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IP的论文与IP有关的开题报告有论文更好
论IP电话在我国的发展 黄宙航 杨慧萍 人们关注的IP电话,经过二三年商家、学者、政府、消费者的争论、研讨,终于在我国上市运营试验。
1999年4月信息产业部正式批准IP电话试运营,中国电信IP电话试验在14个城市开通,中国联通公司、吉通公司在12个城市开通IP电话。 在国外开通IP电话的有美国、加拿大等16个国家。
试验期长途电话费,每分钟计费比固定电话降低3O%-40%(国际每分钟小4。8元,国内每分钟0。
3元)。 IP电话的试验运营,尽管只是一种电话新业务,但它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的产品。
它是电信消费者(用户)所需要的,更重要的是表明信息产业部和众多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服务宗旨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参与市场竞争。 1 发展IP电话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我国电信网装备能力已是世界通信的第二大国。
据1998年统计公布: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1.34亿门(全部数字程控化),容量实占率64。75%(如同工业的产销率)。
传输网建成8横8纵光缆17.3万公里,长途自动交换机容量达到483万路端。 分组交换、DDN、帧中继、计算机互联网等数据通信端口数达到61.8万个,数据用户数约为21O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10。
64%(含移动2。0%),通信能力富余量较大。
而且现有装备的硬件和软件,一般是能支持TCP/IP协议的。只要在相关地区的网段调配或增新一些网关和路由器就可以开通IP电话。
总之,我国电信网的结构和装备已具备开通IP电话的能力,而且兼备支持扩展与发展IP电话市场巨大的潜在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层次不同,受到世界文化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的冲击也不同,但他们都懂得“知识消费”的重要性。 对消费过程的认识变得更加聪明了。
常常按照“6W”来决策自己的购买行为(Why,What,How many,Where,When,Which。即为什么买、买什么、买多少、在哪买、什么时间买、买谁的)。
逐渐运用法律法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消费者逐渐变为市场的主角。
IP电话的消费者一般都是老顾客。众多用户也会用“6W”理念来评价正在运营的IP电话,用功效对比来选择运营商。
IP电话市场运营的竞争一定会愈来愈激烈,竞争的结果,不仅激活了IP电话市场,而且促使经营商和管理者不断改进和加强市场管理。 2 IP电话的市场特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环境的变化,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国家利益意识的加强。
现代市场学家对生态学平衡市场观念作了补充,提高了市场观念的理论:认为市场不仅是买方、卖方对商品交换的场所及其过程,强调指出政府在市场中的调控、运转、管理作用。由此,正确的市场观念应该由消费者、经营商、政府三方面共同认可。
消费者是市场的源头,当然应该满足他们的要求,其合法权益应受到法律保护。 经营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符合本企业的利益。
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协调、管理、控制、保护三方面的利益。只有消费者、经营者和政府三方面理念认识得到认同,达到利益共享,那么市场才能正常地运转与发展。
多年来电信市场的业务开发、发展或衰落都是遵照以上原则进行的(如用户电报、无线寻呼),因为IP电话是按TCP/IP协议实时传送话音信息的应用,经Internet或网关到PSTN与传统电话的通话。 都是电话通话,其产品特性与传统电话一样,但它的市场特征则有4点不一样:(1)价格弹性大,潜在市场大。
(2)供求关系不稳定。(3)带有卖方为主的买方市场。
(4)质量要求二元性,服务质量复杂性。这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3 IP电话市场需求预测 IP电话起始于国际互联网PC间的电话通话要求,随后扩展到互联网到PSTN电话用户间,IP电话需求规模当然与互联网和固定电话网用户有一定关系。 1998年国际电联召开的世界电信发展大会,发布了“瓦莱塔宣言”和行动计划,提出2002年全球电话“每户家庭普遍接入目标”的标准。
考虑IP电话低廉价格的激励因素,运用市场学购买三要素的理论和1997年原邮电部“电话市场技术经济分析”论文中的需求预测方法,测算出我国IP电话需求用户数可达到4515.1万户,当然这个测算只是初步的。 IP电话潜在市场预测:按国际电联每户一线。
那么IP电话可达3.1~3.2亿户。 专家认为:我国电信网实用率低,属“结构过剩”。
现在运用过剩的生产能力来发展IP电话是很有经济意义的。因为IP电话本身与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有互补性,可推动或拉动这两种电话需求增长,随之还能带动长途电话流量的增长。
如果抓住商机把IP电话运营好,很可能是电信业务市场新的增长点。 4 IP电话定价策略 IP电话是一种数字电话,是技术创新的一种通信服务业务。
它把话音、压缩编码、打包分组、分配路由、储存交换、解包解压等变换处理,在IP网或互联网上实现话音通信。 因为它促进了网络资源利用,降低话音业务成本,所以它的每分钟话费就比较低。
现阶段虽IP电话质量不如普通电话好,但是,IP电话费用低,不要开办费,可以不定址,故受到消费者的青眯,特别是我国家庭收入与西方国家差距较大,IP电话就更受到人们欢迎,一般家庭都可以买一个卡给家人根据需要适时选用。 IP电话是一。
2.毕业论文 基于TCP/IP三次握手的端口扫描技术
基于TCP/IP 端口扫描技术 [摘要] 本文讲述了TCP联接的建立过程,以及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扫描器以及所谓的SYN扫描器的使用,以及隐藏攻击源的技术,最好介绍了另外一些扫描技术。
考虑了一些不是基于TCP端口和主要用来进行安全扫描的扫描工具(例如SATAN)。另外分析了使用扫描器的栈指纹。
栈指纹通过检测主机TCP并将应答跟已知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应答相比较,解决了识别操作系统的问题。 关键字: TCP/IP,UDP,三阶段握手,SYN扫描,FIN扫描,秘密扫描,间接扫描,诱骗扫描,指纹,协作扫描。
-------------------------------------------------------------------------------- 正文: 端口扫描技术 前言 第一部分,我们讲述TCP连接的建立过程(通常称作三阶段握手),然后讨论与扫描程序有关的一些实现细节。 然后,简单介绍一下经典的扫描器(全连接)以及所谓的SYN(半连接)扫描器。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间接扫描和秘密扫描,还有隐藏攻击源的技术。 秘密扫描基于FIN段的使用。
在大多数实现中,关闭的端口对一个FIN 段返回一个RST,但是打开的端口通常丢弃这个段,不作任何回答。间接扫描,就像它的名字,是用一个欺骗主机来帮助实施,这台主机通常不是自愿的。
第四部分介绍了一种与应用协议有关扫描。这些扫描器通常利用协议实现中的一些缺陷或者错误。
认证扫描(ident scanning)也被成为代理扫描(proxy scanning)。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另外一些扫描技术。
考虑了一些不是基于TCP端口和主要用来进行安全扫描的扫描工具(例如SATAN)。另外分析了使用扫描器的栈指纹。
栈指纹通过检测主机TCP并将应答跟已知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应答相比较,解决了识别操作系统的问题。 一:TCP/IP相关问题 连接端及标记 IP地址和端口被称作套接字,它代表一个TCP连接的一个连接端。
为了获得TCP服务,必须在发送机的一个端口上和接收机的一个端口上建立连接。TCP连接用两个连接端来区别,也就是(连接端1,连接端2)。
连接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一个TCP数据包包括一个TCP头,后面是选项和数据。
一个TCP头包含6个标志位。它们的意义分别为: SYN: 标志位用来建立连接,让连接双方同步序列号。
如果SYN=1而ACK=0,则表示该数据包为连接请求,如果SYN=1而ACK=1则表示接受连接。 FIN: 表示发送端已经没有数据要求传输了,希望释放连接。
RST: 用来复位一个连接。RST标志置位的数据包称为复位包。
一般情况下,如果TCP收到的一个分段明显不是属于该主机上的任何一个连接,则向远端发送一个复位包。 URG: 为紧急数据标志。
如果它为1,表示本数据包中包含紧急数据。此时紧急数据指针有效。
ACK: 为确认标志位。如果为1,表示包中的确认号时有效的。
否则,包中的确认号无效。 PSH: 如果置位,接收端应尽快把数据传送给应用层。
TCP连接的建立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面向连接表示两个应用端在利用TCP传送数据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
TCP的可靠性通过校验和,定时器,数据序号和应答来提供。通过给每个发送的字节分配一个序号,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发送应答,TCP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
数据序号用来保证数据的顺序,剔除重复的数据。在一个TCP会话中,有两个数据流(每个连接端从另外一端接收数据,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因此在建立连接时,必须要为每一个数据流分配ISN(初始序号)。
为了了解实现过程,我们假设客户端C希望跟服务器端S建立连接,然后分析连接建立的过程(通常称作三阶段握手): 1: C --SYN XXà S 2: C ?-SYN YY/ACK XX+1------- S 3: C ----ACK YY+1--à S 1:C发送一个TCP包(SYN 请求)给S,其中标记SYN(同步序号)要打开。SYN请求指明了客户端希望连接的服务器端端口号和客户端的ISN(XX是一个例子)。
2:服务器端发回应答,包含自己的SYN信息ISN(YY)和对C的SYN应答,应答时返回下一个希望得到的字节序号(YY+1)。 3:C 对从S 来的SYN进行应答,数据发送开始。
一些实现细节 大部分TCP/IP实现遵循以下原则: 1:当一个SYN或者FIN数据包到达一个关闭的端口,TCP丢弃数据包同时发送一个RST数据包。 2:当一个RST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RST被丢弃。
3:当一个RST数据包到达一个关闭的端口,RST被丢弃。 4:当一个包含ACK的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同时发送一个RST数据包。
5:当一个SYN位关闭的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 6:当一个SYN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正常的三阶段握手继续,回答一个SYN ACK数据包。
7:当一个FIN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FIN行为"(关闭得端口返回RST,监听端口丢弃包),在URG和PSH标志位置位时同样要发生。
所有的URG,PSH和FIN,或者没有任何标记的TCP数据包都会引起"FIN行为"。 二:全TCP连接和SYN扫描器 全TCP连接 全TCP连接是长期以来TCP端口扫描的基础。
扫描主机尝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的机指定端口建立建立正规的连接。连接由系统调用connect()开始。
对于每一个监听端口,。
3.计算机毕业论文 “网络错误”的发生是IP网络的一种常态
“网络错误”的发生是IP网络的一种常态,即使现在因网络设备的更新与算法的精进,使得封包错误率已降低许多,但在许多情况(尤其是网络拥塞情况)下,封包的遗失仍在所难免。
既然封包遗失在所难免,那封包遗失的严重性自然便不可概括而论。此必须依据其应用型态种类之不同,而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力。
但大致说来,越接近实时应用(real-timeapplications)型态,其所能容忍的封包遗失率就越低。举例来说,这些实时应用大家耳熟能详者莫过于IP网络电话、IP视频会议、网络视频/语音串流服务…等等。
一旦发生网络封包的遗失,要如何对遗失的信息进行补偿是一种错误回复艺术,此艺术依据分类标的之不同,而可分成因果性回复机制与非因果性回复机制;或因作用端使用的差异而分成来源端的错误回复机制、通道的错误回复机制与接收端之错误回复机制…等等分类。前者所谓因果性回复机制,顾名思义,乃在于其遗失信息的补偿部分乃必须依据接收端所接收到之前的信息来加以猜测决定(或信息插补),也就是说,其补偿与之前所接收的信息之间有着因果关系存在。
以一般的视频系统(videosystem)而言,其普遍在接收端存有庞大的缓冲区区块,以处理视频跳格(jitter)问题。故此缓冲区的资料刚好可以提供我们来实作因果性(causal)错误修补算法,以插补所遗失的封包信息。
另外一种乃非基于信息因果性关系所为之修补方法,我们一般称为非因果性的处理法(noncausalprocessing,NCP) 发表论文网。因果性处理法与非因果性的处理各有优、缺点,大多数实作乃以因果性方法为主,但其缺点是需要耗费大量系统资源;因此在某些应用领域有学者研究以NCP实作的可能性(例如:无线网络装置)。
其实NCP早就曾被用在音讯串流(audiostreaming)的隐藏性的封包遗失问题的处理上,但当时只有很少的尝试将此方法用在视频串流的错误隐藏处理上。这里面一个非常有名的时序错误隐藏策略,就是移动补偿(motion-compensation)的时序置换(temporalreplacement)。
其中一个遗失的宏区块(marcoblock,MB)会被之前画面的邻近MBs所评估后之局部移动(localmotion)MB所取代。目前这种利用之前画面MB来作为遗失MB重建依据的方法,已有多种变异版本被提出讨论(可参见.Zang或是S.Tsekeridou等人的研究)。
目前利用非因果处理(NCP)作为错误隐藏的处理方法的学者,主要有J.G.Apostolopoulos及Y.C.Lee等人。 在Apostolopoulos的研究里面,受损画面之修复乃依据先前画面与未来所接收画面之相关部分信息所为(非只是依据过去画面决定)。
对于多画面错误之隐藏方法,则可参考Lee等人的提议,在修复遗失的MB时,并合计算在未来视频中的目前画面之错误隐藏。不过错误隐藏之方法有很多种,非因果性错误隐藏方法(,NCEC)未必一定比基于因果性错误隐藏方法(,CEC)的等价策略要好。
只不过非因果之错误隐藏方法,因可以更有效利用系统资源(systemresources),而成为许多人在研究无线装置或无线网络环境时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另一种依据机制使用的场所不同而分成来源端、通道与接收端的错误回复机制。
在以往许多情况下,许多讨论往往仅及于来源端与接收端的讨论,而将通道错误部分予以忽略。但事实上,此情况在有线网络环境下是还比较没问题的,如果是在无线网络环境,那信道的错误部分便不能被假设性的忽略。
因为我们目前使用的通道是一种有损性封包通道(lossypacketchannel),任何来源端的编码(sourceencoding)都应该去适应通道错误的情形(因为信道噪声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 对无线视频而言,其错误回复(errorresilience)通常由重新同步校准()、数据分割(datapartition)与可逆转之可变长度编码(reversiblevariable-lengthcoding,RVLC)所组成。
若是对有线模式(例如:有线Internet环境)视频而言,错误的回复通常会被转换成每个封包最佳化编码模式的选择(),此乃因为不同预测模式(predictionmodes)会导致不同的编码效能与影响其强固性。因此如果只依靠来源端的适应性编码策略,并无法应付大量不同封包遗失的情况,并且也会造成对频宽瓶颈的评估有失准确。
所以除了来源端的适应性编码策略外,往往还会需要配合重传或是前导错误修正(FEC)机制的使用,来做为未来封包遗失的对策才足以适用。
4.我要找有关于网络方面的毕业论文
论计算机网络中服务的概念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服务!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 由系统管理员管理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和只有一台或几台孤立计算机组成的计算机环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服务!这种只有几台孤立计算机的典型环境是家庭和那些很小的非技术性的办公室,而典型的结构化计算机环境则是由技术人员操作大量的计算机,通过共享方便的通信、优化的资源等服务来互相联结在一起。
当一台家用电脑通过互联网或通过ISP连接到因特网上,他就是使用了ISP或其他人提供的服务才进入网络的。办公室环境也能提供同样甚至更多的服务。
典型的办公室环境包含很多服务,主要有DNS、电子邮件、认证服务、联网以及打印等等。这些服务非常重要,一旦没有了这些服务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其它典型的服务还包括各种远程接入方法、网络证书服务、软件仓库、备份服务、连接因特网、DHCP、文件服务等等。如此多的服务确实令人厌倦,但这也证明了系统管理员团队所创造并维护的服务是如此之多。
你给用户的每一个技术支持都包含了系统管理员团队提供的服务在里面。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符合要求的服务才是真正的服务。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这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工作的开展,用户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结果系统管理员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设计并创建新的服务,创建的新服务的质量决定了以后系统管理员们对它们提供技术支持时所花费时间和精力的多少,同时也决定了用户的满意程度。 一、服务的基本问题 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服务是一个系统管理员的重要工作。
在进行这项工作时系统管理员必须考虑许多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设计和开发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要和用户进行交流,去发现用户对服务的要求和预期,然后把其它的要求如管理要求等列一个清单,这样的清单只能让系统管理员团队的人看到。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是什么"比"怎么样"更重要,否则在具体执行时很容易就会陷入泥潭而失去目标。 服务应该建立在服务器级的机器上而且机器应该放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为服务器的机器应当具备适当的可靠性和性能。
服务和服务所依赖的机器应该受到监控,一旦发生故障就发出警报或产生故障记录清单。 大多数服务都依赖其它服务,通过进一步理解服务是如何进行的,会使你洞悉这个服务所依赖的其它的服务。
例如,几乎所有的服务都依靠域名服务(DNS)。要给一个服务配置机器名或域名,要靠DNS;要想在日志文件中包含所使用服务或服务访问过的主机名,要用到DNS;如果你进入一台主机通过它的服务联系别的机器,也要用到DNS。
同样,几乎所有的服务都依靠网络,其实网络也是一种服务。DNS是依靠网络的,所以所有依赖DNS的服务也依靠网络。
有一些服务是依靠email的(而email是依赖DNS和网络的),还有别的服务依靠访问其它计算机上的共享文件,也有许多服务也依靠身份认证和授权服务来对人们进行区分,特别是在那些基于认证机制而又具有不同级别服务权限的环境中。某些服务如DNS的故障,会引起所有依赖DNS的其它服务的一连串的失败。
所以在构建一个服务时,了解它所依赖的其它服务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服务一部分的机器和软件应当依赖那些建立在相同或更高标准上的主机和软件,一个服务的可靠性和它所依赖的服务链中最薄弱环节的可靠性是相当的。
一个服务不应该无故的去依赖那些不是服务一部分的主机。 为了可靠性和安全性,对服务器的访问权限应当进行限制,只有系统管理员才能具有访问权限。
使用机器的人和机器上运行的程序越多,发生内存溢出或突然出现其它故障、服务中断的机会就越大。用户使用计算机时总喜欢多装点东西,这样他们就能方便的存取自己需要的数据和使用其它的服务。
但是服务器应该是尽可能的简单,简单化可以让机器更加可靠,发生问题时更容易调试。服务器在满足服务运转正常的前提下应当安装最少的东西,只有系统管理员们具有安装权限,而且系统管理员们登录服务器时应该也只是为了维护。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服务器比普通的台式机更敏感。入侵者一旦获得了服务器的管理员权限,他所能做的破坏比获得台式机管理员权限所能做的破坏大的多!越少的人具有管理员权限,服务器运行的东西就越少,入侵者获得权限的机会就越小,入侵者被发现的机会就越大。
系统管理员在构建一个服务时必须要作几个决策,比如从哪个厂家买设备、对于一个。
5.网络设计毕业论文
摘 要
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网络包含的信息资源日益增多,互联网用户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所需的数据资源保存在本地磁盘当中,因此相应的基于网络的下载工具应运而生。
当一台计算机连接得到网络上以后,不论它是静态的永久性连接,还是通过获得动态分配的临时IP地址来建立连接。由于线路质量、带宽以及远程计算机被访问量等因素的影响,将远程文件保存到本地就需要一个过程。这种过程通称为下载。伴随着基于网络的多线程下载技术的出现,如今的下载工具彻底摆脱了带宽瓶颈的束缚并且向着更为人性化的方面发展下去。在现在的网络下载技术中,多线程下载有着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本课题的基于网络的多线程下载系统是为假想的日益增多的网络用户而开发的,主要实现基于网络的HTTP的多线程下载。此系统采用功能强大的Microsoft Visual C++.NET作为工具来开发。整个系统从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快速的角度出发,实现通过一个列表框显示某个网站上的部分文件路径,用户通过复选框选定相关的文件,多线程同时下载文件,然后将文件保存在默认的文件夹下。论文主要介绍的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重点的说明了系统设计的重点、设计思想、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
关键字:下载,带宽瓶颈,多线程下载系统,Microsoft Visual C++.NET
目 录
摘 要 2
Abstract 2
第一章 概述 4
1.1 多线程下载的概念 4
1.2多线程下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4
1.3该系统的功能介绍 5
1.4 小结 5
第二章 基于网络的多线程下载系统的研究方案 6
2.1系统的理论实现 6
2.2开发环境的介绍 6
2.3 小结 7
第三章 需求分析 7
3.1 需求描述 8
3.2 UML建模分析 8
6.请高人帮写一篇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论文请高人帮写一篇计算机网络
到 搜索: 搜索条件: 专业分类:全部;适合人群:全部;免费情况:全部; 检索项:关键词;检索词:asp; 符合以上条件的有: 论文编号:104(计算机类) 论文名称:商场管理系统 适合人群:本科生,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大专生,成教大专生,自考大专生,函授生, 论文等级: 良 论文介绍:下载的论文包中包含有: 毕业论文+程序源代码+答辩幻灯片,压缩后3。
2M大…… 论文编号:105(计算机类) 论文名称:在线图书销售管理系统 适合人群:本科生,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大专生,成教大专生,自考大专生, 论文等级: 优 论文介绍:下载的论文包中包含有: 毕业论文+程序源代码+程序使用说明+答辩幻灯片,压…… 论文编号:106(计算机类) 论文名称:企业办公管理系统 适合人群:本科生,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大专生,成教大专生,自考大专生,函授生,中专生, 论文等级: 良 论文介绍:下载的论文包中包含有: 毕业论文+答辩幻灯片,压缩后1。 1M大小。
…… 论文编号:107(计算机类) 论文名称:网上图书销售系统 适合人群:本科生,成教本科生,自考本科生,大专生,成教大专生,自考大专生,函授生, 论文等级: 良 论文介绍:下载的论文包中包含有: 毕业论文+程序源代码+程序使用说明+答辩幻灯片,压…… 。
7.大家谁有好一点的电子论文网站,我的毕业设计是基于FPGA的数控振
1、基于FPGA的数字通信系统 摘 要本设计实现多路数据时分复用和解复用系统。
设计分为发端和收端,以FPGA作为主控核心。发端系统有三路并行数据输入:A/D转换数据,拨码开关1路和拨码开关2路。
这三路数据在FPGA的控制下作为串行。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45 KB 日期:2008-05-03 2、基于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 摘 要本设计采用FPGA和锁相环4046实现波形发生器。
系统由波形产生模块和可调频率的时钟产生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和显示模块四部分组成。波形产生模块完成三种波形的产生,并根据控制信号完成选定波形的输出。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34 KB 日期:2008-05-03 3、UC/OSII在FPGA上的移植 摘要嵌入式系统是当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早期多以单片机为核心,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但单片机系统功能比较简单,速度较慢,难以适应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现场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技术的日益成熟,基于片。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92 MB 日期:2008-05-03 4、基于FPGA的IIR滤波器设计 摘 要:数字信号处理在科学和工程技术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与FIR数字滤波器相比,IIR数字滤波器可以用较低的阶数获得较高的选择性,故本课题采用一种基于FPGA的I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案,首先。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461 KB 日期:2008-05-02 5、基于FPGA的TD-SCDMA信道编解码技术研究与实现(硕士) 摘 要作为数字通信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道编码技术为保证通信的可靠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广泛应用于数字通信的抗干扰和差错控制之中。 以TD-SCDMA为例子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来说,其采用了3种信道。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359 KB 日期:2008-04-17 6、基于ARM和FPGA的数控系统的硬件设计(硕士)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51.1引言 51.2研究背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61.2.1研究背景 61.2.2国外发展状况 71.2.3国内研究现状 71.3本论文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81.3.1课题来。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75 KB 日期:2008-04-15 7、基于FPGA的JPEG压缩编码的研究与实现(硕士)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己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关键的技术科学。
图像处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技术,已经在通信、航空航天、遥感遥测、生物医学、军事、信息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2.28 MB 日期:2008-03-23 8、OFDM通信系统基带数据处理部分的FPGA实现 中文摘要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是当前一种非常热门的通信技术。它即可以被看作是一种调制技术,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复用。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48 MB 日期:2008-03-08 9、FPGA应用实验板设计 2007-09-24 19:58 207,360 FPGA体系的低功耗高层次综合.doc2007-09-24 19:17 1,214,976 FPGA应用实验板。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1 MB 日期:2007-09-25 10、UWB-OFDM解调器的仿真及FPGA在线仿真实现 摘 要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传输速率和服务质量(QoS)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那些针对短距离通信的应用来说更是如此。
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UWB)因为其自身具有的高传输速率、低。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71 MB 日期:2007-09-23 11、高速VITERBI译码器在ALTERA FPGA中的设计与实现 摘 要 本文以CDMA数字移动通信中的差错控制问题为背景,用Altera公司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器件(APEX20K200)设计实现了一种约束长度N=7的维特比(Viterbi)译码的。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34 KB 日期:2007-09-06 12、基于FPGA温、湿度传感器系统设计 摘要 本系统采用FPGA芯片为主处理核心,从机采用FPGA芯片,负责数据检测,检测点的温度和湿度经过温、湿度传感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将数字量送入从机,再经从机的数据处理,定时通过无线方式传送给PC主。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1 MB 日期:2007-08-13 13、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 摘 要本文设计完成的是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它可以完成FPGA、嵌入式系统和SOPC等的设计和开发。
开发板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系列FPGA—EP1C6为核心,在其外围扩展FL。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07 MB 日期:2007-07-21 14、卫星信道延时模拟器的FPGA实现 摘要:在当前通信领域中卫星通信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化通信强有力的手段之一。
卫星信道组网具有下面一些优点:通信范围大,只要卫星发射的波束覆盖进行的范围均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影响;建设速度快;易于实现广。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546 KB 日期:2007-07-02 15、基于Altera FPGA的发动机ECU原型设计 摘要本文以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为背景,进行了汽车发动机传感器和控制器信号调理的尝试,采用以自顶向下为核心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方法,借助EDA开发平台和EDA实验台,完成基于Altera FPGA的发动机E。
类别:毕业论文 大小:1.24 MB 日期:2007-06-21 16、基于FPGA设计电梯控制系统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的电梯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