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一篇生物论文、两千字关于生物形态结构生理环境行为等,两千字
(一)生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 长期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生物通过自然选择,在形态、生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很多明显的适应。
在形态方面,北极和高山植物的芽和叶片常受到油脂类物质的保护,芽具鳞片,植物体表面生有蜡粉和密毛,植物矮小并常成匍匐状、垫状或莲座状等,这种形态有利于保持较高的温度,减轻严寒的影响。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地区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Bergman规律。
另外,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Allen规律。 例如北极狐的外耳明显短于温带的赤狐,赤狐的外耳又明显短于热带的大耳狐。
恒温动物的另一形态适应是在寒冷地区和寒冷季节增加毛和羽毛的数量和质量或增加皮下脂肪的厚度,从而提高身体的隔热性能。 在生理方面,生活在低温环境中的植物常通过减少细胞中的水分和增加细胞中的糖类、脂肪和色素等物质来降低植物的冰点,增加抗寒能力。
例如鹿蹄草(Pirola)就是通过在叶细胞中大量贮存五碳糖、粘液等物质来降低冰点的,这可使其结冰温度下降到-31℃。此外,极地和高山植物在可见光谱中的吸收带较宽,并能吸收更多的红外线,虎耳草(saxi fraga)和十大功劳(Mohonia)等植物的叶片在冬季时由于叶绿素破坏和其他色素增加而变为红色,有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
动物则靠增加体内产热量来增强御寒能力和保持恒定的体温,但寒带动物由于有隔热性能良好的毛皮,往往能使其在少增加(图2-20中的红狐和雷鸟)甚至不增加(北极狐)代谢产热的情况下就能保持恒定的体温。从图2-20中可以看出,动物对低温环境的适应主要表现在热中性区宽、下临界点温度低和在下临界点温度以下的曲线斜率小。
例如北极狐和生活在阿拉斯加的红狐,其热中性区都很宽,下临界点温度可低到-10℃ 以下,即使在下临界点温度以下代谢率的增加也很缓慢(红狐)甚至不增加(北极狐)。在低温环境中减少身体散热的另一种适应是大大降低身体终端部位的温度,而身体中央的温暖血液则很少流到这些部位。
例如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灰狼,其脚爪可保持在接近冰点的温度。一只站立在冰面上的鸥,其脚掌部的温度为0~5℃,温度自下而上逐渐升高,到达生有羽毛的胫部为32℃,而鸥的体温为38~41℃。
行为上的适应主要表现在休眠和迁移两个方面,前者有利于增加抗寒能力,后者可躲过低温环境,这在前一节中已举过许多实例。 (二)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 生物对高温环境的适应也表现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就植物来说,有些植物生有密绒毛和鳞片,能过滤一部分阳光;有些植物体呈白色、银白色,叶片革质发亮,能反射一大部分阳光,使植物体免受热伤害;有些植物叶片垂直排列使叶缘向光或在高温条件下叶片折叠,减少光的吸收面积;还有些植物的树干和根茎生有很厚的木栓层,具有绝热和保护作用。 植物对高温的生理适应主要是降低细胞含水量,增加糖或盐的浓度,这有利于减缓代谢速率和增加原生质的抗凝结力。
其次是靠旺盛的蒸腾作用避免使植物体因过热受害。还有一些植物具有反射红外线的能力,夏季反射的红外线比冬季多,这也是避免使植物体受到高温伤害的一种适应。
动物对高温环境的一个重要适应就是适当放松恒温性,使体温有较大的变幅,这样在高温炎热的时刻身体就能暂时吸收和贮存大量的热并使体温升高,尔后在环境条件改善时或躲到阴凉处时再把体内的热量释放出去,体温也会随之下降。沙漠中的啮齿动物对高温环境常常采取行为上的适应对策,即夏眠、穴居和白天躲入洞内夜晚出来活动。
有些黄鼠(Citellus)不仅在冬季进行冬眠,还要在炎热干旱的夏季进行夏眠。昼伏夜出是躲避高温的有效行为适应,因为夜晚湿度大温度低,可大大减少蒸发散热失水,特别是在地下巢穴中。
这就是所谓夜出加穴居的适应对策。在前一节介绍内稳态行为机制时,已举过很多实例,在此不再重复。
2.哪位英语好的帮忙翻译下写植物生理学论文的摘要;
Using the plant soilless cultivation method, about two leaves a corn seedling to experience deficiency training. The missing element for K. After three weeks of training to take out and maiz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measur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iciency of the corn seedling cultivation, the growth of the training of the obvious difference YuQuanSu corn seedling, and the deficiency symptoms performance in different parts. Deficiency the raise, plant growth rate drop, rootshoot ratio changed, for plant growth and has great influence on。
3.【观察树木的生物论文4篇】
你的观察树木的生物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一、编写提纲的步骤:(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插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三)编写提纲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二、毕业论文提纲的拟定如何落笔拟定毕业论文提纲呢?首先要把握拟定毕业论文提纲的原则,为此要掌握如下四个方面:(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4.找篇关于植物的论文
活化石植物桫椤的资源开发及保护
作者:陈封政, 李书华,向清祥
【关键词】 桫椤;,,人工繁育;,,保护对策
摘要:简单介绍了桫椤的特性、分布、药用、观赏价值以及人工繁育和栽培技术,探讨了桫椤的保护对策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桫椤; 人工繁育; 保护对策
Abstract: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medical and horticultural value, manual propagation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Alsophila spinulosa are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and research prospects of Alsophila spinulosa are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Alsophila spinulosa; Manual propagation;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Wall.ex Hook.) Tryon又名树蕨、笔筒树等,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植物[1]。桫椤起源古老。据化石资料,它广泛出现于泥盆纪和石炭纪,距今2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1亿多年,是恐龙的重要食物[2]。恐龙灭绝,而桫椤独存,它是地球历史变迁的见证,更是科学研究的“活化石”[3],对研究古地质气候、古环境的演变,对探索生物进化的奥秘,对保证遗传物种生态系统的持续利用具有极重要的保护及科学研究价值。此外,桫椤的茎干可入药,有驱风湿、强筋骨、清热止咳等功效,在中药里被称为龙骨风[1]。目前,有关桫椤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桫椤群落学、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遗传生态学、形态学等方面,而有关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鲜有报道。
1 桫椤的特性
树形蕨类植物,高约1~6 m。叶片为二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羽状深裂),纸质,叶片上下表面有气孔。根系主要来自于茎干下部长出来的不定根,许多不定根伸入泥土或紧附着于岩石,支撑起高大的茎干,众多不定根相互交织,形成一层厚厚的“根被”,覆盖在茎干的下部,使茎基部加粗,增加了茎的强度。这些不定根的作用是支持和保护,同时还是吸收水分和营养的主要器官。桫椤为孢子植物,一般10年以上的植株才进入生理成熟期,1.2 m以上的植株才开始生长孢子[4],孢子一般7~10月开始成熟,尽管孢子产量多,但孢子萌发对环境要求高,萌发周期长,故实际存活率低。
2 桫椤的分布
5.求助植物逆境生理生化研究方向的论文参考的资料,麻烦各位了
1、Paul E. Verslues, Manu Agarwal, Surekha Katiyar-Agarwal, Jianhua Zhu and Jian-Kang Zhu. Methods and concepts in quantifying resistance to drought,salt and freezing, abiotic stresses that affect plant water status, The Plant Journal (2006) 45, 523–539.2、Dorothea Bartels and Ramanjulu Sunkar. 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 in Plants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 24:23-58, 20053、杨晓慧,蒋卫杰,魏珉,余宏军.提高植物抗盐能力的技术措施综述.中国农学通报,22(1):88--914、利容千.王建波.植物逆境生物学与细胞信号传导,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5、Ashwanik. rai,Teruhiro takabe. Abiotic stress tolerance in plants[M], Netherlands:Springer,2006。
6.求一篇关于植物的毕业论文,题目为“生物技术栽果树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果树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是指在离体条件下,人为地使植物细胞或组织裂殖增长,产生一些次生代谢物质,以及对生物体进行遗传修饰的各项技术的总称。
对植物来说,生物技术包括植物离体繁殖、脱毒苗培育、体细胞变异的诱导和利用、花粉和花药培养、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杂交、植物的遗传转化及与植物遗传育种相关的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生物技术在果树育种上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已在优良树种的快速繁殖、种质保存、品种选育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利用,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1 离体无性繁殖 离体无性繁殖是指采用无菌培养技术,将来自优良植物体的茎尖、腋芽、叶片、鳞片、块根、球茎等器官以及他们的组织切片进行离体培养,使之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的个体的方法。建立快速离体繁殖的生物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不仅育成一个果树新品种的时间很长,而且更换一个品种的周期也相当长,而用快速离体无性繁殖的生物技术有可能在短期内繁殖出大量的优良个体的苗木,使现有的优良品种早日在生产上充分发挥作用,离体无性繁殖技术可以在一年内百万倍的再生无性系植株。
此外,离体技术由于处理严格,可以用于脱除果树的一些病毒,排除了病毒的危害及培养无效果的情况。 1976年Jones在离体苹果培养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促进了当前水果类木本植物微繁殖的兴起,离体微繁成功的例子包括苹果、杏、梨、桃、猕猴桃、扁桃、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欧洲野李、海棠、草莓、香蕉、枣、葡萄等。
我国在植物离体无性繁殖和脱毒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卓有成就,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已经成为我国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主流之一。例如:枣疯病问题一直影响着枣树的发展,只有枣树的离体培养才能彻底解决枣树快繁和枣疯病原--植原体的脱毒难题。
2 现代育种技术 现代育种技术是指在细胞水平上对植物进行遗传操作的新兴育种技术,在整个农业生产、医药生产、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等领域已发挥重要作用。总的来看,生物技术与植物常规育种相比有很大的优越性。
2.1 改变传统的育种技术程序,缩短育种周期 传统育种程序复杂,周期很长,对于果树等木本植物更甚,想用多代自交的方法获得纯系,在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引入细胞工程技术,可以改变育种程序,大大地缩短育种周期。
单倍体花药培养的目的是诱导花粉发育形成单倍体植株,当染色体加倍后可以迅速而简便地获得纯系,用纯合二倍体进行杂交试验就可以比较容易地真正搞清控制各种性状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是单基因控制还是多基因控制等,对解决果树杂交育种中多代分离选择周期长的问题有重大意义。花粉单倍体植株,只含有一套染色体组,不存在相对应的显性和隐性的基因位点,一旦发生基因突变,就会在植株的性状上表现出来,有利于隐性突变体的筛选。
同时利用花粉原生质体作为转基因受体,诱导成株,易使目的基因在个体水平表达,又不会有嵌合体的干扰。 离体培养法产生单倍体最主要的优点是比常规方法节省时间。
用花药和花粉培养能在一年之内产生纯合的植株和等位基因系,而常规育种法可能要花4-6年。对于白花授粉植物来说,采用单倍体育种从花粉培养到品系育成仅需3-4年时间,而常规育种则需6-8年时间,对于异交和常异交植物来说,育种周期会更长。
采用单倍体育种可以节约从F2-F6代株系稳定的时间,从而达到缩短育种周期的目的。我国花药、花粉培养单倍体育种的研究起始于70年代,首次报道培养出柑桔、葡萄、枸杞、甘蔗、草莓、楸子(小苹果)、苹果、荔枝、龙眼等果树的单倍体,率先成功地将单倍体或双倍体应用于育种。
2.2 克服植物种间、属间杂交不亲和性 植物胚培养起始于上世纪初,包括用发育不同时期的胚胎进行离体培养。在植物中,胚是一个具有全能性的多细胞结构,在正常情况和适宜条件下,胚能发育成熟,并且可以直接播种生长成完整植株。
但是,在果树育种上,常用的育种方法如远缘杂交、二倍体与四倍体杂交、早熟品种作杂交母本,获得的合子胚往往在发育的早期阶段就败育或退化。胚的早期退化对于果树栽培来说是一个优良特性,能够获得无子果实,但对于果树育种来说却是一个不良性状,它使育种效率降低。
通过胚培养技术在胚败育前,取杂种胚培养可以克服这种障碍。Laibach(1925年)首次指出胚培养可用于抢救异种不亲和杂交,幼胚、败育胚、退化胚均能通过这种方式再生成株。
胚早期离体培养技术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佳。 在果树上,通过胚离体培养技术可以解决如下问题:(1)抢救早期退化胚及进行早熟、无籽品种类型的育种。
一些果树种类,如桃、油桃、李、杏、樱桃、锷梨等的早熟品种,由于发育时期太短,胚往往难以发育成熟。无籽葡萄经济价值较高,但大多为假单性结实,即合子胚早期败育,早熟葡萄类型尤为明显。
现成功的报道有无籽葡萄品种Youngle在花后27-33d胚开始败育,通过早期剥离幼胚进行培养获得成功;Sunlite油桃花后53d胚球进行早期离体培养也获得成功;小果野蕉是栽培香蕉的近缘种,种子不发芽,通过早期胚离体培养可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