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求
——《浅谈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历史,它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
虽然也曾经历了一些劫难,但仍然影响不了它那古老的韵味。如果你能醉心于中国文学的研究的话,一定能感觉到它的渊博。
综观世界文学的发展史,唯一能与之相匹配的并只有古希腊的文学。然而我认为古希腊的文学就相当于黄酒,入口很甜但回味起来却不是那么的深长。
而中国的文学则不然,活脱脱的就象白酒;入口虽然有点难度但回味起来却是那么的深远悠长。 古希腊的文学与中国的文学的差异,就缘于地理位置上的差异;而造成文学上的差异。
本应没有什么值得比较的意义,但文学的发展就是一个相互发现;相互借鉴的过程;以此来看的话就有点价值了。古希腊是一个航海国家,他们研究大多与他们的实际生活有关。
他们的商贸往来频繁,所以对数字的研究比较热衷。再加之航海上的一些需要,一些自然现象;以及一些物理上的知识并成了他们的研究对象。
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认为世间万物是由水构成的,后来逐渐的发展为;火;土;原子等等;这一个个物质代表了他们一个个循序渐进的时代和奋斗的历程。而中国的早期哲学家认为基于阴阳两方面的平衡而生出万物的,接下来并发展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万物。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成就似乎比古希腊要先进一步!同时中国是一个陆地国家,生活的比较稳定。所以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及一些思想上的东西比较热衷。
中国文学的主流莫过于文学,而文学的鼎盛期莫过于唐宋两代。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曾对我说:“如果想写好文章,必须潜心于唐诗宋词的研究。
将其读熟,以致于会背。把它读精,以至于会运用”。
然而我则认为这句话说的不全面,中国的文学博大精深;岂是《唐诗宋词》可以概括乎?单就中国文学的起源《诗经》与《楚辞》来说,虽没有《唐诗宋词》那样的华章词句;但也体现了最早的文学思想。如《楚辞》的大胆设想,不正对应着李白的恣意妄为嘛!还有《元曲》的乐律,《孔孟》的深邃教义;多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抹却的辉煌;是每一个研究中国文学的人不可或却的东西!综观中国的文学史是广袤的,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时代的成就可以替代的。
同时中国文学的发展史又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历史。从《诗经》《楚辞》的起源,至《唐诗宋词》以及《元曲》的兴盛。
再从明清两代的衰落,到五四新文学运动后的变革。接下来就是文革时期的停滞,然后才是新世纪文学的产生。
再从文体的形式来看又是逐渐向“民俗化”“大众化”发展的,发展成为每一个国人都可以研究的东西。最早时期文学的探究只限于“奴隶主”和“贵族阶级”,所谓“礼不上小人”“刑不上大夫”。
这里的“小人”指的并是百姓,是最底下阶层。后来随着社会体制的变革而导致了宫廷政变,致使一些文人流落民间。
这些流落民间的文人为了生存并开始“授徒讲课”,后来并形成了“十家”最后演变成“六家”。即:“儒,道;墨;法;名;以及阴阳家”。
同时也为了适应新的“社会体制”,在隋唐年间并产生了科举制度。随着一些文人的“流落民间”和“科举制”的产生,中国的文学逐渐的向大众化民俗化发展了;不再属于贵族阶级的专利。
从《唐诗宋词》的字斟句酌,到《元曲》的民俗化。再从明清时代的“老八股”,到五四新文学后的“白话文”;无不体现了这一种转变。
在此以前缘于秦朝的残暴,而秦朝的建立得于“法家”的帮忙。所以在汉代建立后并贬低了法家,同时缘于“儒家的仁治”;儒家思想并唐而皇之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学。
淹淹大国五千年孔老夫子的门生几乎占据了各个时代的政治角落,成为统领各家的主流文学。然而一种文学的思想是不可以长盛不衰的,儒家的文学在于不断的汲取各家的精髓来充实自己。
唐诗的鼎盛期过后,宋代的诗已经没有太多的发展余地了。当时“禅宗”的思想十分盛行(禅宗实质上是佛学与道学的联合体),于是一些士大夫并吸取了“禅宗”的思想。
将其灌入自己的文学作品中,《宋词》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又一次创举。明清两代呈现一种闭关自守的状态,许多士大夫视西方的新文学为“夷狄“。
直至鲁迅等人发起了新文学后,才又正视西方的文学。创造新的文学体裁,创造了又一个高峰。
今天我们吸收了来自各个国家的文学精髓,同时又将中国文学推向世界各国;创造了世界文学的鼎盛局面。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作品《狂人日记》中写道:“翻开中国的历史,血淋淋的两个字;吃人“!然而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包括鲁迅先生以及许多的文坛先辈。
历史的发展需要有不同的文学思想,来适应当时的政治格局。思想难免会迂腐,有了迂腐就需要变革。
于是并在这一代代的文人的推动下,文学才得以进步。
2.大学生现代文学毕业论文,那位有发一篇来参考下
毕业设计论文之家 中文系 毕业论文,中文系,题目 文学研究的新思路—简评尧斯的接受美学纲领 中西叙事概念比较 叙述形式的文化意义 “史传”、“诗骚”传统与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 叙事理论与文化战略 巴赫金的对话思想和文论的现代性 种族、性别与文本的政治 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 论法兰克福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生成语境 当代西方文论研究的意义 文艺美学:现状与未来 世纪之交:文艺心理学的窘境与前瞻 《手稿》与童庆炳的“文学审美特征”论 文艺学本体论的建构与解构 90 年代文学理论批评走向考察 面向21世纪的文艺基础理论 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 中国文学理论的世纪转折与建构 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新世纪文学焦虑的纾解与网络媒介的力量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后结构主义与超文本理念 非线性传播与文学的历史发展 网络写作的主体间性 网络文学的媒体突围与表征悖论 网络文学的学科形态建设 马尔库塞的第三条道路与文学社会学的新生 吕西安·戈德曼文学社会学理论初探 不断走向现代形态的文学社会学—— 新时期文学社会学研究述评。
3.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论文,希望大家提供一些新
1、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征2、论舒婷诗歌的人道主义情怀3、论汪曾祺小说的儿童视角4、论汪曾祺小说的文体特征5、论汪曾祺小说的“创新”与“袭旧”6、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7、论儒家文化在路遥小说中的体现8、论《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9、从韩寒或郭敬明或春树或张悦然小说看“80后”的创作特征10、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11、论顾城诗歌的童话色彩12、论余秋雨散文的人文关怀13、论莫言《红高粱》系列中的生命意识14、论余华小说中的父亲形象15、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自审到现代都市的女性叙写——论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嬗变16、论短信文学的审美特征。
4.中国文学欣赏论文,1000字,在线等
读《茶馆》有感 茶馆,彼此唠家常,谈山海经的地方。
谁能想到它竟能折射出一大社会问题!除非友一位具有独特视角的大师使它“活”起来,否则茶馆平庸无奇,永远不会有更深的意义。而那个人便是老舍——一位语言大师,他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手法使整部剧本的语言绽放生命的炫彩。
老舍出生于一北京大杂院中,一户舒姓的满族贫民家。父亲是护军,母亲靠洗衣赚钱。
父亲早逝之后,生活更为窘迫,但幸运之神眷顾了老舍。一为慈善家资助老舍上学,使他收到良好教育。
在老舍自身的不懈努力下。他渐小有成就。
在之后的创作过程中,而是的境遇更是深深影响着他。而《茶馆》之所以有“小中见大”的特色,与其是平民出身也有密切联系。
同样,老舍的手法也是独一无二的。其中最突出的一点便是全剧只有三幕,一幕一时段,干警、简洁,也十分容易表现剧情,从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到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再到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与其说是时间变迁不如说是历史变迁。
人物表现年代,而年代又作为人物表现的背景,相辅相成,使小小一茶馆提升到不得不让人用看“历史剧”的眼光评审这部巨作。其二,尽管茶馆人呆,三教九流植被也不少。
但是几位人物始终贯穿全剧,起着核心作用。一、王利发(茶馆掌柜)二、松二爷(胆儿小,人却不怀)三、常四爷(正义之士、十分爱国、体格健康)松二爷、常四爷两位茶客与王掌柜交情还不错而在这所谓“热闹”的茶观众,要找出几个掏心掏肺的件阿婆人还真不容易。
听听!说的不是客套话便是奉承话。我虽不知老舍塑造如此的人物性格有何用意,至少通过这有点人情味儿和有“良心”的三人谈话使人更深刻的体会到世态炎凉啊!发人深思。
其三,子承父业。这是几句疮痍有待讽刺意味的安排。
剧中一幕幕地时代向前走,衣着也跟着前卫起来,客人的思想呢?!简直是幻包装不换内容。例如,原先看相面的糖铁嘴养一儿子,现竟“升级”为大师。
刘麻子那说媒拉线行当竟让他儿子“发扬光大”变为“花花联合公司”(专给洋人、官员提供女招待与吉普女郎)。而吴祥子这老式特务到了儿子这辈儿竟改个名儿叫世袭特务。
人哪!为何总在这方面“遵规守矩”呢? 老舍,无论您想传达予后人什么,至少《茶馆》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不能评说它的优劣,在如此剧你面前,我只有说声:“谢谢!谢谢您留予青少年如此宝贵的财富。”
5.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毕业论文可以参考哪些期刊网
1.专业期刊:
复印资料,文学遗产,文学评论,文史知识,古典文学知识,国学研究,文艺理论研究,文艺评论,中国韵文学刊,中国文学研究,文史,文史哲。
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名作欣赏。
2.社会科学:
北京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广东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湖北社会科学,江苏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内蒙古社会科学,新疆,云南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宁夏,青海,
北方论丛,东南学术,东岳论丛,福建论坛,湖湘论坛,晋阳学刊,兰州学刊,岭南学刊,鄱阳湖学刊,齐鲁学刊,社会科学论坛,唐都学刊,天府新论,天中学刊,殷都学刊,阴山学刊,云梦学刊,中州学刊
3.大学学报
安徽大学学报 ,安徽师大,安庆师院,北华,北大,北师大,渤海,长安,长春,长春师大,成都,成都师大,重庆大学,重庆师大,重庆第二师院,东北大学,东北师大,东南大学,广西师大,贵州,赣南师院,广东第二师院,福建师大,福州大学,复旦,贵州师大,杭州师大,海南,海南师大,合肥师院,河北,河北联合大学,河北师大,河南,华东师大,华南师大,河南教育,河南师大,衡阳师院,湖北,湖南师大,华中师大,淮阴,惠州,吉师大,吉首,集美,济南,暨南,佳木斯,江汉大学,江汉学术,江南,江苏第二师院,江苏,江苏师大,江西师大,喀什,开封,兰州,辽师大,聊城,鲁东,洛阳师院,牡丹江师院,南昌大学,南开,内蒙,内蒙师大,宁波,宁夏,南大,南师大文学,齐齐哈尔,青海师大,清华,三峡,山东师大,山西师大,陕西师范大学,汕头,商丘,上海大学,上海师大,深圳,沈阳师大,首师大,四川,四川师大,苏州,太原师范学院,天津师大,同济,温州,五邑,武陵,武大,厦门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师大,西华,新疆师大,信阳师院,湘潭,烟台,燕山,扬州,云大,云师大,社科院,中南大学,中南民大,中山,人大,浙大,浙师大,郑州。
6.求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1、中国古代神话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刍议
2、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3、中国古代神话的美学意义
4、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5、论《诗经》中政治讽谕诗所表现的忧患意识
6、论《诗经》的婚恋诗 7、论《诗经》中的妇女形象
8、论《诗经》的讽刺艺术试论
9、《诗经》大小雅怨刺诗之异同
10、孔子与《诗经》 11、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12、浅析《左传》中关于“梦”的叙述
13、论《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14、《左传》与《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5、《战国策》的寓言艺术
16、论《战国策》的纵横家形象
17、《孟子》与《庄子》寓言异同论
18、从《孟子》看孟子的人格魅力
19、《庄子》的神话意象
20、屈原与庄子浪漫主义的比较
21、《史记》人物塑造论 22、汉乐府叙事诗研究
23、汉乐府与《诗经》中
弃妇形象比较
24、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研究
25、论《古诗十九首》中的生命意识
26、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艺术
27、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28、陶渊明的田园诗(可侧重内容,也可侧重艺术特色)
29、三曹诗歌比较
30、论“正始诗风”与“建
安风骨”的关系 31、嵇康与阮籍诗歌风格
比较
32、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
因 33、陆机诗论与创作的关
系
34、《玉台新咏》所选宫体诗研究
35、从《世说新语》看西晋文人的心态
36、论魏晋六朝的志怪小说
37、论唐人的咏马诗
38、王孟山水田园诗(可分别写王、孟,也可分写山水、田园)
39、中唐山水田园诗(可选某一、二个作家,也可以比较研究)
40、李白诗与酒的关系 41、论李白的古题乐府 42、杜甫咏史怀古诗研究
43、论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
44、唐宋咏物诗之比较(也可着眼于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主题)
45、论柳宗文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46、论白居易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
47、论李贺与李白诗歌想象艺术的异同
48、论中晚唐咏史诗的艺术
7.论文 中国现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个人觉得现代文学(1919-1949或者要再前到1915新文化运动开始)是意义非凡的,因为那是在春秋战国以来少有的乱世里的思想火花,这个时候没有了完全的正统,现代作家根据各自对人生家国的理解激扬文字,这一时期的作品不太守官方控制,无论是否被现今的人大力褒扬,都是些充满思索的东西,比起现在泛滥的空洞庸俗的文章强多了。
这是时代所造就的,在那个乱世里,最有学识的作家可以很容易地感受到社会的各个阶层的生活,而且会怀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去写作(不像现在不少作品是冲金钱去的或者是党八股)。当时不仅有满怀抱负的作家,也有无数积极想改变自己改变华夏命运的读者(不想现在很多人都安逸得很)。
这就是时势造就的现代文学,总之此时的作品大多都是充满真挚情感和深沉思索的,尤其在散文方面堪称典范之作甚多,小说也绝非今天那样无病呻吟,值得学习;而戏曲和诗歌则充满了革新,为这两个中国文学古老且成熟的方面又注入了新鲜空气。
大明互助团队真诚为您解答,祝您愉快!希望您在满意的答案上选择“采纳”☆⌒_⌒☆"!
8.求完整文学毕业论文论文
左拉的长篇小说 《金钱》 (摘要)法国作家左拉的长篇小说 《金钱》 (1891)是 《卢贡— — — 马加尔家庭》 的第十八部 ,其主人公是卢贡一支的第三代阿里斯蒂德• 卢贡 ,因为要投靠时任第二帝国大臣的兄长皮埃尔• 卢贡 ,化名为萨加尔。
《金钱》 里的萨加尔是一个不讲道德的投机家、野心家 ,出于一种发财和出人头地的狂热心情 ,凭借兄长的支持在没有任何资金的情况下居然开办了一个大银行 ,取名为世界银行。在进行金融投机的同时 ,萨加尔还让人开发中东地区、开办铁路公司、开采矿山等等 ,希望从中获利。
为了从事他渴望成功的事业 ,他采用一切手段 ,不管合法还是不合法。在生活方面他也毫无廉耻之心 ,从不拘束自己的欲望。
由于萨加尔有一定的经验和头脑 ,有一股拼命的精神 ,背后又有兄长的支持 ,因此他的事业最初进行得不错 ,银行获得了大量中小投资者的青睐 ,吸收了大量资金 ,银行的股票面值不断上升 ,从最初的每股五百法郎升到二千法郎 ,最后居然升到三千法郎。但是这种疯狂的升值隐藏着巨大的危机。
关键词: 英美文学 左拉 经济学 萨加尔进行金融投机时有一个最大敌手犹太银行家甘德曼 ,甘德曼是一个异常冷静的只计算数字的金融家。他虽然有亿万财富 ,却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 ,每天吃牛奶面包度日。
甘德曼有一个基本的理论:一切股票的牌价如果超过了它能代表的实际价值时 ,最后肯定要遭到惩罚。所以他认为:世界银行的股票超过了两千法郎以后那就是疯狂了;到了三千法郎 ,简直是失去了理智;那么这些股票最后肯定会像抛在空中的石头一样落下来。
果然 ,当市场出现轻微动荡的时候 ,世界银行的股票面值开始下跌。而这时萨加尔采取了一个愚蠢的举动:他为了维持世界银行 表面的繁荣 ,居然收购自己的股票 ,由于资金有限 ,而甘德曼则大量抛售世界银行的股票 ,于是世界银行的巍峨大厦倒塌了。
《金钱》 的主题是表现资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不管谁失败谁胜利 ,金钱是没有错误的 ,错误的是人 ,在 《金钱》 中错误的是萨加尔的运作方式 ,并不是他的整个道德 ,更不是金钱。
萨加尔虽然不择手段 ,道德上却是遵循当时大多数人的游戏规则 ,只是他在经济学上犯了极大的错误。左拉其实对萨加尔的金融投机在很大程度上是肯定和赞赏的 ,但是他对萨加尔最后丧失理智的狂热则不表赞同 ,这种狂热是导致萨加尔最终失败的原因。
左拉在表现萨加尔的事业和他的个性时用一种充满感情色彩的笔触去刻画 ,去表现 ,这就流露出作者对萨加尔的赞赏和对他事业的肯定 ,只是金融投机事业需要冷静的思考而不是疯狂的举动。最后左拉并没有将萨加尔置于死地 ,这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肯定方式。
在 《卢贡 — — — 马加尔家庭》 系列作品中 ,虽然大部分作品主人公的斗争都以失败告终 ,有的主人公却明显得到作者的厚爱 ,例如 《萌芽》 中的艾蒂安、《妇女乐园》 中的穆雷、《帕斯加尔医生》 中的帕斯加尔等等。 《金钱》 中的萨加尔虽然在别的作品中似乎是一个不受喜爱的角色 ,但在这部小说中却得到一定的偏爱。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作者的态度。此外 ,左拉对金钱的赞赏还通过作品中最受人同情的人物嘉乐林夫人表现出来。
嘉乐林夫人承认: “本来是一个毒害者和毁灭者的金钱 ,现在变成了社会发展的肥料 ,伟大工程的基础;而这伟大工程一旦实现以后 ,便足以把各国人民结合在一道 ,使世界变为和平的世界。她曾经诅咒过金钱 ,可是现在突然又对它敬佩百倍。
削平高山 ,填平海峡 ,使地球成为人类的栖息之所 ,使人类摆脱劳动后仅仅做一个单纯的机器领导者 …… 这一切 ,不是只有金钱才能够办到么 ?金钱虽然作了一切恶事 ,而一切好事也由金钱而生。 ” [1 ] (P264) 整个作品又是以嘉乐林夫人的下述思考来结束的: “对于金钱所造成的肮脏与罪过的惩戒 ,为什么要叫金钱来负担呢 ? 那创造生命的爱情 ,不是也一样不纯洁么 ?” [1 ] (P474)结合左拉在其论文中对金钱作用的赞赏 ,我们可以说左拉对当时的金钱至上原则并不像他的前辈、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一样尖锐地抨击和揭露 ,而是肯定它的积极一面。
事实上金钱是一个中性的社会产物 ,谁掌握了它 ,它就为谁服务 ,它本身不存在善惩之分。 左拉曾经在 19 世纪七十年代末写过一篇论文《文学中的金钱》 。
这篇文章是左拉的金钱观和社会观的一个最好解释 ,并且充分显示出左拉思想的现代性。在这篇文章中左拉指出 ,从前的文学 ,特别是18 世纪以前的文学 ,其作者不能靠稿酬生活 ,因为稿酬太低。
当时许多作家都依靠国王或者某个大方的贵族发放年金才能够生存。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整理提供即使有些作家自己有财产可以不靠年金生活 ,也希望得到年金 ,因为这是一种荣誉。
由于作家们都依赖年金 ,因此他们在写作时都得考虑施主的意见和趣味 ,这种情况下文学当然无自由可言 ,于是文学成为依赖的文学。左拉讽刺说: “从属于一个强大的诸侯是对的;这会提高人的声望。
那时的整个智力生活都在上流社会的狭窄圈子里活动 ,在沙龙里和学院里活动。因此 ,这种文学的精神 ,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