。回到狱中,难友们没有不热泪盈眶的。难友们用竹签子蘸着红墨水,在草纸上写诗送给江姐。江姐的手不能动,就请同室的难友帮自己回信:“同志们太好了,我算不上什么。毒刑是太小的考验,筷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的。”她不断写诗鼓励难友:坚持抵抗,永不投降。江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同志们的榜样,体现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英雄气派。在牺牲前,她换上了旗袍,从容不迫地向难友们告别……
我们永远记住江姐的英雄事迹,我们永远应该继承江姐的无私精神,我们更应该珍惜这用无数像江姐一样的革命先烈生命换来的美好生活。
2.江姐歌剧简介
歌剧《江姐》选曲(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将小说《红岩》中有关江姐的故事搬上歌剧舞台,这就是歌剧《江姐》;此剧由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 全剧以四川民歌的音乐为主要素材,广泛吸取川剧、婺剧、越剧、杭滩、洋琴、四川清音、京剧等音乐与会和手法进行创作,既有强烈的戏剧性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又有优美流畅的歌唱性段落,深刻刻画了英雄人物的音乐形象。
主要唱段
1.拨开云雾见太阳 2.巴山蜀水要解放 3.红梅赞 4.牡丹花搭彩门迎你还乡 5.漫山野草斩不尽 6.青松林内红旗扬 7.革命到底志如钢 8.男儿有泪不轻流
歌剧《江姐》剧照(20张) 9.干革命后继有人 10.相对无言难开口 11.踏着先烈足迹向前走 12.我们人穷志不穷 13.共产党里能人多 14.眼前形势多险恶 15.人世间有几番明月清风 16.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 17.孩子啊,快接过红旗去打天下 18.绣红旗 19.五洲人民齐欢笑 20.红梅赞 剧中的著名唱段《红梅赞》、《革命到底志如钢》、《青松林内红旗扬》、《五洲人民齐欢笑》、《春蚕到死丝不断》、《绣红旗》等,琅琅上口,过耳不忘,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传唱;《江姐》1964年在北京首演后,立即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1978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根据舞台演出本拍摄了同名舞台歌剧艺术电影。
3.歌剧江姐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要唱段及其特点
江姐的主要唱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春蚕到死丝不断》《红梅赞》《绣红旗》
特点如下: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常作为艺术歌曲单独演唱),多处使用润腔。润腔,是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 表演艺术家们,在他们演唱或演奏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乐曲(唱腔) 时,对它进行各种可能的润色和装饰,使之成为具有立体感强、色彩丰满、风格独特、韵味浓郁的完美的艺术作品。大量采用了川剧的唱腔,由于川剧高腔, 是最具戏剧性的声腔形式, 其中的“一字腔”, 特别长于细致地表现人物复杂的情感。“一字腔”节奏的强弱处理,旋律的扩展收缩, 是表现人物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 而节奏强弱处理, 旋律扩展收缩, 又完全体现于强与弱、高与低、快与慢、断与连、颤与直等对比的演唱技巧。这些技巧的运用, 是唱词语气的夸张与音乐化, 也是对人物情感的渲染升华,也准确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此外该段吸收了京剧、越剧、川剧、婺剧、洋琴、四川清音等民族戏曲、曲艺的音乐语汇。
《春蚕到死丝不断》这一段采用慢板演唱, 每一个字都要认真地去拼读,声音的共鸣缩小, 用弱声唱, 感情内在而深沉, 因为在江姐她的人生里, 只有最崇高的信仰了, 对革命信念动用了真情, 对祖国同志动用了真情, 一个牺牲了自己个人幸福和生命的女人, 还具有女性独有的温婉的气质, 所以在演唱这段时给人的感觉是欲哭无泪, 坚忍地情绪在其中,采用过腔接字的气息与声腔的连贯, 字与字的连接首尾相连,把每一个字的字尾送到下一个字开始的字头上去, 润腔润字, 精打细磨, 这样她唱出了“丝不断”般的主人翁的一片丹心。
《红梅赞》为七声徵调式,歌曲中多处使用八度、七度的跳进音程,使得旋律开阔而有气势。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鉴四川“扬琴”和江南“滩簧”的音调,还广泛地吸取了川剧、越剧、四川清音、京剧等诸多地方剧种的音乐语言加以创作,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乡土气息,又使得曲调朴实优美,深情而又乐观,充分表现了江姐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绣红旗》具有婉转柔和的曲调,又饱含情意创作特点,它的创作吸收和运用了江南、四川等地的民间音乐素材,这一特征使歌曲的旋律更加适合歌剧的韵味。表现江姐和狱友在“特定的环境”下的“特殊感情”。“热泪随着针线走,含着热泪绣红旗”的特定事件和微妙复杂的感情,表达江姐和战友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坚定信念。
4.急求歌剧江姐观后感
歌剧《江姐》观后感 星期二晚上,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到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去看歌剧《江姐》。
这部歌剧一共是七场。主人公江姐是地下党员。
1948年的春天,我国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斗。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冲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来到川北革命根据地。
路上,她意外的得知自己的丈夫被敌人杀害了,而且亲眼见到丈夫的头被敌人残忍地割下来悬挂在城门楼上。她非常非常地痛苦,只觉得天旋地转,但为了完成党交给她的革命任务,她强忍悲痛。
和联络员华为,到了华荥山上,见到了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她与双枪老太婆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
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被敌人捉住。在监狱里,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她不屈不挠,宁死也不说出党的秘密。
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监狱里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全国解放前夕,敌人一方面忙于逃跑,一方面想杀害监狱里所有的共产党员,在这生死的紧急关头,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
山城解放了,五星红旗在新中国的上空飘扬,但这面红旗是用江姐等烈士的鲜血染红的。 演出结束了,整个剧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所有的演员都出场谢幕,身穿蓝旗袍红外套的“江姐”最后出场,大家的掌声更热烈了。江姐的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与崇高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坚强、勇敢,她为革命舍生忘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她唱的《红梅赞》还在我耳边回荡……。
5.歌剧《江姐》中的人物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一曲唱词优美、旋律动人的《红梅赞》不知感动过多少人。
它和《绣红旗》、《五洲人民齐欢笑》等众多经典唱段,全都出自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空政歌剧团创作的歌剧作品——《江姐》。四十五年来,歌剧《江姐》唱遍了大江南北,曾经被改编成电影、舞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先后有四代演员用青春诠释过江姐的形象。
时至今日,它仍然被人们认为是目前为止最好的本土化歌剧作品。本期《重访》带您走进歌剧《江姐》的创作幕后,让编剧阎肃、作曲羊鸣和当年的演员们共同为您讲述一个创造经典的故事。
1962年,32岁的阎肃风华正茂。作为空政歌剧团一名年轻的编剧,他创作的独幕歌剧《刘四姐》刚刚取得了成功。
这让他有信心在编剧的路上走得更远。而刚刚成立不久的空政歌剧团,同样期待着一部优秀的歌剧作品。
一年前,根据重庆地下党烈士事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岩》出版,书中塑造的众多歌乐山英烈让人们过目不忘。它给了阎肃怎样的创作灵感?许云峰、华子良、小萝卜头、双枪老太婆……这么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当中,阎肃为什么单单选中了江姐,认为她是个“真正纯粹的歌剧好材料”呢? 歌剧《江姐》初稿的创作仅仅用了十八天。
当一摞厚厚的剧本被摆放在空军政治部司令员的办公桌上时,刘亚楼将军意识到,这部作品将有可能为新中国的歌剧舞台带来一部经典。于是,《江姐》被列歌剧团的重点剧目,精心打造。
作曲的任务则落到了羊鸣、姜春阳和金砂三个人身上。 为了寻找灵感,作曲们跑到江姐的故乡,借鉴各式各样的四川地方戏曲形式。
一年以后,他们兴冲冲地拿出了第一稿。然而结果却让他们始料未及——这次创作被全部推翻,一字不留!意想不到的坎坷几乎让大家崩溃。
他们是如何从失败中站起来,又是从哪里寻找到歌剧《江姐》的表现手法的?空军司令刘亚楼和主题曲《红梅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歌剧《江姐》中,反面人物的性格塑造令人拍案叫绝。蒋对章,一个在剧中仅仅出现三分钟的小人物,为什么会博得大家的喜爱,甚至被称作是全剧的小高潮?审讯江姐的过程中,创作者们采取了什么样的设计,将国民党高级特务沈养斋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反派人物,并将他阴险狡诈的个性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敬请关注《重访》栏目即将播出的节目《红梅赞江姐》,在一段段经典唱段和老人们的口述中,回忆四十五年前歌剧《江姐》创作历程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