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本女性婚姻观
参考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1)
http://www.hilife.or.jp/pdf/20013.pdf#search='変迁する日本人女性の结婚観'
2.日本女性婚姻观的变化及影响
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大致有以下变化;
1,以前,日本女性因为没有经济地位,结婚就是为了找一个饭碗,现在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不用依赖任何人,一个人可以过得无忧无虑。
2,因为经济地位的提高,日本女性把婚姻已经看得不是很重要了。所以大多数人选择同居。
也是因为物价高,生活压力大, 很多人结了婚,也不想生小孩。
生小孩;1要放弃工作,做全职主妇,
2想边带孩子,便工作那时不可能的。接送孩子时间上配合不上。
3日本老人很多都不愿意帮忙带孙子。
3,选择对方年龄;以前都是选择比自己大的男性。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物价的上升,考虑长久一点的话,现在流行找比自己小5倒10岁的男性。
因为女人最多可以工作到45岁-50岁左右。到女的不能工作了,男的还可 以 工作,养家。
4,现在的女性,都活的特别有个性。 有棱角。不愿意为任何事情而委屈自己。 而且整个社会对于离婚,也习以为常了。 不会再被别人鄙视。
影响;
对社会的影响太大了, 你想啊,女性不结婚,不生孩子,没有后继之人了!
现在日本已经到了老龄化社会了。没有年轻人缴纳养老保险, 老年人的退休金只能是社会,国家负担了。 况且日本的退休金是一把找齐的。
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3.日本人的婚姻观
日本战后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在法律上、在社会和家庭里地位平等。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只能充当配角。男女平等仍是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课题。
日本女性在参政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在联合国去年发表的涵盖世界50个国家的“GEM指数”排名表中,日本居第41位。这一名次不仅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且还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GEM指数”是衡量女性是否积极参加政治、经济生活及决策过程的指数。
作为立法机构的日本参、众两院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女议员在参、众两院各占17.1%和7.5%。1990年之前,女议员的人数在参议院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在众议院则多低于2%。日本去年通过考试录取的一级国家公务员中,女性占16%。但在中央政府,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就越小:一般职务占34.2%,股长级别占1.2%,科长级别占1.2%。至于局长、副部长(省次官)级以及内阁中的女性,就属于凤毛麟角了。
在经济领域,女性作为配角的情况也非常明显。在5356万被雇佣者当中,女性占40%,其中大部分在服务业、商业、饮食业工作,而且仅有53%是公司的正式员工,近半数是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派遣工等,她们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工作极不稳定。在企业中,至今仍有许多女性不得不因结婚而辞去工作。在企业管理层中,女性地位与在政府里相仿,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小。
在教师队伍里,女性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小学女教师比例为65.1%,中学为40.1%,高中为23.7%。可是,一到大学,女性就越来越少了。女助教为20%,女讲师为18.8%,女副教授为13.1%,女教授为7.9%。
“男人挣钱,女人持家”是日本家庭里男女分工的基本形态。在经济上依附于丈夫是日本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男人一进门妻子就迎上去接提包、帮丈夫脱外衣小心伺候的情景目前虽已不多见,但是找一个职业稳定和收入丰厚的可靠丈夫仍是日本女性的基本婚姻观。
1994年,日本政府决定设立“男女共同参加”办公室、“男女共同参加”审议会及“男女共同参加”推进本部,此后还制定了《男女共同参加基本法》和《男女共同参加基本计划》,今年又设置了“男女共同参加”会议和“男女共同参加”局,在推进男女平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步骤。然而,日本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配角地位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日本女性的觉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尚需时日
4.请问在哪可以找到关于日本婚姻观的日文原版书即将毕业,正在收集资
性主义视角下的当代日本女性婚姻观傅紫琼 【摘要】:与传统婚姻观相比,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出现了非婚一族,产生了新的家庭模式,掀起各种离婚热等,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析了这一转变的原因,也指出了其中的弊端。
【作者单位】: 黄冈师范学院日语系 【关键词】: 女性主义 婚姻观 转变 【分类号】:C913.13 【DOI】:CNKI:SUN:HUAI.0.2007-05-002 【正文快照】: 一、女性主义的界定女性主义Feminism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意味着妇女解放,后传到英美,逐渐流行起来。五四时传到中国,定为女权主义,明治时期在日本一度流行,向几千年男尊女卑的传统提出质疑。
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争取选举权。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国家的妇女。
5.求关于日本女性意识变化的论文
话说我毕业论文写得就是女性劳动意识的变化 不过是日文的 。
其实不难写得 从战前到站后到现在有很大的变化虽然过去5年了,我还有点印象,战前 儒教思想 男权中心的社会 还有一个什么词(lz稍微搜索以下这一类的用词肯定有的) 战后 社会思潮受美国模范家庭影响(男主外女主内)同时因经济高速增长 生活水平上升 不需要女性在外赚钱 另外从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可以发现日本政府支持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方式(女性作家庭妇女的话 丈夫的保障金反而多)好像是80年代 女权运动高涨,这是思想基础和国际社会大环境 同时结合90年日本经济跌入低谷 家庭收入需要妇女参与工作,但是妇女的意识仍旧残留旧有思想,婚后产后辞职或者作兼职、小时工而非全职,做一般职而非业务的女性占大多数,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日本妇女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日渐增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高学历、晚婚晚育现象。
6.日本人的婚姻观
日本战后宪法明文规定,男女在法律上、在社会和家庭里地位平等。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日本仍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女性只能充当配角。男女平等仍是日本面临的主要社会课题。
日本女性在参政方面处于落后状态。在联合国去年发表的涵盖世界50个国家的“GEM指数”排名表中,日本居第41位。这一名次不仅与欧美工业发达国家相距甚远,而且还不及许多发展中国家。“GEM指数”是衡量女性是否积极参加政治、经济生活及决策过程的指数。
作为立法机构的日本参、众两院基本上是男性的天下。女议员在参、众两院各占17.1%和7.5%。1990年之前,女议员的人数在参议院中所占比例不超过10%,在众议院则多低于2%。日本去年通过考试录取的一级国家公务员中,女性占16%。但在中央政府,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就越小:一般职务占34.2%,股长级别占1.2%,科长级别占1.2%。至于局长、副部长(省次官)级以及内阁中的女性,就属于凤毛麟角了。
在经济领域,女性作为配角的情况也非常明显。在5356万被雇佣者当中,女性占40%,其中大部分在服务业、商业、饮食业工作,而且仅有53%是公司的正式员工,近半数是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派遣工等,她们不仅工资收入低,而且工作极不稳定。在企业中,至今仍有许多女性不得不因结婚而辞去工作。在企业管理层中,女性地位与在政府里相仿,级别越高,女性所占比例越小。
在教师队伍里,女性的地位要稍高一些:小学女教师比例为65.1%,中学为40.1%,高中为23.7%。可是,一到大学,女性就越来越少了。女助教为20%,女讲师为18.8%,女副教授为13.1%,女教授为7.9%。
“男人挣钱,女人持家”是日本家庭里男女分工的基本形态。在经济上依附于丈夫是日本女性家庭地位低下的根本原因。人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男人一进门妻子就迎上去接提包、帮丈夫脱外衣小心伺候的情景目前虽已不多见,但是找一个职业稳定和收入丰厚的可靠丈夫仍是日本女性的基本婚姻观。
1994年,日本政府决定设立“男女共同参加”办公室、“男女共同参加”审议会及“男女共同参加”推进本部,此后还制定了《男女共同参加基本法》和《男女共同参加基本计划》,今年又设置了“男女共同参加”会议和“男女共同参加”局,在推进男女平等方面采取了积极的步骤。然而,日本女性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配角地位尚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日本女性的觉悟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尚需时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众文网 » 关于日本女性婚姻观的毕业论文