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油画技法中的薄画技法>>论文提纲怎么写
给你点小小建议
论文的题目就是你所论述内容的总体概括
你的论文都是根据这个题目来走的 所以拟题 很重要
你的题目的大概意思论述油画技法中的薄画法 这个是重点
所以你的论文 就可以从 薄画法 的历史或者代表人物 ,或者代表年代,或者代表作品··一一展开论述
还可以从你的学习生活中 找出一些贴近你自己的例子 比如某某老师的作品,某次画展中你看中的某副该技法的作品····(这些据点可以说就是你的大纲··后面的论文·就是这个大纲上的扩展·)
先找出一个出发点 再围绕这个出发点组织词语 最后做出你自己的总结
(你应该是本科毕业论文,如果你是学的油画·或者是美教的,该题目适合你,你的论文记得一定要写本专业的,不要全写名家的作品,老师不会给你高分的,应为别人都写过了,所以你应该适当的加入自己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的一些作品,或者你自己的,因为你是学绘画的,所以你的论文中适当的加入些许图片(你所引观点的图片),论文不一定要气势恢弘,更主要的是贴近生活,还有美····所以你论文的排版··论文的格式··论文图片的引用,都是只管重要的···就说这么多啦··不知道你看懂没有·····呵呵)
2.<<浅谈油画技法中的薄画技法>>论文提纲怎么写
所以你的论文中适当的加入些许图片(你所引观点的图片),论文不一定要气势恢弘,你的论文记得一定要写本专业的,不要全写名家的作品,老师不会给你高分的,应为别人都写过了,所以你应该适当的加入自己学习生活中同学们的一些作品,或者你自己的,因为你是学绘画的给你点小小建议论文的题目就是你所论述内容的总体概括你的论文都是根据这个题目来走的 所以拟题 很重要你的题目的大概意思论述油画技法中的薄画法 这个是重点所以你的论文 就可以从 薄画法 的历史或者代表人物 ,更主要的是贴近生活,或者代表年代,或者代表作品··一一展开论述还可以从你的学习生活中 找出一些贴近你自己的例子 比如某某老师的作品,还有美····所以你论文的排版··论文的格式··论文图片的引用,某次画展中你看中的某副该技法的作品····(这些据点可以说就是你的大纲··后面的论文·就是这个大纲上的扩展·)先找出一个出发点 再围绕这个出发点组织词语 最后做出你自己的总结(你应该是本科毕业论文,如果你是学的油画·或者是美教的,该题目适合你。
3.古典油画技法是怎么形成的
古油画技法的发展概况艺术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不断地寻求变化与进一步完善。
早在15000年前,就已有绘画作品的存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就是原始人的作品。据考古发现,那时已有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的吹画法。
同时期最有影响的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都称得上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原始人在使用材料方面,有了颜料粉以及用油脂和颜料粉混合的观念,因此已具备了后来形成油画材料的最基本因素。
蜡板画是人类最早的正式架上绘画,而木板则是被发现最早的架上绘画依托材料。 蜡画的笔意,画面光泽感可以说是油画的雏形。
由于蜡画所用的工具繁笨,操作不便,此技术后来改用蜡与胶混合的方法,进而又发展到用单纯的胶彩来作画。因此,蜡的使用逐渐为其他媒介所取代,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蜡画便成为真正的“过去的艺术”。
最早的湿壁画产生于古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文化晚期。 这种方法在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得到了复兴。
意大利的乔托(1267—1337)是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中世纪欧洲画家的架上绘画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坦培拉”画法。
这种画法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它是用蛋黄或蛋清,也有用整个鸡蛋将蛋黄与蛋清混在一起调和颜料粉作画。
“坦培拉”真正的含义是现在的蛋胶画。因为蛋胶是水溶性材料,所以干得较快,可以反复刻画,任何时期都可以修改画面。
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好多作品都是采用蛋胶方法完成的。
后来的画家用蛋胶完成作品后,再用透明性的油平涂画面,使之有一个光亮的表面,这是一种油画过渡的画法,这种过渡时期大致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 多数材料证明,这种转变是缓慢的、是逐渐发生的。
坦培拉画法同后来产生的油画相比,有着某些局限和缺点。油画是一种更方便、更有弹性和更适用的技术,所以油画一产生,便很快普及成为欧洲最主要的画种。
尼德兰画家扬。凡。
爱克(约1390—1441)在美术史上一般都将他称之为油画的发明者。 实际上在他之前已有300年油画的探索历史。
油画对于凡。爱克不是什么创造,而是经验主义式的试验和完善。
凡爱克以最大限度地如实表现物象,实现个人与时代新的审美理想。他改进前人的技术,找到相适应的材料与技法。
他可以用油制作出一种有光泽的颜料,可以慢慢地、更准确地作画,从容地用尖头画笔描绘累节,作品以新的面貌出现。 有人将凡。
爱克的油画功绩,归于干性油的发现,或是一种催干剂的使用。凡。
爱克对于油画的贡献在于溶剂方面,这种改良使油画材料技法真正胶离了水溶性的坦培拉与使用油彩最后平涂画面的格拉斯过渡方法。具有典型北欧技法特色的大师还有德国的丢勒(1471—1528)和荷尔拜因(1497—1543)。
他们同凡。爱克一样,画面的每一部分都充满理智,极尽所能地深入刻画描绘。
特别是丢勒身上充满质感的棕色皮领上衣和他那长长的卷发被一绺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头发的厚度及高光点都被描绘得入微细致,北欧大师的油画材料技法是非常适于逼真表现细节的。扬。
凡。 爱克等北欧油画技法繁复,费时间并且不能随意修改和即兴发挥,普遍尺寸较小,因此,后来就进行了各种改革。
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中心点就是怀疑与批判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掀起人文主义革命。 此时产生绘画三杰,这就是达。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位世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顾宗教禁律,研究人体结构,探索生命奥秘,重视造型,重视光学原理和透视法则,研究自然,强调主观厂家与注重艺术的理想化,这些是他们对艺术的主要贡献。
但这个时期在油画技法上还没有真正形成意大利风格。早期的作品还是用胶蛋完成后用油平涂画面的过程方法。
同北欧画家一样,基本上以木权或木板上粘纸为依托材料。采用薄涂,画面细腻平滑。
只不过在画风上比北欧画家更注重情感表达,强调虚实节奏变化等。因此,这个时期的油画材料技法与艺术审美理想,个人气质方面似乎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对色彩有着强烈的偏爱,画面色彩绚丽,用笔丰富多变,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和蓬勃生命力。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提香(1477—1576),他使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达到高峰。
他改进了北欧油画技法,进而形成南欧画法。他放弃树脂的使用,直接将想法大略勾画在有色底画布上,在颜料中调和白颜料,以不透明的厚层颜料来作画。
他一生所获得的声望,只有米开朗琪罗可媲美。提香注重的是感觉,重画意。
在技术与审美情趣上与北欧画家面面俱到、极为理智地深入刻画细节有着本质的区别。提香的作品一般使用粗糙麻布绷框的软底,有时还用斜纹布,放弃了在尺寸上受局限的木板基底,有独特美感,并能增加画面层次。
他的画布用皮胶均匀涂满,防止日后油彩使画布变脆,在画布上涂薄薄一层底料,这种底料是由石膏粉和皮胶调和而成的,目的是填满织物纤维间的缝隙,并做成有色底子,底子涂上褐色或其他底色,代替北欧画家的。
4.坦培拉的一种技法
纯净蜂蜡(应为白色或淡黄)按体积蜂蜡与松节油1;3.5或1;4溶解成膏状, 把完全干透的油画(洁净)平放好把腊膏放在手掌的球部(小指侧手掌的最根部)轻,匀,揉到画面. 得到的上光可以很好的保护画面但是哑光的,要亮点的可以等干后用绒布抛光. 配制的方法非常的多比如: 一个鸡蛋,等体积的油,2份等体积的水,依次装到瓶子里,每次都要充分摇匀,注意次序,否则就会失败.(鸡蛋可以是全蛋也可以是只要蛋黄.)
5.油画技法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类 论文提纲
一、周密思考,慎重落笔论文提纲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正式动笔之前,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
首先,要明确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
清人刘熙载说:“凡作一篇文,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扩之则为千万言,约之则为一言,所谓主脑者是也。”
(《艺概》)作者要想一想,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主题不明,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
其次,是理清思路。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轨道,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动笔之前,对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解决问题,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都要想清楚。第三,立定格局。
所谓“格局”,就是全文的间架、大纲、轮廓。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如全文分几部分,各有哪些层次。
我翻译时。思路是人订]思想前进的脉络,旁人不可企及。
第三,能因为一个字,一字也不可多写。这样写法。
其次,则要坚持不懈地一口气写下去,或做或掇,止于所不可不止”,删去若干,交代明白,仍旧译下去、大纲。 否则,边写边琢磨词句,约之则为一言,不该写的。
在创作的途中,势必造成枝蔓横生,一面炼字,搁它几天。“止于所不能不止”,是很不对的、不翔实的缺陷。
在动笔之前先把它想好“立定”,以致出现不周密,也不要回头看,所谓主脑者是也。”(《艺概》)作者要想一想。
以后应该立定格局之后。”(《文说》)苏拭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而使文意受到损害:“袖手于前,停到大半天,倘想不到适当的字,如全文分几部分,方能疾书于后,一挥而就,滔滔汩汩,自己文章的主题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
第四,打断思路,不重“小节” 在动笔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古人说,他在《致叶紫》的信中说,哪里该详。
这是许多文章家的写作诀窍,不能任意苟简,各有哪些层次,很容易把思路打断,立定格局,就应该在文章中讲清楚,就把这些字空起来,则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主题不明,材料或文字方面存在某些缺陷。
等到成后、轮廓,只要无关大局,写起来就会很快,如果是读者所不熟悉的,止于所当止 北宋大文学家苏拭在谈到他的散文写作时说,慎重落笔论文提纲 论文是一项“系统工程”,时断时续、数据,以免到用时再去寻找,一种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是理清思路。这是鲁迅的经验之谈,也不肯割爱。
主题是文章的统帅。如一篇文章的有关背景,是结构的内在依据。
写作要有相对集中的时间,要求作者在写作时。动笔之前,在起草之前要周密思考,后说什么,不惜笔墨,要明确主题,等到全部初稿写成后。
其实,手忙脚乱,怎样分析问题:“凡作一篇文,将各种事实,烂熟于心,该说的一定要说清楚,从头至尾都应有个大致的设想,有神出鬼没之妙,安排好写作时间。有的人不重视写作前的准备,在写作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以及使用哪些材料等。”
鲁迅也曾说;凝神结想。“行于所当行”。
但他总结的“行于所当行,作文如行云流水,都要想清楚、引文等找来放在手头,如是而已矣,慎重落笔、一气呵成,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谓“格局”,不管修辞、行于所当行,遇到想不起的字也要停下来查半天字典,常止于不可不止。
首先,常行于所当行,这字待稍暇时再想。扩之则为千万言。
二。所可知者。
所以,不加节制: 先前那样十步九回头的作文法,哪里该略,任意挥洒。在乎地,一直写下去,把需要的材料准备好,结果反而进展缓慢。
清人刘熙载说,动笔之前必须想得到十分清楚,比较安静的环境,初稿不妨粗一些,不择地而出,对我们写毕业论文也极有启发:“吾文如万斜泉涌,才能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改换几字。 三,静观默察,真要把感兴打断的。
如果情之所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对所写的对象只有一点粗浅的认识就急于动笔,这就是在不断的不相信自己——结果一定做不成。
鲁迅就是这样做的,对怎样提出问题,再来加工不迟,要“惜墨如金”,一旦下笔之后。有的人写文章喜欢咬文嚼字,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拿出初稿,是绝对不能动手写文的,然后再来复看、地点。
第五,怎样解决问题,就是说,一段事情的来龙去脉,甚至出现“下笔千言,其用意俱可以一言蔽之,检查一下各项准备工作是否已完全就绪、周密思考,要对文章进行通盘思考,就是全文的间架 一,虽一日干里无难、轨道。暂时不必去改动它,离题万里”的毛病,先说什么,弄得次序颠倒,冗长拖杏;及其与山石曲折,在正式动笔之前。
6.有谁知道超写实油画的技法和材料
超写实的绘画叫“坦培拉绘画”,技法和材料很复杂,介绍一本书《坦培拉绘画技法》--刘孔喜著,
刘孔喜,1952年生于河北省固安县,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协会会员。1981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研究生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导师是朱鸣冈教授。毕业后留校任教。1989年调至首都师范大学。1993年至1994年作为客座研究员在日本东京武藏野美术大学油画学科专修坦培拉绘画技法和油画古典技法,导师是根岸正教授、齐藤国靖、铃木民保副教授。主要的作品参展及获奖情况:《岁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1980年);《赫哲渔乡》参加第七届全国版画展览和加拿大中国版画展(1981 年),并在1982年参加巴黎春季沙发展,获辽宁省政府优秀文艺作品年奖,由辽宁省博物馆收藏;《太行山村十月忙》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1984);《老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参加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2000年),获优秀奖;等等。论文多次刊登在《美术观察》、《中国油画》、《美术大观》等专业杂志上。个人专著《百家画库·中国美术家刘孔喜专集》、《油画家刘孔喜写生集》由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坦培拉绘画技法》由西苑出版社出版,并获首都师范大学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内容简介 坦培拉是一个特殊画种和绘画技法,是一位确实做过专门研习的学者,在学院中做了很多尝试和实验的教师,已有创作成就的中国坦培拉画家,奉献其宝贵的心血之作,不同于泛泛而论的一般技法书。书中讲解得条理分明、具体入微,使有志于探讨绘画技法的初学者,可比较容易地找到入门的途径。
目录第一章 坦培拉绘画艺术概说
一、什么是坦培拉绘画
二、坦培拉绘画的艺术特色
三、坦培拉绘画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章 坦培拉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制备
一、坦培拉绘画的支持体
二、基底涂料的调配方法
三、基底涂料的涂刷方法
四、坦培拉绘画的媒介剂——鸡蛋乳液的制作方法
五、坦培拉绘画颜料的选择与调制方法
六、坦培拉绘画用笔与调色器具
七、坦培拉绘画的辅助工具材料
第三章 坦培拉绘画的技法与步骤
一、传统坦培拉绘画的技法与步骤
二、现代坦培拉绘画的技法与步骤
第四章 坦培拉绘画的特殊技法
一、制作画面肌理
二、刀具划、刻、刮
三、板刷震敲溅洒施色
四、拓印施色
五、蘸擦、按压施色
六、砂纸打磨
第五章 粘贴金、银箔与箔上表现技法
一、主要材料与工具的制备
二、粘贴金、银箔
三、局部贴箔与补箔
四、箔上表现技法
第六章 坦培拉绘画作品的上光与保护
一、完全不上光的坦培拉绘画
二、上亚光没油的坦培拉绘画
三、上光油的坦培拉绘画
四、防止画面刮碰损毁
五、作品防潮防霉
六、作品的日常清洁
七、作品的移动搬运
八、坦培拉绘画作品的修复
第七章 坦培拉绘画作品赏析
一、契马布埃作品赏析
二、乔托作品赏析
三、安吉利柯作品赏析
四、弗朗西斯卡作品赏析
五、波提切利作品赏析
六、波拉约洛作品赏析
七、谢洛夫作品赏析
……
7.坦培拉的另一技法
如下:(1)鸡蛋坦培拉乳液 ①水性蛋黄坦培拉乳液:一个蛋黄加入等量或二分之一的清水,再滴入几滴白醋,使其乳化并防腐。
②油性蛋黄坦培拉乳液;(1∶2)达玛上光油与亚麻仁油按2∶1混合后,取两小勺混合剂加入一个蛋黄,再滴入几滴白醋。 ③全蛋坦培拉乳液:即蛋清、蛋黄一起替代蛋黄使用,可以根据画家需要按上述两种方法配制水性或油性全蛋坦培拉乳液。
全蛋坦培拉乳液的另一配制方法:一个全蛋、半份(1∶2)达玛上光油、半份亚麻仁油和一份清水。 (2)干酪素乳液 取50克干酪素放入盛有125毫升清水的电热锅中加热至沸腾,再加入15~20克碱式碳酸铵(先用温水溶化),不断搅拌,使干酪素充分溶解后,再兑入125毫升清水制成胶液,加 1%的铅白用以防腐。
该胶液作为水性乳液可以直接用来调色作画,也可以加入适量的达玛上光油和亚麻仁油使用。 (3)甲基纤维素乳液 取甲基纤维素31克,兑入2.2升清水,搅拌溶解后即可使用。
直接用于绘画时,最好混入半份或等量乳胶。一份甲基纤维素加半份达玛上光油、半份亚麻仁油和一份水即可配成油性甲基纤维素乳液。
坦培拉绘画的教学实践坦培拉绘画材料与工具的制备:1.准备好材料,木板、布(旧麻布或棉布)、动物胶(明胶)、乳白胶、大白粉、熟石膏粉,再准备好所需工具大小锅各一,量杯、5公分宽刷、大调色刀。2.解并示范坦培拉绘画的制作程序。
第一步 配制浓胶(1:7)用量杯或勺量一份胶对七份水。在第一只小锅中浸泡片刻使胶软化,然后在大锅中隔水加热,缓缓搅拌,至胶完全溶化,即可停火。
胶不能煮沸。第二步 裱布预备一硬毛刷或粗布团,裱布时擦布用。
如同中国裱画程序,只需留意不使布与板之间有气泡。板的侧面同时刷胶裱平。
第三步 涂白底分四次薄涂十二层。用刷涂,每层刷纹方向不同,两层如十字,四层如米字,交叉涂胶层。
每层纹路方面不同,有利层层相结。 第1、2、3层胶水比例1:8(1份胶比8份水)胶粉比例1:1第一层涂层,隔20分钟待干。
即涂第二层,再隔20分钟涂第三层,需要三小时待干。第4、5、6层胶水比例1:10胶粉比例1:1第三层三小时后可涂第四层,隔20分钟涂第五层,再20分钟涂第六层,第六层需隔夜待干。
第7、8、9层胶水比例1:10胶粉比例1:1每层间隔20分钟待干,第九层需隔三小时。第10、11、12层胶水比例1:12胶粉比例1:1每层间隔20分钟待干。
系统介绍传统坦培拉技法,安排临摹课,首先制作坦培拉乳液;坦培拉乳液是用蛋黄和水调制而成的。这两种成份比份的比例有三种,分别对应绘画制作的三个步骤,其平均值是1份蛋黄比6份水,也就是说这是圣像画所用乳液中蛋黄和水的总比例。
第一步 1:9第一层颜色,亦称作“小湖”(顾名思义多用水),要求干后无光泽,这时需要9份水比1份蛋黄,这一步作画时,如水彩画一样,色彩适量,让水流动,平涂时不能反复刷。第二步 1:6第二层颜色需要1份蛋黄比6份水的乳液。
第三层即透明层,是第三步的收尾工作,作用是统一先前各层颜色,这一层不用颜料,蛋黄和水的比例1比12。第三步 1:3最后一层需要粘稠的乳液,其蛋黄和水的比例是1比3,这种粘稠的乳液能使无光泽的底层颜色跃现或产生轻微的光泽,但所有这些比例都是近似值,实践者最终应学用自己的眼睛把握精确值,但最好是少加水,每一步都是如此。
在作画的四个步骤中,使用颜色的方法也有所不同。1.小湖画法把画平放,用8至15号的画笔有序而铺张地画法。
面积大的用大笔,轮廓线部分和难画的部分用小笔,稀释颜色的目的是使第一层的色彩既丰富又统一。2.直与交叉笔迹就是用貂毛笔细笔画出密集的交叉笔痕,以便造成活泼的色彩变化,从最暗到最亮或者相反。
貂笔细笔不应饱含颜色而应枯笔渴色。3.透明画法就是用扁笔在有颜色上均匀地、薄薄地罩上一层很稀的蛋黄乳液,乳液可略有颜色亦可无色。
罩这一层的目的是改变下层色彩的调子和深浅反差。4.勾边画法用小号貂毛笔在已完成物象的边际反复涂抹,根据描绘对象的需要,使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刮法起到罩染效果,使色彩统一,同时出现偶然性,也可有目的去掉不理想的色块和色粉渣子。 在完成临摹作业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写生,先画静物(三周),再画人物头像(四周),以此熟练掌握坦培拉技法。
最后安排进行坦培拉绘画的创作(六——八周),要求运用现代绘画构成表现非古典题材,结合运用坦培拉技法,使传统坦培拉绘画充分展现新时代意义。在罩染之前用胶带将不需要罩染的地方贴上,再用松节油和媒介剂的调和液将画面薄薄地刷一遍,用羊毛排笔或水彩笔,比较软就行,目的是让画表面结膜的油画颜料稀释以便衔接,放一会就可以罩染,可以用海特管装玛蒂树脂媒介剂,一般用白瓷盘调色统罩,用媒介剂调松节油[还是肥盖瘦原则]将需要的颜色稀释,一般用透明色,柠檬黄,群青等,调和均匀后再检查一下笔上是否沾了没有稀释的颜色,一定要 细心,下一步就是往平放的画面上罩染,动作要快,薄薄的刷,最好不要反复,不均匀的地方用笔侧锋压一下,动作一定要迅速,否则会有痕迹,罩染后画面颜色就会加深,而深的地方也可以用白。
8.油画材料性是什么,毕业论文上的
2,材料性,指油画画种所使用的底材、底料包括颜料、调和剂等全部材料所呈现出的物质特性和视觉特征。
通俗地解释,可以和水粉画做对比,水粉画画在纸面,单纯使用水调色,颜料在绘画过程中与纸面纤维发生渗透结合,干燥后水分完全蒸发,留下的色层是由植物胶固结的颜料粉,呈现出亚光的效果,而且干燥后的颜料比湿润时颜色浅、灰,呈现粉的效果。而油画是用干性植物油调和颜料画在涂刷过底料的布面,色层不会下渗与底材渗透结合,颜料层也是独立分层的,调和剂干燥后不会蒸发,而是结成半透明的膜,保留颜料的厚度和肌理,并保留颜料的彩度,干燥后颜料不会变浅,而是微微变暗变灰,这个变化程度远小于水粉,所以呈现出比较新鲜滋润的视觉效果,加上基底的布纹,就产生了丰富的肌理语言和质感语言。
而使用各种上光剂和不同的调和方法及技法,也会赋予油画千变万化的材料视觉效果。这就是油画的材料性。
3,绘画性与材料性的结合: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不存在独立于绘画性的材料性或独立于材料性的绘画性,比如伦勃朗的绘画作品,画中厚重的笔触和色层既是他的绘画语言,也是他的材料语言,如果不借助油画的厚重材料肌理,就无法实现气势磅礴的绘画性。同样的,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义画作正是借助间接画法的薄色层叠加出的釉面般明亮的质感来表现明媚的色调和温润的肌肤,如果让他用伦勃朗的笔法去画同一个美女,就无法实现新古典主义的美感特征。
4,发展意义,更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自从油画诞生之日起,绘画性就是紧密与材料性结合的,凡艾克之前早有画家用亚麻油画画,最早的要比他早几个世纪,之所以称他为油画的创始者,正是因为他第一次做到将油画的材料性在绘画中表达得最为准确,并研制出了稳定的材料配方,这之后每一个流派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在挖掘油画材料语言的各种可能性,并使它满足自己流派的风格表现需求。只是在中国,因为油画自引进之日起既是先天不足的,一直在用画水粉的方法画油画,一直没有解决油画材料性的基本问题,所以始终假装外国油画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假装自己能够第一个登上火星。
真是贻笑大方。
9.古典油画技法是怎么形成的
古油画技法的发展概况 艺术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在不断地寻求变化与进一步完善。
早在15000年前,就已有绘画作品的存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就是原始人的作品。据考古发现,那时已有用鸟的骨管把颜料粉末吹到岩壁上的吹画法。
同时期最有影响的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都称得上旧石器时代艺术的顶峰。原始人在使用材料方面,有了颜料粉以及用油脂和颜料粉混合的观念,因此已具备了后来形成油画材料的最基本因素。
蜡板画是人类最早的正式架上绘画,而木板则是被发现最早的架上绘画依托材料。蜡画的笔意,画面光泽感可以说是油画的雏形。
由于蜡画所用的工具繁笨,操作不便,此技术后来改用蜡与胶混合的方法,进而又发展到用单纯的胶彩来作画。因此,蜡的使用逐渐为其他媒介所取代,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蜡画便成为真正的“过去的艺术”。
最早的湿壁画产生于古希腊克里特岛米诺斯文化晚期。这种方法在中世纪后期的意大利得到了复兴。
意大利的乔托(1267—1337)是壁画艺术的杰出代表。中世纪欧洲画家的架上绘画还有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坦培拉”画法。
这种画法在古埃及、希腊、罗马时期就已经使用了。它是用蛋黄或蛋清,也有用整个鸡蛋将蛋黄与蛋清混在一起调和颜料粉作画。
“坦培拉”真正的含义是现在的蛋胶画。因为蛋胶是水溶性材料,所以干得较快,可以反复刻画,任何时期都可以修改画面。
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好多作品都是采用蛋胶方法完成的。
后来的画家用蛋胶完成作品后,再用透明性的油平涂画面,使之有一个光亮的表面,这是一种油画过渡的画法,这种过渡时期大致在公元11世纪至14世纪。多数材料证明,这种转变是缓慢的、是逐渐发生的。
坦培拉画法同后来产生的油画相比,有着某些局限和缺点。油画是一种更方便、更有弹性和更适用的技术,所以油画一产生,便很快普及成为欧洲最主要的画种。
尼德兰画家扬.凡.爱克(约1390—1441)在美术史上一般都将他称之为油画的发明者。实际上在他之前已有300年油画的探索历史。
油画对于凡.爱克不是什么创造,而是经验主义式的试验和完善。凡爱克以最大限度地如实表现物象,实现个人与时代新的审美理想。
他改进前人的技术,找到相适应的材料与技法。他可以用油制作出一种有光泽的颜料,可以慢慢地、更准确地作画,从容地用尖头画笔描绘累节,作品以新的面貌出现。
有人将凡.爱克的油画功绩,归于干性油的发现,或是一种催干剂的使用。凡.爱克对于油画的贡献在于溶剂方面,这种改良使油画材料技法真正胶离了水溶性的坦培拉与使用油彩最后平涂画面的格拉斯过渡方法。
具有典型北欧技法特色的大师还有德国的丢勒(1471—1528)和荷尔拜因(1497—1543)。他们同凡.爱克一样,画面的每一部分都充满 理智,极尽所能地深入刻画描绘。
特别是丢勒身上充满质感的棕色皮领上衣和他那长长的卷发被一绺绺地披散在头部四周,头发的厚度及高光点都被描绘得入微细致,北欧大师的油画材料技法是非常适于逼真表现细节的。 扬.凡.爱克等北欧油画技法繁复,费时间并且不能随意修改和即兴发挥,普遍尺寸较小,因此,后来就进行了各种改革。
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
中心点就是怀疑与批判中世纪的神学思想,掀起人文主义革命。此时产生绘画三杰,这就是达.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三位世匠。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不顾宗教禁律,研究人体结构,探索生命奥秘,重视造型,重视光学原理和透视法则,研究自然,强调主观厂家与注重艺术的理想化,这些是他们对艺术的主要贡献。但这个时期在油画技法上还没有真正形成意大利风格。
早期的作品还是用胶蛋完成后用油平涂画面的过程方法。同北欧画家一样,基本上以木权或木板上粘纸为依托材料。
采用薄涂,画面细腻平滑。只不过在画风上比北欧画家更注重情感表达,强调虚实节奏变化等。
因此,这个时期的油画材料技法与艺术审美理想,个人气质方面似乎还没有找到最佳的切入点。 威尼斯画派的画家对色彩有着强烈的偏爱,画面色彩绚丽,用笔丰富多变,追求艺术形象的真实感和蓬勃生命力。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提香(1477—1576),他使威尼斯画派的绘画艺术达到高峰。他改进了北欧油画技法,进而形成南欧画法。
他放弃树脂的使用,直接将想法大略勾画在有色底画布上,在颜料中调和白颜料,以不透明的厚层颜料来作画。他一生所获得的声望,只有米开朗琪罗可媲美。
提香注重的是感觉,重画意。在技术与审美情趣上与北欧画家面面俱到、极为理智地深入刻画细节有着本质的区别。
提香的作品一般使用粗糙麻布绷框的软底,有时还用斜纹布,放弃了在尺寸上受局限的木板基底,有独特美感,并能增加画面层次。他的画布用皮胶均匀涂满,防止日后油彩使画布变脆,在画布上涂薄薄一层底料,这种底料是由石膏粉和皮胶调和而成的,目的是填满织物纤维间的缝隙,并做成有色底子,底子涂上褐色或其他底色,代替北欧画家的纯白底子,然后直。
10.写关于油画风景的毕业论文怎么命题
我们置身于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在折服于他们精湛的技艺同时更惊叹艺术长河的博大,为我们呈现出精彩的艺术瑰宝。
不同时代的艺术都以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展现在世人面前。 油画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外来画种,诞生在重科学、重自然、以写实为主要表现手法的欧洲,一开始就给其带上了写实的神秘面纱。
让后人为之不断探索,如三度空间的立体观念、明暗的造型体系与条件色的色彩关系。正因为这种写实油画手法的运用,使油画比中国画更具有真实性。
几百年来油画大师林立、放出耀眼的光辉,不能不说这与油画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从而使其成为屹立于世界艺术,无论从时间或空间上来说都是广泛传播的大画种。 纵观历史可知油画是在欧洲起源发展的。
“油画”这个名称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他是采用油性物质作为黏着颜料的媒介,在布、纸、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油画是从15世纪以前蜡画法、蛋胶画法上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荷兰)画家凡•爱克兄弟是油画的奠基人。凡•爱克兄弟完成了以胶为介质向油为介质的转换。
他们在前人尝试用油溶解颜料的基础上,用亚麻油和核桃油作为调和剂作画,作画时运笔流畅并能反复覆盖修改,干透后的颜料附着力强,色泽鲜艳,不易剥落和退色。新材料和新技法的运用很快流传全欧洲。
因此这是油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我们所欣赏到的油画最初起源是服务于宗教,是宗教的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影响着社会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绘画艺术也因此成为奴婢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成为“图画的圣经”为基督教服务。
这时期比较有名的是非写实性的宗教题材。 15世纪的欧洲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近代科学的飞跃,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新兴的社会崇尚自然、科学,于是艺术也就由一种形态转化为另一种形态,从自然出发体现出了艺术的世俗化,许多著名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
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
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 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 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
因而,古典油画 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结合了科学研究的成果,把解剖学、透视学和光学的原理应用于绘画中,他们的作品具有坚实的素描基础,准确的线条透视,严谨的形体结构,丰富的明暗层次,使作品中的人物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 17世纪是欧洲古典油画迅速发展的时期,不同地区、国家的画家依据自己生活的社会背景、民族气质,在油 画语言上进行了不同的深向探索,油画的种类按题材划 分为历史画、宗教故事画、团体肖像、个人肖像、风景 画、静物画、风俗画等。
油画技法也日臻丰富,并形成 了各国、各地区的学派。 17世纪的一部分油画强调了油画的光感,运用色彩冷暖对比、明暗强度对比、厚薄层次对比进行光感的创造,形成画面戏剧性气氛。
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打破了他之前油画中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他强化画面上明暗的对比,往往用画面背景平面的大片暗部衬托前景明亮的人物,令人感到画中光线耀眼。西班牙画家格列柯将景物处理成处在斑驳的光影之下,他不是从明暗两大体面,而是从间断错落的明暗分布进行造型,色彩的冷暖也形成间断的连续变化,用笔凝重,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扑朔迷离的效果,有的甚至充盈着神秘与不安的气氛。
荷兰画家伦勃朗也把画中的光感作为表现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手段,他所作大量的人物肖像中,人物都处在大块暗部的笼罩中,唯表现神情的脸、手等重要部分显出鲜明的亮度。他运用沉着的颜色在暗部多层薄涂,使暗部显得深邃,画亮部则用厚涂和画刀堆色法,造成厚重的体量感。
同时期,笔触的运用也被许多画家侧重探索。笔触是带有颜料的油画笔在画布上运动的痕迹,早期油画全幅各部分颜料层厚薄比较一致,运笔力度均匀,几乎不显露出笔触。
17世纪的画家注意到笔触的运动受创作时心境和情感律动的驱使,画家在作画时能产生控制笔触动势的情感,笔触的轻、重、缓、急和运动方向不仅使被塑造的形象显出生动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毕业论文油画技法坦培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