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化综合测图实习报告
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实习报告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用全站仪进行大比例尺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的作业方法和内业成图的方法,学会使用数字测图系统软件CASS5.1二、报告主要内容1.全站仪地面数字测图外业数据采集;2.全站仪数字化测图的内业成图;3. 个人总结。
三、仪器及工具南方NTS660全站仪1套、棱镜及杆2套、文件夹2个、计算机1台、对讲机3个、图纸若干试验的主要过程:1.全站仪野外数据采集步骤①置仪: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开机。②创建文件:在全站仪中创建一个文件JOB1,用来保存测量数据.③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文件名JOB1,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后视点点号及、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测。
④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点号、镜高后,精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回车”键,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1返回测量状态。再输入镜高,瞄准第2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回车”键,仪器又测量出第2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2.内业数据传输: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
执行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在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
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结合野外绘制的草图绘制地物;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3、内业成图方法: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CASS 5.1软件进行成图。
成图比例尺为1:5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
所成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DWG格式。
内业成图具体过程1.DAT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格式2.展点(高程点或点号):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号。3,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cass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4.加图幅的方法:CASS5.1—绘图处理----标准图幅,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左下角坐标。
4、注意事项一>1. 控制点数据由指导教师统一提供。2. 在作业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全站仪的电池、备用电池均应充足电。
3. 用电缆连接全站仪和计算机时,应选择与全站仪型号相匹配的电缆,小心稳妥地连接。4. 采用数据编码时,数据编码要规范、合理。
5. 外业数据采集时,记录及草图绘制应清晰、信息齐全。不仅要记录观测值及测站有关数据,同时还要记录编码、点号、连接点和连接线等信息,以方便绘图。
6. 数据处理前,要熟悉所采用软件的工作环境及基本操作要求。二>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3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测量毕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项目,采用以上方法,要求队员之间要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草图绘制人员担负着室内绘图的工作,是测图过程中的主要人员,所以对于地物的综合取舍等要心中有数,并且应在跑尺员跑尺前确定好这一区域跑尺的线路,尽量避免走冤枉路。
为了节省时间要求要求两名草图绘制人员配合工作,即一名队员负责本测站的指挥协调,标记工作;另一名队员去规划下一侧站点的测量路线,和具体地物的草图速写。 另外全站仪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器,只要在能通视的范围内都可以做到精确测量,所以在一个测站我们应尽量多的完成通视地物的测量,这就要求在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使用通讯工具进行联络。
三、碎部点选择注意事项:在测量的过程中,碎部点的取舍和测量至关重要,测点过密,造成成图密集,不该要的要了;测点过少,没有把握地形的基本要素,因此对于碎部点的确定,就注意以下几点。1. 建筑物比较方正的可只需测出三点,第四点可由计算机来完成,这就更要求草图绘制人员的事先观察,有些建筑物可能看起来较方正,其实是不规则的多边形,则需要全部实测点位。
2.不规则的地貌应尽量能多测一些点,因为在传统测图中一些细小的变化可通过手工来完成,但计算机的模拟是无法比较。
2.大比例尺测图的内容和步骤
一、引言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作为现代测绘技术基础的数字测图技术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化.目前,以现代测绘设备和计算机应用软件为主体的数字测图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生产,地形测量已从传统的白纸测图转变为数字测图. 地形测量包括地物和地貌测量两大内容.传统的平板仪测图和经纬仪(或测距经纬仪)测图通称白纸测图,它主要采用解析法和极坐标法,其成果为模拟式的图解图.但由于其成图周期长、精度低、劳动强度大等局限逐渐被淘汰.而全数字地形测图顺应现代测绘技术新潮流,利用先进的测量仪器(如GPS接收机、电子全站仪等)和自动化成图软件,采用各种灵活的定位方法进行以数字信息表示地图信息的测图工作,它的成果为模型式的数字图. 而目前大比例尺野外数字测图主要使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整个工作分为两个阶段:即数据采集(控制测量、地形特征点采集);内业绘图处理(数据传输、图形绘制和编辑). 二、野外数据采集包括两个阶段,即图根控制测量和地形特征点(碎部点)采集 1.图根控制测量 图根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在高级地形控制测量的基础上再加密一些直接供测图使用的控制点,以满足用于测绘地物地貌的测站点的需要. 由于采用全站仪,测站点到特征点的距离即使在500米以内也能保证测量精度.一般以在500米以内能测到碎部点为原则,选择通视条件好的地方,图根点可稀疏些;地物密集、通视困难的地方,图根点可密些(相对白纸测图时的密度).控制测量主要使用导线测量,观测结果(方向值、竖角、距离、仪器高、目标高、点号等)自动或手工输入电子手簿,采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各项限差应在允许范围之内,如有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进行补测或重测. 2.碎部点采集 全站仪由于具有自动记录功能,野外采集数据的速度较快.测量人员根据事先的分工,各负其职.数字测图要求测定所有碎部点的坐标及记录碎部点的绘图信息,并记录在全站仪的内存中,而后传输到计算机,并利用计算机辅助成图.但在野外数据采集中,若用全站仪测定所有的碎部点,不仅工作量大,而且根据实际地形无法直接测定.因而,必须灵活运用“测、算法”结合,测定碎部点的坐标. 三、内业绘图处理 数字测图系统的内业主要是计算机屏幕操作,一般采用人机交互图形编辑技术,我们主要使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CASS数字测图软件. 1.数据传输、数据处理 (1)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草图法数字测图 将外业采集数据按一定的格式传输入计算机内,并将数据格式转换成图形编辑系统要求的格式(生成内部码),即可展绘点号点位,然后根据测量草图对外业数据进行分幅处理、绘制平面图,再进行等高线处理,即自动建立数字地面模型(DTN)、自动生成等高线等.经过数据处理后,未经整饰的地形图即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 (2)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电子平板法数字测图 电子平板数字测图的作业流程:通讯电缆安装了CASS数字测图软件的笔记本电脑与测站上安置的全站仪连接,全站仪测得的碎部点坐标自动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并展绘在绘图区. 2.图形绘制和编辑 要完成图形的绘制与编辑工作,主要与有关的菜单、对话框及文件打交道.绘图人员根据测量的点以及勘丈的距离和绘制的草图对数据处理后所生成的图形数据文件进行编辑、整理.要想得到一幅规范的地形图,除要对数据处理后生成的“原始”图形进行修改、整理外,还需要加上汉字注记、高程注记,进行图幅和图廓整饰,并填充各种面状地物符号等,最后编辑后的成果即为我们所需要的地形图. 针对电子平板法数字测图图形绘制和编辑,全站仪测得的碎部点坐标自动传输到笔记本电脑并展绘在绘图区,完成一个地物的碎部点测量工作后,采用与草图法相同的方法进行现场实时绘制地物.它是一种在野外作业现场实时连线的成图方法,其特点是野外现场直观性强,“所测的数据即所得”;可以及时发现错误,立即修改. 四、结束语 将数字化技术引入地形测量后,实行一体化作业,大大减轻了室外作业的强度,缩短了成图周期.不仅减轻劳动强度,而且不会损失观测精度,与传统白纸测图相比,全数字地形测图不仅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技术本质上的飞跃. 参考文献: [1]王洪章.工程测量.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2]徐宇飞.数字测图技术.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有关电子地图的毕业论文
摘要:2002年末,电信管线GIS系统建设项目启动,要求各省、地、县级电信部门必须采购自己辖区的地图,并希望是大比例尺的。由于GIS的专业性较强,电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电子地图、GIS以及MAPGIS了解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将电子地图的要求和制作过程做一个详细的介绍,这正是本文的目的。
关键词:电信部门 电子地图 要求 制作
1 引言
2002年末,中国电信管线GIS系统建设项目启动,要求各省、地、县级电信部门必须采购自己辖区的电子地图,并希望是大比例尺的。由于GIS的专业性较强,电信部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对电子地图、GIS以及MAPGIS了解很少,因此很有必要将电子地图的要求和制作过程做一个详细的介绍,这正是本文的目的。
2 关于电子地图定义和分类
2.1 电子地图的定义
随着的变迁,的,机制图技术与传统手工制图方式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电子地图产品也就应运而生了。电子地图是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分别以记录、文件、数据库等形式,将正确的地图数据存储在有关介质上的数字地图,它是一种矢量化的图件,支持无极放大。
2.2 电子地图的分类
国内外有许多的厂商在生产、销售各种形式的电子地图,这些电子地图多已公开出版,一般不涉及密级。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光盘出版物为载体的电子地图,它们大多是专题地图,以专业为主,既有矢量格式,又有栅格格式,其中以小比例尺的栅格数据为主。
2)地图,即在Internet上供用户查询的地图。由于栅格数据广泛且使用方便,网络地图主要以栅格数据为主。此类地图一般内容精练,以交、边界、水系、居民地等为主要要素,有的涵盖了全球范围。
3)GIS、GPS行业用的专业地图,定位精度高,数据采集一般都源于纸介质的地形图,很多数据来源于某些国家级权威测绘成图单位,如美国的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人口调查局(TIGER数据)。这些数据经由专业公司加工成各种所需的数据,包括增加、删除、整饰等工作,精练成大众或专业数据。
3 MAPGIS对电信电子地图的要求
在电信专业GIS系统中,MAPGIS需要的数字地图一般为两类:地理底图数据和专业电信管网数据,二者比例尺可以不同。在全省集中模式时,除需要本地网地理底图外,还需要一张全省行政区划略图。全省行政区划略图和本地网地理底图必须采用相同的坐标系和坐标单位。下面就将二种形式的地图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1)对于MAPGIS本地网管线管理系统所使用的地图数据精度要求如表1。
2)MAPGIS对全省行政区划略图数据精度要求如表2。
表1 MAPGIS本地网管线管理系统地图数据精度表
文件格式
MAPGIS65
文件大小限制
无限制,可以管理海量数据。
比例尺
4.求一份《摄影测量最新发展》的论文,必有追加重谢
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与展望 通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数字摄影测量的研究、开发与推广,进入21世纪,我国数字摄影测量以世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发展,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在中国的摄影测量生产中获得了普遍的应用与推广,摄影测量的教学也由过去只有少数院校才能进行的“贵族”式的教学得到了极大的普及。
目前,全国至少有40多所大专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开设摄影测量课程,这极大地拓宽了摄影测量所需人才的培养渠道。 由于摄影测量生产的转型,影像扫描仪已被大量应用,全国扫描仪数量已超过100台。
同时航空摄影机也在加速引进。应用于航空摄影过程中的GPS/IMU系统也已引进,Z/I公司的数字航空摄影机也已 经开始在中国应用。
与此同时,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以及其定位参数文件的应用,只要极少量的外业控制点,就能迅速生成正射影像图,它已在城市、土地的变迁、规划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航空激光扫描雷达也愈 来愈成熟。
所有这一切表明,新一代传感器、定位系统的迅速发展以及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大规模推广,都对摄影测量自身的发展提出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摄影测量向何处去?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新契机 从20世纪初起,以纯精密、光机的模拟摄影测量仪器为特征的摄影测量一直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此期间,摄影测量的教学、极少量的科研,除所谓的变换光束理论研究以外,多数是围绕欧洲的几个著 名厂商生产的模拟摄影测量仪器进行。
到50年代末计算机开始进入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的研究领域得到了很大的扩展:如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在线空中三角测量、区域网平差、粗差检测理论、正射纠正、数字测图等。90年代随着数字摄影测量时代的到来,相对于传统的模拟、解析摄影测量,其最大的特点是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技术应用到摄影测量,实现了内定向、相对定向、空中三角测量、数字高程 模型(DEM)生成等的(半)自动化。
数字摄影测量不仅仅将传统摄影测量仪器各种功能全部计算机,以提高工效、降低对作业员的要求,而且正在不断地扩充摄影测量的功能。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只是解析测图仪的替代品;目前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主要只适合于航空、航天摄影测量,而近景、地面摄影测量与它有很大差异,将数字摄影测 量应用于近景摄影测量,摄影测量的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即使是当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摄影测量的主要研究还仅仅在“同名点”的影像匹配技术。
因此,我们必须跳出传统摄影测量 的束缚,必须从计算机的特点考虑数字摄影测量的理论发展,这正是数字摄影测量为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提出了崭新的契机,例如:灭点理论与应用、广义点理论与应用和多基线立体理论与应用。 数字摄影测量发展的重要方向 当前数字影像、DEM、摄影机位置、姿态数据的直接获取等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它们对于加快摄影测量成图周期、减少野外工作量将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例如利用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与对应的有理 多项式系数(RPC)定位数据文件,再加以极少量的GPS点作控制,即能快速生产1:1万乃至1:5000的正射影像图。但是,与此相对应的摄影测量自身的发展与任务是什么?这是一个摄影测量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不管数据获取手段如何发展,航空(航天)摄影测量发展的中心任务之一是数据更新,实现建立国家基本地形图的由定期更新到动态更新机制。特别是对于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国,GIS数据更新显得 尤为重要。
但是,数据更新不是重测地形图,具体而言: 数据更新的复杂性 利用航空摄影的影像进行测绘,纵然在模拟测图期间,其生产流程、各种规范已经成熟,到解析、特别是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摄影测量的流程虽然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基本任务与规 范没有根本的变化。而数据更新则不同,其情况比“新测或重测”要复杂得多。
它的复杂性来自如何利用已有数据,减少外业、内业的工作量,加速成图周期。由此就产生很多问题,必须予以考虑,例如: 已有的数据是什么?是正射影像图+DEM,还是线划图+DEM?数据更新的地区是什么?是城区、郊区、还是山区?更新的地形图比例尺,是大比例尺,还是小比例尺?等等。
例如在郊区、山区、小比例尺地图数据更新时,可以利用“新影像”与已有的“正射影像图+DEM”直接进行配准,进行无(或减少)控制点的空中三角测量。但是对于城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更新,就很难利用已有的正射影像图,在更新城区、大比例尺地图时,利用已有的线划图将比影像图更为有利。
数据更新涉及摄影测量理论的创新与技术的更新 数据更新问题是如何利用已有的“数据”,更确切而言是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众所周知:欲利用新影像更新已有地图,将两者“叠合”是最重要的 一步。
为此,确定影像的方位元素,将影像纠正为与地图一致的正射影像图,然后才能将“图”与像”套合。因此在数据更新中,除常用于传统的人工选取点作为控制点以外,能否利用地图上大量存在的 “线状地物要素”作为控制,对于实现数据更新自动化、提高工效至关重要。
数据更新涉及变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