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资产减值的计量”,该写些什么内容呢
一、资产减值的性质 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对资产进行了定义: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未来可收回金额或者价值低于账面金额时,减计资产的会计处理。资产减值是和资产计价相关的,是对资产计价的一种调整。
企业持有的资产发生了减值,减值的部分已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因此不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按照费用的确认条件,应当将资产减值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我国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计量属性是指所予计量的某一要素的特性方面。
从会计的角度讲,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它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等。 我国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同样也涉及上述内容。
(一)存货减值的计量属性 存货的期末计量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其中,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存货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 不同情况下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 产成品、商品(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
2. 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应当以市场价格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作为其可变现净值。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
3. 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该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产产品,而不是出售,该材料的价值将体现在用其生产的产成品上。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以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其可变现净值为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该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事故及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这里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一般是指产成品的市场销售价格。
4. 为施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合同价格,而不是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等后的金额确定。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主要是存货的市场销售价格或销售合同的价格。
期末存货的实际成本是指历史成本。 (二)非流动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 这里的非流动资产具体包括: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商誉;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如果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计提减值准备。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因此,要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通常需要同时估计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和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资产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确定净额时,按照下列顺序进行:首先,根据公平交易资产的销售协议价格减去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处置费用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这是估计资产公允价值减去确定费用后的净值的最佳方法。
其次,在资产不存在销售协议但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该资产的市场价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常应当按照资产的买方出价确定。
如果难以获得资产在估计日的买方出价的,企业可以资产最近的交易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的估计基础。再次,在既不存在资产销售协议又不存在资产活跃市场的情况下,根据在资产负债表日如果处置资产的话,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公平交易愿意提供的交易价格减去资产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该金额可以参考同行业类似资产的最近交易价格或结果进行估计。 如果企业按照上述要求仍然无法可靠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期末时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指资产成本扣减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其中,公允价值主要是。
2.计量经济学论文
[计量经济学论文] 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分析 18 登出日期 : 2003。
08。25 PM 03:44 写稿时间 : 没有信息 登 陆 人 : yl88224 下 载 : 28 总 页 数 : 20 Page / 字数 : 11290 尺 寸 : 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分析 c 大 小 : [ 188 KByte ] 资料点评 : 没有会员的点评。
关键词 : 人均可支配收入 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结构 原文 [内容摘要]: 本文是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实证分析。根据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我省城镇人口年增长率, 城镇消费价格指数为主要的解释变量的相关关系的分析,揭示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决定因素,消费水平怎样以及预测结果。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实证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理解、认识。2、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实证模型的建立、分析和检验。
3、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实证模型的经济分析及提出增加居民消费的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人均可支配收入 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 人口年增长率 消费价格指数 消费结构 一、对城镇居民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理解与认识 1、关于“消费”和 “居民消费水平”的涵义的理解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任何社会都离不开消费。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消费在全民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更显重要。可以这样概括的说,消费活动是经济活动的终点,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但另一方面,消费活动又是经济活动的起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家一系列决策和尚待解决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既源于消费,又回归到消费。 正因为如此,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出现了各种消费理论。
要使我国经济长期增长,启动消费需求,正确解决“潜在需求很大”与“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已成为经济决策的头等大事之一。它的研究,可以是社会总消费与总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一个集团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对于消费水平的理解有很多种,比如:消费水平指按人口平均消费生活资料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消费的状况,反映人们的消费需要满足的程度。
所谓的消费水平,从宏观上角度考虑,就是会体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或者说,是社会提供广大消费者用于生活消费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从微观角度上讲,就是一消费者及家庭的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或者说是消费者及家庭得到的消费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是一个复杂的,涉及多方面的社会经济的范畴。
消费水平是表明一定社会人们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已经达到的水平和满足的程度。也就是说它表示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的实际消费了生活资料和劳务的质量和数量状况。”
“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从层次上看,包括了宏观社会总消费和微观上的城乡人民的家庭与个人消费水平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目录 一、对城镇居民居民消费水平模型建立过程中的理解与认识 二、河南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模型的建立、分析和检验 三、对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实证模型的具体的经济分析及提出增加居民消费的几点政策建议 参考资料 1.《计量经济学》 李子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河南经济年鉴》2000 3.《河南经济》2001年7期 4.《中国经济年鉴》2000 5.《经济问题》2001年9期 6.《中国消费模式研究》 杨圣明 著 简单介绍 学期论文 。
3.求一篇金融计量学论文
求一篇金融计量学论文。要求:3000字左右,自选题目,根据数据,使用SPSS或STATA或Eviews分析数据(要求有数据来源),通过回归结果得出结论、建议等。
有的请通过发起即时会话联系,收到之后符合要求的加分。
谢谢。 求一篇金融计量学论文。要求:3000字左右,自选题目,根据数据,使用SPSS或STATA或Eviews分析数据(要求有数据来源),通过回归结果得出结论、建议等。
有的请通过发起即时会话联系,收到之后符合要求的加分。
谢谢。
4.会计毕业论文写‘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好写么
可以写,但没有讨论的意义,资产确认,1预期有经济流入企业,2成本可以可靠计量。 因为经过多年的修正,资产的确认已是个固定的模式,在其资产所属的许多子科目,也是根据这以资产的基本确认和计量方法来确认的。可写的点不是很多。
相反,现在的公允价值的可写性很多,而且是现在最热门的,美国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计量方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至于你毕业论文想写什么,要你自己衡量啦。
资料就在百度,里面搜会计毕业论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我是金融相关专业的,现在在忙毕业设计论文,还在选题阶段,有比较
我给你推荐一些比较新颖的题目吧:
1、论存货成本的初始计量
2、论存货的期末计量
3、论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4、论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5、论投资性房地产
6、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7、论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8、论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9、论无形资产内部研究开发支出的确认和计量
10、论无形资产的后续支出
11、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及计量
12、论资产减值
13、论金融资产
14、论股份支付
15、论长期负债及借款费用
毕业设计资料网上有很多现成的,你可以去看看
6.有没有会谁有金融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初探 来源:标准论文代写网 《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三十条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会计准则第 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后续计量是以金融工具分类为基础的。
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衍生金融工具应当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除非有确凿依据被指定为套期工具,否则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收益或损失均确认为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是衍生金融工具惟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会计计量问题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的一大特点就是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无疑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效性。但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及变动性又使其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确定及对其可靠性的评估就目前来说仍是一个难题。首先,从企业内部来说,公允价值接受程度较差。
公允价值引入我国其实也就是最近十年的时间,只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国际会计研究的深入,公允价值才逐步从提倡到写入企业会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不仅时间短,而且应用范围也被设定了苛刻的条件,公允价值在我国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 再者由于我国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要获得准确的公允价值信息很难。
其次,企业对公允价值进行估值时存在困难。我国虽然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己基本确立,但经济体制转型还在进行,活跃市场还受到种种非市场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规范。
在缺乏活跃性的市场中,公允价值就要采用估值技术来获得了。在估值时需要企业对相关的市场参数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不仅使得企业对公允价值的估计存在困难,并且由于估价者的主观因索对公允价值确定的影响,使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及会计信息的可比性降低。
我国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计量改进的建议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方面新准则中并未提及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约面值是否需要确认,本文认为,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初始确认不应当按合约面值入账,主要原因是:金融衍生工具的应用,尤其是以期货和期权为代表,它们实际交易的并不是合约规定的本金,期货实行保证金制度,而期权在到期日实际行权的比例相当低,合约的规定资产标的价格仅仅是种书面的表示形式,是名义上的,而不是实质的,所以用合约面值入账没有实际意义。 既然实际交易的不是本金,而是合约中规定的价值与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即是采用种近乎于净额结算的方式,那么用价值变动来记录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显得更加介理,也更加清晰。
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方面在表内披露方面,应基于前人关于财务报表本原逻辑关系瓦解的研究,结合衍生金融工具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会计项目对财务报表本原逻辑关系的影响,重点对传统财务报表进行改进与规范。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规范。
应比较分析流动性、货币性、核心性和金融性等四种资产负债项目分类标准,指出传统流动性分类的不足和按照金融性分类的主要依据和优势,并按金融性分类标准对传统的关于利润表的规范。应考虑传统利润表披露衍生金融工具等未实现损益的不足。
借助全面收益理论,借鉴国外主要会计机构的全面收益报告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全面收益表的选择方式,并按照这种方式对传统的利润表进行重构。创造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实施条件在现阶段,我国会计准则的后续建设应该在肯定公允价值的前提下,有效剔除公允价值运用上有损会计信息可靠性的些不良因素,并不断完善确定公允价值的相关计量技术,为公允价值的运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考虑会计准则的前瞻性和防范性。虽然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水平远远低于国际水平,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比较少,但是不能就此忽略其风险。
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应该考虑前前瞻性,这就要求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不能局限于现有的金融工具品种。同时,还应当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以法规形式加以限制,禁止使用不能以公允价值合理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对于滥用衍生金融工具促进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完善。
目前,估值技术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折现法、期权定价模刑等。而采用这些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得到市场的认可或在实际交易时得到证明,所以公允价值估值技术的完善,必须遵循“理论—实践— 理论”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行之有效。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金融市场的健全和完善不可能一蹦而就,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其实际应用可能比相关会计理论的变革要更加困难。 因此,我国会计理论和实务工作者还将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